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套)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册) 同步练习 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时同步试卷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时同步试卷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全册)课时同步试卷汇总化学实验平安过滤和蒸发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以下实验根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平安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项防止漏气.答案:B2.(对应考点一)以下有关化学实验平安问题的表达中 ,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 ,迅速用干布擦拭 ,再用大量水冲洗B .取用化学药品时 ,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平安警示标志C .但凡给玻璃仪器加热 ,都要加垫石棉网 ,以防止仪器炸裂D .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先用干布擦拭 ,再用大量水冲洗 ,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 ,A 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 ,要先观察其标志 ,防止发生危险 ,B 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 ,如试管;有些需垫石棉网加热 ,如烧杯、烧瓶;有些不能加热 ,如量筒 ,C 项不正确 .闻化学药品时 ,不能使鼻子凑近 ,防止中毒 ,D 项正确 .答案:C3.(对应考点二)以下有关过滤实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过滤操作中 ,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相互接触B .过滤操作中 ,漏斗颈与烧杯内壁相互接触C .过滤操作中 ,玻璃棒与烧杯口相互接触D .为加快过滤 ,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解析:A 、B 、C 三个选项是过滤操作中 "三靠〞的根本内容 ,所以必须互相接触;D 项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会使滤纸破裂而造成漏液 .答案:D4.(对应考点二)在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蒸发时的正确操作是( )A .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 .开始析出晶体后 ,用玻璃棒搅拌C .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 .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解析:为到达提纯的目的 ,要过滤后使滤液澄清 ,然后再蒸发 ,而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答案:D5.(对应考点三)为了除去KCl 固体中少量的MgCl 2、MgSO 4 ,可选用Ba(OH)2、盐酸和K 2CO 3三种试剂 ,按以下步骤操作: 固体――→加水溶液――→加过量A ――→加过量B 操作Ⅰ滤液――→加适量C ――→加热煮沸KCl 溶液――→操作ⅡKCl 固体(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 .(2)根据题意 ,答复以下问题:①参加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Ⅰ是________ ,操作Ⅱ是________ .解析:要使杂质一一除去,必须考虑到所加试剂是过量的,而且过量的试剂在后面步骤中必须除去,要除去Mg2+,可用含OH-的试剂,除SO2-4可用含Ba2+的试剂,故先参加Ba(OH)2.参加的过量Ba(OH)2中的Ba2+可用K2CO3除去,过量Ba(OH)2中的OH-,以及过量K2CO3中的CO2-3,可用稀盐酸除去,最|后加热煮沸可除去HCl .答案:(1)Ba(OH)2K2CO3HCl(2)①除尽Mg2+和SO2-4②除尽过量的Ba2+③使HCl挥发(3)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1.(对应考点一)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别离物质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解析:①是蒸馏,用于别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②为蒸发,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法;③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别离.D项正确.答案:D2.(对应考点一)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以下操作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下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解析: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A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不正确;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C不正确.答案:D3.(对应考点二)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响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解析:假设要用溶剂A将溶质X从溶剂B中萃取出来,A应具备的根本性质是:①与B互不相溶;②X在A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B中的溶解度;③X与A不发生化学反响.答案:B4.(对应考点二)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B.别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别离C.别离液体时,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翻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解析:为确保别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别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需旋开活塞放气.答案:C5.(探究题)(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别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填 "过滤〞、 "蒸发〞、 "萃取〞、"分液〞、 "蒸馏〞等) .(2)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 ,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 .(3)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依次参加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B两种液体相互溶解且沸点差异较大,应选择蒸馏的方法将二者别离.(2)NaNO3和KNO3均是易溶于水的固体,因此考虑结晶法别离.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得到NaNO3的饱和溶液,然后蒸发,使溶剂水减少,因为KNO3的量少还没有到达饱和,不会析出KNO3,而NaNO3已到达了饱和,将析出NaNO3,趁热过滤,就能将两者分开.(3)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即要除去SO2-4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因此要参加过量BaCl2[或Ba(OH)2]溶液,然后再参加K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BaCl2[或Ba(OH)2],最|后加盐酸将过量的K2CO3转变为KCl .答案:(1)蒸馏(2)溶解过滤(3)BaCl2[或Ba(OH)2]、K2CO3、HCl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B.1 mol氢的质量是2 gC.O2的摩尔质量是32 gD.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解析:物质的量是7个根本物理量之一,它不是物质的质量,也不是物质的数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项错误;B项中 "氢〞指代不明确,无法确定其粒子种类,B项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C错误;把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D正确.答案:D2.(对应考点一)[双选题]以下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选项是()A.1 mol OH-的质量为17 g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g解析:A项中1 mol OH-的质量为(16+1+m e-)g=17 g(由于e-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B项单位应为g/mol;C项没有指出以g/mol为单位,也没有指出在数值上相等;D项中可用1 mol Na的质量除以1 mol Na的原子数,求得每个钠原子的质量.答案:AD3.(对应考点二)以下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 mol H2N AC .1 mol H 2O 含有的H 2O 分子数目为N AN A 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32 g O 2的物质的量是1 mol,1 mol O 2含有2 mol O ,氧原子数目为2N A ,A 错误;每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0.5 mol H 2N A ,B 正确;1 mol H 2O 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N A Cl 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 正确 .答案:A4.(对应考点二)1.28 g ×1022 ,那么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 .64 gB .64C .64 g /molD .32 g/mol解析:1.28 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n =N N A =mol -1)=0.02 mol ,那么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 =m n=1.28 g 0.02 mol=64 g/mol ,C 正确 . 答案:C5.(探究题)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响Mg +H 2SO 4 = = =MgSO 4+H 2↑(1 mol Mg 置换出1 mol H 2) ,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 ,简易装置如图 ,除去外表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 g .镁条完全反响后 ,用量筒收集水 ,体积为0.25 L(此条件下H 2的密度为0.08 g/L)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 .(3)假设将铜丝换成铁丝 ,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解析:(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 ,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 ,说明装置不漏气 .(2)水的体积为0.25 L ,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 L ,氢气的质量为0.08 g /L×0.25 L =0.02 g ,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2 g÷2 g/mol =0.01 mol ,因为1 mol Mg 置换出1 mol H 2 ,所以参加反响的Mg 的物质的量也是0.01 mol ,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 g÷0.01 mol =24 g/mol .(3)铜丝换成铁丝 ,那么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响生成氢气 ,所以生成的氢气偏多 ,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就偏小 .答案:(1)见解析 (2)24 g/mol (3)偏小气体摩尔体积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C.标准状况下,1 mol四氯化碳所占的体积是22.4 L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解析:A项,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况,错误;B项,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态,错误;C项,四氯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错误;D项,是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应用,正确.答案:D2.(对应考点一)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A.质量为12 g B.物质的量为6 molC.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为12 mol解析:12 g H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因二者体积相等,所以N2的物质的量也为6 mol ,B 正确,N2的质量为:28 g/mol×6 mol=168 g ,A错误;体积为22.4 L/mol×6 mol=134.4 L ,C 错误.答案:B3.(对应考点二)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H2和CO2气体,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量D.摩尔质量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A正确;每个H2分子中有2个原子,CO2分子中有3个原子,原子数目不相等,B不正确;H2和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 g/mol、44 g/mol ,其对应质量也不同,C、D不正确.答案:A4.(对应考点二)以下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解析:等质量的H2与He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H2)∶n(He)=2∶1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其体积关系为V(H2)∶V(He)=2∶1 ,C、D均不正确;B中氦气应为单原子分子.答案:A5.(探究题)对一定量气体体积的探究.(1)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化学式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H20℃ ,101 kPaO20℃ ,101 kPaCO 0℃ ,101 kPaH20℃ ,202 kPaCO20℃ ,202 kPaN2273℃ ,202 kPaNH3273℃ ,202 kPa(2)从上表分析得出的结论:①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________ .②1 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________(填 "一定〞、 "一定不〞或 "不一定〞)相等.(3)理论依据:相同条件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在标准状况下,4 g O2的体积为多少升?(写出计算过程)解析:(2)从(1)的数据可以看出: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都约为22.4 L;1 mol 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不一定相同.(3)因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同,所以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4)4 g O2的物质的量n(O2)=4 g32 g/mol=0.125 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25 mol×22.4 L/mol=2.8 L .答案:(2)①22.4 L②不一定(3)①气体分子数目相等②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4)V(O2)=n·V m=mM·V m=4 g32 g/mol×22.4 L/mol=2.8 L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将4 g NaOH 溶于水配成50 mL 溶液 ,取出5 mL ,这5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2 mol /LB .1 mol/LC .0.1 mol /LD .0.05 mol/L解析:c (NaOH)=n V =4 g÷40 g/mol 0.05 L=2 mol /L ,溶液具有均一性 ,取出5 mL ,其物质的量浓度仍然是2 mol/L .答案:A2.(对应考点一)5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4.4 mol /L ,密度为1.24 g/mL 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A .35%B .70%C .17.5%D .0.035% 解析:w (H 2SO 4)=50×10-3 L ×4.4 mol/L ×98 g/mol 50 mL ×1.24 g/mL×100%=35% . 答案:A3.(对应考点二)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的局部操作示意图 ,其中有错误的选项是( )解析:定容时 ,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答案:C4.(对应考点二)以下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 .配制盐酸定容时 ,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 .称量4 g NaOH 配制0.1 mol/L NaOH 溶液1000 mL 时 ,砝码错放左盘D .NaOH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解析:A 项俯视刻度线 ,将会使量得盐酸的体积小于计算值 ,导致浓度偏低;B 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将会导致加水量增多 ,使溶液浓度偏小;C 项由于所称NaOH 固体的质量为整数 ,不需移动游码 ,故称得固体NaOH 的质量是准确的 ,不会影响到配制溶液的浓度;D 项因热胀冷缩之故 ,会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在冷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答案:D5.(实验题)以下图为配制250 mL 0.2 mol/L Na2CO3溶液的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①中称得Na2CO3________g .(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 "偏高〞 "偏低〞或 "无影响〞)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________;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________;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________ .解析:(1)n(Na2CO3)=c(Na2CO3)×V(Na2CO3)=0.2 mol/L×0.25 L=0.05 mol ,m(Na2CO3)=n(Na2CO3)×M(Na2CO3)=0.05 mol×106 g/mol=5.3 g .(2)在第②步中,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Na2CO3固体的溶解;在第③步中,用玻璃棒引流,可防止Na2CO3溶液流到容量瓶外.(3)在误差分析中,一定要紧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即c=n/V.如果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V偏小,结果偏高;如果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n偏小,结果偏低;如果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n偏小,结果偏低.答案:(1)5.3(2)搅拌引流(3)偏高偏低偏低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符合如图中阴影局部的物质是()A.NaHCO3B.Cu2(OH)2CO3C.NaClD.Na2CO3解析:A项属于酸式盐,B项为碱式盐、铜盐,C项不属于碳酸盐.答案:D2.(对应考点一)对以下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选项是()①小苏打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A.碱-①④B.纯洁物-③④⑤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解析:①为纯洁物,属盐类;②为混合物;③为混合物;④为纯洁物,属碱类;⑤为纯洁物,属单质;⑥为纯洁物,属盐类,故分类正确的为C项.答案:C3.(对应考点二)以下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CO3―→NaOH B.CaCO3―→Ca(OH)2C.NaNO3―→NaCl D.FeSO4―→CuSO4解析:Na2CO3与Ba(OH)2、Ca(OH)2等反响可一步生成NaOH .答案:A4.(对应考点二)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响,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响.你认为 "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响,没有涉及的根本反响类型是()A.复分解反响B.分解反响C.化合反响D.置换反响解析: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响;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响均为复分解反响;CO2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响,没有涉及的根本反响类型是分解反响.答案:B5.(实验题)请按图所示进行化学实验,实验完后对试剂及实验现象归类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1)根据实验及现象 ,分析、比拟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响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上述8个实验所涉及到的物质类别分别为:稀硫酸和稀盐酸代表酸类;铁锈(主要成分为Fe 2O 3)和氧化铜代表金属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铁、铜、镁、锌代表金属;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 3)和BaCl 2代表盐 .所以这8个实验就是验证酸的三种化学通性 .它们的反响情况分别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响⎩⎪⎨⎪⎧ Fe 2O 3+6HCl = = =2FeCl 3+3H 2OCuO +H 2SO 4 = = =CuSO 4+H 2O 酸与金属的反响⎩⎪⎨⎪⎧Fe +2HCl = = =FeCl 2+H 2↑Cu 与稀硫酸不反响Mg +H 2SO 4 = = =MgSO 4+H 2↑Zn +2HCl = = =ZnCl 2+H 2↑ 酸与盐的反响⎩⎪⎨⎪⎧CaCO 3+2HCl = = =CaCl 2+CO 2↑+H 2OBaCl 2+H 2SO 4 = = =BaSO 4↓+2HCl答案:(1)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响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响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响④酸并不是跟所有金属都反响(2)①盐酸可用于除铁锈②锌粒和稀盐酸反响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 2③BaCl 2溶液可用于检验SO 2-4的存在 ④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响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 2(合理即可)分散系及其分类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以下关于溶液和胶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那么没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胶体与溶液的区别.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溶液中溶质假设是蔗糖,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 .答案:D2.(对应考点一、二)[双选题]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解析:A项,胶体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D项,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答案:BC3.