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
最新整理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资料
![最新整理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3bb6a4fe4733687f21aa0a.png)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C毒素D.毒物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 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01c051ed9ad51f01df2cf.png)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答案一、单选题1.药物(毒物)在组织储存的常见部位有:()[A题目]血浆蛋白结合[B题目]在肝和肾组织储存[C题目]在脂肪组织储存[D题目]在骨骼组织中储存[E题目]以上全部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E2.通过干扰叶酸代谢而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为:()[A题目]甲氨蝶呤[B题目]苯妥英钠[C题目]去氧苯比妥[D题目]避孕药[E题目]甲巯咪唑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A3.下列药物中,最常见的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为:()[A题目]非甾体抗炎药[B题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题目]四环素[D题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E题目]利福平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D4.关于药物引起肾脏毒性作用的机制,不包括:()[A题目]产生活性中间代谢产物[B题目]细胞死亡[C题目]离子平衡[D题目]影响细胞内钙稳态[E题目]抗原抗体反应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C5.关于肺源性肺出血,描述错误的是:()[A题目]咯血是肺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B题目]同时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见出血,如胃出血、血尿等[C题目]抗凝血药还可并发胸膜出血,属于自发性胸膜出血[D题目]抗凝血药如肝素、枸橼酸钠可引起血液系统凝血异常而导致肺出血[E题目]奎尼丁可通过变态反应机制引起血小板减少,也可引起血痰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C6.多柔比星引起周围神经节细胞选择性损伤的机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题目]抑制DNA转录[B题目]影响DNA回旋酶[C题目]影响拓扑异构酶[D题目]抑制mRNA翻译[E题目]嵌入双链DNA中,影响DNA功能,阻止DNA复制和RNA转录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E7.有关有机磷酸酯引起的轴索病,描述错误的是:()[A题目]有机磷酸酯脂溶性强,可进入神经系统[B题目]有机磷酸酯是一类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C题目]有机磷酸酯类可使体内生物大分子物质烷基化和磷酸化,从而导致迟发性神经毒性[D题目]病变必须沿细胞体发展到轴索,出现轴索变性[E题目]轴索变性在急性接触有机磷酸酯后并不立即发生,而是在7~10日后才发生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D8.关于氨基苷类抗生素具有前庭毒性和耳蜗毒性,描述错误的是:()[A题目]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对耳蜗的毒性大于对前庭的毒性[B题目]庆大霉素对耳蜗毒性小于前庭毒性[C题目]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发生机制并不完全清楚[D题目]耳毒性发生机制可能由于内耳淋巴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内耳毛细胞膜上钠钾离子泵发生障碍,最终使毛细胞受损[E题目]耳毒性发生机制可能由于内耳淋巴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内耳毛细胞膜上钙泵发生障碍,最终使毛细胞受损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E9.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不包括:()[A题目]洋地黄[B题目]二甲麦角新碱[C题目]吩噻嗪[D题目]吲哚美辛[E题目]长春新碱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A10.突然停用以下哪种药物可引起药源性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A题目]氯丙嗪[B题目]胺碘酮[C题目]锂剂[D题目]糖皮质激素[E题目]吗啡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D11.药物引起晶状体病变的原因不包括:()[A题目]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B题目]使晶状体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改变[C题目]使谷胱甘肽含量减少[D题目]使维生素C含量减少[E题目]上皮水肿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E12.发育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题目]药物对精子的损害[B题目]药物对精子生成过程的损害[C题目]药物对胎仔发育的损害[D题目]药物对卵细胞的损害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C13.关于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下述各项描述错误的是:()[A题目]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B题目]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嘧啶,称为颠换[C题目]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D题目]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嘧啶,称为转换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D14.与药物依赖机制没有密切关系的脑区是:()[A题目]海马[B题目]杏仁[C题目]橄榄核[D题目]伏核[E题目]腹侧背盖区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C15.能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作用的药物是:()[A题目]可乐定[B题目]福康片[C题目]洛非西定[D题目]美沙酮[E题目]灵益胶囊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D16.3个月以上的长期毒性实验,每周可给药的次数是:()[A题目]4[B题目]5[C题目]6[D题目]7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C17.