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总布置设计
整车总布置工作内容
![整车总布置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acc955e960590c69fc376c1.png)
二、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内容
策划阶段
概念设计
工程设计
生产准备
试生产
MP
①设计变更管控:
②平台质量问题点检:
③现生产问题解决及协调:
线上 装车 问题 跟踪 表
评审 报告
路试 问题
制定设计变更方案,并校核、 组织推进。
根据平台车质量问题库确认 新车型是否存在或已改进相 应问题。
12
配合工厂装车,对发生的问 题进行确认、推进。
灯光配置 前后雾灯 卤素大灯 玻璃/后视镜 电动车窗+司机侧防夹 电动外后视镜+转向灯 内后视镜手动防眩目 遮阳板化妆镜 其他配置
行车电脑/平均瞬时油耗、续航里 程、水温、总里程、阶段里程
手动空调
座椅配置
电子防盗
织物座椅
车内中控锁+遥控钥匙
驾驶席手动六向/副驾驶手动四向 手刹未放提醒
前后中央扶手
锁车声音提示
2.4 总体结构及应用:
总体结构
概述
动力 底盘
外饰
主副 仪表板 门护板
座椅
安全 装置
顶棚 立柱
地毯
行李箱 护面
电气 装备
照明
企业 标识
示例
应用
开发部:整车产品描述、整车BOM等
规划部:商品竞争力、成本、收益分析
采购部/质保部/技术部:了解产品信息,支撑其职 能工作开展
生产部:了解产品信息,编制生产计划、物流配送、 供应商结算等
行业 发展
市场 调研
对同类型产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 查、使用调查、生产工艺调查、 样车结构分析与性能分析。
力求零件标准化、通 用化、产品系列化。
设计应遵守有关 标准、规范、法 规、法律,不得 侵犯他人专利。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728e0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e.png)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什么是总布置:总布置(Package& Layout)设计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第一步,是造型设计、车身设计、底盘设计、附件设计和电气设计的基础,站在整车开发的起点,全盘控制和协调整个汽车产品开发过程。
总布置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将汽车上的零件布置在该布置的位置上去,使其发挥出应有性能和功能。
为实现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充分准备和综合分析,策划合理的整车方案,并通过一定的程序确定下来,方案确定后,进行准确的布置和计算,并为各总成下一步开展的工作打好基础、准备条件、提出要求并与各专业组协同完成全部的设计,共同实现整车开发目标。
总布置工作内容分类:1、市场调研、竞争车型分析分析国际国内汽车设计流行趋势,各种车型销量情况,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开发车型;确定整车开发目标后,选定竞争车型,然后对竞争车型进行相应分析,俗称Benchmark。
2、整车方案了解客户需求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整车产品概念与方案;然后在选定平台车型基础上进行新车型开发可行性分析。
3、整车布置按区域分为机舱布置、乘客舱布置、行李舱布置、底盘下车体布置。
参与整车的产品定义,策划并负责整车主要总成的几何布置设计与运动校核,协调各系统方案的设计;校核各零部件是否满足结构、安装、维修、安全、噪声、热、振动等各方面的要求,并进行优化设计;协调供应商、客户及部件设计间的技术工作,使整车总布置达到各方面要求;4、人机工程研究人和汽车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
汽车设计要符合人的生理特征和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主要包括:乘员舒适性:可以从人体坐姿和周边空间、上下车方便性及视野等方面考虑。
储物空间:需要从乘员周围和行李箱进行分析。
人机界面:需要从机器设备的舒适性、可接触性、可视性和逻辑性,以及人的操作习惯、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分析。
5、法律法规国内外法规有GB、QC,EEC、ECE,SAE、FMVSS,JMVSS等。
根据国内外整车方面法律、法规,对设计方案及设计结果进行法律、法规分析,以保证最终设计的产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三章 车身总布置
![第三章 车身总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257e9173daef5ef7bb0d3c6b.png)
四轮驱动
无论发动机前置、中置还是后置,都可以采用 四轮驱动。四个轮均有动力,附着利用率最高,但 重量大、占空间,动力流失率比单轴驱动大。
四轮驱动过去只用于越野车,近年来随着限滑 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经能够精确 的调配扭矩在各车轮之间分配,出于提高操控性的 考虑,采用四轮驱动的高性能跑车也越来越多。
发动机的前后位置
影响
➢汽车的轴荷分配 ➢轿车前排座位的乘坐舒适性 ➢传动轴长度和夹角
布置
a 、减小传动轴夹角 :前置后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常布置 成向后倾斜状,使曲轴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1°~ 4°夹角,轿车多在3°~4°之间 。 b、前纵梁之间的距离: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轿车,必须 考虑吊装在发动机上的所有总成(如发动机、空调装置 的压缩机等)以及从下面将发动机安装到汽车上的可能 性。还应保证在修理和技术维护情况下,从上面安装发 动机的可能性。
(3)发动机后置后驱动 (RR)
