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动物学复习整理
动物学复习整理绪论1.动物学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进化以及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科学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动物学(二级学科)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2.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进化(演化)的观点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贝格曼定律(Bergman’s rule)同类恒温动物, 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热地区的个体大–阿伦定律(Allen rule )生活在较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等突出部分有缩短的倾向生物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微观方向宏观方向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生物发生律(Haeckel E):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单而迅速的重演2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描述法–观察是生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客观世界中获得第一手材料。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对象,并且是可以检验的。
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
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靠的结果。
观察不能被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描述: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包括:文字描述绘图(生物图)摄影、摄像、仪器记录比较法–揭示生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种属的动物从形态结构到细胞、分子水平的比较,才能深入了解生命世界的现象–比较法始终贯穿在科学研究之中实验法–在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忠于科学事实,观察认真仔细,记录详细正确,才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作出科学的解释3 动物学课程的学习要求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掌握动物的分类、形态、结构、机能和生态习性等基础知识,加深对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结构与机能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动物医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动物医学考研知识点总结一、动物解剖学1. 解剖学概述动物解剖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及其内部组织器官的学科,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发育和生理等。
在动物医学中,解剖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动物的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 解剖学分类动物解剖学一般分为哺乳动物解剖学、禽类解剖学、鱼类解剖学等不同的专业,不同种类动物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特点各不相同。
3. 解剖学知识点(1)动物骨骼系统:包括骨骼的构成、各种骨骼关节和韧带等结构。
(2)动物肌肉系统:包括肌肉的构成、肌肉纤维的组织结构、肌肉的功能和作用等。
(3)动物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血液的组成和循环机制等。
(4)动物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器官的组成、呼吸道的结构和呼吸机制等。
(5)动物消化系统: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食道、胃、肠道等功能器官的作用和调节等。
(6)动物泌尿系统:包括肾脏、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和排泄等。
(7)动物生殖系统:包括性腺的结构、生殖器官的功能及生殖过程等。
二、动物病理学1. 病理学概述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病变的形态学、生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对于诊断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病理学分类动物病理学一般分为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病理学内容涉及到了动物疾病的不同方面。
3. 病理学知识点(1)病理学基本原理:包括病变的概念、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病变类型和病变发展规律等。
(2)炎症和肿瘤:包括炎症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恶性肿瘤的特点等。
(3)内分泌疾病: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诊断和治疗等。
(4)感染病和寄生虫病:包括动物感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规律、病理变化和免疫诊断等。
(5)代谢病和遗传病:包括动物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病因等。
三、动物生理学1. 生理学概述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生理活动过程、器官的功能和调节等,对于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对动物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省考研动物科学学重要知识总结
