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超全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总结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总结化学实验几个重要的操作方法高考化学实验在高考化学试题主占有重要地位,分析近几年的化学高考实验题,从考查能力要求看,实验原理、现象描述、操作过程的理解及文字表达能力逐年增加。
本文主要从中学化学实验操作、现象等具体方面进行简要归纳总结。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K12(1)如图A: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T捂住烧瓶位,水中的管口有气泡溢出(装有分液漏斗的要将其开关关好)过一会儿移开捂的手掌或毛巾,导管末端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2)如图B:用关闭K,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液柱不下降,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ABC(3)如图C:关闭K1,打开活塞K2,从分液漏斗向烧瓶内加水,过一段时间,水不再流下,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注:检验气密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先审题是检测全套装置,还是其中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若要装置较多时,可分段检测;②操作时一定要先将被检测装置变成一个密封体系(如关闭开关、导管口插入水中等),然后改变气压(如加热、注水等),观察现象;③回答问题时应先叙述操作步骤,再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由现象得出结论。
2.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气体证明(如H2,CO,CH4等)收集一试管可燃性气体,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可燃性气体。
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可燃性气体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轻微的爆鸣声(或“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可燃性气体已经纯净。
3.洗涤沉淀的方法:(蒸馏水洗涤,无水乙醇洗涤,冰水洗涤,热水洗涤等或残留液洗涤)在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没过沉淀物,停止加水,静置使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
4.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加入硝酸银溶液,然后看沉淀颜色判断卤素原子是哪种(氯化银沉淀是白色的,溴化银沉淀是淡黄色的,碘化银沉淀是黄色的。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
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到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配比,避免产生过多的气体。
2. 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性: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甲酚等,加入待测物质中,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金属与盐酸反应:将金属片如锌、铁等与盐酸反应,观察气体的产生和金属的溶解,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和对酸的反应性。
4. 酸与碱中和反应:将一定量的酸和碱混合,逐滴加入,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度,当溶液中出现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记录加入的酸碱体积。
5. 酒精和脱水剂实验:将酒精与脱水剂如浓硫酸等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热和气体的反应,同时可以用湿的蓝色石蕊纸测试气体的酸碱性。
6. 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将不同金属片放入盐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生的现象,如产生气泡、金属片的溶解等,可以根据表观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7. 催化剂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不同催化剂如铁粉、铜粉等,观察反应的速率和明火的变化,从而判断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要点包括注意安全操作、掌握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观察现象、理解实验目的和结果分析等。
在考试
中,要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实验内容。
高中化学实验全总结【最全面】
高中化学实验全总结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高中化学最全实验总结教案
高中化学最全实验总结教案
实验名称:化学反应速率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讨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醋酸乙酯、酚酞指示剂、试管、试管架、分液漏斗。
实验步骤:
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 在试管中加入数滴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3. 将两个试管倒立放置在试管架上,使试管中的液体保持接触状态。
4. 往一个试管中滴加少量醋酸乙酯,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5. 记录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和反应的速率。
实验结果分析:
1. 加入醋酸乙酯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钙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沉淀,并且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2. 随着醋酸乙酯的加入,反应速率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
3. 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提高反应速率,而温度的升高和反应物表面积的增大也会加快反应速率。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结论对于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节。
扩展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催化剂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或者利用其他反应系统进行反应速率实验,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好!)
