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合集下载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思考感悟
一、加1入、W抓T住O机为遇中,国迎的接改挑革战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2造、一深个化有改利革的,国坚际持环开境放;; 二、有利3、于发加展快科国教内,产提业升结实构力调整,充分 利用国4际、资坚源持增科强学中发国展企观业,的实竞施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可国持际续地发位展,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 经济发展。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成员。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中 西

推进步骤 点
线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历史再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④开发开放沿江港口城市(以上海浦东为龙头)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 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①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实现 全面开花 的格局

实现 全面开花 的格局

实现全面开花的格局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40多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转变成为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日趋开放的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全面开放内涵,坚持主动参与和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面向世界,实行经济开放的同时实行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

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中国共产党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就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过程中,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正是在对外开放中,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进入新时代,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新动能不足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加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新挑战凸显,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明显,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不断提高,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逐渐蔓延发酵,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

世界面临开放与保守、合作与封闭、变革与守旧的重要抉择,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开放型经济传统竞争优势受到削弱,传统发展模式遭遇瓶颈。

同时,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庞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配套齐全,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仍然具备综合竞争优势。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对外开放逐步推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逐步推进,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80年,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此后,我国逐步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形成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

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取得积极成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服务领域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区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辟贸易区域,办起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形式的贸易区域,实行特殊贸易政策,对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对外贸易管理水平、拓展开放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格局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 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的被动开放。
基础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 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
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 的。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2.可以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3.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4.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 放市场带来的机会和好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 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 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与狼共舞!
2.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
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总部
4.中国复关及入世大事记
1948年,中国政府签署关贸总协定,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 1950年,台湾当局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 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 上海浦东新区 成为经济建设 的重点,成为 中国进一步对 外开放的标志。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最 早 的 浦 江 两 岸 照 片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金茂东方陆明家珠浦嘴东金开融发贸区南易浦区大桥 大 厦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塔城 伊宁
黑河 满洲里
C.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对外交流
结合上述资料回答: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如何形成 的,有何特点?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新定位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新定位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三个深刻变化:一是中国与世界的利益相关性进一步加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都在扩大;二是中国的利益更趋广泛,更趋多元;三是中国拓展利益的渠道、领域不断扩大,拓展利益的手段、途径日益多样。

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大变化,一方面,使国内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战略的走向、风格、定位越来越关注,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在看到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对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又充满着矛盾,甚至带有敌意。

正如德国《经济周刊》前主编斯特凡·巴龙在《中国在崛起——那又怎样?》一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新定位□ 杜正艾/文文中所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吸引人,也没有哪个国家引发的意见分歧如此之大。

中国如何在国际格局中为自己准确定位,成为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做了明确的回答和深刻的诠释: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1]。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愈益清晰。

坚定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就是坚持把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习近平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2]和平发展道路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从中国自身来说,就是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 随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基度和深度扩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2001年12月 11日,我国历经15年的谈判,正式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 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以认 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履行承诺,降低关税壁 垒,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按照世界贸易 组织的要求加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
•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 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 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 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 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 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 放,这也是一个方 面。··· ··· 还有一个是对第 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 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 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 可以做。所以,对外开放 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 面。”
经济特区的意义
• 通过举办经济特区,开辟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使它们更好地 承担在发展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和引进技 术方面的重要任务,发挥它们在对外开放 中的窗口、桥梁和基地作用。 • 同时,积极开展同内地的横向联系与协作, 促进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开放
海南岛经济特区简介
• 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六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 汕头、喀什)经济特区中第二大的经济特区,是唯一的省 级经济特区。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 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 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1988年4月13日, 海南建省,与此同时,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通过以举手表决方式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 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一带一路”开启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开启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开启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作者:任蒙正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8年第2期“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推进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图“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面向未来。

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带一路”又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开幕辞中指出:“它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可见,“一带一路”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和平、发展、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格局。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