a、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 (发动机、离合 器、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布置成一体)
b、改善了驾驶员视野; (汽车前部高度有条件 降低 )
特点: c、整车整备质量小; d、客厢内地板比较平整 ; e、乘客座椅能够布置在舒适区内; f、爬坡能力强; g、汽车轴距短,机动性能好。
1、 估算轴荷分布(FR轿车满载时最理想的轴荷分布为前 轴48%~49%,后轴52%~51%;FF的轴荷分布正好相反)。
2、还与离地间隙值及轴荷分布有关。
3、考虑前悬架和转向传动机构的布 置。
在总布置草图上,动力总成的 位置可由曲轴中心线与发动机气 缸体前端的交点k和曲轴中心线的 倾角(3-4度)两个参数来确定。
主要缺点: a、后桥负荷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倾向; b、前轮附着力小,高速行驶时转向不稳定,影响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29cf5a32b160b4e777fcfb7.png)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 定义汽车总布置是指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 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与安装位置能否满足整车空间尺寸的 要求,使其在安全性、拆装便利性以及与人体的关系合理性等多个方面协调 可靠,达到最优结果。
二、整车布置基准线 工作步骤如下图I■■ ■■初步参数确定绘制总布置草图校核总布置方案整车布置基准线注:1.均应在汽车营群雄窸下进行之母图时应将汽耳前融荏左侧■1车库上平面线纵粱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粱的上缘面在侧(前) 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它作为垂直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z 坐标线,向上为“ +”、向下为“-”。
有些客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 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 0.5 °〜1.5 ° ,使车架呈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 速时,客厢可接近水平。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 地面画成斜的。
| 2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它作为纵向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即 z 坐标线, 向前为“-”,向后为“ +”。
3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曲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用它 作为横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即 y 坐标线,向左为“ +”、自右为“-”, 4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 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踏板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称为前轮垂直线。
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当车架与地 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轿车)。
形式发动机昼矍驱动形式载客量装或量基准线/面确定同图的零线确定整车方式方和标注 酬定正负要求和琴数的 整车工况 是再合 结构尺寸三、各部件的布置各部件的布置主要包括传动、转向、悬挂、制动等,下面来一一看看:11、传动系的布置由于电动机、无极变速器装成一体,所以在电动机位置确定后,包括电动机、无极变速器在内的动力总成位置也随之而定。
整车总布置设计
![整车总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bdf7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c.png)
车型
花冠
宝来
伊兰特
标志307
本田思域
尺寸
950
925
945
985
920
车型
花冠
宝来
伊兰特
标志307
本田思域
分数
7.44
6.78
7.28
8.00
7.22
四、整车总布置设计 1、动力匹配 2、发动机舱及下车身布置 3、造型过程简述 4、草图阶段的总布置工作 5、CAS阶段的总布置工作 6、油泥阶段的总布置工作 7、工程阶段的总布置工作
1.产品描述: 专业处室对自己所负责的零件在新车型中的状态的基本描述,是前期布置工作的重要参考。总布置应该对其中COP 零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需要掌握的信息:
四、整车总布置设计
总布置需要校核的法规:
涉及整车造型相关需校核确认的12项法规项(GB-EEC-ECE部分) GB11562-94(77/649EEC) 前方视野 GB15084-94(71/127/EEC) 后视镜 GB14167-93(76/115/EEC) 安全带固定点 GB4094-1999(78/316/EEC)仪表可视 GB/T17346 (ECE R35)踏板间距 GB11550-1995 (74/408/EEC)座椅头枕 GB11566-1995 (74/483/EEC)外部凸出物 GB 15741-1995 (70/222/EEC)牌照板 GB11552-1999 (76/60/EEC)汽车内部凸出物 GB4785-1998 (76/756/EEC)汽车灯具及信号位置 GB 17354-1998 (ECE R42)前后端保护 GB7063-94 (78/549/EEC)汽车护轮板
整车总布置设计流程
