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三江源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件ppt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 然的调蓄作用。当雨季来临和冰雪融水丰盈之时,这些湖泊储蓄河水, 起着削减洪峰的作用。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胡 波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高原湿地
•
6.像那太阳一出来,林中雾气就散开 ,云雾 聚拢在 一起, 山谷洞 穴就显 得昏暗 了,或 暗或明 变化不 一的, 是山间 早晚的 景色。 早晨进 山,傍 晚返回 ,四季 的景色 不一样 ,因而 乐趣也 就没有 穷尽了 。
•
7.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 几座山 峰,树 林和山 谷格外 优美, 一眼望 去,树 木茂盛 又幽深 秀丽的 是琅琊 山。沿 着山路 走六七 里,渐 渐听到 潺潺的 水声, 看到流 水从两 座山峰 之间倾 泻而出 的,那 是酿泉 。
•
8.人生道路总是迂回曲折,难免会遇 到坎坷 和困难 ,我们 在厄运 面前决 不能低 头,一 定要坦 然面对 ,迎难 而上, 做一个 奋发有 为,昂 扬向上 的人。
感谢观看,多谢指导!
2 保护三江源
2 保护三江源 保护稀有的野生动物
2 保护三江源 保护冰川,保护水源
2 保护三江源
水土流失
乱采中药
土地沙化
2 保护三江源
退耕还林还草
4
全面禁猎
3
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1
2 天然林和天然牧场 保护工程
•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附习题)

2372 3126
卡日曲为黄河源头。因为这条源流在众多 的源流中,长度最长,流速最快,流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终年有水。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 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 干涸。
1976年 2010年
冰川消退
生态恶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 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 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状元成才牧路 、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加速了三状元成才路 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新课导入
这里是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 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这 里是江河之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 方——三江源地区。
课文梳理
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 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1.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 “中华水塔” 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 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③降水丰富,江河水量 稳定、充足 ④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 缩,这直接导致三江源地区( A ) A.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 B.水土流失得到缓解 C.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D.河流源头含沙量过大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 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 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所以,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指导各小组在3分钟讨论,并在思维导图上设计两个问题,以做好向其他小组进行提问的准备。设计意图:达到以生教生目的,以及培养合作思维。教师对问题答案进行判定与修正。
展示:各小组小组长快速在台上展示其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做一个全班的分享。
过渡:教师确定其中一组,上台进行详细的演示。演示完毕后,代表的小组接受全班其他小组的评价与提问。尤其是提示的5个问题的提问与解答:
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还林,全面禁猎,休牧育草等
(迅速浏览课本第95页三江源地区的保护部分。找出环境恶化的表现,环境保护的方法。大家可以分头行动。表扬、鼓励回答好的同学、小组。)
(6)可以说三江源是中华文明的“根”,而中国人是最念“根”的,对此,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心灵感悟呢?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江源地区也面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会遇到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呢。饮水思源,学会感恩等。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及学会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总结】:今天,我们考察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合作讨论,我们认识了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认识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环境。环保就在身边,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教师用多媒体提示本节要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
(1)为什么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
(2)确定一条河流的源头有哪些主要依据?
(3)为什么说三江源地区是一块具有独特性的地理区域?
(4)三江源地区主要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5)保护三江源有哪些可行的措施?
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

保护
问题二:
问题三:
过度放牧
淘金挖矿
树木砍伐
乱采滥挖
不合理人类活动,加速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保护
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 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讨论
讨论: 三江源如果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黄河
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1、含沙量增加,造成河道淤积,不利于航行; 2、含沙量增加,由于下游河道宽阔,水速减缓,造
2、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3、 保护好“中华水塔” ,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发展。
生物
生物
野牦牛
野驴
生物
藏羚羊
盘羊
生物
雪豹
生物
白唇鹿
黑颈鹤
保护
问题一: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消退
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 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思考 2.从干湿状况来看属于__半__干__旱__地区。 3.为什么这里成了众多江河发源地,还提供了大 量河水补给?
水源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 最初水源
湖泊和沼泽是重要调蓄器
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保护
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读下图,回答问题。
AB C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省南部,被誉为“_______” (2)三江源中的“三江”分别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 (3)图中穿过三江源地区的_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_________等问 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退耕还林(草),________等 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件