(对应考点二)以下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解析: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丁达尔现象;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是胶体的聚沉;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响;海水与河水交界处形成沙洲与胶体的凝聚有关.答案:C4.(对应考点二)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胶体有布朗运动C.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D.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粒子小,不受重力作用解析:由于胶体中同一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胶体的粒子间相互排斥,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不容易凝聚,而是比拟稳定的分散系,故可长时间保存.答案:C5.(实验题)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参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答复以下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 .(3)在胶体中参加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说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__(填 "正〞或"负〞)电荷.②向其中参加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响,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会生成沉淀;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参加的Na2SO4中的SO2-4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外表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答案:(1)丙(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观察到一条光亮的 "通路〞丁达尔效应(3)①正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氧化复原反响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以下关于氧化复原反响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在反响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氧化,得到电子的物质被复原B .在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产物和复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C .氧化复原反响是一种物质首|先被氧化 ,另一种物质再被复原的反响D .只有氧化没有复原的反响是不存在的解析: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是同时发生的 ,二者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 .答案:C2.(对应考点一)氧化复原反响与四种根本反响类型的关系如以下图所示 ,那么以下化学反响属于阴影局部的是( )A .Cl 2+2KBr = = =Br 2+2KClB .2NaHCO 3 = = = = =△Na 2CO 3+H 2O +CO 2↑C .4Fe(OH)2+O 2+2H 2O = = =4Fe(OH)3D .2Na 2O 2+2CO 2 = = =2Na 2CO 3+O 2(提示:Na 2O 2中的氧为-1价)解析:阴影局部表示排除四大反响类型后的氧化复原反响 .答案:D3.(对应考点二)以下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A 项Fe 2O 3被复原;B 项不用 "+、-〞号表示;C 项得到2×3e -,失去3× 2e - ,标注错误 .答案:D4.(对应考点二)以下两个氧化复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①2KClO 3 = = = = =MnO 2△2KCl +3O 2↑②2Al +Fe 2O 3 = = = = =高温Al 2O 3+2Fe(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响②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响①中每生成1 mol O 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解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标出反响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从上式中看出 ,每生成1 mol O 2转移4 mol 电子 .答案:(1)(2)4 mol 5.(探究题)(1)A 图是 "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与氧化复原反响的关系〞图 ,请在A 图中用阴影局部表示反响:H 2+CuO = = = = =△Cu +H 2O 所属的区域 .(2) "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与氧化复原反响的关系〞也可用B 图表达 .其中Ⅰ为化合反响 ,那么Ⅱ为____________反响 .写出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响类型Ⅲ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H 2+CuO = = = = =△Cu +H 2O 属于置换反响 ,而置换反响全部属于氧化复原反响 .(2)Ⅰ为化合反响 ,那么Ⅱ为分解反响 ,Ⅲ为复分解反响 ,Ⅳ为置换反响 .中和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 ,且有水生成 ,如HCl +NaOH = = =NaCl +H 2O .答案:(1)(2)分解NaOH+HCl = = =NaCl+H2O(或其他合理答案)氧化剂和复原剂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双选题]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能发生以下反响:①A2++B = = =B2++A②A2++C = = =C2++A③B2++C = = =C2++B④C2++D = = =D2++C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复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氧化性:A2+>B2+>C2+>D2+B.氧化性:D2+>C2+>B2+>A2+C.复原性:A>B>C>DD.复原性:D>C>B>A解析:氧化复原反响中,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氧化性与复原性强弱比拟的一般规律是强氧化剂+强复原剂―→弱复原剂+弱氧化剂根据上述关系,由①知,氧化性:A2+>B2+,复原性:B>A;由②知,氧化性:A2+>C2+,复原性:C>A;由③知,氧化性:B2+>C2+,复原性:C>B;由④知,氧化性:C2+>D2+,复原性:D>C .综合①~④可得,氧化性:A2+>B2+>C2+>D2+,复原性:D>C>B>A .答案:AD2.(对应考点一)根据反响式:(1)2Fe3++2I- = = =2Fe2++I2 ,(2)Br2+2Fe2+ = = =2Fe3++2Br-,可判断离子的复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解析:在氧化复原反响中,复原剂的复原性>复原产物的复原性.由反响式(1)知,复原性:I―>Fe2+;由反响式(2)知,复原性Fe2+>Br-,故复原性I->Fe2+>Br-.答案:B3.(对应考点二)以下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①S2-②Fe2+③Fe3+④S⑤H+⑥Na+⑦MgA.①⑦B.②④C.③⑤⑥D.②④⑤⑥解析:元素在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 .S 2-在最|低价 ,Fe 2+处于中间价 ,Fe 3+是最|高价 ,S 在中间价态 ,H +在最|高价 ,Na +在最|高价 ,Mg 处于最|低价 ,所以选C .答案:C4.(对应考点二)用0.1 mol/L 的Na 2SO 3溶液30 mL 恰好将2×10-3 mol 的XO -4复原 ,那么元素X 在复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1B .+2C .+3D .+4 解析:氧化复原反响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设元素X 在复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 ,那么有0.1 mol/L ×0.03 L ×(6-4)=2×10-3 mol ×(7-x ) ,解得x =4 .答案:D5.(探究题)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O 2、②Mg 、③CO 、④WO 3、⑤W 、⑥CO 2 . 请答复以下问题:(1)①、②、③、④四种物质中常用作复原剂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请将③、④、⑤、⑥对应物质填入以下横线上 ,以组成一个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 = = =△________+________(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许多汽车都已经装上了如下图的尾气处理装置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尾气中两种主要的有毒气体反响生成两种无害气体 ,两种无害气体均为空气中的成分 ,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响中________是氧化剂 .解析:(1)Mg 是活泼金属 ,CO 是低价态的化合物 ,二者常用作复原剂;(2)据题干中四种物质可判断 ,该反响为3CO +WO 3 = = = = =△W +3CO 2;(3)由示意图知两种有毒气体为CO和NO ,两者反响生成的无害气体均为空气中的成分 ,即为N 2和CO 2 ,化学方程式为2NO +2CO = = = = =催化剂N 2+2CO 2 ,在该反响中CO 作复原剂 ,NO 作氧化剂 .答案:(1)②③ (2)3CO WO 3 W 3CO 2(3)2CO +2NO = = = = =催化剂N 2+2CO 2 NO。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同步练习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打印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同步练习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打印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汇总(打印版)01第一节《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限时练班级: 姓名:1.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2.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 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NaCl和NaNO3 B.CaCO3和MnO2 C.CaCO3和Na2CO3 D.NaOH和NaNO3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 应立即用水冲洗, 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 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 .如果浓H 2SO 4沾到皮肤上, 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D .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 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4.遇到下列情况, 采用的措施宥误的是( )A .将煤气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抢救B .被玻璃割伤手后, 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 再用稀双氧水擦洗, 然后敷药包扎C .炒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D .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5.宥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 但也宥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 A .试管、蒸发皿 B .试管、烧杯 C .试管、平底烧瓶 D .蒸发皿、圆底烧瓶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爲2KClO 3=====MnO 2△2KCl +3O 2↑, 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 2爲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A .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 .溶解、洗涤、过滤、加热7.化学实验中, 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8.右上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是 ( )9.下列实验操作中, 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 .加热后的蒸发皿, 要用坩埚钳夹持D .盛装浓硫酸的铁桶, 用水冲洗, 并用打火机照明10.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 先均匀加热, 后局部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 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③制取气体时, 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 等时, 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⑤做H 2还原CuO 实验时, 先通H 2后加热CuO, 反应完毕后, 先撤酒精灯后停止通H 2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 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 后用水洗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全部11.通常状况下, CO是一种无色、无味、宥毒的气体, 难溶于水, 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 酒精喷灯可用作高温热源. 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 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填接口代号).(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存在的宥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宥同学提出仪器B应再使用一次, 你认爲宥道理吗?________(填“宥”或“没宥”),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本实验宥一处设计不严谨, 请指出来并加以改进.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蒸馏和萃取》组编人: 2018-9-5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 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的是()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植物油2.爲了萃取碘水中的碘, 不能选用的萃取剂是()A、CCl4B、汽油C、苯D、酒精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 混合物中的水分接近蒸干时, 就需要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 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 应选择宥机萃取剂, 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4. 如果花生油中混宥水, 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5.现宥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物质化学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在水中溶解度甲C3H6O2-98 57.5 0.93 易溶乙C4H8O2-84 77 0.90 易溶A.萃取法B.蒸发法C.蒸馏法D.分液法.6.使用分液漏斗时,首先应( ).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7.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爲55 ℃. 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8.欲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应进行的操作是( ).A.萃取B.蒸馏C.先萃取分液,后进行蒸馏D.萃取分液9.现宥下列三组液体: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碘水溶液. 分离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综合实验》组编人:田文涛 2018-9-10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蒸发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蒸馏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2.爲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溴化钠,常用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可得到氯化钠溶液.下列分析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B.加入苯或四氯化碳后,苯层在上层,四氯化碳层在下层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D.氯单质置换了溴单质3.如图所示,在盛宥碘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苯的密度比水小)、CCl4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阴影爲宥机层),正确的结论是( ).A.①加了CCl4②加了苯③加了酒精B.①加了苯②加了CCl4③加了酒精C.①加了酒精②加了CCl4③加了苯D.①加了苯②加了酒精③加了CCl44.爲了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爲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分离方法、必用仪器都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必用仪器A 碘(四氯化碳) —蒸馏蒸馏烧瓶、冷凝管B 氯化钾(氯化钙) 适量盐酸过滤玻璃棒C 硝酸铜(硝酸银) 适量铜粉结晶酒精灯D 硫酸钾(碳酸钾) 适量盐酸蒸馏温度计5.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四种实验操作的名称: 、、、.(2)写出装置④中所用玻璃仪器的名称: 、.(3)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 (填序号,下同); 分离氯化钠和水: ;分离碳酸钙和水: ; 分离植物油和水: .物质的量二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A卷基础题(40分)1、现在的国际单位制(SI)是以米、千克、秒制爲基础发展起来的, 国际单位(SI单位)由SI 基本单位和SI的导出单位组成.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SI的导出单位”的是()A.压强/kg·m2 B.质量/kg C.物质的量/mol D.长度/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氢 B. 1.5molH2O C. 2mol铁钉 D. 3mol西瓜3、如果1g水中含宥n个氢原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D.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爲N A, 近似值爲6.02×1023 mol-15、nmolH2和nmol氦气具宥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6、1molO2所含分子数的准确值是()A.0.012kgC所含的碳原子数 B.6.02×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 D.32 7、1molH2O(l), H2O(g), H2O(s)中, 所含分子数()A.相等 B. H2O(l)最多 C.H2O(g)最多 D. H2O(s)最多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2×1023个12C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mol氧的质量是32gC.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23g D.4.9g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1g氯相当于2mol氯B、每摩尔物质中含宥6.02×1023个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爲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D、1mol KClO3中含宥3 mol氧元素10、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14g硫酸 B.0.6mol氧气 C.8g氮气 D.3.01×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B卷拓展题(40分)11、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爲18, 则1个水分子的质量爲A、18/N AB、18/ N A g·mol-1C、18×NA gD、18g/ NA12、1gN2 含宥m个分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爲A.m/28 B.m C.28m D.m/1413、1molPH3与1molH2S具宥不同的是()A.分子数目B.原子数目C.质量D.摩尔质量14、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 正确的是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g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6.5g/molC.1 mol H2的质量是1g D.28克氮气的物质的量爲1mol15、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 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爲()A. 1:3:4B. 2:3:6C. 6:9:8D. 3:8:916.下列各组物质中, 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0.4 mol NH3B.4℃时5.4 mL水C.10 g氖气D.6.02×1023个硫酸分子17、乙醇水溶液中, 当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相等时, 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爲A.20% B.50% C.46% D.32%18、(1)9.8 g H2SO4的物质的量. (2)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 (3)0.25 mol CaCO3的质量 . (4)2.0 mol H2O的质量.19、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_,其中含宥________molH,含宥________gS,含宥________个e-.20、氢气、甲烷(CH4)、水各1g, 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含氢原子最多的是;氢气、甲烷、水各1mol, 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 ;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23、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 下列宥关叙述正确的是.(1)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爲7: 11 (2)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爲1: 2 (3)它们所含的C电子数目之比爲1: 1 (4)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爲2: 3 (5)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爲1: 1C卷挑战题(20分)24、13.9gXSO4.nH2O晶体, 完全失水后, 剩余7.6g粉末, 若X的相对原子质量爲结晶水分子数的8倍,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爲.25、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个O2的质量约爲g;26、3.55g某物质Na2XO4中含钠离子的个数爲3.01×1022, 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27、将4gNaOH固体溶于多少克水中, 才能使每49个水分子中溶宥1个Na+?