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防护用品的使用技能及创伤自救互救培训教案2
自救互救教案
自救互救教案自救互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2.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形成自觉遵守自救互救的思想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2.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急救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介绍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的价值和作用。
2.讲解和演示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师讲解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逃生技能、自我救护技能、急救技能等,并通过演示示范,让学生了解具体操作方法。
逃生技能包括正确判断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如寻找安全出口、躲避烟雾等。
自我救护技能包括正确避险姿势、用手绕住脖颈自救、泅水等方法。
急救技能包括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伤口等。
3.小组讨论和展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自救或互救的情景模拟,包括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操作步骤。
然后每个小组轮流上台演示自己设计的情景模拟,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同学的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自救互救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等。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火灾事故现场或急救培训机构,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实践技能。
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对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安全,积极参与互助救援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救互救活动,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应急避险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避险知识培训教案引言: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大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避险意识。
一、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了解应急避险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2 教学时间和地点本课程计划为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共计4周。
教学地点为教室或者室外。
二、内容概述2.1 灾害事故的分类与应对措施2.1.1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应对措施- 地震:掌握地震前、中、后的应对措施,如躲避、掩护等。
- 暴雨洪水:了解避免危险区域、寻找高处的方法。
- 台风:学习设立防护措施,如关闭门窗、加固房屋等。
- 火灾:学习使用灭火器、疏散逃生等。
- 地质灾害:了解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应对措施。
2.1.2 人为事故的分类与应对措施- 交通事故:了解事故发生后的自救措施,如保持冷静、求助等。
- 火灾事故:学习逃生的正确姿势和自救技巧。
- 恶劣天气事故:了解恶劣天气下的驾驶技巧和安全措施。
2.2 应急避险技能与实践2.2.1 灾害逃生技能- 灾害逃生的原则与方法:掌握逃生的基本原则,如迅速离开、选择合适的逃生通道等。
- 高层建筑逃生技能:学习使用安全绳、防护工具等。
2.2.2 自救互救技能- 创伤处理:学习简单的急救方法,如止血、包扎等。
- 灾后互救:学习互救的原则和方法,如团结合作、合理分工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习等。
学员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应急避险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后测试和实际操作评估,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同时,鼓励学员参加实际应急避险演练,检验学员的应对能力和技能水平。
结语:应急避险知识的掌握是每个。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教案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教案教案标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教学目标:1. 了解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概念和意义。
2.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3. 灾害事故常见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方法。
4. 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知识讲解:2. 讲解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如保护自己的安全是第一要务,互相帮助和合作等。
案例分析:3. 分析常见的灾害事故,如地震、火灾、洪水等,讲解在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理解。
模拟演练:4.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简单的急救等。
总结反思: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6. 设计相关评价活动,如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评价学生对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7.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该主题的了解。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2. 模拟演练所需的相关设备和器材。
3. 相关案例和教学资料。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兴趣和思考。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
教案-外伤自救与互救、伤员搬运、心肺复苏
人防演练止血与包扎、伤员搬运、心肺复苏训练实训目标:1.掌握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现场急救方法。
2.学会包扎、止血、骨折初步固定方法。
3.掌握伤员搬运技术。
实训器材:心肺复苏橡皮人2具,三角巾、绷带、毛巾各25块,担架若干等,多媒体课件实训过程:在战时防空和平时生活中,发生外伤进行就地抢救,属应急救护。
平时学会包扎、止血、骨折初步固定、伤员搬运等自救与互救技术,对减少伤害,提高生存率是十分必要的。
先观看多媒体课件,初步感性认识,再分组实训,按10人一组训练外伤自救与互救、伤员搬运,在橡皮人上实际操作心肺复苏。
一、止血与包扎(一)止血方法:一个成人的血量,大约为5000—6000毫升。
如果失去血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当外伤大出血时,必须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止血越及时,伤亡的可能性越小。
按出血的流向部位分为外出血与内出血。
外出血,即体表看得见的出血。
出血,按身体血管种类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
伤口的初步处理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了解伤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止血,并防止伤口感染。
伤口初步处理如下:1.暴露伤口:主要看出血部位和创伤位置。
2.制止流血:发现伤口,尤其是大出血,要立即止血。
3.检查伤口:在伤口暴露并止血后,再看有无断骨露出,伤口有无污泥或异物。
4.伤口消毒处理。
