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 (1)

合集下载

汉族民歌小调歌曲大全

汉族民歌小调歌曲大全

汉族民歌小调歌曲大全介绍汉族民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民族情感。

汉族民歌小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情感吸引着听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汉族民歌小调歌曲,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爱情小调1.《窗外的姑娘》•歌曲简介:这首歌曲以淡淡的忧伤表达了一段恋人分离后相思之情。

•特点:歌曲的旋律轻柔悠扬,伴奏简单而扣人心弦。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源自中国北方的民谣,一对恋人因战乱被迫分别,彼此相思却无法相见。

2.《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简介:这是一首描述少女心中想念远方恋人的歌曲。

•特点:歌曲的旋律明快欢快,朗朗上口。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南方农村,少女们常常在唱歌中表达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劳动小调1.《茉莉花》•歌曲简介:这首歌曲以茉莉花为象征,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特点:歌曲的旋律坚定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江南地区,茉莉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友爱和纯洁。

2.《春天的故事》•歌曲简介:这首歌曲通过描绘春耕农民的场景,表达了对黄土地的深厚情感。

•特点:歌曲的旋律欢快有活力,节奏明快。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源自中国黄土高原的农村,春耕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歌曲传达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付出。

爱国小调1.《我的祖国》•歌曲简介:这是一首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热爱的歌曲。

•特点:歌曲的旋律庄重肃穆,展现了庄严的气氛。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西南地区,歌颂了中国的壮丽山河和伟大历史。

2.《红旗颂》•歌曲简介:这首歌曲以红旗为象征,歌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特点:歌曲的旋律慷慨激昂,充满了豪情。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东北地区,红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歌曲以对党的忠诚和对新中国的热爱表达情感。

总结汉族民歌小调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情感深深打动人心。

爱情小调、劳动小调以及爱国小调,是汉族民歌小调中常见的几类。

它们以不同的主题和风格,赋予了华族民歌不同的深意。

中国民歌——汉族民歌

中国民歌——汉族民歌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
思考
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云南民歌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自然、田色彩鲜艳, 音乐曲风相对精致、细腻。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
小调
小调是一种流行 于城镇集市的民间小曲,也叫“小曲”或“小令”。
江苏民歌 《茉莉花》
初赏
歌曲什么样的感受? 这首民歌是什么体裁?
作业
另外找出几首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与同学分享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谢谢
中国民歌
(汉族民歌)
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单元第一节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
山歌
山歌般是指除劳动号 子外,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地方 自由抒发情感的-种歌唱,内容常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对爱情和 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等。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Fra bibliotek初赏歌曲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这首民歌是什么体裁?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类 (据劳动方式划分) 船渔号子 搬运号子 工程号子 农事号子
劳动号子 演 唱 形 式 旋 律 节 奏 功 用


小 调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
劳动号子 演 唱 一领众和 形 式 旋 律 简单重复 节 奏


小 调


功 用 实用性强
山歌又叫“山野之歌”,是人们在 野外劳动(上山砍柴、赶脚驮货、放 牧、农事耕耘等)或行走时,用来消 愁解闷、抒发情怀、传递情意时唱的 民歌。音乐性格真挚质朴、热情奔放, 即兴性强 。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 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 歌曲。 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成为人民群众思 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 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念 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 一种带有呼号性的歌曲。在北方叫“吆号 子”,在南方叫“喊号子”。
• 茉莉花视频
请同学们谈谈小调的特点?
• 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旋律优美流畅
《龙船调》(湖北民歌)
正月里是新年哪 咿呦喂 妹娃我去拜年哪 呵喂 金哪银儿索 银哪银儿索 那羊鹊叫是 捎着莺鸽 啊捎着莺鸽 (白)妹娃要过河 是那个来推我吗 (答)我来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嘛 (答)还不是我来推你吗
劳动号子


小 调
《小河淌水》(云南)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劳动号子


小 调
多种形式 演 唱 一领众和 独唱、对唱居多 形 式 旋 律 简单 重复 悠长 高亢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感悟汉族民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

2、认知目标: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3、能力目标: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进行探究、归纳和总结。

