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上课讲义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48fa56bceb19e8b9f6ba6a.png)
基因表达 DNA序列
基因水平变化
酶 受体 抗体
糖代谢 氨基酸 磷脂
代谢变化
细胞形态
肿块结构 肿块形成
蛋白质改变
细胞水平变化
淋巴结转移
PET
18F-FHBG 18F-OND 18F-FLT
PET
PET
18F-FES 11C- PD153035
18F-FDG 11C-MET 11C-胆碱
18F-FMISO
10 -9 ng/mL
微量
常量
10-6 mg/mL
临床化学分析
10 -3
10-0
mg/mL
g/L
免疫分析
Therapeutic Drugs
Thyroid Hormone
Fertility Hormone
Allergy Cancer Markers Infectious Disease Vitamins Serum Proteins
编辑ppt
3
2个特征
对于疾病密切相关的靶分子具有高度亲 和力和靶向特异性
可供影像学设备在活体内进行示踪
编辑ppt
4
(二)常见类型
按照探针与靶点结合的原理,分为靶向 性分子探针和非靶向性分子探针
根据不同成像技术要求,分为光学分子 探针、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探针、磁共 振分子成像探针、超声分子成像探针
分子探针与成像靶点结合的基础
受体与配体的分子识别 抗原—抗体特异性分子识别 酶与底物的分子识别 特异蛋白之间的分子识别 核苷酸链之间的分子识别 蛋自质与核酸分子的分子识别
编辑ppt
11
一、概述 二、分子探针与成像靶点结合的基础 三、亲和组件的高通量筛选 四、常见的分子成像探针
分子影像概论ppt课件
![分子影像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176312580216fc700afdba.png)
相关的基因型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们对于疾病的认
识以及诊断和治疗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Phenotype
Genotype
9
Labeled ligand
Protein metabolism
Ab receptor
Glucose metabolism
18F-FDG
Glut ASON
Amino acid metabolism gene probe
In Vivo Proof of Concept and Optimization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22
23
基因与疾病相关性研究
Genes and disease-related research
特定基因区 删除 致基因突变物质
表 现 型 与 基 因 的 关 联
蛋白质结构、生化反应改变
插入特定 段落的碱 基配对
表现型
观察功能回复情况
分子影像学研究
24
Imaging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Control
Tumor
Control
Tumor
未治疗的肿瘤动物 模型P53未激活
药物治疗后 P53激活
25
Radioimmunoimaging, RII
Normal saline 1 h 生理盐水1h
Normal saline 24 h Cyclophosphamide 1 h Cyclop. 24h 环磷酰胺1h 环磷酰胺24h 生理盐水24h
6 h after I.V. 99mTc-HYNIC-ANNEXIN V
30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883ec0af1ffc4fff47ac5e.png)
Positron
18F-FDG-6-p in cancer cell
ePositron
18F-FDG-6-p in cancer cell
crystal photon
e-
photon crystal
Positron
18FDG-6-p in cancer cell
PET/CT肿瘤显像流程
PET/CT图像的研读
编辑版ppt
29
18F-FDG类似天然葡萄 糖的能量底物,可进入 人体各种正常细胞。
根据脏器能量需要和消 耗的程度,各处18FFDG的沉积量不同。
编辑版ppt
5
常见类型
根据探针亲和组建的成分或特征可分为受体靶 向分子探针、抗体靶向分子探针抗体片段靶向 探针、多肽靶向探针、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可 激活的分子探针
根据探针的作用原理不同,分为“房室型”探 针、靶向性探针、 “智慧型”探针
根据来源不同,分为内源性探针、外源性探针
编辑版ppt
6
(三)一般设计要求
CT 13NH3
CT
解剖结构 血流灌注
PET-CT 分子影像
18F-FDG & 葡萄糖
CH2OH O
CH2OH O
OH
OH
OH
18F
2-18F-2-脱氧-D-葡萄糖
OH
OH
OH
OH
葡萄糖
Vessel
18F-FDG代谢示意图
Cell
Glycogen
K1
18F-FDG
K2
18F-FDG-1-P
Hexokinase
基因表达 DNA序列
基因水平变化
酶 受体 抗体
糖代谢 氨基酸 磷脂
核医学分子影像培训课件
![核医学分子影像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c78c085022aaea988f0f4e.png)
3/2/2021
核医学分子影像
8
• 核医学(第9版)
3. 受体显像
➢ 受体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某些配体与靶组织中高亲和力的受体产 生特异性结合,反映体内受体空间分布、密度和亲和力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具有配体-受体结合的高特异性以及放射性探测的高敏感性。
11C-NMSP(N-甲基螺环哌啶酮,多巴胺配基)PET受体显像的神经干细胞活体示踪与评估新 方法。
剪切 消化
无血清NSC培养 D2的诱导表达
1.海马来源的NSC 2.含血清贴壁培养 3.添加BDNF
体外调控多巴胺D2受体表达方法
移植前 移植后 移植神经干细胞的D2示踪
D2受体持续表达的在体示踪
3/2/2021
核医学分子影像