过敏反应是药物分子本身为过敏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哪种抗体?()[A题目]IgE[B题目]IgM[C题目]IgG[D题目]CD4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A18.血管刺激性实验镜下观察,见家兔耳缘静脉及2/3耳壳的静脉坏死或栓塞;2/3耳壳出现水肿、纤维蛋白沉淀、出血或炎性浸润,这属于组织病理学的级数是:()[A题目]4级[B题目]3级[C题目]2级[D题目]1级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A19.溶血实验制备的红细胞悬液浓度为:()[A题目]0.9%[B题目]2%[C题目]4%[D题目]10%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B20.常见的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是:()[A题目]关木通、广防己[B题目]川木通、广防己[C题目]关木通、粉防己[D题目]川木通、粉防己[E题目]关木通、汉防己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本题答案是】:A填空题21.光敏性皮炎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应,另一种是()反应。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7159eec3a87c24028c463.png)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1.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B.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龄在18~45岁为宜D.要签署知情同意书E.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正确答案:E2.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体外研究法B.体内研究法C.药动学评价方法D.药效学评价方法E.临床比较试验法正确答案:C3.Wagner-Nelson法是主要用来计算下列哪一种参数的?()A.吸收速率常数kaB.消除速率常数kC.峰浓度D.峰时间E.药时曲线下面积正确答案:A4.按t1/2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A.首剂量加倍B.首剂量增加3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增加每次给药量E.增加给药量次数正确答案:A5.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A.随给药剂量而变B.固定不变C.随给药次数而变D.口服比静脉注射长E.静脉注射比口服长正确答案:B6.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A.葡糖醛酸转移酶B.单胺氧化酶C.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D.辅酶ⅡE.水解酶正确答案:C7.地高辛t1/2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A.2dB.3dC.5dD.7dE.4d正确答案:D8.对于静脉注射后,具有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的t1/2等于哪一常数与MRTiv之积?()A.1.693B.2.693C.0.346D.1.346E.0.693正确答案:E9.关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剂量选择,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高剂量最好接近最低中毒剂量B.中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上限范围选取C.低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下限范围选取D.应至少设计3个剂量组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0.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的MRTinf表达式为:()A.AUC0→n+cn/λB.MRTiv+t/2C.MRTiv-t/2D.MRTiv+tE.1/k正确答案:B11.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B.2LC.5LD.20LE.200L正确答案:D12.普萘洛尔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脏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以致血药浓度较低,下列哪种说法较合适?()A.药物活性低B.药物效价强度低C.生物利用度低D.化疗指数低E.药物排泄快正确答案:C13.若静脉滴注药物想要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以下选项哪项不正确?()A.滴注速度减慢,外加负荷剂量B.加大滴注速度C.加大滴注速度,而后减速持续点滴D.滴注速度不变,外加负荷剂量E.延长时间持续原速度静脉点滴正确答案:E14.弱酸性阿司匹林的pKa为3.4,它在pH=1.4的胃液中,约可吸收(血浆pH=7.4):()A.0.1%B.99.9%C.1%D.10%E.0.01%正确答案:B15.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特殊人群指的是哪些人群?()A.肝功能受损的患者B.肾功能损害的患者C.老年患者D.儿童患者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16.通常不应用下列哪个参数来衡量吸收程度和速度?()A.峰时间B.峰浓度C.药时曲线下面积D.生物利用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17.药物代谢动力学对受试者例数的要求是每个剂量组:()A.5~7例B.6~10例C.10~17例D.8~12例E.7~9例正确答案:D18.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A.给药途径B.溶解性C.药物的剂量D.肝肾功能E.局部血液循环正确答案:C19.药物转运最常见的形式是:()A.滤过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0.在线性范围考察中,至少要有几个浓度来建立标准曲线?()A.4B.5C.6D.7E.3正确答案:C二、名词解释 (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1.Ⅰ相反应参考答案:药物在肝脏内代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氧化、还原及水解反应,产生一系列肝细胞毒性产物,主要包括亲电子基和氧自由基,也称作Ⅰ相反应。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b0983b14e852459fb5705.png)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34c2cccbff121dd36837b.png)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被胃肠吸收的药物经胃肠内静脉进入肝门静脉药物由肝门静脉进入体循环。
药物吸收通过胃肠道粘膜时可能被粘膜中的酶代谢。
进入肝后亦可能被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2. 基因突变组成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变化。