![整车总布置设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ca306c1eb91a37f1115c8d.png)
整车总布置设计流程我们在对一辆“全新整车进行总体布置设计”和一辆“整车局部改型设计布置”时,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
以下我们探讨一下全新整车总体设计布置方法。
首先,总布置设计人员要确定整车设计思想,即明确设计任务书。
在总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先确定整车主要尺寸参数、主要性能参数、质量参数以及各系统总成基本型式,选择发动机和轮胎型号等等。
这些属于初步的布置与方案设计阶段,即Layout阶段。
随着设计工作进行到车身零部件逐步选定或设计逐步完成阶段就进入精细设计阶段,即所谓的精确布置与虚拟装配检查阶段,即packaging阶段。
初步确定这些参数是进行整车总布置设计的首要工作。
这些尺寸和参数的确定不可能靠精确的公式计算出,一般根据新产品开发计划和性能要求, 在大量的市场车型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同类车型,选择相应的样车作为初步确定参数的依据。
同时还应注意所确定的参数要符合各种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然后,根据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尺寸和设计要点,由造型设计师设计出各种汽车外形效果图和模型,然后确定汽车的车内设施设计。
选定最佳方案后,再交总体设计师进行整车总体布置设计,确定整车总体参数后,进行油泥造型,定稿后再由总布置设计师进行整车总体详细布置设计。
整车总体设计尺寸参数主要包括: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悬、后悬、轮距(前轮、后轮);离去角、接近角、最小离地间隙等。
一般来说,随着总体设计参数的确定,其车身上的主要尺寸参数也可初步确定。
随着整车总体设计参数和车身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其它尺寸参数应在布置设计中逐步具体化,并使其满足主要尺寸的要求;反之,初步确定的整车及车身主要尺寸参数在布置设计的不断深化中又能得到反复修正,以致最终被确定出来。
整车总布置确立了汽车的长、宽、高、轴距、轮距等的控制尺寸,轴荷分配范围以及水箱、动力总成、前后桥、传动轴和车轮等的轮廓尺寸和位置等后,再参考同类车型有关数据作为借鉴。
设计人员即可初步确定前悬和后悬的长度、前后风窗位置和角度、发动机罩高度、地板平面高度、前围板位置、座椅布置、内部空间控制尺寸、方向盘位置角度和操纵机构及踏板的相互位置等。
汽车总布置设计(全)
![汽车总布置设计(全)](https://img.taocdn.com/s3/m/d6dffba265ce0508763213be.png)
不同类型的汽车有不同的轴数和驱动型式,这主要根据使用条件、用途、工 厂的生产条件、制造成本及公路的轴荷限值等因素进行选择。
最常用的是两轴、后驱动 4×2 式汽车,其中轿车还可以采用 4×2 前驱动式 结构。对于一般总重小于 19t 的汽车,都采用 4×2 后驱动的布置型式(前驱动 的轿车除外),因为这种汽车结构简单、布置合理、机动性好、成本低、适合于
定,然后进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计算质量参数前,要列出各大总成的质量,再定出空载和满载时各总成的质
心至前轴和地面的距离,最后计算出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和质心至前轴、地 面的距离。
整车总布置应提供以下参数,为总成开发提供原始数据。 (1)整车的外廓尺寸; (2)轴距和前、后轮距; (3)前悬和后悬长度; (4)车头、驾驶室和发动机、前轮的布置关系; (5)轮胎型号、静力半径和滚动半径、负载能力; (6)车箱内长及外廓尺寸; (7)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及相应转速; (8)变速器头档速比(2 种)和档位数; (9)后桥总速比(可有几种); (10)最高车速; (11)最大爬坡度; (12)整备质量及载质量; (13)转向盘直径,车轮转角及最小转弯直径 (14)前轮接地点至前簧座的距离; (15)前簧中心距; (16)后簧中心距; (17)车架前部和后部外宽; (18)车架纵梁外形尺寸及横梁位置; (19)前簧作用长度; (20)后簧作用长度; (21)前簧非悬架质量; (22)后簧非悬架质量; (23)后轮毂及制动器总成质量。 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
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与轮胎额定负荷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大多数汽车的轮胎负荷系数取为 0.9~1.0,以免超载。轿车、轻型客车及 轻 型 货 车 的 车 速 高 、轮 胎 受 动 负 荷 大 ,故 它 们 的 轮 胎 负 荷 系 数 应 接 近 下 限 ; 对在各种路面上行驶的货车,其轮胎不应超载。在良好路面上行驶且车速 不高的货车,其轮胎负荷系数可取上限甚至达 1.1;对车速不高的重型货 车、重型自卸汽车,此系数亦可偏大些。但过多超载会使轮胎早期磨损, 甚至发生胎面剥落及爆胎等事故。试验表明:轮胎超载 20%时,其寿命将 下降 30%左右。
整车总布置硬点设计规范
![整车总布置硬点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b3826ba011ca300a6c390d9.png)
XXXXXX 有限公司整车总布置硬点设计规范XXXXXX 有限公司发布20100000000发布20100000000 实施目录一概述. (2)二整车设计基准. (2)1.1 整车坐标系. (2)1.2 整车设计状态. (2)三整车总体设计硬点. (3)3.1 整车外部尺寸参数控制硬点 (3)3.2 底盘系统布置主要控制硬点 (5)3.3 人机工程布置设计硬点 (8)四结束语. (9)一概述整车的总布置设计过程是设计硬点(Hard Point)和设计控制规则逐步明确、不断确定的过程。
设计硬点是确定车身、底盘与零部件相互关系的基准点、线、面及控制结构的统称,主要分为安装装配硬点(简称ASH,包括尺寸与型式硬点)、运动硬点(简称MTH )、轮廓硬点及性能硬点等四类。
