飞机的防冰系统与除冰
航空器防冰和除冰讲解
在结冰条件下的运行规定:
• 当机长或飞行签派员认为,在航路或机场上,预料到的或已 遇到的结冰状况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时,任何人不得签派放 行飞机、继续在这些航路上飞行或者在这些机场着陆;
• 在大风雪、冰雹、中到大的冻雨恶劣条件下,严禁放行飞机 起飞; • 在有条件进行飞机地面除冰/防冰操作的机场运行,当有霜 、雪或冰附着在飞机机翼,操纵面,发动机进气口或其他飞 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重要表面上,或者当有理由认为霜 、雪或冰将会附着在飞机上时,如果没有按照公司地面除冰 /防冰程序完成飞机除冰/防冰工作,严禁任何人员放行或允 许其起飞;
5、在有水气、雪水或雪的停机坪、滑行道和跑道上运作;
6、由地面风或其它飞机的吹雪;以及地面辅助防冰设备不断把雪吹、刮起来。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污染效应: 冰、霜、雪的污染会改变飞机的空气动力性 能,而且总是向坏的方向转化,受污染影响 的飞机部件一般有以下几类:
1、增升装置; 2、操纵面; 3、发动机整流罩及导向叶片; 4、起落架; 5、传感器,以及其他部分; 6、机翼部分。
除防冰方法:
1、一步除冰/防冰 使用加热的除冰液完成,液体被用来除去飞机上的冰并保留在飞机表 明以防止结冰。 2、二步除冰/防冰 第一步,使用热除冰液完成除冰工作。 第二步,使用防冰液完成防冰工作。
除冰/防冰液预计保持时间从最后一步使用除冰/防冰液 的开始时刻开始计算。
实施飞机地面除冰/防冰的时机:
话,飞行仪表、发动机仪表或其他仪表,以及自动系统会收到错
民航客机防冰与除冰图文
民航客机防冰与除冰图文民航客机防冰与除冰是飞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确保飞机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飞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航客机防冰与除冰的目的、原理、手段以及要求。
目的在寒冷的冬季,飞机表面经常受到冰雪的覆盖,这会对飞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随着飞机速度的增加,冰雪的效应会增大,对飞机的飞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如降低飞机爬升率、加速距离和性能等。
寒冷天气中,民航客机的机翼在飞行过程中很容易结冰,这会使机翼的升力大大减少,进而造成飞机坠毁事故的发生。
原理飞机表面防冰的原理是防止水在飞机表面凝结,在气温低于0摄氏度的情况下,飞机表面水滴凝结后会形成冰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民航客机通过防冰系统,将温暖的空气通入机翼内部,防止机翼结冰。
此外,飞机表面除冰的原理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将飞机表面的结冰覆盖物等清除,保证飞机表面的光滑和清洁,使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能够有更好的抓地力。
手段在寒冷天气条件下,民航客机需要依靠各种手段来预防和处理防冰与除冰问题,具体手段如下:1.液压除冰:使用高压水或空气喷射器对飞机表面进行除冰。
2.机翼防冰:通过向机翼注入温暖的空气,防止机翼结冰。
3.喷雾除冰:使用喷雾器向飞机表面喷射特殊液体进行除冰,该液体可以在飞行速度较高时不会被带走。
4.电加热除冰:通过在飞机表面电加热薄膜,将冰雪溶化掉。
5.橡胶除冰:飞机起飞时,需要在起落架和轮胎附近使用冲水设备,在飞机滑行过程中清除冰雪。
要求航空公司需要对其所属飞机防冰与除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安排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寒冷天气下,航空公司需要在安排航班时仔细考虑防冰措施,确保每一架飞机都是处于安全的飞行状态下起飞和降落。
民航客机防冰与除冰是飞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确保飞机在冰雪天气下安全飞行的重要措施。
航空公司需要更加重视防冰与除冰工作,并不断对其技术手段进行更新和改进,确保民航客机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持续、安全的运营。
飞机地面防冰措施
飞机地面防冰措施
