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光学实验题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bd99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c.png)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练习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f118663b84ae45c3b358c17.png)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精选1. 平面镜成像1.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移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3..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图甲)。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
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
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凸透镜成像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 (填“上”或“下”)调整.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 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 ,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若图中C 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 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专题八 光学实验
![专题八 光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72ae99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9.png)
考题演练
(2)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是 材料、截面直径相同时,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小
。
次数
1
2
3
4
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
水晶
截面直径/cm
3
3
3
5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小
较小
焦距/cm
5
4
4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
像的高度h/m 像到小孔的距离s/m
1.0 2.0 3.0 2.0 4.0 6.0
4.0 5.0 8.0 10.0
(2)我们除了发现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外,还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吗?在进行 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控制___屏_____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3)生活中常见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太阳
纸片放在阳光下,观察阳光通过大孔后在地,观察阳光通过变小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移动纸片减小孔的大小,直
到阳光通过孔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为止。
3. 通过活动,得到的结论是 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空的形状无关 。
4.小孔成像的成因是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没有找到最清晰的像时就开始测量像距了
考题演练
考题5-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缩小 (缩小/等大/放大)的像。将透镜换成焦距小一 些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可模拟 近视 眼的成因。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 靠近 (远离/靠近)凸透镜;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 近视(近视/远视)眼镜。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f32d3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7.png)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茗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
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 _______;(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
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安装的好处是:夜间行车时,如果车内开灯,车内乘客经前挡风玻璃成的像在司机的___________(选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这样会减小对司机观察路况的干扰;(6)蜡烛A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___________而形成的。
要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应___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2.小周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找到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__________;(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如图a所示。
则人眼在图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b中的__________(选填“1”“2”“3”或“4”);(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一只小飞虫飞到了凸透镜上,此时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A”、“B”或“C”);A.会有小飞虫的像B.会出现小飞虫的影子C.发光体的像完整且暗了一些(4)在模拟人眼成像的过程中,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c所示,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实像,现紧靠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时将光源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或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还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中考物理考前题型过关:《光学实验》(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考前题型过关:《光学实验》(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e387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b.png)
2.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 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 (选填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 的结论。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 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在 光屏上会接收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小华再将蜡烛 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移至适当位置,则光屏上的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这是光学 中的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考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 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凸透镜成像 例2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方法归纳此题考查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要先测量或给定凸透 镜的焦距,再调整装置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改变物距,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楚的像。同时还要注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 应用。解题时应结合经历的实验探究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视察物距变化时, 像距和像的大小逐渐如何变化,总结实验结论。
题型一 光学实验
纵观历年中考,安徽省对光学实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光的反射、光的折 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上,分值一般设为4~6分,主要考查各种光现 象的实验结论、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
1.光的反射 例1 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光学实验初中物理光实验练习题
![光学实验初中物理光实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1469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2.png)
光学实验初中物理光实验练习题光学实验:初中物理光实验练习题导语:光学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践操作来观察光的属性和现象,加深对光学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提供一系列针对初中物理光实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实验技巧。
一、折射角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材料:1. 光源2. 三棱镜3. 透明基座4. 直尺5. 刻度尺6. 笔实验步骤:1. 将三棱镜放在透明基座上,确保三个面都能与光发生接触。
2. 使用直尺和刻度尺,测量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记录为入射角。
3. 观察折射光线从三棱镜出射的角度,使用直尺和刻度尺测量折射角,记录数据。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比值,比较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
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不变,验证了折射定律。
二、反射角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反射角,验证反射定律。
实验材料:1. 光源2. 平面镜3. 透明直尺4. 刻度尺5. 笔实验步骤:1. 将平面镜放置在桌子上,确保镜面光滑。
2. 在平面镜上方放置光源,使用透明直尺将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
3. 观察反射光线的角度,使用刻度尺测量反射角。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比值,比较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角。
结论: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不变,验证了反射定律。
三、光的散射实验目的:观察光的散射现象,了解散射对光的传播的影响。
实验材料:1. 光源2. 透明容器3. 水4. 尺子5. 笔实验步骤:1. 将透明容器中注满水。
2. 将光源移至容器侧边,观察入射光线在水中的路径变化。
3. 使用尺子和刻度尺测量入射角和散射角。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入射角和散射角的变化关系,观察光在水中的散射现象。
光学实验练习题
![光学实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f222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b.png)
光学实验练习题导言:光学实验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光学现象和规律。
本文将提供一些光学实验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读者可以进一步巩固光学原理和实验技能。
第一题:光的传播与折射(1)什么是光的传播?简要描述光的传播过程。
(2)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是什么?请给出光的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第二题:光的反射与成像(1)什么是光的反射?简要描述光的反射规律。
(2)什么是实物和像?请说明实物和像在光学成像中的关系。
(3)当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如图所示。
求解图中光线的折射角和反射角。
第三题:透镜成像(1)什么是透镜?透镜有哪些性质?(2)什么是薄透镜近似公式?请给出薄透镜近似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3)假设一个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左侧,通过画光线图的方式,求解形成的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第四题:物体在水中的看起来(1)当物体部分或完全浸入水中时,观察者在不同位置的水面上看到的物体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
(2)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可以求解物体在水中看起来的位置。
假设一个物体在水中的位置,通过折射定律,求解其在空气中看起来的位置。
第五题:干涉与衍射(1)什么是光的干涉?什么是光的衍射?(2)请解释干涉和衍射的条件。
(3)以等厚干涉为例,推导出等厚干涉的条件和干涉级数的计算公式。
结论:通过解答以上光学实验练习题,读者可以进一步理解光学现象和规律,同时巩固实验技能。
为了更好地掌握光学实验,建议读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操作,亲自参与光学实验,提升实验技巧和观察能力。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48536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6.png)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利用一个纸筒、凸透镜和半透明膜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机。
在使用时发现,被拍摄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有变化时,像会变得不清晰。
老师告诉小明,当物距改变时,照相机可通过伸缩镜头或调节镜头焦距两种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小明选取了蜡烛、多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1)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至____ _;(2)当蜡烛、光屏、凸透镜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凸透镜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得出:当物距改变时,伸缩镜头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3)小明将蜡烛、光屏、凸透镜调回如图乙所示位置。