气体摩尔体积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20分)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 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2、某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爲a, 1 个12C原子质量爲b, 则该元素的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2a/b B.12b/a C.a/N A D.a·N A3、在标准状况下的以下物质: ①10 mL水, ②100 mL氧气, ③220 mL氖, ④120 mL CO2,这四种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4、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 下列气体中, 密度最小的是()A、Cl2B、HBrC、O2D、CO25、如果2g甲烷含宥x个分子, 那么22gCO2中所含分子数是()A.x B.4x C.0.5x D.3xB卷拓展题(60分)6、1g O2和1g O3中()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分子数不同 C.所含原子数相同 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7、0.2g H2、2.4g C、19.6g H2SO4、19.5g Zn, 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爲()A.2:1:2:3 B.1:2:2:3 C.2:1:1:3 D.3:1:2:28、同温同压下, 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比爲16:11 B.密度比爲11:16C.体积比爲1:1 D.体积比爲11:169、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abc B.bcd C.cba D.abcd10、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宥相等的()A.原子数 B.体积 C.质子数 D.质量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宥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爲11.2LB.25℃, 1.01×105Pa, 64gSO2中含宥的原子数爲3N AC.在常温常压下, 11.2L Cl2含宥的分子数爲0.5N AD.标准状况下, 11.2LH2O含宥的分子数爲0.5N A12、相同状况下, 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80g SO3 B.16g O2 C.32g H2S D.3g H21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 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 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 9mL 水④0.2mol H3PO4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C卷挑战题(20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标准状况下, 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爲22.4 L.(2)1 mol气体的体积约爲22.4 L.(3)标况下, 1 mol O2和N2混合气体(任意比)的体积约爲22.4 L.(4)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20 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5)任何条件下, 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6)只宥在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 L·mol-1.15、在标准状况下, 1摩尔氢气的质量爲克, 体积爲, 密度爲,2摩尔氧气的质量爲克, 体积爲, 密度爲.16、标准状况下, 升氯化氢溶于18克水中, 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宥1个氯离子.17、相同条件下, 某气体的密度爲氢气的14倍, 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爲,它的化学式可能爲.阿伏伽德罗定律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A卷基础题(30分)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质量比是16 : 1B、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体积比是1 : 1C、标准状况下, 0.5 N A个氯气分子占宥的体积约是11.2 LD、N A个氢分子占宥体积爲22.4 L时, 该气体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SO2相比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积比2 : 1B、密度比1 : 2C、体积比1 : 2D、密度比2 : 13、标准状况下, 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 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爲()A.8.4LB.11.2LC.14.0LD.16.8L4、等质量的①CH4、②H2、③HCl、④SO2, 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①>④>②>③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标准状况下, 任何气体物质的体积都大于液体或固体物质的体积;②20℃时, 压强爲101325Pa(1个大气压)时1mol的任何气体体积都是22.4L;③标准状况下, 1L任何物质都是1/22.4 mol;④将2.24L的氯化氢气体全部溶解于水, 所得溶液的Cl-离子的物质的量爲0.1mol;⑤不同条件下, 1mol的任何气体的分子数都相同;⑥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一定相同A.①③⑤⑥B.②④⑥C.①④D.⑤B卷拓展题(40分)6、在相同条件下, 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A.体积均爲22.4LB.具宥相同的体积C.具宥相同的质量D.具宥相同的原子数目7、相同状况下, 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80g SO2B、16g O2C、32g H2SD、3g H28、在相同条件下, 下列各组气体中, 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A、14g N2和32g O2B、34g NH3和4g H2C、2L CO2和2L H2OD、11.2L O2和0.5mol O29、宥下列物质: 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10、896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爲1.28g,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爲()A、64gB、64C、64g/molD、32g/mol11、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宥相同的()A、原子数B、物质的量C、质子数D、体积1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宥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爲11.2LB 25℃, 1.01×105Pa, 64g SO2中含宥的原子数爲3N AC 在常温常压下, 11.2L Cl2含宥的分子数爲0.5N AD 在标准状况下, 11.2L H2O含宥的分子数爲0.5N AC卷挑战题(30分)13、已知m g A和n g B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B的质量之比爲m∶nB.25 ℃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分子数之比爲n∶mC.同温同压下,气体A、B的密度之比爲n∶mD.相同状况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体积之比爲n∶m14、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爲ρg·L-1,则NH3的密度爲 .15、(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之比爲;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之比爲,其中含宥的氢原子数目之比爲;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之比爲.16、一储气瓶真空时质量爲500 g. 标准状况下,充满氧气后质量爲508 g,装满某气体X后总质量爲511 g. 则该储气瓶的体积爲L,X的相对分子质量爲. 17、现宥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爲8.96 L. 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爲.(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爲(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物质的量浓度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40分)1、判断题(1)求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用这种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 ) (2)求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用这种溶质的物质的质量除以溶剂的体积 ( ) (3)求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用这种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 ) (4)40g NaOH溶于2L水中,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 ( ) (5)40g NaOH溶于水中配成2L溶液,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 ( ) 2、将73g HCl溶于水中配成4L溶液, 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爲( )A.18.25 mol·L-1 B.18.25 g·L-1 C.0.5 g·L-1 D.0.5 mol·L-13、对1 .00 mol·L-1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宥1 mol Na2SO4 B.1 L溶液中含宥142 g Na2SO4C.1 mol Na2SO4溶于1 L水 D.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000 mL4、100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 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混合后体积爲二者体积之和)爲( )A.0.2 mol·L-1 B.0.25 mol·L-1 C.0.4 mol·L-1 D.0.5 mol·L-1B卷拓展题(40分)的浓度是 ( ) 5、若20 g密度爲d g·mL-1的Ca(NO3)2(aq)里含宥1 g Ca2+, 则NO3A.d/400mol·L-1 B. 20/d mol·L-1 C.2.5d mol·L-1 D.1.25d mol·L-16、用20g氢氧化钠配成250mL溶液, 其物质的量浓度爲;从中取出5mL溶液, 加水稀释爲100mL, 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爲 , 在这100mL溶液中含NaOH 的质量爲 .C卷挑战题(20分)7、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 g SO42-, 若把此溶液取一半加水稀释至2V mL, 则稀释后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爲 .8、将标准状况下的V L HCl溶于1000 g水中, 得到的盐酸密度爲p g·m L-1,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班级: 姓名: 小组:分数:A卷基础题(40分)1、1mol/LNaCl表示()A、溶液中含1mol NaClB、1mol NaCl溶于1L水中C、58.5g NaCl溶于941.5g水中D、1L水溶液里含NaCl58.5g2、用20g NaOH固体配成1mol/L的NaOH溶液, 所得溶液的体积爲A.2L B.1L C.0.5L D.0.1L3、在100 mL 0.2 mol/L Al2(SO4)3溶液中,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爲A.0.2 mol/L B.0.6 mol/L C.0.06 mol/L D.0.3 mol/L4、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的仪器;②不宜贮藏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容量瓶上需标宥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B卷拓展题(30分)6、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时, 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 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的方法C.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D.宥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7、现在配制100ml1mol/LNaOH溶液,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一样的纸, 然后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进行称量B、把称量的NaOH固体放入盛宥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 溶解后立即把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中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直到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8、下列实验操作中, 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用25ml的量筒量取14.8mlNaOH溶液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0ml的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的盐酸9、实验室需要480 mL0.1mol·L-1硫酸铜溶液, 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取7.86g硫酸铜, 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 配制48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 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 配制500mL溶液C卷挑战题(30分)10、20℃时, 20.00mL NaCl 饱和溶液质量爲24.00g, 将其蒸干后得食盐6.34g. 则, 20℃时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爲;20℃时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爲 .11、浓硫酸的质量分数爲98%, 密度爲1.84g/cm3. 则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爲 .12、用Na2CO3固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250 mL .1)供选用的仪器宥: 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 100mL 量筒④ 100mL 容量瓶⑤250mL 量筒⑥天平⑦ 50mL 烧杯. 应该选用的仪器宥(填编号) .2)应称取碳酸钠固体的质量爲;需要含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爲;需要物质的量浓度爲4mol/L的Na2CO3溶液 mL;需要溶质质量分数爲12%、密度爲1.12g/cm3的Na2CO3溶液 mL.13、实验室欲配制100mL0.5mol/L的NaOH溶液, 配制过程中的下列做法会使所配浓度偏高的是 , 偏低的是 , 无影响的是 .A.称量NaOH固体时, 速度较慢B.称量NaOH固体时, 砝码与药品位置颠倒(没用游码)C.溶解搅拌时, 溶液溅到烧杯外面D.移液前, 容量瓶中宥少量蒸馏水E、移液时, 忘记洗涤烧杯内壁F、移液时, 宥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壁外G、定容时, 加水超过刻度线, 再用胶头滴及将过线的液体吸出 H、定容时, 俯视刻度线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班级: 姓名: 小组:分数:A卷基础题(40分)1、实验室用10克纯度60%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杂质不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爲多少?2、12.25gKClO3完全分解, 可制得氧气多少摩尔?3、等体积的Na2SO4、KAl(SO4)2、Al2(SO4)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爲.4、在200mL 的烧碱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4.48L的CO2气体, 则二者恰好反应得到纯碱溶液.(1)求反应后得到纯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2)求反应之前的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5、取50.0 mL Na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 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 并宥气体放出, 试计算:(1)原混合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B卷拓展题(40分)6、在化学反应X + 2Y = R + 2M 中, 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爲22∶9, 当1.6克X与Y 恰好完全反应后, 生成4.4克R, 同时生成M的质量爲克, Y与M的质量之比爲, 解答此题时使用到的化学定律是.7、将标准状况下的V L HCl溶于100 g水中, 得到的盐酸密度爲p g/cm3,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爲 .8、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查管道是否漏氯气, 其反应方程式爲3Cl2+8NH3==6NH4Cl+N2, 如果漏气将宥白烟(NH4Cl)生成, 当宥160.5g NH4Cl生成时, 计算被氧化的氨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9、将BaCl2·xH2O的晶体2.44g 溶于水, 配成100mL溶液, 取此溶液25mL, 与50mL 0.1mol/L 的AgNO3溶液相作用, 刚好把Cl-离子沉淀完全. 求:(1)2.44g BaCl2·xH2O的物质的量? (2)求Ba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3)求x的值C卷挑战题(20分)10、某Al2(SO4)3溶液V mL中含a g Al3+, 取出V/4 mL溶液稀释成4V mL后,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爲()A.125/54V mol·L-1 B.125a/36V mol·L-1 C.125a/18V mol·L-1D.125a/V mol·L-111、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 含K2CO3 2.23%, 含KOH 90%. 现将1.00g 样品加入46.00mL 1.00 mol·L-1的盐酸中, 过量的酸用1.070 mol·L-1 KOH溶液中和. 蒸发溶液, 蒸发到无水时, 可得的固体的质量爲()A.3.00g B.3.43g C.4.50g D.无法计算12、在100g浓度爲18 mol·L-1、密度爲ρ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L-1的硫酸, 则加入水的体积()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 mL13、密度0.91 g·mL-1的氨水, 质量分数爲25%, 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爲(氨水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简单分类及其应用》组编人: 2018-9-7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1.下列不属于分散系的是()A.Fe(OH)3胶体B.碘酒C.盐酸D.胆矾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C、向沸水中加入FeCl3饱和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关..的是(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爲1~100nm的材料, 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 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6.下列宥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宥关C.在溶宥1 mol Fe(OH)3的胶体中,含宥N A个Fe(OH)3胶粒D.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爲胶体7.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B.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和半透膜类似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8.在冶金厂和水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处理方法应用的原理是()A. 丁达尔效应B. 电泳C. 凝聚D. 渗析9.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中,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硫化锑溶胶B.2mol/L NaOH溶液C.2mol/L H2SO4溶液D.2mol/L MgSO4溶液10.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带电荷, 所以会产生电泳现象C.胶粒能透过滤纸D.胶体不稳定, 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1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F.丁达尔效应(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3)向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12.已知:①淀粉溶液是一种分子胶体;②NaBr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的AgBr沉淀;③淀粉溶液遇到碘变蓝色. 如图所示,把淀粉和NaBr溶液装入半透膜袋,在蒸馏水中进行渗析. 试回答:(1)写出一种证明淀粉溶液是胶体的方法: .(2)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Br-已透过半透膜的方法是: .(3)证明淀粉与NaBr已分离完全的方法是: .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简单分类及其应用》组编人: 2018-9-7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1.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氨⑥KClO3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2. 下列各组物质, 前者是单质后者爲混合物的是()。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讲解 同步练习 单元检测汇总(含所有章节练习与检测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讲解 同步练习 单元检测汇总(含所有章节练习与检测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共28套)最新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讲解同步练习单元检测汇总(含所有章节练习与检测)课时跟踪检测(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糖水⑥硫粉⑦氨气⑧盐酸A.①②⑤⑦B.①②⑤⑧C.②⑤⑧D.②③⑤解析:选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空气、糖水也都是混合物.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解析:选C①纯碱是Na2CO3,是盐类,属于纯净物;②食盐水是Na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③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④NaOH是碱类,属于纯净物;⑤液态氧是单质,属于纯净物;⑥KClO3是盐类,属于纯净物.3.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A.纯净物、混合物B.金属、非金属C.纯净物、化合物D.含氧酸、无氧酸解析:选C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CuO +C=====高温2Cu +CO 2↑ B .CaO +H 2O===Ca(OH)2C .2K 2CrO 4+H 2SO 4===K 2Cr 2O 7+K 2SO 4+H 2OD .NaCl +AgNO 3===AgCl ↓+NaNO 3解析:选A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册〗 同步练习 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

