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课件第一章讲义

医学免疫学课件第一章讲义
促炎因子,如TNF-alpha,IL-12,IL6等,诱导炎症发生,促进抗原提呈,促 进Th细胞发生Th1或Th2格局变化。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可摄取、处 理、加工抗原并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 细胞的细胞称为APC。
Acquired immunity, specific immunity
免疫监视 ( 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 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 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概述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细胞和分子 免疫应答与免疫病理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 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组成。
中枢淋巴器官:骨髓及胸腺,生成免疫 细胞
淋巴细胞的成熟
外周免疫器官
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对外来抗 原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包括脾脏、淋巴结、粘膜淋巴组织、皮 肤免疫系统

✓ 最大的淋巴器官,T cell 占35%, B cell 占55%,约10%为MΦ
✓ 红髓、白髓
✓ 白髓中淋巴滤泡,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 次级淋巴滤泡。
✓ 次级淋巴滤泡内含germinal center. 由 抗原活化处于增殖状态的B细胞、记忆性 B细胞、FDC和巨噬细胞组成。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及扁桃体、 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等组成,免疫应答 的场所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Central immune organ/primary lymphoid organ,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 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 Bone marrow: B 细胞分化发育的 唯一器官 胸腺 Thymus: 是T细胞,尤其是 β+T cell发育的场所。
脾的形态学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概要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概要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首都医科大学免疫学系 李蕴Tel:83911825liyun666@医学免疫学第一章 绪 论前言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与传染病不断斗争的历史,即使高科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类仍然面临传染病的威胁。

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免疫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免疫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疾病认识和防治并生并存。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学科,又是一门充满活力、迅猛发展的前沿学科。

主要内容第一节医学免疫学概述•免疫与免疫学•免疫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的类型和作用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过程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和重要成就第一节医学免疫学概述历史的灾难:传染病/战争传染病•黑热病:3次大流行。

其中1次,542-543年,东方、东罗马、欧洲,有1/4人口( 约2500万人死于黑热病)。

•鼠疫:3次大流行。

其中一次,在600多年前,欧洲2400万人丧命。

•流感:1918.3-1919.1的10个月内,有5000万人死亡,人数多于第 1次世界大战战亡人数(900万军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 1000万人饿死病死)。

2003年,全球累计SARS患者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战争•一战:动员兵力7340万余人,参战部队2900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万人,受伤约2000万人。

•二战:共有5700万人死亡。

“我的天哪!大街上没有人走动,景象一片凄惨。

许多人病倒在街头......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对我说,某某病了,某某死了......”佩皮斯于1665年10月16日免疫与免疫学免除税赋,免除差役 immunis 免于疫患,免除瘟疫免于疫患,免除瘟疫 immunity免疫(immunity)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 免疫2. 免疫防御3. 免疫稳定4. 免疫监视二、填空题1. 免疫功能包括、、。

2.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表现为或。

3.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表现为。

4.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以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5. Tislius和Kabat应用技术,证明主要存在于血清丙种球蛋白部分。

6. 1959年,Porter和Edelman证明Ab是由组成,以键连接在一起。

7. 1957年,Burnet提出了学说。

8. 机体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另一种称为。

9. 固有性免疫应答在感染早期执行防卫功能;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和中发挥关键作用。

10. 牛痘苗是英国医生创用的,法国科学家最先发明了减毒疫苗。

11. 纵观免疫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

12. T细胞活化需要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1. 发明狂犬病病毒疫苗的人是A.JennerB.PasteurC.von Behring和KitasatondsteinerE.Owen2.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表现为A.超敏反应B.免疫缺陷C.自身免疫疾病D.肿瘤E.反复感染3.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就是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D.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E.机体抗感染的过程4.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A.破伤风抗毒素B.破伤风类毒素C.肉毒类毒素D.白喉类毒素E.白喉抗毒素5.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会导致A.严重感染B.免疫缺陷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疾病E.肿瘤四、多项选择题1. 免疫的功能不包括A.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蛋白质的消化D.免疫监视E.蛋白质的吸收2.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3.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执行者是A.NK细胞B.T细胞C.B细胞D.APC细胞E.吞噬细胞五、简答题1. 简述Jenner创建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意义。

