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复习题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33a3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4.png)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持有毒品C. 未经许可进入他人住宅D. 因正当防卫而伤害他人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C. 犯罪行为未完成,因外部原因被迫停止D. 犯罪行为已完成,但犯罪人后悔答案:B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所有故意杀人犯答案:A4.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C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D. 紧急避险致人死亡答案:A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盗窃罪?A. 以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B. 以暴力手段抢夺他人财物C.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D. 以胁迫手段索取他人财物答案:A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占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C. 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物D. 非法占有他人埋藏物答案:B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运输武器、弹药进出国境B. 非法运输毒品进出国境C. 非法运输珍贵文物进出国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D. 过失伤害他人身体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时未满14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犯罪后坦白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答案:B、C、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C4.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答案:A、B、C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分则习题11年9月整理
![刑法分则习题11年9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2d0a2e7375a417866f8f1a.png)
1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致死的界限,关键是看()A是否使用致命工具,打击致命部位B是否具有杀人的目的C.是否具有杀人的故意D行为人是否预见到死亡结果的发生2.民警甲在办公室摆弄手枪,不慎走火,子弹击中其对面的乙的头部。
急将乙送医院抢救,但因伤势过重,乙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A.(间接)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过失致人重伤罪D武器装备肇事罪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C.使用的手段不同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4某甲为迫使某乙归还所欠几年的货款,将某乙骗至某处加以扣押,并打电话给某乙之妻让其交清货款后放人。
两天后,某乙之妻交请了货款。
某甲遂将某乙释放回家。
某甲的行为构成()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5.犯非法拘禁罪,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应当以()定罪处罚。
A非法拘禁罪B故意杀人罪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6.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以()论处A.故意杀人罪B拐卖妇女、儿童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合并7.孙某见其妻与同事李某(女)扭打在一起,遂将李某拉开,李某骂孙某是流氓。
数日后,李某到派出所控告孙某曾多次调戏她,并强奸她一次。
经查、李某的控告完全是编造的。
李某的行为构成()A伪证罪B报复陷害罪 C.诽谤罪 D.诬告陷害罪8.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
A侵犯的对象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 C.侵犯的客体不同 D.犯罪目的不同9妇女甲与乙通奸,甲的儿子(20岁)丙发现后便约其弟妹三人闯入乙家、对乙拳打脚踢。
乙挣扎要跑,丙拾起一块砖头向乙砸去,将乙门牙砸掉三颗,嘴唇缝合数针。
丙的行为构成()。
A.寻衅滋事罪B.故意伤害罪C.过失致人重伤罪D.一般违法10.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11某甲系公安局刑警,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中,因犯罪嫌疑人某乙拒不供认,遂对其严刑拷打,结果造成某乙伤重死亡。
刑法分则司考真题
![刑法分则司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07976603d8ce2f006623f6.png)
刑法分则11.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11题)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答案」D「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解析」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此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甲取出部分淋洒了农药的稻米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的此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因此甲同时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2.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
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
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12题)A.(间接)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谎报安全事故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答案」D 「考点」重大责任事故罪「解析」选项A错误。
刘某主观上是过失,没有杀人的故意,因此,不成立故意杀人。
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题中,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
刘某的行为属于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另外,重大责任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
选项C错误。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即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负责经营的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刑法分论复习题答案
![刑法分论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19c5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6.png)
刑法分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未归还D.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2.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行为人B. 行为C. 犯罪动机D. 法律后果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毁灭证据D. 犯罪后拒不认罪4. 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主犯承担刑事责任B. 从犯不承担刑事责任C. 教唆犯、帮助犯与主犯同等责任D. 根据参与程度和作用大小分别承担刑事责任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误会而误伤他人致死B. 因自卫过当致人死亡C. 因故意伤害他人致死D. 因疏忽大意致人死亡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7. 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相关规定,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C. 正当防卫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D.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8. 以下哪些情形下,犯罪人可以被判处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危害国家安全三、简答题9. 简述刑法中关于自首的定义及其法律效果。