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

二是加强设施联通。

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三是加强贸易畅通。

减少贸易投资壁垒,优化贸易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经济循环的速度和质量。

四是加强资金融通。

加强货币政策协调,扩大沿线国家相互贸易投资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深化多双边金融合作。

五是加强民心相通。

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发展与创新:构建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

发展与创新:构建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

发展与创新:构建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新阶段的重要“发展点”,而开放理念的提出成为我国追求的目标之一。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成为现阶段甚至是长远的建设目标。

对外开放具有长期性、共通性、持续性的特征,其具有的创造性与价值提升空间无可比拟。

构建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是我国长期的发展目标,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必将迎来国家发展新的春天。

标签:发展理念;对外开放;战略格局;发展与创新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一种发展,更是一种创新,党中央和人民肩负着重要使命,对外开放格局的建立需要你、需要我、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一、经典回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思想的论述回溯历史是理解概念的现今意义的最佳选择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思想有着明显的演变模式和规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恩的世界历史观及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

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早在马恩时期就有开放的思想出现了吗?对此,我们必须使用战略的思维与眼光看待问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马克思与恩格斯很早以前就提出过“世界历史”的论断,而将“世界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理論”则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他们指出“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1]。

当然,不仅仅较之于人,生产合作、经营、资本流转等等都需要依附于世界性。

马恩虽然经常提到这个概念,却没有正式将它提出来,而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其阐明并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

这足以说明马恩思想的历史地位,毫无疑问,这是对世界历史的首提,更是对“世界历史观”的准确把握。

(二)列宁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列宁关于对外政策的相关论述集中体现在十月革命后——俄国经济急需恢复时期,“对外经济”一词已被普遍地应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预习+知识点+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预习+知识点+习题

部编历史八下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梳理一、对外开放背景1.外交基础: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封锁解除2.现实需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二、对外开放格局1.经济特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的城市”)作用:设立经济特区,有利于①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③扩大对外交流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2.沿海开放城市1984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4.内地沿江、沿边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内陆市县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注:特区的选择有何考虑?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注: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既要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面向全世界开放。

“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三、对外开放的意义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9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

※※注: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讲解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讲解
19
(三)出口商品战略的内容
1.“六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81-1985年) 2.“七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86-1990年) 3.“八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91-1995年) 4.“九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96-2000年) 5.“十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2001-2005年)
1、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3、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9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一)十五和十一五计划期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1.由单方面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2.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转向更加平衡的全面 开放战略 3.“引进来”为主的开放模式,转变为“引进来”、“走 出去”的双向开放模式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
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 ( GDP )的比值,用于衡量该国 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贸易 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 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 标尺。外贸依存度的提高,表明 我国经济开放度提高,对外贸易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15
概述: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4743.0
14221.2 17606.9 21738.3 25616.3 22073 29727.6 36420.6
31.5
23.2 23.8 23.5 17.8 -13.9 34.7 22.5
2492.0
7620.0 9690.8 12180.2 14285.5 12017 15779.3 18986.0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 世界贸易增长率 3.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 著提高 4.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依存度较高 5.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6.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展 7.对外贸易方式多样化 8.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9.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 基地 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全方位:大范围,全方位对其他国家开放和建交。

多层次: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

宽领域:多行业,齐开放。

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

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失灵领域要由政府依法监管或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属改革方向问题。

第二、坚持既积极又稳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障碍。

第三、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

第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知识解读

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知识解读

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知识解读考点1:对外开放新格局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1)对外开放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知识延伸知识延伸考点2:大国际经济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1)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于1948年1月1日生效。

(2)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是基于多边贸易体制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

(3)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4)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贸易问题谈判和争端解决的场所。

(5)原则世界贸易组织履行其职能依靠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

2.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集团是一个独特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包括五家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它协同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地区开发银行、智库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应对气候变化、冲突、粮食安全、教育、农业、金融和贸易等各种问题,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致力于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成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向成员国提供资金促进其国际收支平衡。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也称“纸黄金”。