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册〗 同步练习 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含各章节检测题)(共31套)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课时跟踪检测(一)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选B 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项防止漏气。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B.可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C.用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D.尝一下实验室里酒精的味道解析:选A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在闻有毒气体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3.下列仪器常用于进行物质分离的是( )解析:选B 应用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可进行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4.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解析:选B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外洒;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解析:选A 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液化气都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A正确,C不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应在人少的空旷处燃放,B不正确;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容易因放热过多而导致酸液沸腾溅出,D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业全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业全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业全汇总1.1.1化学实验安全基础巩固训练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解析:CCl4不易燃烧,属于有毒物质。

答案:B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以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要先观察其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发生危险,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有些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如烧杯、烧瓶);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C项不正确。

闻任何化学药品时,不能使鼻子凑近,以防止中毒,D项正确。

答案:C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量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量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解析: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③取用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废液缸)内。

做实验时要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照最少量取,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A项错误。

(整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配套课时练习全集(vip专享)

(整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配套课时练习全集(vip专享)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配套同步练习汇总1.(对应考点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 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 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 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 C项防止漏气.答案: B2.(对应考点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 迅速用干布擦拭, 再用大量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 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 都要加垫石棉网, 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先用干布擦拭, 再用大量水冲洗, 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 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 要先观察其标志, 防止发生危险, 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 如试管; 有些需垫石棉网加热, 如烧杯、烧瓶; 有些不能加热, 如量筒, C项不正确. 闻化学药品时, 不能使鼻子凑近, 防止中毒, D项正确.答案: C3.(对应考点二)下列有关过滤实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操作中, 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相互接触B .过滤操作中, 漏斗颈与烧杯内壁相互接触C .过滤操作中, 玻璃棒与烧杯口相互接触D .为加快过滤, 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解析: A 、B 、C 三个选项是过滤操作中“三靠”的基本内容, 所以必须互相接触; D 项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会使滤纸破裂而造成漏液.答案: D4.(对应考点二)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蒸发时的正确操作是( )A .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 .开始析出晶体后, 用玻璃棒搅拌C .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 .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解析: 为达到提纯的目的, 要过滤后使滤液澄清, 然后再蒸发, 而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答案: D5.(对应考点三)为了除去KCl 固体中少量的MgCl 2、MgSO 4, 可选用Ba(OH)2、盐酸和K 2CO 3三种试剂, 按下列步骤操作: 固体――→加水溶液――→加过量A ――→加过量B 操作Ⅰ滤液――→加适量C ――→加热煮沸KCl 溶液――→操作ⅡKCl 固体 (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2)根据题意, 回答下列问题:①加入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Ⅰ是________, 操作Ⅱ是________.解析: 要使杂质一一除去, 必须考虑到所加试剂是过量的, 而且过量的试剂在后面步骤中必须除去, 要除去Mg 2+, 可用含OH -的试剂, 除SO 2-4可用含Ba 2+的试剂, 故先加入Ba(OH)2. 加入的过量Ba(OH)2中的Ba 2+可用K 2CO 3除去, 过量Ba(OH)2中的OH -, 以及过量K 2CO 3中的CO 2-3, 可用稀盐酸除去, 最后加热煮沸可除去HCl.答案: (1)Ba(OH)2 K 2CO 3 HCl(2)①除尽Mg 2+和SO 2-4 ②除尽过量的Ba 2+③使HCl 挥发(3)过滤 蒸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0分)1.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 应立即用水冲洗, 边洗边眨眼睛C.配制硫酸溶液时, 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硫酸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先加热再通氢气解析: 酒精灯失火时, 应用湿抹布或细沙盖灭, 不能用水扑灭; 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或稀释溶液; 氢气还原氧化铜时, 应先通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后, 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答案: B2.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 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中, 贴错了标签的是()A B C D物质的H2SO4(浓) C2H5OH(酒精) Hg(汞) NaCl化学式危险警告标签解析: 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不是爆炸品.答案: D3.[双选题]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 正确的是()A.过滤时,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C.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用余热蒸干D.实验完毕后, 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解析: 过滤时不可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B错误; 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 D错误.答案: AC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2-4, 除BaCl2溶液外, 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C.NaOH D.NaNO3解析: 加入盐酸, 排除CO2-3的干扰, 因为BaCO3也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答案: B5.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解析: A中白色沉淀可能为Ag2SO4、Ag2CO3等; B中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 C中产生的蓝色沉淀只能是Cu(OH)2, 故原溶液中含有Cu2+; D中白色沉淀也可能为AgCl.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 共30分)6.(8分)已知单质碘受热易升华(固体变为气体). 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过滤B.升华C.加热分解D.洗气法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 用________.(2)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用________.(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 用________.(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 用________.解析: 除去溶液中的固体颗粒, 一般用过滤的方法; 除去O2中的水蒸气可通过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 单质I2易升华, 可用升华法把I2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CaO中的CaCO3可用加热法使CaCO3分解.答案: (1)A(2)D(3)B(4)C7.(10分)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1)D的名称是________;(2)提纯的步骤是: 溶解、过滤、________、计算产率;(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其中“二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 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 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过滤操作中的“二低”是: 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引起误差的操作可能是称量时出错, 溶解搅拌或过滤时有液体溅出, 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答案: (1)蒸发皿 (2)蒸发(3)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上沿(4)称取时出错, 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合理答案均可)8.(12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 溶液, 但手边只有混有Na 2SO 4、NH 4HCO 3的NaCl.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 溶液. (已知: NH 4HCO 3=====△NH 3↑+CO 2↑+H 2O)如果此方案正确, 那么:(1)操作①可选择________或________仪器.(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操作②后, 如何判断SO 2-4已除尽,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 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操作①为加热使NH 4HCO 3受热分解, 因此可选择的仪器是蒸发皿或坩埚. (2)若用Ba(NO 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 -3, 在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3)判断SO 2-4已除尽的方法: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 2溶液, 若无沉淀说明SO 2-4已除尽. (4)操作③“加入Na 2CO 3溶液”, 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 2+. 先加Na 2CO 3后过滤, 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 2和HCl.答案: 见解析1.(对应考点一)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解析: ①是蒸馏, 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②为蒸发, 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法; ③为过滤, 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D项正确.答案: D2.(对应考点一)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 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 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 下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 无明显现象解析: 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 A不正确; 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不正确; 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 上口出水, C不正确.答案: D3.(对应考点二)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 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 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 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 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D.不溶于水, 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解析: 假设要用溶剂A将溶质X从溶剂B中萃取出来, A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 ①与B 互不相溶; ②X在A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B中的溶解度; ③X与A不发生化学反应.答案: B4.(对应考点二)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 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 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 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 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解析: 为确保分离效果, 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 分离液体时, 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分液时, 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 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 压强相等, 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 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 需旋开活塞放气.答案: C5.(探究题)(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 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A -11.5 198 1.11A、B互溶, 且均易溶于水B 17.9 290 1.26据此分析, 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填“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2)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 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3)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解析: (1)A、B两种液体相互溶解且沸点差别较大, 应选择蒸馏的方法将二者分离.(2)NaNO3和KNO3均是易溶于水的固体, 因此考虑结晶法分离. 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 得到NaNO3的饱和溶液, 然后蒸发, 使溶剂水减少, 因为KNO3的量少还没有达到饱和, 不会析出KNO3, 而NaNO3已达到了饱和, 将析出NaNO3, 趁热过滤, 就能将两者分开.(3)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即要除去SO2-4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因此要加入过量BaCl2[或Ba(OH)2]溶液, 然后再加入K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BaCl2[或Ba(OH)2], 最后加盐酸将过量的K2CO3转变为KCl.答案: (1)蒸馏(2)溶解过滤(3)BaCl2[或Ba(OH)2]、K2CO3、HCl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0分)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解析: 漏斗可用于过滤, 分离固、液混合物; 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 分离液、液混合物; 分液漏斗用于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答案: B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解析: 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C错误.答案: C3.[双选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 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 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 应使温度计液泡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 应选择有机萃取剂, 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解析: 蒸发时, 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然后用余热蒸干, A错误; 萃取剂的选择只要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且与被提取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即可, 与密度无关, D错误.答案: AD4.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 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解析: 因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所以萃取后分层时上层为水层, 下层为四氯化碳层, 分液时,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下口流出, 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答案: D5.现有三组溶液: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解析: 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相溶, 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 所以在上层, 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 可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碘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大, 可用有机溶剂把它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 共30分)6.(7分)人们可根据物质的性质, 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1)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如泥沙与水, 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2)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如水和食盐, 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3)两种可溶性固体, 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如氯化钠和硝酸钾, 可通过________方法将其分离;(4)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 如水与乙醇, 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5)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如汽油与水, 可通过________方法分离. 解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 并结合分离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 (1)过滤 (2)蒸发 (3)结晶 (4)蒸馏 (5)分液7.(9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2)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B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3)实验时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 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 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解析: 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 最重要的问题有: ①仪器的连接顺序, ②温度计的位置, ③冷却水的流向(进出口), ④防暴沸的措施.答案: (1)①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②冷却水进出口反了 (2)蒸馏烧瓶 冷凝管 (3)沸石(或碎瓷片)8.(14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 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海藻――→灼烧海藻灰――→浸泡悬浊液――→①含I -的溶液――→②X ――→③Y ―→晶态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已知氯水中含有Cl2, 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2)四氯化碳是______色、比水______的液体. 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色, 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4)在灼烧过程中, 将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_____.A.试管B.瓷坩埚C.坩埚钳D.蒸发皿E.酒精灯解析: (1)从实验流程看①操作为过滤, ③操作为萃取.(2)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 上层液体为KCl溶液, 注意不含Cl2和I2.(3)分液后得到碘的CCl4溶液, 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I2.(4)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答案: (1)过滤萃取(2)无密度大紫红(或紫)KCl(3)分液、蒸馏(4)B、C、E1.(对应考点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B.1 mol氢的质量是2 gC.O2的摩尔质量是32 gD.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解析: 物质的量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它不是物质的质量, 也不是物质的数量,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故A项错误; B项中“氢”指代不明确, 无法确定其粒子种类, B项错误;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C错误; 把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所以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 D正确.答案: D2.(对应考点一)[双选题]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 正确的是()A.1 mol OH-的质量为17 g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236.02×1023g解析: A项中1 mol OH-的质量为(16+1+m e-)g=17 g(由于e-的质量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B项单位应为g/mol; C项没有指出以g/mol为单位, 也没有指出在数值上相等; D项中可用1 mol Na的质量除以1 mol Na的原子数, 求得每个钠原子的质量.答案: AD3.(对应考点二)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 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1 mol O2含有2 mol O, 氧原子数目为2N A, A错误; 每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0.5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B正确; 1 mol 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C正确; 0.5N A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正确.答案: A4.(对应考点二)1.28 g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2,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64 g B.64C.64 g/mol D.32 g/mol解析: 1.28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n=NN A=1.204×10226.02×1023 mol-1=0.02 mol,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mn=1.28 g0.02 mol=64 g/mol, C正确.答案: C5.(探究题)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H2SO4===MgSO4+H2↑(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 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 简易装置如图,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 g. 镁条完全反应后, 用量筒收集水, 体积为0.25 L(已知此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 g/L).(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 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解析: (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 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 表明装置不漏气.(2)水的体积为0.25 L, 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 L, 氢气的质量为0.08 g/L×0.25 L =0.02 g, 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2 g÷2 g/mol=0.01 mol, 因为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 所以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也是0.01 mol, 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 g÷0.01 mol=24 g/mol.(3)铜丝换成铁丝, 则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所以生成的氢气偏多, 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就偏小.答案: (1)见解析(2)24 g/mol(3)偏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氢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B.H2的摩尔质量是2 gC.1 mol O2的质量是32 g,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2N A个H2SO4分子的摩尔质量为196 g/mol解析: A项未指出1 mol氢是什么粒子, 无法确定其数目, 如1 mol H2含1 mol H2分子, 含2 mol 氢原子; B项单位为g/mol; C项1 mol O2的质量即为32 g, D项2N A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196 g, 但其摩尔质量仍然为98 g/mol.答案: C2.[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B.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C.O2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D.1 mol CO的质量为28 g/mol解析: A项错误,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项中, n(H2O)=18 g18 g/mol=1 mol, 正确; D项中1 mol CO的质量是N A个CO分子的总质量, 其单位应是“g”, 而不是“g/mol”.答案: BC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 1 mol H3和1 mol H2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B.原子数C .质子数D .电子数解析: 1 mol H 3和1 mol H 2分子数均为N A , 原子数分别为3N A 和2N A , 质子数分别为3N A 和2N A , 电子数分别为3N A 和2N A , 故A 正确.答案: A4.a 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a /4b ) mol -1 B .(b /a ) mol -1 C .(a /b ) mol -1D .(b /4a ) mol -1解析: a mol H 2SO 4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 a mol, N A =N n =b 4a mol -1.答案: D5.2011年7月中国发射了“天宫一号”太空舱, 火箭发射的燃料有很多, 偏二甲肼(C 2H 8N 2)是一种高能燃料, 燃烧产生巨大能量, 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B .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 gC .1 mol 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D .6 g 偏二甲肼含有N A 个偏二甲肼分子解析: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 1 mol 这种物质的质量为60 g; 6 g 偏二甲肼含有0.1N A 个偏二甲肼分子.答案: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 共30分) 6.(11分)请填写下表:解析: M (SO 2)=64 g/mol, M (SO 2-4)=96 g/mol, 2 mol SO 2的质量为2 mol ×64 g/mol =128 g,2 mol SO 2的分子数目为2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6.02×1022个SO 2-4的物质的量为6.02×10226.02×1023 mol -1=0.1 mol,0.1 mol SO 2-4的质量为0.1 mol ×96 g/mol =9.6 g. 答案:SO 2 64 g/mol 128 g 1.204×1024SO 2-496 g/mol0.1 mol9.6 g7.(8分)2.5 mol Ba(OH)2中含有____________个Ba 2+, 含有____________个OH -, 2.5 mol Ba(OH)2的质量是________g. 含有 1.204×1024个OH -的Ba(O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解析: 1 mol Ba(OH)2含有1 mol Ba 2+和2 mol OH -, 1 mol 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 用Ba 2+和OH -的物质的量分别乘以6.02×1023即可得出答案. Ba(OH)2的摩尔质量是171 g/mol, 所以其质量为 2.5 mol×171 g/mol =427.5 g. 1.204×1024个OH -的物质的量为1.204×10246.02×1023 mol -1=2 mol, 则Ba(O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答案: 1.505×1024 3.01×1024 427.5 1 mol8.(11分)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1)已知NH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则NH 3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2)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已知a g 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 ,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3)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 则铁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解析: 依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式: M =mn , 结合物质的量(n )与N A 的关系即可列出相关表达式, 不要忘记单位.答案: (1)17 g/mol (2)aN Ab g/mol (3)bN A g/mol1.(对应考点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B .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C .标准状况下, 1 mol 四氯化碳所占的体积是22.4 LD .标准状况下, 22.4 L 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解析: A 项, 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况, 错误; B 项, 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态, 错误; C 项, 四氯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错误; D 项, 是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应用, 正确.答案: D2.(对应考点一)在标准状况下, 与12 g H 2的体积相等的N 2的( ) A .质量为12 g B .物质的量为6 molC.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为12 mol解析: 12 g H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因二者体积相等, 所以N2的物质的量也为6 mol, B 正确, N2的质量为: 28 g/mol×6 mol=168 g, A错误; 体积为22.4 L/mol×6 mol=134.4 L, C 错误.答案: B3.(对应考点二)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H2和CO2气体, 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量D.摩尔质量解析: 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气体, 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A正确; 每个H2分子中有2个原子, CO2分子中有3个原子, 原子数目不相等, B不正确; H2和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 g/mol、44 g/mol, 其对应质量也不同, C、D不正确.答案: A4.(对应考点二)下列示意图中, 白球代表氢原子, 黑球代表氦原子, 方框代表容器, 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解析: 等质量的H2与He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H2)∶n(He)=2∶1,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 所以其体积关系为V(H2)∶V(He)=2∶1, C、D均不正确; B中氦气应为单原子分子.答案: A5.(探究题)对一定量气体体积的探究.(1)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化学式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H20℃, 101 kPa 22.4O20℃, 101 kPa 22.4CO 0℃, 101 kPa 22.4H20℃, 202 kPa 11.2CO20℃, 202 kPa 11.2N2273℃, 202 kPa 22.4NH3273℃, 202 kPa 22.4(2)从上表分析得出的结论: ①1 mol任何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________.②1 mol不同的气体, 在不同的条件下, 体积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3)理论依据: 相同条件下, 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 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应用: 在标准状况下, 4 g O2的体积为多少升?(写出计算过程)解析: (2)从(1)的数据可以看出: 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体积都约为22.4 L; 1 mol不同的气体, 在不同的条件下, 体积不一定相同. (3)因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任何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同, 所以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 (4)4 g O2的物质的量n(O2)=4 g32 g/mol=0.125 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25 mol×22.4 L/mol=2.8 L.答案: (2)①22.4 L②不一定(3)①气体分子数目相等②相同条件下, 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4)V(O2)=n·V m=mM·V m=4 g32 g/mol×22.4 L/mol=2.8 L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0分)1.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 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 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 若体积不同, 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约为22.4 L解析: A项, 相同条件下, 气体的体积由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B项正确; C项, 气体的体积不同时, 所含的分子数可能相同; D项, 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且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 其数值随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答案: 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2 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B.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 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解析: A、B项都没有指明在标准状况下, 因而是错误的; C项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 D项中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的物质的量相等, 均为0.5 mol, 所含。

独家打包下载(共31份)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套) 同步练习 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

独家打包下载(共31份)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套) 同步练习 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

(含各章节检测题)(共31套)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课时跟踪检测(一)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选B 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项防止漏气。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B.可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C.用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D.尝一下实验室里酒精的味道解析:选A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在闻有毒气体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3.下列仪器常用于进行物质分离的是( )解析:选B 应用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可进行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4.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解析:选B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外洒;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解析:选A 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液化气都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A正确,C不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应在人少的空旷处燃放,B不正确;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容易因放热过多而导致酸液沸腾溅出,D不正确。

6.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该先关掉电闸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NaOH溶液解析:选D 关掉电闸以防二次伤害,A正确;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以防爆炸,B正确;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正确;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D错误。