四、案例分析题10. 张某因与邻居发生争执,故意将邻居打伤,造成邻居轻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11. 论述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及其意义。
六、结束语本复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分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对不同题型的练习,加深对刑法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刑法分则练习题
![刑法分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ac2a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d.png)
刑法分则练习题刑法分则练习题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一国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刑法分则是对刑法的细分,对特定类型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
在学习刑法分则的过程中,练习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加深对刑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刑法分则的练习题。
一、盗窃罪是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行为。
对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侵占行为。
B.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C.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D.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答案:B。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主观方面的故意是指盗窃犯明知他人财物属于他人所有,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盗窃行为。
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是指盗窃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际控制他人财物的行为。
二、故意伤害罪是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行为。
对于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
B.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
C.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危险行为。
D.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危险行为。
答案:A。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
主观方面的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者健康损害,却故意实施该行为。
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是指犯罪人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者健康损害。
三、猥亵罪是刑法中的一种性侵犯罪行为。
对于猥亵罪的构成要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猥亵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猥亵行为。
B. 猥亵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猥亵行为。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49d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e.png)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2.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过失犯罪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无罪推定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贪污D. 故意伤害答案:A、B、C、D2.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A. 正确B. 错误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答案:A、C、D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4.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A. 正确B. 错误C.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D.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答案:A、C、D5.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属于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2.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不构成犯罪。
()答案:正确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结果的发生。
刑法分则本科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本科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3f1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d.png)
刑法分则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盗窃他人财物D. 贪污公款2. 下列哪项不属于侵犯财产罪?A. 抢劫B. 诈骗C. 侵占D.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3.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4.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从重处罚情节?A. 累犯B.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C. 犯罪中止D.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5.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手段残忍C. 犯罪后逃逸D. 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改表现6.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疏忽大意导致他人死亡B. 为了义愤杀人C. 为了报复杀人D. 为了正当防卫杀人7. 我国刑法中,关于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A. 盗窃数额较大B. 盗窃数额巨大C. 盗窃数额特别巨大D. 不论盗窃数额大小8.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A. 罚金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9.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A. 应当减轻处罚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不予处罚10.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条件?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合法权利B. 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C. 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D. 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答案:1. D2. D3. B4. C5. D6. C7. A8. D9. B 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12. 我国刑法中,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D.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13.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A. 使用虚假的信用卡进行消费B. 以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D. 以虚假的担保,骗取他人财物14.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情形可以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15.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A. 未经住宅主人同意,强行进入他人住宅B. 未经住宅主人同意,秘密进入他人住宅C. 经住宅主人同意,但超过约定时间拒不离开D. 住宅主人不在,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答案: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CD 15. 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刑法分则》考试试题3