1、气热防冰,是将热气源导入到机翼、尾翼前沿等需要防冰的部位,防止结冰。
2、电热防冰,是将带状、丝状或薄膜状的加热元件嵌入飞机易结冰的部位结构内部,采用通电加热的方式防、除冰。
3、机械除冰,指在机翼前沿安装一层可膨胀的橡胶管带,平时这些管带紧贴机翼,结冰后,给管带进行充放压,产生周期性的膨胀收缩,表面的冰层会破碎,并被气流吹走。
4、化学溶液除冰,是将防冻液喷洒到飞机结冰表面进行防冻和除冰,防冻液是冰点很低的化学液体,它们使水的冰点降低,使已形成的冰层融化,通常情况下是飞机停留在地面上产生结冰时,使用除冰车喷洒的方式进行除冰。
扩展资料:
飞机外部结冰,特别是机翼表面结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即使冰或雪或霜造成轻微污染也能损害翼面,相当于中粒砂纸的冰粗糙度可导致操纵品质降低到危险程度和失速范围。
根据风洞试验数据,直径1~2毫米、食盐大小的细小霜粒或冰粒,按每平方厘米一个的密度稀疏分布在机翼上表面,造成机翼上表面粗糙,会使最大升力系数在地面效应和自由空气两种条件下分别损失22%和33%。
飞机除防冰原理
飞机除防冰原理
飞机除冰是指在飞行中或起降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或去除飞机表面结冰的现象。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飞机除冰原理:
1. 热空气除冰:使用给飞机表面供应预热的空气来融化和去除结冰。
通过引入高温压缩空气,将其送到飞机表面上,使冰雪融化并快速蒸发。
2. 化学物质除冰:使用特殊的化学液体,如除冰液或防冰液,喷洒在飞机表面,以融化或防止冰雪形成。
这些化学液体可以改变冰的物理性质,使其融化或防止进一步结冰。
3. 机械除冰:使用机械装置,如刮板、刷子或旋转刀片,来物理地刮除或清除飞机表面的冰雪。
这些装置通常安装在飞机的关键部位,如机翼、尾翼和进气口。
4. 防冰系统:飞机上一些关键部位,如发动机进气道和传感器,会安装防冰系统。
这些系统使用热空气或电加热元件来保持这些部件的温度,以防止冰雪形成或去除已经结冰的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飞机除冰只是暂时的措施,目的是确保飞机表面没有结冰影响其飞行性能和安全。
除冰操作通常在起飞前或着陆前进行,以确保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安全性。
1/ 1。
飞机防冰系统知识
飞机防冰系统知识飞机防冰系统知识1、机械防冰系统机械防冰是在飞机的防冰表面设置许多可膨胀的胶管,当探测到防冰要求时,防冰系统利用压缩空气使胶管周期性膨胀收缩,破碎冰层,然后由气流将碎冰吹走。
除冰后,胶管收缩恢复到正常形态,以保持正常的气动外形。
机械防冰系统结构简单,但是其改变了翼型,增大了阻力,所以多在低速飞机上应用。
2、热空气防冰系统热空气防冰是利用热空气加热飞机防冰表面的热力防冰技术。
该系统的热源充足,能量大,通常用于机翼和尾翼的大面积防冰。
现代民航客机多数采用发动机压气机的引气防冰,作用位置在机翼、水平安定面的前缘和发动机整流罩等部位。
活塞式发动机采用发动机的热交换器产生热空气,其热气流来自于发动机废燃气,冷空气来自外界空气。
气流经过热交换器加热后进入防冰系统工作。
而早期飞机上采用燃烧加温器提供防冰热空气。
外界空气流过燃烧加温器被加热,然后输送到防冰系统。
3、液体防冰系统液体防冰的原理是将冰点较低的'液体喷洒在防冰部位上,其与过冷水结合后,冰点低于表面温度,从而达到防冰效果。
目前使用的防冰液有甲醇、乙醇、乙烯乙二醇等。
从性能上看,甲醇的冰点最低,乙醇次之,乙烯乙二醇最高;但从着火危险程度来说,乙烯乙二醇稳定性好,价格也便宜。
美制飞机多用乙烯乙二醇作防冰液,苏制飞机多用乙醇或乙醇与其他液体的混合液作为防冰液。
4、电热防冰系统电热防冰是通过向加温元件通电产热进行加温。
电热防冰主要用于小部件、小面积的防冰。
现代飞机上的空速管、驾驶舱风挡等多采用电热防冰。
飞机空速管内装有功率较大的电阻丝,在积冰时通电把冰融化。
风挡玻璃则通过玻璃上的金属涂层加热来防冰。
5、电脉冲防冰系统电脉冲防冰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防冰方式。
工作时先由电热冰刀将冰分割成小块,之后脉冲发生器产生电脉冲,使积冰部位产生作用时间很短的脉冲,并产生高频率的振动,使冰脱落。
电脉冲防冰系统所需能量较小,工作温度范围大,它的耗能仅为电热防冰系统的1/100到1/60。
民航客机防冰与除冰
1 该产品具有冰点低、除冰效果好、对材料不 产生腐蚀、易生物降解(生成CO2和H2O)等 特点 2 该产品毒性低、环保性高、粘性高及剪切稳 定性强 3 对机场跑道腐蚀小
P.G. 丙二醇
67%
E.G. 乙二醇
18%
D.E.G. 二甘醇
3%
技术指标
丙二醇(P.G.)