2
第一节
分子影像与核医学分子影像的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3/2/2021核医学分子影像
3
• 核医学(第9版)
一、分子影像与核医学分子影像的概念
➢ 分子影像学是运用影像学手段对体内特定分子或靶物质的生物学行为进行 定性和定量可视化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能反映活体状态下细胞或分子 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这些特定分子的生物学行为和特征。
无环鸟苷衍生物 抵抗细胞凋亡(膜联蛋白类) 抵抗细胞凋亡(小分子类) 细胞能量异常 细胞能量异常
核医学分子影像
应用 大部分恶性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 脑肿瘤、放疗后复发或坏死 心肌疾病、肝细胞肝癌、肾癌 EGFR阳性的肿瘤 EGFR阳性的肿瘤 帕金森 帕金森、抽动症 帕金森 恶性肿瘤肿瘤基因显像 监测基因治疗 肿瘤治疗、心脏移植后监测 肿瘤治疗监测 肿瘤乏氧显像 肿瘤乏氧显像
《分子影像介绍》课件
![《分子影像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5a2c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8.png)
1 2 3
转化医学研究
加强转化医学研究,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 床实用的分子影像技术,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水平。
培训与教育
开展针对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分子影像培训和 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分子影像技术的认识和应 用能力。
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
制定分子影像技术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技术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推动其在临床的广泛应 用。
详细描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通过引入标记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检测其在体内的分布, 从而反映器官或组织的代谢活性。该技术对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早期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总结词
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进行成像的技术。
详细描述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利用探测器检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从而反 映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肿瘤等疾病诊断。
《分子影像介绍》ppt课件
目录
• 分子影像概述 • 分子影像技术原理 • 分子影像在医学中的应用 • 分子影像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分子影像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无创性
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
分子影像是一种无创、无痛、 无损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高 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成像设备 ,对活体组织中的分子进行成 像,以揭示生理和病理过程。
利用新材料、纳米技术等手段,开发 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新型分子 探针,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将不同模态的分子影像进行融合,如 光学、核医学、MRI等,以提供更全 面、精准的疾病诊断信息。
影像设备升级与智能化
推动分子影像设备的技术革新,提高 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灵 敏度,同时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操作 。
影像科技师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培训课件
![影像科技师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6d9e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2.png)
不同类型肿瘤核医学检查策略
01
02
03
神经内分泌肿瘤
采用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 进行PET/CT或PET/MR检 查,评估肿瘤负荷和转移 情况。
淋巴瘤
采用FDG PET/CT进行肿 瘤分期和疗效评估,有助 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 调整。
骨转移瘤
采用骨扫描、FDG PET/CT或PET/MR等方法 ,评估骨转移的范围和程 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 。
影像科技师的核医学与分子 影像技术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25