20℃100mL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配制100mL1.00mol/L 的NaOH 溶液为例: 1、步骤: (1)计算;(2)称量:4.0g (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 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 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 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 :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 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3、 注意事项:(1)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2)常见的容量瓶:50 mL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
若配制480mL 与240mL 溶液,应分别用500mL 容量瓶和250mL 容量瓶,计算溶质质量时用500mL 和250mL 计算。
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
(3)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
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一只手的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
(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二、Fe(OH)3胶体的制备:1、步骤:向沸水中滴加少量FeCl 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①先煮沸,②滴加饱和的FeCl 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2、涉及离子方程式:Fe 3++3H 2O Fe(OH)3(胶体)+3H +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三、焰色反应:1、 步骤:洗—烧—蘸—烧—洗—烧 “洗”用稀盐酸 2 、该实验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镍、钨丝;3 、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质;4 、Na ,K 的焰色: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5 、某物质作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一定有Na 元素,可能有K 元素。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导读:高中化学实验在考试中也占一定的分值,如何保证化学实验不失分,需要考生谨记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超实用的化学实验总结,仅供参考。
1. 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 药品的取用和保存(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
实验一【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K+等。
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Ca2+,Mg2+,SO42-则可通过加入BaCl2、NaOH和饱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固体和NaOH溶液来除去。
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药品和仪器】粗盐、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试管、滴管【实验步骤及记录】1.溶解:称取4g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带浑浊。
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要超过滤纸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粗盐中除含有不溶于水的泥沙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
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
大多数硫酸盐都溶于水,而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可用BaCl2溶液来检验硫酸盐。
但钡盐除BaSO4外,还有BaCO3等,BaSO4不溶于稀盐酸,BaCO3等溶于稀盐酸。
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
同理,可用Na2CO3溶液检验CaCl2,用NaOH溶液检验MgCl2。
【注意事项】将滤纸折叠后用玻璃棒蘸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
[全]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有机化学实验细节总结+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必考:有机化学实验细节总结+解题技巧1、加热方式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①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②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
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55~60℃)”、“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③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有机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催化剂的使用①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②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
③铜或者银做催化剂的实验:醇的去氢催化氧化反应。
④镍做催化剂的实验:乙醛催化氧化成酸的反应。
⑤其他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与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时,为避免混淆,大家可直接写催化剂即可。
3、注意反应物的量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高中化学实验——混合物质的分离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混合物质的分离总结高中化学试验中混合物质的分离有很多种类,也有很多方法。
固体、液体、气体三类物质的混搭,来分离、提纯或者提取的实验,也是容易混淆。
以下,对化学实验中混合物质的分离的方法做了全面总结。
有:过滤(沉淀洗涤)法、加热法、升华法、蒸发法、洗气法,并结合常见实例,使大家容易区分、牢记实验。
一、过滤(沉淀洗涤)1.过滤是指从现有的一批物质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可溶物,去掉不符合条件的另一部分不溶物.过滤不能取出可溶物,可溶物只能采取蒸发的方法。
2.装置3.原理: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
4.操作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5使用范围及实例固体(不溶)-液体分离【例:除去粗盐中的泥沙】6..操作要点(1)一贴二低: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液面低于滤纸边缘(2)过滤时,烧杯嘴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下端与三层滤纸处相接触、漏斗嘴紧贴接液烧杯内壁(3)加水,水面高于沉淀物,洗三次,以净化沉淀7.注意事项:(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2~3次。
二、蒸发结晶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现代汉语中,常形容人或物反常地呈现出近乎消失的状态。
2.装置:3.原理: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4.操作仪器: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
5.使用范围及实例固体-液体分离如:食盐溶液的蒸发结晶利用物质在同一溶剂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固体-固体分离如:KNO3、NaCl的结晶分离6.操作要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一)1.仪器洗净的标记:以其内壁附有平均水珠,不挂水珠,也不可股流下。
2.中和滴定终点的标记:滴入最后一滴液体溶液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3.容量瓶不漏水的标记:加入必定量的水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察看,而后将容量立正,并将瓶塞旋转180°年塞紧,再倒立,均无液体溢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达到刻度线的标记:平视时,液面凹面与视野相齐。
5.用排气法采集气体时,采集满的标记:用润湿的试纸凑近瓶口,试纸变色。
6.天平均衡的标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摇动的幅度相等。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二)1.采集气体进,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 的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小于 29 的用向下排空气法采集。
2.分液操作是时,基层液体应翻开旋塞从下方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制必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要引流时,玻璃棒的上边不可以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 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 。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水从下端口进上端口出 ( 逆流原理 ) 。
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上。
6.制气体实验中,长颈漏斗的尾端应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可以插入液面下。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三)在实验室常用煤气灯、酒精灯和喷灯等进行加热。
