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常用验方

合集下载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发烧等。

中药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麻黄汤:麻黄汤是治疗感冒发烧的经典方剂,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

它有温里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2.三黄石膏汤:三黄石膏汤由黄芩、黄连、黄柏和石膏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生津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

3.银翘散:银翘散由连翘、桔梗、荆芥、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4.葛根汤: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组成,有发表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

适用于寒邪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体乏力等症状。

5.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提取而成,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

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感冒发烧有多种病因和病情,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避免盲目使用。

2.找专业医生的指导:中药方剂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合理使用和剂量过大或过小。

3.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方剂的疗效需要持续的服用才能发挥出来,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

4.注意饮食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增加营养,多喝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休息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综上所述,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以加快康复。

董幼祺辨治流行性感冒验案三则

董幼祺辨治流行性感冒验案三则
热 2 。前 天起发 热 , 温 3 . ℃ , 天 体 7 8 稍恶 寒 , 汗少 , 头 伴 晕恶心 , 咳 咽痛 , 轻 腹胀 纳呆 。昨 天在 外 院 就 诊 , 氨 予 曲南 、 巴韦林 等输 液 1次 , 热未 退 。昨下 午 起呕 吐 利 发 2次 , 时时 恶心 , 满食 少 , 来 本 院就 诊 。诊 见 : 腹 今 身热 不扬 ( 温 3 . ℃ ) 头晕 而重 , 咳痰 白, 恶纳 呆 , 体 74 , 轻 呕 脘 腹胀 满 , 怠懒言 , 倦 便溏 不 畅 , 舌尖 红 , 白厚 腻 。辨 为 苔
2剂 。煎服 方法 同上案 首诊 。嘱其 如夜 间能安 睡 , 减 可
少 服药次 数 。2 7日 复 诊 : 晨 热 退 神 清 , 症 皆 瘥 , 今 诸 唯
完4 , 次 未再服 用 西 药 退 热剂 , 温 渐 降 , 起 热退 思 体 晨 食, 体温 3 . ℃ , 6 8 咽清 涕止 , 神 亦 振 , 满 尚 有 , 嗽 形 腹 咳
笔者 去岁有幸 人选第 四批 全 国老 中医 药学 术经 验 继 承工作继 承 人 , 承上 海 董 氏儿科 第 六代 传 人 董 幼 师
然“ 至而未 至 ” 气候 反 常 ; 处 于 湿地 , , 又 故冬 发 湿 温 尤
祺 主任 中医师 。跟师 一 年 , 1 所 得 。适 值 流 性 性 感 3有
之, 用藿香、 兰、 花、 药 佩 银 连翘 、 卷 透 邪 于外 ; 膏 、 豆 石
黄 芩 清 泄 于 中 ; 苡 仁 、 苓 、 石 渗 泄 于 下 ; 根 清 胃 薏 茯 滑 芦
王 某 某 , , 5岁 。 2 0 女 1 0 9年 1 月 2 初 诊 。 发 1 71 3
泄热 而止 呕逆 ; 厚朴 、 茹 化 湿 和 胃。共奏 泄 热 透 邪 、 竹 化湿 和 胃之 功 。轻 剂 频 服 以合 湿 邪 粘 滞 之 性 , 及 1 未

民间治疗流感的中医偏方

民间治疗流感的中医偏方

民间治疗流感的中医偏方
*导读:1.大青叶30克,水煎2次,浓缩至100毫升,每10毫升内含生药3克,15岁以上每次服50~100毫升;15岁以下每次服30至50毫升:10……
1.大青叶30克,水煎2次,浓缩至100毫升,每10毫升内含生药3克,15岁以上每次服50~100毫升;15岁以下每次服30至50毫升:10岁以下用量酌减。

均每日服8次,每3小时1次,连服5~7天。

2.鲜鱼腥草60克,绞汁冲蜂蜜服,饮3~4次。

3.佛耳草9克,水煎,连服2剂。

4.苦瓜,取瓜瓤煮熟服。

5.甜菜1把,水煎服,其渣挤干,捣烂敷于太阳穴处。

6.白杨树皮250克,水煎,每天当茶喝。

7.阴干黄皮树叶6~9克,水两碗煎至1碗,顿服。

8.生姜片30克,青大蒜头片20克,红糖50克,水700毫升,将药放小锅内煎熬约半小时,剩下500毫升,睡前1次服下,连服3~6次。

9.绿豆15克
第1 页。

名医验----方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

名医验----方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

名医验----方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名医验方)1.加减香薷饮(毛文彬等)组成:香薷银花连翘青蒿板蓝根功用:疏风清热,化湿解表。