“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
目前 来 看,中国与“一 带 一 路”沿 线 国家 发 展 经 贸 关 系也 要 更 加 重 视 拓 宽领 域,未 来更需 要 把 投 资 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在这方 面,我们 的 确 还 存 在 短 板 。一方 面,从 利用 外 资 角度 来 看,2 016 年“一 带 一 路”沿 线 国家 对 华直 接 投 资金 额为71亿美 元,仅占整 个利用外资规 模的5.6%。另 一方面,从对外 投资来看,2016年对“一带一路”沿 线 国家非 金 融 业 直 接 投 资额14 5 亿 美 元,占比也 仅为 8 . 5%。为此,除了中国欢 迎各 国企 业 来 华 投 资外,也 需要加强双 边投资保护协定、避 免 双重征税协定磋 商,保 护 投 资 者 的 合 法权 益。其中包 括,要 探 索 投 资
“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包含五大合作重 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 济 合作区等 各 类 产业 园区,促 进 产业 集 群 发 展。目前 来 看,中国在 柬埔 寨、泰国、埃 塞 俄比 亚、埃 及、白俄 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卓见成 效,不 仅促 进了中国与这 些 国家的 投 资合作, 而且也为相关各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
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目前已成为中国和新西兰两国经贸合作的典范
29
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 新格局。
中国是 当 今 世界上 的贸易大 国,中国的对外贸易 越 是 发 展,就 越会 遇 到更 大 压 力。世贸组 织前不久公 布 的 数 据 表 明,在 持 续 3 年世界第一之 后,2 016 年中 国的 进 出口贸易 额 被 美 国反 超。因 此,拓 宽中国 对外 开放 发 展 的 新 空间至关 重 要。中国与“一 带 一路”沿 线国家之间还存在巨大的经济合作潜力有待挖掘。 在原有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下,中国更多的是扮演旁观 者、跟随者的角色,而随着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全 面铺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然会扮演主要参 与者的角色。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奖入限出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构成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已经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了。

而调整方向应该是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

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道路的历史选择进口替代战略,可以削减进口,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节约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发展本国幼稚产业,实现工业化;发展制造品的生产和出口;增加工业部门劳动就业,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等等。

可见,该战略一是为了消除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障碍,二是为了消除贸易条件不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出口促进战略,可以利用本国自然条件优越或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先进的产品,通过扩大出口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出口的扩大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基础的强化和工业化进程;出口的扩大有助于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产业结构高级化;由于出口促进的多为工业和制造品工业,因此出口扩大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就目标而言,出口促进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全面工业化和迅速增长经济,并克服进口替代工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战略,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部资源,因此,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外国援助等途径从外部获取资源是必要的。

国外资源的流入,可以解决一国储蓄不足、外汇短缺、资本品稀缺等问题,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引进外资的主要利益在于: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填补储蓄缺口,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从国外获得国内生产急需的特殊的商品和劳务;从国外获得可以提高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新的生产方法,以增强国内提高产㈩水平的能力;弥补国内技术、管理、企业才能方面的不足等等。

申论范文:坚持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格局

申论范文:坚持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格局

申论范文:坚持对外开放,创新进步格局近年来,世界经济进步呈现出日趋复杂多变的特点,对外开放成为越来越多国家选择的进步战略。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提出了坚持对外开放,创新进步格局的战略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实现创新进步格局。

一、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1.拓宽进步空间。

对外开放能够扩大国内市场,引入外资,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国际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对外开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进步机会。

通过引入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中国可以更快地提升自身实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2.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对外开放可以增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因素流淌,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效率。

与外国企业的竞争有助于中国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

同时,对外开放也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阅历,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3.增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对外开放有助于知识和技术的沟通与共享,激发创新能力。

通过与国际先进科技企业的合作、进修与竞争,中国企业可以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阅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同时,对外开放也能够吸引国际人才,推动科技人才的流淌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加强国际合作与进步。

