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最新版】
农业农村部规范天然水域休闲垂钓规定

农业农村部规范天然水域休闲垂钓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天然水域垂钓行为,遏制无序垂钓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现象,我部办公厅于2020年12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垂钓管理工作的意见》(农办长渔〔2020〕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规范长江流域垂钓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相关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钓法钓具钓饵限制。
《意见》要求各地要科学评估不同钓具、钓法对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规范钓具、钓饵类型,明确垂钓方式,制定准用钓具名录,限制钓具数量,严禁使用严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钓具、钓法及各类探鱼设备、视频辅助装置。
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和添加剂及鱼虾类活体水生生物饵料,鼓励使用人工钓饵或仿生饵。
(二)渔获物限制和禁钓期。
《意见》要求各地明确可钓的鱼类种类、数量和最小可钓标准。
误钓小于当地最小可钓标准的幼体及禁钓品种,或钓获物超过当地许可的垂钓获取数量的,应当及时放回原水体(外来入侵物种除外)。
各地结合长江“十年禁渔”重点区域和水生生物生长周期,制定合理的禁钓区和禁钓期。
《意见》倡导有条件的垂钓区域可从保障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明确运营主体、增殖垂钓资源、优化钓位设置、拓展休闲业态等措施,支持进行生态钓场建设。
(三)自律管理和加大惩处力度。
《意见》倡导各地根据监管能力实际,在允许垂钓区域和时间积极探索建立备案制度,对垂钓个人和团体进行登记备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注册垂钓制度,严格控制垂钓人数及钓具数量。
充分发挥休闲垂钓协会等行业协会在规范垂钓行为中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垂钓自律规范和自律公约,规范会员行为。
鼓励行业协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行业规划和政策法规。
《意见》要求各地推动将垂钓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切实发挥信用效能在垂钓管理中的作用;将多次违法违规垂钓人员列入失信名单,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定期公布失信垂钓人员名单。
关于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用具管理(一)全国性立法推进情况。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进一步 加强长江流域垂钓管理工作的意见

(三)加大宣传引领。各地要充
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微
博、微信、短视频等多种宣传手段,
广泛宣传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
义。要积极引导垂钓爱好者摒弃陋
习,树立正确的垂
钓理念,进一步提
高公众对无序垂钓
破坏水域生态环境
的认识,自觉抵制
使用非法钓具、破
坏生态、非法交易 等违法违规垂钓行 为。
更多报道详见 “中国水产”
(七)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 休闲垂钓协会等行业协会在规范垂钓 行为中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建立健 全垂钓自律规范和自律公约,规范会 员行为。鼓励行业协会参与制定行业 标准、行业规划和政策法规。加强对 团体性、群体性垂钓活动的管理,做 到事先报备、全程监管。畅通群众监 督渠道,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 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强化舆论监督,持续曝光典型案件, 震慑违法行为。
(二)明确垂钓区域。各地要 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水产 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规 定,科学合理划定禁钓区,水生生物 保护区禁止垂钓。严格控制长江干 流、重要支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 大型通江湖泊的垂钓范围。在其他重 要水域,要综合考虑水生生物资源保 护和公众休闲垂钓需求,科学划定禁
2021 年第2期 /
微信公众号
20
/ 2021年第2期
总体要求
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 持续推进,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无序垂 钓行为成为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 因素,影响了禁捕后的禁渔管理秩序 和水域生态保护恢复效果,需要进一 步完善长江流域垂钓管理制度,建立 健全垂钓管理机制。
一是要结合长江上中下游、江河 湖库不同水域类型和水生生物资源分 布特点及保护要求,因地制宜,系统 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划定天然水域 禁钓区域;在允许垂钓的区域,要严 格限定垂钓时间、钓具钓法、钓获物 种类、数量和规格。
垂钓管理制度

垂钓管理制度
1.许可制度:垂钓者需要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钓鱼许可证才能合法进行垂钓活动。
许可证通常有一定的费用,并规定了垂钓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2.保护期:为了保护鱼类的繁殖和生长,通常会规定垂钓的保护期。
在保护期内,垂钓者不得进行垂钓活动。
3.捕捉限制:垂钓管理制度会规定鱼类的种类和大小的捕捉限制。
例如,禁止捕捉濒危物种,或规定最小捕捉尺寸。
4.禁止区域:为了保护特定水体的生态环境或鱼类资源,垂钓管理制度会指定一些禁止区域,禁止垂钓。
5.季节性限制:垂钓管理制度可能会设定特定季节的限制,例如禁止冬季垂钓或夏季禁渔。
6.种类配额:为了控制捕捞量和保护资源,垂钓管理制度可能会设定每人每天或每季度的捕捞限额。
7.处罚制度:对于违反垂钓管理制度的行为,会设定相应的处罚制度,例如罚款、暂扣许可证或吊销许可证。
