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非工程措施
【专业知识】非工程防洪措施是什么
【专业知识】非工程防洪措施是什么非工程防洪措施:通过法令、政策、经济和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等手段,以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统称为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蓄滞洪区管理、河道清障、洪水保险、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洪灾救济等。
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在洪水到达之前,利用卫星、雷达和电子计算机,把遥测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无线电系统传输,进行综合处理,准确预报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洪水历时等洪水特征值,密切配合防洪工程,进行洪水调度;及时对洪泛区发出警报,组织抢救和居民撤离,以减少洪灾损失。
一般来说,洪水预报精度愈高,预见期愈长,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作用就愈大。
2、制定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超标准洪水,提出在现有防洪工程设施下最大限度减少洪灾损失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
3、进行救灾与实行洪水保险依靠社会筹措资金、国家拨款或国际援助进行救济。
凡参加洪水保险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在遭受洪水灾害后按规定得到赔偿,以迅速恢复生产和保障正常生活。
4、对洪泛区进行管理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或条例,对洪泛区进行管理。
一方面,对洪泛区利用的不合理现状进行限制或调整,如有的国家采用调整税率的政策,对不合理开发洪泛区采用较高税率,给予限制;对进行迁移,防水或其他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予以贷款或减免税收甚至进行补助以资鼓励。
另一方面,对洪泛区的土地利用和生产结构进行规划、改革,达到合理开发,防止无限侵占洪泛区,以减少洪灾损失;在防洪区内兴建各项安全措施工程等。
5、制定撤离计划在洪泛区设立各类水标志,并事先建立救护组织、抢救设备,确定撤退路线、方式、次序以及安置等项计划,根据发布的方式警报,将处于洪水威胁地区的人员和主要财产安全撤出。
6、进行河道管理对河道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地面开挖、土石搬迁、土地利用、植树砍树等进行管理。
7、制定、执行有关防洪的法规、政策将古今中外成功的防洪经验和应当吸取的教训,以法规、政策的形式规定下来,把防洪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我国非工程防洪措施资料
我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设想一.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一个舶来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目的在于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特性的措施称为工程措施(Structuremeasure),而辅助工程措施发挥功能、协调人与洪水之间关系、缓解洪水灾害影响的措施称为非工程措施(Non-structuremeasure)。
防洪水库、堤防、分洪道、蓄滞洪区是主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洪水风险区内高出地面的道路(公路、铁路)路基、围墙等线状结构物,其初衷虽不是防洪,但在洪水泛滥时具有明显的改变洪水运动特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工程措施考虑。
非工程措施侧重于规范人的防洪行为、洪水风险区内的开发行为和减轻或缓解洪水灾害发生后的影响,此外,习惯上,辅助工程措施和上述非工程措施制定、实施和充分发挥效益的有关技术、方法和手段,例如对洪水特性、洪水灾害特性的认识、洪水预报技术、洪水风险图等,通常也被纳入非工程措施的范畴。
非工程措施的提出和日益得到重视的原因是工程措施有其局限性。
二.工程措施的局限性和面临的困境控制洪水,消除洪水灾害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共同追求,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身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充分自信,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以控制洪水、消除洪水灾害为目标的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随后又相继认识到,工程措施难以完全控制洪水,洪水灾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而不可能消除。
我国控制洪水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半个世纪后,与其他国家一样,工程防洪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1、水灾绝对损失仍呈攀升趋势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持续不断的防洪工程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河道洪水年均淹没面积减少了70%以上,但水灾损失绝对值仍在上升,其中除了因河道洪水淹没区经济发展、资产增值,导致单位面积损失值增加外,内涝成为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因素。
2、兴建控制性防洪枢纽的坝址告罄近期黄河小浪底枢纽、珠江飞来峡水库、长江三峡枢纽、嫩江尼尔基枢纽建成后,我国各大江河流域可有效控制干流洪水、保护重要地区的防洪枢纽的坝址已基本用完,大型防洪枢纽的建设将告一段落。
防洪潮 非工程措施
防洪潮非工程措施引言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具有破坏力的一种,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和财产因洪水而遭受损失。
传统的防洪方法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如建设堤坝和水闸来控制洪水的流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工程措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对洪水防治的需求。
因此,研究和推广一些非工程措施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非工程措施,以帮助提高洪水的防治效果。
提升洪水预警系统洪水预警系统的功能是在洪水发生前,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及时掌握洪水的形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提升洪水预警系统的能力是非工程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高效的洪水预警系统,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及时准确的预测。
我国在洪水预警系统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陈旧、数据不准确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洪水预警系统的建设上加大投入,提升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并加强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