![《刑法分则》考试试题3](https://img.taocdn.com/s3/m/52742aa5284ac850ad0242b2.png)
《刑法分则》考试试题姓名学号系别班级任课教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
每格2分,共20分)1、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滥用职权罪。
2、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明显超过合法收入,,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的合法性的,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3、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图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国旗、国徽的,构成侮辱国旗、国徽罪。
4、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5、以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二、正误题(在题后括号内打 / 或 + 。
每小题1分,共30分)1 、只有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才构成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2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3 、由于交通肇事罪属过失犯罪,因此,没有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而发生重大事故,就不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4 、生产、销售劣药足以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
()5 、走私淫秽物品罪应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
()6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构成,无论行为人属索取贿赂还是属收受贿赂,均以财物的“数额较大”为条件。
()7 、高利转贷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应以非法牟利为目的。
()8 、明知是恐怖犯罪所得而洗钱,同样构成洗钱罪。
()9 、明知是贪污、受贿犯罪所得而洗钱,按洗钱罪定罪量刑。
()10、信用证诈骗罪不以“数额较大”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11、既然偷税罪单位可以构成,所以,单位同样可以构成抗税罪。
()12、在不同种商品上使用他人注册的商标不能按假冒注册商标罪认定。
()1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人的主观上应具备营利的目的。
()14、构成虚假广告罪,应以“情节严重”为要求。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8c3f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a.png)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不归还D. 酒后驾驶2.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A. 行为人、行为、结果、因果关系B. 行为人、行为、结果、过错C. 行为人、行为、结果、目的D. 行为人、行为、结果、动机3.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持刀追赶时,用石头击打乙的头部B. 甲在乙睡觉时,用棍棒击打乙的头部C. 甲在乙醉酒后,用拳头击打乙的腹部D. 甲在乙逃跑时,用脚踢乙的腿部4. 刑法中关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A. 故意犯罪是有预谋的,过失犯罪是无预谋的B. 故意犯罪是故意的,过失犯罪是无意的C. 故意犯罪是主观的,过失犯罪是客观的D. 故意犯罪是主动的,过失犯罪是被动的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泄露国家秘密二、判断题6.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不包括无过错。
()7. 正当防卫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进行的防卫行为。
()8.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行为人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和行为的因果关系。
()9. 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10. 过失犯罪的处罚一般比故意犯罪轻。
()三、简答题11. 简述刑法中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
12. 简述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13. 简述刑法中关于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
四、案例分析题14. 甲因与乙有矛盾,趁乙不在家时,潜入乙家中,将乙的电脑偷走。
请分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说明理由。
15. 丙在一次聚会中,酒后驾驶车辆,撞伤了行人丁。
请分析丙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16. 论述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关系。
刑法分论复习题
![刑法分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14583676c66137ef061925.png)
刑法分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罪状.叙明罪状.罪名.选择罪名.法定刑.颠覆国家政权罪.投敌叛变罪.资敌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逃汇罪.骗购外汇罪.贷款诈骗罪.保险诈骗罪.诬告陷害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破坏选举罪.强迫职工劳动罪.抢夺罪.破坏生产经营罪.妨害公务罪.寻衅滋事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二、简答题:.简述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的分类标准及其依据。
.罪名具有哪些功能.正确确定罪名应当遵循哪些原则.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有哪些.试述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法定刑的表现方式.简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简述背叛国家罪与分裂国家罪的界限.简述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界限.简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有哪些特征.交通肇事罪有哪些特征.如何区分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简述我国刑法中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行为方式.简述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构成特征.简述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特征.简述侵犯著作权罪.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简述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的界限.简述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界限.简述相约自杀行为的定性.简述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如何界定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寻衅滋事罪及其构成特征.窝藏、包庇罪的概念和特征.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的区别三、论述题.试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论刑法第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第条至第条规定的罪名的关系.