黑龙江省考研动物科学学重要知识总结【黑龙江省考研动物科学学重要知识总结】动物科学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在黑龙江省考研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考研动物科学学的重要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动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是动物科学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方法、分类规则以及分类系统。
动物分类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分类等级、主要分类体系等。
1. 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形态学原则、发育学原则、系统学原则和进化学原则。
形态学原则强调动物分类应基于形态特征的相似性;发育学原则强调动物分类应基于胚胎发育过程的相似性;系统学原则强调动物分类应基于进化关系的相似性;进化学原则强调动物分类应基于进化过程的相似性。
2. 分类等级动物分类的等级体系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七个基本等级。
其中,界是最高等级,种是最低等级。
界到种的依次分类等级可以通过助记法"几门就在科"和"几科就在目"来帮助记忆。
3. 主要分类体系动物界包含很多门,其中最为重要的门包括脊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等。
脊索动物门又可以分为原脊椎动物门和脊椎动物门。
脊椎动物门特别重要,包括了人类。
二、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内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了解动物功能的重要途径。
动物生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与内部环境之间的交界面。
其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膜蛋白组成。
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细胞边界的界定、物质的运输调节以及信号传递等。
2.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负责传递、处理和储存信息的系统。
它由神经元和神经组织构成。
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传递神经冲动、控制机体的活动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3.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内分泌器官组成,主要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
动物学考研动物学专业重点知识点整理
动物学考研动物学专业重点知识点整理动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界的动物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在动物学考研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集中复习和整理。
下面将按照动物学的分类和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动物的分类动物学中,根据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学特点,将动物划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常见的动物门包括脊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纲的划分则依据外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分类;目是纲中更为具体的细分单位,科是目中更精确的分类单位,而属和种则是科的更具体划分。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掌握各个门、纲、目的特点,并了解常见的动物物种的分类。
二、动物的形态与解剖学动物的形态是指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特点。
解剖学则研究动物的内部构造和器官功能。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不同动物类群的形态特征,包括外形、大小、颜色、器官位置等方面,并掌握各个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 动物的体表形态特征:动物的体表形态特征包括体型、体长、颜色、皮肤、骨骼等方面。
2. 动物的内部器官:具体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三、动物的生态与行为学动物的生态与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态类型、行为方式、养殖以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1. 动物的生态类型:根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常见的生态类型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半水生动物等。
2. 动物的行为方式: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其中包括求偶行为、捕食行为、筑巢行为等不同类型的行为。
3. 动物的养殖与保护: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动物的养殖技术和方法,以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和策略。
四、动物进化与发育动物的进化与发育是研究动物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变异、适应和选择等方面的知识。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动物的进化历史,并掌握动物的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学的基本原理。
动物科学专业考生必备河北省考研动物科学复习重点
动物科学专业考生必备河北省考研动物科学复习重点动物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畜牧学等多个学科,其复习内容庞大且繁杂。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本文将重点介绍河北省考研动物科学的复习重点。
一、动物学1. 动物形态学动物的多样性、体内系统结构及解剖特点是动物学基础,考生需了解各类动物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特点。
2. 基因组学掌握动物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规律,了解最新的遗传研究成果和技术,如基因测序、基因表达与调控等。
3. 动物分类学熟悉动物的分类体系、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能正确鉴定和分类各类动物。
