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方案
城镇路面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城镇路面工程施工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2986c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e.png)
城镇路面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工程概况城镇路面工程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进行的路面施工工程,主要包括路面修建、路面维护和路面改造等工作。
城镇路面工程的施工范围广泛,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要求都较高。
本施工方案范本是针对城镇路面工程的一般施工情况编制的,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施工安全等内容。
在实际施工中,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单位组织结构本工程施工单位为某某施工公司,设施工现场组织结构如下:1.1 施工单位总经理1.2 工程部主任1.3 质量部主任1.4 安全主管1.5 劳务人员2.施工现场布置施工现场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区划,设置必要的施工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场地的整洁、有序。
3.施工周期安排本工程施工周期为60天,具体施工时间安排如下:3.1 地基处理:5天3.2 路面铺设:30天3.3 路面维护:25天4.施工人员安排根据工程需要,安排具备相关技术资格和经验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1.1 土方开挖在路面工程施工前,需进行土方开挖,清理路面原有地基材料,确保路面清洁平整。
1.2 地基处理对路面地基进行处理,采用碾压和填筑的方式,使地基均匀、密实,确保路面承载力和平整度。
2.路面铺设2.1 路面材料本工程路面铺设采用XXX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质量可靠。
2.2 铺设工艺路面铺设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分别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应注意保持层间密实,确保路面平整度和耐久性。
3.路面维护在路面铺设完成后,需进行路面的维护工作,包括路面的清理、养护和检测,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四、施工安全1.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需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2.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警示标志、安全带、安全网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城镇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方案
![城镇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3f58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e.png)
城镇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为了解决城镇道路交通拥堵和道路老化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我市规划在某市区进行城镇道路工程。
该工程总长度约为10公里,包括道路新建、道路改造和路灯安装等工程内容。
本施工方案将从设计方案、施工准备、施工组织、安全保障、费用核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设计方案1. 道路新建:包括挖土、填土、基础处理、路面铺设等工序。
2. 道路改造:包括改善路面平整度、增加绿化、提升道路标志和交通设施等。
3. 路灯安装:在照明不足的路段进行路灯的安装,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三、施工准备1.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严格遵守施工时间和顺序,确保不影响市民日常生活和交通。
2. 采购施工所需材料和机械设备:包括道路铺设材料、路灯、挖土机、填土机、路面铺设机械等。
3. 确定施工人员:包括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全人员等。
四、施工组织1. 道路新建:分为挖土、填土、基础处理、路面铺设等几个工序进行施工,每个工序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2. 道路改造:提前清理道路两侧的绿化,优先改善路面平整度,之后进行道路标志和交通设施的维护与更新。
3. 路灯安装:根据设计方案确定路灯的种类和数量,保证夜间照明质量。
五、安全保障1. 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
2.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包括设置警示标志、安全带使用、施工区域隔离等。
3. 定期安全检查:由专人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六、环保措施1. 减少扬尘:施工现场周边地面要进行洒水降尘,有效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2. 垃圾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和及时清理,保持现场整洁。
七、费用核算1. 施工成本核算:按照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费用进行详细核算,确保施工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2. 管理费用核算:包括监理费、安全费用、环保费用等,保证施工过程中各方面费用的合理支出。
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方案
![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eb83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0.png)
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方案1. 方案背景城市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基层施工是整个道路工程中的首要环节,对于道路质量的稳定和施工周期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2. 方案目标•确保基层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控制工程施工周期,尽量减少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施工效率,优化施工资源的利用;3. 方案内容3.1 道路基层材料选择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所选择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常见的材料有:•石子料:采用机械破碎的方式,成品石子遵循国家标准;•砂:选用合适粒径的天然砂或人造砂,符合国家标准;•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混合。
