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本章知识网络:二、知识解读:知识点一、细胞周期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细胞周期概念及时期划分(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的时期划分: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历时长,分裂期历时短。
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2)柱形图表示法B 组DNA 含量在2n 到4n 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 复制时期;C 组细胞中DNA 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
3.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pH 、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
因为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知识点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曲线模型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 1.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变化染色质(间期、末期)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解螺旋成为细丝状染色体(前期、中期、后期) (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
(3)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4)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复制―→分开移向两级―→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高考资源网] (间期) (前期) (末期) 1~2个 2个 1个 (5)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2.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核DNA数(2n)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数0→4n 4n 4n 4n→00染色体数(2n)2n 2n 2n 2n→4n 2n同源染色体对数n n n n→2n n染色体组数2222→4 23.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A→B、L→M、P→Q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梳理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多,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2) 分裂间期: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 分裂期: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染色质成为染色体且杂乱排列、出现纺锤体【两出现两消失】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在间期复制的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中期:染色体清晰,排在赤道板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增倍,均分到两极末期:核膜出现、核仁出现、染色体成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两出现两消失】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并由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4)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图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是持久性的。
细胞分化的意义: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分化产生血细胞(如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不断更新的,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必修一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必修一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生物学科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内容应有尽有,人们的生活处处都与生物有严密的联络,小编预备了必修一高终身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第一节细胞增殖
知识点一:细胞不能有限长大:
A.细胞的外表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表如今: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外表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b.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知识点二:细胞不能有限小:
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制时由完成细胞功用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的空间结构决议的。
知识点三:
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有数分裂、减速分裂。
原核生物:二分裂。
知识点四: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延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末尾,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裂间期:时间长,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分解,
细胞过度的生长。
以初等植物细胞为例
分裂期:
前期:膜仁消逝现两体
中期:赤道板上排划一
前期:点列数加移两极
末期:两现两消建新壁
以植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第一:植物细胞有由一对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进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区分移向细胞的两极。
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构成了纺锤体。
第二:植物细胞末期不构成细胞板,而是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分红两局部,每局部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意义:保证了亲代与子代坚持了遗传物质的动摇性。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编辑教员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一高终身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六章 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1、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有丝分裂过程(重点)(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实质:染色质复制)1)前期:两消两显一散乱(①核膜、核仁消失;②出现染色单体、纺锤体;③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2)中期:形定数清晰赤道齐(①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②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最便于观察。
3)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③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均匀分配到细胞两极)4)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1)间期:动物细胞因为有中心体,间期要进行中心粒的复制。
(2)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①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②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末期:子细胞形成方式不同:①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并由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②动物细胞由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5、﹡无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例:蛙的红细胞)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特点:持久性、普遍性、相对稳定性(不可逆转性)2、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1)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细胞核仍保持全能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回归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周周清——《细胞增殖》一、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而与细胞大小无关。
因为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的差异。
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目标要求:了解水平)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细胞核限制: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三、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目标要求:了解水平)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最主要的方式。
4、有丝分裂(目标要求;理解水平)(1)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它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乙→乙),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分裂间期(乙→甲):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分裂期(即甲→乙)①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
同时,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植物细胞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由移向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平面上(即: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③后期每个着丝点—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下向分别两极运动。
④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
(A)植物细胞质的分裂: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板,继而扩展形成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功能有关)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B)动物细胞质的分裂: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内陷,最后缢裂成两部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癌变)知识点归纳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第4节细胞的癌变
1、癌细胞的概念:
外因:致癌因子
内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叫癌细胞。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游离核糖体增多。