•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概述 • 影像科技师必备基础知识 • 核医学检查方法与临床应用 • 分子影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应用
• 治疗过程中监测和评估方法探讨 •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策略
01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概述
核医学定义及发展历程
放射性碘治疗甲亢效果评价
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原理
通过摄入放射性碘元素,利用其在甲 状腺内的聚集和释放出的β射线,破 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 成和分泌。
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监测方法
通过定期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 甲状腺体积变化,结合患者症状改善 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包括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体积、 症状缓解程度等。
04
分子影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应用
基因表达异常相关疾病诊断
基因突变与疾病关系
阐述基因突变如何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进而引发疾病的过程。
基因表达检测技术
介绍基因芯片、RNA测序等用于检测基因表达异常的技术。
分子影像技术在基因表达异常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详述PET、SPECT等分子影像技术如何应用于基因表达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断。
人工智能在核医学中应用前景
分子影像学概论PPT
![分子影像学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42c7f29b6648d7c0c7462d.png)
•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分子生物学与不断创新的现 代医学影像技术相结合在分子及基因水平诊断 和指导疾病治疗的模式-----分子影像学。
4
5
分子影像学早期定义为应用影像学方法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活体内状态下 的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
疗 “The right patient, right time, the right treatment”
68
Example 1
• Recurrent sternal lesion • ER+ primary • Recurrent Dz strongly FES+
Example 2
• Newly Dx’d met breast CA
6
最新定义
• 随着对分子影像学认识的不断发展,认为 分子影像学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无损伤的 实时成像,了解体内特异性基因或蛋白质 表达的部位、水平、分布及持续时间的新 兴交叉学科,能直接或间接监控和记录分 子或细胞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7
8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
9
19-20世纪
10
20世纪90年代
内分泌治疗
监测疗效 提高氧含量 多药耐药
67
个体化医疗
乳腺癌
精准医疗
分 子
ER/PR
分 型
原发+ 转移+
原发+ 转移-
HER2+
EGFR
ER- PRHER2-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诊 疗
内策
精
准 治
合适病人?合适时间?合适方法?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b17755a6c30c2258019e06.png)
待测物质浓度与检测手段
超微量
10 -12 pg/mL
10 -9 ng/mL
微量
常量
10 -6 mg/mL
临床化学分析
10 -3
10 -0
mg/mL
g/L
免疫分析
Therapeutic Drugs
Thyroid Hormone
Fertility Hormone
Allergy Cancer Markers Infectious Disease Vitamins Serum Proteins
一、概述 二、分子探针与成像靶点结合的基础 三、亲和组件的高通量筛选 四、常见的分子成像探针
探针具备以下特征
探针对靶点必须具备高精度的亲和力
非特异性结合要尽可能低,这样就能够获得很 低的背景噪声,提高信噪比
有足够长的半衰期供检查探测,同时要求排出 体内的速度要相对快,以便能重复检查
探针无药理学作用 无毒副作用
18F-FDG类似天然葡萄 糖的能量底物,可进入 人体各种正常细胞。
根据脏器能量需要和消 耗的程度,各处18FFDG的沉积量不同。
喉部摄取(说话所致)
颈部棕色脂肪的摄取
双侧锁骨上 脂肪组织显
影
通常肌肉摄取很低,但运动或紧张致肌肉生理性摄取
乳腺生理性摄取(对称性)
绝经期妇女服用雌 激素者、哺乳期妇 女多见
(一)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探针
1、代谢成像探针 2、血管生成成像探针 3、细胞凋亡成像探针 4、细胞增殖成像的探针 5、乏氧成像探针 6、受体成像探针
1、代谢成像探针
糖代谢成像 氨基酸代谢成像 胆碱代谢成像 脂肪酸和醋酸代谢
PET/CT
PET-CT在诊断治疗中应用
影像科技师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培训课件(1)
