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2.2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2.2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借助圆规,可得图中最长的线段是( )A .BAB .CAC .DAD .EA2.“把弯曲的公路改直”能缩短路程,解释这个现象的数学依据是( ) A .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垂线段最短3.若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5cm AB =,3cm BC =则线段AC 的长是( ) A .4cmB .8cmC .2cmD .1cm4.如图所示,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在线段CB 上,且6AD BD -=,若18AB =,则CD 的长( )A .3B .4C .5D .65.如图,一只蚂蚁从“A ”处爬到“B ”处(只能向上、向右爬行),爬行路线共有( )A .3条B .4条C .5条D .6条6.台湾的省会为台北市,在地图上如果把城市看作一点,下列城市与台北市之间的距离最大的是( ) A .吉林市B .西安市C .海口市D .福州市7.如图,线段18cm AB =,点C 在线段AB 上,P ,Q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M ,N 是线段BC 的三等分点,则线段PN 的长为( )A .6B .9C .12D .158.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 至D 的方向以2cm/s 的速度运动.C 是线段BD 的中点10cm AD =.在运动过程中,若线段AB 的中点为E .则EC 的长是( ) A .2cmB .5cmC .2cm 或5cm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9.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6,2AB BC ==,则AC = .10.线段10cm AB =,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则MN = . 11.P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25AP AB =,M 是AB 的中点,若3cm PM =,则AB = . 12.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20AC =,30BC =点M 是AC 的中点且点N 是BC 的三等分点,则线段MN 的长度为 .13.已知点M 是线段AB 上一点,若14AM AB =,点N 是直线AB 上的一动点,且AN BN MN -=,则MNAB= .三、解答题14.如图,已知线a 、b ,求作一条线段c ,使2c a b =-. 要求:不写画法,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15.如图,A 、B 、C 、D 四点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图形填空:(1)图中共有线段_______条;(2)若C 是BD 的中点16cm AD =,2AB BC =求线段AC 的长.16.如图所示,A 、B 、C 是一条公路上的三个村庄,A ,B 间的路程为100km ,A ,C 间的路程为40km ,现欲在C ,B 之间建一个车站P ,设P ,C 之间的路程为km x .(1)若P 为线段BC 的中点,求AP 的长;(2)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车站P 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3)若车站P 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为102km ,则车站应建在何处?(4)若要使车站P 到三个村庄的路程总和最小,问车站应建在何处?最短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CCAA ACB1.C【分析】用圆规量出四条线段,再进行比较即可.此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会用圆规度量各线段是本题的关键. 【详解】通过用圆规比较图中的四条线段,其中最长的DA故选:C . 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能缩短路程,解释这个现象的数学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C . 3.C【分析】本题考查线段的加减,根据AC BC AB +=求解即可. 【详解】∵点C 在线段AB 上 ∵AC BC AB += ∵5cm AB = 3cm BC = ∵532cm AC AB BC =-=-= 故选:C . 4.A【分析】本题考查了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根据图示正确找到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是解题关键.根据192AC BC AB === 9,9AD AC CD CD BD BC CD CD =+=+=-=-即可求解. 【详解】解:∵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18AB = ∵192AC BC AB === ∵9,9AD AC CD CD BD BC CD CD =+=+=-=- ∵6AD BD -=∵()9926CD CD CD +--== ∵3CD =故选:A 5.A【分析】只能向上或向右走,就是最短的路线,可以用列举的方法进行求解. 【详解】解:如图,根据规则可得:,,,A C D B A E D B A E F B →→→→→→→→→ 一共有3种不同的走法.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问题,利用求最短路线的方法:清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6.A【分析】本题考查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并结合生活常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在地图上如果把城市看作一点,与台北市之间的距离最大的是吉林市 故选:A . 7.C【分析】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n 等分点的定义,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由三等分点的定义得23PC AC =23CN BC =然后由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即可.【详解】解:∵P ,Q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M ,N 是线段BC 的三等分点 ∵23PC AC =23CN BC =∵22221812cm 3333PN PC CN AC BC AB =+=+==⨯=. 故选C . 8.B【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做出线段AD ,按要求标出各点大致位置,列出EB ,BC 的表达式,即可求出线段EC .【详解】设运动时间为t则AB=2t ,BD=10-2t∵C 是线段BD 的中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 ∵EB=2AB =t ,BC=2BD=5-t ∵EC=EB+BC=t+5-t=5cm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对线段中点的的理解和运用,涉及到关于动点的线段的表示方法,难度一般,理解题意是关键. 9.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计算,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C 在线段AB 上 6,2AB BC == ∵624AC AB BC =-=-= 故答案为:4. 10.5cm /5厘米【分析】本题考查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运算,根据线段中点得到12MC AC =,12NC BC = 结合MN MC NC=+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 ∵12MC AC =12NC BC =∵线段10cm AB = ∵()115cm 22MN MC NC AC BC AB =+=+== 故答案为:5cm . 11.30cm /30厘米【分析】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12AM AB =,从而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到110PM AM AP AB =-=,即10AB PM =,即可解答. 【详解】解:如图∵点M 是AB 的中点2∵25AP AB =∵1212510PM AM AP AB AB AB =-=-=∵()1010330cm AB PM ==⨯=. 故答案为:30cm 12.30或20/20或3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中点的相关计算,线段的和差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先求出1102AM MC AC ===,分两种情况:当点N 是靠近B 点的三等份点时,当点N 是靠近C 点的三等份点时,分别画出图形,求出结果即可.【详解】解:∵20AC =,点M 是AC 的中点 ∵1102AM MC AC === 当点N 是靠近B 点的三等份点时,如图所示:∵21030303MN CM CN =+=+⨯=; 当点N 是靠近C 点的三等份点时,如图所示:∵11030203MN CM CN =+=+⨯=综上分析可知,线段MN 的长是30或20. 