加强河流治理河流是洪水的主要通道,河道的疏通和河岸的加固对于洪水的防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河流的治理,可以有效地增加河道的通水能力,减少洪水的危害。
河流治理包括河道的疏通和河岸的生态修复。
疏通河道可以增加水流的顺畅度,减轻洪水的压力。
而河岸的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河岸的稳定性,减少洪水对河岸的侵蚀。
因此,加强河流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工程措施。
强化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要趋势,然而,城市的不合理规划和管理往往会导致洪水的加剧。
因此,强化城市规划和管理是防治洪水的非工程措施之一。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减少建设在洪水易发区域来降低洪水的发生概率。
而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排水的效率,减少洪水的发生。
因此,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是防洪潮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推广与普及防洪知识防洪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工程措施。
通过加强公众对防洪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自防能力。
同时,防洪知识的普及还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洪水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提高应对洪水的能力。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概述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区发生的洪水灾害,其特点是瞬时性大、空间分布不均匀等。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损失,除了工程措施外,还需要采取非工程措施来进行防治。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预警系统、宣传教育等方面。
规划管理山洪灾害防治的第一步是进行规划管理,包括编制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制定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等。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是对山洪灾害的调查评价工作的总结和成果报告,它通过调查研究山区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评估山洪灾害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制定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是针对具体山区的山洪灾害危险性和潜力,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目标。
规划内容包括灾害防治的目标、原则和措施等,并提出实施和监测评估的要求。
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山洪灾害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可以及时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传感器网络山洪灾害的发生通常伴随着降雨量突然增大的情况,因此,在山区建立一套完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降雨量的变化,并根据预定的阈值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准备。
流域监测系统流域监测系统可以监测流域内的洪水水位、流速等指标。
通过建立流域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洪水的变化情况,可以提前预警,减少灾害损失。
预警平台预警平台是整个预警系统的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平台需要提供实时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以便将预警信息与地理信息进行融合,提供直观的预警展示和分析。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有关山洪灾害的宣传活动,例如举办讲座、展览等,向公众普及山洪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技能和应急措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育培训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山洪灾害防治教育培训,如学校组织学生参与防灾演练,农民学习山洪灾害的应对技能等。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山洪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山洪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针对山洪灾害的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项目背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非工程措施包括土地利用调整、植被恢复、土地保持、流域综合治理、预警预报等措施。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一套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提高山洪灾害的预测预警能力,降低山洪灾害损失,为城市、农村、山区和交通运输提供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三、技术方案1.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利用调整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山区环境的影响,从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密林植被保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
2.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的种植等方式,恢复山区的植被覆盖,改善山区的水土条件,降低山洪灾害风险。
3.土地保持土地保持是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采取防护林带、坡耕地、梯田等土地保持措施,提高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土地资源的稳固性。
4.流域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是综合考虑流域内各种因素,通过综合治理措施,重塑流域生态环境,提高流域的复合生态功能。
具体措施包括山塘、浅井和退耕还林等。
5.预警预报预警预报可以提高山洪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预防能力,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
通过设置预警系统,对山洪灾害及时有效地进行预测和监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建设管理为了顺利实施项目,需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需要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项目规划、资源调配、施工监管、技术培训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项目收益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具体收益包括:1.降低山洪灾害发生率,减轻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洪水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传统的洪水防治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如建设堤坝、水库和排水系统等。