乙二醇(E.G.)
二甘醇(D.E.G)
注意:假如本项要求未被满足将导致空气动力学问
除冰是一种程序、利用该程序可以将霜、冰、雪泥和雪从飞机清除而获得清洁 的表面.
防冰是一种程序 ,利用该程序可以对清洁的飞机表面在有限时间区间(保持时 间)内提供保护, 避免生成霜,冰,防止雪或雪泥积累。 除冰/防冰是上述两种程序的组合,可以一步或两步完成。
起飞前航空器外部检查是由经过培训并具有检查资格的地面人员完成,并确定航空器的状态 是否适合安全飞行或者需要执行除冰/防冰程序,必要时还应当进行补充检查确认。
除冰/防冰工作完成后,除冰/防冰人员应当对飞机机翼、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道和 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积冰已经清除干净,必要时还 应当通过触摸检查确认。
阻力
升力
阻力
升力
中国民航总局(CAAC)规定: 飞机在起飞以前,飞机表面不允许有任何的冰、雪、 霜。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Transport Canada (TC):
AEA:欧洲航空协会
飞机组件上带有结冰沉积物时,该组件对于安全飞行是 处于临界的,不应该派出或要求飞机飞行。
防冰与除冰为了满足飞机的使用要求,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安全目标和经济目标。最终确定防冰与 除冰的具体操作。 根据MSG-3思想制定飞机防冰与除冰的维修大纲(MRBR)
飞机防除冰的方法
飞机防除冰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在寒冷的冬季,飞机的防除冰工作尤为重要,以确保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冰冻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飞机防除冰的方法,以确保飞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飞行。
1. 热液除冰法热液除冰是一种常见的飞机除冰方法,它通过喷洒高温的液体来融化飞机表面的冰雪。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专门的除冰车辆,将加热的液体喷射到飞机表面。
热液除冰方法适用于较轻的结冰情况,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冰雪融化,并保持飞机表面的干燥状态。
2. 机械除冰法机械除冰是一种通过物理力量来除去飞机表面冰雪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除冰车辆上的旋转刷子或刮板,将飞机表面的冰雪刮除。
机械除冰方法适用于较重的结冰情况,可以有效地去除飞机表面的冰雪,并保持飞机表面的光滑。
3. 化学除冰法化学除冰是一种通过使用特殊化学物质来去除飞机表面冰雪的方法。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降低冰雪的结冰温度,使其迅速融化。
化学除冰方法通常使用喷洒设备将化学溶液喷洒到飞机表面。
化学除冰方法适用于较重的结冰情况,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冰雪融化,并防止再次结冰。
4. 高压空气除冰法高压空气除冰是一种通过喷射高压空气来除去飞机表面冰雪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专用的除冰喷嘴,将高压空气喷射到飞机表面,将冰雪吹走。
高压空气除冰方法适用于较轻的结冰情况,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冰雪清除,并保持飞机表面的干燥。
5. 防冰液喷洒法防冰液喷洒是一种在飞机起飞前喷洒特殊防冰液的方法。
这种防冰液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冰雪附着在飞机表面。
防冰液喷洒方法适用于低温潮湿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冰雪的结冰,并提高飞机在低温条件下的飞行安全性。
总结起来,飞机防除冰的方法有热液除冰法、机械除冰法、化学除冰法、高压空气除冰法和防冰液喷洒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程度的结冰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除冰方法。
在寒冷的冬季,飞机防除冰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确保飞机表面的干燥和光滑,才能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大型飞机短舱进气道防冰系统概述