该变化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点突变即碱基取代型突变又可分为转换型和颠换型两种类型。
3. 染色体畸变某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4. 毒性毒性是指某种药物对生物体的易感部位产生损害作用的能力。
毒性高的药物以极小剂量即可造成机体的一定损害甚至死亡毒性低的药物则需较大剂量才能呈现毒性药物的毒性除与剂量有关外还与接触的方式与途径经口给药、注射给药、经皮给药、与时间分布一次给药多次给药有关。
5.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
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6. 绝对致死量LD100 或绝对致死浓度LC10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7. 致畸作用临界期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是器官形成期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能感受致畸物的作用并发生特异缺陷的整个时期称致畸作用临界期。
8. 可靠安全系数是指肯定无害量与肯定有效量之比值。
9. 半数致死量LD50 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10. 药物致敏原具有致敏作用的药物称为药物致敏原或药物致敏物。
11. 秋水仙效应在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等的作用后微管蛋白的聚合受到抑制细胞停止于中期细胞此时珠染色体往往过度凝缩。
药物毒理学-第一章 总论
![药物毒理学-第一章 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52bfee6eaaea998fcc220eaa.png)
药害事件
1、沙立度胺与海豹畸形 药物:沙立度胺,反应停;
• 已有致癌报道: 利血平、多巴胺、氯霉素、苯妥英、 苯巴比妥、异烟肼、苯丙胺、黄体酮、 氯贝丁酯、煤焦油软膏。
中新口腔
(五)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生to殖xic毒ity性):针对育龄人群,用药后对生 殖系统及与生育相关的神经或内分泌系 统产生的毒性。
中新口腔
毒性反应: 在治疗剂量下不出现, 仅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体内 药物蓄积过多时才出现的反应。药物 引致的毒性反应所造成的持续性的功 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停药后恢复较 慢,甚至终身不愈。
毒性作用:包括毒性反应和其他几种 反应。
中新口腔
毒性作用
从药理毒理学的角度而言,药物的毒性作用 包括以下几种:
中新口腔
毒理学 是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的有
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结 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主 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 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 是毒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 毒理学 分支,已广泛体现在新药临
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 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新口腔
二、药物毒理学及其有关定义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是研 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药物毒理学
中新口腔
药物毒理学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物毒理学教研室
中新口腔
药物毒理学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概论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
物毒理学教研室 郝丽英
中新口腔
一、毒理学 毒理学:toxicology、毒物研究 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 着重毒物对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 用。 现代毒理学:研究在特定情况下,生命 有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产生 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e44393a6c30c2258019e89.png)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一《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
![一《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43607b02768e9951e73853.png)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V1. 血管刺激性实验首选的实验动物是:()A. 小鼠B. 大鼠C. 仓鼠D. 家兔满分:1 分2. 全身过敏反应用“+”表示哪个级别的过敏强度?()A. 弱阳性B. 阳性C. 强阳性D. 极强阳性满分:1 分3. 世界卫生组织将可致依赖性的药物分为:()A. 四种类型B. 五种类型C. 六种类型D. 七种类型E. 八种类型满分:1 分4. 溶血实验中受试药物在多久时间内不引起溶血,可用于临床注射?()A. 4hB. 3hC. 2hD. 1h满分:1 分5.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药不良反应没有辅助致癌作用B. 中药不良反应没有耐受性,但有习惯性C. 中药不良反应没有习惯性,但有成瘾性D. 中药不良反应既有耐受性,又有成瘾性E. 中药不良反应有毒性反应满分:1 分6. 以下药物中能够引起肾性尿崩症的是:()A. 环磷酰胺B. 长春新碱C. 苯妥英钠D. 锂盐E. 巴比妥满分:1 分7. 下列哪种酶缺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A. 二氢叶酸还原酶B.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 NA合成酶D. 拓扑异构酶E.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满分:1 分8. 可治疗药源性抗利尿激素紊乱综合征的药物是:A. 青霉素B. 红霉素C. 四环素D. 氯霉素E. 去金霉素满分:1 分9. 皮肤用药的刺激性实验,脱毛面积约占动物体表面积的数值是:()A. 10%B. 15%C. 20%D. 25%满分:1 分10.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被用于:()A. 治疗高血压B. 阿片依赖的脱毒治疗C. 抗休克、促醒D. 治疗糖尿病E. 治疗心脏病满分:1 分11. 一般药理学研究是对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进行的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包括:()A. 次要药效学和药物遗传毒性研究B. 药物特殊毒性和安全药理学研究C. 药物全身毒性和局部用药毒性研究D. 次要药效学和安全药理学研究满分:1 分12. 长期毒性实验中为主要首选的:()A. 小鼠B. 大鼠C. 豚鼠D. 地鼠满分:1 分13. 