主治:夏季“流感”。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恶风。

鼻塞身楚,脉紧苔白,或发热重,恶寒轻,有汗热不解。

心烦口干,脉数苔黄;或身热不扬,头重身睏,胸闷泛恶.脉濡苔腻。

加减:偏寒加谈豆豉;偏热加薄荷、野菊花;汗多去香薷;热盛加鸭跖草;咳重加杏仁、佛耳草;暑湿明显加鲜藿香、鲜佩兰、厚朴、六一散;恶心呕吐加姜半夏、竹茄。

疗效:应用本方加减共治疗病人96例。

本组均未用其它治疗措施,单独服用本方(全部病例皆随访至病愈);本组病人均有发热,其中37.3—38℃者34人,38.1—39℃者55人,39℃以上者7人。

服药后平均在1.77天热退。

自觉症状消失,平均为2.1天。

2.清热解毒汤(赵长立)组成:银花20克连翘16克牛蒡子13克桔梗14克板蓝根20克地龙22克红花17克蝉蜕18克僵蚕14克郁金13克元参26克川军3克薄荷11克栀子8克甘草6克制用法:将诸药用大碗3碗半水,煎成药汁近1碗,1次服下,日服2次,每剂药可煎3煎。

小儿酌减。

功用:清热解毒,攻下活血。

主治:感冒时瘟。

加减:如大便干燥、舌苔黑黄腻厚,或譫语音川军可加至5克;咳嗽可加川贝14克.寸冬14克,瓜蒌仁l6克,生石膏40克;咽痛,扁桃体红肿加山豆根13克,青果13克,锦灯笼10克;腮腺炎加马勃12克。

方中如加羚羊角粉,或广角粉3克(作3次冲服),亦可治瘟毒发斑发疹。

3.双香汤(粟德林)组成:香薷15克藿香15克金银花30克连翘25克厚朴10克佩兰20克豆卷15克六一散(冲服)10克用法:汤剂诸药煎为300m1,每次100m1冲服3.3克六一散,日3次。

功用:祛暑化湿解表。

主治:暑时流感(胃肠型流感)。

4.清热败毒饮(张梦侬)组成:忍冬藤15克忍冬花15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淡豆豉10克栀子l0克玉竹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菊花l0克鲜桑枝30克薄荷5克六一散(包)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

中医验方治疗流行性感冒

中医验方治疗流行性感冒

中医验方治疗流行性感冒五味麝香丸药物组成:麝香10克诃子(去核)300克黑草乌300克木香100克藏菖蒲60克方源:《中国药典》一部。

主治:扁桃体炎,咽峡炎,流行性感冒。

炭疽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牙痛。

用法:上药除麝香外,其余四味粉碎成细粉。

将麝香研细,再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安息香的饱和水溶液泛丸,晾干即得。

每次二至三丸,睡前服或含化,一日一次,极量五丸。

四症丸药物组成:清瘟解毒丸面藿香正气丸面各四两檀香一两冰片一钱方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主治:时感。

用法:炼蜜为丸,朱砂为衣,重二钱,金衣,蜡皮封固。

羌蒡蒲薄汤药物组成:羌活三至五钱牛蒡子三钱蒲公英五钱至一两薄荷叶一至二钱方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主治:外感发热,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用法:日服一剂,水煎,煮沸三至五分钟即可,分二至三次服。

银翘解毒丸药物组成:银花六两花粉四两粉葛根三两薄荷叶二两连翘六两黄芩四两前胡三两苏叶二两小生地五两栀子三两赤芍三两芥穗二两玄参五两大力子三两川连三两生石膏一斤桔梗四两甘草三两大青叶三两方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主治:流行性感冒,头疼咳嗽,咽喉肿痛,四肢疲乏。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三钱重,每次一丸,白水送下。

麻黄汤药物组成: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方源:《伤寒论》。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而紧。

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某些皮肤疾患等具有上述症状者。

①《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

②《准绳·类方》:肺脏发咳嗽而喘急有声,甚则唾血。

③《金鉴》:风寒湿成痹,肺经壅塞,昏乱不语,冷风哮吼者。

用法:上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中医感冒医案精选

中医感冒医案精选

中医感冒医案精选
1. 麻黄汤治感冒:将麻黄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5克、杏
仁10克、生姜5片,加水煎煮20分钟,分成3次服用。

能够
解表散寒、解毒止咳。

2. 葱姜汤治感冒:将葱白3根、生姜3片,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饮用时保持热温。

具有温阳散寒、解表发汗的作用。

3. 羚羊角退热饮治感冒:将羚羊角2克、钩藤20克、生地20克,先用水煎煮,再用鲜羊肉煮沸20分钟。

连续服用3天,
能够退热、清热解毒。

4. 金银花饮治感冒:将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甘草6克,
用水煎煮后饮用。

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退热的功效。

5. 防风通圣散治感冒:将羌活6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白芍8克、黄芩8克、白茅根10克、牛蒡子10克、川芎15克,用水煎煮后分3次服用。

