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8ed08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5.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深入探讨了永恒的理想和现实问题:有多少人只是抬头胆怯地看了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呢?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做出的决定,放弃政卷经季人的工作,去当画家。
有点疯狂,不可理喻,是众人眼中背弃家庭的负心汉,当他一直以来靠工作工资养活太太孩子,大家也理所当然享受在其中。
一直生存没有危机感。
这种现状一旦被打破,首先是太太的慌乱,紧张。
太太对他的爱好一点都不了解,怀疑他是变心和另外一个女人私奔跑了。
太太用“耸人听闻”来说丈夫的不可理喻。
从太太前后的表现,让“我”发现:人的性格有多么复杂,平庸与伟大、狠毒与善良、痛恨和喜爱可以共存在一个人身上。
太太最后也重新筹划自己的生活,靠自己努力养活自己,还有孩子靠她姐姐的接济。
这种苦难使她变得心胸更狭窄、报复心更强。
她和所有循规蹈矩的女人一样,完全相信只有依靠别人生活才是真正体面。
斯特里克兰德在巴黎穷困潦倒,饥不择食享受着他的精神生活。
他的画也卖不出去一张。
这种苦难得生活下,他也一直没有放弃艺术创作。
迪尔柯·斯特罗伊夫是一个滑稽、蹩脚的画家,可他很能赚钱,又为人大方,性格软弱、善良。
被别人伤害。
对“我”热情豪迈。
不会拒绝别人借钱。
我想说虽然抬头看到了美丽的月亮,我还得低头去寻找地上的六便士。
钱会让我的物质生活更加有保障。
现实会很残酷,我害怕在理想生活中更加奄奄一息。
我年轻时也尝试着追逐“月亮”,但“月亮”太遥远,永远到达不了。
只能偶尔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生存的六便士。
钱可以让我快乐,美里的“月亮”让我上进。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尾声部分毛姆用大段的文字,描述了一副它心中斯朱兰的画:它们是魔鬼,你尝了会推开某扇不知隐藏着何等灵魂秘密的门扉。
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
![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502d0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9.png)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1六便士随处可捡,而我只珍惜那片月光。
——题记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默然的人,人们只知道他家境殷实、沉默寡言,又有谁能想到他将有一天会离家出走呢?《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便是其中的一个。
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普通的经纪人。
他的前半生中,他安守本分,在爱社交的妻子旁扮演着一个普通的丈夫,有时甚至被妻子扣上“十足的小市民”的称号,有谁能料想,他在某一天忽然辞别了妻子,抛弃了儿女,一个人栖息在巴黎的破旅馆中。
这是怎样一种随性超脱?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在巴黎的某个大酒店中花天酒地,妻子认为他出轨时,他独自一人固执而古怪地画画。
他只上过一年夜校的绘画课,没有人欣赏他的画作,而且他只有百十英磅来供给他追逐心中的“月亮”。
但他丝毫不在意:“我告诉你了,我必须得画画,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正是这种常人难以想象与理解的坚定,使他最终来到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塔希提,在那儿实现了他的涅槃。
有些人会如此谴责斯特里克兰德:他粗鲁无礼、蛮横冷血、固执己见,但在这些词的背后,是他对绘画的执着追求。
查理斯从来未因绘画能为他带来什么物质财富、荣华富贵而选择绘画,他仅仅只是热爱罢了。
当他栖息在巴黎,在塔希提时,他过着比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更清贫的生活。
但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富有:他热爱自己的绘画事业,他有一个令他痴迷的小岛,他有一个可以令他不断追求的梦想,这便够了。
人的一生,除了吃喝等生活上的必需,剩下的就是自己心中所想,所追求的事。
当年的伦敦,俯首皆是六便士,而查理斯却选择仰望天空的月亮。
他的仰望不是对自己的满足,而是对生命的一种最高礼赞,他来过这世上,他完成了生命赋予他的光荣——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了他心中那一轮“明月”,他葬身于大火之中,与其最杰出的作品一起。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1篇)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4e728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5.png)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1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读这本书的经历有些曲折,天才画家梵高和高更的故事一直很传奇,得知《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原形是高更,而且《月亮与六便士》的名气很大,便想一探究竟,想看看书中到底写了什么故事。
先是从图书馆借,没能借到,只借到了一本作者毛姆写的评论其他著作的书,想着同一个作者,应该也不错,结果书中所涉猎的故事都不太了解,读不下去,心里有些失望。
后来有幸从朱老师那里借来一本,书到手便立马读了起来,也许是期望太高,前几章作者只铺垫了一些事情,很无趣,心里有些小失望,此书就被搁置一边了。
突然有一天朱老师发了一些关于本书的评论,很有意思,又有了赶快读完此书的兴趣。
本书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讲述思特克里兰德放弃美满家庭,稳定社会地位,追求绘画理想的故事,书中主人公为了追求梦想,不畏生活的贫穷,无视病痛的折磨,几十年来从不后悔,这种做法也许只有天才才能做到。
此书越往后越精彩,思特克里兰德最后和土著人结婚,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每天画画,得了病后依旧坚持作画,眼睛瞎了仍然阻挡不了,他的遗言是死后要把挂满壁画的房子一起烧掉……他是用生命在画画。
虽然小说的故事有些夸张,我想作者正是想要通过这种对比来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月亮高高在上,虚无缥缈,六便士很不起眼,却很实在,两者差距很大,但都不可或缺。
在生活中,我们埋头奔波忙碌的同时仍需抬头仰月亮,不忘追求梦想,只有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
最后特别感谢朱老师,能读完此书,多亏了朱老师!《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2本书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292f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d.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作者是毛姆。
以下是小编整理月亮与六便士观后感范文5篇,欢迎参阅。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月亮与六便士》的情节大体上是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原型。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一位证券经纪人,有妻子和孩子,生活殷实。