大型飞机短舱进气道防冰系统概述大型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飞机表面会遇到非常低的温度,这些低温会导致冰冻在飞机表面上。
如果短舱进气道出现了冰冻,将会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因此需要进行防冰处理。
短舱进气道是大型飞机的一个重要部件,负责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
如果短舱进气道长时间处在低温环境下,会产生结冰现象,导致飞机的性能下降,甚至影响到飞行安全。
为了防止短舱进气道结冰,需要引入防冰系统。
大型飞机短舱进气道防冰系统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组件,一个是高压水系统,另一个是空气除冰系统。
高压水系统是通过向短舱进气道喷射高压水来防止冰层积聚。
当飞机飞行到低温区域时,像休斯顿控制中心一样的情报组织将会警告飞行员,选手将会按下开关启动高压水系统。
水会被喷射到短舱进气道上的冰层上,从而将冰层清除掉。
高压水系统是一种低成本的防冰方法和易于操作的系统,但水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确保其不会结成冰。
空气除冰系统是一种通过从短舱进气道中排出热空气来解决冰层问题的方法。
该系统由热空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当飞机进入低温环境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开启热空气系统,热空气将被喷射进短舱进气道中,同时将外部空气冷却。
空气除冰系统可以快速解决冰层问题,但其需要大量的能量,并且需要耗费更多的燃料。
在大型飞机的短舱进气道防冰系统中,还可添加化学除冰液供系统使用。
化学除冰液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除冰的液体,能够快速将冰层溶解。
该系统需要将化学液体喷射到短舱进气道上,有效解决冰层问题。
总的来说,大型飞机短舱进气道的防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因低温环境导致的冰层堆积,以确保飞机在高空飞行下的稳定和安全。
防冰系统的选择取决于短舱进气道的尺寸和结构以及场地环境,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飞机扫雪、除冰防冰工作规范
1.0 目的本文叙述的是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基地工作中飞机扫雪、除冰工作。
为航空公司的飞机扫雪、除冰工作提供依据和程序准则。
2.0 适用围本程序适用于航飞机维修基地。
3.0 职责飞机维修基地维修保障处负责飞机的扫雪、除冰/防冰保障工作。
4.0 管理程序4.1 定义、术语4.1.1 扫雪:使用适宜的用具,清除降落并聚集在飞机表面的片状小冰晶沉积物的过程。
4.1.2 除冰:为了使航空器获得清洁的表面,从飞机上清除冰/雪/霜的过程。
4.1.3 防冰:在经过除冰处理的飞机表面防止冰、雪、霜生成而预先进行处理的过程。
防冰处理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
4.1.4 一步法除冰/防冰:使用加热的除冰液水溶液进行既除冰又防冰的除冰程序,其防冰能力有限。
4.1.5 二步法除冰/防冰:先用加热的除冰液水溶液进行除冰,再用冷的除冰液水溶液进行防冰的程序。
它可以提供最大可能的防冰能力。
4.1.6 保持时间:在进行了防冰处理过的飞机表面,防冰液能预防冰或霜的形成和雪的沉积所需的预计时间。
保持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4.2 管理规定4.2.1 对扫雪、除冰/防冰人员的要求a) 扫雪人员:——经过相应的培训;——熟悉扫雪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清扫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程序。
b) 除冰/防冰人员:——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持“上岗合格证”;——熟悉冰、雪、霜的性质及除冰/防冰方法;——掌握除冰设备的维护使用和除冰要求及程序。
b) 除冰检查、验收人员:——经过相应的除冰/防冰培训;——持有相应机型签署的维修人员执照。
4.2.2 对扫雪、除冰/防冰工具设备的要求a) 扫雪工具——应不会对飞机造成划伤或损坏;——应清洁、完好。
b) 除冰设备:——技术文件齐全、有效;——清洁、完好、安全、可靠。
——符合适航管理要求。
4.2.3 新航飞机维修基地采用一步法除冰/防冰。
4.2.4 除冰/防冰液的配制:维修保障处依据行业标准、公司飞机除冰大纲及飞机除冰液产品说明书编制“飞机除冰/防冰液配制标准及记录单”,由生产技术处审批。
飞机除冰及防冰