普通伤口,可用无菌棉球蘸2—2.5%碘酒消毒后,再用70%酒精将碘酒擦掉,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动脉出血时,在出血的动脉血管上方压住动脉血管;静脉出血,在出血的静脉血管下方加压即可;毛细血管出血,在出血处加压包扎即可。
以4人一组练习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较大的动脉止血,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靠心脏方向的一侧,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上,阻止血液流动,可达临时止血目的。
这是简便有效的紧急止血方法。
(图表:教材P51图6-9或手指止血法1\2)2.加压包扎止血法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时,用消毒纱布垫,或用干净毛巾、布片折成比伤口稍大些的垫,复盖住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松紧适度。
自救互救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自救互救培训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 提高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自救互救基础知识1. 自救互救的概念及重要性2. 紧急情况下的心理调整3. 常见紧急情况的识别与处理第二部分:自救互救技能培训1.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a. 创伤的处理b. 骨折的处理c. 刺激性物质的沾染2. 心肺复苏(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a. 心肺复苏的步骤b. AED的使用方法3. 火灾逃生及灭火器的使用a. 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b.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 地震逃生及自救a. 地震逃生的基本原则b.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及模拟演练1. 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2. 模拟演练,提高实战能力a. 模拟火灾逃生演练b. 模拟地震逃生演练c. 模拟心肺复苏演练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救互救基础知识及技能要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3. 模拟演练法: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救互救意识。
五、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部分:自救互救基础知识(2课时)2. 第二部分:自救互救技能培训(4课时)3.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及模拟演练(4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2. 模拟演练表现:评价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或问答形式,评价学生对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自救互救培训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模拟演练道具(如假人、灭火器等)4. 实地演练场地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在模拟演练过程中,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应急避险,救助自救——2023全国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
在2024年的全国安全教育日上,我们班级以“应急避险,救助自救”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特别的班会。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了解了有关应急避险的知识,学习了自救救助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应急避险应急避险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人身财产损失的行为。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认识。
在应急避险时,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条件。
2.避险方法和步骤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需要第一时间避险。
比如,遇到地震,可以迅速撤到支撑结构强的地方躲避;遇到火灾,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疏散通道走,逃离现场等。
3.物资准备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应急物资的准备都是直到事情发生了,才寻找物资,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我们的班会中,老师提醒我们要提前准备急救箱、饮用水、食品、药品等等,以方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运用。
二、救助自救救助自救是指人们在受伤或者危险情况下,利用自身能力,或者与他人合作,进行自我保护、救助或者抢救。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现代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
在班会中,老师专门请来了一位急救员,为我们讲解和演示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在演示后,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应用能力。
2.疮口处理我们身体上的一些小伤口,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感染等后果。
在班会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处理小伤口的方法,如清洗伤口、敷药等。
三、总结通过这次班会的学习,我们更加明白了应急避险和救助自救的重要性,掌握了有关应急避险和救助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学会避险、自救、救助,做一个关注安全的优秀公民。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学习教案-2024鲜版
2024/3/28
18
05
应急避险策略及实践应用
2024/3/28
19
自然灾害应对方法
01
02
03
地震
寻找坚固物体躲避,保护 头部和颈部,避免靠近窗 户、玻璃等易碎物品。震 后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2024/3/28
洪水
向高处转移,避免涉水行 走。制作简易木筏等逃生 工具,保持通讯畅通,等 待救援。
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 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
掌握紧急呼救的方法和技 巧,如拨打急救电话、使 用求救信号等。
2024/3/28
了解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自 救方法和策略,如地震、 火灾、溺水等。
10
03
互救原则与方法
2024/3/28
11
互救意识培养
01 强调互救的重要性
在紧急情况下,互救往往比等待专业救援更加及 时有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02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救助他人的责任和义 务,通过互救可以共同抵御风险、渡过难关。
03 树立互救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每个人相信自己具备互救的
能力,从而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2024/3/28
12
现场互救技巧
识别危险源
在紧急情况下,首先要迅速识别危险 源,判断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从而 采取相应的互救措施。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 救学习教案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自救基本知识与技能 • 互救原则与方法 • 现场急救常识及操作技巧 • 应急避险策略及实践应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创伤急救技术培训教案