01.医学免疫学绪论

01.医学免疫学绪论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18
※三、免疫的现象、功能与概念
1. 免疫的概念 起源:Immunitas:exempt from “charges”
罗马议员任期间,免除税收、兵役等社会责任
引申:Immune: exempt from diseases
免除瘟疫,免除疫患,即抵抗传染病(抗病 原微生物)之意。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21
(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
非特异性:作用对象广泛,无针对性,无免疫 记忆性 可遗传性,个体出生时就具备 效应恒定性 作用时间短,即刻至96小时内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22
固有免疫的组成
组织屏障
(1)皮肤和黏膜屏障 (2)血脑屏障 (3)胎盘屏障
免疫细胞 体液分子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16
3.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
(1)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耐受学说的提出 (2)克隆选择学说:1957,Burnet
体内有很多针对各种抗原的相应细胞克隆 抗原进入体内,选择相应的细胞系与之结合, 使之活化,产生相对应的抗体 若胚胎期与某种抗原接触的相应细胞克隆即被 排除或失去活性,处于抑制状态(即禁忌克隆), 形成自身耐受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40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1
特点:
1. 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2.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42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43
本章学习要点:
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3.吞噬细胞的类型 4.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 5.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

医学免疫学——绪论

医学免疫学——绪论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功能,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过程.免疫耐受:对抗原特异性的不应:生理(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抗原)外来的异物病理(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ps :又叫抗感染免疫病理(自身免疫病)病理(恶性肿瘤) 别名: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特可以遗传。

点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和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

接触异物首先起作用(有种属差异,无个体差异) 皮肤黏膜屏障:机械屏障(阻挡细菌进入) 分泌多种抑菌杀菌物质(附属腺) 排除细菌(尿液的冲刷、咳嗽) 抑菌作用(正常菌群) 血-脑屏障:婴幼儿不完善血-胎屏障:妊娠早期(0~4个月内)不完善补体系统:体液中参与天然免疫的主要物质防御素:对细菌、真菌、包膜病毒有广谱直接杀伤作用 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伤作用 细胞因子:见后面 NK 主要针对自身被感染(病毒和胞内菌)和变异细胞 细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不需抗原刺激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吞主要针对外来颗粒性抗原(细菌)噬包括: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细过募集和迁移(在多种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胞程吞噬和杀菌(非特异性识别)降解和消化(吞噬体+溶酶体=吞噬溶酶体[杀菌])结完全吞噬:细菌被降解和消化果不完全吞噬:细菌在细胞内增殖特是机体在生活中接触抗原后形成的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 点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过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程增殖与分化阶段:T/B 淋巴细胞效应阶段:致敏T 细胞/抗 屏障作用 概念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构成 特异性免疫T/B 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的场所 胸 T 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调节(对其他免疫器官和细胞有调节作用)腺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中枢耐受)既是中枢又是外周免疫器官骨主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髓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记忆B 细胞) 免疫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T 45% B 55%) 脾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脏全身血液的重要滤器 合成和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重要场所 T/B 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T 深75% B 浅25%) 淋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巴参与淋巴再循环(高内皮小静脉HEV 起重要作用) 过滤作用(组织中的病源微生物及毒素) 黏膜组成鼻相关淋巴组织、肠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相关功黏膜局部防御(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淋巴产生SigA (分泌型igA 抗体)组织能口服Ag (抗原)介导免疫耐受干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其他膜型分子:TCR 、BCR 、CD 分子、黏附分子、MHC 、其他 分泌型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移植排斥、肿瘤免疫 疾病诊断、预防、治疗 基本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 周围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定义: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及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第一章 绪论_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绪论_医学免疫学