试论故意杀人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试论绑架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试论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试论盗窃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试论侵占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什么是伪证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诬告陷害罪有何区别.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什么是医疗事故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当划清的界限有哪些.什么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其主要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重大责任事故罪有何区别.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什么是盗伐林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盗窃罪有何区别.什么是贪污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本罪.什么是挪用公款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如何区别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四、案例分析.被告人:毛某,男,农民,岁,家住陕西省紫阳县高义化乡青坪村二社。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分则)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1c23469a45177232f60a2ec.png)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分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李某对张某的钱财垂涎已久。
一日趁张某一人在家之机将其杀死,后拿走其家中现金5万元,对李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A.应按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处断B.按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C.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取财行为可作为一个情节考虑D.定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两罪,择一重罪处断2.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B.抢劫罪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D.故意杀人罪3.甲、乙二人多次在火车站出口处伺机劫取旅客的财物,见有单身旅客出站,二人即尾随在旅客的左右,前行一段后,由一人赶上前去撞击旅客的肩膀,乘旅客转身不备之机,另一人迅速上前用刀(经查为管制刀具)将他人背着的包带划断,劫取他人背包及包内财物。
二人屡次得手,多次作案取得财物数千元。
本案中,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4.下列选项不构成抢劫罪的是:A.甲见对面房间住的港商很有钱,就骗开房门,将港商打死后,拿走值钱的东西B.甲拦住一女子要钱时,女子拼命反抗,甲用力一推,女子脑袋正好撞在台阶上死亡C.甲盗窃他人财物后,对追捕的受害人使用暴力挣脱的D.以甲为首的一伙5人整天游荡街头,一日见一辆载着名贵水果的汽车翻车,甲喊了一声“抢啊”,与其他四人一道抢走500公斤的水果5.某企业老板田某从税务机关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将其中的50多张先后卖给他人,后见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利可图,就购买了300张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转手倒卖给他人。
关于田某的行为应成立的犯罪:①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②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③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6.甲.乙二人预谋,由甲驾驶摩托车载乙沿自行车道尾随骑自行车的的女青年丙,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乙用力抢夺丙的右肩挎包,并加速逃离现场。
刑法分则复习题
![刑法分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a719cc5fbfc77da269b150.png)
《刑法分则》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为了盗取村里池塘中的鱼而在池塘中投放了大量的毒物,严重污染了水质,毒死了整塘的鱼,使村里养殖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对甲的行为如何认定?()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盗窃罪并罚C.破坏生产经营罪 D.盗窃罪的加重情节2、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
当场轧死五人,撞伤十九人。
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 D.杀人罪3、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
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
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
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4、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砸坏,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乘客出现骚乱现象。
周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
A.尚未构成犯罪 B.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C.已构成劫持航空器罪 D.已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5、下列哪些行为中,行为人必须为过失才构成犯罪?()A.丢失枪支不报罪 B.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C.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D.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6、王某偶然发现李某所开小轿车好象是自己几天前失窃的小轿车,即强行夺取。
李某奋起对抗,俩人打斗起来。
李某不敌王某,落慌而逃。
王某将车开回家后,发现该车并非是自己丢失的那辆。
后来,李某找到王某索要该车,王某拒不交还。
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劫罪 D.构成盗窃罪7、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刑法期末复习题(分则)(多项选择)
![刑法期末复习题(分则)(多项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20749186c175f0e7cd13791.png)
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 是( )。 A.间谍罪 B.叛逃罪 C.投敌叛变罪 D.背叛国家罪 2.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不能叛处死刑的罪是 ( )。 A.叛逃罪 B.煽动分裂国家罪 C.投敌叛变罪 D.资敌罪
3.间谍罪的行为包括( )。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的任 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接受间谍组织代 理人的任务 4.资敌罪的行为表现为( )。 A.为敌人提供武器、弹药 B.为敌人提供军 粮 C.为敌人提供情报 D.为敌人指示轰击目 标
9.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主要 区别是( )。 A.行为手段不尽相同 B.实施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不同 C.犯罪对象不尽相同 D.归属的类罪名不同 10.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 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B.遗弃物 C.遗忘物 D.埋藏物
11.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 A.以货币形态表示的资金 B.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 C.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金 D.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 12.公司职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把本单位的 资金用于个人建房。他的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 的条件是( )。 A.他不是从事公务的人 B.挪用资金数额较大 C.使用资金的时间超过3个月 D.案发时尚未归还挪用的资金