3.2 基层施工工艺基层施工应按照以下工艺进行:•清理:清理施工区域的杂物和积水,保持道路基层的干燥和平整;•浇筑:按照设计要求和勘察报告,进行基层过滤层、砼基层的浇筑;•复合:将基层过滤层与砼基层经过合理的处理复合,保证基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养护:对基层进行适当的养护,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3.3 设备与人力资源基层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如下:•机械设备:并排压路机、自卸车、挖掘机等;•人力资源:工地施工人员、监工、质检员等;•施工辅助设备:振动拍、切割机、搅拌机等。
4. 施工安全措施为确保基层施工的安全性,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设备;•高处作业应配备安全带,并经过专业人员指导;•施工机械设备要经过合格检测,并符合操作规范。
5. 施工质量控制基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以下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前应对基层材料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复合等工艺步骤;•施工后应对基层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达到要求。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badd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7.png)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项目概述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和提高城市整体形象,我方决定新建一条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这一道路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范围、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
二、施工范围1.道路线路及长度:本次施工新建的道路线路为从城市南部到东部的一条主干道路,全长约10公里,道路宽度为30米。
2.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路基工程、路面铺设、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排水系统建设等工程内容。
3.施工区域划分:施工区域主要分为南部路段、中部路段和东部路段。
分别对道路进行施工,以便于有效管理和控制施工进度。
三、施工技术1.路基工程:道路的路基工程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基础,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安全性。
在进行路基工程时,首先需要完成场地勘察,包括土壤的质地、地下水位等情况,以便于调整路基的设计方案,确保路基的承载性和稳定性。
2.路面铺设:路面铺设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性和舒适度。
在路面铺设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优质沥青混凝土材料,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抗压性。
3.排水系统建设: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将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和下水管道,以便及时排除雨水和地下水,确保道路的排水畅通。
四、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安全: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管理,设立专门的安全检查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交通安全:在施工期间,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周边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包括设置施工警示标志、限速限高等交通标志、并配备专门的交通指挥人员,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秩序的正常。
3.环境保护:我们将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植被和水源。
并在施工结束后,做好环境恢复工作,还原施工前的环境状态。
五、工期及预算1.工期:预计本次道路施工工期约为18个月,具体以施工实际情况为准。
市政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市政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5a08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9.png)
市政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市政工程路面的施工和验收,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桥梁等。
材料选择
路面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时,应根据环境温度和交通量的要求选择不同级别的沥青。
同时,在材料的使用中应注意保持材料的干燥状态,避免受潮。
设计要求
路面设计应满足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环保的要求。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形和交通量等要素确定路面设计厚度、结构类型、配筋布置、排水类型等。
施工技术
基础工程
在进行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基础工程,包括路面基层、基础和排水系统建设等。
在基础工程中,需要做好土壤的密实度控制,保证路面基层和基础的承载力。
线路布设和摆放缝隙
在进行路面摆放时,需要注意合理的摆放和布置,保证缝隙的位置和数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线路进行准确定位和预留。
铺设施工
路面施工应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铺设路面,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平整度。
同时,必须控制施工温度、湿度、时机和施工质量等因素,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
路面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对路面质量进行评估。
验收主要从平整度、密实度、结构是否符合设计等方面进行评定。
结论