故答案为:30或20.13.1或12【分析】分两种情况:当点N 在线段AB 上,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然后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分两种情况:当点N 在线段AB 上,如图:AN BN MN -= AN AM MN -=BN AM ∴=414BN AB 12MN AB AM BNAB 12MN AB; 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如图:AN BN MN -= AN BN AB -=AB MN ∴=1MNAB∴= 综上所述:MNAB的值为1或12故答案为:1或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4.作图见详解【分析】画射线AM ,用尺规在射线AM 上取AB a ,取BC a =,再以C 点为起点,向反方向取CD b =,则AD 即为所求线段c .【详解】解:如图如下AB a ,BC a = 以C 点为起点,向反方向,即CB 方向取CD b = ∵2AD c a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加减,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1)6; (2)12cm .【分析】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差和中点有关的计算,熟练掌握线段和差倍分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线段定义数出线段即可;(2)根据图形,由线段和差和线段中点求解即可.【详解】(1)解:图中线段有AB AC AD BC BD CD 、、、、、,共6条线段故答案为:6;(2)解:∵C 是BD 中点 ∵12BC CD BD == ∵2AB BC =又∵AD AB BC CD =++ 16cm AD = ∵162BC BC BC =++ ∵4cm BC =∵4cm CD = 28cm AB BC == ∵12cm AC AB BC =+=. 16.(1)70km (2)()100km x +(3)车站应建在村庄C 的右侧2km 处(4)车站建在村庄C 处,路程和最小,最短路程是100km【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长的计算、代数式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根据AC BC AB +=计算出BC ,再根据P 为线段BC 的中点,即可解答; (2)由题意列出车站P 到三个村庄的路程,再求和即可; (3)由题意得100102x +=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4)由题意得车站到三个村庄的总路程为()100100x +=,根据代数式的特点求出最小值,找到车站位置即可.【详解】(1)解:100km,40km,AB AC AC BC AB ==+=∵()1004060km BC AB AC =-=-=. 又∵P 为线段BC 的中点 ∵()30km PB BC ==∵()1003070km AP AB PB =-=-=; (2)解:车站P 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为()()()4010040100km PA PB PC x x x x ⎡⎤++=++-++=+⎣⎦;(3)解:若车站P 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为102km ,则100102x += 故2x =即车站应建在村庄C 的右侧2km 处;(4)解:要使车站P 到三个村庄的路程总和最小,即100x +最小,故取0x = 这时车站建在村庄C 处,路程和最小,最短路程是100km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有关线段的计算问题练习题(含知识点)

2021-2022学年度 秋季 七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数学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有关线段的计算问题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 如图,4AB cm =,3BC cm =,如果O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OA 、OB 的长度.2. 如图,已知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36AB cm =,且D 为AB 的中点,14CD cm =,求线段BC 和AD 的长3. 如图所示,已知线段80AB cm =,M 为AB 的中点,P 在MB 上,N 为PB 的中点,且14NB cm =,求PA 的长.4. (1)如图所示,点C 在线段A B 上,线段6AC cm =,4BC cm =,点M 和N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 (2)根据(1)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B a =,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M 和N 分别是AC 和B C 的中点,你能猜出MN 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发现的规律.5. 已知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且25AP AB =,M 是AB 的中点,若2PM cm =,求AB 的长.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 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已知14BC AB =,13AD AB =,12AB cm =,求CD 、BD 的长.7. 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 、B 、C 三点,已知8.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须要记、背的知识点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3)0a 1a a>⇔= ; 0a 1a a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 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1填空如图,把线段AB延长到点C,使BC=2AB,再延长BA到点D,使AD=3AB,贝UD S i ft |①DC= ____ A B= ____ B C②DB= ____ C D= ____ B C2如图,点M为线段AC的中点,点N为线段BC的中点①若AC=2cm , BC=3cm,贝U MN= ___ cm②若AB=6cm,贝U MN= ___ cm③若AM=1cm , BC=3cm,贝V AB= ___ cm④若AB=5cm , MC=1cm,贝U NB= ___ cmM NA C B3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1)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 , M是线段BC的中点, 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2)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 , M是线段AC的中点, 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4如图,已知AB= 40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CB上的一点,点E为线段DB 的中点,EB=6,求线段CD的长。
LA5如图,AE= - EB,点F是线段BC的中点,BF=-AC=1.5,求线段EF的长。
2 5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现有三个表达式:① AC=BCA. 0② AB=2AC=2BC1③AC=CB= AB其中正确的个数是(2D. 3) B. 1 C.22.如图,C、B在线段AD上,且AB=CD,贝U 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 CB DA. AC>BD B.AC=BD C. AC<BD D.不能确定3•点A、B是平面上两点,AB=10cm,点P为平面上一点,若PA+PB=20cm,则P点(A.只能在直线AB外B.只能在直线AB上C.不能在直线AB上D.不能在线段AB上4.已知线段AB=5.4,AB的中点C,AB的三等分点为D,贝U C、D两点间距离为(A. 1.2B. 0.9C.1.4D. 0.7二.填空题:3.如图,已知AB:AC=1:3 , AC:AD=1:4 ,且AB+AC+AD=40 ,贝U AB= _______ , BC=__CD= ______ oABC D三.解答题:1. 已知B、C是线段AD上的两点,若AD=18cm , BC=5cm,且M、N分别为AB、的中点,(1)求AB+CD的长度;(2)求M、N的距离。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典型例题】[例1] 填空如图,把线段AB 延长到点C ,使BC=2AB ,再延长BA 到点D ,使AD=3AB ,则DC=_____AB=_____BC ② DB=_____CD=_____BC[例2] 填空 如图,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N 为线段BC 的中点ABCM N若AC=2cm ,BC=3cm ,则MN=_____cm ② 若AB=6cm ,则MN=_____cm③ 若AM=1cm ,BC=3cm ,则AB=_____cm ④ 若AB=5cm ,MC=1cm ,则NB=_____cm[例3]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1)作线段A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M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AB=30cm ,求线段BM 的长(2)作线段A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M 是线段AC 的中点,若AB=30cm ,求线段BM 的长[例4] 如图,已知AB= 40,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为线段CB 上的一点,点E 为线段DB 的中点,EB=6,求线段CD 的长。
ABCDE[例5] 如图,AE=21EB ,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BF=51AC=1.5,求线段EF 的长。