gA
原 体

过敏性哮喘
艾滋病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免疫稳定 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及死亡的细胞; 自稳机制发生异常(应答过强或过弱)→自身免疫病。
正常(益)
异常(害)
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疾病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免疫稳定异常(紊乱):自身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 )
现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dna疫苗的研制成功基因工程制备重组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治疗单克隆抗体制备完全人源化抗体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20世纪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免疫学家年代学者姓名国家获奖成就1901behring德国发现抗毒素开创免疫血清疗法1905koch德国发现结核杆菌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1908ehrlich德国提出抗体生成侧链学说和体液免疫学说metchnikoff俄国发现细胞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1912carrel法国器官移植1913richet法国发现过敏现象1919bordet比利时发现补体建立补体结合试验1930landsteiner奥地利发现人红细胞血型1951theler南非发明黄热病疫苗1957bovet意大利抗组胺药治疗超敏反应1960burnet澳大利亚提出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medawar英国发现获得性移植免疫耐受性1972edelman美国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porter英国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1977yalow美国创立放射免疫测定法1980dausset法国发现人白细胞抗原snell美国发现小鼠h2系统benacerraf美国发现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jerne丹麦提出天然抗体选择学说和免疫网络学说kohler德国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ilstein阿根廷单克隆抗体技术及ig基因表达的遗传控制tonegawa日本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murray美国第一例肾移植成功thomas美国第一例骨髓移植成功1996doherty澳大利亚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zinkernagel瑞士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二医学免疫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1

医学免疫学 01绪论免疫系统简介

医学免疫学 01绪论免疫系统简介

Robert Koch 1843-1910, Nobel Prize in 1905 for his work on tuberculosis, Anthrax, Cholera, Tubercule bacillus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激活补体
C反应蛋白(CRP)
细菌表面多糖及 磷酯胆碱
致敏微生物; 激活补体
补体
与细胞及微生物表 杀伤靶细胞;
面的糖及蛋白质共 趋化炎症细胞
价结合
LPS结合蛋白(LBP)
LPS
促进LPS与CD14结合
可溶性CD14
LPS
促进宿主细胞与LPS的结合
———————————————————————————————
激活后 5 分钟
激活后 60 分钟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 染色的血涂片,嗜酸性粒 细胞胞核为双叶状,胞浆中含有大量深红色细胞颗粒。透射 电镜下其胞浆颗粒呈结晶状。
Neutrophils represent 60-70% of leukocyt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Their granules contain alkaline phosphatase, lysozyme, lactoferrin etc.
“识 别 才 是 硬 道 理!”
Antibody TCR MHC
抗原结合部位 Fab段
Fc段
Paul Ehrlich 1854-1915 Nobel Prize in 1908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
功能
不同类型的免疫分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抗体可 以识别并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等。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免疫分子可分为调理素和效应分子 。调理素包括抗体、补体等,效应分子包括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等。
免疫应答
定义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 来抗原的过程。
过程
免疫应答包括感应阶段、传导阶段和 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指抗原被免疫 细胞识别并产生免疫信号的过程;传 导阶段是指免疫信号被传导至效应细 胞,诱导其分化、增殖并产生效应分 子的过程;效应阶段是指效应分子与 靶细胞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或被吞 噬的过程。
肿瘤疫苗
通过接种肿瘤疫苗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从而预防或治疗肿瘤,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 种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阻断肿瘤细胞表达的免疫抑制分子,恢复机体 的免疫攻击能力,是另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 疗方法。
移植和免疫遗传学
要点一
移植中的免疫学问题
要点二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供体 和受体的免疫匹配问题,以避免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学与纳米科学、生物材料学的交叉研究, 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的新型纳米材料 和药物载体。
免疫学与工程学、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研究, 设计和开发新型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和治疗方 法。
THANKS
免疫治疗策略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旨在抑制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减轻或消除组织损害,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 疗等。
免疫治疗药物
针对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不同的免疫治疗药物可供选择, 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生物制剂等。
肿瘤的免疫治疗
1 2 3

