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2)》备课教案
二 《圆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二《圆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圆的认识》。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学会使用圆规画圆,并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画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圆规的正确使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它的边界是一条连续的曲线,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它们都有边界和角度。
3.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圆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圆没有边界,也没有角度。
4. 教师总结:圆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它的边界是一条连续的曲线,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三、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性质,如圆的对称性、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3. 教师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用圆规画圆。
四、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圆规、直尺和量角器。
2.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圆规画出一个指定大小的圆。
3. 学生互相交流,比较各自画的圆,讨论如何改进。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动手操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一、圆的基本概念1. 圆心2. 半径3. 直径二、圆的性质1. 对称性2. 周长3. 面积三、圆规的使用方法四、画圆的方法作业设计:1. 请用圆规画出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西师大版,主要涵盖了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即圆的认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圆的定义、特点、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及其特点;2. 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
而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笔等。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如果我们要在操场上画一个最大的圆,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 知识点讲解:接着,我会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圆的定义、特点、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它的半径。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点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线的距离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圆的特点:无角、无边、形状完全相同。
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标注出它的半径。
答案:半径为5厘米。
2.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为8厘米,请计算它的直径。
答案:直径为16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对圆的认识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六年级上册二圆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圆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圆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的认识(二)单元第七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1.理解和建立扇形的概念,认识圆心角和弧;利用画圆的方法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通过自主探究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3.通过认识扇形与设计图案,让学生感受圆的神奇以及圆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认识圆心角和弧,并利用画圆的方法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难点让学生了解圆周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许多小线段组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画一个半径是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o、半径r、直径d。
2.图中,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圆的直径是多少厘米?二、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你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有皮无肉,几根瘦骨,摇摇摆摆,风头出足。
(打一物)课件出示:师:这就是我们平时用的折扇。
课件出示: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扇子。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结合教材的内容,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师:一把扇子打开后的形状,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扇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扇形,去认识它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讲授新课一、认识扇形师:扇形像我们学习的什么图形?课件出示:标出∠1,并指出:∠1的顶点在圆心,这样的的角叫做圆心角。
师:大家看看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师:大家再看看这个扇形,你发现它还有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像圆,但只是圆的一部分。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顶点在圆心上。
学生:还有一条弯曲的边。
通过说一说、看一看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圆心角的特点,加深印象。
通过学生的师指出: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或弧BA。
大家看看弧与圆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现在你们能准确地说说扇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吗?引导学生得出:由圆心角的两条边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就是扇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课题:圆的认识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四、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
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学生从圆中初步去感知,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突破方法:在尝试的基础上发现掌握圆的画法。
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形纸片、一张白纸(2)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圆相关的其它教学资源。
七、教学过程板书:圆心:指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师: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多量几条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板书:半径。
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出示课件)生:回答。