长期毒性实验大鼠一般每日的灌胃容量为:()A. 1.0~2.0ml/100gB. 1.2~2.5ml/100gC. 2.0~3.0ml/100gD. 2.5~3.5ml/100g满分:1 分14. 下列各类药物中,不能引起肾脏毒性的是:()A. 镇痛剂B. β内酰胺类抗生素C. 抗肿瘤药物D. 镇静催眠药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满分:1 分15. 以下属于啮齿类动物的是:()A. 小鼠B. 犬C. 猴D. 家兔满分:1 分16. 关于肾脏毒性作用机制中细胞死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胀亡时,细胞体积减少且细胞器保持完整B. 细胞凋亡时,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器肿胀、破裂后释放出多种细胞成分C. 细胞死亡有两种途径D. 毒物在较低剂量水平时通常通过引发胀亡使细胞死亡E. 毒物的浓度增加时,细胞凋亡起主要作用满分:1 分17. 肌肉刺激性实验两只动物的肌肉刺激反应分值总和低于多少时,该受试药物的实验合格?()A. 2分B. 5分C. 9分D. 10分满分:1 分18. 药物(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A. 氧化、还原和水解B. 氧化、还原和结合C. 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D. 还原、水解和结合E. 水解和结合满分:1 分19. 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抗生素为:A. 青霉素B. 罗红霉素C. 链霉素D. 氯霉素E. 头孢菌素满分:1 分20. 不能导致药物依赖性的药物是:()A. 可待因B. 可乐定C. 美沙酮答:DAEBD、ABEAB、DBAEA、ACCDB三、主观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23 分。
药物毒理学试题
![药物毒理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ec947fda38376bae1fae3a.png)
药物毒理学试题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I)引起咳嗽的毒性机制是()。
. 过敏性支气管痉挛. 直接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肺抗氧化防御机制破坏. 引起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浓度增高正确答案:2. 异烟肼常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可服用下列药物中的哪种进行防治()。
. 维生素2. 维生素6. 维生素. 维生素正确答案:3. 毒物在组织的存储形式不包括()。
. 肝和肾组织. 骨骼组织. 脂肪组织. 血清正确答案:4. 药物引起的氧化溶血常见情况不包括()。
. 服用“氧化性”药物如非那西汀. 出现异常血红蛋白M. 出现异常血红蛋白H. 服用氰化物和硫化氢正确答案:5. 大鼠长期致癌试验的实验期限通常为()。
. 3个月. 半年. 1年. 2年正确答案:6. 缺乏6-G-P的患者应用以下哪种药物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伯胺喹. 青霉素. 氢氯噻嗪. 阿司匹林正确答案:7. 首次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可能出现()。
. 砜综合征. 超敏反应综合征. 氨苯砜综合征. 红人综合征正确答案:8. 药物引起自身免疫的典型疾病是()。
. 药物源性狼疮. 哮喘. 过敏性皮炎. 荨麻疹正确答案:9. 药物的毒性反应是指()。
. 药物引起的生理机能异常. 药物引起的生化机能异常. 药物引起的病理变化. 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病理变化正确答案:10. 药物毒性作用的发生()。
. 与滞留靶器官的量及时间相关. 与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相关. 与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相关. 以上均是正确答案:11. 通常认为不致畸时的指数为()。
. <100. <50. <10. 10-100正确答案:12. 皮质类固醇全身使用可导致的最常见眼毒性作用是()。
. 角膜着色. 变态反应. 白内障. 青光眼正确答案:13. 特异质反应()。
. 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是一类免疫反应. 是用药者先天性遗传异常引起的. 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正确答案:14. 同化类激素损伤肝脏血管引起()。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药物毒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卷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药物毒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卷](https://img.taocdn.com/s3/m/d459d8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7.png)
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12月《药物毒理学》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1.药物依赖性又称为:()A.耐受性B.精神依赖性C.药物成瘾性D.身体依赖性E.戒断症状答案:C2.出现药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长期大量应用以下哪种药物()A.氯丙嗪B.胺碘酮C.锂剂D.糖皮质激素E.吗啡答案:D3.临床上常见的药源性闭经溢乳综合征是由于药物损伤了以下哪个内分泌器官所致()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D.肾上腺E.性腺答案:B4.药物引起角膜损伤主要表现为:()A.色素沉积B.炎症C.水肿D.剥离E.折光障碍答案:A5.眼用药刺激性实验,眼刺激反应评分的总分值是6分,则该药物对眼的刺激强度是:()A.无刺激B.轻度刺激C.中度刺激D.强度刺激答案:B6.以下属于啮齿类动物的是:()A.小鼠B.犬C.猴D.家兔答案:A7.可引起过敏性心肌炎的药物不包括:()A.青霉素B.阿霉素C.保泰松D.吲哚美辛E.金霉素答案:B8.多柔比星引起周围神经节细胞选择性损伤的机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抑制DNA转录B.影响DNA回旋酶C.影响拓扑异构酶D.抑制mRNA翻译E.嵌入双链DNA中,影响DNA功能,阻止DNA复制和RNA转录答案:E9.药物(毒物)在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是:()A.肾B.肠道C.乳汁D.肺E.胆汁答案:A10.下列药物中,最易引起色视障碍的是:()A.氯丙嗪B.糖皮质激素C.吗啡D.洋地黄毒苷E.阿司匹林答案:D11.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药物不包括:()A.甲基多巴B.维生素DC.肼屈嗪D.异烟肼E.氟烷答案:B12.乙胺丁醇引起的药源性视神经炎与影响下列哪种离子的代谢有关()A.铁离子B.锌离子C.钙离子D.钠离子E.钾离子答案:B13.下列哪种药物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A.纳洛酮B.丁丙诺啡C.美沙酮D.可乐定E.洛非西定答案:A14.关于药物导致的Ⅲ型变态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该型过敏反应也与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有关B.