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共23张
《沁园春·长沙》 (共24张PPT)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 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鹰/击长空,鱼/翔 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liáo)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xié)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ēng róng) /岁月稠 (chóu)。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chì)/方 遒(qi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 /飞舟?
※这几句话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青年人形象?
13
时代背景
•
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
何叔衡等人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社会和人
生问题,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
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经常与同窗好友去湘
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
千里”的豪迈诗句。
17
(探究四)上下阕两个设问句有什 么内在联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这首词的写作思路?
• 明确:1)下阕的设问是对下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 明中国革命的命运,应该由这一群“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 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再次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一 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气魄。 2)上阕写景,描绘了湘江深秋景色,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往事,来 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英姿和远大抱负。整首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 层层推进,步步不深入。
•
“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
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
大。
14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大全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大全学习完《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我们需要掌握文章内容以及习题巩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沁园春长沙》知识点大全一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该词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二、拼音百舸(gě)争流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三、词类活用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把??看作粪土(意动用法)四、重点词语1. 漫江满江。
漫:满、遍2. 百舸争流舸:大船争流:争着行驶3. 鹰击长空击:搏击,这里指鹰飞得矫健有力4. 鱼翔浅底翔:这里指鱼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浅底:江水清澈,显得很浅5.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一切生物秋天:深秋6. 怅寥廓怅: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高院空阔,指宇宙的广阔7. 谁主沉浮主:主宰沉浮:事物的盛衰、消长8. 峥嵘岁月稠峥嵘:不平常稠:多9. 恰同学少年恰:正当、刚好10.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11.书生意气书生: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概念 12.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 13.激扬文字激扬:激浊扬清 14. 粪土:把……看做粪土 15. 击水:游泳 16. 浪遏飞舟遏:阻止五、课文理解1.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阙:写橘子洲头所见的湘江秋景。
2018-2019-《沁园春·长沙 》原文及赏析-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沁园春·长沙》原文及赏析《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下面是CNFLA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原文,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原文】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翻译】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赏析】历史角度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
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 长沙》ppt课件23张
1、诵读全文,字音正确、节奏准确、情感饱满 2、梳理并概括本词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写景 “看”字总领写景内容。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下片——重情 “恰”字总领抒情内容。 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学习活动三
析内容,悟情感
一、析开篇,入诗境
独立寒秋,
任我务站一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
层林尽染: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 联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染:用了拟人的手法。古人早就用了“染”字来 描绘秋林,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 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一个“染”字就把一带枫林彷 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
二、品语言,析意象
独 立 寒 秋 ,是怎么样的呢? 湘 江 北 去 , 体会“独立”这个词语的表现力
①写出独自一人来此游览,远望、凝思的情状,思考自
橘子洲头。
我的人生价值;
②与下阕开头“携来百侣曾游”相照应,说明今天是一
人旧地重游;
③联系创作背景,可以看出这里更表现出了无产阶级伟
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泽东从1911年到1925年,一直在长沙学习和开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展革命工作,并经常到岳麓山上锻炼身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同战友们谈论国家大事。现在旧地重游,自 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同学们(战友们)的精神面貌、革命活动和战斗激情。
小结
词的上阕借景抒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 多彩、生气勃勃的湘江秋景图,从而产生联 想,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来主宰 的问题,引出了下文的回忆。
《沁园春·长沙》的精神内涵与当代启示
52PageXIANGCHAO创作于1925年秋天的《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钟爱的诗词之一。
1957年,经毛泽东亲自审定,正式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沁园春·长沙》位列第一。
这首词内涵丰富,向世人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与远大理想抱负,被誉为乐观之歌、担当之歌、信念之歌,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乐观之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词的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独立”二字,凸显了作者雄立橘子洲头、凝望湘江奔流的英姿。
“寒秋”点明了时间,但从气候上讲,当时长沙的秋天并不寒冷,这里的“寒”也不是他心境的描述,而是指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
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前途十分乐观,对中国革命充满信心。
