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梳理写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材梳理写人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
导师决胜面试课程讲义-语文学科
教材梳理
(一)
主讲人:刘伟丹
真题展示
真题展示一
《巨人的花园》
1、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洋溢”,“废墟”这两个词的意思。
2、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3、试讲时间10分钟。
真题展示二
《蟋蟀的住宅》
1、会读7个生字词,会写11个生字。
2、把握住宅的特点。
3、试讲10分钟。
4、板书顺畅。
真题展示三
《山中访友》
节选3、4自然段。
1.教授比喻、拟人、联想等修辞手法
2.配合板书
3.试讲时间10分钟。
课程说明
课文类型:
写人记事类
写景抒情类
说明类
古诗
童话
寓言
教学技巧
字词
句子
篇章:大意、思路、思想情感
语文知识
授课内容
教材解读
授课思路
教学技巧
梳理一:写人记事类散文
一、教材解读
《窃读记》
主要内容: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特点:
1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2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五)语言训练,加强实践
(六)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七)总结新知,回顾重点
(八)分层作业,延伸学习
思路一
(一)多种方式,导入课题
方式一:话语导入
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
(板书课题)
方式二:揭题导入
1、查字游戏:
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2、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3、师接着板书“读”。
过渡语: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方式三:名言导入
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
同学们谁愿意来分享你最近读了什么书和读书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小朋友的“特殊”读书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的:整体把握,奠定基础
任务:
教学设计举例:
酸:右边是“酉”不是“西”
(3)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请学生用所学词语描述图片内容。
适宜:适合,相宜。
惧怕:恐惧,害怕。
(4)竞赛组词,积累词语
将学生分为四小组,竞赛组词,获胜小组给予鼓励。
如:
窃——偷窃窃听窃贼
充——充分充足充满
皱——皱眉皱纹褶皱
(5)理清课文脉络
①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
(课文写了林海音因为贫穷无钱买书而去书店偷偷读书的故事。
)
②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1——2自然段去书店
3——9自然段读书中
10自然段出书店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分析重点、难点)
开展: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
教师引导(问题/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其他学生活动)
步骤:
引:问题、任务
析:(1)找句子(技巧)(2)名内容(3)析特点(4)悟情感
强化:读、说、活动(表演、美术、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
注意文章类型:
从动作、形象、外貌、神态等细节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品质精神教学设计举例:
②既然小女孩读书这样复杂艰难,为什么还去“窃读”?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爱读书、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女孩)
(3)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请学生扮演文中的小林海音,将她读书时的又惧怕又快乐的心理表演出来。
3出书店——麻木与轻松
(1)小林海音经过种种“惊险”与书店老板“斗智斗勇”后,终于读完书走出书店,此时她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点拨:“麻木”又“轻松”,“麻木”是长时间站立腿部难受的感觉,而“轻松”却是内心的满足、愉快。
(2)探究问题,感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点拨:吃饭为我们身体提供营养,读书为我们的精神提供营养。
只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思想、不断成长。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目的:
加深理解、体会
总结写法
步骤:
读
学生说体会、师生共同交流
总结写法、形象、特征
读形式:
教师深情范读、教师配乐范读、听名家读
学生配乐范读、学生深情范读
学生齐读、分角色读
教学设计举例:
(四)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1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体会文中对林海音窃读时的复杂心理的细致描写。
2提问:作者是如何将这种心理表现的这么逼真呢?
点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与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五)语言训练,加强实践
练习(针对知识点):
课后题
自编题
活动:(提升)
角色扮演、竞赛、绘画、其他综合性活动
教学设计举例:
(五)语言训练,巩固基础
从文中或者自己的语言积累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担忧——()贪心——()害怕——()
隐蔽——()放松——()
反义词:
担忧——()贪婪——()惧怕——()
隐藏——()轻松——()
(六)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拓展方式:
学科间:美术、音乐、社会
学科内:其他文体、同作家其他作品、不同作家同类作品
活动:讨论、比赛、表演、导游介绍、博物馆解说员、为人物设计雕塑等等
学习与生活
目的:丰富学生知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设计举例:
(六)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①学生互相交流其他读书的故事。
②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很多人生活困难条件艰苦,却要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坚持学习,那生活幸福的我们,以后要怎么做呢?
(七)总结新知,回顾重点
作用:总结本课、提醒重难点、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体:教师、学生
形式:话语小结、关键词小结、板书小结、活动小结、题目小结、诗文
小结
(八)分层作业,延伸学习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机智的体现,其容量和难易程度等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
作业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针对性
系统性
灵活性
趣味性
层次性
开放性
作业类型:
阅读
习作
思考
综合性学习作业:查找资料、开展活动等
教学设计举例:
(七)小结本课,课后作业
1学生总结本课内容,教师适当补充
2作业:
(1)摘抄本课美词佳句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思路二
板书设计
总结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五)语言训练,加强实践
(六)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七)总结新知,回顾重点
(八)分层作业,延伸学习
写人记事类
从动作、形象、外貌、神态等细节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品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