此型一般与免疫复合物疾病无关C.最常累及的靶部位是位于肺泡组织间隙、淋巴管、关节和肾脏的血管内皮D.免疫病理学包括补体活化及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关节和肾小球沉积E.临床特征可表现为发热、皮疹,并伴有紫癜和(或)荨麻疹答案:B15.砒霜的化学成分为:()A.硫化砷B.三氧化二砷C.氯化汞D.氧化铅E.碳酸钙答案:B16.长期应用以下哪种药物易导致甲减()A.氯丙嗪B.吗啡C.奎尼丁D.锂剂E.普萘洛尔答案:D17.为降低乙胺丁醇对视神经的损害,可服用下列哪种药物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CE.维生素D答案:C18.常见的含有植物毒蛋白类的药材有:()A.苍耳子、巴豆B.相思子、天南星C.狼毒、蟾蜍D.寻骨风、巴豆E.夹竹桃、万年青答案:A19.遗传毒性中生物体对DNA损伤的修复方式不包括:()A.核苷酸切除修复B.错配碱基修复C.蛋白质切除修复D.碱基切除修复答案:C20.以下哪个药害事件促成了美国FDA的成立A.沙利度胺事件B.二甘醇磺胺酏剂事件C.苯丙醇胺事件D.西立伐他汀事件答案:B二、主观填空题(共7 道试题,共20 分)21.光敏性皮炎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____反应,另一种是____反应。
《药物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药物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082e6bfd0a79563d1e7299.png)
《药物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微核2.治疗指数及意义3.支气管激发试验4.毒物二、简答(每小题20分,共60分)1.为什么要做代谢活化试验,简述其原理。
2.解热镇痛药对肾脏毒性作用的作用机制3.肺脏对药物毒性易感的原因药物毒理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微核答:微核,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2.治疗指数及意义答:治疗指数(TI) :药物 LD50/ED50 的比值,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数。
意义:TI 较大不能完全说明药物的安全性较大(ED95 与 LD5 之间的距离较大药越安全 ) 考虑到表达治疗作用的量效曲线和表达致死作用的量效曲线的位置关系。
3.支气管激发试验答:支气管激发试验系用某种刺激,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再用肺功能做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从而用于测定气道高反应性(AHR)。
4.毒物答: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二、简答1.为什么要做代谢活化试验,简述其原理答:原因:化学物质本身无毒或毒性较低,但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形成的代谢产物比母体物质增大,甚至产生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
原理:S9 代谢活化系统:经诱导的大鼠肝脏匀浆,离心后所得上清即为 S9 上清液,再向其中加入一些辅助因子,如辅酶 II、6磷酸葡萄糖、K+/Mg2+ 等,组成混合液,从而构成还原型辅酶 II 再生系统。
S9 的成分主要是混合功能氧化酶,大多数化合物在体内经过其代谢。
2.解热镇痛药对肾脏毒性作用的作用机制答:①解热镇痛药或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时,引起肾内小血管、肾小管、肾间质的慢性损害。
②抑制 PGE2 的产生,导致髓质血管收缩,使间质细胞缺血。
3.肺脏对药物毒性易感的原因答:①是与外界有很大的接触表面②肺的血流量大,不经呼吸道吸收的药物,也可随血液到达肺部;③在肺组织中氧的浓度极高,肺脏又能使一些药物代谢转化成活性物质。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本科)》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本科)》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dc149312b3169a451a427.png)
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本科)》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1.安定的抗惊厥作用实验中,全班选取的动物数量是A.24只B.32只C.40只D.48只正确答案:D满分:1分2.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水浴的温度应控制在A.25℃±1℃B.30℃±1℃C.37℃±1℃D.38℃±1℃正确答案:C满分:1分3.心脏上主要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是A.α1B.α2C.β1D.β2正确答案:C满分:1分4.安定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抗焦虑B.镇静催眠C.抗惊厥D.抗晕动正确答案:D满分:1分5.在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简介的实验中,去甲基肾上腺素的给药剂量是A.0.1ml/kg体重B.0.2ml/kg体重C.0.3ml/kg体重D.0.5ml/kg体重正确答案:D满分:1分6.经耳缘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后,家兔血压的变化情况是A.降低B.先降低后升高C.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正确答案:D满分:1分7.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浴管中加入异丙基肾上腺素后,曲线的变化情况是A.升高B.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正确答案:B满分:1分8.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营养肠管所用的液体是A.Ringer液B.elsior液C.生理盐水D.Krebs液正确答案:D满分:1分9.家兔的正确捉拿方法是A.提起两只耳朵,托起臀部B.抓住颈背部皮肤,托起臀部C.提起后肢D.提起前肢正确答案:B满分:1分10.对乙酰胆碱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体内被胆碱酯酶破坏B.激动M受体和N受体C.化学性质稳定,遇水不易分解D.作用广泛正确答案:C满分:1分11.安定的抗惊厥作用实验中,从注射回苏灵起严密观察多长时间,看各鼠有无惊厥出现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正确答案:C满分:1分12.下图的实验器材名称是A.气管插管B.动脉插管C.动脉夹D.三通阀正确答案:B满分:1分13.去甲基肾上腺素激动的受体中,对升压起主要作用的受体亚型是A.α1B.α2C.β1D.β2正确答案:A满分:1分14.在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简介的实验中,给予肾上腺素后血压快速升高,此时立刻给予酚妥拉明,血压的变化是A.降低B.升高C.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正确答案:A满分:1分15.安定的抗惊厥作用实验中,实验指标是A.震颤B.双前肢强直性伸直C.双后肢强直性伸直D.尾巴伸直正确答案:C满分:1分16.异丙基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A.点滴可使收缩压升高B.点滴使舒张压降低C.点滴使平均动脉压略降低D.无变化正确答案:D满分:1分17.