煤气是有毒的 ! 使用煤气灯时要特别注意。
煤气灯的构造如图所示。
煤气灯由灯管和灯座构成。
旋动灯管能够调理空气的进入量 ; 转动灯座下的螺旋 . 能够调理煤气的供给量。
封闭空气人口和开放煤气后 2s-3s ,才能点燃煤气,待点燃后再调理空气进入量,使火焰不发生光明,分红三个锥形地区 : 焰心—煤气和空气还没有焚烧 : 内焰一煤气不完整焚烧,温度低 . 火焰呈淡蓝色,叫做复原焰 ; 外焰一煤气完整焚烧,温度高,火焰呈淡紫色,叫做氧化焰。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总结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本文将会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全面地总结,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结果等内容,希望为广大化学学习者提供帮助。
实验一:铁与氧化剂的反应实验目的:通过铁与不同氧化剂的反应,观察其物理性质的变化,探讨化学反应的特点。
实验原理:铁与不同氧化剂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如铁与氧气反应时,铁会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出现生锈现象。
实验步骤:1、将几个铁钉放入含有氧气的玻璃管中。
2、观察铁钉的表面,记录下表面的颜色和变化。
3、将铁钉放入不同的氧化剂中,如盐酸、过氧化氢等。
4、观察铁钉的表面,记录下表面的颜色,变化和产生的气体等数据。
实验器材:玻璃管,铁钉,吸管等。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可以发现,铁钉表面出现持续生锈是因为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产生的氧化作用。
而铁与盐酸的反应会产生氢气,铁与过氧化氢的反应会产生氧气等。
实验二:酚酞与酸碱指示剂的酸碱性变化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酚酞在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以及酸碱指示剂酸碱性变化的特点。
实验原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取决于其酸量或碱量,pH值不同时,颜色也不同。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可检测物质在pH值为8.2至10.0时的变化。
当pH值低于 pK1=7.95 时,酚酞和酸反应产生无色的酸式酚酞,pH值高于 pK2=12.2 时,酚酞和碱反应生成稳定的酸式酚酞。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酸式酚酞,然后分别加入酸、水和碱。
2、观察变化颜色,并记录下结果。
实验器材:试管、酚酞、氢氧化钠、盐酸、去离子水等。
实验结果:加入酸使酸碱指示剂颜色变红,加入碱使酸碱指示剂颜色变成了蓝色。
在pH值8.2至10.0之间,酚酞的颜色会在红色和蓝色之间变换。
实验三:酸碱滴定实验实验目的:掌握酸碱滴定的基础知识,巩固酸碱反应的原理,掌握化学分析中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滴定是一种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添加标准溶液或称量药品等定量方式来测定分析物的含量。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以下是一个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涵盖了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实验名称: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目标:
1. 理解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原理。
2. 掌握制备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方法。
3. 观察和理解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
1. 硫酸铜(CuSO4)
2. 氢氧化钠(NaOH)
3. 试管、烧杯、滴管、搅拌器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 用滴管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搅拌器搅拌。
3.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产生。
4. 等待反应完全后,用滤纸将沉淀物过滤出来,观察沉淀物的性质。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结果:
当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产生蓝色沉淀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蓝色沉淀物逐渐增多,最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实验结论: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2SO4)。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双替换反应,其中铜离子(Cu2+)被氢氧根离子(OH-)替换,而钠离子(Na+)被硫酸根离子(SO42-)替换。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P5实验1-1】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步骤现象1.溶解:称取4g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带浑浊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要超过滤纸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过滤实验注意事项: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漏斗中沉淀洗涤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淹没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补充: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入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P6 实验1-2】SO42-的检验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实验试剂:实验1-1得到的盐0.5g、蒸馏水、稀盐酸、氯化钡现象:若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若先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硫酸根。
注意事项: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CO32-、SO32-、Ag+的干扰,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涉及反应:排除干扰离子的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P7思考与交流】杂质加入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氯化钡BaCl 2 + Na 2SO 4 = BaSO 4↓+2NaCl MgCl 2氢氧化钠MgCl 2 + 2NaOH = Mg(OH)2↓+ 2NaCl CaCl 2碳酸钠CaCl2 + Na 2CO3 =CaCO 3↓ + 2NaCl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补充:1、KNO 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氯化钠中混有KNO 3除KNO 3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P8实验1-3】检验Cl -、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实验药品:自来水、稀硝酸、AgNO 3溶液、沸石(或碎瓷片)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 3溶液——检验Cl -的实验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2.在100mL 烧瓶中加入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高中化学必考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必考实验总结高中化学必考实验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考实验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必考实验总结篇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味。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试管上有液体生成。
6、氢气在空气种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种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使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气体: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生成。
1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17、新制氯水中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久置氯水成无色。
18、氯水中加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19、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0、湿润的淀粉碘化钾遇氯气:试纸变蓝21、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色。
22、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炭: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总结大全
哎呀呀,说起高中化学实验,那可真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先来说说那个制取氧气的实验吧。
老师把一堆仪器摆在桌上,那架势就像是大厨要准备一顿超级大餐!我们瞪大眼睛,好奇得不行。
还记得老师说:“同学们,氧气可是个神奇的家伙,它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 这不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你想想,一根小木条,本来都没精打采的,一碰到氧气,瞬间就活力四射,这难道不神奇吗?