人到中年舍下一切一心只为绘画。
最初他前往巴黎寻找灵感,后又辗转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生活,找寻到了内心的平和。
但在他完成画作的时候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这是关于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一本书。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到何处去?思特里克兰德离经叛道,他舍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一点也不觉得惭愧,他因为自己的情欲间接毁了一个家庭他同样不感到为难。
他一心追寻遥不可及的月亮,就算身无分文住在破烂的房子里他也依然是那副傲慢的样子。
全文印象深刻的有三处。
第一处,他本家庭富裕,生活美满,是什么使他舍下这一切去寻找绘画灵感。
毛姆说不清,我们也说不清。
第二处,他在巴黎病痛缠身,奄奄一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朋友的帮助,但是却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破坏了朋友的婚姻也让朋友的妻子为他而死。
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惭愧,相反的,他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过错。
第三处,他在塔希提岛娶了爱塔为妻,其实他并不爱她,只是她不会束缚他,给他自由,对他无微不至。
这与他生命中前两个女人是不同的。
月亮和六便士到底哪个更加重要呢?毛姆在这本书里强调的也许是月亮更加重要,但是我们看看书中的斯特夫,他一生都在做一个好人,娶了被他人凌辱过的妻子,对病痛交加的思特里克兰德伸出援之手,夸赞他的画作,而且当得知自己妻子与斯特里克兰特好上的时候他还主动把画室让给他们。
他妻子跟思特里克兰德走了之后,他虽痛苦万分但是只要他妻子愿意回来他仍然乐意接受她并一直爱她。
他心中没有所谓的遥远的月亮,他似乎更在意生活的意义。
这也许是更多人所追寻的。
理想与现实之间太多东西说不清,平凡与不平凡之间也是个人的取舍。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26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2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ccd25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8.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26篇)《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篇1谁不曾有过梦想,梦想就如空气,没有它,生活也会嚼之如蜡,失去光彩。
但可曾想过,如果你处于河流的中心,彼岸便是理想,但回头现实却在向你招手,此时,面对理想,你敢不顾一切吗?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理想等同于幻想,因为有现实因素的束缚,理想也变得苍白无力,也总会有人在你耳边说,醒醒吧!别再做梦了。
当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力作《月亮与六便士》问世后,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小说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这也更加增强小说的神秘色彩。
我喜欢“月亮与六便士”这个书名。
墨黑般的夜空上,只有月亮能散发皎洁的光芒,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
而微不足道的六便士便是那现实。
我们或许可以仰望月亮,感叹它的魅力而忽视脚下的六便士,但我们却不能放弃六便士的生活而选择整日仰望月亮生活。
此时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张“高级白领放弃舒适的生活选择在街上卖煎饼果子”的图片新闻,虽然最后记者还原了事实真相,证实主人翁只是闹着玩,随手发的微博,但是此微博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都羡慕其有如此的勇气,也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厌烦。
或许“自由自在地卖煎饼果子”是每个忙碌白领的梦想,说来却好笑,这梦想如此小,然而面对现实的压力,我们却连实现这一个小小梦想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们还有房贷没还,生活还得继续,高工资不能放弃。
小说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
那股为了理想而不顾一切的勇气让人艳羡。
我也常常思考,为何理想总与现实对立?为何现实总是会束缚理想的翅膀?我们不能改变现实,那么就改变自己吧,找一个现实的理想,或者说找一个现实的目标,免得可望而不可即时生发的无线失落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3da0eb16fc700abb68fcf4.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了。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帮大家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毛姆描写出了人性,读完以后,令人深思,引起共鸣。
这是学名著,内容是虚构的,以第一人称记叙一位传奇人物——思特里克兰德,早年是一位证券经纪人,在伦敦有美满的家庭,本可以安稳度过一生,却听从自己的内心,抛弃妻子和儿女,来到巴黎画画,后来又到处奔波,最后在一个美丽小岛上度完余生,娶了当地的土著女人结婚,又生了两个孩子,画了一幅旷世神作,在死之前,却要老婆在他死后烧掉。
他的画后来都很值钱,在画界相当知名。
此书越读越精彩,妙在他用第三视角来写思特里克兰德,第一人称和思特里克兰德在伦敦和巴黎有接触,后来画家发生的事都是根据和画家接触的人口述来写的,给人感觉画家的人生是拼凑出来的,对画家的想法并没有描述,他只描述第一人称的所感所想,第一人称和思特里克兰德接触的人和事,所以描绘的是人性,这些人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些人和画家形成比照,我想不出搞艺术的脑瓜里想的是什么。
他描写的很细腻,读完这本书合上时,内心平静中又泛着涟漪,遇到一些人和事时总能想到书中的情节和人物。
理想是什么?是不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其说思特里克兰德追求艺术,不如说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精神生活,只是想要通过画笔来抒发出来,而物质并不重要。
他后来穷困潦倒一生。
生活的小岛很美,但生活环境恶劣,他根本不在乎,他需要一个女人为他料理一切,不烦他,让他安心画画,他老婆做到了。
人是不是就应该这样追求?如果我想追求我想要的生活,是肯定能实现的,可能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在中国找不到,就去外国。
但我总被各种杂事所羁绊,且确实不知道自己想要啥,所以现在贩卖焦虑的很多,因为有市场啊。
如果他的画后来不被大家所认可,又将如何?他的人生是不错的,这里用成功不适宜,用完美不适宜,用幸福也不适宜,他可能并,也不成功,这些都是外界对画家的评价,他追求的是精神,当精神得到满足时,足矣,思特里克兰德对外界的评价也不在乎。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e4e9c0d8bd63186bdebbc51.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7篇)迄今为止,《月亮与六便士》仍是我最喜爱的小说,喜爱毛姆作为一个敏锐的洞察者对人性的理解,喜爱书中思特里克兰德追逐梦想与噩运,却心甘情愿深陷其中的姿态。