ABCEF[例6] 点O 是线段AB=28cm 的中点,而点P 将线段AB 分为两部分AP:PB=32:154,求线段OP 的长。
[例7] (1)如图,分别在线段AB 和BA 的延长线上取BD=AE=1.5cm ,又EF=5cm ,DG=4cm ,GF=1cm ,若GF 的中点为点M ,求线段AM 和BM 的长度。
(2)若线段a 、b 、c ,满足:a:b:c=3:4:5,且a+b+c=60,求线段2c -3a -51b 的长。
ABFM G练习:1.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现有三个表达式: ① AC=BC ② AB=2AC=2BC ③ AC=CB=21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2 D. 32. 如图,C 、B 在线段AD 上,且AB=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ACB DA. AC>BDB. AC=BDC. AC<BDD. 不能确定3. 点A 、B 是平面上两点,AB=10cm ,点P 为平面上一点,若PA+PB=20cm ,则P 点( )A. 只能在直线AB 外B. 只能在直线AB 上C. 不能在直线AB 上D. 不能在线段AB 上4. 已知线段AB=5.4,AB 的中点C ,AB 的三等分点为D ,则C 、D 两点间距离为( )A. 1.2B. 0.9C.1.4D. 0.75. 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AB ,在线段AB 的反向延长线上截取AD=AC ,则有DB:AB=_________,CD:BD=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专题练习第四章线段的相关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专题线段的相关计算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BC=5︰2,点D是线段BC的中点,点E是线段AD 的中点,AB=14,求线段CE的长.2.如图,线段AB=24cm,O为线段AB上一点,且AO:BO=1:2,C、E顺次为射线AB 上的动点,点C从A点出发向点B方向运动,E点随之运动,且始终保持CE=8cm(C 点到达B点时停止运动),F为OE中点.(1)当C点运动到AO中点时,求BF长度;(2)在C点运动的过程中,猜想线段CF 和BE是否存在特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① 当E点运动到B点之后,是否存在常数n,使得OE-n·CF的值不随时间改变而变化.若存在,请求出n和这个不变化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 若点C的运动速度为2cm/秒,求点C在线段FB上的时间为秒(直接写出答案);3.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AC∶CD∶DB=1∶2∶3,M、N分别为AC、AB,求线段MN的长.DB的中点,且184.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DE cm,求线段AB的长.(1)若线段9CE cm,求线段DB的长.(2)若线段55.如图,AB=2,AC=5,延长BC到D,使BD=3BC,求AD的长.6.如图,已知线段AB,按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和计算:(1)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2AB,取AC中点D;(2)在(1)的条件下,如果AB=4,求线段BD的长度.7.如图,在数轴上有两点A、B,点A表示的数是8,点B在点A的左侧,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为.(2)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速度是点P速度的一半,动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后与点Q的距离为2个单位?(3)若点M为线段AP的中点,点N为线段BP的中点,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MN的长.8.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1)若AM=1,BC=4,求MN的长度.(2)若 AB=6,求 MN 的长度.9.如图,AD=12,AC=BD=8,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EF的长.10.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 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运动的时间为t.(1)当t=1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2)当t=2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3)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求出AP的长;(4)在(3)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的长.11.画图并计算:已知线段AB=2 cm,延长线段AB至点C,使得2BC=AB,再反向延长AC至点D,使得AD=AC.(1)准确地画出图形,并标出相应的字母;(2)线段DC的中点是哪个?线段AB的长是线段DC长的几分之几?(3)求出线段BD的长度.12.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6厘米,BC=4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BC=a,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的长度吗?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发现的规律.13.已知线段AB,延长线段AB到点C,使32BC AB,且BC比AB大1,D是线段AB的中点,如图所示.(1)求线段CD的长;(2)线段AC的长是线段DB的几倍?(3)线段AD的长是线段BC的几分之几?14.已知线段AB=10 cm,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若M、N分别是线段AC、BC 的中点,求出线段MN的长.15.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6 cm,BC=4 cm,若M.N分别是线段AC、BC 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16.如图,已知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24cm ,BC=38AB ,E 是AC 的中点,D 是AB 的中点,求DE 的长.17.如图,P 是线段AB 上任一点,AB =12 cm ,C 、D 两点分别从P 、B 同时向A 点运动,且C 点的运动速度为 2 cm/s ,D 点的运动速度为 3 cm/s ,运动的时间为t s.(1)若AP =8 cm.①运动 1 s 后,求CD 的长;②当D 在线段PB 运动上时,试说明AC =2CD ;(2)如果t =2 s 时,CD =1 cm ,试探索AP 的值.18.如图,线段AB 上有两点P ,Q ,点P 将AB 分成两部分,AP =23PB ,点Q 将AB 也分成两部分,AQ =4QB ,PQ =3 cm ,求AP ,QB 的长.19.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4∶8三部分,点E 是AD 的中点,CD =16,求EC 的长.20.(8分)如图,已知9.6AC cm ,15AB BC ,2CD AB ,求CD 的长.21.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D 在线段CB 上.(1)图中共有条线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有关线段的计算问题练习题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有关线段
的计算问题练习题〔新〕教
1. 如图,4AB cm =,3BC cm =,如果O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OA 、OB 的长度.
2. 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
36AB cm =,且D 为AB 的中点,14CD cm =,求线段BC 和AD 的长 3. 如下列图,线段80AB cm =,M 为AB 的中点,P 在MB 上,N 为PB 的中点,且14NB cm =,求PA 的长.
4. 〔1〕如下列图,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6AC
cm =,4BC cm =,点M 和N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
长度. 〔2〕根据〔1〕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B a =,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M 和N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你能猜出MN 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发现的规律.
5. 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且25
AP AB =
,M 是AB 的中点,假设2PM cm =,求AB 的长. 6. 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14BC AB =,13AD AB =,12AB cm =,求CD 、BD 的长. 7. 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 、B 、C 三点,
5AB cm =,点O 是线段AC 的中点,且 1.5OB cm =,求线段BC 的长.〔两种
情况〕 8. A 、B 、C 三点共线,且10AB cm =,4BC