3、致癌因子分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细胞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4. 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细胞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生物必修1基础知识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②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2、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基础。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4、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和。
大部分时间处于,完成5、★有丝分裂分裂期各时期的特点:前期:中期:后期:末期: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7、★有丝分裂特征:染色体经过 ,精确地到两个子细胞中.意义: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的意义。
8、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9、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流程:10、细胞分化概念:特点:普遍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实质:11、★细胞全能性:指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12、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与死亡=个体衰老与死亡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与死亡≠个体衰老与死亡,时刻都有细胞衰老,细胞普遍衰老时表现为个体衰老13、细胞衰老的特征水分,细胞,体积,新陈代谢速率多种酶活性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呼吸速率,细胞核体积,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
14、细胞凋亡指决定的细胞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以及抵御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15、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16、癌细胞概念:有的细胞受到的作用,细胞中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17、★癌细胞特征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癌细胞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减少,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18、癌症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基因和基因被激活外因:致癌因子、、19、癌症如何防治:预防:远离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诊断: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检测等;治疗: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6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生物体的生长和细胞增殖1. 生物体的生长: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体积,还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特别提醒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和细胞相对表面积成正比,但细胞不能太小。
2. 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特点: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具有周期性。
二、细胞周期1.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 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特别提醒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3. 细胞周期的不同表示方法(1)(2)(3)三、有丝分裂1. 各时期的图像、特点分析(以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例)项目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子细胞模式图主要特点①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②细胞有适度的生长①核膜消失、核仁解体;②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①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②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①出现新的核仁和核膜;②染色体变成染色质;③纺锤丝逐渐消失,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①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②每个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的相等特别提醒(1)分裂间期不属于有丝分裂。
(2)赤道板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细胞壁的前身,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一个标志。
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2. 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1)纺锤体形成的方式(前期)不同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高考生物复习教案:整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一 人教版
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1.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的原因:A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B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2.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4.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注意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甲乙 a b c d分裂间期:a或c分裂期:b或d分裂间期:甲到乙分裂期:乙到甲完整的细胞周期:a和b或c和d完整的细胞周期:甲到甲(甲到乙到甲)A分裂间期:占了细胞周期的90%--95%,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经过复制细胞中DNA数目加倍。
B分列期:(1)前期:两现两消一散乱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染色体散落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2)中期:形定数晰赤道板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Ps: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平面。
(3)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4)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植物细胞)。
C显微镜下的各时期的细胞形态: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1)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是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2)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内陷缢裂形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6.有丝分裂各时期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参考《学》P17 要点一7.DNA和染色体的曲线变化图:左图为染色体,右图为DNA8.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A操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试剂:盐酸,酒精,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注意:经过解离后的细胞都为死细胞,若要观察各时期的细胞,可以在显微镜下先找到一个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然后在周围找其他时期的细胞;在这个实验中,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是最多的,因为间期占了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
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增殖知识点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A.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表现在: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B.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知识点二:细胞不能无限小: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时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知识点三: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数分裂、减速分裂。
原核生物:二分裂。
知识点四: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裂间期:时间长,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的生长。
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分裂期: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赤道板上排整齐后期:点列数加移两极末期:两现两消建新壁以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第一:动物细胞有由一对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进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第二:动物细胞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分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意义: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例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B)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较大,有利于物质迅速的转运和交换D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变式一: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 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变式二: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例题2:DNA复制发生在:(A)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变式一:2.有丝分裂间期完成后,其结果是()A.DNA分子数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B.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C.DNA分子数和染色体的数目都加倍D.DNA分子数和染色体的数目都不变答案:B变式二:3.若用化学药物强烈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癌细胞将停止于细胞周期的()A.前期B.中期C.间期D.后期答案:C(可多选)例题3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CE)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B.后期着丝点的分裂C.中心粒的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E.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不形成细胞板变式一:.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纺锤丝)。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
⾼中⽣物必修⼀第六章知识点 ⾼中⽣物的学习是⽐较繁重的,⽣物必修⼀的知识点很多,⼤家都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复习⽣物的知识点。