对外开放可以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沟通,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开放、宽容的经济全球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互相依靠,共同进步成为世界进步的主题。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并乐观参与全球治理,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自身进步,也有利于推动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稳定。

二、如何实现创新进步格局?1.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进步格局的关键。

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强国际科技沟通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阅历。

2.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创新进步格局的重要一环。

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舞创新创业,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同时,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进步。

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天津师范大学马列部杨静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分工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发展成为国际分工。

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

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获得发展或加快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对外关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明确提出来的。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除了清王朝出于防御和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一度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对外开放的思想和主张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几十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经济贸易,结束了旧中国受歧视、遭掠夺的不平等对外经济贸易历史;二是1978年以后,不断改革和完善涉外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1978年以前的对外经济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克服重重障碍,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在十分严峻的环境下取得了一些成就。

如,对外贸易方面: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我国积极开展了对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一些友好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由于外汇短缺,我国与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主要以记账方式进行贸易;与此同时,我国还利用香港、澳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与西方的密切经济联系,与其发展贸易。

从1957年起每年举办两届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使我国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我国外贸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的往来。

进入7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等重大事件的发生,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明显改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l973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1978年又突破200亿美元。

对外开放格局-高考政治知识点

对外开放格局-高考政治知识点

对外开放格局-高考政治知识点
对外开放格局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1)全方位,是指对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就是根据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

(3)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

二、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设立;
1)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经济优势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资源丰富
2)经济特区创办的作用和影响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②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窗口”,起到辐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2、放14个沿海城市
3、个经济开放区和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城市
4开放省会城市,沿江城市,沿江城市。

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中国的变化

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中国的变化

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中国的变化摘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加入世贸后中国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成为了人们日趋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对外开放中国入世发展变化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将自己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也是不可能的。

十八大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一)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就多次提出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反对闭关自守并主张开放,但是没能得到有效实施。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提出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他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

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措施和方法。

1980年,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

”从此,”对外开放”这一提法被广泛接受,并正式沿用至今。

而对外开放的思想也正式形成,并作为国家政策得以实施。

在对外开放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方法步骤和重点任务。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1999年,江泽民提出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西部开发开放,同时强调”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鼓励经济特区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创办经济特区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
开发区 ❖ 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开放边境城市和沿边地带 ❖ 探索内地开放的新形式 ❖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与新战略
❖ 经济特区的含义: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体制。
❖ 分类:从形式上和从经济类型上。
❖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区别:管辖、经济领 域、税收优惠范围、免征关税范围。
首页
❖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 辽东半岛、胶东 半岛 由北到南万里沿海地区。
❖ 经济优惠政策和作用。
❖ 珠江三角洲 新升起的“小龙”。
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 功夫之王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韩国
首页
❖ 边境贸易:是指相邻国家在两国接壤地区(一般离 边境两边各15公里),两国居民或地方贸易机构, 基于历史传统及经济需要所进行的贸易。包括边境 小额贸易与边境地方贸易两种形式。
❖ 沿边开放城市和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首页
内地开放新形式:
第一、以内地为依托,以沿海沿边开放地带为 跳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 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和海南。
❖ 我国经济特区的特点:三资企业比重大、加工工业 为主、市场调节充分、利用外资为主、外销为主、 税收等优惠、经济自主权。
❖ 地位与作用:最高层次和最前沿,桥梁、渠道、窗 口、试验区。
首页
❖ 沿海港口开放城市开放的内容:扩大对外开放的权 限;投资优惠待遇。
第二、以内地为基地,就地建立开放区域,吸 引外资、外商投资经营。
第三、以交通便利为契机,大力开发沿江、沿 线、沿桥经济带,增强对外开放的经济实力。
首页
进一步扩大对外外开放的程度,提高对 外开放的水平
❖ 中国加入WTO的积极影响。 ❖ 中国要尊重国际惯例 要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要发挥比较优势 要完善市场经济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