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市政工程路面施工,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稳定。
施工方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并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市政工程路面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保障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和行车安全。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https://img.taocdn.com/s3/m/6f2d65fcb8f67c1cfad6b8de.png)
ICS93.080.99R 84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900—2010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Specification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for urban road work2010-10-17发布2011-01-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 (2)5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设计流程 (3)附录A(资料性附录) 施工作业控制区相关道路区域 (6)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施工作业控制区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示例 (9)参考文献 (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洁、顾金刚、王建强、邱红桐、俞春俊。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原则、交通组织要求、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施工方案要求、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和交通组织设计流程等。
本标准适用于占用城市道路施工作业期间,施工路段及周边路网的交通组织,不适用于临时和移动施工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3-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施工作业交通组织 traffic organization for road work占用城市道路施工作业期间,为了降低占道施工作业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不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拥堵。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99201a77232f60dccca139.png)
精品管理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V )目录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 900-2010)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 854-2012)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占道作业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指引》(深圳2012)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重庆市占道施工交通组织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6)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4.作业区组成作业区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六个区域组成,如图1所示。
a) 占用车行道的作业区 b)占用路肩的作业区图1 作业区组成图S——警告区L——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SH——缓冲区G——工作区L——下游过渡区XZ——终止区作业区的限速值不应大于表1规定的值,限速过渡的差不宜超过20km/h,可按每200m降20km/h设置。
表1 作业区限速值警告区的长度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表2 警告区最小长度上游过渡区长度根据作业占用道路宽度和设计车速确定,取值宜按照渐变段长度的规定。
当作业区位于隧道内时,上游过渡区应适当延长。
作业区位于路肩时,上游过渡区长度可按以上数值的三分之一选取。
缓冲区的长度宜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工作区长度应综合考虑交通延误和作业经济性确定。
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应小于道路缩减宽度。
终止区最小长度应按照表4选取。
表4终止区的最小长度5.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一般规定由于道路作业而设置的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为橙色或荧光橙色;临时指示和禁令标志,底色不变。
照明条件不好、能见度差的作业区,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宜采用荧光橙色。
作业区临时标志均可采用主动发光标志。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范例最新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范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e68b2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0.png)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范例最新一、工程概况在市政交通规划和环境整治的背景下,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计划对XX路进行重新规划和改建。
XX路总长约10公里,连接了市区的主要商业中心和住宅区,是市内的交通主干道之一。
目前,该路段存在交通拥堵、路况不佳等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造和提升。
二、施工目标1. 提高道路水平标准,确保道路畅通,消除隐患;2. 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能力和运输效率;3. 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施工期间和施工后的路面、周边环境整洁、安全;4.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和商户的影响。