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中⽣物必修⼀第六章知识点,希望对⼤家有帮助! ⾼中⽣物必修⼀细胞的⽣命历程 1、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质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的⼀类具有⽣物催化作⽤的有机物,除少数的酶是RNA外,绝⼤多数的酶是蛋⽩质。
2、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新陈代谢(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新陈代谢(细胞代谢)主要发⽣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和⼀些细胞器也进⾏部分新陈代谢,如细胞核中DNA的复制和转录、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线粒体中的有氧呼吸、核糖体中的蛋⽩质合成等。
核糖体是合成蛋⽩质的装配机器,附着在内质⽹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的分泌蛋⽩,如消化酶、抗体等;⽽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质,主要供细胞内利⽤。
内质⽹是蛋⽩质的运输通道,是蛋⽩质的合成车间。
同时,内质⽹与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
细胞中的⾼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质进⾏加⼯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即参与合成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3、线粒体是活细胞进⾏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解析】对真核⽣物⽽⾔,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第⼆和第三阶段则是在线粒体中进⾏,其中第⼆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
⽽⼀些原核⽣物(如好氧性细菌——硝化细菌、根瘤菌等、蓝藻)也进⾏有氧呼吸,因它们没有线粒体,进⾏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膜。
4、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解析】对于动物和⼈来说,主要是通过细胞呼吸来形成ATP,此外,在⾻骼肌细胞中还含有另⼀种⾼能化合物——磷酸肌酸,当⼈或动物体内由于能量⼤量消耗⽽使ATP过分减少时,磷酸肌酸可把能量转移给 ADP形成 ATP。
对于绿⾊植物来说,是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来形成A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第六章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决定细胞物质运输能力。
细胞的核质比—通过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增殖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分为前期、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已分化成具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 。
2.前期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㈠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⑴核/质细胞核的负担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⑵相对表面积=S/V意义: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是由许多细胞组成,而不是有少数几个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
㈡细胞通过分裂进行生殖有丝分裂:体细胞真核生物增殖方式无丝分裂:体细胞;低等植物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细胞仪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在分裂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⒈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进行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⑴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复制一条染色体1DNA2DNA2条姐妹染色单体时期染色体变化规律主要特点分裂间期细丝状染色质复制染色体数=着丝点数DNA数=染色单体数(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无染色单体)分裂期前期螺旋化成染色体,排列无序膜仁消失两体现分裂期中期排列形定数晰点在板;赤道板上排整齐分列期后期均分均分牵引到两极;点裂体分到两极分裂期末期解旋膜仁重现两体失;C板扩展成C壁⑵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在间期时中心体复制,分裂期时中心体移向两极,放射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植物细胞是由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2.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细胞质分开方式不同) ⑷曲线坐标图246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46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 数目变化规律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一条染色体)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数目222⒉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核膜核仁不消失,但DNA 进行复制 如蛙的红细胞【真核】核中DNA 含量加倍的时期 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的时期 分裂间期,末期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分裂后期 染色体平均分配的时期 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 分裂后期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分裂中期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时期 分裂末期(高尔基体最为活跃)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及其功能线粒体:供能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在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C 板扩展成细胞壁,高尔基体合成其主要成分----纤维素。
必修一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概念
必修一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概念主要: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P11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P11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P117)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P119)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P123)次要:无丝分裂: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因为在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P114)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是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物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必修二P16)染色体:染色质:纺锤体: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P112)赤道板: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的赤道的位置,成为赤道板。
(P113)细胞板: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P113)干细胞:正如植物体内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分化能力一样,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
(P119)致癌因子: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
化学致癌因子:有数千种之多,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等都是化学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决定细胞物质运输能力。
细胞的核质比—通过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已分化成具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同点: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
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四、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五、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蛙的红细胞
六、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不可逆性、普遍性、遗传物质不变性
二、细胞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应用:植物组织培养
(3)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
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例如:克隆羊多莉应用:克隆技术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三、干细胞
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干细胞的用途:
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在体外培养出组织和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和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学说:(1)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细胞编程性死亡。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1. 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称为癌细胞。
2. 癌细胞的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3. 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4. 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变为激活状态。
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1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高尔基体④内质网⑤核糖体⑥中心体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数量之比为1:2:2时所处的分裂期应是()
A.前期和末期
B.前期和中期
C.后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3.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数44 条,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实际个数是()
A.44
B.88
C.22
D.11
4.观察马蛔虫受精卵装片时,辨认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5.下列哪一项叙述足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A.核糖体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
C.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明显增加
6.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是()
①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②染色体复制方式不同③DNA数量变化规律不同④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A 2B 3C 4B 5C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