他的乐观与信心在接下来的词句中进一步彰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一个“看”字统领下面各句,通过“万山”“漫江”“鹰击”“鱼翔”等一系列意象,不断地变换“看”的视角,将“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四个视角所见景物有机糅合,展示出一幅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的秋日画卷。
“万山”一词是他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
他由眼前的岳麓山联想到全国成千上万座山。
“红遍”和“层林尽染”,指的是枫叶染红了整座岳麓山,这既是对岳麓山自然秋景的真实描写,又寄寓着他火热乐观的革命情怀。
因为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的精神内涵与当代启示杨丽《沁园春·长沙》岳麓笔谈这一句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再一次反映出他内心的乐观与信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古诗词中,秋天通常是悲凉、萧瑟的。
但在毛泽东的眼里,秋天依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说《沁园春·长沙》是一首乐观之歌。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沁园春长沙背景介绍 • 诗词赏析与解读 • 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 •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探讨 • 生态文明建设在沁园春长沙实践案例分析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2
01
沁园春长沙背景介绍
2024/1/26
3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2024/1/26
21
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规划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 境治理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 生态环境挑战
2024/1/26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倡导全民参与和共建共享,构建生态 文明社会共同体
22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2024/1/26
2024/1/26
10
03
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
2024/1/26
11
长沙地区民间信仰和习俗
2024/1/26
民间信仰
长沙地区民间信仰丰富多样,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其中,对 山神、水神、土地神的信仰尤为普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习俗
长沙地区的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 等;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等。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 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8
诗词内容分析与鉴赏
上阕写景
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 通过山、林、江、舸、鹰、鱼等 意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和社会
的深刻观察和体验。
下阕抒情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 慨和革命斗争的豪情壮志。通过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 语句,展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诗篇,描写了他对家乡长沙的怀念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热爱。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长沙的山川景色和社会风貌,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诗中描述了长沙的自然风光。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里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天,湘江从北向南流去,橘子洲头静静地躺在江边。
作者用“独立”这个词语表达了对长沙的独特印象,湘江的黄河水与江南水的独特混合,以及橘子洲头的古老美景。
接着,诗中描绘了长沙的社会风貌。
“峨眉山下,芙蓉水偏西。
”这里峨眉山下,芙蓉水自西向东流去,表达了一种远山近水的壮丽景象,也代表着长沙这个城市的美丽和优雅。
同样,作者用“芙蓉水”来代表长沙的水域,展示了长沙人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热爱和珍惜。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武陵赞,三苗兴,五豸暴颠。
”这里武陵赞,三苗兴,五豸暴颠,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坚定信念。
作者以武陵、三苗和五豸为例,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史的崇敬和传承,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诗篇。
通过对长沙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描绘,作者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信念。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愿我们都能像作者一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第二篇示例:《沁园春·长沙》是近代伟大诗人毛泽东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这首诗以长沙为背景,表达了毛泽东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希望。
诗中描述了长沙的自然风光和繁华景象,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毛泽东借助诗歌的形式,讴歌了长沙的美丽和魅力,展现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描写,将长沙的环境氛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沁园春长沙意境赏析概括
沁园春长沙意境赏析概括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xiāng)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飞浅浅,各种霜天争自由。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励人心,化腐朽为神奇。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飞舟?注释:《1》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2》湘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3》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4》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5》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6》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7》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8》漫江:满江。
漫:满,遍。
《9》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10》争流:争着行驶。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
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2》浅底:清澈的水底。
《13》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深秋。
《14》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片
整体理解 、
感知本文
的内容
眼前所见之景
下片 由景及人叙事抒情
品读诗歌 — — 析“我”
词的上阕抓 住了哪些典 型景物?
这些典 型景物 有何特 点?
描绘一 幅怎样 画面?
分析 上阕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知识迁移 小组研讨
赏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作者写了哪些景象?发出怎样感慨? 2、我站在哪里看到这样的景象?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知 日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
人 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
论 世
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
探 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
下阕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同学少年? 这些少年具有怎样的特征?