三、施工内容1. 路面改造:对道路路面进行重新铺设,包括新的沥青表层和基层,以及路面的标线和标志的重新设置;2. 交通设施:增设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优化道路交通组织;3. 排水系统:改善道路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放,并避免积水导致的交通障碍;4. 绿化和环境整治: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整治和美化,改善道路周边环境;5. 安全设施:加设护栏和路灯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
四、施工方法1. 路面改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包括摊铺和压实沥青、设置路面标志等;2. 交通设施:在施工期间进行封闭施工,保证交通安全,同时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3. 排水系统:采用集中施工的方式,先进行排水管道的埋设和接驳,再进行排水井的设置;4. 绿化和环境整治:配合周边居民和商户的意见,精心设计绿化方案,进行分段施工;5. 安全设施:在道路封闭期间加强巡逻和警示,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五、施工前准备1. 勘察设计:对道路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定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施工时序;2. 通告周边居民和商户:提前通知周边居民和商户的施工计划,与他们协商,尽量减少对他们的影响;3. 环境保护准备:准备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和人员,确保施工期间的环境整洁;4. 安全管理准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设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f07153f8c75fbfc67db2ac.png)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道路工程施工前,做好进场准备工作,临设及施工便道一开通后,及时清除表面耕植土及建筑垃圾,并及时外运至业主允许的适当位置。
道路塘渣垫层、水泥稳定层、沥青砼路面等施工方案如下:1、塘渣垫层的施工本工程设计机动车道采用塘渣填筑。
(1)填筑材料的选用和处理塘渣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cm,塘渣材料在填筑前需进行试验及含泥量分析。
塘渣材料粒径在矿点进行严格控制,采用破碎机进行轧碎,不允许有粒径大于20cm的塘渣进入施工现场。
必要时派专人现场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应坚决做到退货处理。
局部超规格应用人工击碎处理。
(2)塘渣基层的填筑作业①塘渣填筑采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并调配足够人力配合。
粗细颗粒做到分布均匀,级配合理,严禁用四齿耙等工具进行摊铺。
确保不使粗细粒径石子离析分层。
当石块含量多时,石块间隙需要以土或石屑铺撒填充。
②塘渣路基的压实,应采用YZ16重型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试验段现场压实试验确定。
③压路机在碾压过程,第二道压实路线必须保证与第一道压实路线重叠30cm以上。
④塘渣在路堤全宽都要很好成形,任何出现不规则或凹陷的表面应采取挖松、添加、移去或换塘渣重铺的方法予以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证表面平整和均匀。
如检验时发现塘渣层没有达到规定的压实度,需分析原因,如为含水量问题,可采取翻松加水或翻松干燥来调整其含水量,再重新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如为塘渣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调整采矿地点。
2、水泥碎石稳定层的施工本工程设计的路面基层为水泥碎石稳定层,机动车道下厚30cm、非机动车道下厚20cm。
(1)材料要求水泥碎石稳定层所用的材料必须满足规范或规程的要求。
水泥碎石稳定层采用的碎石应洁净、坚硬、有棱角,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碎石压碎值应<30%,含泥量<3%,针片状颗粒含量<15%。
石灰及粉煤灰要符合规范要求。
(2)拌和、运输我们采取在现场施工作业区集中现场拌和的方式,拌和设备采用T2C750拌合机,拌合能力为30m3/h,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道路工程施工规范
![道路工程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e37536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c.png)
道路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道路工程施工规范是为了规范和指导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包括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类道路工程。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设计,确定道路的线路、标高和断面,并做好施工图纸和规范的编制工作。
2.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水文等情况,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案。
3.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知识。
4. 施工前应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5.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施工现场的布置和交通安全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和警示标志,指导车辆和行人绕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保障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3. 施工现场应做好道路排水和防尘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清洁和整洁。
4. 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照明和信号设备,保障夜间施工的安全。
四、土方工程的施工1. 土方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确保土方施工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 土方工程应做好场地平整和坡度控制工作,确保土方工程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3. 土方工程应做好边坡和护坡的防护和支护工作,确保边坡和护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土方工程应做好路基的夯实和压实工作,确保路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符合要求。
五、路面工程的施工1. 路面工程施工应选用优质的路面材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 路面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确保路面施工的质量和厚度符合要求。