能与老师同学合作《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体裁,感受民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总结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探究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演唱——《沂蒙山小调》2、引出汉族民歌及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民歌: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汉族民歌从体裁主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二、听赏与体验1、劳动号子(1)播放《巴东石工号子》劳动号子的旋律、节奏有哪些特点?什么演唱形式?①律动感强,节奏比较固定②歌词多呼号性语言,旋律粗犷有力。

③歌唱形式多样,“一领众和”是最基本的。

什么是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号子种类:①搬运工程号子,在装卸、扛抬、打夯、伐木等劳动中歌唱。

②农事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农业劳动中歌唱。

③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

(2)播放《澧水船夫号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三幺台》《平板》:节奏平稳《数板》《高腔》:节奏明快总结:劳动号子的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的特点。

(3)配合学生表演《过滩号子》,加深学生对号子的体验;并让学生总结号子有什么作用?号子的作用:指挥劳动、协调动作、消除疲劳、鼓舞劳动热情2、山歌(1)播放《赶牲灵》感受山歌的旋律、节奏、歌词有什么特点?山歌特点:旋律高亢嘹亮,质朴风趣,起伏较大;节奏自由。

歌词多衬词直白。

(2)《赶牲灵》是流行于我国陕北地区“信天游”中的一个曲目。

我国各地山歌名称:(3)播放《小河淌水》,对比南北山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闻名的汉族民歌

闻名的汉族民歌

闻名的汉族民歌民歌分区东北平原民歌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都是是一具沿海平原地带。

使用东部北方方言。

这个地方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

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西北高原民歌包括山西、陕西中部与北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

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

使用西北方言。

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

其次为秧歌、小调。

全国著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江淮民歌包括淮河流域的苏中、苏北、安徽大部、西面以大不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

使用江淮方言。

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山歌次之。

著名的曲目有《茉莉花》、《杨柳青》、《凤阳花鼓》、《彼根芦柴花》等。

江浙平原民歌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乃古代的吴、越之地。

使用方言为吴语。

民歌以小调为主,著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闽台民歌包括福建大部、XXX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

福建与XXX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XXX当地汉族向来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点戏曲、讲唱音乐等。

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著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粤地民歌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

使用粤方言。

过去广阔渔民为该区一具重要的社会阶层。

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

著名的曲目有《降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江汉平原民歌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

使用西南方言。

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

著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汉族民歌1

汉族民歌1

与 《小河淌水》的听赏比较:




1.乐曲风格 《小河淌水》抒情优美,旋律流畅 《赶牲灵》旋律高亢而豪爽 2.情感表达 《小河淌水》委婉而含蓄 《赶牲灵》炽热且直白
三. 小 调
概念: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 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
歌词内容大多以咏唱历史传说故事、 描写自然风光、抒发情绪等为主。
执教:林芳
教学目标:
• 1.认真听赏本课的六首歌曲,感受不同体裁、 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能简述中 国民歌的特点。 • 2.能与老师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体验船 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 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 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澧水船夫 号子》 1.想一想这个曲子可以分为几 个劳动场面? 2.每个劳动场面的音乐有什么 特点? 3哪个部分节奏急促,力度较 强?
劳动号子:
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 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具有指挥劳动,协 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号子的分类:
船工号子 工程号子 搬运号子
小 调
山 歌
连 连 看
• • • • • • 兰花花 十送红军 黄河船工号子 三十里铺 上去高山望平川 凤阳花鼓 • 号子 • 山歌
• 小调
搜集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号子、山歌、小 调各三首(不同地域)。
欣赏小调《无锡景》
1.这首乐曲每段可以分为几句?
2.乐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节奏有什么特点?
• 听赏《铜钱歌》
这是一首湖南益阳的民间小调,采用花 鼓戏的腔调,旋律跌宕起伏,具有叙事的 特点。全歌讽喻金钱造就贪官污吏、土豪 劣绅,具有很强的揭露性和批判性,表现 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嫉恶如仇的高 尚情操和幽默的品格。