师: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板书:直径㈢研究圆的特征1、师:请同学们在圆形纸片上画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生:由学生完成。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纸片、直尺、圆规、课件、小熊玩具,圈,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模型。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欣赏圆形的物体)同学们这些图片美吗?(美)谁都喜欢美,渴望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我们生活中最美的图形——圆。
二、认识圆师: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在它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平面图形,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上将把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一一展示,请同学们大声的说出它们的名字好吗?课件出示曾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面图形,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接下来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帮老师一个小忙。
请一名同学蒙上另一名学生的眼睛,请被蒙上眼睛的同学用手摸一摸老师准备好的图形模型,并猜测可能是什么图形。
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觉得圆和别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从而揭示圆的定义: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三、游戏激趣师:认识了圆这个朋友,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吧。
师:近来国家一直倡导我们学生要强健体魄,所以特地在我们课程的间隙安排了三十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让同学们可以快乐的运动一回,游戏一回。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但老师却为此伤透了脑筋。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不能天天做同一个游戏吧,总得换换花样是不是?前段时间老师就想了一个新游戏叫做“套圈”。
这个游戏怎么做呢?就是在操场的中间插上一面小红旗,然后选一些同学拿一个圈同时套向插好的小红旗,凡是套上小红旗的同学都会获得一份小礼品。
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有趣)但老师至今还有一难题未解决,就是我不知道应该让这几个同学如何站,才能让这个游戏公平公正。
同学们你们来帮老师想想办法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圆的认识。
我们将学习圆的定义、特征、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了解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和运用直径、半径等词语,并了解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特征、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地球仪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它们是什么?2. 知识讲解:(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圆的特征:圆有无数个点,所有这些点都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叫做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3)直径和半径的区别:直径穿过圆心,而半径只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一点。
3. 例题讲解:(1)例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它的半径。
解答: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所以半径是10厘米的一半,即5厘米。
(2)例题: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求它的直径。
解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直径是8厘米的两倍,即16厘米。
4. 随堂练习:(1)练习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周长=π×直径=3.14×12=37.68厘米;面积=π×半径²=3.14×(12÷2)²=113.04平方厘米。
(2)练习题: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它的直径和周长。
解答:直径=半径×2=5×2=10厘米;周长=π×直径=3.14×10=31.4厘米。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圆的教案(含反思)
第二章圆的认识1.圆的认识第1课时圆的特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主题图,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探究兴趣1.说说生活中的圆形。
2.揭题:看来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
3.出示课件,学生比较。
板书: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二、操作交流,感知圆的特征1.圆规画圆。
你能用手中的工具画一个标准的圆吗?学生第一次画圆。
教师演示怎样使用圆规正确的画圆。
(强调不能用手握住圆规的两脚来画圆)教师:请同学们用圆规再画一个标准的圆。
2.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半径大,则圆大;半径小,则圆小。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其实,我们把在圆中心的这一固定点叫做圆心。
用O表示。
3.认识半径。
展示动画从圆心到圆上的一条线段,齐读由于圆周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半径就有无数条。
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画出这无数条半径的代表,你认为画几条合适。
(1条)因为所有半径都相等。
(不相信,请学生说理由:直尺量;或用圆纸对折)说明半径的特征并板书:在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4.认识并画圆的直径。
(1)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没有像这样比较特殊的线段能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教师: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来,画时要注意什么?(过圆心,两端在圆上)其实直径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旨在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学会使用圆规画圆,并能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画圆,并能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 圆规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3. 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圆的性质。
3. 活动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圆的性质,总结圆的性质。
4. 活动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圆规的使用方法,教师点评、指导。
5. 活动三: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圆规画圆,教师点评、指导。
6. 应用拓展: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8. 作业布置:布置与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圆的认识2. 板书内容:- 圆的基本概念- 圆的性质- 圆规的使用方法- 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基础题:绘制圆,并标出圆的半径、直径。
2. 提高题: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圆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圆的性质,学会了使用圆规画圆,并能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圆的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3. 培养学生使用圆规画圆的能力,并能准确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 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 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圆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钟表等,引出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 讲解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 通过示范和学生的操作,发现圆的性质。