3. 路面工程应做好路面的摊铺和压实工作,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符合要求。
4. 路面工程应做好路面的抗滑和抗滑深加工工作,确保路面的抗滑性和抗滑深符合要求。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b3fac42b160b4e777fcf73.png)
2017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V )目录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 900-2010)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 854-2012)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占道作业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指引》(深圳2012)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重庆市占道施工交通组织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6)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4.作业区组成作业区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六个区域组成,如图1所示。
a) 占用车行道的作业区 b)占用路肩的作业区图1 作业区组成图S——警告区L——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SH——缓冲区G——工作区L——下游过渡区XZ——终止区作业区的限速值不应大于表1规定的值,限速过渡的差不宜超过20km/h,可按每200m降20km/h设置。
表1 作业区限速值警告区的长度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表2 警告区最小长度上游过渡区长度根据作业占用道路宽度和设计车速确定,取值宜按照渐变段长度的规定。
当作业区位于隧道内时,上游过渡区应适当延长。
作业区位于路肩时,上游过渡区长度可按以上数值的三分之一选取。
缓冲区的长度宜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工作区长度应综合考虑交通延误和作业经济性确定。
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应小于道路缩减宽度。
终止区最小长度应按照表4选取。
表4终止区的最小长度5.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一般规定由于道路作业而设置的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为橙色或荧光橙色;临时指示和禁令标志,底色不变。
照明条件不好、能见度差的作业区,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宜采用荧光橙色。
作业区临时标志均可采用主动发光标志。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2)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2)](https://img.taocdn.com/s3/m/4a69a7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4.png)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2)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流程、人员安排等方面。
其次,要进行现场勘察与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同时,还需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过程1. 清理现场在施工开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垃圾,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这样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 路面铺设接下来是道路路面的铺设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先进行基层处理,包括土方开挖、填筑、碾压等工序。
然后进行路面铺设,可选择沥青、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铺设。
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材料的质量和厚度,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3. 交通标线标志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交通标线标志的施工。
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量,确定标线的位置和种类,并进行专业的标线施工。
标线的清晰明了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四、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道路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五、施工结束及验收当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最终验收。
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工程量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道路工程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只有通过验收,道路工程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结语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通过本施工方案,希望能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和改善。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42e4e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6.png)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施工作业日益增多,城市交通组织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确保交通安全和畅通,特制定本规范,以规范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保障道路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和交通的畅通安全。
二、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交通组织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施工排水、路面铺设、修复和维护等作业。