5.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 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的,以抢劫罪论处。这里的“当场”是指 ( )。 A.行为人被发现的当场 B.赃物被发现的当场 C.盗窃、诈骗、抢夺的作案现场 D.行为人作案后逃离现场时被即刻发现而紧追 不放的,被追捕的现场 6.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 )。 A.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 B.金融机构的交通工具 C.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 D.客户的资金
刑法分则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0f4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4.png)
刑法分则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A. 法无禁止即可自由B. 法无禁止即可做C. 法无授权即可禁止D. 法无授权即可限制答案:B. 法无禁止即可做2. 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A. 故意杀人B. 抢劫C. 非法占有D. 诈骗答案:C. 非法占有3.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一般规定年满十四周岁的为刑事责任年龄B. 精神病人在能力未复苏前不负刑事责任C. 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人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D. 严重精神障碍的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答案:C. 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人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4. 下列不属于犯罪法律适用中的基本原则的是?A.法律不溯及既往B.法无禁止即可自由C.法无禁止即可做D.数量原则答案:D. 数量原则5. 下列哪个不属于自卫过当的情况?A. 防卫过当,造成不应有的严重后果B. 击退已非必要的进攻C. 正当防卫后,对异动人员捕获并加以打击D. 出于紧急情况的防卫行为,致不应伤害或者死亡结果答案:C. 正当防卫后,对异动人员捕获并加以打击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合法防卫的法律规定。
合法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所产生的行为后果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合法防卫的要件包括:非法侵害、危害性和必要性、违法情节、必要防卫行为的方式方法。
非法侵害指他人的违法侵害行为,如非法侵入、非法抢夺等。
危害性和必要性是指自卫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应当不超过正在受到的非法侵害的危害,并且必要性要求自卫行为是为了制止、阻止或者打击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
违法情节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情节和过错情节。
必要防卫行为的方式方法要符合正当防卫的要求,即与侵害行为相对应,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
2. 如何判断正当防卫过当?请举例说明。
正当防卫过当是指在正当防卫情节下,因采取的防卫行为过于激烈或者行为后果不应有的严重所表现出的防卫行为。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1502d0b7f1922791788e81b.png)
《刑法分则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条文中只简单地写明犯罪名称,而不具体叙述犯罪行为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 )。
A.简单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2.在刑法规范中较为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的罪状,叫( C )。
A.简单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3.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多数采取( C )原则。
A.简单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4.下列规定法定刑的方式,未被我国刑法采取的是( B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以上都不正确5.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 B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方法方面。
犯罪同类客体的划分,是根据犯罪行为所危害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进行的科学分类。
作为同一同类客体的社会关系,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
例如生命权、健康权、妇女的人身权利以及人格权、名誉权等,都与人身有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属于人身权利的范畴,当这些权利受到杀人、伤害、强奸、侮辱、诽谤等犯罪危害时,人身权利就成了这些犯罪所危害的同类客体。
我国刑法分则根据这一同类客体的原理,将犯罪分为十大类。
只有依据同类客体,才能对犯罪作科学的分类,建立严格的、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把多种多样的犯罪,从性质和危害程度上互相区别开来,便于我们对犯罪进行了解、研究,掌掌握各类犯罪的基本特点6.某法院在判决书中以盗窃罪判处行为人4年有期徒刑,根据放火罪判处行为人11年有期徒刑,最终决定执行15年有期徒刑。
这15年有期徒刑属于( B )。
A.法定刑B.宣告刑C.执行刑D.宣告刑和执行刑7.下列哪个条文属于空白罪状?( A )A.《刑法》第345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B.《刑法》第127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C.《刑法》第129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D.《刑法》第335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分则复习之简答题
![刑法分则复习之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d64dddf8c75fbfc77db2f8.png)
刑法分则复习之简答题2009-01-01 23:00:43| 分类:雅筑|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简述分裂国家罪的构成特征分裂国家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统一。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只能是直接故意。
2、简述武装叛乱、暴乱罪的构成特征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
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本罪的客体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暴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中国人、外国人以及无国籍人均能实施本罪。
(4)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且只能是直接故意。
3、简述放火罪的概念和特征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本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放火行为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4、简述放火罪与用放火的方法实施其他犯罪的界限关于放火罪与用放火的方法实施其他犯罪的界限,通说以放火行为是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来决定犯罪的性质。
如为其他目的而实施的放火行为危及到公共安全,行为人对此也明知,应认定为放火罪;反之,如果放火行为不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则应按相应的犯罪处理。
至于是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则应综合考察对象的性质、特点、作案的时间、地点等具体情况。
5、简述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和特征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其构成特征是:(1)本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本罪的对象主要是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人身,以及数量比较大的牲畜、家禽、人工养殖的水产,此外,还应当包括河流、水源、农场、谷场、牧场等。
刑法分则综合练习题