- 引导学生通过圆规画圆,并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3. 巩固-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性质和圆的度量。
-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应用-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 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2. 圆心和半径3. 圆的性质4. 圆的度量5. 圆的周长和面积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 画出给定半径的圆。
- 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2. 提高练习- 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场地的面积。
3. 拓展练习- 研究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环节通过讲解、示范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巩固和应用环节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圆的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 圆周率的含义和近似值。
3.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作用。
2. 探究活动:- 让学生观察圆规画圆的过程,总结圆的性质。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 引导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圆规和直尺绘制不同大小的圆,并测量其半径和直径。
4. 案例分析:分析圆形物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风扇等。
5. 总结:总结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圆的度量,强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 圆的性质: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的概念。
3. 圆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给定圆的半径、直径和面积。
2. 实践题: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圆形物品,测量其半径和直径,并计算面积。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圆的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圆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圆的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通常是学生理解上存在较大障碍的知识点,需要教师通过特别设计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克服。
《圆的认识(二)》教案(精选3篇)
《圆的认识(二)》教案(精选3篇)《圆的认识(二)》篇1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教具:教学圆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
你有办法找出来吗?二、探索活动: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圆的认识(二)》教案篇2课题圆的认识(二)课型新授内容科书(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6-7页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圆的对称性、半径与直径的关系难点找出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提高识图能力一、新授活动一:请用含有圆形的物体在纸上画一个圆活动二:你能找出这个圆的圆心吗?试一试有哪些方法活动三: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可能发现:把圆至少对折两次就可以找到圆心;圆是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圆的直径,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圆) 西师大版
第二单元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第13页“课堂活动”,第15页练习三第1至4题学习目标:1、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圆的平面图形的过程,会用圆规画圆,进一步认识圆,感受圆与生活的联系。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掌握其特征,理解半圆与直径的关系。
3、简单认识扇形,知道扇形与圆的关系。
4、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认识圆的特征,弄清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认识圆的特征,弄清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自学自学教材第12页例1、例2,并完成以下问题:1、回顾抢板凳游戏的玩法。
被抢的板凳通常放在哪儿?玩游戏的人通常站成什么队形,为什么?这个游戏蕴含了什么数学知识?2、例举生活中的圆形。
3、圆形的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分别起着什么作用?又有怎样的联系呢?4、请试着任意画一个圆、画一个半径为2cm的圆形、画一个直径为3cm的圆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5、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6、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请提出来并记录下来。
二、互学1、组内交流自学提纲中的相应问题并订正答案。
2、谈谈小组的发现或疑惑。
三、展学1、通过组内互学,谈谈对圆形的认识。
2、比较自己任意画的圆与组内成员所画圆大小相同吗?3、怎样才能画出与别人大小一样的圆?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4、圆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四、查学: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图形,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2、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4、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用字母()表示。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用字母()表示。
6、()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即圆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学习来理解圆的定义、圆的性质以及如何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则是理解圆周率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圆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轮子等,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轮子等,并引导他们观察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
2. 圆的定义:接着,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圆的定义,即圆是一个平面上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3. 圆的性质:然后,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圆的性质,如圆的直径是圆上最长的线段,圆的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等。
5. 例题讲解: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进行讲解。
例如,如果一个圆的直径为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6.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一些圆的周长和面积。
7. 圆周率的含义: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圆周率的含义,即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用符号π表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的认识定义:平面上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性质:直径、半径周长计算:C=πd或C=2πr面积计算:A=πr²圆周率:π七、作业设计答案:直径为15厘米的圆:周长:C=πd=3.14×15=47.1厘米面积:A=πr²=3.14×(15÷2)²=706.5平方厘米半径为8厘米的圆:周长:C=2πr=2×3.14×8=50.24厘米面积:A=πr²=3.14×8²=200.96平方厘米2. 请解释一下圆周率的含义。