4. 动物行为学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研究动物的行为表现、形成机制和进化意义。
二、动物生理学1. 动物生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代谢、内环境调控等基本原理,特别是动物的生物能量转化和体液平衡调节等重点内容。
2. 动物感觉系统研究动物的感觉系统、感觉器官和感觉生理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
3. 动物运动系统深入了解动物的运动器官、运动力学和神经肌肉调控等,包括动物的骨骼、肌肉和运动适应等方面。
4. 动物内分泌系统掌握动物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了解动物体内的激素合成、分泌和作用等方面内容。
三、动物生态学1. 生态学基本概念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等的结构与功能。
2. 动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动物的种群分布、数量、动态变化、种群密度和种群增长等问题,以及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3. 动物的个体生态学重点了解动物个体在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状、行为策略和生殖行为等方面内容。
4. 动物的群落生态学熟悉动物在群落中的组织结构、群体互作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内容。
四、动物繁殖学1. 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动物的生殖系统结构、发育过程、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等内容。
2. 动物的繁殖生态学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生殖策略和繁殖行为进化等方面内容。
3. 动物的人工繁殖重点研究动物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与方法。
动物学笔记
笫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这种单细胞又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
如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能。
以上生理机能是由各种特殊的细胞器来完成的:如:运动胞器———纤毛、鞭毛摄食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感觉胞器———眼点调节体内水分的胞器———收集管、伸缩泡原生动物的定义: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1.2 身体微小1.3 原始性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在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1.4 有特殊的适应性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
等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如盘藻、空球藻、实球藻、团藻等。
2代表动物: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2.1 结构和功能●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
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是运动。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
沟的未端为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
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剌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
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动物学复习重点
三角涡虫
• 感觉器官 涡虫背部有一对眼点,是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构成,它们只能辨 别光线的明暗,不能看物象;耳突在头的两侧,有许多感觉细胞, 有味觉和嗅觉功能;在体表还分布许多触觉细胞 杆状体是涡虫特有的分泌物,为一种特殊分层的超微结构
原肾管(protonephridium):原始的排泄管,一端为
盲管,另一端开口(排泄孔)的排泄管。
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
胚层陷入形成的,有排
泄孔通体外。原肾管是 由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
Hale Waihona Puke 成,每一小分支的最末端由焰细胞(帽细胞和 管细胞)所组成。
40
牟勒氏幼虫阶段
扁形动物门一些海产种类个体发育要经过牟勒氏幼虫阶段。 如:涡虫纲多肠目(如平角涡虫)
动物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绪论
• 动物学(Zoology
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 学科。它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 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它有关的生命活 动的特征和规律。
第三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
目的:在于揭示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并利用它来改造、 利用、控制动物界,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服 务。
草履虫
• 以纤毛为运动胞器; • 细胞核分大核(营养核, 行无丝分裂,与代谢有 关)和小核(生殖核, 行有丝分裂,与生殖有 关); •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 • 刺丝泡:有防御机能
第四章 多细胞动物起源
•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动物,无细胞分化。
• 后生动物(Metazoa):多细胞动物,有细胞分化。
•七级分类阶元
海南省考研动物科学复习资料动物遗传与育种重点知识整理
海南省考研动物科学复习资料动物遗传与育种重点知识整理海南省考研动物科学复习资料:动物遗传与育种重点知识整理一、概述动物遗传与育种是动物科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研究动物基因的传递和表达,以及利用遗传原理和方法进行动物育种改良。
本篇文章将围绕动物遗传与育种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助力海南省考研学生全面复习。