(免疫学课件)第1章_绪论

(免疫学课件)第1章_绪论
➢ 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其大小和结构随年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青春
期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 ➢ 胸腺的细胞组成:胸腺基质细胞(是胸腺微环
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调节T细胞分化); 胸腺细胞(前T细胞)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胸腺的解剖结构
前T细胞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95%
凋亡的T细胞
胸腺细胞 成熟的T细胞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 织间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是淋巴细胞寻找和定位于特定器官和微环 境的生理过程,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 及发挥免疫功能的必要前提。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淋巴再循环的生理意义
使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分布更为 合理;
Burnet和Medawar提出了SNSD简化模式 (自我-非己辨别),提出了以抗原在 免疫应答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理论。
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60年代
70年代
胸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免疫应答细胞
T、B细胞亚群概念
T细胞亚群的发现
统一抗体名称和分类 免疫网络学说
授课纲要
1.免疫和免疫学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3.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4.免疫学发展简史。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概述
➢ 免疫系统是承担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是机
体对抗原刺激产生识别、应答、执行免疫效 应的物质基础。
➢ 免疫系统由3个层次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
胞和免疫分子
深皮质区
T细胞,高内皮小静脉
髓质
髓索 髓窦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淋巴结的功能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免疫调节 身 维持机体平衡 稳

肿瘤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发生
• 儿童哮喘 • 花粉过敏 • 鸡蛋过敏 •…
过敏
• 免疫缺陷
• 遗传性血管神经 性水肿
• 免疫缺陷
• 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AID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累及全身各系统 • 蝶形红斑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 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过程
固有免疫组成
解剖学屏障:皮肤/粘膜组织 生理学屏障:胃酸,溶菌酶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 体液因子: 补体、细胞因子等
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 个体出生后,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抗 原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Rowe(1965)自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内发现了IgD 石板(1966)自枯草热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IgE
1、细胞免疫的发现 2、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3、抗体生成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 4、胸腺的发现 5、七十年代的重要成就还有T细胞亚类的发 现和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等
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性的成功证明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Chase等(1942)证明了结核菌素反应不是由抗体引起, 而是由致敏细胞引起,从而证明了机体免疫性除能产生体液免 疫外还能形成细胞免疫,证实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Fagraeus证明抗体是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成的浆 细胞产生的。这些成就提示免疫细胞在抗体形成和细胞介导的 免疫作用中的主导地位
炭疽杆菌疫苗
狂犬病病毒疫苗
1、抗体的发现 2、补体的发现 3、血清学方法的建立 4、免疫化学的研究 5、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6、抗体分子结构揭示

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龚非力-重点归纳-WF

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龚非力-重点归纳-WF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第一讲绪论1、概念:1)、免疫(immunity):即免除疫病和抵抗疾病的发生。

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nfense)、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nfense)书: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

Ppt: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大分子。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的功能。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3、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细胞、肥大细胞等一系列细胞。

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MHC等结构。

免疫器官又分外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bone marrow),胸腺(thymus),腔上囊(法氏囊,鸟类),中枢免疫器官为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提供了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即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第二讲抗原1、概念:1)、抗原(antigen,Ag):书: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Ppt:指能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刺激和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等免疫效应性物质,并能与相应免疫效应性物质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绪论
7
(三)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
容性抗原和分化群等 。 1、抗体(antibody,Ab):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以后,B细
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球蛋白称抗体。它们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 并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产生溶菌、促进 吞噬杀菌的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 2、补体(complement):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正常血清中, 与免疫有关,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在生理状态下,补 体各成分以酶原或非活性的状态存在与体液中,只有被 某些物质(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后,才能表现出细胞 溶解、促进吞噬的调理作用、免疫调节作以及释放炎症 介质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
学习免疫学的目的是能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解释临床上常 见的免疫现象和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并为诊断、防治免疫性疾 病奠定基础。
4
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完成的,免疫系统由免
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组成。人和 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骨髓: 是造血器官,也是B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法氏囊:禽类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 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也是发 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详见第七章)。 2、免疫细胞
5、分化群(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是用单克 隆抗体识别鉴定的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D3 分子与TCR非共价键结合组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其 主要作用是转导TCR识别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同时 也是T细胞表面特有的、能与其它免疫细胞相鉴别的标 志。

C1免疫学绪论(医学免疫学)