二 圆《圆的认识》 (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二圆《圆的认识》 (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征。
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圆,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要素,并探索圆的性质,如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的理解。
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圆规、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2. 圆形物品,如硬币、圆盘等。
3. 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1. 引入- 利用圆形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特征。
- 提问学生关于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探究- 分组让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并观察圆的性质。
-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的概念。
-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
3. 讲解和演示- 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重点解释半径、直径和圆心的定义。
- 演示如何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并展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
4. 练习和应用-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圆的认识和应用。
-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
5. 总结和评价-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重要性和应用。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思考。
板书设计:1. 二圆《圆的认识》2.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 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4. 圆的周长和面积5. 练习和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圆的认识和应用。
2. 观察身边的圆形物品,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圆的性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探究、讲解、练习和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学生通过绘制圆和使用圆规,培养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练习和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学生对圆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2]
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2、13页二、教学目标:1、引导先生在观察、画图、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甚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先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加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考虑。
3、先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
三、教学难点:先生归纳圆的特点。
四、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圆规、事前画好的圆、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由生活进入课题,用复习导入法学习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学习圆,请你们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圆呢?(先生考虑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对,其实圆可以从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抽象出来,它是一个平面图形。
那请你们再想一想,之前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生回答)请大家观察一下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圆有甚么不一样?(生回答)嗯,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有直直的边,所以我们叫他们直线图形。
圆是由甚么围成的知道吗?(曲线)所以圆是封闭的曲线图形。
(二)学习新课。
1、学画圆师:刚刚见过那么多圆,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圆抽象出来画在纸上吗?讨论一下,(生:可以印着来画,还可以---),画圆最多见的方法就是借助圆规。
先生试画,考虑:你是怎样画的?总结画圆的方法,继续画圆,考虑:甚么决定圆的地位?甚么决定圆的大小?2、认识半径、圆心其实画圆只需确定了这个长度就可以了,我们把这个长度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请你们用本人的话说一说甚么是半径。
生:从两头这个点到圆上任意一个点之间的线段就是半径师:没错,画圆时,圆规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 表示。
(教师板书,并引导先生在本人的圆上标出圆心及字母O。
)师:下方来比赛画半径,看看谁在一分钟内钟画出圆中的半径多,比赛开始,你们觉得像这样的线段有几条?(有数条)能画完吗?为甚么?生:如果我们继续画下去,永世也画不完,所以该当有没有数条。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圆第2课时圆的认识(2)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圆第2课时圆的认识(2)教案西师大版第二单元圆第2课时圆的认识(2)教科书第13页例3、练习三第51.2.3.4.难点:渗透极师:(出示折扇实物图)同学们认识这件物品吗?对,这是折扇,我们把它打开到一定程度1.课件出示教材教材第13页例3(1师:(出示打开的折扇)我们常见的折扇打开后的图形实际上属于圆形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把打开后的折扇的形状和例3中的阴影部分对照一下,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阴影部分和圆有什么关系?(2)进入情境,全面观察、集体交流。
①让学生认真观察“看一看,认一认”中的圆,然后对照左侧的扇面说一说什么是扇形,以③用投影出示例3教师明确:∠1⑦投影出示一个虚线画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A、B⑧让学生观察:A、B两师:我们刚刚认识了扇形,下面一起研究一下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3①投影出示圆心角分别为150°、120°、90°、60③观察这几个扇形的大小,小组讨论: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组长做好记录,并带领小组(4)教师归纳:由圆心角的两条边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是扇形。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两条边是两条半径。
(板(5出示教材第13②集体汇报,并说明自己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这三个圆中的阴影部分都是由圆心角和组成(6出示教材第14页“课堂活动”第1(7)教师小结:扇形不仅仅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折扇的形状,只要是符合扇形的定义就是扇形,可以小于一个半圆,可以等于一个半圆,也可以大于半圆,只要是由圆心角的两条边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就是扇形。