然而,随着洪水的频发和规模的扩大,仅依靠工程措施已经不能完全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工程措施,即通过改变土地利用、引入生态系统以及加强社区预警等手段来减轻洪水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非工程措施,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洪水的策略。
非工程措施的分类非工程措施包括土地利用管理、生态系统恢复和建设、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
1. 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减少洪水对人类生活和财产的危害。
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发展,避免建设在易受洪水侵袭的区域;•保护和恢复自然湿地,提高水文保持能力;•限制土地覆盖和建设密度,保留自然的水文循环。
土地利用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和科学决策,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2. 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通过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减少洪水对环境的破坏。
典型的措施有:•恢复自然河道和湿地,提高水文保持能力和洪水容纳能力;•引入植物群落,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透水性;•建设植被覆盖的绿色屋顶和人工湿地,减缓降雨冲击。
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具有自然抵御力的环境,使洪水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
3. 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非工程措施。
它可以提高居民的防洪意识,培养他们的洪水应对能力。
具体的措施包括:•组织洪水预警演练,提高居民的应急响应能力;•定期开展洪水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的防洪意识;•建立社区防洪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
通过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可以将居民转变为洪水防治的积极参与者,提高整个社区的洪水应对能力。
洪水应对的策略在实施非工程措施之前,需要制定有效的洪水应对策略。
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设想
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设想洪灾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传统的防洪措施多数是基于工程建设的方法,如堤坝、引水渠、水库等,这些手段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洪水带来的破坏,但也存在诸多限制和问题。
因此,值得考虑寻找一些非工程防洪措施,以期更有效地减轻洪灾的影响。
非工程防洪措施可以分为几类,如生态防洪、文化防洪、保险防洪等,在此我们就分别对这几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生态防洪是指通过保护和营造自然景观,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从而降低洪水发生和洪灾带来的损失。
生态防洪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改变流域地貌、植被、水土保持等因素,防止洪水的形成或减缓洪水的流速。
具体的措施包括修复湿地、种植树木、增加水源涵养面积、规划水利沉洼、控制建设区域等。
这些措施的优势在于使用环保的原则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同时可以促进可持续的生态发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文化防洪是指通过传统文化和灾害管理知识的传播,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从而降低洪灾带来的损失。
文化防洪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科普活动、宣传教育、文艺表演等方式,让公众了解自然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避险能力,减轻灾害的威胁。
具体的措施包括常态化的宣传教育、防灾演练、建立灾害知识体系、制定灾害管理规划等。
这些措施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轻灾害的影响,并且具有长期的可复制和可推广性。
保险防洪是指通过保险的方式来减轻洪灾带来的损失。
在这种方法中,保险行业将洪灾视为一种风险,通过设立洪灾保险产品来分摊风险带来的代价。
保险防洪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保险制度、发展保险市场,为对洪灾可能带来的损失给予补偿,藉此减轻洪灾带来的破坏。
具体的措施包括制定保险产品、建立保险机构、激励保险发展等。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洪灾带来的经济风险,为对灾后重建提供资金保障。
总的来说,非工程防洪措施是一种在传统工程技术基础上的新思路,可以在改善洪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分担经济风险。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一、引言山洪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减轻其影响,除了工程措施外,非工程措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以确保其有效运行和维护。
二、非工程措施的分类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预警系统建设、监测系统建设、防灾意识培养和应急响应机制等。
下面将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预警系统建设预警系统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及时监测山洪形势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预警系统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包括气象、水文和地质监测等;(2)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包括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等;(3)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行动。
2. 监测系统建设监测系统是山洪灾害防治的基础,其作用是实时监测山洪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预警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监测系统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山洪监测站,包括水位、流量和降雨等监测设备;(2)建立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将监测数据及时传输到预警系统;(3)建立监测数据分析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 防灾意识培养防灾意识培养是山洪灾害防治的基础,它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等。