设计硬点的确定过程就是总布置设计逐步深化的过程,后续的设计工作必须以确定的设计硬点为基础展开。
但随着设计的深入和方案的修改完善,部分设计硬点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
所有硬点值都是在整车坐标系下的坐标值,长度值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十分位为估计值(四舍五入)。
角度值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十分位为估计值(四舍五入),用度分秒表示时书写到分。
长度单位未注明均为mm ,角度单位未注明均为°。
所有未注明的安装硬点均指与车身配合面上车身孔的几何中心点的坐标,例如:配合圆孔的坐标指配合面车身圆孔圆心坐标,椭圆孔或长圆孔的坐标指配合面椭圆孔或长圆孔的几何中心点的坐标,方形孔的坐标指配合面对角线交点的坐标。
二整车设计基准1.1 整车坐标系电动乘用车设计过程中,整车总布置在设计软件三维环境下进行。
整车坐标系采用右手坐标系,它是总布置设计和详细设计中的基准线。
整车坐标系与设计软件中整车文件的绝对坐标系重合。
整车坐标系的定义如下:高度方向,取汽车车架中间平直段的上平面为Z 轴零线,上正下负;宽度方向,取汽车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为Y 轴零线,以汽车前进方向左负右正;长度方向,取通过设计载荷时汽车前轮中心的垂线为X 轴零线,前负后正;整车坐标系原点即为三个坐标轴的交点。
整车总布置设计
![整车总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7f5d17cc7931b765ce1509.png)
整车总布置设计.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男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
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易受美貌迷惑;女人爱用心看男人,最易受伤心折磨。
1. 概述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1) 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使用要求出发,正确选择性能指标、质量和主要尺寸参数,提出总体设计方案,为各部件设计提供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2) 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3) 对整车性能进行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实现;(4) 协调好整车与总成之间的匹配关系,配合总成完成布置设计,使整车的性能、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
1. 2 设计原则、目标(1)汽车的选型应根据汽车型谱、市场需求、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的产品发展规划进行。
(2)选型应在对同类型产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使用调查、生产工艺调查、样车结构分析与性能分析及全面的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3)应从已有的基础出发,对原有车型和引进的样车进行分析比较,继承优点,消除缺陷,采用已有且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与结构,开发新车型。
(5)涉及应遵守有关标准、规范、法规、法律,不得侵犯他人专利。
(6)力求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
1. 3 汽车设计过程(1)调查研究与初始决策:选定设计目标,并制定产品设计工作及方针原则。
(2)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及对开发目标制定的工作方针、设计原则等主导思想提出整车设想,即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或构思设计。
(3)绘制总布置草图,确定整车主要尺寸、质量参数与性能以及各总成的基本形式。
(4)车身造型设计及绘制车身布置图:绘制不同外形、不同色彩的车身外形图;制作相应的造型的1:5整车模型;从中选优后,再制作1:5或1:1的精确模型。
(5) 编写设计任务书;(6) 汽车总布置设计;(7) 总成设计;(8) 试制、试验、定型。
2.整车型式的选择根据设计原则,目标和用户的需求特点,整车设计人员要提出被开发车型的整车型式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发动机的种类和型式;(2)轴数和驱动型式;(3)车头和驾驶室的型式及与发动机、前轴(轮)的位置关系;(4)轮胎的选择。
汽车设计的内容包括整车总体设计
![汽车设计的内容包括整车总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1dcd52ad02de80d4d8405c.png)
汽车设计的内容包括整车总体设计、总成设计和零件设计。
整车总体设计又称为汽车的总布置设计,其任务是使所设计的产品达到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要求,并将这些指标分解为有关总成的参数和功能。
3.1 整车总布置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对车手的体型和坐姿定下整车的初步控制尺寸进行各项数据的测量,并在CATIA中建模(如图1),确立车架的宽度长度、车身高度等。
车架的宽度一般能满足车手乘坐要求,并能排线(刹车线、油门线、电线),安装车身即可,尽量取小。
这样,在保证车架用料少的同时,也利于车身设计的流线型。
车身高度尽量低矮,一般可以取发动机竖直放置时的最高点,这个高度车手躺下时的视野一般是可以保证的。
底盘高度要保证有尽量大的离地间隙,同时又不能使得重心太高,以免高速过弯时翻车。
轮距轴距不必考虑太多。
轮距轴距的计算、前后载荷分配等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地面附着力。