分析 下阕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同学少年”有着什么样的形象?请根据提示 填写下表。
相关词句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词句 精彩用词
表达效果
赏语言 ,
析形象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万、遍 层、染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的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树林红得彻底
层——写出了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枫叶颜 色由淡变深的动态。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25年,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
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重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青年毛泽东的一篇力作。
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
即景抒情缘物思人固然是传统的艺术构思然而它在内容上却是全新的笔墨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景、事、情紧密交融汪洋涵汇大气磅礴实开临秋抚事词篇之大观。
橘子洲湘江畔岳麓山曾是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学好友常来畅游之处壮丽的山水陪伴着他们的峥嵘岁月激发着这群时代骄子的豪情壮志送他们走上革命征途。
十几年的光阴瞬息而逝一九二五年深秋时节青年毛泽东独自来到橘子洲头眼前的山水唤起他的思忆激荡着他的心胸。
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昂扬奋发的青春活力继往开来的英雄斗志这一切通过写景、忆旧的笔墨痛快淋漓地挥洒出来。
秋天是草木变衰的季节也是一般人易动伤怀的时候“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概括恰当。
自从宋玉首兴悲秋之叹历代文人接声递响秋天落在纸面只是一颗凄清的泪滴而已。
然而秋天又是“守成”与“革新”两种世界观的试金石。
秋天对旧有之物进行否定对新生之物加以孕育。
大凡守成恋旧的人常会因秋气扫除旧物而感慨盛事变衰而立志改造社会的革命者却在心理上与秋天构成同调对秋风的除旧育新予以热烈的欢呼。
唐代永贞革新的主要人物刘禹锡就曾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①、“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始闻秋风》)②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盛称秋天的美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③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他所进行的翻新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革命是一场划时代的大革命。
他热爱秋天在所作的诗词中多次欢呼秋天赞美秋天“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万木霜天红烂漫”(《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同为写秋景,李清照在词 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古来文人写秋景,总有 “悲秋”情绪,李清照便在 此类。本词中,词人描绘了 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 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 图画,抒发了词人悲秋伤别 的愁苦之情。
下阕
战斗岁月:携来百侣曾游
年龄气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抒情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呼
爱国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应
上
设问:曾记否,到中 流击水,浪遏飞舟? 阕
——回答上阕问题
练习
• 阅读以下两首诗,请说一说哪一首是毛泽东作品。 • 咏蛙 • 果然生就大肚样,会有人来下池塘。人静夜寂叫
荷叶,“不是胆小是谦让。” • 咏蛙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
争:活现出江面上千 帆竟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 。
翔:以鸟不展翅膀盘旋回飞的姿态,来写游鱼在水 中轻快自如的神态,可谓一字传神。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 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 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 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 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 调、三叠、四叠等。
写作背景
•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 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 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 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 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 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 词。
看 万 山 红 遍, 层 林 尽 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静
近观:漫江碧透
看
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
动
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谁主沉浮
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红杏枝头春意闹
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 染:活画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 样,景色十分壮美, 很容易让人想到<山行>中 的诗句“停车坐爱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领悟鉴赏诗词的方法
1、诵读领会,感知内容 2、知人论世,体味意境 3、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4、明白典故,知晓修辞 5、运用联想,借助想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 沁园春:词牌名。词,又称为曲子词、长 短句、诗余、乐府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 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 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 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 学样式。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 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
(注音练习)
寥廓 liáo 挥斥方遒 qiú 沁园春 qìn 百舸 gĕ 遏 è 峥嵘 zhēngróng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 里,橘 子洲头,伫 立着一位英姿 勃发 的年轻革命家,他 正深情在注视着滚 滚北去的湘江波涛, 凝重的目光里似乎 折射出心头Fra bibliotek腾的 无限遐思……
独立 湘江 橘子 寒秋 北去 洲头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