2.(1①出示例4师:这幅图案美不美呀?同学们想自己画出这幅美丽的图案来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2小结画法:第一步,在一个正方形中,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画一个最大的圆;第二步;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为半径分别画四个扇形;第三步,把大圆和扇形相交的部分涂色。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案例一、课题概述:《圆的认识》是西师大版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因此《圆的认识》是这一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二、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认识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自主学习圆规画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河北省内丘县平安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
2、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生活中有许多圆形的物体,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3、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乐意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中学习,能积极动手参与。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课本、课件,圆规、纸片及剪刀一把。
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1、口答学过的平面图形。
复习旧的知识,引出新的平面图形。
板书: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你们知道吗?就是这种曲线图形,里面还藏着许多秘密呢!(二)、探讨圆心。
圆有哪些特征呢1、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圆形纸折一折,等会儿你一定会有许多发现。
2、现在请把你的圆形纸打开,认真观察这些圆内的折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3、没错!这一点是圆中心,我们把它叫做圆心,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结论过程,学生理解与掌握有关圆的认识知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2、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情感与态度目标:1、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调查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屏幕环境;(3)学生准备圆实物图。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上课前,老师想让大家当当评委,如果这六个小朋友都站在各自的位置上投圈,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ppt出示套圈图)生:不公平,因为大家站的位置不同,有的远,有的近。
师:那要怎样才能让游戏公平呢?通过本课学习,大家就有了答案,并可以解释原因了。
师指着图形问:同学们,这个图形认识吗?生:认识,圆形。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找到这么多的圆,老师也找到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ppt显示生活中遇到的圆形物体)师: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圆”。
(板书:认识圆)(二)、探究新知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师:大家说了很多生活中是圆的物体,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圆呢?师:课前老师叫你们准备了带圆形的、可以画圆的工具,请大家拿出来,在纸上画一画,看看谁的方法最多。
(学生画圆,老师指导)师:画完了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画圆的?学生介绍如何画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第2课时认识扇形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第2课时认识扇形说课稿西师大版()«扇形的看法»说课稿一、教材剖析我说课的是西师版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局部圆的看法第2课时的内容——«扇形的看法»。
这局部外容是在先生学习了圆的看法的基础上停止教学的,学好这局部外容有利于提高先生的入手才干,增强创新看法,而且进一步开展了先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味,取得处置实践效果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先生在以前曾经看法了圆,又在前面一节课时的基础下去看法了扇形,先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聚和生活阅历,对扇形的看法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关于先生来说看法扇形很复杂,但是在看法扇形的基础上看法圆心角,测量圆心角度数关于先生来说还是比拟难的,所以,依据本班的实践状况,教学时,注重对差生的指点。
二、教学目的依据上述教材剖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自己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看法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看法扇形,并能准确判别圆心角和扇形。
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议扇形面积。
2.进程与方法:使先生经过观察与剖析、入手操作、协作交流等活动,取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艺,进一步开展先生思想才干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看法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学难点:看法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从先生己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动身,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在实施教学进程中,主要表达以下特点:1.情形导入法,激起求知愿望充沛应用多媒体引入情境,激起学习兴味,让先生从身边的实物感遭到扇形,使先生对扇形有一个初步的看法,接着从实物中笼统出数学模型——扇形,从而使先生从理性看法上升到理性看法,既培育了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也使先生感到学习扇形重要性。
2.引导发现法使每个先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感遭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打破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建立扇形的概念,认识圆心角和弧。
2.进一步巩固画圆的方法,并能利用圆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3.通过不同圆的组合来画一些优美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圆的神奇及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4.让学生了解圆周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许多小线段组成的,渗透极限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建立扇形的概念,认识圆心角和弧。
难点:渗透极限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出示折扇实物图)同学们认识这件物品吗?对,这是折扇,我们把它打开到一定程度后的形状叫做扇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和它相关的知识。
(板书:认识扇形)
二、互动新授
1.课件出示教材教材第13页例3。
(1)创设情境,做好铺垫。
师:(出示打开的折扇)我们常见的折扇打开后的图形实际上属于圆形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把打开后的折扇的形状和例3中的阴影部分对照一下,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阴影部分和圆有什么关系?
(2)进入情境,全面观察、集体交流。
①让学生认真观察“看一看,认一认”中的圆,然后对照左侧的扇面说一说什么是扇形,以及扇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②指名回答。
(板书:扇形是由圆心角和圆心角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它是圆的一部分。
)
③用投影出示例3右侧的图。
教师明确:∠1是圆心角。
④让学生观察: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地方?
⑤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⑥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圆心角: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两边由两条半径组成。
⑦投影出示一个虚线画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A.B两点之间用线相连)。
⑧让学生观察:A.B两点之间的实线是在什么上画的?