创伤急救技术培训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基本的创伤急救技术,提高其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医学专业人士、救援人员及普通大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创伤急救的重要性及原则。
2. 掌握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如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3. 学会判断和处理常见创伤类型,如出血、骨折、烧伤等。
4. 提高学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创伤急救原则及注意事项1.1 急救原则1.2 注意事项2.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2.1 止血技术2.1.1 指压法2.1.2 加压包扎法2.1.3 止血带使用2.2 包扎技术2.2.1 三角巾包扎2.2.2 绷带包扎2.3 固定技术2.3.1 骨折固定2.3.2 关节固定2.4 搬运技术2.4.1 滚动搬运法2.4.2 背负搬运法2.4.3 担架搬运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创伤急救原则、注意事项及基本技术。
2. 示范:现场演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操作。
3. 实操:学员分组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4. 讨论: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教学评价1. 理论知识考核: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
2. 实操考核:评估学员在现场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
3. 综合能力考核: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创伤急救技术培训手册2. 教具:人体模型、假肢、绷带、三角巾、止血带、骨折固定器材等。
3. 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markers 等。
七、教学安排1. 第一天:创伤急救原则及注意事项讲解,止血技术示范与实操。
2. 第二天:包扎技术讲解,固定技术示范与实操。
3. 第三天:搬运技术讲解,综合案例分析与实操。
4. 第四天:理论知识考核,实操考核。
八、教学步骤1. 第一天:1.1 讲解创伤急救原则及注意事项。
1.2 示范止血技术,学员跟随操作。
1.3 实操考核止血技术。
2. 第二天:2.1 讲解包扎技术,学员跟随操作。
安全防护与自救互救教案
一、教案名称:认识安全常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四、教学内容:1. 安全常识:交通安全、火灾逃生、地震逃生、溺水自救等。
2. 自救互救技能: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灭火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安全知识吗?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安全知识。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教师讲解交通安全、火灾逃生、地震逃生、溺水自救等基本安全常识。
2.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三、自救互救技能学习(25分钟)1. 教师演示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灭火等自救互救技能。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操作要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模拟演练。
2.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自救互救技能练习(2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技能的实践操作。
2. 学生互相练习,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自救互救技能的操作熟练度。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安全意识的表现评价。
六、教案名称:地震逃生与自救互救技巧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震逃生的基本知识。
自救与互救教案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防护技 巧,如防身术、躲避技巧等。
应急避险方法
学习应急避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如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区域等
。
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 应急避险措施,如地震、洪水、
恐怖袭击等。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技巧,如 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救成功与失败 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互救意识培养
强调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寻求和提供帮助,培养 学员的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3
知识与实践结合
许多学员表示,通过课程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 理论知识,还在模拟演练中学会了如何实际应用 这些技能。
安全意识提升
学员们普遍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表示将在 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潜在的危险,并采取措施预 防事故。
团队协作与互助精神
在模拟演练中,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和互 助精神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能普及化
随着社会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 断提高,自救与互救技能将逐渐 普及,成为公众必备的基本技能
之一。
科技辅助手段
科技的发展将为自救与互救提供更 多辅助手段,如智能应急设备、远 程医疗救助等,提高救援效率和成 功率。
情感目标
培养学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 会责任感。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共计8课时,每周2课时 ,持续4周。
授课形式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 结合。
授课内容
包括危险识别、自救技 巧、互救方法、应急演
练等。
课程评估
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 作考核对学员进行评估
。
创伤急救技术培训教案
创伤急救技术培训教案第一章:创伤急救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创伤急救的重要性掌握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了解创伤急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2 教学内容创伤急救的重要性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创伤急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3 教学方法讲授互动讨论案例分析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讨论第二章:评估伤情2.1 教学目标掌握评估伤情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伤情评估的重要性学会判断伤员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2.2 教学内容评估伤情的方法和步骤伤情评估的重要性判断伤员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2.3 教学方法讲授实地演示互动练习2.4 教学评估实地演示评估伤情互动练习评估伤情第三章:止血和包扎3.