二、遗传学基础知识1. 遗传单位: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组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携带着遗传信息,并决定了个体的性状。
2.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种群中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不同表达。
遗传变异是进化和适应的基础。
3.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 染色体理论:染色体是生物细胞核中的结构,上面携带了大部分的基因。
染色体理论解释了遗传变异的机制和遗传物质(DNA)的传递方式。
5. 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是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的基础。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漂变:指随机因素引起的基因频率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小种群中。
遗传漂变削弱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加速了物种灭绝。
2. 选择与适应: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指出,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进而将自己的优势遗传给下一代。
3. 突变:指基因产生的结构或序列上的变异。
有些突变对个体有害,但也有可能产生新的优势特征,推动进化的方向。
4. 近亲繁殖与遗传缺陷:近亲繁殖会导致产生一系列遗传缺陷,如易感遗传病等,因此动物育种中要避免近亲繁殖。
四、动物遗传育种方法1. 杂交育种:指利用两个或多个不同种、品系或亚种的个体进行交配,创造出新的优良品种。
杂交育种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但后代产生的不育性往往是其局限性。
2. 纯系育种:通过选育和连续自交,将同一品系的个体保持纯合作为育种目标,是固定种质优良性状的有效方法。
3. 杂种优势利用:由于同一物种不同亲本的杂交后代通常表现出比亲本更优异的特征,因此可以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中科院动物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中科院动物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动物学》习题集合一、名词解释1.变温动物2.哺乳3.次生腭4.反刍5.辅助呼吸器6.复胃7.固胸型8.恒温动物9.后肾10.候鸟11.弧胸型12.脊索13.开放式骨盘14.犁鼻器15.鳞式16.卵齿17.逆行变态18.迁徙19.妊娠20.肾单位21.适应辐射22.双重调节23.双重呼吸24.胎盘25.胎生26.完全双循环27.晚成鸟28.五趾型附肢29.羊膜卵30.异型齿31.鱼类的洄游32.早成鸟33.占区二、填空1.海鞘属门,具变态。
2.头索动物亚门的动物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即具有、和,其代表动物是。
3.两栖纲的皮肤结构特点是皮肤裸露,富有和。
4.鱼类的鳞片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三类,即、和。
5.圆口纲属类,是脊椎动物亚门中唯一没有和的类群,其代表动物是。
6.鱼纲和两栖纲的肾脏除排泄外,尚具有的作用。
7.鸟类的羽毛可分为、和三类。
8.具前沟牙的毒蛇有科和科,请写出常见的两种、。
科蛇类具有颊窝,请写出一种。
9.鱼类的脊椎椎体属型,仅分化为、。
10.根据鱼类洄游的目的,可将其分为洄游、洄游和洄游。
11.哺乳纲具有、、和等多种皮肤腺。
12.广东省省鸟是,分隶于目,其生态类群属禽。
猛禽包括有目和目。
13.脊索动物门分为亚门(其代表动物是)、亚门(其代表动物是)和脊椎动物亚门。
14.黑眶蟾蜍属科,其肩带为型;常见的蛙科种类有(请写出2种)、,它们的肩带为型;姬蛙科的种类有。
它们均属于目。
15.圆口纲是唯一一类无和的脊椎动物亚门动物。
其代表动物是。
16.从外形上,哺乳纲的、、和四部分区分明显。
17.硬骨鱼类的心脏包括、和等部分。
18.常见的鲤形目鱼类有(请写出2种)、。
鳜属于目。
噬人鲨属于总目。
19.蛇类的毒牙有和两大类。
20.家兔有四对唾液腺,即、、和。
21.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家鸽由心室发出右体动脉弓,家兔由心室发出左体动脉弓。
22.鲫的第五对鳃弓特化为,其上着生有。
动物学笔记
1.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2.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见于少黄卵。
均等卵裂:卵黄少,卵裂时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
不均等卵裂:卵黄少,分裂球大小不均匀,如蛙。
不完全卵裂:卵裂在不含卵黄的部分进行,见于多黄卵。
盘裂:卵裂只限于动物极的细胞质部分,如鸡。
表面卵裂:卵裂只限于卵的表面,见于中黄卵,如昆虫3.棘皮动物以后的动物属于后口动物。
4.生物发生律由德国科学家赫克尔(E.Haeckel)于1866年提出5.外胚层:全部神经组织和部分上皮组织中胚层:全部结缔组织、循环组织和肌肉组织,大部分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上皮组织内胚层:大部分消化管上皮、消化腺和呼吸上皮、内分泌腺假体腔: 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与体壁中胚层和肠壁内胚层所接触,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所包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腔。
6.细胞形态规划,排列紧密 ,细胞间质少,有极性, 功能:保护、吸收、感觉、排泄、分泌和生殖来源:外、中、内三个胚层7.结缔组织形态特点:细胞间质特别发达,细胞数量少,排列分散,没有极性 ,功能:联接、固缚躯体各部分、填充体内空隙、保护体内柔软组织、支持动物机体、制造血球来源:中胚层8.细胞间质由含糖较多的基质和纤维组成纤维有二种:胶元纤维:由胶元蛋白组成,有韧性,常集合成束弹力纤维:由弹力纤维组成,有弹性9.肌肉组织形态特点:细胞细长呈纤维状,一个肌细胞即一根肌纤维,功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具强烈的收缩作用来源:中胚层依椐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肌肉组织分三种类:(1)横纹肌特点:具横纹、肌肉收缩受意志支配,又称随意肌、收缩力强、易疲劳,分布:主要附着在骨骼上,又称骨骼肌(2)平滑肌特点:细胞呈梭状、无横纹、不受意志支配(不随意肌)、收缩力较弱,不易疲劳,分布:内脏壁(3)心肌特点:有横纹、细胞短柱状、有分支、细胞联接处有闰盘、收缩有自动节律性,分布:心脏10.神经组织特点: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质细胞组成,功能:神经细胞能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和修复作用,来源:外胚层原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