汉族民歌_精品文档

汉族民歌_精品文档

江苏民歌
姑苏风光
歌词:方言
旋律:婉转、流畅
(呀)
节奏:紧凑、规整 表现出江南水乡国画般的诗情画意,描绘 出一幅人间天堂的美丽画卷。
《 姑 苏 风 光 》
旋律:婉转、流畅 节奏:紧凑、规整
《 探 清 水 河 》
汉族民歌体裁
吟 小调
演唱场合 休息娱乐、农 村、城镇集市
演唱形式 独唱为主
旋律 节奏
民歌紧随时代步伐以新的形式出现 在舞台。
《澧水船夫号子》
请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根据力度 和速度的变化,你会想到怎样的场景画 面?
《澧水船夫号子》
慢 (弱)
1、太阳出来 红似火 驾起船儿 走江河
渐快(强)
2、乌云起 狂风来
紧摇橹儿 赶上前 楠竹篙子 尖又尖 一蒿撑到 天外天 大风大浪 我不怕 胆大心细 走天下
慢(弱)
3、凉风吹来 妹子儿好自在 要唱歌儿 一齐来呀 一齐唱歌多开怀
(领)同学们呀 (和)嘿嘿!
向前划呀,
嘿嘿!
加把劲呀,
嘿嘿!
使劲划呀,
嘿嘿!
乌云起呀,
嘿嘿!
狂风来呀,
嘿嘿!
不要怕呀,
嘿嘿!
赶上前呀,
嘿嘿!
摇啊摇啊,
嘿嘿!
加把劲呀,
嘿嘿!
向前划呀,
嘿嘿!
同学们呀,
嘿嘿!
胜利啦呀,
嘿嘿!
唱首歌呀,
嘿嘿!
真高兴呀,
嘿嘿!
汉族民歌体裁
吟 小调 唱 山歌 喊 号子
演唱场合
旋律:起伏大、高亢、悠长 歌词:直白、淳朴
节奏:自由
汉族民歌体裁
吟 小调 唱 山歌
演唱场合 休息娱乐、农 山间、田野 村、城镇集市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由于产生和歌唱场所的不同,以及音乐特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是劳动者伴随劳动所唱的歌曲,具有指挥和组织劳动,以及调节劳动者情绪的作用。

这种民歌因需要配合劳动的动作而有比较明显的节奏感,旋律通常比较平直,不像山歌和小调那样流畅、委婉。

山歌是在山野或者田野自由抒发感情时所唱。

这类民歌常常曲调高亢,节奏悠长,歌词较为浪漫而意境深远。

小调是在日常生活中所唱,曲调比劳动号子和山歌更加细腻、委婉,有较丰富的节奏型,并且布局更具艺术性。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导致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也各有不同。

概括的说,北方汉族民歌比较刚健、爽朗,南方汉族民歌比较柔和、抒情。

一、陕北民歌
陕西省的北部简称陕北,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沟壑纵横。

那里的民歌因质朴、苍凉、深沉、隽永而在我国众多民歌中独树一帜。

黄河船夫曲
陕北民歌
这是一首具有山歌特征的黄河船夫号子,气息宽广,节奏悠长,具有苍凉深邃的意境。

歌词共两段,通过第一段的提问和第二段的回答,表现了世代居住于黄土高原,在黄河渡口讨生活的农民雄浑博大的情怀。

二、山西民歌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晋中盆地是全省人文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民歌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

看秧歌
山西民歌
《看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的一首民间小调,也是山西祁太秧歌的代表曲目。

全曲由6个乐句组成,曲调一气呵成,生动地表现了姐妹二人不惜冒雨也要去看秧歌的情景,以及她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汉族民歌(1)

汉族民歌(1)
汉族民歌
定义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 的歌曲,是劳动人民 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 一种艺术形式。
民歌特点
01 短小
02 生动
03 淳朴
民歌分类
01 劳动号子
02 山歌
03 小调

定义:“劳动号子”也称“号子”,是人们在发展中为适应劳动 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 民间歌曲。
陕北信天游《赶牲灵》