学习目标 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 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学习难点 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在 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讲授新课
二、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讲授新课
上图为1968年中科院珠峰考察时拍摄的中绒布冰川; 下图为2007年拍摄的中绒布冰川。
讲授新课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雪山 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面积缩小、干涸。
讲授新课
冻土消融 退化及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保护三江源,需要我们一起行动!
课堂小结
黄河源 长江源 澜沧江源
三江源
保护三江源
当堂检测
1、下面词语描述的不是三江源地区的是( C ) A.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B.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长江以外,
另外两条指的是( A )
A.黄河、澜沧江
5.三江源地区突出的问题
有
、
、
、
。
讲授新课
一、 江河的源地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称为湄公河)
讲授新课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米— 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 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 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 塔”。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选择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具有着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肩负着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a、b、c三条河流分别是()A.黄河、澜沧江、金沙江B.长江、黄河、怒江C.长江、黄河、澜沧江D.黄河、长江、澜沧江2.关于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①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沼泽多②该地区海拔高,是大江大河发源地③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④该地区人口稀少,对资源需求量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被公认为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境内河湖、冰川、湿地、兽类广布,生态科研价值巨大。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ppt课件: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8页)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一、江河的源地(P91~94)
三江源印象
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 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 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的 雪山 冰川
河湖 流泊
三江源地区的 河流 湖泊
藏羚羊
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 珍稀动物的分布
突出的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逐年萎缩—— 湖泊 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乱采滥挖— —生态环境恶化
突出问题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三江源地区 冰川不断消退会 带来哪些影响?
冰川不断消退
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 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剧; 黄河中下游地区断流时间增长。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三江源地区的 藏羚羊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
三江源景观
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 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青海省南部
三江源地区的地形
中华水塔
巨大蓄水塔——三江源地区
输水管道——长江、黄河、澜沧江
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5%) 的水量都来源于这里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三江源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掌握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环境保护。
2.突破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形象地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解答疑难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美丽和脆弱。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实际情况。
2.准备相关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和讨论。
3.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一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这个重要的生态源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三江源地区作为生态源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突破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教师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理解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图片: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图片。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4.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美丽的地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地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地区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金腊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明确三江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⑵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⑴学生能够运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掌握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⑵学生能够运用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的能力。
⑵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三江源地区视频,展示三江源的景观图片。
如画的图片将学生带入三江源地区,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独立自学任务安排:阅读教材和地图册,独立完成学案“我自主,我能行”部分。
通过独立完成学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一、走进三江源——江河的源地教师提问:1、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区域地理我们首先应当明确该区域的什么特点?2、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1、地理位置。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青藏高原腹地。
教师提问: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师生总结:1、运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明确三江源地区所在的地势阶梯及其对河流的影响,运用类比的方法,生活中,水塔是建在高处的储水池,利用落差实现自动供水;而三江源地区矗立在青藏高原上,类似于“水塔”源源不断地通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输水管道”向下游送水。
2020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科学考察价值高 ④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可可西里、三江源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都位于青藏地区。下列 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寒气候 B.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孕育了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大河 C.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
3.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恢复原貌 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江西中考)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 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 8~10 题。
8.“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C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9.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10.今后,该地区应( B ) A.增加农田面积 C.大力开发水能
B.加强生态建设 D.扩大牧场规模
11.(荆门中考)读青藏地区图(图 1)及三江源地区图(图 2),回答下 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填河流)的发源地;“三江并 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 (填地形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峡谷代表地 区。
02 基础过关
三江源国家公园形象标识正式确定。“一座绿色山峰,三条河流从 山顶蜿蜒流下”是人们对标识的直观感受。绿色主色调诠释了“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据此完成 1~2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江 源 自 然 保 护 区
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保护三江源—地位及意义
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 多样性 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大美三江源——地位及意义
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 高原湿地
流域的生 态环境与 社会经济 发展
1.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 缩枯竭,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则会出现干旱、断流 。 2. 若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则长江中下 游地区 洪涝加剧 。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 地缩小、干涸。
冻土消融.退化及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活动呈上升趋势,采金活 动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江水,破坏生态环境
三江源地区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等问题 严重。图中草地上到处都是鼠洞
走进三江源—位置范围
何谓三江源? 黄河源区、长江 源区、澜沧江源 区的总称
位于青海省的 南部 。
是青藏高原腹地
走进三江源—中华水塔
水 塔
储水池
三江源
为什么三江源 地区被称为“中 华水塔”?
这里成为大 江大河的发源 地是因为降水 丰富吗?
降水量 较少 。 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河流的水源从何而来呢?
确定河流源头的依据: 1. 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找出 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探秘三江源—如何做—大河探源
2. 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 难?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 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支流多,找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河较困难;沼泽区水 域面积大,不好确定源头;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点变动, 河流源头变动。
青藏高原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 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 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江源地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青藏高原群山起伏,河流众多,有着独特的高原特色。 这里的湖泊湿地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0多条,是重要的 产流区和水源涵养源,号称“中华水塔”。长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 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为中亚高原高寒环 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 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可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区内国家二级 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虫草3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1种;青海 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野生动物有兽类85种,鸟类237种(含亚种为263种),两栖爬行类48种。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藏羚、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 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棕熊、猞猁、盘羊等35种,珍稀鸟类黑颈鹤、金雕、藏雪鸡等。另外,还 有省级保护动物艾虎、沙狐、斑头雁、赤麻鸭等32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沙金、铜、水晶等。
兴趣激发
三江源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 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 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 疆等10余个省、市、区,总面积5451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6.8%;1998年总人口28510万 人,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22.84%,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的西部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 地区。本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又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其生态环境具有能深刻 影响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巨大生态效应,并由此而广泛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探秘三江源—如何做—大河探源
3. 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流是 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卡日曲。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 曲;根据河流流量最大的原则,卡日曲大;而且,卡日 曲的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上图为1968年中科院珠峰考察时拍摄的中绒布冰川; 下图为2007年拍摄的中绒布冰川。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捕杀野生动物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
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 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保护三江源—问题及措施
原 全球气挖等
环 境 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
问 题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应 对 措 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
走进三江源—河水来源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最初水源
江河水源主要是 由雪山、 冰川融水补
给 。河流流量通过 调湖蓄泊。沼泽
冰川广 为什么雪山、冰川广布? 气候寒
海拔高
答疑解惑:为什么说湖泊、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这里的雪山主要分布在哪儿?
走进三江源—黄河探源
探秘三江源—如何做—大河探源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小结:
高 江河的源地 原 湿 地 三 江 源 三江源地区
的保护
位置范围
水源 环境问题
源流
调蓄器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措施对策 重要意义
对三江源 对下游
达标反馈
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阴影部分处于我国的自 然保护区_三_江__源___地区,被 称为 “中华水塔”。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 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