防灾意识培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了解;(2)开展防灾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3)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安全常识。
4. 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保障,它涉及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应急响应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2)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保障抢险救灾的物资供应。
三、非工程措施的运行维护为了确保非工程措施的有效运行和维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程和制度。
山洪灾害防治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要求
山洪灾害防治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要
求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运行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预警和监测体系: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包括对降雨量、水位、地质灾害等
监测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
2. 定期维护和检修设施:对已建立的非工程措施设施,如防洪堤坝、河道整治等进行
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预防山洪灾害的能力。
3. 加强山洪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媒体、社区、学校等途径,向公众普
及山洪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
培训,提高其对山洪灾害预防和应对的技能。
4. 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山洪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人员的
职责分工,确保在山洪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5. 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加强对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总之,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运行管理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保证非工程措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财
产的损失。
第七章 防洪非工程措施
改造上万座各类涵洞、泵站、桥梁,成本将超过1000亿元,减
少的年均损失约为12亿元,远低于年均成本(约80亿元)。其
27.0他3.20流20 域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6
▪ 我国江河堤防,尤其是主要堤防,已经较高,多是 经数十、数百年不断加培而成的,堤基、堤身皆存 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在堤内外水头差不大时,经过 抢险,通常可以渡汛,但若进一步加高,则在更高 的水头下,隐患大量暴露,有可能出现抢不胜抢的 情况,安全难以保障,即所谓增加高度而未提高标 准。
1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洪泛区土地管理
▪ 洪水灾害损失的增加趋势与洪泛区土地的开发利用 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洪泛区土地开发利用之前,当然 无所谓洪水灾害损失。随着洪泛区土地开始有人居 住,也就开始有了洪水灾害问题并且开始筑堤防洪。 筑堤防洪带来的效益使得人们过分相信防洪工程提 供的安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洪泛平原定居,并加 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洪泛区土地价值越来越高,人口 和财富越来越向洪泛平原聚集,土地越来越紧张,甚 至侵占河道;河道过水断面越来越小,洪水位有逐年 抬高的趋势。当遭遇稀遇洪水的情况下,势必给洪泛 平原造成巨大的洪水灾害损失。因此,要加强洪泛区 土地管理。
27.03.2020
19
洪泛区土地管理
▪ 洪泛区土地管理就是通过颁布一些法令条例规范人 们在洪泛平原的开发行为,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实 现洪泛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达到减轻洪涝 灾害促进洪泛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 洪泛区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限制与洪水危 险不相适应的未来的开发;减少现有开发的洪灾损失; 减少洪水问题的影响;考虑减少洪灾损失、供水、水 质、旅游和工地利用等综合目的;保持洪泛区自然价 值等。通过上述目标的实现可以减轻洪灾损失,促进 洪泛平原经济开发,使洪泛平原具有较强灾前预防能 力、遇灾应变能力及灾后恢复和重建能力,且最大限 度减轻人类在洪泛平原无序和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 产生的消极影响。
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指为了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和减轻其影响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在洪水频发的地区,采取有效的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洪水造成的灾害和损失,保护人民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防汛工程措施是指通过修筑堤坝、建设水库、堰塞湖、河道疏浚等工程手段,来减少、防止洪水威胁。
其中,修筑堤坝是一种基本的防洪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拦截洪水,并将洪水引导到安全区域。
水库是用来调蓄洪水的湖泊或人工水体,通过减少洪水的流量和压力,来减轻洪水的威胁。
堰塞湖则是在河道中堆积大量泥沙和石块形成的致灾点,一旦堰塞溃决,会形成巨大的洪水灾害,因此及时清淤是一种重要的防汛措施。
此外,对于长期疏浚不彻底或河床高度逐渐升高的河道,还可以通过河道疏浚等手段来提高河道通水能力。
然而,仅仅依靠防汛工程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洪水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非工程措施来进一步增强防洪力量和提高抗洪能力。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加强河道管理和组织实施群众自救等。
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是指通过调整农田、城市和工业区的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将人口密集区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在洪水易发区,减少洪水灾害的风险。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监测和预报洪水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准备和应对。