垂钓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平衡保护水域资源和垂钓者的权益,确保垂钓活动的合法、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垂钓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垂钓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垂钓管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的垂钓活动。
第三条垂钓活动应当遵循保护环境、文明垂钓的原则,不得损害水域生态环境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四条各级渔业、环保、水利、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垂钓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垂钓行为规范第五条垂钓者应当具备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垂钓过程中的交通安全。
第六条垂钓者应当选择安全的水域进行垂钓,远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自身安全。
第七条垂钓者应当遵守水域管理规定,不得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垂钓。
第八条垂钓者应当使用合法的钓具,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钓饵。
第九条垂钓者应当文明垂钓,保持水域环境卫生,不得乱扔垃圾、破坏植被。
第十条垂钓者应当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正常垂钓。
第三章垂钓违法行为处理第十一条违反本制度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二条违反本制度,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各地可以根据本制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垂钓是一项富有魅力的活动,但也需要我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对垂钓活动的管理,维护水域秩序,促进垂钓运动的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垂钓爱好者能够积极响应,共同遵守垂钓管理制度,为保护我国的水域资源贡献力量。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2.09.19•【字号】成农办〔2022〕121号•【施行日期】2022.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成农办〔2022〕121号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和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各区(市)县农业农村局:为保护水生野生生物资源,切实规范休闲垂钓行为,我局制定了《成都市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和执法监管,积极维护天然水域禁捕管理秩序。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9月19日成都市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为保护成都市水生野生生物资源,维护天然水域禁捕管理秩序,规范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垂钓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垂钓管理工作的意见》(农办长渔〔2020〕3号)、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长江流域垂钓管理工作的通知》(长渔发〔2020〕12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长江流域禁捕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农规〔2022〕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成都市天然水域,通过使用钓具、钓法获取钓获物的行为。
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成都市天然水域内进行休闲垂钓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休闲垂钓是指以不破坏渔业资源为原则,以休闲娱乐为目的,钓具钓法和钓获物符合规定,钓获物不用于交易的垂钓行为。
第二条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市天然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工作。
鱼塘钓鱼规章制度大全最新

鱼塘钓鱼规章制度大全最新第一条:鱼塘的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8:00至下午6:00,其他时间禁止进行钓鱼活动。
第二条:钓鱼者需提前预约,在进入鱼塘之前要向管理人员报告个人信息和预计的钓鱼时间,未经预约擅自进入鱼塘的,将被视为违规行为。
第三条:钓鱼者必须遵守塘主或管理人员的指导和安排,不得违反管理规定,否则将被取消钓鱼资格。
第四条:钓鱼者在钓鱼时必须自备钓具,不得使用禁止的钓具,如电动捕鱼器等。
第五条:钓鱼者在进入鱼塘之前,必须进行洗手消毒,并穿着合适的钓鱼服装和鞋袜,以防污染鱼塘水质。
第六条:不得在鱼塘内捕捞禁止的鱼类,如珍稀保护类鱼种等。
第七条:捕捞到的鱼类,需按规定归还塘主或管理人员,不得私自带走。
第八条: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在监护人的陪同下方可进行钓鱼活动。
第九条:钓鱼者在钓鱼时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喧哗闹市,以避免惊扰鱼类。
第十条:钓鱼者不得在鱼塘内吸烟、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保持环境卫生。
第十一条:钓鱼者不得在鱼塘内喂食或放风筝等影响鱼类及其他钓鱼者正常活动的行为。
第十二条:钓鱼者在钓鱼结束后,必须自觉收拾钓具并离开钓场,不得滞留。
第十三条:对违反规章制度的钓鱼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禁止入场、甚至报警处理。
第十四条:鱼塘管理人员有权对钓鱼者进行身份核实,如发现提供虚假信息的,将取消其钓鱼资格。
第十五条:钓鱼者在钓鱼活动中如有身体不适或意外事故发生,应立即通知管理人员,并接受紧急处理。
以上就是针对鱼塘钓鱼活动的一些规章制度,希望广大钓鱼爱好者能够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好鱼塘资源,保证钓鱼活动的顺利进行。
