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期末】郴州市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期末】郴州市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
1.鸟的全身都是为了飞行而设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
(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______。

(2)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______,因而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3)鸟的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这减轻了______。

(4)鸟用______呼吸,身体内还有______来辅助呼吸。

(5)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形态结构也常常不同,如鸟的生活习性常常与趾的形态相适应。

如图为几种鸟趾的形态,请据图分析问题:
家燕的趾如图中①所示,适于在地面行走;鹰以小动物为食,趾强健有力且特别锋利,它的趾应如图[__]所示;啄木鸟善于攀援,用爪抓握树干,用细长的喙啄食害虫,它的趾应如图[___]所示;鸭善于游泳,常在水面活动,取食水底的小动物,它的趾应如图[_]所示;图[___]所示为鸵鸟的趾,它适于在沙地中飞奔。

2.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_____] (填序号)的位置来区分。

(2)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其体表,原因是保持正常
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运动。

(4)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的。

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蚯蚓能把自然界中一些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应属于__________者。

3.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回答问题:
(1)鲫鱼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尾部三部分。

(2)[①]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3)鲫鱼能够适应水中的生活,从形态结构上来看:大多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常常覆盖着____________;表面有滑滑的黏液,它们可以减少游动时水带来的阻力。

(4)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
A.划水游泳B.维持身体平衡
C.在水底爬行D.控制前进的方向
(5)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A.胸鳍和尾鳍的摆动B.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C.尾鳍的摆动D.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4.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1)运动的形成是骨骼肌受到______________传来的刺激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________活动。

(2)为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与_________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数量均增加,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_________(填气体名称)。

②另有研究表明,中强度组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

由此推测该组骨骼肌细胞的_________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_________供运动所需。

(3)根据以上研究,从运动强度的角度对改善骨骼肌功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及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图表示________动作,此时骨骼肌①处于________状态:上体育课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使________(填序号)收缩牵引身体向上运动;一块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________,由B图中的[ ] ___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2)C图中关节头、关节窝由[ ] ________相连,它能分泌________,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此外,[ ] ________表面光滑,也能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因此,关节运动起来非常________。

(3)做仰卧起坐时髋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__作用。

6.下图是人体上肢部分的骨骼和肌肉图,请分析回答:
(1)骨与骨之间能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作用。

(2)构成一块骨骼肌的主要部分是①______,骨骼肌有受刺激会收缩的特性。

图中②肌腱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______(填“细胞”、“组织”、“器官”),它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3)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放在肩胛骨上,准备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肱二头肌______,肱三头肌______。

三、实验探究综合题
7.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_____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______,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__________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____、_____、_____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8.观察下图,认真分析,其中①②③代表物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大多数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以__为食,从中摄取[①]__,这些物质有的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②]__等物质;其粪便和遗体中的这些物质经分解也能产生气体[②]以及[③]__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__利用,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

9.千万年来草原民族一直认为草原狼是草原的保护神,狼是草原鼠、野兔、旱獭和黄羊的最大天敌.请结合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狼怀孕61天左右生产,幼崽五周后断奶.其生殖方式是_____。

(2)根据狼的食性,其牙齿的结构是如图中的_____图,狼吃黄羊时,总是用____齿撕咬.
(3)狼以前基本是在白天活动,但受到人类经常捕杀的压力后,主要在夜间活动了,这种行为是(______)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遗传因素决定④环境因素影响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4)八周后幼崽从狼窝里被带到狼群聚集处,成年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可见狼具有___行为.
(5)每当草原大灾后,牲畜大批死亡,腐尸遍野,狼群会迅速处理掉尸体.由此可见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 _______循环.
四、实验探究综合题
10.下图为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以上几种生物它们的营养方式都属于______。

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的角色是________。

(2)A在不良环境中能形成________。

(3)B和E的菌体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4)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酸。

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开花的因素有很多,要想腊梅在夏天盛开,可以人为地控制____和光照来实现。

(2)探究小麦种子的其中一个萌发条件时,甲同学将小麦种子放在培养皿中,倒水将种子淹没一半。

乙同学对此作了改进,先在培养皿中放上润湿的卫生纸,再将种子放在润湿的卫生纸上。

乙同学改进的目的是确保种子萌发有________。

(3)在地震废墟中发现某伤员受伤大量失血,需马上输血,血型为B型的武警战士李叔叔要为此伤员献血,医生说此伤员只能接受一种血型,则他的血型为________。

(4)阅读材料:
心外科医生做更换心脏的手术时,要运用体外循环技术,将人体静脉血引流到体外替代心脏和肺的人工心肺机内(人工心肺机包括人工心、人工肺、变温器、管道、滤器等)经过人工心、人工肺、调节温度和过滤后,绕道心肺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维持周身血液循环。