(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一课时作业全 (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一课时作业全 (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业全汇总1.1.1化学实验安全基础巩固训练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解析:CCl4不易燃烧,属于有毒物质.答案:B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以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要先观察其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发生危险,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有些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如烧杯、烧瓶);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C项不正确. 闻任何化学药品时,不能使鼻子凑近,以防止中毒,D项正确.答案:C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量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量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解析: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③取用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废液缸)内. 做实验时要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照最少量取,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A项错误. 取用液体时标签应对着手心,以免药液腐蚀标签,B项错误. 滴瓶中配有的胶头滴管必须专管专用,防止因混用而引起药品污染,若不是滴瓶配有的胶头滴管,在取用完一种药品后,必须洗净才可吸取其他药品,C项错误.答案:D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A项错误;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不能称量10.05 g的固体,B项错误;应选用略大于液体体积的量筒去量取,过大会引起较大的误差,D项错误.答案:C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答案:A6.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答案:B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涂上质量分数为3%~5%的NaHCO3溶液,后用水冲洗答案:D8.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试管口斜向上,与桌面成45°角,直接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③夜间发生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④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⑤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⑥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再通氢气A.全部B.①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 D.③⑤⑥解析:本题以实验的安全意识为切入点,考查化学用品、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①操作错误. 加热液体时应先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②操作错误. 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因为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可引燃煤气而爆炸,③操作错误. 浓H2SO4沾在皮肤上不能用NaOH 溶液冲洗,应先用干抹布擦拭,再用NaHCO3溶液冲洗,⑤操作错误. H2还原CuO时,如果先加热再通H2,则H2与空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引起爆炸,⑥操作错误. 故选B.答案:B1.1.1化学实验安全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如右上图所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①氢气易燃易爆,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②CO有毒但具有可燃性,点燃时生成的CO2无毒√③铁燃烧生成的Fe3O4温度很高,直接落到集气瓶底部,会导致集气瓶炸裂√④氢气易燃易爆,故应先通入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待排出的氢气纯净后,才能加热氧化铜×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加入到水中×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C.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答案:C3.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同步练习全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同步练习全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水平测试1.常用特定图案来识别危险化学品的类别. 下列组合中图案与化学品性质相符的是( )A.H2B.浓盐酸C.浓硫酸D.CO2解析:H2属于易燃气体.答案:A2.(双选题)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 B.坩埚C.试管 D.容量瓶答案:BC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汽油着火, 立即用水扑灭B.实验结束后, 用嘴吹灭酒精灯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 立即用盐酸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并不断搅拌答案:D4.现有五种玻璃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滴管;⑤漏斗.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有(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⑤答案:B5.乘车前都要进行安检, 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强氧化剂等物品严禁上车. 下列物品可让乘客带上车的是( )①浓硫酸②氰化钾③水银④汽油⑤黑火药⑥白磷⑦酒精A.①④⑤ B.①②⑥⑦C.①③④⑤⑦ D.全部都不能带上车解析:①易腐蚀品, ②剧毒物, ③剧毒物, ④易燃品, ⑤易爆品, ⑥易燃品, ⑦易燃品.答案:D6.下列操作中, 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时, 用手直接拿取砝码D.用胶头滴管加液时, 滴管悬垂在试管口上方滴加答案:D7.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 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解析:量筒读数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量筒是量取液体的仪器, 不能作稀释容器用;NaOH有腐蚀性应用烧杯称量而不能用纸片称量;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答案:B8.改正下列各操作中的错误(在下图对应的横线上用文字简要回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试管应竖直, 胶头滴管应悬空, 其下端不能插入试管中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 .试管中液体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3, 大拇指不应按在短柄上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 .标签应向着手心能力提升9.(1)由下图所示A 、B 、C 三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 填入相应的空格内:①烧杯, ②普通漏斗, ③圆底烧瓶, ④锥形瓶, ⑤分液漏斗.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解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知识回答问题.答案:③ ⑤ ④(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 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出, 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解析:天平的托盘是左盘放药品, 右盘放砝码. 天平的平衡原理: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0 g+10 g-2.6 g=27.4 g.答案:药品和砝码应放托盘的位置颠倒了27.4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过滤和蒸发水平测试1.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C.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D.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答案:C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 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置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 余热蒸干.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解析:蒸发是在蒸发皿中进行的, 故应先放置酒精灯, 再固定铁圈的位置, 最后放上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进行搅拌, 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并利用余热将其蒸干.答案:B3.下列各组物质中, 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 )A.CaO和KCl B.CuO和NaClC.BaSO4和CaCO3 D.NaCl和AgNO3解析:A项, CaO会与水反应;B项, CuO不溶于水, NaCl溶于水, 过滤后蒸发结晶得NaCl;C项, 两者都难溶于水;D项, 两者会发生化学反应.答案:B4.提纯下列物质除去其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 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水、过滤解析:除去H2SO4中的HCl用AgNO3溶液, 会使SO2-4和Cl-同时沉淀, 同时还引入了NO-3新杂质, 故A项错误;单纯用Ba(NO3)2溶液, 量不易控制, 故B项错误;CaO与水反应生成微溶Ca(OH)2, 不易与CaCO3分离, 故D项错误;CuO溶解于盐酸中, 可通过过滤分离, 故C 项正确.答案:C5.下列不属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是( )A.洗气 B.过滤C.结晶 D.振荡解析:应熟练掌握各种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 洗气是提纯气体的方法, A项属于;过滤是将互不相溶的固液分离的方法, B项属于;结晶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分离不同的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C项属于.答案:D6.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A.①②③ B.④⑤C.①④ D.①③⑤解析:过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 蒸发中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 溶解中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 取液体和固体时不使用玻璃棒.答案:A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等三种阴离子, 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解析:首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 如果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有CO2-3, 同时除去CO2-3;过滤后, 在滤液中加入足量Mg(NO3)2溶液, 如果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有OH-, 同时除去OH-;再过滤后, 滴加AgNO3溶液, 如果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有Cl-.答案:B8.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C.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Ba2+解析:与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Cl-、SO2-4等;与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有SO2-4、Ag+等;与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只有Cu2+, 故答案选C项.答案:C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过滤B.升华C.加热分解D.洗气法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2)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用________.答案:D(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 用________.答案:B(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 用________.答案:C能力提升1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以及泥沙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 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第①步中, 操作A是____________, 第⑤步中, 操作B是________.答案:溶解过滤(2)第④步中,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aCl2)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2NaCl+BaCO3↓(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 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操作③、④中生成的Mg(OH)2、CaCO3、BaCO3沉淀会与HCl反应无法过滤, 从而影响精盐的纯度.(4)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 滴入几滴BaCl2溶液, 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无沉淀生成, 则表明BaCl2已过量.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水平测试1.蒸馏不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 B.冷凝管C.蒸馏烧瓶 D.酒精灯答案:A2.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 可溶于水, 密度小于1 g/mL, 沸点约为56 ℃.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 下列方法中, 最合理的是( ) A.蒸馏 B.升华 C.过滤 D.蒸发解析:蒸馏适用于两种互溶的液体的分离, 丙酮溶于水, 故采用蒸馏将丙酮与水分离最为合理.答案:A3.下列分离混合物常见的仪器:从左至右, 用于分离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萃取、蒸馏、过滤B.蒸馏、过滤、蒸发、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解析:图示仪器, 从左至右依次为蒸馏烧瓶、普通漏斗、酒精灯、蒸发皿, 故用于分离操作依次是蒸馏、过滤、蒸发、蒸发.答案:B4.下列各项操作中, 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 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萃取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 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答案:A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C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 )A.过滤后滤液仍浑浊, 可能是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蒸发实验完毕后, 发现蒸发皿炸裂, 这是因为没有垫石棉网C.萃取碘水溶液中碘, 分离碘四氯化碳溶液时, 眼睛注视分液漏斗里液面D.蒸馏时, 为了加快水的流速, 水应从上口进入, 下口流出解析:滤液仍浑浊, 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了等, 故A项错;加热蒸发皿不需垫石棉网, 若加热前蒸发皿外壁有水, 可能会造成破裂, 故B项错;眼睛注视液面分界处, 便于控制分离下层, 故C项正确;蒸馏时, 为了提高水的冷凝效果, 水从下口进, 上口出, 故D项错.答案:C7.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 利用你所学的知识, 采用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答案:B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进行蒸发操作时, 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B.进行蒸馏操作时, 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进行蒸馏操作时, 应弃去达到被提纯液体沸点前蒸出的馏分D.进行萃取操作时, 应选择有机萃取剂, 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D9.(双选题)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 可用蒸馏法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 可用过滤法C.分离酒精CCl4的混合物, 可用蒸馏法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 可用萃取法解析:I2溶于CCl4, 但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 可用蒸馏法分离, A项正确;将Na2CO3溶液蒸发可得到Na2CO3, 不能采用过滤法, B项错误;酒精沸点78 ℃, 而CCl4沸点很高, 可采用蒸馏法, C项正确;NaCl易溶于水, AgCl不溶于水, 应采用过滤法分离, D项错误.答案:AC能力提升10.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A.蒸馏法B.萃取法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D.分液法(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最好应用________;(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材料一中, 根据曲线图知, 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 故提纯纯碱时, 可以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 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 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 因此大量纯碱晶体析出, 而氯化钠不会析出, 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 材料二中, 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 可以采用蒸馏法分离.答案:(1)C (2)A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水平测试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D.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解析: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要点分析, 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 故A项正确;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摩尔是其单位, 故B项错;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而不是质量和数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是kg, 数量是一个值, 无单位, 故C、D两项均错.答案:A2.(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的摩尔质量是2 gB.1 mol H2O的质量是18 g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2 g H2含1 mol H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 故A项错误, C项正确;1 mol H2O的质量是18 g, 故B项正确;2 g H2的物质的量是1 mol, 含有2 mol H, 故D项错误.答案:BC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 AC.1 mol SO2含有的SO2分子数目为N AD.0.5 N A个Cl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32 g÷32 g/mol=1 mol, 故32 g O2所含分子数为N A, 原子数为2N A, A项错误.答案:A4.下列物质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 .0.8 mol SO 2 B .1.806×1022H 2O C .11.2 g CO D .32 g SO 2解析:根据公式计算, B 项是0.3 mol, C 项是0.4 mol, D 项是0.5 mol. 答案:A5.1 mol MgSO 4·7H 2O 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 ) A .16 g B .18 g C .112 g D .126 g 答案:D6.在0.1 mol Na 2SO 4中所含Na +数目为( ) A .6.02×1022个 B .1.202×1023个 C .0.1个 D .0.2个解析:0.1 mol Na 2SO 4中含Na +0.2 mol,0.2×6.02×1023=1.204×1023个. 答案:B7.1.6 g 某物质中含有6.02×1022个分子, 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B .64 C .32 D .96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因而只要求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由题可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是n =0.1 mol, 由M =m n =1.6 g 0.1 mol=16 g/mol, 故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答案:A8.比较1 mol N2和1 mol CO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 其中相同的是(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②③解析:1 mol N2与1 mol CO的分子总数都是6.02×1023;两者都是双原子分子, 物质的量相等时, 原子总数也相等;两者的摩尔质量相等, 所以物质的量相等时, 质量也相等.答案:C9.请填写下表:答案:44 g/mol 2 mol 1.204×1024个96 g/mol9.6 g 6.02×102210.(1)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 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 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 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 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 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 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解析:答案:(1)1∶13∶42∶34∶5(2)5∶415∶165∶6能力提升11.(1)2.5 mol Ba(OH)2中含有____个Ba2+, 含有____个OH-, 2.5 mol Ba(OH)2的质量是________g.解析:已知1 mol Ba(OH)2含有1 mol Ba2+和 2 mol OH-, 又1 mol 的粒子数为6.02×1023, 则用Ba2+和OH-的物质的量分别乘以6.02×1023即可得出答案. Ba(OH)2的摩尔质量是171 g·mol-1, 故其质量为2.5 mol×171 g·mol-1=427.5 g.答案:1.505×1024 3.01×1024427.5(2)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解析:设 0.3 mol NH3与x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则有:0.3 mol×4=(x/6.02×1023)×3, 解得x=2.408×1023.答案:2.408×1023(3)含有0.4 mol Al3+的Al2(SO4)3溶液中所含SO2-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解析:根据Al2(SO4)3中Al3+与SO2-4之比为2∶3, 已知Al3+为0.4 mol, 所以SO2-4为0.6 mol.答案:0.6 mol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水平测试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 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 气体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 22.4 LD.不同的气体, 若体积不等, 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解析: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 气体的体积由分子数多少决定, 故A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所占的体积, 22.4 L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故C项错误;对于不同的气体, 若气体体积不等, 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有可能相等, 故D项错误.答案:B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 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B.标准状况下, 22.4 L H2和O2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 18 g H2O的体积是22.4 LD.1 mol SO2的体积是22.4 L解析: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 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其分子数为N A, 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 H2O为液体, C项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 D项错误.答案:B3.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 一个盛装氯化氢气体, 另一个盛装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在同温同压下, 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密度C.质量 D.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 由于H2、Cl2、HCl都是双原子分子, 故它们所含原子数也相等.答案:A4.标准状况下, 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98 g H2SO4B.6.02×1023 CO2C.44.8 L HClD.6 g H2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相同状况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再根据公式, 将各量转化为物质的量再比较.答案:D5.标准状况下, 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是( )A.质量为12 gB.物质的量为6 molC.体积约为22.4 LD.分子数约为6.02×1023解析:12 g H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 则N2的物质的量也为6 mol ;6 mol N2的质量为168 g ;体积约为134.4 L(标准状况);分子数约为3.612×1024.答案:B6.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4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a.CO2;b.O2;c.N2;d.CH4. 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b>a B.b>a>d>cC.a>b>c>d D.d>c>a>b答案:C7.(双选题)下列各组物质中, 分子数相同的是( )A.5 L Cl2与5 L HClB.36 g H2O与标准状况下44.8 L CO2C.25 ℃, 1.01×105 Pa时, 等体积的空气与H2D.0.2 mol O2与标准状况下2.24 L水解析:A项中缺少温度和压强的条件, 虽然体积相同, 但是分子数不一定相同, 故A项错误;B项中36 g H2O与标准状况下 44.8 L CO2的物质的量都是 2 mol , 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故B项正确;C项中的条件是同温、同压下, 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故C项正确;D项中2.24 L水大于0.2 mol , 故D项错误.答案:BC8.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1体积的A2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化合成2体积的C气体, 则C的化学式为( )A.AB3 B.AB C.A3B D.A2B3答案:A9.N2、CO2、SO2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1∶1时, 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________.答案:1∶1∶17∶11∶161∶1∶1能力提升10.在标准状况下, 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 质量为12 g, 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解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V/V m=6.72 L/22.4 L/mol=0.3mol, 所以n(CO)+n(CO2)=0.3 mol;n(CO)·28 g/mol+n(CO2)·44 g/mol=12 g, 求得n(CO)=0.075 mol, n(CO2)=0.225 mol.答案:1∶317.5% 40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水平测试1. 1 L 0.1 mol·L-1的K2SO4溶液中( )A.K+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SO2-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D.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解析:根据公式 n=c·V, n(K+)=0.1 mol·L-1×2×1 L=0.2 mol, 同理计算得n(SO2-4)=0.1 mol.答案:D2.关于0.1 mol/L H2SO4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 L该溶液中含有H2SO4的质量为9.8 gB.0.5 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 则取出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D.取该溶液10 mL, 加水稀释至100 mL后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解析:由m=c·V·M=0.1 mol/L×1 L×98 g/mol=9.8 g知, A项正确;由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所以无论多少体积的0.1 mol/L H2SO4溶液中, c(H+)=0.2 mol/L, c(H2SO4)=0.1 mol/L, 故B项正确, C项错误;由于溶液由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溶液的体积扩大了10倍, 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110, 故D项正确.答案:C3.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0.5 L, 要用到的仪器是( )①500 mL容量瓶②试管③烧瓶④胶头滴管⑤烧杯⑥玻璃棒⑦托盘天平⑧药匙A.①④⑤⑥ 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⑦⑧ D.全部解析:由于只需要进行溶解、转移、洗涤和定容操作, 故需用的仪器只是①④⑤⑥.答案:A4.1 mol/L FeCl3和1 mol/L KCl溶液中, 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1 B.2∶1 C.3∶1 D.1∶3解析:1 mol/L Fe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是3 mol/L, 1 mol/L KCl 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1 mol/L, 故其比值是3∶1.答案:C5.(双选题)下列溶液中c(Cl-)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 NaClB.75 mL 2 mol·L-1 CaCl2C.150 mL 3 mol·L-1 KClD.75 mL 1 mol·L-1 FeCl3解析:溶液中c(Cl-)与体积无关.答案:CD6.将100 mL 0.1 mol/L的BaCl2溶液与50 mL 0.2 mol/L的NaCl溶液混合, 若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则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是( )A.0.2 mol/L B.0.01 mol/LC.0.1 mol/L D.0.02 mol/L解析: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00 mL×2×0.1 mol/L +50 mL×0.2 mol /L)÷(100 mL+50 mL)=0.2 mol/L.答案:A7.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 已知其中Al3+浓度为0.4 mol/L, SO2-4的浓度为0.7 mol/L, 则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 )A.0.1 mol/L B.0.15 mol/LC.0.2 mol/L D.0.25 mol/L解析:这类题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进行计算. 由3c(Al3+)+c(K+)=2c(SO2-4)得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0.2 mol/L.答案:C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OH溶液850 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 )A.950 mL,76 g B.500 mL,80 gC.1 000 mL,80 g D.1 000 mL,76 g解析:容量瓶没有 850 mL规格的, 故配制 850 mL 溶液, 需用 1 000 mL 的容量瓶, 所需 NaOH的质量为2 mol/L×1 L×40 g·mol-1=80 g.答案:C9.等物质的量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溶于盛装相同体积的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在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 Fe3+、Mg2+、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1∶1 B.4∶2∶1C.1∶1∶1 D.1∶2∶1解析: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 n(Fe3+)∶n(Mg2+)=2∶1∶1, 题中稀硫酸体积相同, 根据c=n/V, A项正确答案:A能力提升10.用18 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④转移、洗涤⑤定容、摇匀回答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 (从下列中选用)A.10 mL B.25 mLC.50 mL D.100 mL(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________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________D.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 ________解析:(1)用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 稀硫酸,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 c(浓)·V(浓)=c(稀)·V(稀), 需要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L×3.0 mol/L=0.3 mol, 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0.3 mol÷18 mol/L=16.7 mL, 故选用25 mL的量筒.(4)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会吸水, 其浓度变小, 因量取的浓硫酸体积不变, 故所含溶质减少, 导致所配制稀硫酸的浓度偏小;容量瓶残留有少量的水, 不会影响浓度;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溶质会损失, 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 液面实际未到刻度线, 溶液体积偏小, 浓度偏大.答案:(1)16.7 mL B(2)先向烧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 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 并用玻璃棒搅拌(3)继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 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塞紧瓶塞, 倒转摇匀(4)A.偏小B.无影响C.偏小D.偏大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水平测试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C.混合物 D.化合物答案:C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 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粉笔灰 B.冰块C.食盐 D.色拉油答案:C3.下列各选项中, 后者不属于前者的是( )A.酸、硫酸B.碳酸盐、Na2CO3C.化合物、氧化物D.钾盐、KOH答案:D4.(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纯碱不是碱 B.石灰石不是盐C.干冰不是冰 D.硝酸不是酸解析:纯碱是Na2CO3, 属于盐类;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不是冰;故A、C两项均正确.答案:A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解析: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利用此性质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A项正确;生石灰与水混合时发生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B项错误;O3是单质, C项错误;CuSO4·5H2O是一种纯净物, D项错误.答案:A6.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横线上.O2Cu H2SO4Ba(NO3)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单质: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混合物:________.解析:根据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要点, 对物质进行分类. 其中含镁60%的MgO, 可根据计算氧化镁中镁的质量分数确定其为纯净的氧化镁.答案:O2、Cu H2SO4、Ba(NO3)2、KNO3、CO2、含镁60%的MgO 空气能力提升7.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 Al(OH)3胶粒也带正电荷, 而H2SiO3胶粒带负电荷, 带不同电荷的胶体相互混合时, 则发生聚沉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 开始时产生沉淀, 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 该溶液是( ) A.2 mol·L-1H2SO4溶液B.2 mol·L-1NaOH溶液C.2 mol·L-1MgSO4溶液D .硅酸溶胶解析:由于电解质中离子带有电荷会中和胶粒的电荷, 所以会产生沉淀, 但是Fe(OH)3沉淀会在过量的酸中溶解, 故这种电解质必然是酸.答案:A8.某种胶体在电泳时, 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 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 ③硅酸胶体, ④氢氧化铁胶体, 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粒子向阴极移动, 说明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或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时, 就会发生凝聚. 其中, ①不是电解质溶液, ④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故答案选B.答案:B9.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用FeCl 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方法是:将FeCl 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 加热至整个体系呈红褐色为止, 即制得Fe(OH)3胶体,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1)甲同学想证明Fe(OH)3胶体已制成, 他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最简单的方法).答案:丁达尔现象(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 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液体, 结果未制得Fe(OH)3胶体, 他制得的是________.答案:Fe(OH)3沉淀(3)丙同学想将Fe(OH)3胶体提纯, 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人教版】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1(全集)课时同步试卷汇总