祝愿大家都能在钓鱼中获得快乐和放松,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钓鱼场垂钓管理制度

钓鱼场垂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钓鱼场垂钓管理行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维护公平秩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钓鱼场的垂钓管理活动。
第三条钓鱼场垂钓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公平竞技、合理开发、保护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钓鱼场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保障垂钓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钓鱼场垂钓管理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垂钓者的环保意识和科学运用垂钓资源的能力。
第六条钓鱼场垂钓管理应当依法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所称相关术语定义如下:1.钓鱼场:指专门供垂钓者垂钓活动的水域或设施。
2.管理机构:指钓鱼场的管理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或其他社会团体。
3.垂钓者:指在钓鱼场从事垂钓活动的个人或团体。
4.水域生态环境:指水域内的自然生物和生态系统,包括水质、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等。
第二章垂钓许可和管理第八条水域资源采用许可制度管理,垂钓者在进行垂钓活动前应当向管理机构申请垂钓许可证。
第九条垂钓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由管理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条垂钓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垂钓者可以在规定的水域内进行垂钓活动。
第十一条垂钓许可证的申请费用和标准由管理机构依法规定。
第十二条管理机构应当对持证垂钓者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巡查,加强对垂钓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对未持证擅自在禁止区域垂钓的垂钓者,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垂钓,并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十四条对于垂钓许可证过期未及时续证的垂钓者,管理机构有权暂停其垂钓权利,并要求其及时办理续证手续。
第十五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垂钓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垂钓许可证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垂钓行为规范第十六条垂钓者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不得进行破坏性垂钓行为。
第十七条垂钓者应当尊重其他垂钓者,并保持良好的垂钓秩序,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第十八条大型垂钓设备和垂钓器材,应当按照管理规定使用和设置,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行为,一律禁止。
垂钓规章制度范本

垂钓规章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钓鱼活动的管理,保护水资源,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水域和渔业资源的管理,以及从事垂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垂钓时间垂钓时间为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其他时间禁止垂钓。
第四条垂钓区域垂钓区域分为开放区域和禁钓区域。
开放区域为允许垂钓的水域,禁钓区域为禁止垂钓的水域。
禁钓区域包括:(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水域;(二)鱼类产卵期、越冬期等特殊时期的水域;(三)水生植物生长关键期和水生动物栖息地;(四)其他需要禁止垂钓的区域。
第五条垂钓规定(一)垂钓者应当遵守渔业法律法规,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水环境,不得损坏水生动植物资源。
(二)垂钓者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钓具,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钓饵。
(三)垂钓者应当遵守垂钓时间,不得在禁钓区域内垂钓。
(四)垂钓者应当将废弃的钓饵、垃圾等物品带走,保护水域卫生。
(五)禁止在垂钓过程中捕捉、杀害水生动物,禁止将垂钓成果用于商业用途。
第六条违规处理(一)违反本规定的,由渔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二)违反本规定,造成水生动植物资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三)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解释权本规定由市渔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八条实施日期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垂钓是一项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但过度垂钓会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制定垂钓规章制度非常必要。
以上范本仅供参考,具体规定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广大垂钓爱好者能够遵守规定,共同保护水资源和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垂钓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垂钓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垂钓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垂钓项目的安全管理,保障垂钓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垂钓项目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垂钓项目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责任明确、隐患整改”的原则。