加强河道管理包括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清理,保持河道的畅通,防止河道淤积和河道变形。
组织实施群众自救则是指通过开展防汛演练、提供防汛知识培训和加大防汛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综上所述,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防洪的两个重要方面,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洪水频发的地区,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包括修筑堤坝、建设水库、堰塞湖、河道疏浚等工程措施,并配合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加强河道管理和组织实施群众自救等非工程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对洪水的有效抵御,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分析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分析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令,政策,行政管理,经济和防洪工程意外的技术手段等,以减少洪泛区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洪灾程度和风险程度,被保护对象重要程度不同,实行保护程度也不同,采用法令,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和通过国家,地方个集体,个人之间的合作,预先进行安排,以达到减少洪灾损失的目的。
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防洪法规,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河道清障,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洪水保险,洪灾救济等。
标签: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内容1.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由于:①洪泛区的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经济财富不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洪泛区无限制开发,各国虽然修了的量的防洪工程,单洪灾区失仍有增无减;②大型防洪工程投资大,而贴现率又不断提高,效益费用比明显下降。
经济比较贫困的国家或地区在短期难以见其控制性防洪工程;③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天剑好的防洪工程已基本建完。
在新修工程时,站多地,移民安置困难,致使防洪工程经济指示日趋下降;④由于社会经济可出续发展的要求,受环境问题的制约越来越大;⑤现有防洪工程大多防御标准不高,超标准的洪水时有发生,为减少洪灾损失,除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外,管饭采用防洪非工程措施。
2.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内容2.1 搞好防洪法制建设,包括法规建设和防洪防灾教育。
防洪治水必须有法可依,依法治水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堤防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水保持法》等重要法律,各地,各部门也有相应的法规条例,标志着我国的防洪工作已初步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防洪是人名关天的大事。
只有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方能遇危不惊。
我国大部分江河防洪工程标准低,洪水灾害斌帆不断,严重威胁着官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探讨
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探讨1、工程措施防治洪水的工程措施又可以分为治标性措施和治本性措施两类。
(1)治标性措施是指在洪水发生以后,设法将洪水安全排泄,从而减免洪水灾害。
这类措施主要包括:①堤防工程。
是在河流两岸修筑堤防,筑堤束水,防御水流漫溢,来保护两岸低地。
这种措施最古老也最广泛。
目前,堤防工程仍然是防御洪水的一种重要措施,我国重要河流的两岸均有堤防工程。
②分洪工程。
是指在河流上适当的地点修建分洪闸、分洪道等建筑物,把河槽不能容纳的某一防洪标准的洪水分往别处,以减轻洪水对原河道下游的威胁。
分洪区平时可以正常进行生产,如黄河下游分洪工程以及长江中游的荆江分洪工程等。
③河道整治。
它包括裁弯取直、疏浚、拓宽河道、消除过水卡口、清除河道中的障碍物以及开辟新河道等工程措施,来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
④修建建筑避水或耐淹设施。
这是指在洪泛区内,修建建筑避水或耐淹设施,来减轻洪水灾害。
属于这类性质的工程有加高建筑物基础、修建避水台、耐淹房屋、厂房等。
(2)治本性措施是指在洪水发生前就地拦蓄洪水或对洪水进行调蓄,减少洪水危害,主要包括:①水土保持工程。
它是防治山区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消除洪水灾害的一项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分坡面和沟壑治理两方面,需要采取农、林、牧及修建工程等综合措施。
水土保持不但能根治洪水,而且能蓄水保土,是改變山区农业生产面貌,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们省在各地开展的农发水保项目中的小流域治理就是此类工程。
②蓄洪工程。
是指在河流干、支流的上、中游,兴建水库以调蓄洪水。
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对河流下游的危害,而且可与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结合,形成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2、非工程措施所谓非工程措施,并非一点工程也不做。
它是指在经常发生洪水的洪泛区,只修建少量花钱不多的防洪工程,主要靠采取适应洪水淹没规律或特性的办法,减轻洪水灾害或改变洪水灾害损失的负担方式。
这类措施主要包括:(1)预警与应变。
防汛的非工程措施包括
防汛的非工程措施包括防汛的非工程措施包括:1. 加强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防汛预警体系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及时准确地预测、预警,可以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避免或减少损失。
加强气象、水文等监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预测和预警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2. 完善排涝设施:防汛的非工程措施之一是完善排涝设施。
通过修建排水沟、清理河道和水渠,能够有效地降低洪水的涨水位,加快洪水的排泄速度,减轻洪水所带来的破坏力。
3. 加强垃圾清理和管理:洪水容易带来大量垃圾,特别是河床和河岸上的垃圾,不仅会对水流造成阻碍,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加强垃圾清理和管理是防汛的重要手段之一。
及时清理河道和河岸的垃圾,保持通畅,有利于水流的顺畅流动。
4.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在防汛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组建专业化的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多部门协同作战,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科学调度与统一指挥,能够迅速响应,及时救援,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5. 强化居民自救互救意识:自救互救是防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加强居民自救互救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防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够使广大民众在洪水来临时能够有序地撤离,减少人员伤亡。