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的止血方法掌握包扎技巧了解止血和包扎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正确的止血方法包扎技巧止血和包扎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实地演示互动练习3.4 教学评估实地演示正确的止血方法互动练习包扎技巧第四章:骨折和脱位的处理4.1 教学目标学会识别和处理骨折和脱位掌握骨折和脱位的固定方法了解骨折和脱位的处理原则4.2 教学内容识别和处理骨折和脱位骨折和脱位的固定方法骨折和脱位的处理原则4.3 教学方法讲授实地演示互动练习4.4 教学评估实地演示识别和处理骨折和脱位互动练习骨折和脱位的固定方法第五章:创伤急救的常见错误和陷阱5.1 教学目标了解创伤急救的常见错误和陷阱学会避免和纠正这些错误和陷阱提高创伤急救的准确性和效率5.2 教学内容创伤急救的常见错误和陷阱避免和纠正这些错误和陷阱的方法提高创伤急救准确性和效率的技巧5.3 教学方法讲授互动讨论案例分析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讨论第六章:创伤急救的通讯和求助6.1 教学目标学会在创伤急救中有效沟通的方法了解如何呼叫急救服务掌握创伤急救中的信息传递技巧6.2 教学内容创伤急救中的有效沟通方法呼叫急救服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信息传递技巧和创伤急救团队协作6.3 教学方法讲授模拟演练互动讨论6.4 教学评估模拟演练中的沟通和协作表现学生对呼叫急救服务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常见创伤类型和急救措施7.1 教学目标掌握不同类型创伤的急救措施了解常见创伤的分类和特点学会针对性地处理各种创伤情况7.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创伤的急救措施常见创伤的分类和特点针对性地处理各种创伤情况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模拟演练互动讨论7.4 教学评估模拟演练中对不同创伤类型的处理能力学生对常见创伤特点和急救措施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儿童创伤急救8.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创伤的特点和急救原则学会针对儿童创伤的特定急救措施掌握儿童创伤的评估和处理技巧8.2 教学内容儿童创伤的特点和急救原则针对儿童创伤的特定急救措施儿童创伤的评估和处理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模拟演练互动讨论8.4 教学评估模拟演练中对儿童创伤的处理能力学生对儿童创伤特点和急救措施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心理支持和创伤后应激9.1 教学目标学会在创伤急救中提供心理支持的方法了解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掌握创伤急救中的心理干预技巧9.2 教学内容创伤急救中提供心理支持的方法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心理干预技巧和创伤急救团队协作9.3 教学方法讲授模拟演练互动讨论9.4 教学评估模拟演练中的心理支持和干预表现学生对创伤后应激反应和心理干预技巧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创伤急救的持续学习和团队协作10.1 教学目标了解创伤急救的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有效协作的方法掌握创伤急救中的持续学习和团队协作技巧10.2 教学内容创伤急救的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在团队中有效协作的方法持续学习和团队协作技巧10.3 教学方法讲授模拟演练互动讨论10.4 教学评估模拟演练中的团队协作表现学生对持续学习和团队协作技巧的掌握程度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针对创伤急救技术进行培训,共分为十个章节。
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
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技巧。
2.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思考和自我防护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警觉性,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2. 学习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3. 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饮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采用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进行火灾、地震等逃生演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火灾、地震等逃生演练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 准备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饮食安全等方面的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讲解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饮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火灾、地震等逃生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避险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技巧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火灾、地震等逃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收集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的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地震局等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安全工作和应急避险的专业知识。
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理论知识, 了解常见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 ,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理论讲解、案 例分析、实践操作和考核评估。
05
现场安全
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紧急呼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提供 准确的地址和伤情描述。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伤者呼吸道畅通,清 除口腔异物,保持头部侧
倾。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方法
扭伤与拉伤
立即停止活动,冷敷受伤部位, 抬高受伤肢体,避免肿胀。
中暑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 用冷水擦拭身体,补充水分。
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安全意识培养 • 自救技能训练 • 互救方法与技巧 • 安全避险知识普及 • 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当前社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员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 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1
02
烫伤
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涂抹抗生 素药膏,避免感染。
03
04
骨折
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尽快 就医。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指南
判断意识和呼吸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询问是否清醒 ,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学校国家安全教育日班会教案二:应急处理与自护技能
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威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学校定期举行国家安全教育日班会,这次的班会教案是关于应急处理与自护技能。