C1免疫学绪论(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IS)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机体的“安全部门”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 免疫细胞 -—担负免疫功能的主体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成熟和 工作的场所
担负免疫功能的主体
免疫细胞 发挥功能 的物质基 础
免疫学中的“异己”
细菌(梭状杆菌) 真菌(表皮癣菌) 寄生虫(绦虫) (流感病毒)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肿瘤细胞
免疫学中所指“异己” : 外来的病原微生物 癌变的细胞 病毒感染的细胞 衰老的红细胞等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 学科重点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 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 所到最后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结核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od-shaped Bacterium
痢疾杆菌 Shigella sonnei - rod prokaryote; causes shigellosis
伤寒杆菌 Salmonella - rod prokaryote ; note the flagella. Causes salmonellosis 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 - vibrio-shaped prokaryote that causes cholera
D.机体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
5.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9世纪后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将病原菌(炭疽杆菌) 经高温灭活,制成死菌苗;将鸡霍乱病原培养物在室温下长 期放置而减毒;将当时尚不知的病原体-狂犬病毒,经兔脑 传代亦能获得减毒株,制成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C、1890年德国医师贝林和日本学者北里研制了白喉抗毒素, 用含白喉抗毒素的动物免疫血清成功应用于白喉病人的治疗, 由此形成了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开创了被动免疫治疾病的途 径。
二、传统免疫学时期(18-20世纪)
1、人工主动和人工被动免疫方法的建立 18
A、公元18世纪,英国的乡村医生Jenner观察到牛患有牛痘, 局部痘疹酷似人类天花,挤奶女工为患有牛痘的病牛挤奶, 手臂部亦得“牛痘”,但却不得天花。于是他意识到牛痘可 预防天花。为证实这一设想,1798年他将牛痘接种于一个 8岁男孩手臂,两个月后,再接种从天花患者来源的痘液, 只至局部手臂疱疹,未引起全身天花。在Jenner年代不知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他从实践观察中,总结发现种牛痘 预防天花,安全有效,是一划时代的发明。然而,由于当时 人们对生物科学认识的局限性,以为接种牛痘会在人体不同 部位长出牛头牛角成为怪物,使之推广缓慢。
(3)效应阶段:此阶段是由活化的效应性细胞CTL(细胞毒性T细胞) 与TD(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细胞和效应分子(抗体与细胞因 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的过程。
16
五、免疫应答异常及其所致的疾病
接受“非己”抗原性异物刺激后,机体免疫应 答适度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抗感染、抗肿瘤等免 疫保护作用。机体免疫应答过高可引起对人体有 害的超敏反应,包括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的速 发型超敏反应,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由效应 T细胞介导的尺发型超敏反应,如接触性皮炎; 机体免疫应答过底或缺失则可引起严重或持续性 感染、肿瘤或免疫缺陷病;在长期感染、物理、 化学因素刺激诱导下,某些自身反应性T、B淋巴 细胞活化,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细胞泛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 前体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T、B淋巴细胞、NK细 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巨 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5
1、参加固有(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粒细 胞和B1细胞等。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对病原微生 物等非己异物的识别缺乏专一性,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 和其它抗原性异物均可识别,并迅速产生免疫应答,发 挥吞噬、杀菌等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在特异性免 疫应答的启动和效应阶段也发挥重要作用。B1细胞是执 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B淋巴细胞,主要识别某些病原 体表面共有的多糖抗原,产生以IgM类抗体,发挥非特 异性抗感染免疫效应。
19
2、原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说的提出及两者的统一
A、Metchnikoff(1883-1890)提出原始的细胞免疫学 说,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
B、Koch(1891)发现结核杆菌和Koch现象,即感染过 结核杆菌的豚鼠,再次皮下注射少量结核杆菌后,可使 注射局部组织发生坏死。上述发现对日后阐明细胞免疫 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稳定
(immunologic homostasis)
抗病原微生物 的侵袭
对自身组织成分的 耐受
超敏反应、易受感 染或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防止细胞癌变 或持续性感染
肿瘤或 持续性病毒感染
11
三、免疫的类型和作用特点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又称天然免疫或非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固有免疫经遗传获得,对 各种侵入的病原体或其它抗原性异物可迅速应答。固有 免疫应答系统主要包括: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固有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固有免 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和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蛋白 质、酶类物质等)。
5、分化群(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是用单克隆 抗体识别鉴定的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D3分 子与TCR非共价键结合组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其 主要作用是转导TCR识别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同时 也是T细胞表面特有的、能与其它免疫细胞相鉴别的标 志。
2、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1)抗原呈递与识别阶段:是抗原呈递细胞(APC)捕获、加工、呈 递抗原,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阶段。