飞机除冰/防冰1.飞机除冰防冰的背景和目的-------------------------------------------------22.相关定义-------------------------------------------------------------------------23.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34.结冰条件下的起飞限制-------------------------------------------------------35.飞机除冰防冰的方法----------------------------------------------------------46.使用的设施设备的介绍-------------------------------------------------------47.飞机除冰防冰的程序----------------------------------------------------------88.飞机除冰防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09.案例-----------------------------------------------------------------------------121.飞机除冰防冰的背景和目的在民航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由于飞机结冰导致的航空事故飞机的除冰已然成为机场航空公司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飞机除冰,我们主要针对是在飞机过站时,对飞机的结冰情况进行判断,进而采取除冰的工作。
飞机在机场的结冰一般发生在冬天和春天,而机场方面则是在进入结冰敏感时期,大量采购除冰设备,以备所需。
正常情况下,一般飞机过站会结冰的机场一般是西北,华北,华中的各大机场。
飞机除冰防冰工作规定
1简述与适用范围1.1本程序阐述了飞机在地面的除冰、防冰工作的要求。
1.2本程序适用于飞机在地面的除冰、防冰。
2依据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19-2006 “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
3术语与定义3.1地面结冰条件:一般情况下地面结冰是指外界大气温度在5℃以下,存在可见的潮气(如雨、雪、雨夹雪、冰晶、有雾且能见度低于 1.5 公里等)或在跑道上出现积水、雪水、冰或雪的气象条件,或者外界大气温度在10℃以下,外界温度达到或者低于露点的气象条件。
3.2除冰:清除飞机上冰、雪,霜和雪泥的过程。
3.3防冰:在一定的时间内使飞机表面保持清洁,不致形成冰、霜、雪和融雪的过程。
3.4保持时间:除冰/防冰液阻止飞机受保护表面结冰、霜或积雪的预计时间。
(注:保持时间从最后一次使用除冰、防冰液开始计算,至应用于飞机上的除冰、防冰液失效时结束。
)3.5霜:表面温度在0℃或0℃以下时,由水蒸汽形成的一种晶状沉积物。
3.6雪:以片状小冰晶的方式降落,可以积聚在飞机表面的沉积物。
3.7敏感表面:飞机飞行中不允许有污染物存在的飞机外表面。
包括飞机机翼、舵面和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如:发动机进气道、起落架、风挡、前机身表面、安定面、各操纵舵面以及皮托管进口、静压口和总温探头进口周围4英尺内等)。
4人员资格要求和职责4.1除冰、防冰操作人员应经过经批准的相应机型地面除冰、防冰培训大纲的初始培训和每年复训,具有维修人员上岗证,获得厦航授权。
4.2除冰、防冰飞机检查人员应经过相应机型局方认可的I类(含)以上或厦航B级(含)以上机型培训,并经过经批准的相应机型地面除冰、防冰培训大纲的初始培训和每年复训,获得厦航授权。
5规定5.1一般说明5.1.1在当地气象条件满足地面结冰条件时,即开始执行“冰雪天气下的特殊维护工作――航前”、“冰雪天气下的特殊维护工作――短停”和“冰雪天气下的特殊维护工作――航后”工卡。
飞机地面除防冰国内外标准体系分析①
飞机地面除防冰国内外标准体系分析①
飞机地面除防冰是指在飞机停靠机场地面时,对飞机的结构、设备和系统进行除冰和防冰处理,以确保飞机在起飞前不受结冰和积冰的影响,保障飞行安全。
飞机地面除防冰的标准体系包括国内外的标准规范、操作指南和技术要求等。
国际民航组织(ICAO)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民航组织之一,其提出的文书《运行手册中的除冰/防冰》(Doc 9640)是关于飞机除冰和防冰操作的主要国际标准。
该文书详细阐述了飞机地面除防冰的程序和要求,包括结冰条件的判定、除冰剂的选择和使用、喷洒除冰剂的方法和顺序等。
该文书还包括了不同结冰条件下的操作指南和建议,以及飞行员如何判断飞机是否已经完成了除冰和防冰操作的指导。