一、应急处理在我们的生活中,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一旦遭遇到了灾害、意外和紧急情况,我们要迅速做出反应,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 急救知识在突发事件中,受伤的人需要及时的急救。
急救疏散点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例如:1. 如何判断伤者的伤势2. 如何止血3. 如何施行心肺复苏术4. 如何进行人工呼吸等2. 疏散逃生在火灾、地震、洪灾爆炸等突发事件中,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疏散逃生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惊慌。
2. 往安全出口靠近。
3. 不要使用电梯。
4.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以及减少吸入有害气体的机会。
5. 不要回到危险现场寻找失物。
3. 自救互救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应该付出责任并及时救助受伤的人,同时也应该提高自救的意识。
在自救互救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冷静。
2. 寻找避难处。
3. 检查自己的身体状态。
4. 发出求救信号寻求外界帮助。
二、自护技能在常规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各种自护技能,以提高我们自身的安全能力。
1. 防盗技能我们不仅应该加强安全意识,寻找可信赖的安全系统,并加强物业管理,同时也应该掌握防盗技能。
1. 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公开区域。
2. 安装门锁和窗户锁。
3. 避免开门让陌生人进入。
4. 安装报警器。
2. 防诈骗技能我们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骗技能,对于突发事情保持冷静。
1.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
2. 不要点击陌生链接。
3. 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4. 认真阅读合同和协议。
5. 密码设置复杂一点以增加安全程度。
三、结语在这次的国家安全教育日班会教案中,我们探讨了应急处理与自护技能。
学生应急避险与自我保护教育教案
学生应急避险与自我保护教育教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灾害频发,人们对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的需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在学校中度过了大部分时间,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抵抗灾害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各类灾害和事故的特点和应对方式;2.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知识;3.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4.有效处理紧急情况,减少人身和财产损失。
三、课程内容1.灾害的分类和特征介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分类,了解各类灾害的特点和危害,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火灾逃生技能学习火灾的危害和防范知识,掌握如何正确逃生和使用灭火器等设备。
3.地震避险和自救技巧介绍地震的特点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学习如何正确躲避地震和自救。
4.水上溺水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教授水上溺水事故的防范和自救技巧,包括学习游泳和正确使用救生设备等。
5.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学习交通事故的预防知识,掌握行人和骑行者在道路交通中的安全准则。
6.电气事故的防范和自救介绍电气事故的危害和防范知识,学习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并避免电击事故。
7.食品中毒的防范和处理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和危害,学习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处理方法。
8.自然灾害中的应对策略学习在自然灾害中的应对策略,如台风、洪水、雪灾等,掌握基本的避险技巧。
9.紧急报警和求救教授紧急报警和求救的方法,包括电话报警、呼救等,培养学生的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10.公共场所安全和急救学习公共场所的安全和常见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术、止血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图文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实践演练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相关技能。
3.小组讨论和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经验和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通过课堂测试、演练表现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课程目标。
应急避险防护用品的使用技能及创伤自救互救培训教案2
应急避险防护用品的使用技能及创伤自救互救培训教案12现场创伤急救搬运及紧急处理要点第一章现场急救一、现场急救技术现场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技术。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伤员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保持体温,腰背部下垫放柔软的衣服等。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应先清除伤员口中异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舌头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3种。
1.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伤员头部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
救援人员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紧伤员的口将气吹入,使伤员吸气;然后,松开捏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4~16次。
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口对口吹气法(a)捏鼻张嘴;(b)贴紧吹气;(c)放松换气2.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为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教学方法及提示3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伤员胸部两乳头之下,借助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
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16~20次。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仰卧压胸法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按压法同时进行。
3.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与仰卧压胸法在操作上大致相同,只是使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两大腿外侧。
安全防护与自救互救教案
安全防护与自救互救教案安全防护与自救互救一、项目介绍:安全防护主要是通过理论分析,向学生介绍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饮食安全和防止自然灾害等内容;自救互救则主要是通过操作介绍多种互救方法,如畅通气道法、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法等。
二、培训目标:1、实践目标: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学会生存。
2、技能目标: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学会并掌握一部分自我保护的技能;掌握常用的几种互救方法。