![影像科技师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培训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a01eb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9.png)
辐射剂量学基本概念
辐射剂量
用于描述射线对人体组织或器官产生 的能量沉积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有戈 瑞(Gy)和拉德(rad)。
吸收剂量
当量剂量
考虑到不同射线类型和能量对人体组 织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引入当量剂 量的概念,单位为希沃特(Sv)或雷 姆(rem)。
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物 理量,单位为焦耳/千克(J/kg)。
融合原理及方法介绍
融合原理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融合是基于两种 技术的互补性,通过结合核医学的功能 性信息和分子影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 实现更精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VS
融合方法
主要包括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和图像后处 理三个步骤。图像配准是将不同模态的图 像进行空间对齐,图像融合是将配准后的 图像进行信息整合,图像后处理是对融合 后的图像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可视化。
融合实例展示
PET/CT融合
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提供的功能性信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供的解剖结构信息进行融合,提高 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SPECT/MRI融合
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提供的功能性信息与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高分辨率解剖结构信息 进行融合,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影像科技师的核医学与分子 影像技术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概述 • 核医学技术基础 • 分子影像技术基础 • 核医学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 分子影像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融合应用 • 影像科技师职业素养提升与培训建
议
01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技术概述
及时的影像诊断服务。提升途径包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责任心、
【尚择优选】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尚择优选】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b3a3c79ad02de80d4d8409f.png)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探针分子医学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临床医学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模式。
分子医学包括分子诊断、分子治疗和分子影像三个部分。
分子诊断是在体外以蛋白、RNA和DNA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特异性诊断,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分子治疗是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特异性阻断或抑制,以达到预防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的诞生为疾病研究和诊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分子影像技术的关键核心是分子探针。
本文介绍分子影像探针技术的进展,希望我国分子影像工作者能够从分子影像学关键技术入手,加速我国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
为了系统阐述分子探针的制备和进展,我们从分子影像学简介、分子探针原理和制备、分子探针制备中注意的问题和分子探针的进展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分子影像学简介分子影像学包括临床前期分子影像研究和临床分子影像应用两个部分。
目前只有SPECT/CT、SPECT、PET、PET/CT、MRI(MRS)和分子荧光成像能够胜任临床分子影像工作。
分子影像和目前的医学影像相比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图像分辨率等特点,能够真正实现无创伤,以及分子水平的临床诊断。
并且提供以解剖结构为基础,以分子水平为基准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提供定位、定性、定量和对疾病分期的准确依据。
一般而言,如果能够在基因改变的早期检测到不良变化的发生,就可以做到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只有在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原因和变化,才能提出分子水平的治疗方案,达到疾病根治的效果。