还有那个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可把我们紧张坏啦!那一滴一滴的溶液,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细的舞蹈。
我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出一点差错。
“哎呀,可千万不能多滴一滴呀!”这时候,同桌着急地喊着,“不然实验就失败啦!” 这不就跟走钢丝一样,得万分小心?
再讲讲银镜反应。
哇塞,那亮闪闪的银镜出现的时候,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这简直就是魔法呀!” 后桌的同学忍不住惊叹。
可不是嘛,就那么几种试剂混合在一起,居然能变出这么漂亮的银镜,这难道不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还有萃取实验,看着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层,就好像是两个闹别扭的小伙伴,谁也不理谁。
“这也太有趣啦!” 前排的同学兴奋地说。
高中化学的实验真是丰富多彩,每一个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它们有的像精彩的魔术,让我们目瞪口呆;有的像精细的针线活,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有的又像刺激的冒险,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真的是太精彩啦!它们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化学的奇妙和乐趣。
难道你不觉得吗?我觉得呀,这些实验就是打开化学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更好地探索这个充满神奇的领域!。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P5实验1-1P6 实验1-2P7思考与交流P8实验1-3P9实验1-4(1) 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 (2) 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混合 (3) 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近无色; P19归纳与整理 一、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二、离子的检验P26科学探究P29习题5、完成下列表格P31实验2-1P33实验2-3P40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 种类的多少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第三章点燃P46思考与交流 1.⑴金属与氧气反应3Fe+2O 2 ===== Fe 3O 4 ⑵金属与酸反应Zn+2HCl= ZnCl 2 + H 2↑ 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Cu+2AgNO 3=CuNO 32 + 2Ag2.2Al+3CuSO 4=Al 2SO 43 + 3Cu 2Mg +O 2点燃2MgOCu+2AgNO 3=CuNO 32 + 2Ag Mg +2HCl=MgCl 2 + H 2↑ 3.最外层电子数都比较少,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P47实验3-1金属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P49实验3-3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钠球周围有水雾,有时可能有火花,或伴有 爆鸣声;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加有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 ; P50画出你设计的装置图 P51实验3-4现象化学方程式1、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2、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3、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呈黑色 3Fe +4H 2Og △ Fe 3O 4+4H 2P55实验3-5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试管里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颜色变红; P56科学探究1 步骤 1克Na 2CO 31克NaHCO 3加1mL 水 白色粉末,加水结块成晶体;放热细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加10mL 水 振荡时间长,可溶解 固体量减小 加1-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较深溶液变微红色初步结论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加水部分溶解,溶液碱性比Na 2CO 323P60实验3-9P61实验3-10P61科学探究P62实践活动P76思考与交流SiO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SiO2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好SiO2的性质主要与它的结构有关:SiO2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因此性质很稳定P77实验4-1P77实验4-2P80习题2P83实验4-3P84实验4-4P84实验4-5P86实验4-6P87习题2P90实验4-7现象:将盛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溶液显酸性;在溶液中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给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在实验过程中,闻到刺激性气味;P92科学探究P97实验4-8现象:烧杯里的水沿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沿玻璃管压入烧瓶,形成喷泉;氨气溶于水生成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P101实验4-9现象: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P105归纳与整理一、硅1.硅单质:用途:硅芯片、光电池2.二氧化硅:存在: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氟酸反应;用途:建筑材料、光学及光纤制品、工艺品等;3.硅酸盐Na2SiO3制法:SiO2 + 2 NaOH== Na2SiO3+2H2O性质:Na2SiO3 + 2 HCl == H2SiO3胶体+ 2 NaCl用途:可做木材防火剂硅酸盐产品:玻璃、水泥、陶瓷等;二、氯1.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在25℃时,1体积水中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化学性质: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Cl2 + H2O == HCl + HClO产物的用途:漂白、杀菌消毒与碱反应:化学方程式: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产物的用途:漂白液化学方程式:2 Cl2 + 2 CaOH2 == CaCl2 + CaClO2 + 2 H2O产物的用途:漂白粉或漂粉精与金属反应:2 Na + Cl2点燃== 2 NaCl 2 Fe + 3 Cl2点燃== 2 FeCl3Cu + Cl2点燃== CuCl22. Cl—的检验化学方程式:Ag+ + Cl—== AgCl↓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操作: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滴加少量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中含有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实验超全总结一、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二、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 (CO):通过热的CuO;CO2 (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 (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l(OH)3。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
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 (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 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2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
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 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
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八、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
下面是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
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
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
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
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
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
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
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