在国内,中国民航局也针对飞机地面除防冰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是《航空运行建议手册》(Part IV),该手册详细规定了飞机地面除防冰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中国民航局还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机场设备情况,制定了不同机型和不同机场的除防冰操作规范,确保飞机地面除防冰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除了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局的标准规范外,各个飞机制造商也会根据自家飞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用于自己飞机型号的除防冰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会包括飞机结构的防冰设计、设备的除冰要求和操作流程等。
这些标准在飞机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确保飞机具备良好的除冰和防冰性能。
飞机的防冰系统与除冰
1概述1.1飞机的防冰系统与除冰方法飞机的结冰问题严重危害飞机的安全性。
飞机表面出现冰,阻碍了空气的流动,增大了摩擦力并减小升力,尤其是机翼上的冰对飞机起飞影响很大。
积聚在飞机尾翼上的冰可扰乱飞机的平衡,迫使飞机向下倾斜,这种现象称为尾翼失速。
这时,飞机的防冰系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通常,飞机上除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渗透机翼”液体除冰系统,一种是膨胀橡胶气囊,称为气体罩,气体罩沿着机翼安装。
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点,如液体除冰系统效率有限,气体罩增加了飞机重量和功耗。
在格林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采用可膨胀的石墨箔加热单元技术有效替代通常的除冰方法。
这种超薄石墨覆盖在飞机表面,并不会太多增加飞机重量,且能够快速融化冰。
这种安全的设备目前已向整个航空界推广。
1.2飞机表面结冰现象、结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高空飞行飞机的迎风表面通常会伴随三种不同形式的结冰现象,即“水滴积冰”,?“干结冰”和“升华结冰”。
在大气对流层下半部的云雾中,常常存在大量温度低于冰点而仍未冻结的液态水滴.即“过冷水滴”。
“水滴积冰”指的是飞机部件表面的平衡温度低于冰点,过冷水滴撞击并积聚冻结于部件前缘表面而发生的积冰现象。
水滴积冰严重时常常会飞机的气动外形、危害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是飞机防冰与除冰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
“干结冰”指的是飞机在含有大量冰晶或有雨夹雪的云中飞行时.因气动力加热或飞机防冰设备工作等原因使部件迎风表面温度高于冰点,冰晶沉积融化、然后再冻结成冰的现象。
飞机干结冰现象很少遇到,一般无危险,但发动机进气道拐弯处和进气部件表面发生的干结冰现象,积聚的冰晶进人发动机后,会损坏压气机叶片或使发动机熄火,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升华结冰”指的是飞机由冷区飞入暖区,机体表面温度低于周围气温达到结霜温度时.空气中水汽在飞机表面凝华成冰的现象。
升华结冰.只要飞机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平衡时,冰层便能很快地被融化消失,故不存在危险。
因此,“水滴积冰”成为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1.1 飞机的防冰系统与除冰方法
飞机的结冰问题严重危害飞机的安全性。
飞机表面出现冰,阻碍了空气的流动,增大了摩擦力并减小升力,尤其是机翼上的冰对飞机起飞影响很大。
积聚在飞机尾翼上的冰可扰乱飞机的平衡,迫使飞机向下倾斜,这种现象称为尾翼失速。
这时,飞机的防冰系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通常,飞机上除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渗透机翼”液体除冰系统,一种是膨胀橡胶气囊,称为气体罩,气体罩沿着机翼安装。
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点,如液体除冰系统效率有限,气体罩增加了飞机重量和功耗。
在格林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采用可膨胀的石墨箔加热单元技术有效替代通常的除冰方法。
这种超薄石墨覆盖在飞机表面,并不会太多增加飞机重量,且能够快速融化冰。
这种安全的设备目前已向整个航空界推广。