三、施工前准备1.编制施工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周边道路流量状况,编制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包括施工期间的交通分流、临时交通标志设置、交通警示等措施。
2.申请相关许可证:施工单位应提前向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相关施工许可证,确保施工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现场交通组织1.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清晰可见的交通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施工区域。
2.划定施工区域:在施工现场周边划定清晰的施工区域,设置临时交通标线和隔离设施,确保施工区域与通行区域分明。
3.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包括限速标志、禁止停车标志、施工警示标志等,提醒车辆驾驶员注意施工现场。
4.安排交通警力:在施工现场周边安排专人指挥交通,协助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五、施工期间交通管理1.保障施工作业安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2.临时交通阻断:当施工需要在道路上进行时,应提前通知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并进行临时交通阻断,保障施工区域内的安全施工。
3.交通分流措施:施工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可采取临时交通分流措施,引导车辆绕行或调整行驶路线,确保施工地点附近的交通畅通。
六、施工结束后交通整治1.清理施工区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道路交通秩序。
2.撤除临时交通标志:撤除施工现场周边的临时交通标志和隔离设施,确保道路通畅无阻。
七、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法规,不得私自占用道路或设置障碍物。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c4b488087c24028905fc38c.png)
PPT文档演模板
•图B.5 双向两车道道路封闭其中一条城车市道道路设施工置作业规示交范例通防护措施设置
• 6、完全封闭施工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示例见图B.6
PPT文档演模板
•图B.6 完全封闭施工交通管理设施城设市道置路施示工例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 规范
PPT文档演模板
•车行道围蔽设施示例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 规范
30
60
82.3
162.6
40
80
175
0
85
100
PPT文档演模板
218.8
437.5
100
•表2:上游过渡区长度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 规范
(4)缓冲区
缓冲区位于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防止车辆误闯 入工作区的缓冲区域。长度根据道路限制车速确定,详见 下表:
PPT文档演模板
限制车速(v) km/h <40 40 60 80
PPT文档演模板
•人行道围蔽设施示例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 规范
• 规范围蔽要素:提前设置防护水马或围蔽护栏; 提前设置行车导向标志牌;采用规范围蔽设施围 蔽;围蔽设施上设置行车导向标志牌;围蔽板或 路栏上设置黄闪灯;围蔽板上张贴占用(挖掘) 道路许可证(复印件)并悬挂施工信息铭牌(含 施工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施工起止 时间、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等内容)
• 应对规范:当道路施工需要分幅围蔽或者在原有道路旁设 置疏解便道时,必须将疏解便道按照永久道路标准设置, 并达到通车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围蔽。
PPT文档演模板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 规范
2、道路施工拆除了原有交通设施
• 如图所示,由于道路施工,导致原来的道路安全设施缺失 (图中即为防撞消能桶、地面导流标线等),存在严重交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规范最新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设置规范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0257f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3.png)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 施的设置规范
设置位置
施工作业区 域入口处
施工作业区 域周边道路
施工作业区 域出口处
施工作业区 域内部道路
设置方式
施工作业区设置:根据施工范围、 工期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作业区, 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交通安全设施:在施工作业区域附 近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如防 撞护栏、减速带等,提高道路安全 性能。
作业区边缘警示 灯应设置在作业 区边缘线的位置 上,不得妨碍交 通。
作业区边缘警示 灯应采用高亮度 LED灯具,颜色 为黄色或红色。
作业区边缘警示 灯应具有防水、 防尘等功能,以 保证在恶劣天气 下正常工作。
设置时间
白天施工:设置警示牌、施 工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
夜间施工:22:00-次日6:00, 应设置黄色警示灯
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定期巡查:对城市 道路施工作业交通 防护措施进行定期 巡查,确保其完好 有效。
及时修复:发现破 损、移位等情况时, 应及时进行修复和 调整。
严格执法:对违反 交通管理规定的行 为进行严厉打击, 确保施工作业区域 的安全。
强化监管:加强对 施工单位的管理和 监督,确保其按照 相关规定设置和维 护交通防护措施。
制定更加严格的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明确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防护措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验
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同 推进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
保障交通安全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提高道路施工效率和质量
城市道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城市道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7fe2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f.png)