3、思想目标:提高学生珍惜生命、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品德;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学会合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交通安全和防火,这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互救的方法,这是教给学生一种救治他人的技能,也能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德。
2、难点:胸外心脏按压。
(这项内容操作性很强,而学生又多为第一次接触,所以有一定难度)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启发式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类型:学会掌握类六、教具:灭火器、包扎布、复苏人等七、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安全防护常识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见一些意外情况,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比如交通事故、火灾等,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一些安全防护常识。
一、交通安全常识“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的四件大事。
“行”就是交通。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水、陆、空交通运输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许多城市相继建成了高速公路、地铁、高架道路,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据统计,9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或行人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
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
“交通法规,生命之友”,只要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就能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您和您的家庭幸福。
(一)交通信号和标志规定1. 信号灯常见的交通信号灯有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避险防护用品的使用技能及创伤自救互救培训教案12现场创伤急救搬运及紧急处理要点第一章现场急救一、现场急救技术现场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技术。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伤员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保持体温,腰背部下垫放柔软的衣服等。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应先清除伤员口中异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舌头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3种。
1.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伤员头部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
救援人员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紧伤员的口将气吹入,使伤员吸气;然后,松开捏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4~16次。
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口对口吹气法(a)捏鼻张嘴;(b)贴紧吹气;(c)放松换气2.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为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教学方法及提示3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伤员胸部两乳头之下,借助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
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16~20次。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仰卧压胸法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按压法同时进行。
3.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与仰卧压胸法在操作上大致相同,只是使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两大腿外侧。
因为用这种方法做人工呼吸有利于伤员排出肺内水分,因而用于对溺水人员的急救较为适合。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俯卧压背法4(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2种方法。
〖1.心前区叩击术心前区叩击术是指伤员心脏骤停后救护者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应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5次,并观察伤员脉搏、心跳。
若心脏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操作时,应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置其心前区,右手握拳,从距患者胸部上方约40~50 cm处,向左手背上叩击。
2.胸外心脏按压术胸外心脏按压术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用心前区叩击术,如果叩击无效,应及时正确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于木板上或地上,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将另一手掌压于其上,使双手重叠,置于伤员胸骨中下1/3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冲击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使成人胸骨压下陷至少5 cm;按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利于心脏的舒张。
按压次数以每分钟80~100次为宜。
按压过快,心脏舒张不够充分,心室内血液不能完全充盈;按压过慢,动脉压力低,效果也不好。
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术时的注意事项:(1)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异。
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力量宜小些。
按压时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可致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引起气胸等。
(2)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法最好同时施行,无论单人心肺复苏还是双人心肺复苏,均为每按压心脏30次,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3)按压显效时,可摸到伤员颈总动脉、股动脉开始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口唇、皮肤转为红润。
(三)止血止血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在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处,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
此法可作为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措施。
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各部位的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如下图所示。