图1提示医学影像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可以看出分子影像是今后医学影像发展的主要方向。
1.分子影像学基础分子影像是采用高特异的探针,无创地与体内细胞特定的分子靶位结合,以影像方式反映分子水平的变异信息。
由于分子影像是在功能蛋白质水平对疾病进行研究,所以分子影像的本质是将先进的影像技术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紧密结合,完成分子水平成像。
分子影像介绍课件ppt课件
![分子影像介绍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b62fdcfc4ffe473268aba4.png)
军事医学 航天员训练 科学院 研究中心
北京 多模态分子 四军大 肿瘤医院 影像系统 西京医院
北京大学 汕大医学院 医学部 附属肿瘤医院
与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肿瘤
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进行了小动物实验
-
7
生物实验--分子马达加速溶栓研究
中科院生
物物理研究所
对
右图为样品在裸鼠皮下和脏器的成
像效果实验。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
量子点在皮下的扩散。
-
量 子 点 在 皮 下 实验组1 和 脏 器 的 成 像
实验组2
对照组1
9
对照组2
生物实验--肝癌肿瘤细胞着位点和转移兆研究
HCC-LM3肝癌肿瘤细胞着 位点的探测
接种方式:尾静脉 成像时间:接种后15分钟 接种细胞数:1*106
中科恺盛分子影像 介绍
多模态小动物可见光成像系统
-
1
多模态分子影像系统
多模态分子影像系统
理论基础
技术实现
重要应用
1 成像理论与
方法
2 成像系统与
方法
3 肿瘤研究 药物研发
光传输模型及体内 光源重建问题 图像分割 图像重建与可视化
授权10项发明专利 发表论文300余篇
多光谱三维成像数 据采集 自发与激发荧光分 子成像装置 多模态融合技术
Day 0 Day 2 Day 6 Day 9 Day 13
ADU
左侧接种细胞1×106个 右侧接种细胞5×105个
生物实验--肝癌肿瘤模式动物建立
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
将荧光素酶标记的HepG2肝 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进行 发光检测
荧光素酶标记
精品-优秀PPT课件--分子探针简介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共22页文档
![精品-优秀PPT课件--分子探针简介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共2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608d723c8d376eeafaa311e.png)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Biblioteka 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精品-优秀PPT课件--分子探针简介分 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影像核医学课件 第三章 分子影像学技术
![影像核医学课件 第三章 分子影像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d0f057f8c75fbfc67db283.png)
CT、MRI、PET及SPECT显像探测 的浓度阈值
• 显像设备
探测原素 探测浓度阈值 原子数
CT
I
2mmol
1000×106
MRI
Gd、Fe
40μmol
30×106
PET、SPECT 18F、99mTc、
10pmol
100
131I
第二节 分子影像在疗效监测及肿瘤 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
• 分子影像与诊断 • 分子影像与治疗决策 • 分子影像与早期疗效评价 • 分子影像与肿瘤残余、复发和治疗后纤维
第三章 分子影像学技术
第一节 核医学分子影像概要
• 一、分子影像的定义 • 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采用2D或3D图像,可视化
的实时、定量的显示,测量人或其它活的生命系 统的生物学过程的影像学方法。 • 方法包括:核素示踪显像(即核医学)、MR显像 /MRS、光学成像、超声成像等方法。 • 其中核医学分子影像是目前最成熟的分子影像学 技术。
报告基因表达显像
• 原理:报告基因显像是指报告基因所表达的蛋白 质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报道探针发生反应或特异 结合,局部形成放射性浓聚,通过显像的方法对 报告基因的表达进行监测的一类显像方法。
• 种类:外源性的报告基因显像和内源性的报告基 因显像。 外源性报告基因显像根据报告基因表达生 物的不同,又可分为酶/底物报告基因显像系统和 受体/配基报告基因显像。
报告基因表达显像
二、分子探针
• 可以是内原性的,也可以是外原性的; • 受体的配体、特异性酶的底物, • 抗体、多肽、蛋白等大份子,核苷酸类及
基因表达显像剂等。
三、研究对象及设备
临床设备: • PET、SPECT、MRI 临床前设备主要有: • micro-PET、micro-SPECT、光成像仪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
![分子成像探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b17755a6c30c2258019e06.png)
CT
解剖结构 血流灌注
PET-CT 分子影像
18F-FDG & 葡萄糖
CH2OH O
CH2OH O
OH
OH
OH
18F
2-18F-2-脱氧-D-葡萄糖
OH
OH
OH
OH
葡萄糖
Vessel
18F-FDG代谢示意图
Cell
Glycogen
K1
18F-FDG
K2
18F-FDG-1-P
Hexokinase
K3
一、概述 二、分子探针与成像靶点结合的基础 三、亲和组件的高通量筛选 四、常见的分子成像探针
常见的分子成像探针