【人教版】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1(全集)课时同步试卷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时同步试卷汇总1.1.1 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 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 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 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 C项防止漏气.答案: B2.(对应考点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 迅速用干布擦拭, 再用大量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 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 都要加垫石棉网, 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先用干布擦拭, 再用大量水冲洗, 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 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 要先观察其标志, 防止发生危险, 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 如试管; 有些需垫石棉网加热, 如烧杯、烧瓶; 有些不能加热, 如量筒, C项不正确. 闻化学药品时, 不能使鼻子凑近, 防止中毒, D项正确.答案: C3.(对应考点二)下列有关过滤实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操作中, 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相互接触B.过滤操作中, 漏斗颈与烧杯内壁相互接触C.过滤操作中, 玻璃棒与烧杯口相互接触D.为加快过滤, 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解析: A、B、C三个选项是过滤操作中“三靠”的基本内容, 所以必须互相接触; D项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会使滤纸破裂而造成漏液.答案: D4.(对应考点二)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蒸发时的正确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 用玻璃棒搅拌C.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解析: 为达到提纯的目的, 要过滤后使滤液澄清, 然后再蒸发, 而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答案: D5.(对应考点三)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gCl2、MgSO4, 可选用Ba(OH)2、盐酸和K 2CO 3三种试剂, 按下列步骤操作: 固体――→加水溶液――→加过量A ――→加过量B 操作Ⅰ滤液――→加适量C ――→加热煮沸KCl 溶液――→操作ⅡKCl 固体(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2)根据题意, 回答下列问题:①加入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Ⅰ是________, 操作Ⅱ是________.解析: 要使杂质一一除去, 必须考虑到所加试剂是过量的, 而且过量的试剂在后面步骤中必须除去, 要除去Mg 2+, 可用含OH -的试剂, 除SO 2-4可用含Ba 2+的试剂, 故先加入Ba(OH)2. 加入的过量Ba(OH)2中的Ba 2+可用K 2CO 3除去, 过量Ba(OH)2中的OH -, 以及过量K 2CO 3中的CO 2-3, 可用稀盐酸除去, 最后加热煮沸可除去HCl.答案: (1)Ba(OH)2 K 2CO 3 HCl(2)①除尽Mg 2+和SO 2-4②除尽过量的Ba 2+ ③使HCl 挥发(3)过滤 蒸发1.1.2 蒸馏和萃取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解析: ①是蒸馏, 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②为蒸发, 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法; ③为过滤, 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D项正确.答案: D2.(对应考点一)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 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 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 下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 无明显现象解析: 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 A不正确; 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不正确; 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 上口出水, C不正确.答案: D3.(对应考点二)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 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 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 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 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D.不溶于水, 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解析: 假设要用溶剂A将溶质X从溶剂B中萃取出来, A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 ①与B 互不相溶; ②X在A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B中的溶解度; ③X与A不发生化学反应.答案: B4.(对应考点二)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 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 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 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 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解析: 为确保分离效果, 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 分离液体时, 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分液时, 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 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 压强相等, 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 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 需旋开活塞放气.答案: C5.(探究题)(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 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分析, 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填“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2)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 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3)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解析: (1)A、B两种液体相互溶解且沸点差别较大, 应选择蒸馏的方法将二者分离.(2)NaNO3和KNO3均是易溶于水的固体, 因此考虑结晶法分离. 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 得到NaNO3的饱和溶液, 然后蒸发, 使溶剂水减少, 因为KNO3的量少还没有达到饱和, 不会析出KNO3, 而NaNO3已达到了饱和, 将析出NaNO3, 趁热过滤, 就能将两者分开.(3)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即要除去SO2-4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因此要加入过量BaCl2[或Ba(OH)2]溶液, 然后再加入K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BaCl2[或Ba(OH)2], 最后加盐酸将过量的K2CO3转变为KCl.答案: (1)蒸馏(2)溶解过滤(3)BaCl2[或Ba(OH)2]、K2CO3、HCl1.2.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B.1 mol氢的质量是2 gC.O2的摩尔质量是32 gD.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解析: 物质的量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它不是物质的质量, 也不是物质的数量,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故A项错误; B项中“氢”指代不明确, 无法确定其粒子种类, B项错误;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C错误; 把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所以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 D正确.答案: D2.(对应考点一)[双选题]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 正确的是()A.1 mol OH-的质量为17 g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236.02×1023g解析: A项中1 mol OH-的质量为(16+1+m e-)g=17 g(由于e-的质量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B项单位应为g/mol; C项没有指出以g/mol为单位, 也没有指出在数值上相等; D项中可用1 mol Na的质量除以1 mol Na的原子数, 求得每个钠原子的质量.答案: AD3.(对应考点二)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 .1 mol H 2O 含有的H 2O 分子数目为N AD .0.5N A 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 32 g O 2的物质的量是1 mol,1 mol O 2含有2 mol O, 氧原子数目为2N A , A 错误; 每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0.5 mol H 2O 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 B 正确; 1 mol H 2O 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 C 正确; 0.5N A Cl 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 正确.答案: A4.(对应考点二)1.28 g 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2,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 .64 gB .64C .64 g /molD .32 g/mol解析: 1.28 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n =N N A = 1.204×10226.02×1023 mol -1=0.02 mol,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 =m n =1.28 g 0.02 mol=64 g/mol, C 正确. 答案: C5.(探究题)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 +H 2SO 4===MgSO 4+H 2↑(1 mol Mg 置换出1 mol H 2), 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 简易装置如图,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 g. 镁条完全反应后, 用量筒收集水, 体积为0.25 L(已知此条件下H 2的密度为0.08 g/L).(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 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解析: (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 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 表明装置不漏气.(2)水的体积为0.25 L, 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 L, 氢气的质量为0.08 g /L×0.25 L=0.02 g, 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2 g÷2 g/mol=0.01 mol, 因为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 所以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也是0.01 mol, 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 g÷0.01 mol=24 g/mol.(3)铜丝换成铁丝, 则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所以生成的氢气偏多, 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就偏小.答案: (1)见解析(2)24 g/mol(3)偏小1.2.2 气体摩尔体积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C.标准状况下, 1 mol四氯化碳所占的体积是22.4 LD.标准状况下, 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解析: A项, 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况, 错误; B项, 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态, 错误; C 项, 四氯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错误; D项, 是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应用, 正确.答案: D2.(对应考点一)在标准状况下, 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A.质量为12 g B.物质的量为6 molC.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为12 mol解析: 12 g H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因二者体积相等, 所以N2的物质的量也为6 mol, B 正确, N2的质量为: 28 g/mol×6 mol=168 g, A错误; 体积为22.4 L/mol×6 mol=134.4 L, C 错误.答案: B3.(对应考点二)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H2和CO2气体, 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量D.摩尔质量解析: 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气体, 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A正确; 每个H2分子中有2个原子, CO2分子中有3个原子, 原子数目不相等, B不正确; H2和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 g/mol、44 g/mol, 其对应质量也不同, C、D不正确.答案: A4.(对应考点二)下列示意图中, 白球代表氢原子, 黑球代表氦原子, 方框代表容器, 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解析: 等质量的H2与He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H2)∶n(He)=2∶1,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 所以其体积关系为V(H2)∶V(He)=2∶1, C、D均不正确; B中氦气应为单原子分子.答案: A5.(探究题)对一定量气体体积的探究.(1)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2)从上表分析得出的结论: ①1 mol任何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________.②1 mol不同的气体, 在不同的条件下, 体积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3)理论依据: 相同条件下, 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 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应用: 在标准状况下, 4 g O2的体积为多少升? (写出计算过程)解析: (2)从(1)的数据可以看出: 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体积都约为22.4 L; 1 mol 不同的气体, 在不同的条件下, 体积不一定相同. (3)因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任何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同, 所以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 (4)4 g O2的物质的量n(O2)=4 g32 g/mol=0.125 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25 mol×22.4 L/mol=2.8 L.答案: (2)①22.4 L②不一定(3)①气体分子数目相等②相同条件下, 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4)V(O2)=n·V m=mM·V m=4 g32 g/mol×22.4 L/mol=2.8 L1.2.3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1.(对应考点一)将4 g NaOH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 取出5 mL, 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2 mol /LB .1 mol/LC .0.1 mol /LD .0.05 mol/L解析: c (NaOH)=n V =4 g÷40 g/mol 0.05 L=2 mol /L, 溶液具有均一性, 取出5 mL, 其物质的量浓度仍然是2 mol/L.答案: A2.(对应考点一)5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4.4 mol /L, 密度为1.24 g/mL 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A .35%B .70%C .17.5%D .0.035% 解析: w (H 2SO 4)=50×10-3 L ×4.4 mol/L ×98 g/mol 50 mL ×1.24 g/mL×100%=35%. 答案: A3.(对应考点二)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其中有错误的是( )解析: 定容时, 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答案: C4.(对应考点二)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 .配制盐酸定容时, 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 .称量4 g NaOH 配制0.1 mol/L NaOH 溶液1000 mL 时, 砝码错放左盘D .NaOH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解析: A 项俯视刻度线, 将会使量得盐酸的体积小于计算值, 导致浓度偏低; B 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将会导致加水量增多, 使溶液浓度偏小; C项由于所称NaOH固体的质量为整数, 不需移动游码, 故称得固体NaOH的质量是准确的, 不会影响到配制溶液的浓度; D项因热胀冷缩之故, 会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在冷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答案: D5.(实验题)下图为配制250 mL 0.2 mol/L Na2CO3溶液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中称得Na2CO3________g.(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出现如下情况, 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________;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________;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________.解析: (1)n(Na2CO3)=c(Na2CO3)×V(Na2CO3)=0.2 mol/L×0.25 L=0.05 mol, m(Na2CO3)=n(Na2CO3)×M(Na2CO3)=0.05 mol×106 g/mol=5.3 g.(2)在第②步中, 用玻璃棒搅拌, 可加速Na2CO3固体的溶解; 在第③步中, 用玻璃棒引流, 可防止Na2CO3溶液流到容量瓶外.(3)在误差分析中, 一定要紧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 即c=n/V. 如果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 V偏小, 结果偏高; 如果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 n偏小, 结果偏低; 如果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 n偏小, 结果偏低.答案: (1)5.3(2)搅拌引流(3)偏高偏低偏低2.1.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HCO3B.Cu2(OH)2CO3C.NaClD.Na2CO3解析: A项属于酸式盐, B项为碱式盐、铜盐, C项不属于碳酸盐.答案: D2.(对应考点一)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①小苏打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A.碱—①④ B.纯净物—③④⑤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解析: ①为纯净物, 属盐类; ②为混合物; ③为混合物; ④为纯净物, 属碱类; ⑤为纯净物, 属单质; ⑥为纯净物, 属盐类, 故分类正确的为C项.答案: C3.(对应考点二)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CO3―→NaOH B.CaCO3―→Ca(OH)2C.NaNO3―→NaCl D.FeSO4―→CuSO4解析: Na2CO3与Ba(OH)2、Ca(OH)2等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答案: A4.(对应考点二)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 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 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解析: 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CO2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应, 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答案: B5.(实验题)请按图所示进行化学实验, 实验完后对试剂及实验现象归类分析, 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及现象, 分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述8个实验所涉及到的物质类别分别为: 稀硫酸和稀盐酸代表酸类; 铁锈(主要成分为Fe 2O 3)和氧化铜代表金属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铁、铜、镁、锌代表金属; 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 3)和BaCl 2代表盐. 所以这8个实验就是验证酸的三种化学通性. 它们的反应情况分别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Fe 2O 3+6HCl===2FeCl 3+3H 2OCuO +H 2SO 4===CuSO 4+H 2O 酸与金属的反应⎩⎪⎨⎪⎧Fe +2HCl===FeCl 2+H 2↑Cu 与稀硫酸不反应Mg +H 2SO 4===MgSO 4+H 2↑Zn +2HCl===ZnCl 2+H 2↑ 酸与盐的反应⎩⎪⎨⎪⎧CaCO 3+2HCl===CaCl 2+CO 2↑+H 2OBaCl 2+H 2SO 4===BaSO 4↓+2HCl答案: (1)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④酸并不是跟所有金属都反应(2)①盐酸可用于除铁锈②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 2③BaCl 2溶液可用于检验SO 2-4的存在 ④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 2(合理即可)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 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 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 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 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前者则没有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A项, 胶粒带电, 而胶体是电中性的. B项, 溶液中溶质若是蔗糖, 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 不向某一极移动. C 项, 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 D项,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答案: D2.(对应考点一、二)[双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 可以透过半透膜解析: A项, 胶体属于分散系, 其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 D项,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答案: BC3.(对应考点二)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 易形成沙洲解析: 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丁达尔现象; 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是胶体的聚沉; 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 海水与河水交界处形成沙洲与胶体的凝聚有关.答案: C4.(对应考点二)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 胶体粒子不易聚集, 主要原因是()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胶体有布朗运动C.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 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D.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粒子小, 不受重力作用解析: 由于胶体中同一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 胶体的粒子间相互排斥, 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不容易凝聚, 而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 故可长时间保存.答案: C5.(实验题)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 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 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 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 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 用石墨作电极,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 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 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 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Fe(OH)3沉淀; 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会生成沉淀; 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 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 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 因此通电后, 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 导致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 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2-4带有负电荷, 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面的正电荷, 而使之发生聚沉.答案: (1)丙(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 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3)①正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3.1 氧化还原反应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氧化, 得到电子的物质被还原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C.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物质首先被氧化, 另一种物质再被还原的反应D.只有氧化没有还原的反应是不存在的解析: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二者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答案: C2.(对应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C .4Fe(OH)2+O 2+2H 2O===4Fe(OH)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提示: Na 2O 2中的氧为-1价)解析: 阴影部分表示排除四大反应类型后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3.(对应考点二)下列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 A 项Fe 2O 3被还原; B 项不用“+、-”号表示; C 项得到2×3e -, 失去3× 2e -, 标注错误.答案: D4.(对应考点二)已知以下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KClO 3=====MnO 2△2KCl +3O 2↑②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②中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O 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解析: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从上式中看出, 每生成1 mol O 2转移4 mol 电子.答案: (1)(2)4 mol 5.(探究题)(1)A 图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 请在A 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反应: H 2+CuO=====△Cu +H 2O 所属的区域.(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B 图表达. 其中Ⅰ为化合反应, 则Ⅱ为____________反应. 写出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Ⅲ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H 2+CuO=====△Cu +H 2O 属于置换反应, 而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Ⅰ为化合反应, 则Ⅱ为分解反应, Ⅲ为复分解反应, Ⅳ为置换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且有水生成, 如HCl +NaOH===NaCl +H 2O.答案: (1)(2)分解NaOH+HCl===NaCl+H2O(或其他合理答案)2.3.2 氧化剂和还原剂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双选题]有A、B、C、D四种物质, 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A2++B===B2++A②A2++C===C2++A③B2++C===C2++B④C2++D===D2++C由此可推知, 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氧化性: A2+>B2+>C2+>D2+B.氧化性: D2+>C2+>B2+>A2+C.还原性: A>B>C>DD.还原性: D>C>B>A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比较的一般规律是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根据上述关系, 由①知, 氧化性: A2+>B2+, 还原性: B>A; 由②知, 氧化性: A2+>C2+, 还原性: C>A; 由③知, 氧化性: B2+>C2+, 还原性: C>B; 由④知, 氧化性: C2+>D2+, 还原性: D>C. 综合①~④可得, 氧化性: A2+>B2+>C2+>D2+, 还原性: D>C>B>A.答案: AD2.(对应考点一)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由反应式(1)知, 还原性: I―>Fe2+; 由反应式(2)知, 还原性Fe2+>Br-, 故还原性I->Fe2+>Br-.答案: B3.(对应考点二)下列微粒中, 只有氧化性的是()①S2-②Fe2+③Fe3+④S⑤H+⑥Na+⑦MgA.①⑦B.②④C.③⑤⑥D.②④⑤⑥解析: 元素在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 S2-在最低价, Fe2+处于中间价, Fe3+是最高价, S在中间价态, H+在最高价, Na+在最高价, Mg处于最低价, 所以选C.答案: C4.(对应考点二)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的XO-4还原, 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 B.+2C.+3 D.+4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 则有0.1 mol/L×0.03 L×(6-4)=2×10-3 mol×(7-x), 解得x=4.答案: D5.(探究题)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 ①O2、②Mg、③CO、④WO3、⑤W、⑥CO2.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④四种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有________(填序号).(2)请将③、④、⑤、⑥对应物质填入下列横线上, 以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许多汽车都已经装上了如图所示的尾气处理装置.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尾气中两种主要的有毒气体反应生成两种无害气体, 两种无害气体均为空气中的成分,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解析: (1)Mg 是活泼金属, CO 是低价态的化合物, 二者常用作还原剂; (2)据题干中四种物质可判断, 该反应为3CO +WO 3=====△W +3CO 2; (3)由示意图知两种有毒气体为CO 和NO, 两者反应生成的无害气体均为空气中的成分, 即为N 2和CO 2, 化学方程式为2NO +2CO =====催化剂N 2+2CO 2, 在该反应中CO 作还原剂, NO 作氧化剂.答案: (1)②③ (2)3CO WO 3 W 3CO 2 (3)2CO +2NO =====催化剂N 2+2CO 2 NO3.1.1 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b1-§上学期期中测试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N —14、O —16、S —32、Cl —35.5、K —39、Na —23、 Ag--108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B .产生丁达尔现象C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2、下列物质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 .H 2和O 2反应生成水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 .KClO 3(固体)和MnO 2(固体)混合加热制O 2D .NaOH 溶液和K 2SO 4溶液混合3、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 .盐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B .硝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C .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D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4、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A .Cl 2B .HClC .NH 3D .H 2SO 45.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 Fe +2HCl=H 2+FeCl 2B .2FeCl 2+Cl 2=2FeCl 3C .CaO +H 2O =Ca(OH)2D .2Fe(OH)3 =Fe 2O 3 +3H 2O6、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B 、BaCl 2溶液与Na 2SO 4溶液;Ba(OH)2溶液与H 2SO 4溶液C 、Na 2CO 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 3溶液与硝酸溶液D 、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7、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A N 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B .A N 2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gC .1000mL0.1mol/L 的NaCl 溶液中,+Na 与-Cl 离子总数为A N 2.0D .17g 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A N8、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Na 2CO 3、NaCl 、AgNO 3。