(2)活化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 增殖与分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T淋巴细 胞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最终成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多种 细胞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
4
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完成的,免疫系统由免疫
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组成。人和哺 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骨髓: 是造血器官,也是B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法氏囊:禽类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 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也是发 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详见第七章)。 2、免疫细胞
➢ 组成和功能 (1)解剖与生理屏障 (2)生物学屏障 (3)吞噬细胞及吞噬作用 · 大、小吞噬细胞 · 吞噬过程及后果 (4) 体液因子: 补体、溶菌酶
13
吞噬细胞
14
获得性免疫
➢ 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
(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
(3)一般不能遗传
(4)个体差异大
(5)具有记忆性
➢ 组成与功能: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又称获得性免 疫或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受病原微生物 等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只能相应特定病原体等抗 原性异物起作用的防御功能。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 胞是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T/B淋巴细胞。
12
固有性免疫
➢ 特点(1) 出生时已具备(早) (2) 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 (3) 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4) 个体差异不大
8
3、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活 化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 子蛋白。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应答及其 调节、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各种生物都具有的复杂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称 为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其中引起强而迅速的排斥反应 的抗原系统成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生理条件下 MHC分子的主要功能是结合、提呈抗原肽,启动特异性 免疫应答。
1
医学免疫学
(护理本科多媒体课件)
2007/10/1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和重要 成就 第三节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 免疫学家及其贡献
3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与免疫学 免疫在医学上最早的概念是免除瘟疫(传染病)的意思。传统 的概念认为,免疫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 通过科学的发展,发现许多非传染性异物(如动物血清、药物 等),也可以发生类似抗感染的特异性反应。因此,免疫现象 不局限于抗感染。 免疫(immunity):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 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免疫通常对机体是有利的, 如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但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损害机体,如 引起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 医学免疫学(medicalimmunology):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 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免疫功能异 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生物 学科。 学习免疫学的目的是能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解释临床上常见 的免疫现象和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并为诊断、防治免疫性疾病 奠定基础。
单核吞噬细胞(Mф) 主要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 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后进 入血液,然后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肝、脾、淋巴结和全身 结缔组织中发育、分化为巨噬细胞。
6
2、参与和执行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αβT细胞和B2细胞。抗原提
呈细胞(APC)是一类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 通过细胞内MHC分子将加工处理后形成的抗原肽运载到 细胞表面,供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结合,启动免疫 应答的细胞。专职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非专职APC细胞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某些病毒和 肿瘤感染的细胞。αβT细胞和B2细胞即通常说的T、B 淋巴细胞,此类T、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 即TCR、BCR。T细胞表面的TCR不能直接识别结合抗 原分子,只能识别结合被APC摄取/加工处理后,以抗原 肽形式表达于APC表面的抗原分子,即抗原肽-MHC的 复合物。B细胞可通过表面BCR直接识别结合相应的抗 原分子。T/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可启动特异性细胞 和体液免疫。
9
(四)免疫的主要功能及其表现: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识别和清除病 原生物和其他抗原性异物的功能。该功能若有缺陷,可 反复发生感染,出现免疫缺陷病,若反应太强,可引起 超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
2、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识别和 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进行免疫调节,维持自身 稳定的功能。若该功能紊乱,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Ag
体液免疫:B细胞 浆细胞
Ab
细胞免疫: Ag APC T细胞
致敏T细胞、淋巴因子
15
四、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过程
1、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类型 参与和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