(一)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探针 (二)光学分子成像探针 (三)磁共振分子成像探针
(一)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探针
放射性核素灵敏度极高 检测10-18~10-14g 少于1000个分子的核酸含量
18F-FDG
18F-FDG-6P
K4
Glucose-6-
18F-FDG-6phosphogluconolactone
phosphatase
18F-fru-6-P
HMP shunt
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
Glycolysis
18F-FDG-6-p in cancer cell
用物理方法传递无生物膜穿透性的分子 探针
转染剂转运法
肽类基膜置换物介导法
一、概述 二、分子探针与成像靶点结合的基础 三、亲和组件的高通量筛选 四、常见的分子成像探针
分子探针与成像靶点结合的基础
受体与配体的分子识别 抗原—抗体特异性分子识别 酶与底物的分子识别 特异蛋白之间的分子识别 核苷酸链之间的分子识别 蛋自质与核酸分子的分子识别
最新分子探针简介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课件ppt
![最新分子探针简介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e9061c2cc58bd63086bd5c.png)
合糖的活性
蛋白质及酶的荧光探针
❖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它能在溶液中与某些染料静电吸 引或氢键结合,可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或荧光测定蛋白质。 另外蛋白质含有氨基(—NH2 或—NH—),—SH,— COOH和=CO,可用与以上基团发生反应的荧光 衍生试剂对蛋白质标记,进而用色谱及电泳分离紫外可 见或荧光检测蛋白质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分子探针简介分析化学新 方法新技术
写在前面
经典化学分析:沉淀剂、滴定剂、萃取
剂、指示剂和显色剂等 发展方向:微型化、仿生化、自动化、信 息化
目前最高水平:DNA序列分析中标记碱基
的四种分子荧光探针
微型化:纳米芯片、生物芯片及芯片上的实验室 仿生化: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传感器 自动化:原位及体内实时在线检测 信息化: 临床、环境及生产过程检测的网络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表示水这 种物质
宏观意义
表示水由 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 成
例:H2O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 水分子
微观意义
表示一个水 分子由2个氢 原子和1个氧 原子构成
上一页 下一页
3.化学式的书写和命名
(1)化学式的写法 ①单质 金属单质:铁(Fe) 铝(Al) 固态非金属单质:硫(S) 磷(P) 稀有气体:氖气(Ne) 氦气(He)
半渗透膜;A~T选择, 细胞周期研究;染色 体和细胞计数染色; 支原体检测
水或 甲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探针分子医学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临床医学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模式。
分子医学包括分子诊断、分子治疗和分子影像三个部分。
分子诊断是在体外以蛋白、RNA和DNA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特异性诊断,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分子治疗是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特异性阻断或抑制,以达到预防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的诞生为疾病研究和诊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分子影像技术的关键核心是分子探针。
本文介绍分子影像探针技术的进展,希望我国分子影像工作者能够从分子影像学关键技术入手,加速我国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
为了系统阐述分子探针的制备和进展,我们从分子影像学简介、分子探针原理和制备、分子探针制备中注意的问题和分子探针的进展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分子影像学简介分子影像学包括临床前期分子影像研究和临床分子影像应用两个部分。
目前只有SPECT/CT、SPECT、PET、PET/CT、MRI(MRS)和分子荧光成像能够胜任临床分子影像工作。
分子影像和目前的医学影像相比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图像分辨率等特点,能够真正实现无创伤,以及分子水平的临床诊断。
并且提供以解剖结构为基础,以分子水平为基准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提供定位、定性、定量和对疾病分期的准确依据。
一般而言,如果能够在基因改变的早期检测到不良变化的发生,就可以做到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只有在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原因和变化,才能提出分子水平的治疗方案,达到疾病根治的效果。
图1提示医学影像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可以看出分子影像是今后医学影像发展的主要方向。
1. 分子影像学基础分子影像是采用高特异的探针,无创地与体内细胞特定的分子靶位结合,以影像方式反映分子水平的变异信息。