(共15套)最新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同步测试卷汇总(含所有章节)word附答案

(共15套)最新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同步测试卷汇总(含所有章节)word附答案

(共15套)最新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同步测试卷汇总(含所有章节)word附答案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部分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科学及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A.最早使用天平研究化学B.最早提出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的结论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D.能用加热HgO的方法制取O22.与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无关的是()A.化学元素的概念B.英国科学家波义耳C.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D.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3.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合成高分子材料B.煅烧石灰石得氧化钙C.研制抵抗甲型H7N9病毒的疫苗D.分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成功对接4.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向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5.科学家经过不断的科学实验,初步获得了室温下水可以变成冰的科学认识。

这说明()A.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B.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最终目的6.某同学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SO2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 A.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分类(预测SO2的化学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预测)→比较并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B.分类(预测SO2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C.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SO2的化学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D.实验→分类(预测SO2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7.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钠是银白色金属,但露置在空气中会变暗D.钠投入CuSO4溶液中会观察到钠表面析出红色的铜8.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制得不同产物的是()A.Al和稀硫酸B.Na和Cl2C.Na和O2D.Na和H2O9.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A.稀硫酸B.氢氧化钾稀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10.在学习钠及其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反应时,老师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学生观察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变化均发生了化学反应11.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温度计不慎打破,散落的水银应用硫粉处理后收集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1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13.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发生爆炸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1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久置的氯水酸性增强D.氯水经光照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HCl15.久置的氯水与新制的氯水比较,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颜色不相同B.都能使有色布条退色C.都具有酸性,但酸性不相同D.加入AgNO3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16.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2分)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有健康、环境、能源、粮食等方面的问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配套同步练习(共51套190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配套同步练习(共51套190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配套同步练习(共51套190页)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进行化学实验或探究活动, 都必须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导学号 7391858(A)A.为防止试管破裂, 加热固体高锰酸钾制氧气时, 试管口应向下倾斜B.进行CO性质探究实验时, 多余的CO应排到实验室外C.为防止药品污染, 实验结束后, 用剩的浓硝酸可倒入垃圾箱D.收集一小试管氢气, 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 管口向上靠近火焰, 检验氢气纯度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A)A.过滤操作中, 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 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配制稀硫酸时,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 后倒入蒸馏水D.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解析:过滤操作中, 为防止液体流下时飞溅, 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A正确;从滴瓶中取用试剂加入试管中, 滴管的尖嘴应在试管口中间上方0.5 cm处悬空滴入, B错误;稀释浓硫酸时, 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加到水中, 边加边搅拌, 冷却即可. 如果操作相反, 则水会因沸腾而飞溅, 发生危险, C错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有水生成, 如果试管口竖直向上, 水倒流会使试管炸裂, D错误.3.(2017·淄博高一检测)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 可以使用的方法为导学号 7391858(D)A.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B.加入过量的K2SO4溶液,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C.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D .加入过量的K 2CO 3溶液,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解析:杂质离子为Ba 2+, 可加CO 2-3或SO 2-4, 使之形成沉淀除去, 但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 需用钾盐, 可选用K 2CO 3溶液, 过量的K 2CO 3滴加适量稀硝酸可除去, 若使用K 2SO 4, 则在后续步骤中无法除去过量的K 2SO 4.二、非选择题4.(2016·全国卷Ⅲ改编)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 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a 、d 、e__(填标号).a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 .玻璃棒用作引流c .将滤纸湿润, 使其紧贴漏斗壁d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解析:过滤操作时, 漏斗末端颈尖要紧靠烧杯壁、滤纸紧贴漏斗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 液面边缘要低于滤纸边缘, 用玻璃棒引流, 不能用玻璃棒搅拌, 以防滤纸破碎, 因此不规范的操作是a 、d 、e.5.(2017·龙岩高一检测)甲、乙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 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 2-4. 导学号 7391858(1)甲的实验为试样A (无色溶液)―――――→BaCl 2溶液白色沉淀――――――→加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 因为试样A 中若含有__Ag +__(仅填一种离子)也会有些现象.(2)乙的实验为试样B (无色溶液)――→试剂Ⅰ现象Ⅰ――→试剂Ⅱ现象Ⅱ若乙方案合理, 回答:其中试剂Ⅰ是__稀盐酸__, 现象Ⅰ是__无明显现象__;试剂Ⅱ是__BaCl 2溶液__, 现象Ⅱ是__产生白色沉淀__.解析:(1)若试样A 中含有AgNO 3, 加入BaCl 2溶液, 2AgNO 3+BaCl 2===2AgCl ↓+Ba(NO 3)2, AgCl 不溶于稀盐酸.(2)SO 2-4的检验选用稀盐酸和BaCl 2溶液, 需先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后再滴加BaCl 2溶液, 试剂不能错, 顺序不能颠倒.6.物质提纯与分离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重结晶)、萃取、洗气、升华、高温灼烧等. 导学号 7391858(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 3微粒, 可以采取__过滤__方法.(2)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应用__高温灼烧__方法.(3)除去CO 气体中的CO 2, 可选用__洗气__方法, 将混合气体通入__浓氢氧化钠溶液__(填“浓氢氧化钠溶液”或“食盐水”)解析:(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 3微粒, 为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则选择过滤. (2)碳酸钙不稳定, 加热后生成氧化钙, 所以可用加热的方法分离.(3)除去CO 气体中的CO 2, 可选用洗气的方法, 将混合气体通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7.实验室欲从混有Na 2SO 4、NH 4HCO 3的NaCl 中得到纯净的NaCl.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制取纯净的NaCl 溶液. (已知:NH 4HCO 3=====△NH 3↑+CO 2↑+H 2O)导学号 7391858(1)进行操作①可选择的最常用仪器是__坩埚__.(2)操作②不用硝酸钡溶液的理由是__用Ba(NO 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 -3, 在后续操作中无法除去__.(3)进行操作②后, 判断SO 2-4已除尽的方法是__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 2溶液, 若无沉淀生成说明SO 2-4已除尽__.(4)操作③的目的是__除去过量的Ba 2+__, 为什么不先过滤再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先加Na 2CO 3后过滤, 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__.(5)操作④的目的是__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 2和HCl__.解析:(1)操作①的目的是使NH 4HCO 3受热分解, 最常用仪器是坩埚.(2)操作②用Ba(NO 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 -3, 在后续操作中无法除去.(3)判断SO 2-4已除尽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 2溶液, 若无沉淀生成说明SO 2-4已除尽.(4)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先加Na2CO3后过滤, 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5)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8.欲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氯化钠溶液, 设计了下面的操作方案. 根据方案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7391858(1)称量粗盐样品m g, 在托盘天平左盘上放__粗盐(放在称量纸上)__, 右盘上放__砝码(放在称量纸上)__.(2)过滤时, 漏斗下端管口__应靠在烧杯内壁上__, 漏斗里液面应__低于滤纸的边缘__.(3)蒸发操作时应将液体放在__蒸发皿__中加热, 等加热至__剩余较少液体__时即停止加热.(4)在样品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CaCl2+Na2CO3===CaCO3↓+2NaCl__.(5)在滤液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除去过量的Na2CO3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解析:(1)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2)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3)蒸发在蒸发皿中进行, 当加热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 用余热蒸干.(4)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5)盐酸也是除杂试剂, 用于除去所加的过量碳酸钠.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1.(2017·北京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C)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 可以直接用大量的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 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上的安全警示标记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 都要加垫石棉网, 以防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 可以直接用大量的水冲洗, 然后再用少量的NaHCO3溶液涂抹, A正确;取用化学药品时, 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上的安全警示标记, B 正确;有些仪器如试管就不需垫石棉网, 可以直接进行加热, C错误;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应该扇闻, D正确.2.(2017·海南高考)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导学号 739185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C)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4.(2017·济宁高一检测)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 其中有两处错误的选项是导学号 7391858(B)5.(2017·合肥高一检测)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 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导学号 7391858(C)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6.(2017·汕头高一检测)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再滴入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则该溶液中导学号 7391858(B)A.一定有SO2-4B.可能有SO2-4或Ag+C.一定无Ag+D.可能有CO2-37.(2017·安庆高一检测)请完成下列化学实验安全的有关问题:导学号 7391858(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②④__(填序号).①用排水法收集O2结束时, 先撤酒精灯, 再撤导气管;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不要朝着任何人;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④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点燃H2前, 为什么要检验其纯度?__氢气不纯, 点燃时易发生爆炸__;如何检验H2的纯度?__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H2, 用拇指堵住管口, 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 若听见“噗”的声音, 说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说明收集的氢气不纯__.解析:(1)①用排水法收集O2结束时, 为了防止倒吸, 先撤导气管, 再撤酒精灯;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不要朝着任何人;③应该熄灭酒精灯后再添加酒精;④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故选②④.(2)氢气不纯, 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H2, 用拇指堵住管口, 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 若听见“噗”的声音, 说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8.(2017·太原高一检测)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7391858混合物――→操作①溶液――→加入适量试剂a操作②沉淀A――→试剂b溶液――→蒸发、结晶干燥固体B滤液――→蒸发、结晶干燥固体C(1)操作①的名称是__溶解__, 操作②的名称是__过滤__.(2)试剂a是__K2CO3__(填化学式, 下同), 试剂b是__HCl__, 固体B是__BaCl2__.(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BaCl2+K2CO3===BaCO3↓+2KCl__. 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BaCO3+2HCl===BaCl2+H2O+CO2↑__.解析:(1)操作①为将混合物溶解, 操作②得到沉淀与滤液, 操作名称为过滤.(2)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将Ba2+沉淀, 然后再加试剂b最终制备固体B(BaCl2), 所以a应该为K2CO3, b应该为HCl.(3)BaCl2+K2CO3===BaCO3↓+2KCl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每组中的两组物质, 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导学号 7391858(B)A.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B.汽油和水、苯和水C.食用油和水、醋酸和水D.葡萄糖和水、酒精和水2.下列萃取和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煤油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 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D)A.饱和碘水和煤油加入分液漏斗中后, 塞上上口部的塞子, 且一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一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B.静置, 待分液漏斗中溶液分层后, 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上层液体在分液漏斗中保存3.(2017·合肥高一检测)为了达到下列实验目的, 所采用的方法合理的是导学号 7391858(C)A.溴水中提取溴:分液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取氯化钠:蒸馏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B)A.蒸馏完毕后, 应先停止加热, 待装置冷却后, 停止通水, 再拆卸蒸馏装置B.蒸馏时的接收装置如图C.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 后从上口倒出水层D.做蒸馏实验时, 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 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 应立即停止加热, 冷却后补加解析:蒸馏完毕后, 应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由于此时装置内还有一定量的蒸气, 因此要继续通冷却水, 待装置冷却后, 停止通水, 再拆卸蒸馏装置, A正确;蒸馏时, 接馏分的锥形瓶不用塞子密封, 否则液体无法正常流下, B错误;萃取分液时, 先把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再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正确;做蒸馏实验时, 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 以防暴沸, D正确.5.(2017·重庆高一检测)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C)A.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B.分液时, 先把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再打开活塞C.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 分层时上层呈紫红色, 下层是颜色变浅的碘水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个容器中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A)A.只要是液体混合物就可用蒸馏来分离B.蒸馏时, 应使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分液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称量时, 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 后加质量小的砝码7.(2016·上海高考)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C)试样↓适量水→操作Ⅰ↓操作Ⅱ↓KNO3←操作ⅢA.操作Ⅰ是过滤, 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 趁热过滤, 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 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8.如果花生油中混有少量水, 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导学号 7391858(C)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9.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碘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导学号 7391858(B)A.分液、萃取、蒸馏B.分液、蒸馏、萃取C.萃取、蒸馏、分液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互溶且密度相差较大, 应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溶液应该加入生石灰后进行蒸馏操作;碘的水溶液应该用苯或者四氯化碳进行萃取.10.Ⅰ.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 导学号 7391858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 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 将a、b、c、d 填入适当的空格中.(1)除去NaOH溶液中悬浮的CaCO3:__b__.(2)从溴水中提取溴:__c__.(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__a__.(4)与海水晒盐原理相符的是__d__.Ⅱ.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 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过程可分为如下各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 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振荡, 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最后关闭活塞, 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 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口的小孔;H.静置、分层.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C__→__B__→__D__→A →__H__→G→E→F.(2)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使分液漏斗内外压强一致, 便于液体流出__.解析:Ⅰ.(1)CaCO3不溶于水,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aCO3. (2)溴易溶于有机溶剂, 采取萃取分液的方法提取溴.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利用水容易蒸发、杂质不易蒸发的特点, 采用蒸馏的方法. (4)海水晒盐利用的是蒸发的原理, 把水蒸发出去.Ⅱ.(1)萃取实验的步骤: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把混合液加入分液漏斗中→倒转漏斗振荡, 并不断放气→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上→静置→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旋开活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因此顺序是C→B→D→A→H→G→E→F. (2)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使分液漏斗内外压强一致, 便于液体流出.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1.已知乙酸异戊酯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在洗涤、分液操作中, 应充分振荡, 然后静置, 分层后的操作是导学号 7391858(D)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解析:乙酸异戊酯的密度比水小, 所以在分液漏斗中乙酸异戊酯在上层, 水在下层, 分液时应先将水从下口放出, 再把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2.如图是实验室蒸馏装置图. 可利用此装置将海水淡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C)A.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海水中B.蒸馏时冷水的流向应由上而下C.利用此法淡化海水蒸得淡水质量高, 但能耗大D.蒸馏时温度计位置应在离液面2~3 cm处解析: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 而不是溶液的温度, 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冷却水流向是由下而上.3.(2017·泰安高一检测)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 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 其方法较多, 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 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导学号 7391858(B)A.过滤法B.蒸馏法C.分液法D.萃取法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2-4, 除BaCl2溶液外, 还需要的溶液是导学号 7391858(B)A.H2SO4B.HClC.NaOH D.NaNO35.(2017·荆州高一检测)选择下列合适的实验方法分离或除杂, 将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 导学号 7391858A.加热升华法B.蒸发结晶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D.分液法E.蒸馏法F.过滤法G.点燃法H.洗气法(1)分离沙子和碘的混合物__A__.(2)除去CO中的CO2__H__.(3)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__D__.(4)酒精和水__E__.(5)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__E__.解析:(1)碘受热易升华, 沙子无变化, 选A. (2)除去CO中的CO2,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除去CO2, 选H. (3)水和苯不相溶, 采用分液法分离, 选D. (4)酒精和水互溶, 但沸点不同, 采用蒸馏法分离, 选E. (5)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但沸点差异较大, 则选择蒸馏法分离, 选E.6.根据要求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及相应名称:导学号 7391858(1)分离Na2CO3溶液和乙酸乙酯(难溶于水的液体), 选__③__, 操作名称为__分液__.(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选__③__, 操作名称为__萃取分液__.(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 选__⑤__, 操作名称为__洗气__.(4)粗盐提纯, 选__①②__, 操作名称为__过滤、蒸发结晶__.解析:(1)乙酸乙酯是难溶于水的液体, 与Na2CO3溶液混合会分层, 可以用分液法分离.(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可用萃取分液法. (3)⑤可以用作洗气瓶,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气体. (4)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结晶.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改编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C)A.2 mol的盐酸B.0.1 mol氢C.0.3 mol HCl D.4 mol的氧元素2.(2016·海南高考改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若光解0.02 mol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D)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 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2 mol Fe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量解析:根据2H 2O=====光解2H 2↑+O 2↑, 光解0.02 mol 水, 可产生0.02 mol H 2和0.01 mol O 2, C 错误;生成H 2的质量为0.04 g, A 错误;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2个, B 错误;0.02 mol Fe 与稀硫酸反应产生0.02 mol H 2, D 正确.3.(2017·三明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 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 C ) A .物质的量就是指物质的多少B .原子、电子、中子、桌子等都可用物质的量来描述C .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物理量D .相同物质的量的SO 2和SO 3的质量相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 D ) A .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mol -1 B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的简称 C .摩尔只能用于计量纯净物 D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 -15.(双选)下列有关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说法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 BC ) A .0.012 kg 12 C 含有的12C 是N A 个 B .N A 个水分子的质量是18 g·mol -1 C .1 mol 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个D .含有N A 个氧原子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 D ) A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B .1 mol NaOH 的质量是40 g·mol -1 C .1 g H 2和1 g N 2所含分子数相等D .等质量的N 2、CH 4、CO 、H 2O 中, CH 4所含分子数最多7.(2017·南昌高一检测)下列气体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导学号 7391858( D ) A .0.25 mol C 2H 6 B .0.5 mol N 2 C .7 g COD .24 g O 2解析:A 中分子数为0.25N A , B 中分子数为0.5N A , C 中分子数为7 g 28 g·mol -1×N A =0.25N A ,D 中分子数为24 g32 g·mol -1×N A =0.75N A .二、非选择题8.(1)等质量的CO 和CO 2, 物质的量之比为__11∶7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11∶14__.导学号 7391858(2)1.5 mol H2SO4的质量是__147__g, 其中含有__3__ mol H, 含有__96__g氧原子.(3)9.03×1023个氨分子含__1.5__mol NH3, __4.5__mol氢原子, __15__mol电子.解析:(1)由公式n=mM可知, 质量相等时,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故等质量的CO 和CO2, 物质的量之比为44∶28=11∶7, 氧原子个数比为(11×1)∶(7×2)=11∶14.(2)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 所以1.5 mol H2SO4的质量是147 g, 含有3 mol H, 含有6 mol的氧原子, 即96 g氧原子.(3)根据n=N/N A, 可知9.03×1023个氨分子即1.5 mol NH3, 所以含4.5 mol氢原子, 1个NH3中含有10个电子, 所以1.5 mol NH3含有15 mol电子.9.(2017·郑州高一检测)(1)0.3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1.806×1023__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导学号 7391858(2)含0.4 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2-4的物质的量是__0.6_mol__.(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 则C的摩尔质量为__106_g·mol-1__.(4)有以下四种物质:①22 g二氧化碳;②8 g氢气;③1.204×1024个氮气分子;④4 ℃时18 mL水它们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②__, 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②__, 质量最大的是__③__, 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__③__. (均填序号)解析:(1)0.3 mol NH3分子中含质子数为0.3 mol×10×6.02×1023mol-1=1.806×1024, 每个H2O分子中有10个质子, 故含1.806×1024个质子的水分子数为 1.806×1024÷10=1.806×1023.(2)Al2(SO4)3中n(Al3+)∶n(SO2-4)=2∶3, 即0.4 mol∶n(SO2-4)=2∶3, n(SO2-4)=0.6 mol.(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C)=16 g+20 g-31.76 g=4.24 g, M(C)=4.24 g0.04 mol=106 g·mol-1.(4)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①n(CO2)=0.5 mol, ②n(H2)=4 mol, ③n(N2)=2 mol, ④n(H2O)=1 mol, 由此可知分子数最多的是②;原子数最多的是②;各物质的质量为①22 g, ②8 g, ③56 g, ④18 g, 故质量最大的是③;各物质含电子数为①11 mol, ②8 mol, ③28 mol, ④10 mol, 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③.10.(1)请填写下表:导学号 7391858SO 2-4 96 g·mol -1 __0.1_mol__ __9.6_g__ 6.02×1022 O 2 32 g·mol -1__0.25_mol__8.0 g__1.505×1023__(2)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有的质量.①已知NH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则NH 3的摩尔质量为__17_g·mol -1__.②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已知a g 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 ,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aN A bg·mol -1__.③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 则铁的摩尔质量为__bN A _g·mol -1__.④1.28 g 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2,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64_g·mol -1__. 解析:(1)结合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得其相应摩尔质量, 由n =mM 关系式, 可推导其他未知量.(2)①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与摩尔质量相等, M (NH 3)=17 g·mol -1. ②由公式N =n ·N A =m M N A , 可得M =aN A bg·mol -1③由公式M (Fe)=N A ·m (Fe)=b ·N A g·mol -1.④由公式N =m M ·N A , 知1.204×1022=1.28 g M ×6.02×1023 mol -1,M =64 g·mol -1.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1.(2017·南充高一检测)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 C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 其近似值为6.02×1023 B .等物质的量的O 2与O 3, 所含氧原子数相同 C .在0.5 mol Na 2SO 4中, 含有的Na +数约是6.02×1023 D .O 2和O 3的摩尔质量都为16 g·mol -1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 有单位, 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 -1, A 错误;等物质的量的O 2与O 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2∶3, B 错误;0.5 mol Na 2SO 4中含有1 mol Na +, 个数约为6.02×1023, C 正确;O 2和O 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2 g·mol -1、48 g·mol -1, D 错误.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A)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 kg 12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 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3.(2017·梅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 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 (C)A.1 mol OH-的质量为17 g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1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236.02×1023g4.(2017·沈阳高一检测)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D)A.0.012 kg 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个B.N A的近似值为6.02×1023 mol-1C.1 mol 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个D.N A个Cl2的质量为35.5 g5.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导学号 7391858(D)A.18 B.18N A gC.186.02×1023g·mol-1D.186.02×1023g6.(2017·安庆高一检测)在①、②、③、④处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导学号 7391858__①2N A(1.204×1024)__②120_g__③2__④8__解析:1 mol CO(NH2)2含有4 mol H、1 mol O, 故2 mol CO(NH2)2含有8 mol H、2 mol O;分子数N=n×N A=2N A=2×6.02×1023=1.204×1024;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故其质量m=n×M=2 mol×60 g·mol-1=120 g.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导学号 7391858( B )A .22.4ab cN A LB .22.4bc aN A LC .22.4ac bN ALD .22.4b acN AL2.(2017·山东学业水平真题)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 A )A .1 mol NH 3含有N A 个氨分子B .标准状况下, 22.4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常温常压下, 1 mol CO 2气体的体积为22.4 LD .71 g Cl 2含有的氯原子数为N A3.(2017·日照高一检测)下列气体在同温度、同体积、同质量时, 压强最大的是导学号 7391858( D )A .CO 2B .COC .CH 4D .H 24.同温同压下, 等质量是SO 2和CO 2相比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 A )A .密度比为16∶11B .分子个数比为16∶11C .体积比为1∶1D .氧原子个数比为1∶1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7391858( A ) A .标准状况下, 5.6 L CO 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 AB .标准状况下, 2.24 L CCl 4(一个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C .标准状况下, 22.4 L N 2和H 2混合气体中含N A 个原子D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 和NO 含有的质子数相同解析:标准状况下5.6 L CO 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 mol, A 正确;标准状况下, CCl 4为液体, 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B 错误;由于氮气和氢气均是双原子分子, 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H 2混合气体为1 mol, 含有2 mol 原子, C 错误;同温同压下, 同体积的CO 和NO 分子数相同, 但是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各章节检测题)(共31套)最新高中人教化学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课时跟踪检测汇总(含所有课时练习附答案)课时跟踪检测(一)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选B 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项防止漏气。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B.可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C.用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D.尝一下实验室里酒精的味道解析:选A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在闻有毒气体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3.下列仪器常用于进行物质分离的是( )解析:选B 应用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可进行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4.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解析:选B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外洒;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解析:选A 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液化气都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A正确,C不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应在人少的空旷处燃放,B不正确;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容易因放热过多而导致酸液沸腾溅出,D不正确。