第四条垂钓项目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责任。
第五条垂钓项目的安全管理应当贯穿于项目的前期准备、施工、运营、维护的全过程。
第六条垂钓项目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第七条垂钓项目必须依法办理有关安全审批手续,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八条垂钓项目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及时处理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
第九条垂钓项目应当依据本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条垂钓项目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档案,保存安全管理相关资料。
第二章安全组织机构第十一条垂钓项目应当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垂钓项目应当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包括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主管、技术负责人等。
第十三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垂钓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安全领导小组按照项目工作进程,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安全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六条安全领导小组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垂钓项目应当选派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九条垂钓项目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垂钓项目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垂钓项目应当制定安全评估和风险管控方案,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第二十二条垂钓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临泉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临泉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保护鱼类自然繁衍生息,持续恢复我县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持水体生态平衡,维护公共秩序,规范垂钓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天然水域垂钓管理的通知》(皖农渔函(2020)596号)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临泉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临泉县天然水域内非禁渔区、非禁渔期组织垂钓的单位和直接从事垂钓的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垂钓是指以不破坏渔业资源为原则,以休闲娱乐为目的,钓具、钓法和渔获物符合规定,渔获物不用于交易获利的垂钓行为。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天然水域是指泉河(含流鞍河、涎河)、润河、谷河、洪河(含洪河分洪道)四大天然河道及其他纳入《临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目标的自然性、开放性渔业水域。
第五条全县野生渔业资源属于国有资源。
第二章垂钓管理第六条垂钓工具的限制:(一)开展垂钓活动时钓具数量限一人一杆一线一钩。
(二)鱼钩的钩宽不得超过2厘米(不含2厘米)。
(三)禁止使用爆炸钩、串钩、滚钩、大刺钩等禁用钓具。
(四)禁止使用探鱼设备、视频辅助装置等工具。
(五)禁止使用鱼枪、鱼叉、鱼镖、弓箭(弩)、锚鱼器等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的工具。
(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其他禁用钓具。
第七条垂钓方法的限制:(一)禁止使用一人多竿、单线多钩、长线多钩、多线多钩等对水生生物资源破坏较大的垂钓方法。
(二)禁止使用船、艇、排筏、其它水上漂浮物等辅助垂钓方法。
(三)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其他垂钓方法。
第八条饵料的限制:(一)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添加剂。
(二)禁止使用鱼虾类活体水生生物饵料。
(S)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其他饵料。
第九条垂钓中相关行为的限制:(一)禁止向水体投放福寿螺等外来、非本地水生种质资源或有害生物。
禁渔期垂钓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水生生物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天然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以及实行禁渔的水域。
第三条禁渔期垂钓是指在水生生物繁殖期、生长关键期等特定时期,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钓具进行捕捞活动的垂钓行为。
第四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禁渔期垂钓行为,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良好的水生生物生态环境。
第二章禁渔期及禁钓水域第五条禁渔期:根据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特点,每年确定禁渔期,具体时间如下:(一)春季禁渔期:3月1日至6月30日;(二)秋季禁渔期:9月1日至11月30日;(三)根据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需要,必要时可调整禁渔期。