城市道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了解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1.2 检查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是否完备,包括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
1.3 确保施工人员穿戴符合规范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反光背心等。
1.4 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督,随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二、作业规范2.1 在施工现场设置清晰的施工标志和警示牌,提示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2.2 施工时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避免在高峰期施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3 施工现场需保持整洁,材料堆放整齐,避免堵塞交通或造成他人伤害。
2.4 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及考核。
三、应急处理3.1 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应立即报警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的安全。
3.2 遇到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施工,并及时疏散人员到安全场所。
3.3 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电力设施、燃气管道等工程时,应停止作业并联系相关单位协助处理。
四、施工结束及清场4.1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施工废料及设备,确保道路通畅。
4.2 定期检查施工路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4.3 向相关部门提交完工报告,并按规定完成相关手续。
五、总结反思5.1 对本次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在下次施工中更加安全高效。
5.2 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5.3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
希望以上安全操作规程能够为城市道路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导,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保障施工人员和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V 1.0)目录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 (2)二、《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 900-2010) (32)三、《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 (45)四、《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 854-2012) (49)五、《占道作业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指引》(深圳2012) (56)六、《重庆市占道施工交通组织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6) (74)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4.作业区组成4.1作业区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六个区域组成,如图1所示。
a) 占用车行道的作业区 b)占用路肩的作业区图1 作业区组成图S——警告区——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LSH——缓冲区G——工作区——下游过渡区LXZ——终止区4.2作业区的限速值不应大于表1规定的值,限速过渡的差不宜超过20km/h,可按每200m降20km/h设置。
表1 作业区限速值4.3 警告区的长度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表2警告区最小长度4.4上游过渡区长度根据作业占用道路宽度和设计车速确定,取值宜按照GB5768.3渐变段长度的规定。
当作业区位于隧道内时,上游过渡区应适当延长。
作业区位于路肩时,上游过渡区长度可按以上数值的三分之一选取。
4.5缓冲区的长度宜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缓冲区的最小长度4.6工作区长度应综合考虑交通延误和作业经济性确定。
4.7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应小于道路缩减宽度。
4.8终止区最小长度应按照表4选取。
表4终止区的最小长度5.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5.1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5.1.1一般规定5.1.1.1由于道路作业而设置的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为橙色或荧光橙色;临时指示和禁令标志,底色不变。
照明条件不好、能见度差的作业区,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宜采用荧光橙色。
作业区临时标志均可采用主动发光标志。
5.1.1.2作业区交通标志宜采用GB/T183-2012中Ⅴ类、Ⅳ类反光膜。
5.1.1.3设置于警告区的标志尺寸根据该路段的设计速度确定,设置于作业区其他位置的标志尺寸根据作业区的限制速度确定。
标志制作图例参见附录A。
5.1.1.4作业区交通标志应易于搬动和运输、能简单快速地安装和拆除,安装后结构稳定。
5.1.2施工标志施工标志和相关辅助标志设置于作业区。
作业区距离标志,如图2a),用以预告距离作业区的长度,设置于警告区起点附近,辅助标志上的数字宜取警告区长度值。
作业区长度标志,如图2b),用以预告作业路段长度,设置于缓冲区起点附近,辅助标志上的数字宜取缓冲区长度与工作区长度之和。
作业区结束标志,如图2c),用以说明作业区结束位置,设置于终止区之后。
辅助标志上的数字应取整。
图2 施工标志示例5.1.3车道数变少标志根据作业区车道封闭情况,选择车道数变少标志图案,如图3,设置于警告区中点附近。
图3 车道数变少5.1.4改道标志用以告示车辆改道行驶,用于借用对向车道或改道于便道的作业区,设置于警告区中点附近。
图4 改道图4a)用于作业方向道路完全封闭、车辆借用对向车道或便道通行时。
图4b)用于作业方向道路未完全封闭,一部分车辆借用对向车道通行,一部分车辆在原方向车道行驶的情况。
图4c)用于作业方向道路完全封闭、车辆借用同向便道通行时。
5.1.5橙色箭头标志用以指示车辆离开作业区所在道路、绕过作业区返回到原路的绕行路径,如图5。
橙色箭头附着于绕行路线沿线原有指路标志的支撑结构上,箭头指向绕行路线的方向。
箭头的高度宜不小于所附着指路标志的字高。