cm =,M 是AC 的中点,求AM 的长.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线段的计算(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线段的计算(含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5cm,线段BC的长度为9cm,求线段AC的长度是多少?A) 4cmB) 6cmC) 10cmD) 14cm答案: B) 6cm2. 已知线段DE的长度为7cm,线段EF的长度为3cm,求线段DF的长度是多少?A) 4cmB) 7cmC) 10cmD) 14cm答案: A) 4cm3. 正方形ABCD的一条边长为10cm,求它的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A) 5cmB) 10cmC) 14cmD) 20cm答案: C) 14cm二、填空题1. 直线段AB的长度为15cm,点P在AB上,且AP与PB的比例为2:3,则AP的长度为__ cm。
答案: 6 cm2. 直线段CD的长度为12cm,点P在CD上,且CP与PD的比例为1:4,则PD的长度为__ cm。
答案: 9 cm三、解答题1. 三角形ABC中,线段AB的长度为8cm,线段AC的长度为10cm,求线段BC的长度。
答案: 使用勾股定理计算,BC = √(AB² + AC²) = √(8² + 10²) = √(64 + 100) = √(164) ≈ 12.81cm2. 线段EF的长度为15cm,点P在EF上,且PE与PF的比例为3:4,求PE和PF的长度。
答案: 根据比例关系,PE = (3/7) * EF = (3/7) * 15 = 6.43cm,PF = (4/7) * EF = (4/7) * 15 = 8.57cm以上为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中关于线段的计算的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28和线段有关的计算(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28 和线段有关的计算1.已知:如图1,M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 s 、3/cm 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D 在线段BM 上)(1)若11AB cm =,当点C 、D 运动了1s ,求AC MD +的值.(2)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3MD AC =,直接填空:AM =.(3)在(2)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23MN AB的值.【解答】解:(1)当点C 、D 运动了1s 时,1CM cm =,3BD cm=11AB cm =Q ,1CM cm =,3BD cm=11137AC MD AB CM BD cm \+=--=--=;(2)设运动时间为t ,则CM t =,3BD t =,AC AM t =-Q ,3MD BM t =-,又3MD AC =,333BM t AM t \-=-,即3BM AM =,BM AB AM=-Q 3AB AM AM \-=,14AM AB \=,13AM BM \=,故答案为:13;(3)当点N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14BN AM AB \==,12MN AB \=,即2133MN AB =.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N BN MN -=Q ,AN BN AB-=MN AB \=,\1MN AB=,即2233MN AB =.综上所述2133MN AB =或23.2.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2AC 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点E 的左侧,(1)若18AB =,8DE =,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①如图1,当E 为BC 中点时,求AD 的长;②当点C 是线段DE 的三等分点时,求AD 的长;(2)若2AB DE =,线段DE 在直线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32AD EC BE +=,则CD AB【解答】解:(1)2AC BC =Q ,18AB =,6BC \=,12AC =,①E Q 为BC 中点,3CE \=,8DE =Q ,5CD \=,1257AD AC CD \=-=-=;②Q 点C 是线段DE 的三等分点,8DE =,18163CD \=,16201233AD AC CD \=-=-=;当点C 靠近点D 时,1833DC DE ==,8281233AD AC CD \=-=-=;(2)当点E 在线段BC 之间时,如图,设BC x =,则22AC BC x ==,3AB x \=,2AB DE =Q ,1.5DE x \=,设CE y =,2AE x y \=+,BE x y =-,2 1.50.5AD AE DE x y x x y \=-=+-=+,Q32AD EC BE +=,\0.532x y y x y ++=-,27y x \=,2171.5714CD x x x \=-=,\171714342x CD AB x ==;当点E 在点A 的左侧,如图,设BC x =,则 1.5DE x =,设CE y =,1.5DC EC DE y x \=+=+,1.520.5AD DC AC y x x y x \=-=+-=-,Q32AD EC BE +=,BE EC BC x y =+=+,\0.532y x y x y -+=+,4y x \=,1.54 1.5 5.5CD y x x x x \=+=+=, 1.5 6.5BD DC BC y x x x =+=++=,6.50.5 6.540.53AB BD AD x y x x x x x \=-=-+=-+=,\ 5.51136CD x AB x ==,当点E 在线段AC 上及点E 在点B 右侧时,无解,综上所述CD AB 的值为1742或116.另一解法:可设6AB =,则4AC =,2CB =,3DE =,以A 为原点,以AB 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数轴,则A 表示0,C 表示4,B 表示6,如图,设D 表示的数为x ,则E 表示3x +,可得||AD x =,|34||1|EC x x =+-=-,|36||3|BE x x =+-=-,|4|CD x =-,|||1|3|3|2AD EC x x BE x ++-==-,①当0x <或3x …时,上式可化为:1332x x x +-=-,解得7x =-,则|74|1166CD AB --==;②13x <…时,上式化为:1332x x x +-=-,解得:117x =,则11|4|177642CD AB -==;③01x <…时,上式化为:1332x x x +-=-,解得:73x =(舍去).综上所述CD AB 的值为1742或116.故答案为:1742或116.3.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2AC 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点E 的左侧.(1)若15AB =,6DE =,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①如图1,当E 为BC 中点时,求AD 的长;②点F (异于A ,B ,C 点)在线段AB 上,3AF AD =,3CF =,求AD 的长;(2)若2AB DE =,线段DE 在直线AB 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32AD EC BE +=,求CD BD的值.【解答】解:(1)2AC BC =Q ,15AB =,5BC \=,10AC =,①E Q 为BC 中点,2.5CE \=,6DE =Q ,3.5CD \=,10 3.5 6.5AD AC CD \=-=-=;②如图1,当点F 在点C 的右侧时,3CF =Q ,5BC =,13AF AC CF \=+=,11333AD AF \==;当点F 在点C 的左侧时,10AC =Q ,3CF =,7AF AC CF \=-=,37AF AD \==,73AD \=;综上所述,AD 的长为133或73;(2)当点E 在线段BC 之间时,如图3,设BC x =,则22AC BC x ==,2AB DE =Q ,1.5DE x \=,设CE y =,2AE x y \=+,BE x y =-,2 1.50.5AD AE DE x y x x y \=-=+-=+,Q32AD EC BE +=,\0.532x y y x y ++=-,27y x \=,2171.5714CD x x x \=-=,313(0.5)14BD x x y x =-+=,\171714313114x CD BD x ==;当点E 在点A 的左侧,如图4,设BC x =,则 1.5DE x =,设CE y =,1.5DC EC DE y x \=+=+,1.520.5AD DC AC y x x y x \=-=+-=-,Q32AD EC BE +=,BE EC BC x y =+=+,\0.532y x y x y -+=+,4y x \=,1.54 1.5 5.5CD y x x x x \=+=+=, 1.5 6.5BD DC BC y x x x =+=++=,\ 5.5116.513CD x BD x ==,点D 在C 点右侧,及点D 在B 点右侧,无解,不符合题意;当是D 在A 右侧,E 在C 左侧时,如图5,则22AC BC x ==,3AB x \=,2AB DE =Q ,1.5DE x \=,设CE y =,12AD x y \=-,Q 32AD EC BE +=,\1322x y y x y -+=+,33x x y \=+(不合题意),当点E 在线段AC 上及点E 在点B 右侧时,无解,当D 在B 的右侧,其他情况不存在,舍去.综上所述CD BD 的值为1731或1113.4.已知:如图1,点M 是线段AB 上一定点,12AB cm =,C 、D 两点分别从M 、B 同时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D 在线段BM 上)(1)若4AM cm =,当点C 、D 运动了2s ,此时AC = 2cm ,DM = ;(直接填空)(2)当点C 、D 运动了2s ,求AC MD +的值;(3)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2MD AC =,则AM = (填空);(4)在(3)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MN AB的值.