![刑法分则综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14db6158fafab069dc021c.png)
刑法分则综合练习题第十八章刑法分则绪论一、名词解释1罪状2法定刑3简单罪状4叙明罪状5引证罪状6空白罪状二、填空题1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由于刑法分则条文对罪状描述方式的不同,罪状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
3.以罪名的效力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法定刑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三、问答题1怎样理解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2怎样认识罪状的几种形式?3.什么是法条竞合,法条竞合时适用法律的原则是什么?第十九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名词解释1.危害国家安全罪2背叛国家罪 3.分裂国家罪4武装叛乱、暴乱罪 5.叛逃罪6间谍罪二、填空题1.勾结外国或者__________,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__、领土完整和__________的行为,构成背叛国家罪。
2分裂国家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3.对于策动、胁迫、勾引、收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应当依照武装叛乱、暴乱罪从重处罚。
4.叛逃罪的主体是__________。
5参加__________或者接受__________,或者为敌人指示__________,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间谍罪。
三、问答题1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背叛国家罪?它有何特征?3分裂国家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是什么?4武装叛乱、暴乱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是什么?5间谍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是什么?四、分析案例被告人李某在某机关任秘书科长期间,与本单位一女干部(有夫之妇)多次通奸,被其同事孙某揭发,李某因此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因而对孙怀恨在心,图谋报复。
刑法分则复试考题
![刑法分则复试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63c70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png)
刑法分则复试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彭某入室盗窃,窃得电磁炉后被主人方某发现,方某一直追到大街上。
彭某与方某厮打,彭某被打倒在地,扔下电磁炉逃跑。
对彭某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盗窃罪既遂论处B.以抢劫罪既遂论处C.以抢劫罪未遂论处D.以抢劫罪中止论处1.【答案】C【解析】彭某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由于被迫放弃财物,属于抢劫罪未遂。
盗窃罪虽然既遂,但是由于转化为抢劫罪了,所以最终不能以盗窃罪既遂论处。
2.方某外表俊朗但游手好闲,喜欢沾花惹草,得知吴某(女)是位富家小姐,便追求吴某,自称自己是某高官的儿子。
吴某很快喜欢上方某,并给方某送了许多贵重礼物。
两人相处时间长了以后,方某感到厌烦便离吴某而去。
方某的行为属于()A.诈骗罪B.招摇撞骗罪C.侵占罪D.无罪2.【答案】D【解析】方某没有非法占有钱财的目的,不构成诈骗罪。
方某只是冒充高干子弟,但没有冒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所以,方某无罪。
3.孙某(男,15周岁)与李某(女,12周岁)谈恋爱。
在恋爱期间两人发生了性行为,双方家长得知后杜绝了两人来往。
对孙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A.构成强奸罪,属于奸淫幼女B.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双方是自愿的C.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孙某的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D.构成强奸罪,但不需刑罚处罚3.【答案】C【解析】根据2006年最高法院《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孙某不构成犯罪。
B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孙某不构成强奸罪的理由不是因为双方是自愿的。
4.甲男与乙女恋爱7年,甲某提出分手,乙女坚决不同意。
某日在同居屋内,乙女对甲男说:“你要真的抛弃我,我就上吊自杀!”甲男:“你总是这么吓我!我倒要看看!”乙女无奈便上吊。
甲男不予抢救反而锁门外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男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B.甲男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C.甲男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甲某构成遗弃罪4.【答案】A【解析】甲男与乙女争吵时,乙女要自残,甲男对乙女的自杀产生教唆促进作用,这种先行行为产生了作为义务,而且能够救助不予救助,并锁门排除他人救助,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刑法分则本科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本科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57f94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f.png)
刑法分则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A. 故意杀人罪B. 盗窃罪C. 贪污罪D. 违约行为答案:D2.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一项是贪污罪的构成要件?A. 国家工作人员身份B. 非法占有为目的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D. 以上都是答案:D3.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A. 故意B. 过失C. 间接故意D. 疏忽大意答案:A4. 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 非法占有为目的B. 秘密窃取公私财物C. 使用暴力、威胁手段D. 以上都是答案:B5.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 犯罪对象不同B. 犯罪手段不同C. 犯罪主体不同D. 犯罪地点不同答案:B6. 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 使用暴力、威胁手段B.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C.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D. 以上都是答案:C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A. 故意伤害罪B. 非法拘禁罪C. 侮辱罪D. 盗窃罪答案:D8.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一项是强奸罪的构成要件?A. 以暴力、胁迫手段B. 违背妇女意志C. 与妇女发生性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D9.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A. 故意B. 过失C. 间接故意D. 疏忽大意答案:A10.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一项是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A.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B. 使用暴力、威胁手段C.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B. 过失伤害他人身体健康C.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D.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答案:AD12.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B. 侵吞公共财物C. 收受他人财物D. 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D1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C. 骗取公私财物D. 使用暴力、威胁手段答案:ABC14.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强奸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B. 违背妇女意志C. 与妇女发生性关系D. 利用妇女醉酒状态答案:ABCD15.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A. 走私毒品B. 贩卖毒品C. 运输毒品D. 制造毒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分则》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为了盗取村里池塘中的鱼而在池塘中投放了大量的毒物,严重污染了水质,毒死了整塘的鱼,使村里养殖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对甲的行为如何认定?()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盗窃罪并罚C.破坏生产经营罪 D.盗窃罪的加重情节2、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