肠管安装完毕后,气泵通气的速度是A.1-2个气泡/秒B.2-3个气泡/秒C.3-4个气泡/秒D.4-5个气泡/秒正确答案:A满分:1分18.血管上主要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是A.α1B.α2C.β1D.β2正确答案:A满分:1分19.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浴管中加入乙酰胆碱后,曲线的变化情况是A.升高B.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正确答案:A满分:1分20.阿托品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主要机制是:A.中枢兴奋B.阻断M胆碱受体C.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D.改善呼吸正确答案:C满分:1分21.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最明显的是:A.支气管平滑肌B.痉挛状态的胃肠道平滑肌C.胆道平滑肌D.子宫平滑肌正确答案:B满分:1分22.安定的抗惊厥作用实验中,每一实验小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区情况相近动物各多少只A.2只B.3只C.4只D.5只正确答案:A满分:1分23.关于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简介的实验,动脉插管术描述错误的是A.耳缘静脉注入枸橼酸钠3mlB.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C.分离右侧颈总动脉3厘米左右D.远心端用线结扎正确答案:A满分:1分24.安定的抗惊厥作用实验中,按什么原则将动物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去A.性别相同B.体重组间一致相同C.大小组间相同D.精神状态相同正确答案:B满分:1分25.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学生自主设计给药顺序,下列不是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先用起效慢的药物,后用起效快的药物B.先已知的药物,后未知的药物C.先用激动药,后用阻断药D.先用作用可逆的药物,后用作用不可逆的药物正确答案:A满分:1分26.下图的仪器是A.心电图机B.RM6240系统C.722分光光度计D.电动记纹鼓正确答案:B满分:1分27.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加入到浴管中的药物的剂量是多少A.0.1-0.2mlB.0.2-0.3mlC.0.3-0.4mlD.0.4-0.5ml正确答案:A满分:1分28.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浴管中加入氯化钡后,曲线的变化情况是A.升高B.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正确答案:A满分:1分29.普萘洛尔不能用于治疗:A.心肌梗死B.高血压C.窦性心动过速D.雷诺病正确答案:D满分:1分30.在肠管上没有下面哪种受体A.α1B.α2C.MD.GABA正确答案:D满分:1分。
药物毒理学考试重点以及习题
![药物毒理学考试重点以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a43a619b89680203d825c6.png)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药物毒理学: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合理用药。
LD50半数致死量,即能够引起50%试验动物死亡的药物浓度或者剂量。
ED50(median effective dose)半数有效量,即能使50%动物治疗有效的的药物浓度。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LD50/ED50.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通常TI大的药物比TI值小的药物更安全。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ED95~LD5或者ED99~LD1之间的距离。
该值越大越好毒物:(toxicant):通常是指人工制造的有毒物质,广义上可涉及合成或者生物类药物。
毒素(toxin):一般是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如蛇毒、箭蛙毒、砒霜等。
靶部位(target site):机体吸收药物后,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毒性效应强弱和呈连续性增减的量变的反应。
质反应(all-or-none response)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的反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一类免疫反应。
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经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的病人。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药理遗传异常,对某些药物反应异于常人。
通常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拮抗药解救可能有效。
但其不是免疫异常反应,因此没有预先致敏过程。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在剂量过大或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反应。
迟发性毒性作用(delayed toxicity)毒性作用在给药很久以后才出现。
如母亲为了防止流产服用了己烯雌酚,胎儿在子宫内接触到了药物,女婴可能在20~30年后患阴道癌。
不可逆性毒性效应(irreversible toxic effects)药物毒性作用一旦出现变不可逆转的现象。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e44393a6c30c2258019e89.png)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6ca58e0770bf78a6429540c.png)
1176药物毒理学一、论述题(第1小题为必作题,第2~7小题选作3题)1、试述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40分)答: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毒性试验,二是特殊毒性试验。
所谓特殊毒性试验,是指以观察和测定新药能否会引起某种或某些特定的毒性反应为目的而设计的毒性试验,即此类毒件试验观测的毒性指标是明确的。
广义的特殊毒性试验包含的面比较广。
如遗传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依赖性毒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光敏试验、眼毒试验、耳毒试验及致癌试验等,而狭义的特殊毒性主要是指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即一般常说的“三致”试验。
所谓一般毒性试验,是指那些不以观察和测定某种特定的毒性反应为目的而设计的毒性试验,这意味着观测的毒性指标具有广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包括生理学、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病理形态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指标。
