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作者:吴德支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0期
摘要:玉米在云南省粮食作物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印乡种植玉米的历史更是源
远流长。

考虑到五印乡的实际情况,以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题做探讨,要点性知
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玉米;播种;高产
1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的原则
第一,可持续性。

玉米高产的实现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尤其在高寒山区更应该贯彻可持
续发展的理念,注意与栽种地段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化的农业生
产技术开发土地资源,实现玉米的高产,提升地力水平。

第二,优质高产。

优质和高产,不是一个冲突的过程。

高寒山区种植玉米,在重视质量提
升的基础上,而忽视对播种种质的高要求,导致优质大大折扣,造成高产与优质的不均衡。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民众会重视玉米食用的安全性。

为此,今后积极改进栽种技术,实现高产和优质的同步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2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遴选高产玉米栽培品种,注意播种前的种质处理
高寒山区杂交玉米的选种,要综合考虑良种潜在的高产潜能、所栽种地区的地貌地形特点,以及所处的海拔高度——要确保良种在1155~2897m的范围均能实现高产。

这些年,经杂交遴
选这些品种适合在五印乡种植,比如:云瑞1号、云瑞4号、云瑞6号、云瑞8号等等,都有
不错的种植价值。

选好高产潜能的良种后,应该对选种种子做简单处理。

晒种,安排在晴天。

拌种,用辛硫
磷乳油20mL兑200g的水。

闷种,至少要6~12h。

准备播种前,最好用温水浸种,剔除有杂质
的劣种。

而后,闷种,有利于早期的种质发芽,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

2.2选肥水土质深厚的壤土栽种,播种前做好整地、用肥工作
实现玉米高产除种质保障外,选种的壤土同样很重要。

要确保:有深厚的土层,良好的光照。

同时,地势要平缓。

这些要求都能达标的,可尝试推广免耕种植技术。

但是,在山区多数
地块壤土理化性质差,属于粘重的板结地、石砾地、浅瘦地等等,推广免耕的意义和价值不大。

为此,早期应注意精细整地。

可尝试用精细整地配旋耕灭茬的技术播种,这样进行一则可保证
播种壤土的细碎,有利于平整地块。

二则,旋耕同时施肥,有利于增强土壤肥力。

同时,便于
起垄,方便后期栽种。

一般旋耕深度,应不超过12cm。

2.3结合山区独特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播种
高寒山区不同其他玉米播种地块,有着自身不同的气候地域特点。

为此,在具体播种时间
的选择,务必不能盲信其他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适时播种。

在五印乡结合往常年播种
的时间,一般都在3~4月份,配用地面覆盖的方式播种效果更好些。

有比较试验证实:播种后经地膜覆盖的形式,有利于地温的控制,很好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有利于避开气候灾害造成的
损失。

而且,在后的高产统计中,使用地膜覆盖能大大增产玉米30%左右。

但是,地膜务必要
压实,避免大风对地膜的破坏。

具体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力、气候等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要在玉米5片可见
叶前,进行定苗。

定苗的时间,不要过晚。

过晚的话,一则不易拔出来,二则根系、叶片等影
响较大,会影响到其他植株的生长,甚至造成倒伏。

严格控制田间栽种密度,密度过大,可造
成杂草丛生,加重病害感染几率。

一般情况下,留苗的密度,对于密植型早晚熟品种,应保证

4500~5000株/667m2之间。

而对于大穗型品种,应保证在
3300~3800株/667m2之间。

2.4加强玉米田间管理,营造适应的生长环境
高寒山区气候环境更加复杂,夏季的降水量普遍较大,受到暴风暴雨的影响玉米倒伏的情
况较多见。

为此,后期的田间管理,应注意做好田间培土,注意及时开沟排水,营造适宜的生
长环境。

同时,在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

到了3~4叶期,做好疏苗、定苗工作。

待到苗株至2.5叶期,注意带土栽补缺苗,然后通过浇水与覆土保墒,缓苗后追施速效肥料。

值得
注意的是,在穗期管理过程中,玉米大喇叭口期应采用22.5kg/hm2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对水,有效进行叶面喷肥。

2.5做好病虫害防治,增强株体抗病体质
病虫害的发生始终是影响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对其的控制应始终树立“防重于治”、
“以防为主”的理念。

而具体措施的实施,应落实到播种前、生长中以及收割前。

为此,播种前尽量选用多抗性品种,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优化种子处理。

用适乐时、立克莠、玉米种衣剂等包衣,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预防苗期病害。

合理轮作倒茬。

与非禾本科
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加强田间管理,多施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合理
密植,及时中耕排捞,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
底部病叶,收获后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减少病害初浸染来源。

加强技术指导。

制定主要病
害的防治指标,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民开展防治。

在五印乡常见多发的病虫害,主要是小斑病、大斑病和黑穗病,农民可以在播种前拌种,
选用80%的甲基托布津、50%的多菌灵、40%三哇酮进行防治。

由于粘虫会严重威胁玉米的正常
生长,因此可以将细土与40%辛硫磷乳油500倍药液进行搅拌,将其撒在土面,有效灭杀粘虫
幼虫。

同时农民可以积极组织灭鼠工作,利用嗅敌隆或嗅鼠灵母液药物拌食物,并加人一定量
的香油,将毒饵均匀撒在老鼠活跃区域,连续投饵2~3天,进而实现灭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书江.制种玉米高产栽培[J].新疆农垦科技,2007,(1):17.
[2]吕艳.玉米高产栽培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75.
[3]赵庆丰,赵玲,肖昌智,等.贵州威宁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4):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