定义:“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活 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因地域差异又称“时调”、 “俗曲”、“小令”等。
特点: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 整,结构严也比较谨。歌词多为咏唱历史传说故事、描 写自然风光、抒发离情别绪为主。
《无锡景》
咏唱江苏无锡历史与自 然风光的小调,曲调优 美细腻,有说唱叙事特 点,反映无锡人对家乡 的赞美之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拓展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国家、不同民 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它反 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思想感情、 历史文化影响等。
听赏湖南益阳民间小调《铜钱歌》 旋律跌宕起伏,具有叙事的特点。全歌讽喻金钱造
就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具有很强的揭露性和批 判性,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嫉恶如仇 的高尚情操和幽默的品格。
作用:它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协调动作,振奋精神,鼓舞劳动热情, 消除疲劳的作用。
特点:曲调铿锵激昂,节奏固定,沉着有力。一人领众人和。音 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犷豪放。
《船工号子》

定义:“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 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歌曲。

汉族民歌的体裁(1)

汉族民歌的体裁(1)
歌词中常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使得表达更加含蓄、深刻,给人以 广阔的想象空间。
语言生动
汉族民歌的歌词语言简练、生动,善于运用方言、俚语等民 间语言元素,使得歌曲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 特色。
歌词中常使用押韵、对仗等技巧,使得歌曲更具节奏感和音 韵之美。
情感真挚
汉族民歌的歌词情感真挚、朴实,表 达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执 着、对亲情的眷恋等真实情感。
和声技巧
运用和声技巧如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和弦外 音等,使得和声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了歌曲的表 现力。
与乐器的结合
汉族民歌常常与乐器演奏相结合,通过乐器的伴 奏和点缀,丰富了和声层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演唱技巧
气息控制
汉族民歌演唱中注重气息的控制和运用,通过深呼吸和气息保持 等技巧,使歌声更加自然流畅。
号子
劳动号子
伴随劳动节奏而歌唱,具 有协调动作、鼓舞士气的 作用。
旋律简单
号子的旋律通常较为简单 ,以重复、呼应等手法为 主。
节奏感强
号子的节奏感强烈,与劳 动动作紧密结合,展现出 独特的韵律美。
小调
抒情优美
小调以抒情为主,旋律优美动听,具有较强的艺 术感染力。
结构规整
小调的结构通常较为规整,有明确的乐段和乐句 划分。
演唱形式的创新
借鉴现代演唱形式,如合唱、重唱等,丰富汉族民歌的表现力。
舞台表演的创新
结合现代舞美、灯光、音响等技术手段,打造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汉 族民歌表演。
在音乐教育中的推广
纳入音乐教材
将汉族民歌作为音乐教材的重要 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 和掌握汉族民歌的演唱技巧和风 格。
举办音乐比赛
通过举办各级各类的汉族民歌比 赛,激发学生对汉族民歌的兴趣 和热爱,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汉 族 民 歌

汉 族 民 歌
❖ 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 紧密配合,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半采用领唱与 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 听赏时,随乐哼唱《赶牲灵》,感受信 天游的风韵。
❖ 《赶牲灵》是一首具有浓郁陕北风味的 民歌。全歌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 律高亢而有细腻,质朴而又风趣,特别 是旋律中的四、五度的跳进以及七度和 八度的音程进行,使全曲构成了别具一 格的旋律音调。全歌的语言生动,极富 生活气息。它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 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 广东民歌千姿百态,是远古文明发展在百越先民中与 生活结合的传承,随着语言方音的发展繁衍,特别是 粤语,潮语,客语几个方言支系语音,字调的反差,衍生 成音调和结构形态相异的百十个不同的歌种,遍布岭 南大地,闻名的有《落雨大》,《哩哩美》,《卖杂 货》,《唱春牛》等。广东民歌具有浓郁的悲情色 彩 ,与任何一个民族或地域的民歌一样,广东民歌 再现了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民歌中既有悲情的内容, 也有欢快的情绪。但总体而言,以悲情为主。
我国的山歌非常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汉 族民歌
主讲:贺汉回
❖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 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 作为一个广东人你知道有哪些歌曲是具有民 族歌曲风格的呢?
❖ 客家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你又有多少 了解呢?
小调
❖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 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故被 称为“里巷之曲”。由于各种文化历史传统与生活 习俗不同,因此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时调”、“俗 曲”、“小令”等。
❖ 从音乐文化史的角度看,小调的发展更多的是与城 镇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从词、曲来看,它往 往经过许多艺术加工,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 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也较为严谨。歌词 内容大多以咏唱历史传说故事、描写自然风光、抒 发离情别绪等为主。