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换用焦距____ _(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得出:当物距改变时,调节镜头____ _ 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将光具座左侧抬高,____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5)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
2.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
(1)实验选用_____(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其目的是____ _;(2)记录时应在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在_____(填“A”或“B”)侧观察,若光屏上_____成像(填写“能”或“不能”)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 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5)在图2中,根据物体AB和所成的像A'B',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__ __。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78de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3.png)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附参考答案)考点一、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题关键: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例题1: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cm,则蜡烛B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
考点总结:1.平面镜成像规律:对称(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光屏无法承接)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3.寻找蜡烛像的位置,眼睛应位于哪一侧?2.变式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的操作是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题关键: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光学》专题检测卷-带有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光学》专题检测卷-带有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2b87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9.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光学》专题检测卷-带有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小夏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夏用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接着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接着小夏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
(4)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镜的镜片,则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5)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处,如图丙所示,人眼在(选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丁中的(选填“1”、“2”、“3”或“4”)。
2.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实验。
他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展开成一个平面,其中纸板E和F相连接的位置ON垂直于纸板底再把相连接的两纸板E F边CD。
(1)如图甲所示,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将一块白色粗糙纸板与平面镜放置;(2)如图乙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F上能看到反射光;把纸板F以ON为轴向后折,将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3)使入射角增大,观察到反射角(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在图甲中,再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光线射出,这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均倾斜相同角度立在平面镜上,如图丙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仍沿某(5)把纸板E F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6)在实验过程中,纸板(光屏)的主要作用便于呈现和观察并记录光线的位置。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 (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88ac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3.png)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华所在小组先后完成了以下两个光学实验,如图甲用其中一面镀膜的茶色玻璃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乙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方竖直放一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白板组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过程中:①实验环境有:A.几乎无光的实验室;B.有光的实验室,小华完成第一个实验,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中进行实验效果较好;②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 __;若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B,也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 __;(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如图乙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在纸板前的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线,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他把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
(1)图甲中,入射光线EO的反射角为______度。
(2)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__(写出一条即可)。
(3)为了完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小明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B.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让另一束光从BO入射C.在完成了图甲实验后,如果沿ON向后转动纸板FON,此时反射光线不存在D.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及时地在纸板上记录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4)图乙为自行车尾灯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3da4604693daef5ff73d2f.png)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一、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 点为入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 时,反射光为OB ;当入射光为CO 时,反射光为OD ;当入射光为EO 时,反射光为OF .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2)实验中,纸板应_“垂直”)__于平面镜。
(填“平行”或“垂直”)(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____;(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_。
(5)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会_____(填“会”或 “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_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_光路是可逆的_ ____。
3、如图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 改变 入射 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二步:如图3B 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反射 光线,实验结论是: 看不到,说明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 如图4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o。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 、30o、45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题专练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题专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4e384676c66137ef061903.png)
一、光学实验题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10_______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9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上_____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放大_____清晰的实像,___幻灯机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7所示.(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A________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月,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棋子A,B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3、如图11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_=_____∠i,说明__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_______。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____反射光线_______,说明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二、热学实验题1、下表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一组数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⑴根据实验记录可知:水持续沸腾的时间至少是_3_____min ;实验中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此时的大气压小与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专题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22f16c4afe04a1b071deeb.png)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专题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 50°502 40°3 20°图11、如图1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请你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
(2)实验中,纸板应于平面镜。
(填“平行”或“垂直”)(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5)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
2、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 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硬板,观察塑料硬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这样设计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发现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如图3所示,小林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bbee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e.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光的反射类: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将硬纸板 (选填“垂直”或“水平”)放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入射到0点,观察反射光;光在纸板上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从而可以显示光路,该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2.如图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并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实验中白色纸板的表面应尽量(选填“粗糙”或“光滑”),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
(2)将需要记录的物理量填写在表格中,无需填数据。
(3)利用本实验器材,探究“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否可逆”的操作步骤是:。
3.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景,请回答:(1)实验中光屏应固定在反射面上,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
(2)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或向后折,反射光线(选填“仍然”或“不再”)存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出现反射光线,这说明。
(3)让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4)实验中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来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时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实验。
他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相连接的两纸板E、F展开成一个平面,其中纸板E和F相连接的位置ON垂直于纸板底边CD。