我们的节能车的驱动力还没有能大到可能超过地面附着力的程度。
所以只要保证不干涉即可(驱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改造,当发动机输出的转矩过大时才要考虑此因素)。
3.2 车架的设计计车架要先了解钢材和焊接,怎么对各种钢材加工,并把车架搭出来。
同时,也是能用到有限元分析软件比较多的地方,通过最优的结构用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大的刚度(车架的设计中减轻重量是比较关键的)。
车架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其他组件,并保证安装的稳定性。
所以设计车架要了解转向、车身和后轴,思考怎么将他们可靠地定位。
同时,车架的很多尺寸都来源于其他部分的设计。
我们设计的节能车采用第23号钢(含碳量0.23%)料焊接而成,分别采用了车架20×20×1,20×20×2焊接矩形钢管、20×20×2角钢。
车架采用边梁形式,中间主要承载部份以金型材搭建,前桥以及后桥等受力较大部分由焊接矩形钢管以及20×20×2角钢搭建,前悬以及发动机支架等非大承载部位由20×20×2角钢搭建。
整车总布置设计-新
![整车总布置设计-新](https://img.taocdn.com/s3/m/68e046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5.png)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高 效处理和分析,为整车总布置设计提 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设计评估和优化 建议。
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化方法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化方法中,人工智 能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 和分析,从而为整车总布置设计提供 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设计评估和优化建 议。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自 学习能力,不断优化和改进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目标和约束条件,制定合理的整车总布 置设计方案。
优化与评审
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和评审,确保整车总布 置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重要性
1 2
提高整车性能
合理的整车总布置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动力 性、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
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优化设计,可以减少零部件数 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
总结词
通过建立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以找出最优设计方案。
详细描述
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是通过建立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以找出最优设计方案的方 法。这种方法可以模拟车辆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从而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
乘员舒适性
关注乘员的坐姿、视野、出入舱等人体工程学因 素。
行李箱使用便利性
优化行李箱设计,方便乘客放置行李物品。
符合法规要求
安全性法规
确保整车设计符合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法规要求。
环保法规
满足排放和噪声控制等环保法规的限制。
尺寸法规
遵守关于车辆尺寸、轴荷分配等方面的法规限制。
03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具体 内容
整车总布置图的绘制及各总成
![整车总布置图的绘制及各总成](https://img.taocdn.com/s3/m/56dd7e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6.png)
无论是那种车型,都应考虑车架上表面至地面的距离(或至车轮 中心的距离),该距离越小越好,这样可以保证汽车的货箱底板能降 至离地面距离最小(保证轮胎的跳动间隙),并能保证车箱纵、横梁 有足够的断面高度,以满足其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降低改 装车改装部分的质心高度。
•.
3.前轴落差的确定
当前轮中心确定后,根据选定的车轮外倾角定出主销中心的高度 位置,然后选一合理的前轴落差值(前簧座上表面至主销中心的距 离),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取大些,如果一级落差不够,还可以 在两簧座中间部分再出第二级落差,但要考虑最小离地间隙不能太小。 两级落差的前轴工艺性稍差些。
•.
8.转向系的布置
转向系统的布置,主要是保证驾驶员操纵轻便、舒适,并使汽车 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敏度,转弯时减少车轮的侧滑,减轻转向盘上 的反冲力和有自动回正作用。
转向系布置的关键要保证转向传动装置及拉杆系统有足够的刚度 和较小的传动比变化量。
转向机及转向柱的固定要牢靠,角度及转向盘的高度位置应保证 驾驶员操作灵便,手臂没有被架高的感觉,抬腿蹬踏板时不碰转向盘。
⑥单根传动轴不易过长,必要时可加中间支撑,变成两根或多根传 动轴传动。
轿车传动轴的布置,在不影响离地间隙的情况下,主要考虑车身地 板的传动轴鼓包越小越好,因此传动线可布置成中间低两头高的形式。
汽车研发:整车总布置设计方法和内容!