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在学唱、欣赏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汉族民歌的过程中培养对民歌的热爱,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2、能在独立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通过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寻找民族音乐鉴赏的元素。

3、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民歌音乐魅力,归纳和总结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二、新课(P75页)自主学习: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汉族人民已创造了民歌。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以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

汉族民歌,分布地域辽阔,又因自然环境与方言的差异,而形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与类别上大体定型的现状。

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

欣赏与体验:1、劳动号子在北方,劳动号子常称“吆号子”;在南方,则称为“喊号子”。

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方式可分为搬运号子:江苏北部《挑担不怕扁担弯》四川《板车号子》工程号子:四川《打夯歌》湖南《打硪歌》农事号子:浙江海宁《车水号子》涪陵《圆场号》作坊号子:四川自贡《人工号子》渔船号子: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川江船夫号子》《黄河船工号子》是一首北方“吆号子”,歌曲曲调粗犷急促,节奏紧张有力,具有鲜明的劳动号子的特点。

《澧水船夫号子》以船夫摇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编而成。

活动与探究1⑴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的歌曲。

⑵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节奏:曲调:演唱形式:2、小调由于各地文化历史传统与生活习俗不同,因此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时调”“俗曲”“小令”。

从音乐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小调的发展更多的是与城镇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种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花调、2.地方性小调。

3.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等)《铜钱歌》是一首湖南益阳的民间小调。

《汉族民歌》课件

《汉族民歌》课件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流派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汉族民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 地域可以分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 的民歌;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等。
流派
汉族民歌有许多流派,如江苏的吴歌、安徽的黄梅调、四川 的川江号子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02
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总结词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以及人们对它的深深喜爱。歌曲的旋律婉 转悠扬,歌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河淌水》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歌曲,以 其舒缓的旋律和柔美的歌词,打动了无 数人的心。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细腻的歌词,描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歌词 中提到了绣荷包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品,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 追求。同时,歌曲中也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眷恋,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放马山歌》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草原风情和牧歌特色的歌曲, 以其欢快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草原 的壮丽和牧民的欢乐。
V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舒缓的旋律和柔美的歌词,描 绘了一个浪漫而美好的画面。歌曲中的女 声清澈悠扬,男声低沉有力,两者交织在 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歌词 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让人 感受到爱情的温暖和美好。
《走西口》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西北风情的歌曲,以其豪 放的歌声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西北人民的 豪放和热情。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教学目标l、能认真听《黄河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甘牲灵》、《下四川》、《小河淌水》、《无锡景》、《铜钱歌》等。

能认真听赏所选教学内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2、能与老师和同学合作演唱《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教学难点: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课件、拔河绳。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绚烂多彩的文化百花园中,有一支特别鲜艳的花朵,那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了解的“汉族民歌”。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活动:民歌展示、演唱会。

二、新课教学:(一)劳动号子1、体验播放电影《锦上添花》片段,导出劳动号子的教学内容。

问:这种音乐体裁的名称是什么?在劳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探究播放《澧水船夫号子》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位于西北部。

这首号子生动的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反映了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既适合于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

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合作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亲身体验号子的风格特点。

