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梅馆记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病梅馆记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旨在解读《病梅馆记》中的“微言大义”并且阐述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病梅馆记》病梅人才现实意义

《病梅馆记》这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先生于1839年写的一篇影射当时政治现实的文章。这篇短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摧残、扼杀人才的罪行,表现了作者渴求广开才路,培植人才的进步思想。作者使用曲折的笔法,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揭露和抨击了清王朝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他要求改革政治、培养人才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1839年,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时期,当时的清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更长久地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以图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扼杀,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达自己要求改革,拯救人才的愿望和决心。

在《病梅馆记》中,龚自珍利用公羊学中“微言大义”来“讥切时政,诋排专制”(程翔章,丘铸昌中国近现代文学)。因此其中的言外之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番。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梅”喻“人才”,幅员辽阔的中国到处有人才。当时正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解体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经济体系开始瓦解,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这个变动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开始酝酿和孕育着民主主义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美梅”的标准,其实是“病梅”,实质喻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标准,即“?歪才、奴才、庸才”。“病梅”喻“遭摧残、压抑的人才”。“固也”说明封建统治者在选拔人才的标准上,在摧残、压抑人才上一贯如此。“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文人画士”喻“ 封建统治者”。这?一段揭露了封建统治者阴暗的心理和阴险的用心:既要钳制、扼杀人才又不直说。当时正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解体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经济体系开始瓦解,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这个变动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开始酝酿和孕育着民主主义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大批有着进步思想的文人志士不断涌现,这使得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统治阶级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为了维护一触即倒的统治地位,控制民众的思想,封建统治者残酷的摧残和压制人才,又怕激起众多民愤,因而为自己的阴险用心和不齿行经找一些唐而徨之的理由。这便是上文提到

的“既要钳制、扼杀人才又不直说”。“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斫起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这一段? 的动词“斫、养、删、夭、锄、遏则生动地描绘了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残酷摧残、扼杀人才的恶劣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帮凶们无耻助纣为虐的奴才本色。这些动词也具体说明了统治者是怎样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人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的。“梅皆病” 则指出大批人才惨遭摧残、屠杀的结果。“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进一步指出摧残手段的卑鄙无耻凶残,表现作者极大的愤慨。龚自珍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由此可见作者自己也封建统治者的受害者之一却又担任着封建统治者的官吏。这一句既是作者为广大遭迫害、摧残的人才急呼也是为自己的尴尬处境叹息。“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体现了受摧残的人才之多,程度之重。“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表现自己疗梅的决心和具体措施。实际表现自己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决心和措施。作者的这一思想在“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有体现。“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

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表现自己不同流合污,面对现实,?针锋相对,不畏打击的精神。这也是作者辞官南归讲学原因之一。“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疗梅的愿望表达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表现自己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决心和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本文以“病梅”为话题,以“疗梅”为中心,针对的则是人才问题。表面上文章句句说梅,实际上以梅喻人议政,强烈要求改革政治,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打破严酷思想,追求个性解放。龚自珍主张“尊情”。要求作品中所素抒之情都应是真情,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他认为要“尊情”,就必须“尊其心”(《尊史》);要“尊其心”,就必须做到“善入”、“善出”,且两着兼备。所谓“善入”、“善出”,就是要深刻了解时代生活的各个侧面;要有“高情至论”,即对社会生活作出自己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正是基于以上的主张,龚自珍强调文学要充分表现作家的个性。这些都在《病梅馆记》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还推崇创新精神,这使的《病梅馆记》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意义。

它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的思想底蕴,即对任何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个体,都不应该用强制力去束缚和抑制它的发展,它们需要能自由生长的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人为的干预和摧残,会窒息天才的灵性和甚至生命。这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程翔章,丘铸昌.中国近现代文学[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程翔章.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和晖.重读病梅馆记[J].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79,第一期.

[4] 叶华.《病梅馆记》和龚自珍的人材思想[J].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