第六条禁钓水域:以下水域为禁钓水域:(一)重点保护水域:如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二)禁渔水域:实行禁渔的水域;(三)其他因保护水生生物资源需要禁止垂钓的水域。
第三章垂钓管理第七条垂钓者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在禁钓水域和禁渔期内,禁止进行垂钓活动;(二)在非禁钓水域和禁渔期外,垂钓者应使用符合规定的钓具,不得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方法;(三)垂钓者应遵守钓具钓法、钓获物数量及最小可钓标准的规定;(四)垂钓者应自觉维护水域环境卫生,不得在禁钓水域和禁渔期外乱扔垃圾。
第八条钓具钓法及钓获物规定:(一)钓具:限使用一根鱼竿、一线和两个鱼钩;(二)钓法:限使用传统钓法,禁止使用电子设备、自动抛竿机等;(三)钓获物:每人每天留取的钓获物总重量不得超过2.5千克,超出部分应放回水体;(四)单尾(只)重量超过2.5千克的钓获物,可以留取,其他钓获物应放回水体。
第九条禁止钓获以下水生生物:(一)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二)濒危、珍贵、稀有水生生物;(三)其他有特殊保护要求的水生生物。
第四章违规处罚第十条违反本制度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渔业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一)在禁钓水域和禁渔期内进行垂钓活动的;(二)使用禁止的钓具钓法、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方法进行垂钓的;(三)违反钓具钓法、钓获物数量及最小可钓标准规定的;(四)钓获禁止钓获的水生生物的;(五)在禁钓水域和禁渔期外乱扔垃圾的。
钓鱼相关规章制度

一、钓鱼区域划分与规定1. 钓鱼区域分为禁钓区、限钓区和开放区。
禁钓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限钓区包括重要渔业水域、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水域等。
开放区为允许钓鱼的区域。
2. 钓鱼者应在指定的钓鱼区域内进行钓鱼活动,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随意改变钓鱼地点。
3. 钓鱼者应自觉维护水域环境,不得在禁钓区、限钓区钓鱼。
二、钓鱼工具与饵料1. 钓鱼者应使用合法的钓鱼工具,如鱼竿、鱼钩、鱼饵等。
禁止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手段。
2. 钓鱼者应使用环保鱼饵,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饵料。
3. 钓鱼者不得使用禁用的鱼竿、鱼钩、鱼饵等工具。
三、钓鱼时间与禁钓期1. 钓鱼时间为每日早6:00至晚18:00,特殊情况除外。
2. 禁钓期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此期间禁止在禁钓区和限钓区钓鱼。
四、钓鱼行为规范1. 钓鱼者应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
2. 钓鱼者应尊重他人权益,不得在他人钓鱼区域内擅自设置钓位。
3. 钓鱼者应爱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鱼竿架、钓位标识等设施。
4. 钓鱼者应主动帮助他人,共同维护钓鱼环境。
五、法律责任1. 违反本规章,在禁钓区、限钓区钓鱼的,由渔业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2. 违反本规章,使用非法钓鱼工具、饵料的,由渔业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3. 违反本规章,损坏公共设施、乱扔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4. 违反本规章,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本规章不一致的,以本规章为准。
希望广大钓鱼爱好者共同遵守,共同维护水域生态环境,让钓鱼活动更加健康、有序地进行。
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

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天然水域垂钓是许多人喜爱的户外活动,但如果垂钓管理不当,可能会对水生生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管理办法非常重要,以确保垂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1.鼓励捕放。
建议垂钓垂钓爱好者在捕获鱼类后尽可能地将其释放回水中。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保护水生生物的种群,还可以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
2.限制捕获量。
管理机构可以规定每个人每天只能捕获一定数量的鱼类,以避免过度捕捞和水生生物种群的下降。
3.禁止使用部分鱼饵。
断禁使用某些特定的鱼饵,如活鱼、鲸鱼、鲨鱼等,以保护该鱼类的种群和生态环境。
4.提高垂钓爱好者的意识。
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发布宣传材料和组织活动等方式,提高垂钓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垂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执法力度。
为了确保垂钓管理规定的有效实施,管理机构需要加强对违规垂钓者的处罚力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总之,有效的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需要保护水生生物的种群和生态环境,同时鼓励垂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所有的垂钓者都应该遵守管理规定,并将环保纳入到自己的垂钓实践中。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垂钓管理办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其他的管理策略:6.划定垂钓区域。
对于一些特定的天然水域,管理机构可以划定不同的垂钓区域,以适应不同的垂钓规模和需求。
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过度捕捞,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7.规范垂钓设备。
许多垂钓设备,在使用时容易对水生生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管理机构可以规范垂钓设备的类型和规格,以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8.禁止化学药物和爆炸物品。