由于分子影像是在功能蛋白质水平对疾病进行研究,所以分子影像的本质是将先进的影像技术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紧密结合,完成分子水平成像。
分子影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由于分子影像的目的是建立高灵敏和高特异的无创伤性影像学方法,所以它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细胞和特异性代谢、酶、受体及基因表达。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CT、MRI及超声图像的特异性不能满足临床对特异性检测的要求,分子影像正好在这方面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2)以分子影像学手段进行靶向治疗药物和基因治疗方法的研究。
(3)在分子病理学的基础上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
(4)建立分子水平上药物代谢的动力学模型。
(5)建立个性化治疗的平台。
分子影像技术不但可用于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被用于人体生理、生化的研究。
图2所示的是采用磁共振技术进行分子影像研究的示意图。
2. 分子影像学在基础研究和临床中应用分子影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以下特点:(1)在生物体上可以重复进行生理、病理生理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分析,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
特别是临床前期活体小动物研究,提供了在同一动物体上进行重复性研究的可能,并可通过精确定量分析获得准确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从而加速新药开发。
(2)在基因表达和基因治疗疗效研究领域,分子影像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方法之一。
尽管基因表达和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临床前期研究阶段,但是在研究基因技术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中,分子影像技术已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
(3)在进行酶和受体研究过程中,分子影像技术的无创检测能力很受临床的欢迎。
分子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前期研究的重要手段,由PET/CT、SPECT/CT和高场强MRI共同建立了新的临床分子影像平台。
分子影像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分子影像、特别是临床分子影像还刚刚起步。
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糖代谢显像、小分子显像、酶、受体和基因表达显像(图3)。
3. 分子影像研究设备在应用中的选择MRI除了能够进行弥散成像和MRS在代谢水平成像外,对酶、受体和基因表达的显像剂研究还处于临床前的研究阶段。
估计采用MRI进行临床酶、受体成像,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实际应用研究。
由于SPECT/CT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均不够理想,使SPECT/CT分子影像学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对于PET/CT而言,代谢研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临床检查项目。
分子影像设备各自的特点不同,CT、光成像、PET、常规核医学SPECT、MRI以及MRS成像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以及设备价格和使用成本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合理选用将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图4)。
表1分别显示CT、光成像、PET、常规核医学SPECT、MRI以及MRS成像设备空间、时间分辨率。
表中数据显示:MRI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明显优于PET,光成像设备介于PET和MRI之间。
而光成像设备和CT设备的成本要低于MRI和PET。
尽管MRI在分子水平探测灵敏度方面不如PET,但是与PET相比MRI技术相对简单,因此易于普及,加上最新采用的分子纳米技术优化了MRI探针制备,从而推动MRI 分子影像学的发展。
光成像设备介于PET和MRI之间。
而光成像设备和CT设备的成本要低于MRI和PET。
PET设备具有更多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供临床及临床前期的研究,所以PET在分子影像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2所示的是各种分子影像设备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实际应用技术方法。
由于临床分子影像设备的探测器结构设计不断改进,使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较大提高。
以前猴、兔等中型动物活体试验必须使用动物PET、动物MRI等设备,现在都能在临床分子影像设备上完成。
目前在临床前期分子影像设备上主要进行裸鼠等小型动物模型的活体试验。
对于荧光成像,由于受深度响应限制,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原理和制备分子影像中的关键技术是分子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只有开发满足研究或临床需求的,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探针,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分子影像的发展。