(1)把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ON垂直于平面镜,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把纸板F以ON为轴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将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选填“仍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2)实验中,若将纸板EF(连同激光笔)整体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3)结合上述实验请你进一步推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垂直”或“不垂直”)的。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8af1bf76c66137ef06192c.png)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一、光的反射定律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ON点为入射点,.如图11EOODOB10度均为°.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当入射光为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入射角反射角入射光线实验序号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 50°1 AO 50°当光发生反射时,结论是:CO 40°402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EO23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如图22 律的两个步骤图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1 )(填“平行”纸板应或_“垂直”)“垂直”(__2于平面镜。
)实验中反射实验序入射反射角当光发生反射时,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50 15°;等于入射角____ °°402 40反射光线当光发生反射时,)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4°°203 202 图 ___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重合,说“不会”)与OA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会_____(填“会”或(5)如果光线沿BO _ ____。
明了_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_光路是可逆的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改变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 入射3、如图3把纸张的右;第二步:如图3B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发生看不到,说明光线,实验结论是: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4、4如图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写出两条实验中的作用是:(平面镜平面镜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4 图否共面3 BA 图o o20。
中考物理《光学实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光学实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92380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9.png)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小明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
(4)小明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__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_____像;
(5)小明走近一扇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_______(填“会”或“不会”)随门平移。
8.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源自点”的实验装置。230°
60°
3
50°
40°
(1)为了显示光路,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用喷壶向玻璃缸中喷水雾
B.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
C.抽尽玻璃缸中空气在黑暗中进行
(2)图中红光激光笔发出的光相当于______线,当绿光激光笔向镜面靠近时,反射角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小明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 ___________;
(3)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确定了像的 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使其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实验操作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实验操作题)101-200(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0c1ca62f60ddccda38a0e6.png)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实验操作题)101-2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3)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再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像“B”。
(4)根据上述(3)的操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选填“近视眼”、“远视眼”或“正常眼”).(5)小王同学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4f.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A’B’/AB=v/u,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 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承接到像.(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初中光学实验题汇总
![初中光学实验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9fb9a43a8114431b80dd855.png)
初中光学实验题汇总一、光的反射定律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_____(光滑/粗糙)些。
(3)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若将入射光线AO逆时针转10°,则反射光线OB______转______°;(4)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_____的.(5)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______.(6)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7)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8)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纸板对光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9)小夏让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并将反射角、入射角度数记录在表中.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组同学提醒说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严密的,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7914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6.png)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小孔成像实验1.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D.烛焰的倒立像(3)眼睛从右侧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将蜡烛与小孔的距离调(选填“远”或“近”)一些。
2.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实验。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分别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的形状有关。
(选填“物体”或“塑料膜”)(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说明小孔成像是由于原理。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
(1)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的;(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途径;(5)实验测得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得出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光学实验题汇总一、光的反射定律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_____(光滑/粗糙)些。
(3)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若将入射光线AO逆时针转10°,则反射光线OB______转______°;(4)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_____的.(5)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___________.(6)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7)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8)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纸板对光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9)小夏让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并将反射角、入射角度数记录在表中.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组同学提醒说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严密的,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
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填点燃或者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关系。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____。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9)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_______________关系。
一、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2)实验中,纸板应垂直于平面镜。
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会与OA重合,说明:当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如图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二步:如图3B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论是:看不到,说明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如图4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20°。
( 3 )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5、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5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如图把折转的光屏沿ON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当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小明利用如图6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因为薄透明平板玻璃可以象平面镜一样反射光成像,也可以透过光看见后面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7.如图7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1)由刻度尺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v =u(选填“>”、“=”或“<”);(2)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8、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如图7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比较像和物大小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放的和桌面没有垂直。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
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用光源将前面的棋子照亮些。
9、小明实验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课上,用薄透明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因为它既可以象平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又可以透光,以便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实验中要用到刻度尺来测量距离,实验完毕后,画出了图8所示的实验图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1)、请你分析,此探究过程中得到平面镜成像的哪些特点:像与物体等大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2)、小丽用平面镜观察物体时发现,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从镜子中观察到的景物的范围将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丽拿一支12cm长的钢笔立在平面镜前15cm处,请你帮她判断:她看到钢笔的像高是 cm,钢笔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cm。
10、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图9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薄透明平板玻璃可以象平面镜一样反射光成像,也可以透过光看见后面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不能,因为进行了两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每一个表面成一个像。
(4)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乙,甲和乙的要求是高度、粗细相同,原因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5)在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6)小明还发现实验时,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但看不清跳棋的虚像,于是他用灯光将玻璃板两侧都照亮,他能看见跳棋的像吗?不能,你的改进方法是。
11、如图10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2、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薄玻璃板(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相同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