如用不同种属的动物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的急性毒性试验、反复多次给药的长期毒性试验。
一般药理学试验,是观察新药在一定的剂量条件下,除了主要药效学以外的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国外称为安全性药理试验,理所当然的术语安全性研究的内容,我们国家的新药审评办法,对一般药理试验的要求比较简单,仅要求观察药物对神经、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而且各系统的试验观察指标也很有限。
另外,除了一般常用的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途径外,新开发的结药途径及其剂型,其安全性试验的内容,除了一般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其具体特点设计能说明问题的毒性试验。
2、试述新药安全性评价的局限性。
(20分)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的基本手段是动物试验,动物实验的第一个局限是而动物由于缺乏第二信号系统,不能象人一样能述说主观感觉性质的毒性反应,如疼痛、腹胀、视物不清、头晕、头昏、耳鸣、疲乏等,这些反应在动物上是难于发现或者是不可能发现的。
另外,由于生物进化上的差异,致使有的反应只出现于人.有的则只出现于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1: 单选题(1分)癌症的基因理论认为基因的发展过程是:()A: 癌基因、原癌基因、细胞癌变B: 细胞癌变、癌基因、原癌基因C: 癌基因、原癌基因、细胞癌变D: 原癌基因、癌基因、细胞癌变正确答案:D2: 单选题(1分)不需要进行致癌作用评价的药物是:()A: 临床上连续应用6个月以上的药品B: 长期使用具有遗传毒性的物质C: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D: 已知属于对人具有潜在致癌性的同类化学物正确答案:C3: 单选题(1分)出现药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长期大量应用以下哪种药物?() A: 氯丙嗪B: 胺碘酮C: 锂剂D: 糖皮质激素E: 吗啡正确答案:D4: 单选题(1分)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的特征是:()A: 特征性地损害3带B: 特征性地损害2带C: 特征性地损害1带D: 特征性地损害肝小叶E: 特征性地损害肝腺泡正确答案:A5: 单选题(1分)吩噻嗪类药物引起视网膜损伤的机制不包括:()A: 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结合B: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C: 引起视网膜出血D: 引起视网膜剥离E: 堵塞视网膜中央动脉正确答案:D6: 单选题(1分)关于肾脏毒性作用机制中细胞死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胀亡时,细胞体积减少且细胞器保持完整B: 细胞凋亡时,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器肿胀、破裂后释放出多种细胞成分C: 细胞死亡有两种途径D: 毒物在较低剂量水平时通常通过引发胀亡使细胞死亡E: 毒物的浓度增加时,细胞凋亡起主要作用正确答案:C7: 单选题(1分)关于药源性肺栓塞,描述错误的是:()A: 临床表现和特征为突然虚脱、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和咯血等B: 肺栓塞的形成一般由上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C: 某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丝裂霉素等可使蛋白质中的硫缺乏,抗凝血酶Ⅲ减少而形成血栓D: 口服避孕药可致肺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而促进血栓形成E: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小板增多而诱发血栓形成正确答案:B8: 单选题(1分)含汞的药材有:()A: 雄黄B: 砒霜C: 朱砂D: 雌黄E: 石膏正确答案:C9: 单选题(1分)接触下列哪种化合物,常引起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 甲醇B: 乙醇C: 苯D: 甲烷E: 氯仿正确答案:C10: 单选题(1分)经口或灌胃给药需在给药前应禁食的时间大约是:()A: 4hB: 8hC: 12hD: 16h11: 单选题(1分)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不包括:()A: 洋地黄B: 二甲麦角新碱C: 吩噻嗪D: 吲哚美辛E: 长春新碱正确答案:A12: 单选题(1分)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药物不包括:() A: 甲基多巴B: 维生素DC: 肼屈嗪D: 异烟肼E: 氟烷正确答案:B13: 单选题(1分)能引起肝脏微泡脂肪变性的药物有:()A: 四环素B: 丙戊酸钠C: 水杨酸盐D: 抗病毒核苷E: 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14: 单选题(1分)下列各类药物中,易引起眼部损害的是:()A: 降糖药B: 降压药C: 吩噻嗪类药物D: 镇静药E: 镇痛药正确答案:C15: 单选题(1分)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A: 维生素B2B: 叶酸C: 二氢叶酸还原酶D: 四氢叶酸还原酶正确答案:B16: 单选题(1分)下列药物中,最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的是:()A: 吗啡B: 维生素KC: 庆大霉素D: 红霉素E: 胺碘酮正确答案:A17: 单选题(1分)一般药理学研究属于安全性评价的范畴,原则上须执行:()A: GMP管理规范B: GLP管理规范C: GCP管理规范D: GAP管理规范正确答案:B18: 单选题(1分)在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前,应完成的核心组合实验研究的生命系统是药物对:()A: 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的分泌与运动功能和呼吸系统的影响B: 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C: 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功能和呼吸系统的影响D: 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外周神经功能的影响正确答案:B19: 单选题(1分)在治疗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时,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需要不断地加大剂量,才能暂缓患者的痛苦,这种现象说明该患者对阿片类镇痛药产生了:()A: 耐受性B: 戒断症状C: 精神依赖D: 心理依赖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0: 单选题(1分)长期毒性实验中为主要首选的:()A: 小鼠B: 大鼠C: 豚鼠D: 地鼠21: 问答题(6分)简述一般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A: 略"正确答案:(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等。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
22: 问答题(6分)简述中药毒性的含义。