毛姆洞察出梦想的贬值,世俗的污浊,月亮高悬于空,便士乃生活必须,他不批判手握便士的人生赢家,却也分外赞赏脚踩便士意欲奔赴蟾宫的梦想家。
我们不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一些选择,却也要守住一颗赤子之心。
思特里克兰德,性别男,中年,职业股票交易员,生活单调,朝九晚五。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扔进人海都难以被揪出的,再再普通不过的人,在自己40岁这一年离家出走了吗?思特里克兰德抛家弃子去巴黎当一个画家。
离家时,他只写了一张纸条提醒家人晚饭准备好了,然后他只带了100元钱,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画画。
这种桥段不是应该出现在英俊帅气的20岁小伙身上吗?然后他勇敢追寻梦想,最终美梦成真,爱情事业双丰收,如同当今市面上出售的成功学书籍,读罢便让人热血沸腾。
但毛姆却没描写这样的一个人物。
毛姆笔下,40岁的思特里克兰德早已过了冲动的年纪,别人都在追寻稳定,他却在追逐噩运。
正如作家刘瑜所说:“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
”在他眼中,他的人生价值所在,就是疾步如飞,舍弃一切欲望,追上自己的梦想——画出一幅好画。
他在巴黎贫困交加,身患重病,险些一命呜呼。
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为一名码头工人。
几年后,他自我放逐到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双目失明,最终还把自己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付之一炬。
就是这样疯狂的一个人,看穿城市,看穿欲望,看穿阶级观念,看穿命运,最终掐住梦想的火苗,放了一场盛大的烟火。
毫无疑问,毛姆是极力赞美这个人物的,但他又充分暴露出这个人物的自私之处,达到极端。
书中的“我”问思特里克兰德,“难道你不爱自己的孩子不爱自己的妻子吗?你不想要爱情吗?”他回答道:“我对他们没有特殊的感情,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
”对他而言,画画是一日三餐,是生命的全部,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干扰,所以他一层层剥下父亲,丈夫,职员等等身份的外衣,剥下这些束缚,像一个溺水的人只能抓住身边的浮木,他就抓着绘画,无论如何不肯放手。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20篇)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b83c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f.png)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20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篇1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买来估计有一年了,一直搁置在书架上,总是没有想读的欲望。
最近朋友提起,说这是一部很难读下去却很值得阅读的小说,而我读时发现,比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容易阅读多啦!小说取材于法国印象后派画家高更的生平,讲述的是原为证券经纪人的思特里克兰德,在四十岁时为了响应内心的号召,抛家弃子,一生追求艺术的故事。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或许就是因为他为常人所不能为,看看高更的一生,我是成不了艺术家咯!话说看了三分之二后,我还是很讨厌思特里克兰德,怎会有如此自私的人,简直令人讨厌至极,快结尾的时候,才感叹他就是生而为艺术的人吧!这确实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在于故事本身,还在于作者对心理的刻画,让我重新对我的人生,对自我价值深深感叹和思考,或许早点看了又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了。
再看现在的一些小说,除了故事情节,其余的环境渲染,心理描写等我都觉得是废话,一本书有半本书是无关痛痒的文字。
以下我摘取了一些引起我强烈思考的句子,当然这跟我现在的年龄,所处的心境都是有关系的: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
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
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不满的海滩的。
”我相信很多人的内心都藏着这样的愿望,但是打破现状去实现的又有几个呢?我也一样,我还是贪图舒适的环境,无法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去挨饿,去遭受非议,去忍受贫穷。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f56eb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e.png)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第一次读毛姆的小说,想读《月亮与六便士》起源于一位我喜爱的网络写手有这样一句话: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但愿你的生活中同时拥有月亮和六便士。
大概六便士代表了金钱,而月亮则代表了某种圣洁的难以企及的事物吧。
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金钱和圣洁同时得到,是再好不过的了,不过,是不是有些贪心?然而,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的全文,却发现这不过是一个“我的世界你不懂”的故事。
故事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放弃自己的社会地位,放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四十几岁高龄,跑到法国去画画去了,贫穷、潦倒、疾病,也都没有动摇他画画的决心和热情。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坚持自己的梦想而同现实决不妥协的故事,听起来像是鸡汤一般,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与其说是他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倒不如说这是种生命的召唤,按照作者的话说:他也由不得自己。
当然,这位梦想的召唤者,一生穷困潦倒,一幅画都没有卖不出去,他也一幅画不想卖,却又如所有的奇迹艺术家一样,在死后名声大噪。
听起来像是一个在现世社会得不到认同却在死后能够终于获得荣誉的故事,不不,作者完全就不是这个意思。
对于画家自己,完全没有想得到现世社会的认可,而对于作者对画家的态度,始终游离在“这真是一个混蛋的人”和“这个人真是个天才的疯子”之间徘徊。
说到底,还是“我的世界你不懂”。
看看这个画家是多么的混蛋吧。
抛弃妻子,没有留下一毛钱给未成年的孩子和没有任何收入________的妻子,几乎是让他们自生自灭了,而他对自己的行为只留下了一句:他们会想到办法的,而丝毫没有丁点儿的内疚。
在穷困潦倒几乎要病死的时候,一位萍水相逢的画家因为欣赏他的画而将其接到自己家中养病,对此他不仅不表示感激,还勾引了画家的妻子,在完成了自己的情欲之后,又将画家的妻子抛弃,直至她为他自杀他都没有丁点儿的遗憾,只是一句: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说的轻描淡写好像这事儿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6459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5.png)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首先,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的,刚开始的内容完全没有看懂,但是后来坚持看下去,发现后面的故事真的很精彩,看来,任何一本书不读到最后面,就无法判定谁是谁非,但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无法参悟书名的意思。