通过参加合作,提升学生对号子的认识层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族民歌大全100首

汉族民歌大全100首

汉族民歌大全100首汉族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汉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为你推荐的100 首汉族民歌:1. 《茉莉花》2. 《在那遥远的地方》3. 《康定情歌》4. 《敖包相会》5. 《走西口》6. 《信天游》7. 《赶牲灵》8. 《兰花花》9. 《大阪城的姑娘》10. 《太阳出来喜洋洋》11. 《采花》12. 《龙船调》13. 《摇篮曲》14. 《紫竹调》15. 《无锡景》16. 《杨柳青》17. 《拔根芦柴花》18. 《姑苏风光》20. 《月儿弯弯照九州》21. 《九连环》22. 《猜调》23. 《绣荷包》24. 《小看戏》25. 《对花》26. 《采槟榔》27. 《放马山歌》28. 《五指山歌》29. 《阿里山的姑娘》30. 《思想起》31. 《一只鸟仔》32. 《丢丢铜仔》33. 《天乌乌》34. 《望春风》35. 《卖汤圆》36. 《采红菱》37. 《凤阳花鼓》38. 《月光光》39. 《落水天》40. 《崖山哀》42. 《彩云追月》43. 《旱天雷》44. 《娱乐升平》45. 《饿马摇铃》46. 《杨翠喜》47. 《梳妆台》48. 《满江红》49. 《鲜花调》50. 《孟姜女哭长城》51. 《送情郎》52. 《摇篮曲》53. 《小放牛》54. 《无锡景》55. 《回娘家》56. 《编花篮》57. 《弥度山歌》58. 《小河淌水》59. 《放马山歌》60. 《猜调》61. 《十大姐》62. 《赶马调》63. 《龙船调》64. 《黄杨扁担》65. 《太阳出来喜洋洋》66. 《螃蟹歌》67. 《数蛤蟆》68. 《绣荷包》69. 《小看戏》70. 《对花》71. 《采槟榔》72. 《打谷歌》73. 《十二月调》74. 《苏武牧羊》75. 《紫竹调》76. 《无锡景》77. 《码头调》78. 《姑苏风光》79. 《采红菱》80. 《凤阳花鼓》81. 《摇篮曲》82. 《兰花花》83. 《走西口》84. 《信天游》85. 《赶牲灵》86. 《南泥湾》87. 《在那遥远的地方》88. 《康定情歌》89. 《敖包相会》90. 《阿里山的姑娘》91. 《采花》92. 《龙船调》93. 《太阳出来喜洋洋》94. 《太湖美》95. 《洪湖水,浪打浪》96. 《辣妹子》97. 《掀起你的盖头来》98. 《大阪城的姑娘》99. 《半个月亮爬上来》100.《玛依拉》以上只是一部分汉族民歌,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汉族民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月亮弯弯弯弯会当溜溜的家哟 世间溜溜的女子任你溜溜的爱哟 • 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求哟 月亮弯弯弯弯任你溜溜的求哟 月亮弯弯弯弯任你溜溜的求哟
山歌
山歌: 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情的 民歌。
音乐特点: 旋律即兴抒情、歌头歌尾带 有吆喝 性的唱腔。节奏自 由。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 等
作用: 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 情、消 除疲 劳。
特点: 劳动号子:和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 民间
歌曲
音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犷豪放、节奏有规律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 操。
欣赏山歌
边听边想:这首歌和刚才的劳动号 子比较,有什么特点?
《客家茶情》
思考 : 刚才同学们欣赏的和前面 欣赏 的 劳动号子音乐风格 相同吗?
它又有什么特点?从旋 律、 节 奏、演唱形式上去 思考。
康定情歌
唱唱
•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照 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弯弯
康定溜溜的城哟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她哟月亮弯弯弯弯看上溜溜的他

• 一来溜溜的看上人才溜溜的好哟二来溜溜的看上
• 会当溜溜的家哟月亮弯弯弯弯会当溜溜的家哟
听听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几歌,请同 学们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民歌。
•《黄河船工号子》 《无锡景》 《放马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谢谢 谢谢 合合作作
再见
声乐的表现力是无穷尽的。
——[俄]谢洛夫
结束放映
从头再来
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欣赏《放马山歌》
《放马山歌》是云南民 歌,它属于山歌类,主 要描绘了正月和二月放 马的高兴心情。

《汉族民歌(第1课时)》教学课件

《汉族民歌(第1课时)》教学课件
高中音乐
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节奏。

和领
和领
高中音乐

和领
和领
歌曲中后一句领唱的节奏嵌入到前一小节和唱的衬词后 面,这叫嵌入式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节奏规整、律动性强、力度对比非常鲜明
高中音乐
劳动号子的种类:
有工程号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等
节奏规整、律动性强、力度对比非常鲜明; 3. 号子常用的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有:并置式、嵌入式; 4. 继续加深体验了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现中的作用。
高中音乐
课后作业
1. 复习并力求背唱本课所学两首劳动号子的片段; 2. 聆听几首民歌片段,判断其所属体裁并说说判断依据;
(见教材29页,拓展与探究,第一题) 3. 以《澧水船夫号子》为例,想一想,我们能怎样有效保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二首《孟姜女》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三首《脚夫调》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首《孟姜女》 第三首《脚夫调》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中国民歌最重要的三个特性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聆听歌曲片段,边听边判断其演唱形式,同时尝试记写缺 失的音符。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唱腔
平板、数板、快板、慢板四种板式