6.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该先关掉电闸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NaOH溶液解析:选D 关掉电闸以防二次伤害,A正确;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以防爆炸,B正确;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正确;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D错误。

7.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解析:选D 由过滤装置可知使用的仪器是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注意滤纸是实验用品不属于实验仪器。

8.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KCl、NaNO3B.水、酒精C.Na2CO3、CaCO3D.MgSO4、ZnSO4解析:选C A、D两组中的固体物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法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水与酒精都是液体,互溶后仍都可以透过滤纸,因此也不能采用过滤法分离;C组中Na2CO3能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可采用过滤法分离。

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过滤B.蒸发C.加热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1)除去NaCl溶液中的AgCl悬浮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潮湿食盐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gCl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溶有的O2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答案:(1)A (2)C (3)B10.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规范操作是顺利进行实验以及避免事故的保障。

(1)下列有关实验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不慎碰倒酒精灯而使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b.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氢氧化钠,立即用浓硫酸冲洗c.制取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若出现倒吸,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胶塞(2)请将下列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填在表格中。

(3)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不到气体b.造成环境污染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d.引起爆炸事故解析:(1)在实验室中,碰倒酒精灯引起的失火,不能用水浇灭,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a错误;浓硫酸有腐蚀性,b错误;制取O2用排水法收集时,出现倒吸的原因是装置内的压强减小,而松开试管上的橡胶塞可使内外压强相等,避免倒吸,c正确。

(2)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很可能会使酒精倾洒引起失火。

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若点燃的氢气不纯可能会发生爆炸。

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导致液体沸腾或飞溅,发生意外。

答案:(1)ab (2)着火爆炸液体飞溅(3)abcd1.下列有关安全措施不恰当的是( )A.实验室使用电器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B.实验结束后,应关好水龙头、排气扇及切断电源C.未经老师允许,可以带食物进实验室,可以边做实验边吃东西D.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准带出实验室解析:选C 用湿手接触电器容易触电;做完实验要做好善后工作,如洗刷试管、关掉电源等;实验室中的许多化学试剂是有毒或者有腐蚀性的,故边做实验边吃东西不符合实验操作要求;不能将实验室中的试剂带出实验室。

2.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C .当蒸发皿中的固体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 .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解析:选A 过滤时不可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B 错误;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 错误;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D 错误。

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B .取用化学试剂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试剂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 .闻任何化学试剂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试剂解析:选C 给玻璃仪器加热,不一定要加垫石棉网,如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4.某学生发现滴瓶中的溶液有悬浮物,拟用如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此操作中错误的地方有( )A .4处B .3处C .2处D .1处解析:选C 操作中错误的地方有2处:①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②漏斗颈的末端未与烧杯内壁相接触。

5.要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MgCl 2,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是( )A .加入适量Na 2SO 4溶液后过滤B .加入适量NaOH 溶液后过滤C .加入过量NaOH 溶液后蒸发D .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后过滤解析:选B NaOH 溶液与MgCl 2发生反应生成Mg(OH)2沉淀,再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Mg(OH)2,即可除去MgCl 2杂质。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 3=====MnO 2△2KCl +3O 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 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A .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 .溶解、洗涤、过滤、加热解析:选B 反应后剩余物为KCl 、MnO 2的混合物,利用KCl 溶于水而MnO 2不溶于水的性质,先溶解再过滤,然后洗涤、干燥即可。

7.某固体NaOH 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而含有杂质Na 2CO 3,若要将该固体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为( )A .溶解→加适量的BaCl 2溶液→过滤B .溶解→加适量的CaCl 2溶液→过滤C .溶解→加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D .溶解→加适量的盐酸→加热解析:选C 加入BaCl 2、CaCl 2溶液或盐酸会引入新的杂质Cl -,故A 、B 、D 的操作得不到纯净的NaOH 溶液。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 .加适量盐酸、过滤B .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 .加适量水、过滤D .加热(高温或灼烧)E .加适量盐酸、蒸发F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炭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CaCO 3不溶于水,而Na 2CO 3易溶于水,因此,加水后过滤干燥即可除杂。

(2)KCl 和K 2CO 3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可加入稍过量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

(3)利用高温分解法,使CaCO 3分解除去并生成CaO 。

(4)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炭粉不溶解,故可加适量水,过滤、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

(5)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采用结晶法分离除杂。

答案:(1)C (2)E (3)D (4)B (5)F9.为了除去KCl 固体中含有的少量MgCl 2、MgSO 4,可选用Ba(OH)2、HCl 和K 2CO 3三种试剂,按下列步骤操作: 固体――→加水 溶液――――→加过量A ―――→加过量B 操作Ⅰ滤液―――→加适量C ―――→加热煮沸 KCl 溶液――→操作ⅡKCl 固体 (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①加入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