吉林省考研动物科学复习资料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育种重点解析
吉林省考研动物科学复习资料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育种重点解析动物解剖学是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动物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形态特征、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而动物生理学则是研究动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和生活活动的学科,包括了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运动、营养、呼吸、循环等各个方面。
而动物遗传育种则是研究动物的遗传特性以及对其进行育种改良的学科。
一、动物解剖学1. 动物体的形态特征动物体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体型、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这些特征往往与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生物学特性等有关。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类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并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类。
2. 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器官和系统是其身体各个部分的组织,它们共同协作,使动物能够正常生活和繁衍后代。
在学习动物解剖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动物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掌握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
二、动物生理学1. 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生命过程是指动物体内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和生活活动,例如生长发育、代谢、呼吸、运动、营养等。
在学习动物生理学时,我们需要了解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动物体内的差异。
2. 主要生理过程的机理与调控生理过程的机理和调控是指细胞和器官在生理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调节机制。
在复习动物生理学时,我们需要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生理过程的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动物遗传育种1. 遗传基础与遗传特性动物的遗传基础包括了基因的组成、遗传密码的传递和表达、基因突变等方面。
了解动物的遗传基础是研究其遗传特性和进行育种改良的基础。
在复习动物遗传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基因的组织结构、遗传密码的传递途径和模式、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影响等重要内容。
2. 动物育种与改良动物育种是指通过选配和人工干预,改良和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等遗传特性的方法。
动物学考研精解
动物学考研精解一、动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动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从微小的原生动物到庞大的哺乳动物,涵盖了各个物种的生物多样性。
二、动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是动物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群,例如门、纲、目、科、属和种。
通过分类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史。
三、动物形态学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
通过对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的观察和比较,可以揭示物种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形态学是研究动物分类和进化的重要手段。
四、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的生命活动和生理机制。
包括动物的营养、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内分泌等生理过程。
通过对动物生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五、动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包括动物的栖息地、食物链、生态位、种群动态、生态系统功能等。
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六、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机制。
包括动物的求偶行为、繁殖行为、社会行为、迁徙行为等。
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实验,可以揭示动物的智能和适应性。
七、动物进化学动物进化学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进化机制。
包括物种的起源、演化过程和演化机制。
通过对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和起源。
八、动物保护学动物保护学研究动物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包括野生动物保护、物种保护和生态恢复等。
动物保护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濒危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九、动物学的应用动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动物的遗传信息可以应用于育种和基因工程;动物的药用价值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和治疗疾病。