⑨指名回答:在圆上。
⑩教师归纳并板书: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扇形,下面一起研究一下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3)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①投影出示圆心角分别为150°、120°、90°、60°的扇形。
②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扇形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③观察这几个扇形的大小,小组讨论: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组长做好记录,并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归纳整理。
④集体汇报。
(4)教师归纳:由圆心角的两条边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是扇形。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两条边是两条半径。
(板书: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
(5)巩固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下面的三幅图。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归纳的扇形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三个圆中的阴影部分是不是扇形。
①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②集体汇报,并说明自己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这三个圆中的阴影部分都是由圆心角和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及半径之间的弧组成的,符合扇形的定义,所以它们都是扇形。
)(6)课堂练习。
出示教材第14页“课堂活动”第1题。
①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找圆心和直径的方法。
②动手操作找出圆心和直径。
③集体汇报。
④根据扇形的定义独立画出扇形。
⑤集体展示,学生评价。
(7)教师小结:扇形不仅仅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折扇的形状,只要是符合扇形的定义就是扇形,可以小于一个半圆,可以等于一个半圆,也可以大于半圆,只要是由圆心角的两条边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就是扇形。
2.利用圆设计图案。
(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
①出示例4第一幅图。
师:这幅图案美不美呀?同学们想自己画出这幅美丽的图案来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美丽的图案时怎样画出来的吧!(课件展示第一幅图的设计过程)让学生在小组中分析一下第一个图案是怎么画的。
(2)小组合作,探索画法。
①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着用圆规画出图案。
②集体汇报,边说边演示。
小结画法:第一步,在一个正方形中,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画一个最大的圆;第二步;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为半径分别画四个扇形;第三步,把大圆和扇形相交的部分涂色。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下面再来观察一下第二幅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好吗?
(多媒体展示第二幅图的绘制过程。
)
③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④集体汇报,边说边演示:第一步画一个大圆,在圆中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第二步分别以这四条半径为直径作四个小圆;第三步,把四个小圆相交的部分涂色。
(3)教师归纳:圆是神奇而美丽的。
我们可以用圆组合出很多美丽的团,只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总能用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的。
(4)出示教材第14页“课堂活动”第2题。
①先让学生观察这几幅图,同桌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都是由圆形构成的)
②分别观察这三幅图,同桌讨论一下:这三幅图在画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些圆的半径相等,并且每两个圆都经过各自的圆心。
)
③学生根据讨论出的画法要点,按照自己的喜好用圆设计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使用圆规时出现的问题。
④选出几幅有代表性的图案,用投影仪展示,集体评价。
3.师:我们画圆的时候用圆规来画,那么用线段能不能画出一个圆来呢?请大家仔细观
察一下这幅图,看一看每条边是怎样等分的,每边的数是怎样排列的,每条线段是怎样连接的。
(出示教材第14页中间的图案)
(1)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
(2)集体汇报。
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是均分成12份,上下两边分别用数字1.2.3.4.5.6.5.4.3.2.1标注中间的点,左右两边分别用6.5.4.3.2.1.2.3.4.5.6标注中间的点。
每条线段连接的顺序是1——1,2——2,3——3,4——4,5——5,6——6。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多媒体动画配合演示。
师:这样绕下去,能不能绕成一个圆呢?(能)如果把每条边等分成24份,会不会更接近一个圆形呢?
①学生思考。
②教师多媒体演示。
③小结:等分的份数越多,绕成的图形接近一个圆。
三、巩固练习
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5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知道了扇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张开的角度有关;学会了用圆组合美丽的图案;懂得了用线段来画圆的方法——把正方形的边等分的份数越多,连接出来的图形越接近圆形。
五、作业设计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笔记】
圆的认识
例3:认识扇形
扇形是由圆心角和圆心角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它是圆的一部分。
圆心角: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由两条半径组成。
弧: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例4:利用圆的知识设计图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先从学生熟悉的折扇入手,让学生对扇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由此引入新课。
把折扇和圆中涂色部分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建立扇形的概念,教会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途径。
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探究,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发现、归纳、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画图的方法出现了一些疑惑,教师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开疑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