【解答】解:(1)根据题意知,2CM cm =,4BD cm =,12AB cm =Q ,4AM cm =,8BM cm \=,2AC AM CM cm \=-=,4DM BM BD cm =-=,故答案为:2cm ,4cm ;(2)当点C 、D 运动了2s 时,2CM cm =,4BD cm =,12246()AC MD AM CM BM BD AB CM BD cm \+=-+-=--=--=;(3)根据C 、D 的运动速度知:2BD MC =,2MD AC =Q ,2()BD MD MC AC \+=+,即2MB AM =,AM BM AB +=Q ,2AM AM AB \+=,143AM AB cm \==,故答案为:4cm ;(4)①当点N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1,AN BN MN -=Q ,又AN AM MN -=Q ,4BN AM \==,12444MN AB AM BN \=--=--=,\41123MN AB ==;②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N BN MN -=Q ,又AN BN AB -=Q ,12MN AB \==,\12112MN AB ==;综上所述13MN AB =或1.5.如图,已知P 是线段AB 上一点,23AP AB =,C ,D 两点从A ,P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2厘米,每秒1厘米的速度沿AB 方向运动,当点D 到达终点B 时,点C 也停止运动,设AB a =(厘(1)用含a 和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CP 的长度;(2)当5t =时,12CD AB =,求线段AB 的长;(3)当CB AC PC -=时,求PD AB 的值.【解答】解:(1)AB a =Q ,23AP AB =,23AP a \=,2AC t =Q ,223CP AP AC a t \=-=-;(2)12CD AB =Q ,1()2PC PD AP PB \+=+,223AP PC AB \==,\222(2)33a a t =-,当5t =时,解得30a =,30AB cm \=;(3)CB AC PC -=Q ,AC PB \=,23AP AB =Q ,13PB AB \=,2AC PC PB t \===,6AB t \=,PD t =Q ,\16PD AB =.6.已知:如图1,M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 s 、3/cm s(1)若10AB cm =,当点C 、D 运动了2s ,求AC MD +的值.(2)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3MD AC =,直接填空:AM =AB .(3)在(2)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MN AB 的值.【解答】解:(1)当点C 、D 运动了2s 时,2CM cm =,6BD cm =10AB cm =Q ,2CM cm =,6BD cm=10262AC MD AB CM BD cm \+=--=--=.(2)设运动时间为t ,则CM t =,3BD t =,AC AM t =-Q ,3MD BM t =-,又3MD AC =,333BM t AM t \-=-,即3BM AM =,BM AB AM=-Q 3AB AM AM \-=,14AM AB \=,故答案为:14.(3)当点N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AN BN MN -=Q ,又AN AM MN -=Q 14BN AM AB \==,12MN AB \=,即12MN AB =.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N BN MN -=Q ,又AN BN AB -=QMN AB \=,即1MN AB =.综上所述112MN AB =或7.如果一点在由两条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的一条折线上且把这条折线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这点叫做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如果点D 是折线A C B --的“折中点”,请解答以下问题:(1)已知AC m =,BC n =.当m n >时,点D 在线段 AC 上;当m n =时,点D 与 重合;当m n <时,点D 在线段 上;(2)若E 为线段AC 中点,4EC =,3CD =,求CB 的长度.【解答】解:(1)已知AC m =,BC n =.当m n >时,点D 在线段AC 上;当m n =时,点D 与C 重合;当m n <时,点D 在线段BC 上.故答案为:AC ,C ,BC ;(2)点D 在线段AC 上,E Q 为线段AC 中点,4EC =,28AC CE \==,3CD =Q ,5AD AC CD \=-=,5BD AD ==Q ,532BC \=-=;点D 在线段BC 上,E Q 为线段AC 中点,4EC =,28AC CE \==,3CD =Q ,11AD AC CD \=+=,11BD AD ==Q ,11314BC \=+=.8.如图,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 D A ®®以2/cm s 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C 是线段BD 的中点,10AD cm =,设点B 运动时间为t 秒(010)t …….(1)当2t =时,①AB = 4 cm .②求线段CD 的长度.(2)①点B 沿点A D ®运动时,AB = cm ;②点B 沿点D A ®运动时,AB = cm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AB 的长)(3)在运动过程中,若AB 中点为E ,则EC 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 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当2t =时,①224AB cm =´=;②1046BD AD AB cm =-=-=,由C 是线段BD 的中点,得116322CD BD cm ==´=;(2))①点B 沿点A D ®运动时,2AB tcm =;②点B 沿点D A ®运动时,202AB tcm =-;(3)在运动过程中,若AB 中点为E ,则EC 的长不变,由AB 中点为E ,C 是线段BD 的中点,得12BE AB =,12BC BD =.11()10522EC BE BC AB BD cm =+=+=´=.9.如图,点B 、C 在线段AD 上,23CD AB =+.(1)若点C 是线段AD 的中点,求BC AB -的值;(2)若14BC AD =,求BC AB -的值;(3)若线段AC 上有一点P (不与点B 重合),AP AC DP +=,求BP 的长.【解答】解:设AB x =,BC y =,则23CD x =+.(1)C Q 是AD 中点,AC CD \=,23x y x \+=+3y x \-=,即3BC AB -=.(2)14BC AD =Q ,即3AB CD BC +=,233x x y \++=,1y x \-=,即1BC AB -=.(3)设AP m =,AP AC DP +=Q ,23m x y x x y m \++=+++-,32m x \-=,即32BP m x =-=.10.如图,点B 、C 是线段AD 上的两点,点M 和点N 分别在线段AB 和线段CD 上.(1)当8AD =,6MN =,AM BM =,CN DN =时,BC = 4 ;(2)若AD a =,MN b=①当2AM BM =,2DN CN =时,求BC 的长度(用含a 和b 的代数式表示)②当AM nBM =,(DN nCN n =是正整数)时,直接写出BC = .(用含a 、b 、n 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1)8AD =Q ,6MN =,862AM DN AD MN \+=-=-=,AM BM =Q ,CN DN =,224AB CD AM DN \+=+=,()844BC AD AB CD \=-+=-=,故答案为4.(2)①AD a =Q ,MN b =,AM DN AD MN a b \+=-=-,2AM BM =Q ,2DN CN =,33()()22AB CD AM DN a b \+=+=-,331()()222BC AD AB CD a a b b a \=-+=--=-.②AD a =Q ,MN b =,AM DN AD MN a b \+=-=-,AM nBM =Q ,DN nCN =,11()()n n AB CD AM DN a b n n++\+=+=-,111()()n n BC AD AB CD a a b b a n n n ++\=-+=--=-.故答案为11n b a n n+-.11.如图,C 为线段AB 延长线上一点,D 为线段BC 上一点,2CD BD =,E 为线段AC 上一点,2CE AE=(1)若18AB =,21BC =,求DE 的长;(2)若AB a =,求DE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线段AD 长度的7倍,则AD AC 【解答】解:(1)2CD BD =Q ,21BC =,173BD BC \==,2CE AE =Q ,18AB =,111()(1821)13333AE AC AB BC \==+=´+=,18135BE AB AE \=-=-=,5712DE BE BD \=+=+=;(2)2CD BD =Q ,13BD BC \=,2CE AE =Q ,AB a =,13AE AC \=,13BE AB AE AB AC \=-=-,11112()33333DE BE BD AB AC BC AB AC BC AB AB AB \=+=-+=--=-=,AB a =Q ,23DE a \=;(3)设22CD BD x ==,22CE AE y ==,则BD x =,AE y =,所有线段和43(23)223(23)222227(23)AE AB AD AC EB ED EC BD BC DC y y x x x y x x x x x x y y x x +++++++++=+-+++-+++++=+-+,2y x =,则23324AD y y x x y x x =+-+=-=,36AC y x ==,\23AD AC =,故答案为:23.12.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16AB cm =,6BC cm =.