(但是百度了一下,发现书名很有韵味——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
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感觉这指的就是斯特里特兰德)这本书主要的作者以斯特里特兰德为主线,描述了与这个人有关的作者所知道的事情。
这个故事是这样展开的:斯特里特兰德是一位证券经纪人,有一位端庄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但是,突然有一天离开了英国,去了巴黎,所有人都说他是和情妇跑了,他的妻子很绝望,后来,托他的妻子的请求,作者去巴黎找到了斯特里特兰德,并从此结识了他,经过交谈才知道他是为了画画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斯特里特兰德谋划了很久,也处理好了身边的事情,作者为了说动他,告知他人对他的看法,说他对家庭不负责任,这么大年纪画画也画不出什么名堂,但是斯特里特兰德说既然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后来,过了几年,作者觉得不想再过如此重复、如此循规蹈矩的生活,辞去了在英国的工作,去了巴黎(我觉得此时的他就如同当时离开英国的斯特里特兰德,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愿意为了心中所想,自私的抛弃一切,为了响应心中的召唤,不同的是,作者无组建家庭,所以也无所牵挂)。
作者去找了他在巴黎的一位从事于绘画的好朋友a,a是一位非常善良、矮矮的有着一双圆圆眼睛的胖子,后来,与朋友的交谈中,发现朋友也认识斯特里特兰德,而且,a赞赏斯特里特兰德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经常向朋友推荐他,但是当时周围的人却不这么认为(插一句,虽然我不喜欢斯特里特兰德的为人,觉得他不谙世故、自私,但是确实不得不承认,优异的作品往往一开始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0ca3d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0.png)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1、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相信别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的微瑕小疵,因此更不怕别人对这些小过失加以谴责了。
2、我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平庸的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妄不羁的旅途。
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3、那时我还没意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
今天我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4、一般人都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5、有时候,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佩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就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
6、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
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
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
传奇中的一些小故事成为英雄通向不朽境界的最可靠的护照。
给他写__的人必须借助于活跃的想象以弥补贫乏的事实,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一段时间,从这一系列事情的演绎附会中便产生了一个神话,明智的历史学家对这种神话是不会贸然反对的。
7、这一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我感到我的心头洋溢着对生活的欢悦,这种感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我一点也由不得自己;我把施特略夫同他的烦恼完全抛在脑后。
我要享受生活。
8、因为艺术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说的语言,则是每个人都懂的。
9、人们说服自己,相信某种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甘心为它效劳,结果沦为这个主子的'奴隶。
10、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
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
我们自甘卑屈。
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
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人的爱情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_1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f06a9f5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8.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摘记】他的一些同行毫不掩饰他们对他作品的鄙视,但是施特略夫却很能赚钱,而这些人把他的钱包就看作是自己的一样,动用时是从来没有什么顾虑的。
他很大方,那些手头拮据的人一方面嘲笑他那么天真地轻信他们编造的不幸故事,一方面厚颜无耻地伸手向他借钱。
他非常重感情,但是在他那很容易就被打动的感情里面却含有某种愚蠢的东西,让你接受了他好心肠的帮助却丝毫没有感激之情。
向他借钱就好像从小孩儿手里抢东西一样;因为他太好欺侮,你反而有点儿看不起他。
我猜想,一个以手快自豪的扒手对一个把装满贵重首饰的皮包丢在车上的粗心大意的女人一定会感到有些恼火的。
【感悟】善良是多么美好的东西,但是也恰恰成为人们利用的对象。
当下,多少人把别人的善意视为理所应当而不加珍惜,甚至一边嘲笑着他们的愚蠢,一边利用着这份善意满足私利,所以那些尊老爱幼、帮助弱者的美好品德变成了“凤毛麟角”,因为人们会渐渐接受这样一个道理:这不再是一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社会,你所施出的善意很可能会变成毒刺刺向自己,所以人本能地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在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的时候,哪怕插在裤兜的双手早已沁透汗水,也不愿伸出援手。
本来,善这种东西就是不求回报的,唯一需要等价交换的不过是一句“谢谢”,但现在,人们唯一的希望大约会是不纠缠,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希望每一份善良都能被真诚以待,每一份给予都能收获一份感谢。
愿者善意能够一呼百应,心口相传。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尾声部分毛姆用大段的文字,描述了一副它心中斯朱兰的画:它们是魔鬼,你尝了会推开某扇不知隐藏着何等灵魂秘密的门扉。
这本书我只看了一天,而这一天抵得过许多庸庸碌碌的日常。