![汽车研发:整车总布置设计方法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1962b0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9.png)
汽车研发:整车总布置设计方法和内容!汽车和人一样,由各个器官组成,眼睛、嘴、鼻子长在脸上,脚长在腿上,手指长在手上,像下面这位美女,五官协调、端正、前凸后翘,一眼就能吸引大家的眼光。
汽车也是,发动机要布置在机舱里,轮子要装在底盘上,座椅布置在车舱内。
如此,汽车才会性能好、颜值高、好撩妹!说到布置今天漫谈君要和大家聊一聊整车总布置设计方法和内容汽车是由多个单元(子系统及连接零件)组成的整体,每个单元对整体的行为有影响,组成汽车的各单元对整体行为的影响不是独立的,同时汽车的行为不是组成它的任何单元所具有的,因此汽车具备系统的属性,对环境表现出整体性。
这样,汽车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各部件性能如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部件的协调和配合,取决于总体布置。
总体设计水平的高下对汽车的设计质量、使用性能和产品的生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有些美女的五官分开来看倒是不错,组合在一起就不一定了,而有些美女的五官不一定都特别精致,可是整体却让人惊艳!一、什么是总布置设计汽车总布置是指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与安装位置能否满足整车空间尺寸的要求,使其在安全性、拆装便利性以及与人体的关系合理性等多个方面协调可靠,达到最优结果。
二、总布置设计的作用1. 整车零部件、系统装配的继承,确保其装配性、空间间隙和功能安全;2. 实现功能参数的最佳空间利用(法律法规、碰撞、人机界面、功能、制造性、装配、售后和回收)并考虑消费者的利益;3. 整车运动学设计(重心位置、质量和运动);4. 采用标准化的人体模板来布置内部适应性及进出性、视野以及舒适性分析;5. 确保技术(制造)和造型的可实行;6. 生成汽车布置结果,为产品性能开发和制造提供基础。
三、总布置设计的任务1. 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使用要求出发,正确选择性能指标、质量和主要尺寸参数,提出总体设计方案,为各部件设计提供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2. 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3. 对整车性能进行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实现;4. 协调好整车与总成之间的匹配关系,配合总成完成布置设计,使整车的性能、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
整车开发中的总布置设计
![整车开发中的总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af7a42284ac850ac02424e.png)
1.0 总布置概述
总布置:各种属性需求的最优方案解决者
用户
协调性
驾乘环境及人机工程
结构件布置
属性
重量
成本售价
装配
汽车结构 目标设定&兼容性控制
集成???
总布置部门组织完成驾乘环境、人机工程、 整车机构的布置设计
性能工程集成控制,问题组织讨论解决
成功的项目 总布置开发
<开始>
<结束>
2.1 总体组织管理 2.1 总布置任务计划
Ford Taur us
6.1 7.5 7.1 7.8 7.3
Hond a
Acco rd 7.0
7.3
7.4
8.2
7.6
Mazd a6
6.2 7.6 6.1 8.3 7.2
Toyot a
Camr y 7.6
7.1
6.8
7.2
7.3
VW Pass
at
7.1 7.1 4.9 7.9 6.4
4. 电子模型:CAD数据集成 用户属性定义开发
3.13 市场用户意见反馈
对市场用户反馈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设计进行修改调整
汽车论坛
JD power
4.0 总布置开发流程
造型
总布置
市场目标解读
整车尺寸对标 驾乘环境布 置 人机工程目标设定
总布置方案规划
工程化、样车
各系统方案对标
整车尺寸布置方案 草图设计
驾乘环境布置 人机工程布置
草图分析
机舱初步布置方案
试制工程师需根据布置方案对零 部件状态是否正确进行检查管控, 且保证杂合车方案与布置方案一 致。