总结: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通过对动物的形态、生理、生态、行为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动物学笔记5
动物学笔记5原生动物门(Protozoa)概况1. 多数个体微小,体长一般不超过250um的动物。
2. 原生生物是一类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一切单细胞和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3. 原生生物进化关系不太清楚:既有一些明显属于植物界的衣藻、团藻等绿藻;又有明显属于动物界的草履虫、变形虫等种类;还有界于动物界、植物界和真菌界之间的眼虫、粘菌等。
分类系统也各种各样,但一般归在原生动物门中按四个基本纲来讲。
4. 与人类关系密切,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总之,原生生物是自然界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又是变化最多样的类群。
物种数量Numbers of species目前,已命名的原生动物约85,000种,约38,000 现存种类(其余为化石),喜欢生活于潮湿的地方,如海水、淡水,甚至土壤、空气和动、植物体内。
一、鞭毛纲 Mastigophora代表动物:绿眼虫Euglena viridis Ehrenberg生活环境: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流动性不大的淡水中,春、夏季节大量繁殖,常使水成绿色。
喜弱光,避强光。
鞭毛纲:绿眼虫:形态结构单细胞动物;体长60-115um,梭形;体呈绿色,前端钝圆,后端较尖;表膜:体表被有的细胞膜;由许多螺旋形的条纹相互关联而成,表膜有弹性,可保持虫体形状,也可收缩作变形运动。
体内有细胞质,还有眼点、胞口、储蓄泡、伸缩泡、叶绿体、细胞核、鞭毛、光感受器、副淀粉粒。
眼点:红色,浅杯状;认为是吸收光的遮光器;光感受器:鞭毛基部一膨大结构,能感受光线刺激胞口:是否取食食物有争议,但肯定经过胞口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过多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经过胞口排出体外。
副淀粉粒:与淀粉相似,是一种糖类,与碘作用不呈蓝紫色,眼虫特征之一,也是分类的依据;鞭毛:运动器官,1根,基本结构是由微管组成,横切面系9+2结构,外围有9条双联微管,内有2条微管,一般认为臂可驱使双联微管滑动,相互滑动使鞭毛局部弯曲,产生运动。
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1.侧线:鱼类身体两侧由皮肤的许多感觉囊排列而成的特殊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 2.韦伯氏器:由三脚骨、间插骨、舟骨连接而成,能感受到声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变化‘并引起与此相应的运动。
3.咽喉齿:硬骨鱼中鲤形目鱼第5对鳃弓上特化为3咽喉持,具有研磨能力,其形状与食性有关,靠咽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可以压碎通过咀嚼的食物,其形状、数目排列方式是鲤形目鱼分类的依据。
4.逆转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失去一些重要构造而成为行为简单的成体。
5.鳍脚:雄性软骨鱼的交配器,位于腹鳍之间的基鳍软骨特化而来6.洄游:某些鱼类在生命运动过程中,会周期性群体性方向性的迁徙运动,为满足等饵,繁殖,越冬等条件,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洄游洄游的意义:鱼类的洄游是一种适应,鱼类凭借这一运动可以满足在生活的某一时期所要求生殖,等饵,越冬的条件,是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可靠的保证。
7.初生颌:软骨鱼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1对8.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上下颌分别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的次生颌所代替,5对9.耳后腺:由括液腺转变而来,能分泌毒浆,是50-60个椭圆形小毒腺的集合体,每个小毒腺内充满嗜酸性物质,以一短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腺体的基部有一束平滑肌包裹,控制分泌物的排出。
10.泄殖腔: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单孔目背后有一开口作为肠道,尿道,产道的出口相较于脊椎动物相对较大,同时成为了动物排尿,排粪及产卵的出口11.毕氏器:蟾蜍和短头蟾的生殖腺前缘附生形状各异由蝌蚪生殖腺 12.精尿管:雄性肾脏前端由肾小管与精巢伸出的精细管相通,并借输尿管运送精子,故其输尿管兼有输尿和输精两种功能13.固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相互平行固着在一起,如青蛙弧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均为弧形,并重叠,如蟾蜍 14婚垫:蛙蟾类雄性前肢内侧第一第二指的基部隆起,垫上富有粘液腺活角质刺,用于加固抱对的作用 15.冬眠: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到7-8℃以下时,大多数都进入休眠状态,低代谢 16.胸廓:爬行动物的肋骨,脾骨,胸椎一起构成,是羊膜动物特有的结构,实现了完全的肺呼吸,结束了吞咽式的呼吸方式,同时还保护内脏器官,加强呼吸机能,同时为肌肉提供附着点 17.羊膜:羊膜卵的胚胎发育到原肠期后,在胚体周围形成向上隆起的换装褶皱,羊膜卵生褶皱,不断生长的环状褶皱,四周逐渐往中间聚拢,彼此愈合扩通后成为围绕着整个胚胎的2层膜,内层即为羊膜18.颞窝:爬行类头骨2侧眼眶后方的一个或两个小洞,是咬肌的附着部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动物学考试笔记
动物学考试笔记一、名词解释1、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和生理结构,并能自然繁殖出可育后代的所有生物个体的集合。
2、裂体生殖:核先分裂,然后胞质分裂形成新个体。
3、接合生殖:2个虫体暂时附贴在一起,其细胞质可以互相沟通,并且两者互换小胞核,小胞核的结合与受精相仿,然后分开并进行分裂。
如:草履虫的有性生殖。
4、神经网(原始的神经系统):由两极或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形态上相似的突起,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疏松的网;5、浮浪幼虫:受精卵发育,以内移的形式形成实心的原肠胚,在其表面生有纤毛,能游动;6、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使动物分为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
7、皮肤肌肉囊: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
它为结缔组织所填充。