同时,完善社区防汛组织,提高社区居民应急反应能力,增强社区共同防汛的能力。
6. 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管:防汛的非工程措施之一是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管。
在城市规划中,应避免建设在低洼区域,不建设违法违规项目。
对于已建设的低洼区域,要加强巡查和监管,防止违法建设扰乱河道和水渠等。
同时,对于危险区域人员要及时进行转移,确保人员的安全。
7.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防汛的非工程措施还包括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建立社会化服务机制。
在防汛期间,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力量,开展排涝、疏通、救援等工作,提高防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防汛的非工程措施是防汛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加强预警体系、完善排涝设施、加强垃圾清理和管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强化居民自救互救意识、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管和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能够更好地减轻洪水的破坏力,降低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社区山洪非工程措施预案
社区山洪非工程措施预案一、前言山洪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山洪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本预案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非工程措施,旨在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应对手段,提高社区山洪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二、预案目标1. 保障社区居民在山洪灾害发生时的生命安全。
2. 减少山洪灾害对社区财产和环境的破坏。
3. 提高社区居民对山洪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4. 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5.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四、组织体系1. 成立社区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山洪灾害应对工作。
2. 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
3. 建立与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联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五、预警与监测1. 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降雨、水位等信息。
2.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社区居民做好防范措施。
3. 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合作,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六、应急响应1. 根据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2. 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确保居民生命安全。
3. 做好受灾居民的安置和救助工作,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七、宣传与教育1. 定期开展山洪灾害防范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
2. 组织山洪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3. 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山洪灾害应对能力。
八、预案评估与修订1.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内容。
2.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山洪灾害的发展趋势,适时修订预案。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山洪灾害防范工作的发展。
九、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社区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中的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洪非工程措施
1、建立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
在洪水到达之前,利用卫星、雷达和电子计算机,把遥测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无线电系统传输,进行综合处理,准确预报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洪水历时等洪水特征值,密切配合防洪工程,进行洪水调度;及时对洪泛区发出警报,组织抢救和居民撤离,以减少洪灾损失。
一般来说,洪水预报精度愈高,预见期愈长,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作用就愈大。
2、制定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超标准洪水,提出在现有防洪工程设施下最大限度减少洪灾损失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
3、进行救灾与实行洪水保险
依靠社会筹措资金、国家拨款或国际援助进行救济。
凡参加洪水保险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在遭受洪水灾害后按规定得到赔偿,以迅速恢复生产和保障正常生活。
4、对洪泛区进行管理
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或条例,对洪泛区进行管理。
一方面,对洪泛区利用的不合理现状进行限制或调整,如有的国家采用调整税率的政策,对不合理开发洪泛区采用较高税率,给予限制;对进行迁移,防水或其他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予以贷款或减免税收甚至进行补助以资鼓励。
另一方面,对洪泛区的土地利用和生产结构进行规划、改革,达到合理开发,防止无限侵占洪泛区,以减少洪灾损失;在防洪区内兴建各项安全措施工程等。
5、制定撤离计划
在洪泛区设立各类水标志,并事先建立救护组织、抢救设备,确定撤退路线、方式、次序以及安置等项计划,根据发布的方式警报,将处于洪水威胁地区的人员和主要财产安全撤出。
6、进行河道管理
对河道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地面开挖、土石搬迁、土地利用、植树砍树等进行管理。
7、制定、执行有关防洪的法规、政策
将古今中外成功的防洪经验和应当吸取的教训,以法规、政策的形式规定下来,把防洪工作纳入法制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