总布置组织相关人员对总布置 方案进行主观评价及测量,并 将杂合车问题进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总布置设计主要内容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二、汽车前舱总布置三、汽车底盘总布置四、汽车车身总布置五、运动校核六、性能计算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¾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含义: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部件结构和尺寸是否符合整车尺寸和参数的要求,使其达到最佳组合,得到合理的总布置方案。
¾汽车总布置的主要内容:布置的内容布置的项目空间布置(人机分析、法规校核)发动机、传动系的布置;悬架、轮胎的布置;座椅布置;踏板、变速杆等驾驶操作系统的布置;载货空间的布置;燃料箱、备胎的布置;车身及内、外饰件的布置性能相关项目布置油耗燃料箱容量制动性能质心位置、轮胎尺寸操纵稳定性轴距、转向器的位置、方向盘行程NVH性能传动轴夹角、发动机悬置、空滤器、消声器容量、排气吊挂、后视镜、仪表板横梁空气动力性能发动机罩前端高度、前风窗倾斜角、后风窗倾斜角、扰流板、空气进出风口机动性轮距、轴距、前后悬、转向齿条行程发动机冷却前格栅型式、散热器尺寸、前端开口面积¾汽车总布置的具体内容:¾整车总布置流程:¾整车坐标系:GB/T19234-2003¾整车总布置基准:1)车架上平面线(或车身地板主平面线);2)前轮中心线;3)汽车中心线;4)地面线;5)前轮垂直线¾整车总布置图:¾整车总布置图:二、汽车前舱总布置1)确定动力总成布置位置、安装角度。
2)发动机附件布置:进气系(空滤器、进气管)、排气系(前管、催化器)、冷却系(水箱,冷却液罐)、供油系(油泵、燃油滤清器、管路)等3)制动总泵、离合器总泵布置。
4)管路布置:冷却、空调、动力转向、制动、燃料等5)线束布置:电器线束、控制拉线等6)其它布置:ECU、冷凝器、蓄电池、ABS控制器、继电器盒、清洗液罐、动力转向液罐等7)前仓布置校核的内容间隙、传动轴跳动等¾准备工作:•前舱车身数模;•动力总成数模: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附件数模:水箱、风扇、前舱内已经固定的部件;•底盘件数模:副车架、转向机、控制臂、前横梁、轮胎等。
¾动力总成的布置:冷却系统副车架动力总成的布置,要体现几个关键的尺寸:•动力总成空间间隙(上部与机舱盖的间隙,前部与冷却系统的间隙,后部与DASH的间隙,下部离地间隙)•差速器中心与轮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冷却系统与前保最前点的间隙¾布置要满足间隙要求:¾发动机附件的布置:¾管路及线束的布置:¾布置要满足法规要求:¾传动轴运动校核:机油标尺查看、机油滤清器、空滤器滤芯、汽油滤芯的拆卸方便性,发动机油底壳及变速箱放油螺栓的接近性,洗涤液、动力转向油、副水箱或膨胀箱冷却液、制动液加注及检测的方便性,空调系统压力检查及制冷剂加注、蓄电池电量观察的方便性,汽油泵更换的方便性,排气管更换的方便。
¾布置要考虑维修方便性:三、汽车底盘总布置1)各个状态前后悬架轮心位置的定义2)前后悬架总行程定义3)各状态地面线位置定义4)整车姿态角定义5)前后悬架的布置6)备胎的布置7)油箱的布置8)排气管路的布置底盘初步预布置分析一般来说,现开发的车型都是涉及平台沿用,所以在现有平台上开发新车型比较普遍,简单点说平台沿用,基本上就确定了整个悬架系统的结构形式,硬点相对位置关系沿用,剩下的任务比较多的应该是悬架行程的调整,悬架弹簧刚度的调整、减震器的调整、或者是橡胶衬套以及缓冲块刚度曲线的调整。
(1)悬架上下行程的定义A、考虑整车整备质量以及整车装载质量与原有平台车型的差异,如果差异不大,则可以考虑现有车型前后悬架轮边行程与原有车型行程定义一致。
B、考虑整车各个状态相对于整备状态前后轴荷的变化与原有车型是否差异较大。
C、计算整车各个状态前后轴的偏频(前后悬架固有频率),一般控制在1.0-1.3HZ之间。
(2)整车姿态角的初步定义一般情况,设计状态:0.1-0.2deg,整备状态:0.4-0.6deg,满载:-0.05-0.05deg。
(3)各个状态轮心位置的定义考虑整车设计状态时离地间隙以及设计状态时整车姿态角的定义,设计状态轮心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然后根据不同载荷状态轴荷的增加可以初步定义各个状态下前后轮心的位置。
(4)地面线的绘制在轮胎的型号选定以后,轮胎的基本尺寸和型号就已经确定,只要知道各个状态下轮胎静负荷半径,就可以确定地面线了。
¾悬架的布置:¾减震器和弹簧的布置:¾油箱的布置:考虑碰撞法规、防火和加油方便¾备胎的布置:考虑取放方便¾排气管路的布置:¾轮胎包络分析:四、汽车车身总布置¾车身总布置概述¾车身布置相关概念¾人机工程分析¾法规校核分析车身总布置概述¾原则满足操纵方便性、乘坐舒适性和法规要求。