使用化学药物和爆炸物品会对水生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管理机构可以严格禁止这种行为,并对违规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9.明确执法权限和处罚标准。
为了有效推行管理办法,管理机构应明确执法权限以及处罚标准,加强对违规者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天然水域的生态系统。
10.建立监测体系。
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测水生生物的种群、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水质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一)2024

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一)引言概述:丹棱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地区,天然水域垂钓一直是当地居民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
为了维护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丹棱县决定制定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
本文将针对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域划定与分级管理1. 划定天然水域范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
2. 将天然水域按照资源丰富程度分成不同级别,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3. 制定禁钓区,保护鱼类繁殖生长的重要区域。
二、垂钓许可及规则1. 制定垂钓许可制度,规定垂钓者需要持有有效许可证方可进行垂钓活动。
2. 对于特定水域或特定鱼种,制定相应的垂钓规则,如限制垂钓时间、禁止使用特定的饵料等。
3. 对于集体垂钓活动,设定相关规定,包括申请手续、场地安排、保护环境等。
三、保护与安全措施1. 提倡无损垂钓,禁止使用毒饵、爆破鱼群等破坏性行为。
2. 规定垂钓者在水域活动时必须佩戴救生设备,确保垂钓安全。
3. 加强对垂钓装备的管理,鼓励使用环保型渔具,减少对水域的污染。
四、执法与处罚机制1. 设立垂钓管理执法队伍,加强对垂钓活动的巡查与监管。
2. 对于违反垂钓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暂停垂钓许可证等。
3. 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参与垂钓活动的监督与举报。
五、宣传与教育1. 加强对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2. 举办垂钓规则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垂钓者的专业素养。
3. 利用宣传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管理效果。
总结: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的制定旨在保护水域资源,维护生态环境,规范垂钓活动。
通过划定水域范围、制定管理规定、加强执法与处罚机制,以及宣传与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天然水域垂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垂钓环境给广大垂钓者。
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2024

引言概述:丹棱县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水域资源的地区,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天然水域资源,制定了《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管理办法的内容和目的,包括垂钓的范围和时间、垂钓许可和管理、垂钓器具和鱼种选择、保护和监督等方面。
正文内容:1.垂钓范围和时间1.1定义水域范围:丹棱县内的湖泊、河流、堰塘等水域均被纳入垂钓管理范围。
1.2垂钓时间规定:根据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规定垂钓活动仅限在日出至日落期间进行。
2.垂钓许可和管理2.1垂钓许可证:任何人在丹棱县进行垂钓活动都必须持有有效的垂钓许可证。
2.2垂钓许可的申办:申请人需前往当地渔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缴纳一定的许可费用。
2.3垂钓许可的管理:渔业部门将定期对持证人进行抽查,不合规者将被暂停或吊销许可证。
3.垂钓器具和鱼种选择3.1垂钓器具规定:垂钓器具应选择环保、无损害鱼类资源的工具,并遵守禁用电鱼和毒鱼的规定。
3.2合理选择鱼种:为了维护水域生态平衡,规定垂钓过程中只能钓取指定的鱼种,并限定其数量和大小。
4.保护和监督4.1制定保护措施: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规定在垂钓过程中不得破坏水生植被和选用有害的鱼饵。
4.2监督和处罚:设立专门监督机构,加强对垂钓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并收缴违规器具。
总结:《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是为了保护丹棱县丰富的自然水域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管理办法的内容,包括垂钓范围和时间、垂钓许可和管理、垂钓器具和鱼种选择、保护和监督等方面。
希望通过该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促进丹棱县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垂钓的乐趣。
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二)

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二)引言概述:丹棱县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境内,拥有丰富的天然水域资源。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水域资源,丹棱县制定了《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这一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