当场轧死五人,撞伤十九人。
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 D.杀人罪3、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
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
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
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4、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砸坏,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乘客出现骚乱现象。
周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
A.尚未构成犯罪 B.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C.已构成劫持航空器罪 D.已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5、下列哪些行为中,行为人必须为过失才构成犯罪?()A.丢失枪支不报罪 B.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C.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D.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6、王某偶然发现李某所开小轿车好象是自己几天前失窃的小轿车,即强行夺取。
李某奋起对抗,俩人打斗起来。
李某不敌王某,落慌而逃。
王某将车开回家后,发现该车并非是自己丢失的那辆。
后来,李某找到王某索要该车,王某拒不交还。
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劫罪 D.构成盗窃罪7、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 D.无罪夜大《刑法分则》第1页,共3页8、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此种规定在刑法理论上属于()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D.混合罪状9、某甲被聘在国有公司担任职务,后因该国有公司与某外商企业合资,国有公司占10%的股份,某甲被国有公司委派到合资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某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5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
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A.侵占罪 B.职务侵占罪 C.盗窃罪D.贪污罪10、下列犯罪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是:()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 B.非法拘禁暴力致人死亡C.绑架并杀害人质的行为 D.携带凶器抢夺二、多项选择题1.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等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
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A.盗窃罪 B.投毒罪 C.故意损坏财物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
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3.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编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
甲在寻找买主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
对本案该如何处理?()A.对甲的行为以拐卖妇女罪论处B.由于甲尚未出卖乙女,对拐卖妇女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C.对丙应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论处D.对丙应以拐卖妇女罪的共犯论处4.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
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
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卖,被王某发现。
黄某听到王某的吆喝声,不顾等赵某即逃走。
王某手持木棍紧追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
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到巡罗的民警。
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待。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C.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对赵某应当以从轻或减轻处罚5、下列行为不构成偷税罪的是:()A.某甲应缴纳税金8000元,一分未交。
B.某乙应缴纳税金15万,偷逃税款1万元。
C.某丙因偷税行为受到2次行政处罚,此次又偷逃税款2000元。
D.某丁应缴纳税款8万元,偷逃税款8000元。
三、名词解释1、洗钱罪明知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2、罪状指刑法典分则和附属刑法中,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对具体犯罪及其构成特征的描述。
3、规范注意4、诬告陷害罪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作告发,意图是他人收到刑事追究。
5、招摇撞骗罪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四、简答题:1、简述抢劫罪的8种加重情节。
加重处罚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2、简述合同诈骗罪的行为表现。
3、简述交通肇事罪的入罪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付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事故现场的。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被告人房某某日到本乡副食店买东西时,将4岁的女儿暂时放在商店门外站着。
房某在商店内突然听到女儿的哭声,出来一看,女儿扑倒在地,房某赶忙将其拉起,见脸上有血。
房怀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刘某(男,6岁)推倒的,便很气愤,抓住刘的右肩使劲一拉一转,刘某被推倒。
头后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
刘倒下去脚蹬了几下。
房某将女儿脸上的血迹擦干净后转身一看,发现刘倒在地上不动了。
房某赶紧把刘某拉起来,发现地上石头上有血,当拉离地面约一尺高时,听到刘某喉咙响了一下,且脸色苍白、四肢瘫软,不哭不嚎。
房某怕事情暴露要承担责任,立即把刘抱进自己家的草屋,然后出来将有血的石头扔进厕所。
第二次进草屋,见刘仍躺着未动,即用一捆稻草盖在其身上,尔后出屋张望,见四处无人,又第三次进屋,由于房某的心理作用,“好象看见覆盖的稻草动了一下”,他怕刘某又活了,又捡起石头向刘某的头部猛砸一下,并且用一块石磨盘压在刘的身上。
三天后,房又将尸体转移到村边渠道内的一个小洞内。
数日后,刘的尸体被水冲出。
此案遂被侦破。
经法医鉴定,刘的后头部、面部有两处伤,第一处伤为脑后部线状骨折,第二处伤为粉碎性骨折。
第一处伤的相应部皮下有淤血,确认刘的面部粉碎性骨折,系死后伤,确认房某用石头砸面部之前,刘某已死亡。
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房某某的行为。
本案中对于房某某的行为应进行两个阶段的分析。
第一个阶段是房某某将刘某推倒到石头上,致其死亡。
房某某由于看到自己的女儿摔倒,对刘某产生怀疑,愤怒之下,将刘某推倒致其死亡的过程中,房某某不存在故意杀人,但对于房某某来说,知道并且应该知道一名成年人推倒一名弱小的孩童,可能会导致孩童死亡的结果。
固房某某在本阶段犯过失杀人罪。
第二阶段是房某某在草屋中用石头砸已经死亡的刘某。
房某某因为害怕刘某没有死亡,遂用石头砸向已死亡的刘某头部,其行为过程中存在故意,但因刘某在其行为实施前已经死亡,固该阶段房某某故意杀人罪未遂。
综上所述,本案应对房某某的行为按照,过失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案例2】甲、乙二人共谋强奸,强行将曹某(女,21岁)带至宾馆,进入以乙名义租用的客房。
甲对曹某实施了奸淫行为;乙见曹某有月经在身,未实施奸淫,而强迫曹某采用其他方式使其发泄性欲。
之后,仍然不让曹某离开。
约12小时后,甲乙二人又对曹某进行猥亵,直至发泄完性欲。
乙父母得知此事后规劝乙投案,遭到乙拒绝,乙父母将乙捆绑交公安机关。
请分析二人的行为性质。
强奸罪轮奸,猥亵妇女乙存在自首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