A: 略"正确答案:答: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包括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23: 问答题(6分)哪些药物会引起药源性糖尿病?A: 略"正确答案:(1)抗寄生虫药物喷他脒(戊烷脒):该药主要用于艾滋病患者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黑热病及锥虫病,此类药物最初由于濒死的胰岛B细胞释放大量的胰岛索引起低血糖反应:随后因胰岛B细胞迅速破坏造成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DM(继发性糖尿病),甚至糖尿病酮症。
(2)影响胰岛素生物合成的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该药抑制胰岛素分子中的门冬酰胺残基,使胰岛素生成过程受抑制,造成胰岛素缺乏。
(3)降低胰岛B细胞cAMP水平,直接作用于B细胞减少胰岛素分泌,典型药物为周围血管扩张药二氮嗪(速降平)。
(4)药物治疗引起低血钾、低血镁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典型药物为噻嗪类利尿药。
(5)增强儿茶酚胺敏感性,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典型药物为β受体阻滞药。
大多数β受体阻滞药均可引起糖耐量异常而致显著的DM,加重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甚至引起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同时还影响前列腺素E的合成,也有可能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
(6)药物引起胰岛素抵抗主要是通过对5-羟色胺受体的拮抗作用降低了胰岛B细胞的反应性,导致胰岛素降低和甘油三酯平衡紊乱,产生胰岛素抵抗,典型药物代表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氯扎平)、奥兰扎平(奥氮平)、奎硫平(思瑞康、启维)等。
其中以氯氮平引起DM者为最多。
(7)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是促进肝糖原异生,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胰高血糖分泌增加及减少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血糖升高,其中氢化可的松及泼尼松致糖尿痫的作用最强。
另外,全胃肠道营养药、苯妥英钠、口服避孕药也能引起药源性糖尿病,一旦停药,血糖一般可以恢复正常。
24: 问答题(6分)试述药物引起肺纤维化的机制和代表药。
A: 略"正确答案:答:药物引起肺纤维化的机制:(1)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吗啡;(2)引起呼吸中枢麻痹,箭毒生物碱;(3)介导的氧化损伤,呋喃妥因;(4)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多柔比星;(5)细胞内磷脂的沉积,胺碘酮;(6)介导P 物质的释放,紫杉醇;(7)致癌变作用,环磷酰胺。
25: 问答题(6分)试述一般药物和抗癌药物的致癌作用。
A: 略"正确答案:1、解热镇痛药:保泰松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可能引、解热镇痛药:保泰松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可能引起白血病。
起白血病。
2 2、激素:甲睾酮、同化激素等可能引起肝癌,绝经、激素:甲睾酮、同化激素等可能引起肝癌,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使用雌激素可能诱发子宫内膜期或绝经后的妇女使用雌激素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癌。
癌。
3、抗癌药:以继发性白血病和膀胱癌多见,如服用、抗癌药:以继发性白血病和膀胱癌多见,如服用环磷酰胺可引起膀胱癌。
环磷酰胺可引起膀胱癌。
4、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5、其他药物: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因的孕妇,其、其他药物: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因的孕妇,其新生儿可发生畸形或神经母细胞瘤。
利血平可诱新生儿可发生畸形或神经母细胞瘤。
利血平可诱发乳腺癌。
发乳腺癌。
三、化学致癌作用机制三、化学致癌作用机制化学致癌作用是化学致癌作用是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慢性复杂过程。
1. 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作用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作用2. 诱导原癌基因活化,诱导抑癌基因失活诱导原癌基因活化,诱导抑癌基因失活3. 损伤损伤DNADNA,并造成修复缺陷,并造成修复缺陷4. 影响基因表达,改变表观遗传影响基因表达,改变表观遗传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作用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作用。
26: 问答题(6分)药代动力学在毒理学中有哪些应用?A: 略"正确答案:答: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7: 问答题(6分)药物的神经系统毒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A: 略"正确答案:答:根据毒性作用发生在神经组织的不同部位,可分为神经元损害、轴索损害、髓鞘损害和影响神经递质功能;按照损害部位和功能障碍可分为脑损害和精神异常、脑神经损害、脊髓损害、神经肌肉损害等。
28: 问答题(6分)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亚细胞靶点有哪些?A: 略"正确答案:答:(1)质膜(2)内质网(3)线粒体(4)溶酶体(5)细胞核。
'药物的生殖毒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答:在药物开发的过程中,生殖毒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试验反映受试物对哺乳动物生殖功能和发育过程的影响,预测其可能产生的对生殖细胞、受孕、妊娠、分娩、哺乳等亲代生殖机能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子代胚胎-胎儿发育、出生后发育的不良影响。
生殖毒性研究在限定临床研究受试者范围、降低临床研究受试者和药品上市后使用人群的用药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9: 问答题(6分)药源性肾上腺功能障碍的主要类型及其机制是什么?A: 略"正确答案:药源性肾上腺功能障碍是指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肾上腺疾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急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糖皮质类固醇所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代谢紊乱。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各种应激均可使正常的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多,约较平时增高2~7倍,严重应激状态下,血皮质醇可高于1mg/L,以适应机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