1.2 飞机表面结冰现象、结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
高空飞行飞机的迎风表面通常会伴随三种不同形式的结冰现象,即“水滴积冰”, “干结冰”和“升华结冰”。
在大气对流层下半部的云雾中,常常存在大量温度低于冰点而仍未冻结的液态水滴.即“过冷水滴”。
“水滴积冰”指的是飞机部件表面的平衡温度低于冰点,过冷水滴撞击并积聚冻结于部件前缘表面而发生的积冰现象。
水滴积冰严重时常常会飞机的气动外形、危害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是飞机防冰与除冰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
“干结冰”指的是飞机在含有大量冰晶或有雨夹雪的云中飞行时.因气动力加热或飞机防冰设备工作等原因使部件迎风表面温度高于冰点,冰晶沉积融化、然后再冻结成冰的现象。
飞机干结冰现象很少遇到,一般无危险,但发动机进气道拐弯处和进气部件表面发生的干结冰现象,积聚的冰晶进人发动机后,会损坏压气机叶片或使发动机熄火,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升华结冰”指的是飞机由冷区飞入暖区,机体表面温度低于周围气温达到结霜温度时.空气中水汽在飞机表面凝华成冰的现象。
升华结冰.只要飞机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平衡时,冰层便能很快地被融化消失,故不存在危险。
因此,“水滴积冰”成为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影响水滴积冰的形成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包括气象条件、飞机部件外形及飞行状态等诸多因素。
一般来说,在液态水含量较大的过冷云中飞行时,容易发生积冰;大气温度约为0 ~-15℃时,发生积冰的概率最大;水滴直径大于20微米时,积冰会威胁飞行安全;飞行速度越大,由干过冷水滴撞击数增加使积冰量加大;但飞行速度超过冰极限飞行速度时,又会因气动力加热使部件表
面不再发生积冰。
飞机表面积冰的形状则主要取决于云层中的水滴直径、大气温度及飞行速度。
高速飞行,飞经单位体积内过冷水滴多而大、过冷却程度较小的云中时,易形成如图l-1(a)所示的“双角状冰”。
“双角状冰”通常透明坚硬,增长很快,冻结牢固,不易破除,对飞机气动性能影响很大,对飞行安全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低速飞行,飞经单位体积内过冷水滴少而小、过冷却程度较大的云中时,飞机表面的积冰形状通常呈现粒状或多孔的白色不透明冰层,称作“矛状冰”(图 1 -1( c ) )。
该冰结构较“双角状冰”为松.飞机振动和颠簸时易脱落,对飞机气动性能和飞行安全影响较小。
介于两者之间的,多形成所谓的“中间冰”(图1-1 ( b ) ) ,其危害程度和增长速度介于“双角状冰”和“矛状冰”之间。
图1-1 飞机高速飞行中表面冰形状
(a) 双角状冰1 ( b ) 中间冰1 ( c ) 矛状冰
2 飞机防冰与除冰技术
为了防止飞机某些部位结冰,或结冰时能间断地除去冰层.保证飞机积冰时安全飞行,人们常常要采取适当的防冰与除冰技术。
常见的需要采取防冰与除冰技术的飞机部位主要有风挡、空速管、螺旋桨、直升机旋翼,机瑟、尾冀、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及进气部件。
飞机防冰与除冰技术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机械除冰技术、液体防冰技术和热力防冰技术等如图2 -1飞机防冰、除冰技术所示。
其中,机械除冰技术又可分为气动带除冰和电脉冲除冰技术;热力防冰技术分别按热源和加热方式又分别分为电热防冰、气热防冰技术,以及连续防冰和间断除冰技术。
图 2-1 飞机防冰、除冰技术
采取何种具体的防冰、除冰技术种类,取决于机种、动力装里、电源功率、待保护表面大小以及防冰重要程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待保护表面积较大、防冰要求较高的机翼、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等部件.常采用气热防冰技术;对待保护表面积较小、防冰要求较低的尾翼、螺旋桨等部件,可采用电热周期除冰技术;对不允许结冰而且耗电功率不大的风挡、空速管等部件,则多采用电热防冰技术。
下面我将对图2-1中的各种防冰、除冰技术进行一一阐述。
2.1 气动带除冰技术
气动带除冰技术又称“膨胀管除冰技术”。
利用飞机部件前缘表面上膨胀管的膨胀作用,使其外表面冰层破碎而脱落的机械障冰的技术。
该技术系统由空气泵.控制阀、卸压阀、翰气管及膨胀管等组成。
膨胀管常由涂胶织物制成。
用于机翼,尾翼前缘的膨胀管通常有展向、弦向两种形式。
周期地使膨胀管充气而膨胀,卸压而收缩,从而使冰层破裂,脱离管面,然后被气流吹去。
【防、除冰部位:】飞机部件前缘。
机械除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