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离群而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而斯朱兰不但完美结合了野兽与神灵两种灵魂,也逼得我不得不把灵魂再剖析一层,看看它到底长要的是什么东西。
大众的理解里,月亮是炽热滚烫的理想,六便士隐喻安稳的俗世日程。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7362e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6.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5篇《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二者皆可抛这样的道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希望你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篇1我选六便士,你呢?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题记看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其实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追寻他心中的月亮的故事,而是里面那个傻傻的,憨憨的甚至滑稽的倒霉人迪尔柯?斯特罗伊夫的故事。
其实整本书花了将近1/3的笔墨去描写有关这个人的故事。
他的太太布兰奇在非常时期爱上了他非常欣赏的斯特里克兰德,而他抛下了所有的尊严去乞求他的太太回心转意,无论布兰奇如何羞辱他,他都始终如一的深爱着她。
而在布兰奇死后,他竟然愿意将斯特里克兰德带回老家荷兰,甘愿为斯特里克兰德的梦想之路铺上石子。
他善良得让人心疼,不是吗?他的父母好不容易把他培养成一个艺术家,他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的成就,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然后呢?他的同行们嘲笑他,讥讽他的画作如同烂泥,向他借的钱从来不还,他的太太爱上了别人还为别人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前半生可怜又可笑。
在可怜他的同时,又是否觉得某一刻似曾相识呢?被载入史册的人有很多,可那终究不是我们,我们都是普通人。
斯特罗伊夫是不是像极了大多数的人,开始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这世上的人们同自己一样善良温柔,不惧怕挫折和磨难。
那个时候,有梦,有爱,有对生活的热情,每天都想着新的一天什么时候开始。
可是,生活,浇灭了那心中之火,渐渐地,就盼望着一天快点结束。
为什么呢?善意总是被肆意地践踏,善良的人总是被踩在脚下,理想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像风一样,在耳边却又抓不住,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吗?或许,我们只能向生活低下头颅,俯首称臣;或许,那些曾经被点亮的火花只能留下灰烬;或许,我们只能带着某些遗憾过一生;或许,斯特罗伊夫就不该成为画家,他应该在荷兰继承父亲的手艺,安稳度过一生。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5e290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8.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最近听到不少身边的朋友对工作和生活做出改变的消息,或因对现状的不满,或因有更好的机会,或因想要追求不一样的人生,或因其他无数个可以说服自己做出改变的理由。
生活本就是这样,边走边探索,一步步改变一步步磨合,最终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内心平静的状态。
恰逢最近看了本书,《月亮和六便士》,更是将对欲望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离开文明世界,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
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最终病逝。
斯特里克兰德画画,是他的命运,他是一个没有选择的人,他画画是“必须画画,仿佛一个人跌进水里,游泳游的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得游,不然就淹死。
” 他对除画画之外的人与事冷酷无情,他不想过去,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他为了自己的兴之所至,对朋友带来莫大的痛苦也不去理会。
他为了理想放弃全部道德、责任与世俗生活。
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评价他。
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
他是一个被梦想绑架的人,纵使遭遇再多折磨和痛苦,我理解中的他也是幸福的,他不会感到厌烦和寂寞,他的灵魂是满足的。
斯特里克兰德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一种纯粹精神的性质。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8ecb3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9.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看微博推荐买来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一直压在书箱未曾打开,想象着它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
前几天拿出来看了几页,一个叫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奇怪的男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一夜之间突然抛弃一切,远走他乡,从伦敦去了巴黎。
他去了巴黎哪里?在哪里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声不响走了……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毛姆的描写,在一波又一波疑问、困惑、思考中,如痴如醉读完了这本书。
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抛弃一切去到巴黎画画。
他在巴黎穷困潦倒,吃尽苦头,他对家人、朋友和一心爱他的妻子都非常残忍冷酷,对世俗的一切表现地傲慢不屑,但他对艺术有着一种本能的、无法抗拒的追求。
最后,他来到一个孤岛,娶妻生子,一心画画,终于创作了改写现代艺术史的不朽之作。
但在得了绝症之后,他叮嘱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烧了他画在房子四壁的壁画,一件杰作就这样化为乌有……这就是《月亮与六便士》的整个故事。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本小说引发我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感触。
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往往被家人赋予一些价值观和努力目标;随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影响的增加,逐渐形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有人渴望名声,追求利益,希望名利双收;有人按部就班,日复一日,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人如梦初醒,一骨碌爬起,去寻找自己梦想的生活。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你是想要“月亮”还是“六便士”?“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是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557473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b.png)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6篇)《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篇1谁不曾有过梦想,梦想就如空气,没有它,生活也会嚼之如蜡,失去光彩。