(1)AC = 10 cm ;(2)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以2/cm s 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以1/cm s 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 、P 、Q 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解答】解:(1)16610AC AB BC cm =-=-=,故答案为:10;(2)①当05t <…时,C 是线段PQ 的中点,得1026t t -=-,解得4t =;②当1653t <…时,P 为线段CQ 的中点,210163t t -=-,解得265t =;③当1663t <…时,Q 为线段PC 的中点,6316t t -=-,解得112t =;④当68t <…时,C 为线段PQ 的中点,2106t t -=-,解得4t =(舍),综上所述:4t =或265或112.13.如图1,点A ,B 都在线段EF 上(点A 在点E 和点B 之间),点M ,N 分别是线段EA ,BF 的中点.(1)若::1:2:3EA AB BF =,且12EF cm =,求线段MN 的长;(2)若MN a =,AB b =,求线段EF 的长(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2,延长线段EF 至点1A ,使1FA EA =,请探究线段1BA 与EM NF +应满足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解答】解:(1)设EA xcm =,则2AB xcm =,3BF cm =,6EF xcm =.Q 点M ,N 分别是线段EA ,BF 的中点,12EM MA xcm \==,32BN NF xcm ==.2AB xcm =Q ,4MN MA AB BN xcm \=++=.12EF cm =Q ,612x \=,解得:2x =,48MN x cm \==.(2)Q 点M ,N 分别是线段EA ,BF 的中点,EM MA \=,BN NF =.MN a =Q ,AB b =,MA BN MN AB a b \+=-=-,EM NF a b \+=-,2EF EM MN NF a b a a b \=++=-+=-.(3)Q 点M ,N 分别是线段EA ,BF 的中点,2EA EM \=,2BF NF =.1FA EA =Q ,112()BA BF FA BF EA EM NF \=+=+=+.14.在射线OM 上有三点A ,B ,C ,满足15OA cm =,30AB cm =,10BC cm =,点P 从点O 出发,沿OM 方向以1/c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O 匀速向点O 运动(点Q 运动到点O 时停止运动).如果两点同时出发,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点P 和点Q 重合时23PA AB =,求OP 的长度;(2)在(1)题的条件下,求点Q 的运动速度.【解答】解:(1)23PA AB =Q ,30AB cm =,230203PA cm \=´=,15OA cm =Q ,35OP OA AP cm \=+=,(2)OC OA AB BC =++Q ,15OA cm =,30AB cm =,10BC cm =,15301055OC cm \=++=,553520CP OC OP cm =-=-=Q ,P Q 以1/c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点P 运动的时间为35s ,点Q 运动的时间为35s ,\点Q 的速度204/357cm s ==.15.如图,有两段线段2AB =(单位长度),1CD =(单位长度)在数轴上运动.点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1)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10- ,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线段BC = (2)若线段AB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若6BC =(单位长度),求t 的值(3)若线段AB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024t <<时,设M 为AC 中点,N 为BD 中点,则线段MN 的长为 .【解答】解:(1)2AB =Q ,点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1CD =Q ,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4.14(10)24BC \=--=.故答案为:10-;14;24.(2)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0t -,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 -,|10(142)||324|BC t t t \=---=-.6BC =Q ,|324|6t \-=,解得:16t =,210t =.答:当6BC =(单位长度)时,t 的值为6或10.(3)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点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2t --,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0t --,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 -,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52t -,024t <<Q ,\点C 一直在点B 的右侧.M Q 为AC 中点,N 为BD 中点,\点M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32t -,点N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532t -,53233222t t MN --\=-=.故答案为:32.16.(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6AC cm =,10BC cm =,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2)若线段AB acm =,其他条件不变,则线段DE (直接写出答案).(3)对于(1),如果叙述为:“点C 在直线AB 上,线段6AC cm =,10BC cm =,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直接写出结果.【解答】解:(1)6AC cm =Q ,10BC cm =,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132DC AC cm \==,152CE CB cm ==,8DE DC EC cm \=+=;(2)Q 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12DC AC \=,12CE CB =,11()22DE DC EC AC CB acm \=+=+=;故答案为:12acm ;(3)结果会有变化,如图,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132DC AC cm \==,152CE CB cm ==,2DE EC CD cm \=-=,\线段DE 的长为8cm 或2cm .17.(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6AC cm =,4BC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根据(1)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 BC a +=,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 的长度吗?用一句话表述你发现的规律?(3)对于(1),如果叙述为:“已知线段6AC cm =,4BC cm =,点C 在直线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果.【解答】解:(1)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6AC cm =,4BC cm =,2623MC AC cm =¸=¸=,2422NC CB cm =¸=¸=,由线段的和差,得325()MN MC NC cm =+=+=.答:线段MN 的长是5cm .(2)12MN a =,MN 的长度等于1()2AC BC +;(3)会有变化.当C 点在线段AB 上时,5MN cm =;当C 点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1MN cm =.18.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若线段15AC =,25BC AC =,则线段MN (2)若B 为线段AC 上任一点,满足AC BC m -=,其它条件不变,求MN 的长;(3)若原题中改为点B 在直线AC 上,满足AC a =,BC b =,()a b ¹,其它条件不变,求MN 的长.【解答】解:(1)15AC =Q ,25BC AC =,6BC \=,又Q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1522CM AC \==,132CN BC ==,159322MN CM CN \=-=-=;故答案为:92;(2)Q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2CM AC \=,12CN BC =,1111()2222MN CM CN AC BC AC BC m \=-=-=-=;(3)当点B 在线段AC 上时,Q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2CM AC \=,12CN BC =,1111()()2222MN CM CN AC BC AC BC a b \=-=-=-=-;当点B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Q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2CM AC \=,12CN BC =,1111()()2222MN CM CN AC BC AC BC a b \=+=+=+=+;当点B 在CA 的延长线上时,Q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2CM AC \=,12CN BC =,1111()()2222MN CN CM BC AC BC AC b a \=-=-=-=-.19.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2AC 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点E 的左侧.