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历史和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特点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银行并购浪潮此起彼伏,“航母”式的金融集团不断出现。1997年美国银行兼并了美国国民银行;1998年德意志银行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成为花旗集团,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1999年汇丰集团收购美国利宝集团;2000年JP摩根和大通曼哈顿合并成为美国第二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六大银行美一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美国第一宪章银行,西班牙桑坦德中央银行收购英国阿比国民银行一举成为欧元区市值最大的银行。2007年以来,仅法国银行业用于并购的资金就达到252亿欧元,触及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仅巴黎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并购资金就达到了100亿欧元。

从整个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是银行海外扩张的基础,脱离了它,银行扩张只能是一句空话。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经济各方面都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近代美国的银行业之所以能够独步天下,也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独领风骚也是其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的结果。

(二)完善的金融体系。

首先,外汇市场有着大规模的外汇交易。其次,货币市场健全,外汇交易过程中剩余的或不足的资金可以通过货币市场调剂。外国银行在本国普遍开设货币账户,各国外汇银行之间的交易和借贷关系的清算,就可以通过本国银行进行。

(三)适当的金融改革与创新。

美国银行业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是在不断实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推进的。美国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自身经营的问题和激烈的竞争,一度导致银行业国际排位下降和国内外金融市场份额减少。面对这种局面,美联储打破限制,允许美国银行在各州开展国际银行业务。这一举措使美国本土银行和海外分行享受同等待遇,都可以办理境外美元业务。这使得大量资金进入美国.改善了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巩固了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四)银行海外扩张形式的多样化。

经过了几十年的开拓,西方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自身实力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式的能力,根据国情的不同,开展海外业务特色化。银行海外扩张形式的多样化使得银行国际化经营有更多选择。

(五)业务范围广。

过去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统治使国际贸易,海外投资都遍布世界各地,从而伴随而发展的银行业的国际业务也具有范围广的特点。

二.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共有22个。到1953年,海外机构增加至45个,总资产约6000万港元,业务量比1950年增加了一倍。1953年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银行业海外发展缓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机构数量增长缓慢,不论是业务量还是人员效益均没有大的进展。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银行业的海外经营才开始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成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独立行使职权和开展业务活动。1979年以后是中国银行海外机构发展

的时期,机构和人员数量迅速增加,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展,在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家均设有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至2001年底,中国银行在2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60家分支机构,其海外资产额已占全行资产总额的40%。除中国银行外,其他中资银行近十多年来也纷纷跨出国门,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

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表一):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开展引进外资,吸收外汇存款,发放外汇贷款,办理国际结算等业务。第二阶段是大幅度提升外币资产的比重,并通过开展国际金融合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融资、参与国际银团贷款等活动和小规模设立境外机构等方式,把金融服务领域向海外延伸。第三阶段是跨国经营阶段,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遍及全球的分支机构、营销网络和客户群体。第四阶段是完全国际化阶段。到目前为止,除中国银行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可以成为跨国银行外,其它中资银行均尚处于第二阶段,其国际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比较相差甚远。

(表一)

三.扩张之路大势所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均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0067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对外贸易在2008年已到达25616.3亿美元,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528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劲的对外贸易增长势头,为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2)根据2006年10月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截至2005年底,我国近4000家境内投资主体共在全球163个国家(地区)设立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企业6426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为572亿美元。而截至2007年底,我国累计对外投资近千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一万家,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海外投资格局。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需要中资商业银行为其提供国际结算、进出口贸易融资等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这就创造了中资商业银行的市场需求。

3)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实力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已超100万亿,不良资产也有所降低。雄厚的实力和符合国际化的管理标准,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强。自身能力的提高使其具备了与海外银行竞争的基本条件。

4)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银行业融入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之中。WTO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公平的竞争模式,也为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提供了绿色通道。特别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也都想从各个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这也从另一方面为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创造机遇。

5)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正是中资银行加速海外扩张的好时机。2008年招商银行在纽约设立分行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果能够利用美元贬值,国外银行大批裁员的有利契机,加速进军海外市场,吸揽优质人才,对于开拓海外客户,发展海外市场有极大优势。中资商业银行积极走出国门,加强在海外的布局扩张,提高全球化金融服务的质量是双赢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