正文:一、水域分类管理1. 划定禁垂区和限制垂区,对于对水域资源有特殊保护和管理价值的区域,禁止任何形式的垂钓活动。
2. 制定合理的开放水域,将水域划分为一、二、三类,根据每类水域的保护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垂钓许可1. 垂钓者需获取有效的垂钓许可证,许可证分为个人和团体两种,对于个人垂钓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对于团体垂钓需提供相关组织证明。
2. 垂钓许可证按年度申请,一人一证,证件持有人需遵守垂钓管理规定,否则许可证将被吊销。
三、捕捞限制1. 禁止使用炸鱼、电鱼等非法捕捞工具。
2. 设立合理的垂钓量限制,对于个人垂钓每天最多捕捞一定量的鱼类,对于团体垂钓每天最多捕捞一定量的鱼类,并按规定配备监测人员。
四、保护与培育措施1. 加强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在水域内投放有毒有害物质。
2. 建设合理的鱼类繁育保护区,采取措施保护水域中的珍稀鱼类资源。
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垂钓者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采取环保的垂钓方式。
五、日常管理及执法1. 设立专门的垂钓管理执法队伍,负责对水域内的垂钓活动进行巡查和监管。
2. 对违规垂钓者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垂钓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总结:《丹棱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二)》的实施,从水域分类管理、垂钓许可、捕捞限制、保护与培育措施以及日常管理及执法等五个大点展开具体内容阐述。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有望保护和合理利用丹棱县的天然水域资源,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天全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

天全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保护天全县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持水体生态平衡,维护公共秩序,规范垂钓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天全县域内非禁渔区天然水域组织垂钓的单位和直接从事垂钓的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垂钓是指使用钓竿、丝线、鱼饵等工具捕捞鱼类的行为。
垂钓包括娱钓、游钓等捕捞行为,不包含经营性垂钓。
第四条天全县禁渔区和禁渔期以《天全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天然水域实施全面禁捕的通告》为准,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一切垂钓行为(天全县省级自然保护区实施全年禁渔,禁止一切渔事活动)。
第五条天全县野生渔业资源属于国有资源。
第二章垂钓管理第六条娱钓、游钓行为须在非禁渔期内,且持有县农业农村局核发的《天全县天然水域垂钓证》。
非禁渔期在天然水域举办团体性垂钓活动的,应提前20天向县农业农村局提出申请,并上报活动方案。
县农业农村局签署意见后,报请县政府研究同意后予以审批。
举办单位必须在批准指定的水域内开展相关活动。
第七条从事垂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须遵守以下规定:(一)遵守渔业资源保护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遵守禁渔区和禁渔期等有关规定;(三)接受县农业农村局及所辖乡镇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章垂钓行为管理规定第八条开展垂钓时钓具数量限一人一杆一钩一线。
第九条垂钓活动禁止以下行为:(一)严禁使用笼子钩、联体钩、串钩等钓具进行垂钓;(二)严禁使用探鱼仪、鱼枪、弓弩等手段钓鱼、射鱼;(三)严禁使用有毒有害饵料进行垂钓;(四)严禁使用禁用的钓具;(五)严禁使用活饵(泥鳅、鱼、虾等)进行垂钓。
(六)严禁使用其他禁止的行为。
第十条禁止捕捞哲罗鲑、大鲵(娃娃鱼)、小鲵(枪河鱼)、黑斑侧褶蛙(青蛙)、细鳞裂腹鱼(洋鱼)、汉水扁尾薄鳅(鱼鳅)、长薄鳅(花鳅)、四川华吸鳅(巴色子)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误捕时必须立即放生。
垂钓管理制度(二)

垂钓管理制度(二)引言概述:本文将针对垂钓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提高水域资源的保护和垂钓活动的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展开讨论:垂钓许可证的管理、垂钓活动的时间限制、垂钓设备的规范、捕捞种类的限制以及违规处理与执法。
一、垂钓许可证的管理:1.许可证的颁发要求和程序2.许可证的有效期和续签规定3.许可证的费用和收费标准4.许可证的使用限制和范围5.许可证的管理与监督措施二、垂钓活动的时间限制:1.钓鱼活动的季节性限制2.钓鱼活动的时间段限制3.夜间垂钓活动的限制4.假期和特殊时段的垂钓限制5.特殊水域的垂钓时间限制三、垂钓设备的规范:1.鱼饵和鱼钩的规格和限制2.垂钓竿的规格和限制3.垂钓线的规格和限制4.浮标和铅坠的规范和限制5.其他垂钓设备的规范和限制四、捕捞种类的限制:1.禁止捕捞的鱼类和水生动物种类2.保护性捕捞的鱼类和水生动物种类3.限制性捕捞的鱼类和水生动物种类4.捕捞配额和限额的规定5.捕捞记录和统计的管理要求五、违规处理与执法:1.违规行为的界定与分类2.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和处罚标准3.监督和检查的频率和方式4.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5.违规行为的举报和处理程序总结:通过对垂钓管理制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规范和完善垂钓管理制度对于保护水域资源和合理管理垂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垂钓许可证的管理、垂钓活动的时间限制、垂钓设备的规范、捕捞种类的限制以及违规处理与执法方面,我们需要细化制度并加强监督力度,以使垂钓管理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发挥作用,实现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钓鱼基地管理制度