但可曾想过,如果你处于河流的中心,彼岸便是理想,但回头现实却在向你招手,此时,面对理想,你敢不顾一切吗?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理想等同于幻想,因为有现实因素的束缚,理想也变得苍白无力,也总会有人在你耳边说,醒醒吧!别再做梦了。
当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力作《月亮与六便士》问世后,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小说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这也更加增强小说的神秘色彩。
我喜欢“月亮与六便士”这个书名。
墨黑般的夜空上,只有月亮能散发皎洁的光芒,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
而微不足道的六便士便是那现实。
我们或许可以仰望月亮,感叹它的魅力而忽视脚下的六便士,但我们却不能放弃六便士的生活而选择整日仰望月亮生活。
此时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张“高级白领放弃舒适的生活选择在街上卖煎饼果子”的图片新闻,虽然最后记者还原了事实真相,证实主人翁只是闹着玩,随手发的微博,但是此微博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都羡慕其有如此的勇气,也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厌烦。
或许“自由自在地卖煎饼果子”是每个忙碌白领的梦想,说来却好笑,这梦想如此小,然而面对现实的压力,我们却连实现这一个小小梦想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们还有房贷没还,生活还得继续,高工资不能放弃。
小说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
那股为了理想而不顾一切的勇气让人艳羡。
我也常常思考,为何理想总与现实对立?为何现实总是会束缚理想的翅膀?我们不能改变现实,那么就改变自己吧,找一个现实的理想,或者说找一个现实的目标,免得可望而不可即时生发的无线失落感。
理想与现实就如爱情与面包,或许只有睿智的人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4fc4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0.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5篇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5篇艺术创造能力和精神疾病,有着相同的基因。
《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被称作“疯子”也不是毫无缘由,但也可以理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例文,希望你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篇1)“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我们的一生也许都会在选择六便士还是选择月亮之间徘徊,二者不可得兼。
就像书中提到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在去世之后被塑造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的画作因此身价大涨,而当他的家人试图解释一些讹传后,画作的价格“比九个月前降低了二百三十五磅”。
当我们选择入世,身上就会不可避免地沾染一些世俗之气,此时,是选择戴上面具顺从社会的大浪潮,从而保全自己的名声地位,还是选择月亮,遵从自己内心的愿望,放弃那些身价大涨的机会?每个选择都是正确的,然而我们也必将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
生在人世,长于斯,不可出世。
我们要生存,我们要社交,我们只能用六便士去购买面包。
选择月亮意味着什么?远离人世,追寻理想,成为别人眼里的疯子,过着物质穷困的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正是一本探讨如何选择的书,书中主要讲述的人——查理斯选择了他心中的月亮,从此被人投以怜悯的目光。
把他的故事代入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也能切身体会到社会世俗与心灵向往所在之间的矛盾。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在书中其实并未明确给我们解释一个正确答案——这个答案显然是不会有的。
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主要取决于我们读者的价值观。
我们不用急着去选择,最先应做好的,应是树立好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并且不要因此去试图改变或批评他人的价值观。
我们向往着天上的月亮,却仍紧紧攥着手中的便士。
丢不掉放不下,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通常的状态。
我们错了吗?没有。
谁都没法批判谁,心之所向不同而已。
如果我选择月亮,就会受到选择便士的人们的不理解的目光的注视。
那么还是不用改变吧,毕竟没有对不起自己。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篇2)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写的是年过四十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抛家弃职去巴黎画画,几年后去了南太平洋岛塔希提,在那里度过余生并创作出了价值非凡作品的故事。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44284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4.png)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5篇许多人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后觉得主人公的做法是可恶的、自私的,那么你觉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例文,希望你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篇1】“幸福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有人想获得物质上的幸福,而有人想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有人渴望找到一个收入不错稳定的工作,而有人渴望获得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
我读了《月亮和六便士》,觉得幸福的模样千姿百态,有很多很多种。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叫斯特里克兰的家伙,为了当画家,画出自己想要的画作,抛弃了亲人、金钱、地位,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打拼,忍受了一切痛苦之后,他终于在临死前完成了自己想要的画作,并被世人仰慕的故事。