(1)若18AB =,8DE =,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①如图1,当E 为BC 中点时,求AD 的长;②点F (异于A ,B ,C 点)在线段AB 上,3AF AD =,3CE EF +=,求AD 的长;(2)若2AB DE =,线段DE 在直线AB 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32AD EC BE +=,则CD AB【解答】解:(1)2AC BC =,18AB =,8DE =,6BC \=,12AC =,①如图,E Q 为BC 中点,3CE \=,5CD \=,18117AD AB DB \=-=-=;②如图,Ⅰ、当点E 在点F 的左侧,3CE EF +=Q ,6BC =,\点F 是BC 的中点,3CF BF \==,18315AF AB BF \=-=-=,153AD AF \==;Ⅱ、当点E 在点F 的右侧,12AC =Q ,3CE EF CF +==,9AF AC CF \=-=,39AF AD \==,3AD \=.其他情况不存在,舍去.综上所述:AD 的长为3或5;(2)2AC BC =Q ,2AB DE =,满足关系式32AD EC BE +=,Ⅰ、当点E 在点C 右侧时,如图,设CE x =,DC y =,则DE x y =+,2()AB x y \=+24()33AC AB x y ==+4133AD AC DC x y \=-=+12()33BC AB x y ==+2133BE BC CE y x \=-=-7133AD EC x y \+=+2()3AD EC BE+=Q 71212()3()3333x y y x \+=-解得,174x y =,\1742()422()17CD y y AB x y y y ===++.Ⅱ、当点E 在点A 左侧时,如图,设CE x =,DC y =,则DE y x =-,2()AB y x \=-24()33AC AB y x ==-4133AD DC AC x y \=-=-12()33BC AB y x ==-2133BE BC CE y x \=+=+7133AD EC x y \+=-2()3AD EC BE+=Q 71212()3()3333x y y x \-=+解得,118x y =,\112()6CD y AB y x ==-.点D 在C 点右侧,及点D 在B 点右侧,无解,不符合题意;当DE 在线段AC 内部时,如图,设CE x =,DC y =,则DE y x =-,2()AB y x \=-,24()33AC AB y x ==-,1433AD AC DC y x \=-=-,12()33BC AB y x ==-,2133BE BC CE y x \=+=+,1133AD EC x y \+=-+,2()3AD EC BE+=Q 11212()3()3333x y y x \-+=+,解得,54x y -=(不符合题意,舍去),\512()182CD y AB y x ==<-,不符合题意,舍去.其他情况不存在,舍去.故答案为1742或116.20.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20AB cm =,8BC cm =,点P 从A 出发,以2/cm s 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已知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 运动时间为xs .(1)AC= 12 cm;(2)当x= s时,P、Q重合;(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P、Q这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20812()AC AB BC cm=-=-=.故答案为:12;(2)2020(21)()3s¸+=.故当203x s=时,P、Q重合.故答案为:203;(3)存在,①C是线段PQ的中点,得220212x x+-=´,解得4x=;②P为线段CQ的中点,得122022x x+-=´,解得325x=;③Q为线段PC的中点,得2122(20)x x+=´-,解得7x=;综上所述:4x=或325x=或7x=.。
七年级数学线段的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的练习题七年级数学线段的练习题数学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七年级数学中,线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线段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几何图形,它由两个端点和连接它们的线段组成。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七年级数学线段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段的概念。
1. 给定线段AB,如果线段AB的长度是5cm,那么线段BA的长度是多少?解析: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所以线段BA的长度也是5cm。
2. 在一个长方形中,两个相邻的边的长度分别是7cm和5cm,求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根据题意,长方形的周长等于2× (7cm + 5cm) = 24cm。
3. 如果一个线段的长度是8cm,将它分成3等分,每一段的长度是多少?解析:将线段分成3等分,意味着将线段分成3个相等的部分。
所以每一段的长度等于8cm ÷ 3 ≈ 2.67cm。
4. 在一个正方形中,对角线的长度是10cm,求正方形的边长。
解析:正方形的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两个等边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对角线的长度等于边长的平方根乘以√2。
所以边长等于10cm ÷ √2 ≈ 7.07cm。
5.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每条边的长度是6cm,求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相等,所以三角形的周长等于3 × 6cm =18cm。
通过以上几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线段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端点的距离来确定,而在其他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也可以通过其他已知条件来计算。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线段的概念,提高我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除了以上的练习题,还有许多其他与线段相关的问题可以练习。
比如,给定两个点的坐标,求它们之间的距离;给定一个线段和一个点,判断这个点是否在线段上等等。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线段的性质和几何知识来解决,对我们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数学线段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练习题一、线段的基本知识在数学中,线段是指在两个端点之间的有限长直线部分。
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AB表示线段的起点和终点。
线段有以下基本性质:1. 长度:线段的长度是表示线段的一种度量,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AB|表示线段AB的长度。
2. 重合线段:如果两个线段的长度相等,则它们是重合线段。
3.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是指将线段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直线。
二、线段加减运算1. 线段的加法:对于两个线段AB和CD,可以将CD放在AB后面,形成另一个线段AC。
这个线段AC的长度等于AB和CD的长度之和,即|AC|=|AB|+|CD|。
2. 线段的减法:对于线段AC和CD,可以将CD放在AC上,形成另一个线段AD。
这个线段AD的长度等于AC减去CD的长度,即|AD|=|AC|-|CD|。
三、线段的练习题1. 问题一:已知两个线段AB和CD的长度分别为6cm和8cm,求线段AC的长度。
解答:根据线段的加法,线段AC的长度等于线段AB和线段CD 的长度之和。
即|AC|=|AB|+|CD|=6+8=14cm。
2. 问题二: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12cm,线段AC的长度为6cm,求线段BC 的长度。
解答:根据线段的减法,线段BC的长度等于线段AB减去线段AC 的长度。
即|BC|=|AB|-|AC|=12-6=6cm。
3. 问题三:如果线段AC的长度是线段AB长度的3倍,并且线段BC的长度是线段AC长度的2倍,求线段AB、AC和BC的长度。
解答:设线段AB的长度为x,则线段AC的长度为3x,线段BC 的长度为2(3x)=6x。
根据线段的减法,可以得到线段BC的长度等于线段AB减去线段AC的长度。
即6x=x-3x,解方程得到x=1。
因此,线段AB的长度为1cm,线段AC的长度为3cm,线段BC 的长度为6cm。
四、线段的应用线段是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对象,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专题七 线段的有关计算

因为 D 为 AC 的中点,
所以 AD=CD= AC=2 cm.
因为 DE=CD+CE,
所以 DE=2+3=5(cm).
整体思想
3.如图所示,已知点C,D为线段AB上顺次两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
(1)若AB=24,CD=10,求AC+DB的长;
所以B表示的数为-12.
当0≤t≤4时,M表示的数为-3t,N表示的数为t,
所以BM=-3t-(-12)=12-3t,ON=t.
所以12-3t=t,解得t=3.
当4<t≤8时,M表示的数为-12+3(t-4)=3t-24,N表示的数为t,
所以BM=3t-24-(-12)=3t-12,ON=t.
所以3t-12=t,解得t=6.
解:(1)如图所示.
点B即为所求.
