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心理学》一考通题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章至十一章)

一、选择

*1、(多P136)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多P138)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⑴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⑵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⑶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3、(单P142)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词。

4、(P14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个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5、(单P145)成就动机的概念是在默瑞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

7、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8、单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9、迈克卡(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0、元认知使弗拉维尔最早在1976年提出的。

*11、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由三种成分组成,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12、(单P163)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是自我监控。

13、(P169)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三个环节。

14、知识的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

*15、(多P171)影响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⑴学习材料的具体——抽象化程度。⑵学习材料所包含的属性的多少及其关系的复杂程度。⑶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⑷学生的年龄因素和思维发展水平。⑸已经掌握的相应的概念和原理的正确程度。

*16、(多P172)直观教学有实物直观、模样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主要的形式。

17、(P174)变式是指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地变化,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

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18、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

*19、(单P179)知识应用就是将已经掌握的

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20、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P179)

⑴审题并形成课题映象。

审题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映象,就是了解

课题中的条件与任务,搞清楚课题的基本结

构,在头脑中建立起课题的映象。

⑵有关知识的重现。

⑶课题的类化。

21、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P181)

答:⑴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⑵课题的性

质。⑶智力活动的方式和水平。⑷个体的心

理状态。

22、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活动方

式。例如,书写、大字、游泳等

23、(P186)运动技能形成的特征:⑴动作

的连续性。⑵动作的协调性。⑶动作的完善

性。

24、(P187)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⑴认知

——定向阶段。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⑶技能完善和自动化阶段。

*25、(P189)有效练习的条件:

第一,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第二,掌握

正确的练习方法。第三,正确掌握对练习速

度和练习质量的要求。第四,练习的次数和

时间要分配合理、适当。第五,练习方式要

多样化。

26、(P189)智力技能是人类认知活动和学

习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27、(单P191)智力技能的特征:⑴观念性;

⑵内潜性;⑶简缩性。

*28、(单P191)【内潜性】是智力技能的特

征之一。

*29、(P199)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构成的。

30、(P199)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

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执行意义的认识,并

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31、(P200)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

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

32、(P200)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

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表

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33、(多P202)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

分为四个阶段:

⑴自我中心阶段(2~5岁)。⑵权威阶段(6~

8岁)。⑶可逆性阶段(8~10岁)。⑷公正阶

段(11~12岁)。

34、(P203)柯尔伯格关于人的道德发展的

理论时很有影响的理论。

*35、(多P203)柯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判断

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

⑴前习俗水平。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

二:相对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⑵习俗水平。

阶段三: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好孩子

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

道德定向阶段。

⑶后习俗水平。

阶段五: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六: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36、(多P189)学生的道德概念的掌握表现

出三种水平或三种形式:

⑴具体的道德概念。⑵知识性的道德概念。

⑶内化了的道德概念。

*37、(多P212)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

力的发展一般经历以下过程:

⑴从他律到自律。⑵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

⑶从结果到动机。⑷从片面到全面。

*38、(P216)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以

下三种类型:

第一,直觉的道德情感。第二,形象性的道

德情感。第三,理性的道德情感。

*39、(P219)道德意志的表现: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控制和调节个

人的愿望。⑵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

⑶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⑷克服道德行为

中的困难。

*40、(多P228)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

要经历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反复阶段、稳

定阶段四个阶段。

*41、(辨析、选择P228)所谓群体,又叫社

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

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

42、群体的分类:

⑴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定员编制,

有特定的组织目标,根据正式文件和章程而

建立的群体。如:学校中各级党政组织、工

青妇组织、学生班组等。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

和定员编制,成员间以喜爱、兴趣、需要等

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如学生中

自发结成的朋友群体、同乡群体、兴趣小组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