小说中的两个人物,斯特里兰克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一个翩翩风度的贵人变成一个窘迫的穷人,从身边簇拥着很多亲朋好友的人变成一个孤苦伶仃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从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变成了人们眼中丧心病狂的疯子。
但是,他没有被这一切打败,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另一个人物斯特罗夫也想当画家,可最终在现实的痛苦中退却下来,回家当了一个木匠,他没有得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两个人,孰对孰错,我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家公认的一点便是斯特里兰克得到了他的“月亮”。
而斯特罗夫得到了他的“六便士”。
“月亮”代表着心中理想的生活,“六便士”代表眼前脚踏实地的生活。
用当今网络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既要心存诗和远方,又要着眼于眼前的苟且。
就像我,我将来想当一名作家,用一颗热忱的心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情。
启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气氛。
而现在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正是需要大量全面的学习各科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时候,我要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朝着目标前进。
这便是我的“月亮”和“六便士”。
“幸福是什么”这取决于每个人看待生活的意义。
从小的方面,一顿可口的饭菜是幸福,一件漂亮的衣服是幸福,一句真挚的表扬是幸福,一个温暖的拥抱也是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一中秋三天的假期的后两天,看完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首先说明这书压根和月亮或者便士就没有任何关系,就如我读书的夜里,虽应是月圆人圆的时节,天上和四周却空空荡荡一样。
故事的情节不算多复杂,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可谓中产有余了,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
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
他同一个土着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
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着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远远没有作者讲故事本身精彩。
一个追求梦想的人,抛弃家庭妻子孩子工作一切,去追求梦想。
这样的人,特别是故事中的Strickland,是自私、不负责任、逃避现实不敢面对、甚至有些冷血的与世俗价值观绝对违背的社会异类,他妄图摆脱社会给他的一切枷锁,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哪怕是忍受饥寒交迫和种种折磨苦难,都无怨无悔。
这样的人让人觉得可恨,因为如果大家都向Strickland一样,这个社会要么彻底乱套,要么就是实现了共产主义。
但这样的人又让人佩服,甚至羡慕,他无疑是强大的,有勇气与毅力。
无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他能够找到自己的梦或者过上梦里的世界,他都已经成功了。
做自己的梦,让别人说去吧!毛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从各种人的角度出发,间或夹杂些自己的评论,将主人公刻画的淋漓尽致。
他的笔就如刀,雕刻出的现象丰满生动。
这个有些冷峻的的故事,再我看来却很有童话的味道。
Strickland是孤独的,"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
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
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上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
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他的这种孤独很有幻觉的成分,虚幻不可触摸。
他的生活有些超然物外,无法想象一个在现实社会生活了四十多年,过着"正常"生活的人,能够一夜之间就放弃一切。
他对爱情的评价体现了他的价值观:"我不需要爱情。
我没有时间搞恋爱。
这是人性的弱点。
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女性。
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我就准备做别的事了。
我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我恨它,它囚禁着我的精神。
我希望将来能有一天,我会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碍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
因为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
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
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
我只懂得情欲。
这是正常的,健康的。
爱情是一种疾病。
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伴侣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这些话离经叛道,这样的人被作为异端。
"性的饥渴在思特里克兰德身上占的地位很小,很不重要,或毋宁说,叫他感到嫌恶。
他的灵魂追求的是另外一种东西。
有时欲念把他抓住,逼得他纵情狂欢一阵,但对这种剥夺了他宁静自持的本能他是非常厌恶的,他甚至厌恶他在淫逸放纵中那必不可少的伴侣,在他重新控制住自己以后,看到那个他发泄情欲的女人,他甚至会不寒而栗。
他的思想这时会平静地飘浮在九天之上,对那个女人感到又嫌恶又可怕,也许那感觉就像一只翩翩飞舞于花丛中的蝴蝶,见到它胜利地蜕身出来的肮脏蛹壳一样。
"所以他可以抛妻子,待他遇到第二个女人的时候有弃如敝屣。
他格格不入,寻找梦幻岛,"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
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象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
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台,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
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
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
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
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象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
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这部小说,对于想要追求精神自由但又无勇力去实践的人,或安慰或被击中,总之能收获些什么。