(2)点M,点N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
动,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向右运动,点N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
运动.当点M到达点O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若BM=ON时,求t的值;
解:(2)因为OA=4,OB=3OA,所以OB=12.
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线段PQ长为 3或7 cm.
7.如果线段AB=4 cm,BC=6 cm,且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线段AC
的长.
解:①如图所示,当 B 在 AC 之间时,
因为 AB=4 cm,BC=6 cm,
所以 AC=AB+BC=4+6=10(cm).
②如图所示,当点 A 在 BC 之间时,
因为 AC+CD+DB=AB,所以 x+2x+3x=18,解得 x=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线段和角的计算题 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线段和角的计算题一、线段的计算1.如图所示,AB=12厘米,25AM AB=,13BN BM=,求MN的长.2.如图,已知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求AD的长度。
3.如图,AB=20cm,C是AB上一点,且AC=12cm,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M N BAC4.如图,AB=8cm,O为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C为AO的中点,D为OB的中点,你能求出线段CD的长吗?并说明理由。
5.线段AD=6cm,线段AC=BD=4cm ,E、F分别是线段AB、CD中点,求EF。
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 cm,CB = 6 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AB CB acm+=AC CB bcm-=7、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C=5cm,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3cm/s的速度匀速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以1cm/s的速度匀速向点B运动,两点同时出发,结果点P 比点Q先到3s.(1)求AB的长;(2)设点P、Q出发时间为ts,①求点P与点Q重合时(未到达点B),t的值;②直接写出点P与点Q相距2cm时,t的值.二、角的计算1、如图,点A 、O 、E 在同一直线上,∠AOB=40°,∠EOD=28°46’,OD 平分∠COE , 求∠COB 的度数2、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COE ∠是直角,OF 平分AOE ∠,34COF ∠,求BOD ∠的度数.EDCBA O3、如图,∠AOC=80°,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1)求∠BOC的度数;(2)若∠DOE=30°,求∠BOE的度数.4、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1)如图1.①若∠AOC=60°,求∠DOE的度数;②若∠AOC=α,直接写出∠DOE的度数(含α的式子表示);(2)将图1中的∠DOC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试探究∠DOE和∠AOC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5、如图,OD平分∠BOC,OE平分∠AOC.若∠BOC=70°,∠AOC=50°.(1)求出∠AOB及其补角的度数;(2)请求出∠DOC和∠AOE的度数,并判断∠DOE与∠AOB是否互补,并说明理由.6、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C=50°,OD平分∠AOC,∠DOE=90°.(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2)求出∠BOD的度数;(3)请通过计算说明OE是否平分∠BOC.7、已知∠AOB=10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本题中的角均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的角).(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EOF的度数;(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顺时针旋转n°(0<n<90)时,∠AOE﹣∠BOF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AOE﹣∠BOF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顺时针旋转n°(0<n<180)时,满足∠AOD+∠EOF=6∠COD,则n=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有关线段的计算问题练习题
选择题:
1. 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现有二个表达式:
1
①AC=BC
②AB=2AC=2BC③AC=CB=^ AB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2
A. 0
B. 1
C.2
D. 3
2. 如图,C、B在线段AD上,且
AB=CD贝U 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 C B D
A. AC>BD
B. AC=BD
C. AC<BD
D. 不能确定
3. 点A、B是平面上两点,AB=10cm点P为平面上一点,若PA+PB=20cm则P点()
A.只能在直线AB外
B. 只能在直线AB上
C.不能在直线AB上
D. 不能在线段AB上
4. 已知线段AB=
5.4 , AB的中点C, AB的三等分点为D,贝U C D两点间距离为()
A. 1.2
B. 0.9
C.1.4
D. 0.7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AB+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选
填“ >”或“ <”),理由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AB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截取AD=AC则有DB: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D:BD= 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AB:AC=1:3,
AC:AD=1:4,且AB+AC+AD=4,0贝U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C= ____ , CD= _____ 。
ABC D
4. 两条相等的线段AB CD有三分之一部分重合,M N分别为AB CD的中点,若MN=12cm则AB的长
为__________ 。
5、如图,把线段AB延长到点C,使BC=2AB再延长BA到点D,使AD=3AB贝U
① DC= ____ AB= ___ B C ② DB= ______ CD= ____ BC
~t t
6、如图,点M为线段AC的中点,点N为线段BC的中点
①若AC=2cm BC=3cm 贝U MN= ____ c m
②若AB=6cm 贝U MN= ___ cm
③若AM=1cm BC=3cm 贝V AB= ____ c m
④若AB=5cm MC=1cm 贝U NB= ____ c m
三.解答题:
1.已知B、C是线段AD上的两点,若AD=18cm
・M N ,
A C
B BC=5cm 且M N分别为AB CD的中点,
(1 )求AB+CD勺长度;(2)求M N的距离。
2、已知线段AB=10, 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3、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AB=1Q D是AB上一点,若CD=2求线段BD的长。
4、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
(1)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 M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2)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 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
BM的长
5、如图,在已知直线MN的两侧各有一点A和B,在MN上找出一点C,使C点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
画出图形,并说明为什么最短?
A
6、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
⑴若AB=18cm求DE的长;(2)若CE=5cm求DB的长.
* ----------- «------------ 4 ----------- »----------- *
A D C E B
7、如图,已知AB= 40,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CB上的一点,点E为线段DB的中点,EB=6, 求线段CD 的长。
I ------------------------------------------------------------------------------- [ -------------------------------------- 1 ---------------- 1---------------- 1
A C DEB
8、如图,AE=- EB,点F是线段BC的中点,BF=-AC=1.5,求线段EF的长。
2 5
2 4
9、点0是线段AB=28cm的中点,而点P将线段AB分为两部分AP:PB=—:,求线段0P的长。
3 15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A OPE
10、( 1)如图,分别在线段AB和BA的延长线上取BD=AE=1.5cm 又EF=5cm DG=4cm GF=1cm若GF的中点为点M
求线段AM和BM的长度。
1
(2)若线段a、b、c,满足:a:b:c=3:4:5 ,且a+b+c=60,求线段2c —3a—b 的长。
5
M
I m HI II
E A G
F B D
11、如图,AB=24cm C D点在线段AB上,且CD=10cm M N分别是AC BD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A M c D N B
12、如图,E、F分别是线段AC AB的中点,若EF=20cm 求BC的长。
A E FC B
13、、已知:点C分线段AB为3: 4,点D分线段为2: 3,且CD=2cm求线段AB的长。
1 1
14、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已知BC -AB , AD -AB , AB 12cm,求CD BD的长.
4 3
Il I ii
” A D C B 15、已知A、B、C三点共线,且AB 10cm, BC 4cm, M是AC的中点,求AM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