8、原肾管系统:在身体两侧由外胚层陷入的网状多分枝的原肾管系统。
原肾管包括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
(功能是:排出多余水分,调节渗透压和排出含氮废物。
)9、梯形神经:有“脑”和脑向后发出的若干纵行神经索与横神经相连,组成神经系统。
10、原体腔(假体腔):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又叫初生体腔,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
11、分节现象:指躯体许多彼此相似而有重复排列的部分所构成,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12、次生体腔(真体腔或裂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中胚层发育的肌肉层和体腔膜的体腔,由中胚层细胞形成。
13、疣足:有背肢和腹肢组成,是由体壁向外突出的扁片状物,有加强游泳、爬行和呼吸功能。
14、闭管式循环系统:其形成与真体腔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胚胎发生时,由于真体腔的扩大,原体腔(即囊胚腔)被排挤而形成背、腹血管的内腔和血管弧或称“心脏”。
15、后肾管排泄系统:为两端开口的迂回盘曲管,一端开口前一节体腔的多细胞纤毛漏斗(肾口),另一端开口于该节的腹面外侧(排泄孔),具有排泄含氮废物,平衡体内渗透压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侧线:鱼类身体两侧由皮肤的许多感觉囊排列而成的特殊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
2.韦伯氏器:由三脚骨、间插骨、舟骨连接而成,能感受到声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变化‘并引起与此相应的运动。
3.咽喉齿:硬骨鱼中鲤形目鱼第5对鳃弓上特化为3咽喉持,具有研磨能力,其形状与食性有关,靠咽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可以压碎通过咀嚼的食物,其形状、数目排列方式是鲤形目鱼分类的依据。
4.逆转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
中失去一些重要构造而成为行为简单的成体。
5.鳍脚:雄性软骨鱼的交配器,位于腹鳍之间的基鳍软骨特化而来
6.洄游:某些鱼类在生命运动过程中,会周期性群体性方向性的迁徙运动,为满足等饵,繁殖,越冬等条件,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洄游
洄游的意义:鱼类的洄游是一种适应,鱼类凭借这一运动可以满足在生活的某一时期所要求生殖,等饵,越冬的条件,是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可靠的保证。
7.初生颌:软骨鱼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1对
8.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上下颌分别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的次生颌所代替,5对
9.耳后腺:由括液腺转变而来,能分泌毒浆,是50-60个椭圆形小毒腺的集合体,每个小毒腺内充满嗜酸性物质,以一短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腺体的基部有一束平滑肌包裹,控制分泌物的排出。
10.泄殖腔: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单孔目背后有一开口作为肠道,尿道,产道的出口相较于脊椎动物相对较大,同时成为了动物排尿,排粪及产卵的出口
11.毕氏器:蟾蜍和短头蟾的生殖腺前缘附生形状各异由蝌蚪生殖腺
12.精尿管:雄性肾脏前端由肾小管与精巢伸出的精细管相通,并借输尿管运送精子,故其输尿管兼有输尿和输精两种功能
13.固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相互平行固着在一起,如青蛙
弧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均为弧形,并重叠,如蟾蜍
14婚垫:蛙蟾类雄性前肢内侧第一第二指的基部隆起,垫上富有粘液腺活角质刺,用于加固抱对的作用
15.冬眠: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的重
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到7-8℃以下时,大多数都进入休眠状态,低代谢16.胸廓:爬行动物的肋骨,脾骨,胸椎一起构成,是羊膜动物特有的结构,实现了完全的肺呼吸,结束了吞咽式的呼吸方式,同时还保护内脏器官,加强呼吸机能,同时为肌肉提供附着点17.羊膜:羊膜卵的胚胎发育到原肠期后,在胚体周围形成向上隆起的换装褶皱,羊膜卵生褶皱,不断生长的环状褶皱,四周逐渐往中间聚拢,彼此愈合扩通后成为围绕着整个胚胎的2层膜,内层即为羊膜
18.颞窝:爬行类头骨2侧眼眶后方的一个或两个小洞,是咬肌的附着部分,
是爬行类分类的重要依据的分为无颞窝类和合颞窝类
19.次生腭:颅底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腭骨等共同合成与消化呼吸2个通道分开有关,腭的次生腭最发达20.颊窝:蛇目蝰科腹亚科关部特有的热能感受器,位于眼鼻之间,判断恒温动物的存在及远近位置,如腹蛇,竹叶青,响尾蛇等
21.异性齿:牙齿形状不同,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22.正羽:由羽轴和羽片构成,羽片又由许多细长羽板构成,羽枝上密布羽小枝相钩结,以煽动空气和保持身体平衡
23.素囊:有些鸟类管的一部分特化而成,它有贮藏和软化食物的功能
24.尾脂腺:为一种大型分支泡状腺,位于尾基部的皮下,一般左右两叶,其间有纵膈,分泌物贮与腺腔内,乳头裂开口于体外,一般认为喙取其分泌油脂涂于羽毛,角质喙或鳞上起保护作用
25.双重呼吸:鸟类的习气和呼气时都有新鲜气体进去肺内,意义是满足鸟类飞翔时高的耗氧量和代谢水平26.候鸟:春秋两季,沿着固定路线,往来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鸟27.胎生: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胚胎以胎盘和母体脸不
洗获得养料和保护,知道分娩离开母体为幼体的产仔方式
28.裂齿:食肉目动物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的齿突和如剪刀状相交,特化为裂齿,为剪断食物的作用
29.重型齿:兔型目上颌具有两对前后着生的门齿,后一对很小;隐于前一对门齿的后方
30.胼胝体:左右头脑半球通过许多神经纤维,相互联络,由神经纤维构成的关联。
31.反刍:特殊的复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组成,其中皱胃为本体,其他为食道的特化变形,便于反
刍动物将吞咽下的食道反复咀嚼消化的过程
大题:
1.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是什
么?
(1)体呈纺锤型减少阻力和涡流(2)体表覆有粘液减少摩擦阻力(3)以鳍运动——出现偶鳍,为陆生动物成对附肢奠定基础(4)以鳃呼吸——水中特有呼吸器官
(5)无唾液腺
(6)单循环,足以供应氧气
(7)用侧线感受外界环境
(8)肾除可泌尿之外,还可以调节
体内水分平衡
2.鱼类有哪几种生殖方式?