5指压止血法(a)手指止血;(b)手掌止血;(c)前臂止血;(d)肱骨动脉止血;(e)下肢股动脉止血;(f)前头部止血;(g)后头部止血;(h)面部止血;(i)锁骨下动脉止血;(j)颈动脉止血2.加垫屈肢止血法当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时,如果没有骨折和关节脱位,这时可采用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
在肘窝处或膝窝处放入叠好的毛巾或布卷,然后屈肘关节或屈膝关节,再用绷带或宽布条等将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加垫屈肢止血法63.止血带止血法当上肢或下肢大出血时,在井下可就地取材,使用胶管或止血带等材料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压迫出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
加垫屈肢止血法(1)止血带的使用方法:①在伤口近心端上方加垫。
②急救者左手拿止血带,上端留13~17 cm,〖JP〗紧贴加垫处。
③右手拿止血带长端,拉紧环绕伤肢伤口近心端上方2周,然后将止血带交左手中、食指夹紧。
④左手中、食指夹止血带,顺着肢体下拉成环。
⑤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紧固定。
⑥在上肢应扎在上臂的上1/3处,在下肢应扎在大腿的中下1/3处。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止血带止血法(2)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①扎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防止肢体远端因淤血而增加失血量。
②扎止血带时要有衬垫,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以免损伤皮下神经。
③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其均有2根平行的骨骼,骨间可通血流,所以止血效果差。
但在肢体离断后的残端可使用止血带,应尽量扎在靠近残端处。
④禁止扎在上臂的中段,以免压伤桡神经,引起腕下垂。
⑤止血带的压力要适中,以既达到阻断血流又不损伤周围组织为度。
⑥止血带止血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h,时间太长可导致肢体坏死;太短会使出血、休克进一步恶化。
因此,使用止血带的伤员必须配有明显标志,并准确记录开始扎止血带的时间,每0.5~1 h缓慢放松1次止血带,放松时间为1~3 min,此时可抬高伤肢压迫局部止血;再扎止血带时应在稍高的平面上绑扎,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使用止血带以不超过2 h为宜,应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
4.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主要适用于静脉出血的止血。
其做法是:首先将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布料等盖在伤口处,然后用绷带或布条适当加压包扎,即可止血。
压力的7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而不影响伤肢血液循环为宜。
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四)创伤包扎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和创面,减少感染,减轻痛苦。
加压包扎有止血作用。
用夹板固定骨折的肢体时,需要包扎,以减少继发性损伤,也便于将伤员运送到医院。
1.布条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
该方法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处的包扎。
将布条作环行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
(2)螺旋包扎法。
该方法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
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布条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1/2或1/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2圈后予以固定。
其具体操作如图11-9所示。
螺旋包扎法(3)螺旋反折包扎法。
该方法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
开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到渐粗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布条上面,另一手将布条自该点反折向下并遮盖前圈的1/2或1/3。
各圈反折须排列整齐,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部分。
(4)“8”字包扎法。
该方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
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8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2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
2.毛巾包扎法(1)头顶部包扎法。
将毛巾横盖于头顶部,包住前额,两前角拉向头后打结,两后角拉向下颌打结。
其具体操作如图11-12所示。
或者是将毛巾横盖于头顶部,包住前额,两前角拉向头后打结,然后两后角向前折叠,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如果毛巾太短可接带子。
(2)面部包扎法。
将毛巾横置,盖住面部,向后拉紧毛巾的两端,在耳后将两端的上、下角交叉后分别打结,在眼、鼻、嘴处剪洞。
(3)下颌包扎法。
将毛巾纵向折叠成四指宽的条状,在一端扎一小带,毛巾中间部分包住下颌,两端上提,小带经头顶部在另一侧耳前与毛巾交叉,然后小带绕前额及枕部与毛巾另一端打结。
(4)肩部包扎法。
单肩包扎时将毛巾斜折放在伤侧肩部,腰边穿带子在上臂固定,叠角向上折,一角盖住肩的前部,从胸前拉向对侧腋下,另一角向上包住肩部,从后背拉向对侧腋下打结。
(5)胸部包扎法。
全胸包扎时将毛巾对折,腰边中间穿带子,由胸部围绕到背后打结固定。
胸前的2片毛巾折成三角形,分别将角上提至肩部,包住双侧胸,两角各加带过肩到背后与横带相遇打结。
6)背部包扎法。
该方法与胸部包扎法相同。
(7)腹部包扎法。
将毛巾斜对折,中间穿小带,小带的两头拉向后方,在腰部打结,使毛巾盖住腹部。
将上、下两片毛巾的前角各扎一小带,分别绕过大腿根部与毛巾的后角在大腿外侧打结。
(8)臂部包扎法。
该方法与腹部包扎法相同。
3.包扎注意事项(1)在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触碰伤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2)不能用井下的污水冲洗伤口。
伤口表面的异物(如煤块、矸石等)应去除,但伤口深部异物须由医院处理,防止重复感染。
(3)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不可过松或过紧,结头不要打在伤口上,应使伤员体位舒适,绷扎部位应维持在功能位置。
(4)脱出的内脏不可拿回腔内,以免造成体腔内感染。
(5)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 cm。
(五)骨折临时固定骨折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的疼痛,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伤邻近组织、血管9和神经,也是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1.操作要点(1)在进行骨折固定时,应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物品。
手边没有上述物品时,可就地取材,如使用树枝、木板、木棍、硬纸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代替。
必要时也可将受伤肢体固定于伤员健侧肢体上,如下肢骨折可与健侧绑在一起,伤指可与邻指固定在一起。
如果骨折断端错位,救护时暂不要复位,即使断端已穿破皮肤露在外面,也不可进行复位,而应按受伤原状包扎固定。
(2)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2个关节,在肩、肘、腕、股、膝、踝等关节处应垫棉花或衣物,以免压破关节处皮肤。
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3)搬运伤员时要做到轻、快、稳。
2.固定方法(1)上臂骨折。
于患侧腋窝内垫以棉垫或毛巾,在上臂外侧安放垫衬好的夹板或其他代用物后开始绑扎。
绑扎后,使肘关节屈曲90°,将患肢捆于胸前,再用毛巾或布条将其悬吊于胸前。
其具体操作右图所示。
(2)前臂及手部骨折。
用衬好的两块夹板或代用物,分别置放在患侧前臂及手的掌侧及背侧,以布带绑好,再以毛巾或布条将前臂吊于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