为了防止体外感染,需要对人工心肺机进行杀菌消毒。

①“人工心”要具有为周身血液循环提供______的功能。

“人工肺”要具有________的功能。

②杀菌消毒过程中,杀灭的微生物有多种,其中细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

12.下图分别是酵母菌、青霉、蘑菇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是________细胞真菌。

酵母菌细胞有[1]________、[2]________、[3]细胞质、[4]细胞膜、[5]________等;青霉、蘑菇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

和酵母菌一样,青霉、蘑菇的细胞内都有________,所以酵母菌、青霉、蘑菇都属于真核生物。

(2)青霉结构中的[2]是_______菌丝,它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1]________,它是用来繁殖后代的:青霉结构中的[3]是________菌丝,它能够深入到营养物质的内部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3)磨菇的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1]________和[3]________组成。

五、实验探究综合题
13.如图是蚯蚓、蜗牛、蝗虫、青蛙、猫5种动物的分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_;②_____。

(2)蜗牛与下列哪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_____。

A.蟹 B.鲫鱼 C.河蚌 D.扬子鳄
(3)青蛙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除用肺呼吸外,还兼用_____辅助呼吸。

14.静谧的秋季,在美丽的白浪河湿地公园中,数不清的鸟类在此栖息。

据公园管理人员说,今年来过冬的鸟类数量比去年更多,尤其是几只大天鹅的到来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赏。

下图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三种组成成分,乙中的A、B、C是存在捕食关系的三种消费者,其中A是植食性昆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该食物链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递。

若丙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则图中还缺少一个重要箭头,该箭头应从
_________指向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2)湿地生态系统可以起到蓄水调洪、调节气候、净化水体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3)游人的垂钓和戏水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今年来公园过冬的鸟类比往年数量多,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假如你是公园管理人员,你将怎样保护“尊贵的客人”——大天鹅?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具体措施)。

(5)生物圈中的各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周围其他生态系统密切相关,试从害虫防治、植物繁衍或动物迁徙等角度举一例分析白浪河湿地生态系统与周围农田生态系统之间
的关联:______。

15.生物多样性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果蝇、小鼠、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

科学研究中选择何种模式生物往往取决于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请结合下面的有关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类药物的开发研制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上面提到的小鼠作为模式生物,小鼠与人类都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形成复杂的学习行为,可以更好的_____。

(2)非洲爪蟾常用于胚胎学研究,原因是它的卵和胚胎个体都比较大,便于显微注射、胚胎切割和移植。

某学校研究小组的同学模拟捕食者对非洲爪蟾进行攻击,以研究非洲爪蟾的逃避策略。

研究小组同学分别从0°、45°、90°方向对非洲爪蟾抛掷易拉罐(如图1),以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

观察并记录非洲爪蟾的逃避方式,分析非洲爪蟾的逃避策略。

结合图2分析,不同攻击方向导致非洲爪蟾采取的逃避方式各不相同。

在面对90°方向的攻击时个体均会以_____的方式逃避捕食者;在遇到45°的攻击时,个体静止不动和退缩的比例均_____(填“大于”或“小于”)0°的攻击。

(3)作为20世纪经典遗传学研究的“主角”,果蝇的生殖和发育与非洲爪蟾有相似之处。

但果蝇的幼体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几次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

(4)在上述生物中,有一种生物长约1毫米,体表有角质层,全身不足2000个细胞,利用它做模式生物,可以追踪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是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的好材料。

你推测该类生物在消化方面的结构特点是_____。

(5)上述事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
1.阻力翼体重肺气囊② ③ ⑤ ④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鸟类的主要特征,首先明确的是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和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解析:阻力翼体重肺气囊② ③ ⑤ ④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鸟类的主要特征,首先明确的是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和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详解】
(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因而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3)鸟的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4)鸟用肺呼吸,身体内还有气囊来辅助呼吸。