(1)体外受精体内发育:海马(2)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多数硬骨鱼
(3)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多数鲨鱼(4)体内受精体外发育:虎鲨
3.从水生到陆生的生境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须的温度
(5)适应于陆地生活的感官和完善
的神经系统
(6)陆地繁殖
4.两栖类对陆地环境适应?
(1)皮肤裸露无鳞,但有轻微角质化湿润富于腺体
(2)五趾型四肢支持身体脊椎出现颈椎和尾椎分化
(3)幼体用鳃呼吸,成体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但体温不恒定(4)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出现了不完善的双循环,代谢能力强
(5)原脑皮出现10对脑神经,眼有瞬膜,鼓膜外露
5.两栖纲分类及其代表动物?
无足目:蛇
有尾目:龟
无尾目:蛙蟾
6.简述羊膜卵的结构,形成过程和意义?
结构:卵膜,卵壳和卵黄。
石灰质或纤维质的外壳,坚硬,可维持卵的形状,防止卵变形,损伤和或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病原体侵入,卵黄保证胚胎发育充足的养料。
形成过程:羊膜卵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周围的胚膜向上产生褶皱,同时胚胎周缘向下卵黄形成卵黄囊,积形褶皱向背方打通形成两个腔,即羊膜腔和膜外体腔,羊膜腔内壁即为羊膜,膜外体腔内壁即为绒毛膜,绒毛
膜紧贴于卵壳内,羊膜内充满羊水,体胚胎浸润在液体环境中,防止干燥和机械损伤,在羊膜形成和同时,子消化道后端形成突出膨大,是胚胎,呼吸,排泄器官,称尿囊,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和羊膜,绒毛膜,卵黄素,尿囊等结构羊膜动物的共同特征,能脱离水环境,在陆地上孵化和发育。
意义:羊膜卵外包石灰质或纤维质的外壳和不透水的卵膜,可以防止卵变形和受外界损伤,胚胎浮在羊水中,能防止干燥和机械损伤,由于羊膜卵的出现使得爬行类能够真正的征服陆地空间,使爬行类在中生代称霸于地球。
7.举出几项在爬行纲首次出现的特征并说明意义,10个
羊膜,羊膜卵,胸廓,肋间肌,盲肠,气管,后肾,爪,新脑皮,次生腭,颞窝,角质化程度大
8.爬行纲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1)皮肤:体被干燥缺乏腺体,角质化程度加深
(2)五趾型四肢和带骨更加完善,具角质爪
(3)骨骼:骨质化程度加深坚硬(4)呼吸:进一步完善,胸廓调节呼吸,吸氧面积加大
(5)心脏:不完全的四室,二心房,心脏中间出现不完全的隔膜,减少了
血液的循环
(6)繁殖:体内受精,雌体产生羊膜卵,卵壳,无变态发育
(7)脑:新脑皮,脑神经12对,感觉更加发达,有外耳道
9.简述鸟类形成过程?
鸟卵在卵巢内发育成熟后落入体腔,由输卵管前端膨大的喇叭口收集入输卵管,在输卵管上段(伞部)停留15分钟,并与精子相遇受精,从上向下滚动时形成蛋清,而卵黄两端稠的蛋白扭转形成条带,将卵黄悬挂在蛋清(蛋白分泌部:3小时),由于重力作用胎盘永远朝上,在下部(颊部:1小时)形成内壳膜和外壳膜,卵壳
(子宫:18~20小时),卵壳上有无数小孔,可保证孵化时的气体交换,蛋壳上的颜色是在产出前4-5小时分泌的,硬壳的卵可在子宫内短暂停留后入泄殖腔,由此排出体外
10.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体呈流线型或纺锤形——减少飞行的阻力
(2)体被羽前肢特化成翼——飞行时负担体重
(3)骨骼轻,坚薄,骨骼多愈合,骨腔中充气(气质骨)——身体轻便(4)胸骨具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飞行肌肉
(5)具有气囊,双重呼吸——减轻体重,增加浮力,保证飞行时充足氧气
(6)无膀胱,直肠短——不存粪便,减轻体重
11.总结鸟分类依据有哪些?
喙的形状,羽的外形排列和羽数,跗蹠部被鳞,趾的数目及排列方式,蹼形,胸骨,腭型,雏鸟,外部形态特征,次生生长,初生生长,顶端细胞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增生成熟
12.总结鸟类与爬行相似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