钓鱼基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钓鱼基地的管理和运营,保护钓鱼资源,保障钓鱼爱好者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钓鱼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钓鱼基地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经营钓鱼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包括钓鱼基地的所有者、管理人员和钓鱼爱好者。
第三条钓鱼基地应当遵循“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第四条钓鱼基地管理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不得私自调整规定的管理措施。
第二章钓鱼基地建设管理第五条钓鱼基地应当合理规划场地,设定合理的钓点和通道,确保钓鱼爱好者的安全和便利。
第六条钓鱼基地的建设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第七条钓鱼基地应当配置必要的保安、救生、消防设备,确保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
第八条钓鱼基地应当开设接待中心,钓鱼爱好者在进入基地之前,需要进行登记,接受必要的安全指导和规范。
第九条钓鱼基地应当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要求钓鱼爱好者将垃圾分类投放。
第十条钓鱼基地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团队,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第三章钓鱼基地经营管理第十一条钓鱼基地应当经营合法,取得相关行政许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经营。
第十二条钓鱼基地经营人员应当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采取恶意竞争手段。
第十三条钓鱼基地应当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不得变相收取费用。
第十四条钓鱼基地应当充分尊重钓鱼爱好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十五条钓鱼基地应当规范经营行为,不得向钓鱼爱好者销售非法渔具或者野生动物。
第十六条钓鱼基地应当加强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第四章钓鱼活动管理第十七条钓鱼基地应当制定合理的钓鱼规则,明确限定的钓鱼时间和地点。
第十八条钓鱼基地应当设置专门的巡视人员,定期检查钓鱼场地,隐患及时消除。
第十九条钓鱼基地应当加强对钓鱼爱好者的安全教育,制定应急预案,保障钓鱼爱好者的安全。
第二十条钓鱼基地应当配备专业的救生设备和人员,确保钓鱼爱好者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青神县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持水体生态平衡,维护公共秩序,规范垂钓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县除禁钓区外的天然水域和公共水域从事垂钓休闲活动的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禁钓区是指:岷江、金牛河、岷江支流与岷江交汇口200米范围内、以及其他明文禁止垂钓的区域。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垂钓是指使用钓竿、丝线、鱼饵等工具钓鱼的行为。
第五条青神县野生渔业资源属于国有资源。
第二章垂钓管理
第六条垂钓区划分。
垂钓区由县农业农村局、交通、环保等部门和乡镇(街道办)共同拟定,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人身安全、交通便利、钓友习惯等因素划定。
桥梁上、公路上、街道边、输电线路下等和其它有明显或潜在危险的区域均为禁止垂钓区域。
禁钓区外,如与其它规章制度不符的,以其它规章制度规定为准。
第七条严禁在船舶、竹筏、皮筏上离岸垂钓。
第三章垂钓行为管理规定
第八条垂钓人员应符合能够从事垂钓活动的身体条件。
第九条禁钓区外允许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单钩)的垂钓方式,严格禁止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对水生物资源破坏较大的钓具钓法。
第十条垂钓活动禁止以下行为:
(一)严禁使用笼子钩、联体钩、串钩等钓具进行垂钓;
(二)严禁使用探鱼设备、鱼枪、弓弩等手段钓鱼射鱼;
(三)严禁使用有毒有害饵料及采取打窝垂钓的行为;
(四)严禁使用除蚯蚓而外的任何活饵进行垂钓;
(五)严禁使用其它禁用的钓具;
(六)严禁垂钓的渔获物买卖交易。
以上行为均为非法捕捞行为,一旦触犯,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垂钓作业中应主动避让小于最低可捕标准的幼体及禁捕品种,对误捕误钓的,必须及时放回水体。
垂钓区域内渔业资源的保护品种、最低可捕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禁捕品种:中华胭脂、长吻鮠(江团)。
第十二条垂钓人员应当注意维护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自行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垂钓人员应加强环保意识,不得损坏岸边树木、不得向河道内或岸边乱扔垃圾、投放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过量投放饵料。
离开垂钓区时,应当将废弃物等垃圾收纳带走,摒弃不良习惯,爱护公共卫生。
第十四条垂钓人员应当服从管理,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乡镇(街道)巡查人员依法开展的行政检查工作。
拒绝、阻挠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
第四章职责分工
第十五条青神县垂钓管理工作,由以下部门或机构分工负责:
(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我县垂钓综合管理,建立部门信息交流机制,协调各部门开展垂钓
联合执法活动,依法查处违规、违法垂钓行为、非法捕捞行为等。
(二)乡镇(街道办)负责辖区内垂钓行为的日常监管,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执法检查和禁渔期垂钓管理制度,对违法违规的垂钓行为进行驱离,对拒绝配合的及时报农业农村局、公安机关给予依法处置。
(三)环保部门依法查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等违反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垂钓行为。
(四)交通部门负责依法查处非营运船舶参与运送垂钓人员的行为。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