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

(5)家燕的趾如图中①所示,适于在地面行走;②为老鹰的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③为啄木鸟的足两只朝前,两只朝后,便于抓握树干,能抓握和钩挂在树上,适于攀援在树上;④为鸵鸟的足,趾短粗有力,适于奔走;⑤为野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点睛】
鸟类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一般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1)3
(2)呼吸(或气体交换)
(3)刚毛
(4)使运动更加灵活
(5)分解
【分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
解析:(1)3
(2)呼吸(或气体交换)
(3)刚毛
(4)使运动更加灵活
(5)分解
【分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图中1前端、2体节、3环带、4体节。

(1)
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的环带。

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依据3环带的位置来区分,如图:
(2)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

因此,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呼吸。

(3)
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因此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4)
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增加它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的运动。

(5)
蚯蚓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3.(1)头部躯干部
(2)背鳍尾鳍胸鳍
(3)鳞片
(4)B
(5)B
【分析】
鲫鱼的形态结构:
(1)
由题图可知:鲫鱼的身体可分为头部
解析:(1)头部躯干部
(2)背鳍尾鳍胸鳍
(3)鳞片
(4)B
(5)B
【分析】
鲫鱼的形态结构:
(1)
由题图可知:鲫鱼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2)
鱼的身体长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

结合分析可知:[①]背鳍、[③]尾鳍、[⑤]胸鳍。

(3)
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所以,鲫鱼能够适应水中的生活,从形态结构上来看:大多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常常覆盖着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它们可以减少游动时水带来的阻力。

(4)
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因此,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所以,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故选B。

(5)
由上述分析可知:鲫鱼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故选B。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4.神经收缩关节自然状态氧气呼吸能量适度运动/提倡中等强度的运动
【分析】
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
解析:神经收缩关节自然状态氧气呼吸能量适度运动/提倡中等强度的运动【分析】
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

【详解】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2)①据柱状图可见:与自然状态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数量均增加,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②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中强度组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原因是中强度骨骼肌呼吸作用强,释放更多的能量,满足身体的需求。

(3)根据该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运动强度要适当,以中等强度为宜。

【点睛】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

5.屈肘收缩①② 关节④]肌腱 2 关节囊滑液 5 关节软骨灵活支点
【分析】
A图: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B图:③肌腹、④肌
解析:屈肘收缩①② 关节④]肌腱 2 关节囊滑液 5 关节软骨灵活支点【分析】
A图: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B图:③肌腹、④肌腱;C图: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详解】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A图表示屈肘动作。

当①肱二头肌肌群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收缩,同时②肱三头肌舒张,就会牵引附着的骨绕着肘关节产生屈肘动作。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白色),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做引力向上动作时,①肱二头肌和②肱三头肌都收缩。

(2)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

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做仰卧起坐时,髋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点睛】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1)支点
(2)肌腹组织
(3)收缩舒张
【分析】
骨骼肌有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白色肌腱组成,骨骼肌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到动
解析:(1)支点
(2)肌腹组织
(3)收缩舒张
【分析】
骨骼肌有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白色肌腱组成,骨骼肌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到动力的作用。

图中①肌腹、②肌腱。

(1)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
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②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①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3)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放在肩上准备投掷时,属于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三、实验探究综合题
7.有机物生产消费者种子物质分解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解析:有机物生产消费者种子物质分解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据此答题。

【详解】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的绿色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3)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依赖于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这部分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学生要理解掌握。

8.消费者植物有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生产者物质循环
【分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1.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
解析:消费者植物有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生产者物质循环
【分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1.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①]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产生[②]二氧化碳等物质。

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②]二氧化碳以及[③]含氮的无机盐和水等物质。

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利用。

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较为基础。

9.胎生 B 犬 B 社会物质
【分析】
图中,A是家兔的牙齿,①是门齿,②是臼齿。

B是狼的牙齿,①是门齿,②是犬齿,③是臼齿。

【详解】
(1)狼属哺动物,它
解析:胎生 B 犬 B 社会物质
【分析】
图中,A是家兔的牙齿,①是门齿,②是臼齿。

B是狼的牙齿,①是门齿,②是犬齿,③是臼齿。

【详解】
(1)狼属哺动物,它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

(2)图B中牙齿有②犬齿,犬齿发达尖锐锋利,因此,图B是狼的牙齿。

②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是与它们吃肉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狼吃黄羊时,总是用②犬齿撕咬。

(3)狼以前基本是在白天活动,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压力后,主要在夜间活动,这种行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