最后说说书名的由来。
按照译者的解释,月亮,高高在上,如理想;便士,是最小的货币单位,就如现实。
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二这是我第一次很自觉地想写一些关于我读过的书的感觉。
我想写下来这份感觉,主要是因为这本书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压的我踹不过气来,我迫切的需要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来缓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过《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笃信作者毛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伟大的心里学家。
尽管在此之前,同时在此之后,我并没有看过有关毛姆的简介,我的这份笃信我是很坚定的。
这本书对人的心里的细节描写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心里的分析,让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现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还没有得到平静,甚至是连语言这个我最为熟悉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说了。
尽管这本书给我带来这么强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说话,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认为查尔斯。
思里特克兰德寻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新的灵魂。
对这句话,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
于是我以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才华,我便可以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名留史册的人物。
可是当我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亲身经历与感受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事迹与存在,“我”看着他抛弃妻子,看着他又如何伤害对自己最真的朋友,这样一个未被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人为何能够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过作者不断的记述并且引起潜意识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人,他在成长中必须要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他们抛弃以前的生活基础,被人们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及社会道德败坏的人。
但是他们在做这些时候,早就已经忘却了社会道德对他们的审判,他们心中有的只是一个新的灵魂。
但是这个新的灵魂在他们刚抛弃以前生活基础的时候,还没有成行,还不足以让这个新的灵魂发挥到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地步。
于是他们需要继续磨练,需要在社会里面辗转,寻找一处真正适合他们新灵魂居住的地方。
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价值。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三我记得读这本小说已经很久了。
记忆不在清晰,朦胧的回忆是中痛苦的残记。
但我仍要推荐这本小说。
我的眼光一直是另类的眼光,但我对文本的读法也许本身就有属于我的记忆。
我不想说是我误读了毛姆。
因为作品一旦被创造出就不属于作者自己,也许作品有时候只属于作者自己!外来的读法是种主观的想法。
我记得钱钟书先生决定写《围城》时就是因为受到毛姆的刺激。
钱先生的学问是没有人与之可以媲美的。
别的不再多说。
话说多了会惹出麻烦的。
钱钟书先生说:毛姆都能写出那样的小说。
读者之多是无法计算的。
毛姆当时确实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于是乎《围城》横空出世!关于《围城》它可以说是借着钱先生的才华融多家与一体的杰作。
其中可以看出很多欧美小说名家的影子,以为钱先生学贯中西的才华《围城》被写成了一部杰作!闲话说的已经多了,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月亮和六便士》的看法:毛姆以前是个医生,而当医生的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但《月亮和六便士》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
高更的画本身就很有价值,这部以他为原形的小说风靡后,高更的绘画艺术和作品受到了更大的关注,高更印象派宗师的地位得到确立。
同时,塔希提岛-----高更隐居的小岛也名扬与世,成了旅游胜地。
根据高更的着作《马里欧的古代信仰》,知道女人是月神希纳,男人是地神法脱。
大地之神主宰人世的.生成和轮转,乃是必然的毁灭。
月之女神长官永远的丰收和不朽。
这个关于这个作品的题外话,而真正的文学内涵远非如此简单的解读。
我自己的看法是:这个本小说远远超过毛姆自己的解读。
因为我发现其实这本小说写的是关于天才的事情!天才是个残酷的字眼,人们根本不愿意承认天才!因为我们总相信:天才出于勤奋!事实上并非如此。
尤其在文学领域。
真正的优秀的艺术家是天才。
文学不过是艺术中最上乘的精品!我知道的这个就是我读《月亮和六便士》的感悟!我作下我残酷的决定放弃化学从而转向文学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我也许更适合搞文学。
我感激我在大一那次灵魂的颤栗!《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那“旷野的呼喊”终于让我认识到了自我。
作家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把人类的智慧发现后用作品表现出来。
我自己是学习化学的。
我自己很难均衡文科与理科的思维。
理科讲的是科学。
科学真的是个很麻烦的词语。
严格意义上说只有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东西才是科学。
科学越来越教我怀疑怀疑所谓的科学所谓的科学根本解决不了人类的问题!我不想借文学来阐释科学。
我多言了。
房子里的光线特别暗,仿佛是,他突然走入了一个神的世界;朦朦胧胧中,他好象觉得自己正置于一个原始森林中,大树下倘徉着一些赤身裸体的人。
特拉斯医生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过了一会儿他才知道,他看到的是四壁上巨大的壁画。
他心中出现了一种既无法理解又不能分析的感情。
这幅画具有压人的气势,它既是x欲的,又充满无限热情,与此同时又含着某种恐惧成分......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经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中,知道了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物。
他画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慑的东西,既美的惊人,又污秽邪恶,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像宇宙初创时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上帝啊,这是天才” 特拉斯医生掩口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