众所周知,分子影像设备的供应商不可能每年都推出新型的设备,也就是讲分子影像设备的发展是阶梯状,而分子影像中分子探针的开发和制备却是连续的。
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分子影像中分子探针的研究比分子影像设备开发更重要。
对于PET、PET/CT和SPECT、SPECT/CT而言,探针就是放射性示踪剂。
与MRI 和光分子成像探针相比,放射性示踪剂形式的探针制备比较简单,但是成本要高得多。
对于荧光素标记的荧光分子探针成本低、容易制备,可以在体外研究中使用。
与放射性示踪剂和荧光素标记分子探针相比较,基于MRI的顺磁性分子探针使用得要少得多。
1. 分子探针概念分子影像技术由于使用了分子探针技术,因此在成像方法和诊断效果上形成了与传统医学影像的本质区别。
有了分子探针和相关的影像设备后才能够完成分子成像。
分子探针(Molecular Probe)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将该特殊分子引入体内(被称为分子探针)与组织、细胞特定的分子(被称为靶分子)特异性结合时产生可探测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用PET、PET/CT、超高分辨率CT、MRI以及化学荧光或发光设备进行成像(图5)。
分子探针是分子影像成像的关键,分子影像技术对分子探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分子探针必须具有生物学兼容性,能够在人体内参与正常生理代谢。
同时分子探针必须以微量分子为标记物载体,从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2)分子探针必须能够克服体内生理屏障。
人体内具有许多屏障,比如血脑屏障、血管壁、细胞膜等。
分子探针必须通过这些屏障才能和目标靶分子结合。
(3)分子探针要求与靶分子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结合。
分子生物学载体具有与目标靶分子高灵敏和高特异结合的特点,分子探针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达到分子影像示踪剂的要求,从而出色地胜任临床特异性诊断的任务。
常用的小分子探针有:与靶分子特异结合的受体、生物酶;单克隆抗体则归为大分子探针(图6)。
按照临床诊断或基础研究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分子生物学载体设计符合分子影像学要求的探针,以完成特异性诊断或研究的任务。
2. 对从分子探针获得的生物信号进行放大PET、PET/CT和光成像在分子探针只需纳摩尔(Nanomolar),甚至皮摩尔(Picomolar)浓度水平,就能够获得高质量图像。
受探测灵敏度限制,即使使用高浓度分子探针成像,MRI获得的信号也非常小,需要成像前在体内和体外增强信号以改善图像质量。
这种信号增强技术统称生物信号放大,对分子探针信号放大是分子影像设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表3所表示的是不同影像技术达到探测要求时的探针浓度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MRI分子影像技术而言,提高探测灵敏度是至关重要的。
最近几年,提高MRI检测灵敏度的技术和方法有了明显进展,使MRI在分子影像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迈进。
MRI分子影像技术与PET(PET/CT)技术相比,具有简单、稳定和重复性好等优点,所以用MRI开展分子影像工作很受临床医生的欢迎。
正是由于PET(PET/CT)分子影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特点,只需微量分子探针就可获得理想的图像,非常适合受体和酶等作为探针,用这类探针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使其具有示踪特性以获取分子影像。
3. 分子探针的制备随着标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全自动化标记设备和药盒的商品化,使得分子探针的制备已日趋规范。
图7 为采用放射性核素、荧光染料、稳定放射性核素13C、顺磁性元素制备分子探针的示意图。
可以看出,分子探针由生物标志物和标记物两个部分组成。
无论哪种标记技术,它们采用的生物标志物部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采用的标记染料、放射性核素、磁性物质不同而已。
探针是分子影像的基础和核心,分子影像若没有探针就像射击没有子弹一样。
从制备分子探针的角度看,分子影像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在分子探针制备中,首先需要考虑选择哪种标志物。
目前研究中和正在使用的标志物有:有机化合物、多肽类和抗体类。
从合成的难易程度比较,有机化合物最容易合成。
有机化合物合成的成本低,但是有机化合物与组织细胞靶结合的特异性最差。
抗体类与组织细胞靶位结合的特异性高,但是合成过程复杂,有时受检者存在过敏的问题。
以多肽类作为标志物具有最佳的性价比。
在确定探针的标志物后,我们就需要考虑选择哪种标记物的问题。
对于分子探针也存在着“金标准”,一般将碳(11C,13C)或氢(3H)标记物制备的分子探针作为“金标准”。
确立分子探针“金标准”后,可以采用荧光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探针作为替代的分子探针。
对于顺磁性标记的分子探针,由于其对标志物性能影响较大,同时顺磁性金属元素使用的量较大,对人体存在毒性,所以仅仅局限于体外或有限的临床前期研究中。
对于分子荧光和PET (PET/CT),如果没有荧光物质和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剂前体,就无法进行分子影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