汉族民歌[1]

汉族民歌[1]
• •
赞歌.mp4
《赞歌》 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特有的歌曲,是一种具有 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 其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结构及织体诸方面都 有其独有的民族特征,演唱风格与技术难度较大 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典型和最有代表 性的形式,有其较高的研究价值。
小调
• 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 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相对来说 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 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 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 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 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 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 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 丰富多样。
• 课后练习: • 1、将下列民歌所对应的民族或地域用连线连接 起来。 • 《浏阳河》 江苏民歌 • 《康定情歌》 云南民歌 • 《茉莉花》 湖南民歌 • 《小河淌水》 四川民歌 • 《掀起你的盖头来》 维吾尔族民歌
2、搜索更多的汉族民歌并将它们分类。
山歌
小河淌水.mp4
• 《赶牲灵》具有浓郁陕北风味的民歌(高腔山歌),
是陕北“信天游”的典型传统曲调,流传于陕北、山西河 套等广大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全歌由上、下两个 乐句组成,旋律高亢而又细腻,质朴而又风趣,语言生动, 极富生活气息。它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 动,描写的惟妙惟肖。
劳动号子
• 《船工号子》 • 中国民歌体裁号子的一种。在行船中为配合 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而传唱。具有劳动强 度大,协作紧密,操作紧张,歌词方面,多 为劳动呼号用语。 • 这是一首音调粗犷急促,节奏紧张有力, 具有鲜明的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它生动地 展现了船工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 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宁阳二中邹雪梅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分类。

三、能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归纳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并能通过这些特点判断各个不同作品体裁。

教学内容:
运用比较、分析、教师范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
1.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异同
2.了解掌握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自己总结出各种不同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三首歌曲《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鸿雁》蒙古族民歌、江苏民歌《茉莉花》
导出课题----汉族民歌
民歌的概念、分类及发展史
二、新课
(一)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指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有呼号性的歌曲。

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号子,如《打夯号子》《搬运号子》《船夫号子》等等。

1、欣赏《船工号子》
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这段表演中
(1)演唱形式是怎样的?一领众和
(2)音乐有什么特点?
(观看)
这说明这首民歌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的,歌曲中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保证了行动的一致,劳动号子非常适合于边劳动边唱,演唱的过程中还可以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

劳动号子在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节奏训练
(1)2/4 X X X ll
(2)2/4 X X X ll
(3)2/4 X X X X ll
3、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澧水船夫号子》这首作品以船夫揺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编的,生动的描绘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的劳动过程。

(二)山歌
山歌:是指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

我国的山歌十分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比如说在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古—爬山调;青海—花儿;四川—晨曲等等。

1、《赶牲灵》就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首歌曲中
(1)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音乐有什么特点?
观看
这首歌曲听起来非常的高亢激昂、非常的质朴,具有着浓郁的陕北风味。

欣赏《小河淌水》
这首歌曲听起来感情表达更加的细腻、抒情。

歌词采用了如是一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明月高照、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情景当中,生动的表达了阿妹对阿哥的一片深情。

同时也说明了山歌具有抒情的作用。

(三)小调
小调又称之小曲,一般指休闲娱乐时演唱的歌曲。

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的歌曲。

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因此被称为“里巷之曲”。

小调的主要的作用:消遣助兴。

欣赏一首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歌曲听起来比山歌又多了几分细腻,更加的柔和、委婉了。

委婉、细腻、优美、柔和就是它的音乐特点。

演唱形式:独唱为主。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爱花、惜花的形象。

仔细想来。

如同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眼前,耐人寻味。

归纳总结:
四、拓展探究
思考讨论:民歌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民歌。

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都是经过了千万人的传唱,并在即兴、口头的创作中更加完美,这是一种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创作过程。

发扬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应当珍惜民族文化,热爱我们的民歌。

课后大家可以搜集学唱更多的民歌,相信经过我们的传唱,民歌将继续绽放她夺目的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