¾车身总布置主要内容a.确定车身内、外尺寸。
b.确定乘坐与操纵空间。
c.校核各项性能及法规要求的尺寸数据。
车身布置相关概念¾尺寸代码¾人体尺寸¾人体模型¾人体操纵范围¾眼椭圆¾头廓包络线¾车身断面尺寸代码尺寸代码具体含义参见SAEJ1100V004,GB/T19234-2003。
人体尺寸用5%、50%、95%三种百分位的人体尺寸分别代表矮小身材、中等身材和高大身材的人体尺寸。
二维人体模型样板由人体的躯干、靠背角基准杆、大腿、小腿和脚(带鞋)等几部分组成。
H P—跨点,H点;S P—肩点;K P—膝点;A P—踝点;AH P—踵点。
一般在1:1的车身内部模型或实车座椅上采用三维H点人体模型确定车身室内的H点位置和头部空间尺寸,它代表某一百分位的标准人体的立体模型。
三维人体模型1-上躯干重块;2-臀部重块;3-大腿重块;4-小腿重块;5-加载方向人体操纵范围人体的操纵范围是指人体在正常的驾驶姿势下,四肢所能控制(伸及)的区域,以及四肢动作时所能产生的作用力大小。
人体舒适姿势眼椭圆眼椭圆的定义:是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中时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
由于这种图形呈椭圆状,故称为眼椭圆。
眼椭圆样板的尺寸与人体百分位及座椅水平调节行程有关。
头廓包络线是指在乘坐状态下不同百分位的驾驶员和乘员的头廓线的包络线。
将头廓线样板上的眼点沿着眼椭圆样板上的上半部眼椭圆运动,并保持两样板上的自身坐标系平行,描绘出头廓线运动时的包络线便是头廓包络线。
头廓包络线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座椅可调节式的头廓包络线,另一种为座椅不可调节式的头廓包络线。
前者适合驾驶员的头部位置和头顶空间的设计,后者适合于后排乘员的头部位置和头顶空间的设计。
头廓包络线车身断面的结构形式、搭接关系、间隙设定、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典型断面的分析,可以确定车身的主体结构,同时典型断面也是后期工程分析的重要基础。
人机工程分析¾座椅的布置¾转向盘的布置¾变速杆和手制动杆的布置¾踏板的布置¾两盖的开启¾进出方便性以此H点代表人体布置与乘坐的位置。
设计H点:将二维人体模型放置在指定座椅位置上,在图面确定的与人体模型上H点相应的那一点。
R点:是制造商的设计参考点,是唯一的设计H点。
它是考虑了各种调整(水平,垂直,倾斜)之后的最后正常驾驶或乘坐位置上的H点;用于定位95%分位人腿尺寸的二维人体作图模板的参考点。
车身室内的人体布置就是二维人体模型样板在车身布置图上的安放,从而确定出设计的H点位置,并将脚跟放在压缩地垫表面上,地垫压缩量由制造商确定,压缩后的地垫厚度一般为18~20mm。
将脚的球形点(BOF)与油门踏板中心点重合。
球形点到脚跟点的距离可在175~203mm范围内选择。
¾踵点确定:根据前地板基准面的位置并参考同类车型,确定加速踏板中心点的位置,加入95%百分位的人体模板。
¾H点确定:尽量使人体模型处于最佳驾驶坐姿状态。
尺寸代码尺寸名称平均值最佳范围H跨点高度(mm)-250~300Q B靠背角(°)2520~30Q H躯干和大腿的夹角(°)10095~105Q K膝点角度(°)115100~130转向盘的布置转向盘布置的过程中,要考虑人体通过性。
考虑操纵舒适性,驻车制动点必须在H点前方,并且驻车制动点运动的边界线与变速操纵最大形成的最近距离需>40mm,要求变速杆的布置以人体H点为中心。
根据SAE要求,为满足人机要求,操纵球头到仪表板的距离需>50mm,且变速杆的行程范围要在给定范围内。
变速杆和手制动杆的布置踏板的布置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布置在地凸包与车身内侧壁之间。
在离合器踏板左侧,应当留出在离合器不工作时可以放下的左脚的空间,因此轮罩最好不要凸出到车箱内。
油门踏板一般比制动踏板稍低,要求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之间留有大于一只完整鞋底宽度(60mm)的距离。
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点应均布分布于H点两侧的最佳施力位置,位于H点两侧15mm~85mm的范围内。
油门踏板中心点布置在H点右侧145mm~190mm的范围内(操纵舒适性)。
两盖的开启行李箱盖发动机盖进出方便性乘员进出方便性是考察一款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影响上下车方便性的结构主要是车门、座椅及车门槛。
法规校核分析¾前视野校核¾后视野校核¾A柱盲区校核¾仪表板视野校核¾雨刮刮扫区域校核¾内部凸出物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