图5 橙色箭头5.1.6绕行标志用以指示前方道路作业封闭的绕行路线,如图6。
设置于作业封闭路段前方的交叉口前,用黑色箭头表示绕行路线。
图6 绕行5.1.7线形诱导标用以引导作业区行车方向,提示道路使用者前方线形(行驶方向)变化,注意谨慎驾驶。
图7设置于作业区线形(行驶方向)变化处,图8设置于作业区隔离设施端部、渠化设施端部等处。
基本单元尺寸取值按照GB5768.2的相关规定执行。
图7 线形诱导标图8 竖向线形诱导标5.1.8注意交通引导人员标志用以告示前方有交通引导人员指挥作业区路段的交通,设置于交通引导人员之前至少100m处。
图9 注意交通引导人员5.1.9出口关闭标志用以表示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的出口因作业关闭的情况,宜附着于关闭出口的2km、1km、50m出口预告标志和出口标志上,字高不低于50cm。
根据需要,可于关闭出口的前一个出口前增加设置,并以辅助标志说明关闭出口的名称或编号。
图10 出口关闭5.1.10出口标志当作业区影响驾驶人对出口的判断时,用以指示出口,可根据需要设置。
字高不低于50cm。
可以辅助标志说明出口的名称或编号。
图11 出口5.1.11行人、非机动车通道标志当作业区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时,用以指示临时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绕行通道,设置于绕行通道前适当位置。
图12 行人、非机动车通道5.1.12 移动性作业标志用以警告前方道路有作业车正在作业,车辆驾驶人应减速或变换车道行驶。
移动性作业标志悬挂或安装于工程车或机械之后部,也可单独设置于移动作业区前。
单独设置时标志边长不应小于100cm,下缘距离地面应不小于0.5m。
标志为橙色底黑色图案,背面斜插色旗两面,如图13。
移动性作业标志安装于工程车后部示例如图14。
单位为厘米。
图13 移动性作业图14 移动性作业标志安装于工程车后部示例5.2作业区道路交通标线5.2.1 作业区交通标线为临时性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作业期间的交通流。
5.2.2 作业区交通标线应根据作业区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GB5768.3的相应规定选用。
5.2.3作业区交通标线颜色为橙色,尺寸应符合GB5768.3的规定。
5.2.4夜间尤照明的作业区应采用反光标线材料。
6.作业区布置的一般规定6.1作业区交通标志、标线及其他设施,是针对作业期间设置的临时性设施,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拆除并恢复原交通标志、标线及其他设施。
其他设施参见附录B。
6.2作业区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及其他设施时,应从警告区开始,向终止区推进。
移除顺序应与设置顺序相反。
6.3公路上与作业区相邻的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0m,城市道路上不应小于2.75m,否则应封闭该车道。
6.4除移动作业外,必须设置渠化设施分隔作业区域和交通流。
分隔对向交通流时宜使用活动护栏,可使用塑料注水(砂)隔离栏,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使用交通锥、交通桶或交通柱。
6.5渠化设施的设置范围包括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及下游过渡区,按图1摆放。
交通锥、交通桶、交通柱的间距不宜大于10m,在上游过渡区宜适当加密。
位于道路交叉范围内的作业区和临时作业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下游过渡区的渠化设施的设置。
6.6 除移动作业区外,作业区应根据实际交通组织设置作业区交通标志:a)警告区起点应设置作业区距离标志,预告作业区位置;b)作业区车道数减少时,应设置车道数变少标志;c)作业区借用对向车道或便道通行时,应设置改道标志;d)上游过渡区内,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线形诱导标或可变箭头信号;e)作业区较长时,缓冲区起点宜设置作业区长度标志;f)工作区前应设置路栏;j)终止区末端宜设置作业区结束标志;h)需要绕行其他道路的作业区交通组织,应设置橙色箭头或绕行标志;i)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作业区标志;j)临时作业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作业区距离标志与上游过渡区的距离,并简化车道数变少标志、改道标志、作业区长度标志、作业区结束标志的设置。
6.7在上游过渡区的起点前应设置限速标志,在缓冲区和工作区可根据需要重复设置;终止区末端对作业区的速度限制应予解除;原路段限速值与作业区限速值差值较大时,宜进行限速过渡。
如图15。
位于交叉口的作业区、临时作业区和移动作业区可简化限速标志设置。
图15作业区限速标志设置的示例6.8尤中间带路段内侧车道的作业区和借用对向车道组织交通的作业区,对向应设置作业区交通标志、标线及其他设施。
6.9长期作业区,已有交通标志和标线适用于道路作业期间交通通行时,应予以保留并维持整个作业期内其良好状态;已有交通标志和标线与作业期间交通组织冲突时,应予以去除或遮挡。
6.10移动作业区应在移动作业车上安装移动性作业标志或可变箭头信号,并宜配备交通引导人员或在移动作业车后方设置安装有移动性作业标志或可变箭头信号的保护车辆,也可在移动作业车上配备车载防撞垫。
6.11作业区夜间宜设置照明或主动发光标志,除移动作业区外,同时应设置施工警告灯。
施工警告灯应设置在路栏顶部,同时宜设置在渠化设施的顶部,也可同时设置在围绕工作区的其他设施上。
设置间距不宜大于20m,高度宜为1.2m且不应低于1.0m。
6.12作业区附近存在隧道、急弯、陡坡、铁路道口、视线不良等路段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相应的标志。
9.城市道路作业区布置要求9.1一般规定9.1.1长期作业区宜采用围挡将工作区与交通流分隔,围挡的高度不小于1.8m,距离交叉口20m范围内、距离地面0.8m以上的部分应采用网状或者镂空等通透式围挡。
9.1.2作业区标志可附着在路灯杆或设置在支架上,设置在支架上时应保证其可见性。
9.1.3城市道路上作业区布置,应减少对非机动车、行人的影响。
作业区占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时,宜提供另外的人行通道或非机动车通道。
9.1.4位于城市快速路上的作业区的布置可按第7章的要求。
9.2作业区位千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路段上。
9.2.1两幅路和四幅路作业区借用对向车道组织交通时,宜按7.3.2设置对向缓冲区、对向过渡区和对向警告区。
9.2.2三幅路和车道数大于两条的单幅路内侧车道作业时,对向车道应同时设置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宜设置渠化设施分隔双向行驶的交通流。
9.2.3在车道数为两条的单幅路上,一条车道因作业封闭,另一条车道供双向通行时,应在作业区两端分别设置交通引导人员,对车辆进行引导。
条件允许时,可在作业区两端的过渡区外分别设置临时信号灯。
9.2.4因作业而封闭的路段,应在该路段两端交叉口设置禁止驶入标志,并设置绕行标志指示绕行路线,如图26。
图26 绕行标志设置示例9.3作业区位于交叉口9.3.1作业区位于交叉口出口道时,应遵循以下规定:a)进入该出口道的所有进口道的适当位置都应设置施工标志,并宜以辅助标志说明作业区的位置;b)在正对作业区直行方向进口道宜进行渠化管理,使该方向进入交叉口的车辆提前合流,如图27;图 27 进口方向渠化示例C)导致交叉口车行道错位时,应设置路口导向线。
9.3.2进口道上的作业区借用对向车道组织交通时,应设置路口导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