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不适和发热具有缓解作用。

请注意:以上医案仅供参考,如果您感觉生病不适,还是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民间治疗感冒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感冒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感冒中药配方
引言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表现为鼻塞、咳嗽、喉咙痛和发烧等症状。

在民间,人们积累了许多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其中一些被广泛使用且具有一定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民间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

配方一:葱姜汤
配方
- 鲜葱白段:30克
- 生姜片:10克
- 开水: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鲜葱白段切碎
2. 将生姜片切碎
3. 在锅中加入适量开水,将鲜葱和生姜放入锅中煮沸
4. 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
5. 过滤药汁,饮用即可
配方二:板蓝根冲剂
配方
- 板蓝根粉:5克
- 开水: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板蓝根粉放入杯中
2. 加入适量开水
3. 搅拌均匀,待药物溶解
4. 饮用
配方三:金银花薄荷茶
配方
- 金银花:10克
- 薄荷叶:5克
- 开水: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金银花和薄荷叶放入杯中
2. 加入适量开水
3. 盖上盖子,浸泡15分钟
4. 过滤药汁,饮用即可
结论
以上介绍了几个常见的民间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包括葱姜汤、板蓝根冲剂和金银花薄荷茶。

这些中药配方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并
取得一定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配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对
于特定人群可能存在风险或不适应。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感冒时,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

感冒中医辨治配方大全

感冒中医辨治配方大全

感冒中医辨治配方大全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

中医药在治疗感冒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辨治配方,供您参考。

1. 防风通圣散【组成】防风、白芷、细辛等。

【功效】祛风散寒,解表发汗。

【应用】用于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少痰等。

【使用方法】每次5g,每日2次。

2. 麻黄汤【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等。

【功效】发散风寒,解表解肌。

【应用】用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浑身酸痛等。

【使用方法】每次10g,每日3次。

3. 柴芍桔梗汤【组成】柴胡、白芍、桔梗等。

【功效】疏肝理气,解表退热。

【应用】用于感冒咳嗽,喉咙痛,胸闷胁痛等。

【使用方法】每次6g,每日3次。

4. 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等。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应用】用于感冒胸闷不舒,呕吐腹胀等。

【使用方法】每次5g,每日3次。

5. 三菊片【组成】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

【功效】清热解毒,解表发汗。

【应用】用于感冒发热,喉咙红肿,咳嗽痰黄等。

【使用方法】每次8g,每日3次。

6. 女贞子茶【组成】女贞子、鲜枣等。

【功效】滋阴清热,解表解毒。

【应用】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

【使用方法】每次10g,每日2次。

7. 蔓荆子汤【组成】蔓荆子、薄荷等。

【功效】降火明目,解表清热。

【应用】用于感冒发热,目赤肿痛,头痛失眠等。

【使用方法】每次10g,每日2次。

8. 苍耳子茶【组成】苍耳子、桑白皮、雄黄等。

【功效】清热解毒,通鼻窍。

【应用】用于感冒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等。

【使用方法】每次10g,每日2次。

上述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辨治配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感冒需要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因此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此外,配合适当的休息、饮食调理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治愈的效果。

总结起来就是,在感冒发病初期,可以使用防风通圣散和麻黄汤等来解表发汗和发散风寒;在感冒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时,可以选择柴芍桔梗汤和小柴胡汤来疏肝理气和清热利湿;当感冒伴随咽喉疼痛和口干舌燥时,女贞子茶和蔓荆子汤具有滋阴清热和解表清热的作用;对于鼻塞、流涕等症状,苍耳子茶可以清热解毒,通鼻窍。

感冒神效绝方(通治各类感冒)

感冒神效绝方(通治各类感冒)

感冒神效绝方(通治各类感冒)
这个方子是一位民间中医大夫治疗感冒的特效方,非常灵验,靠这个方子养活了一家子人,有幸传与鄙人,已成为本人治疗感冒的首选秘方。

每年秋冬季节感冒频发,尤其是小孩,只要感冒,全家人不得安宁,孩子难受,大人更难受。

现将此方写出来,可保大家不再受感冒困扰。

本方的最大特点是当天即可见效,一般2个小时左右可明显减轻症状,从我用此方为患者治疗此病至今,还未有一例用药超过2天,可以说比起西医药强百倍。

而且有易服用、易购买、无任何副作用的特点。

【配方】:999感冒颗粒,生姜
【用法】:将家里生姜切上5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开3~5分钟,用熬好的姜汤冲上一包999感冒颗粒。

趁热温服。

用药后钻被窝取微汗。

【功效】:本方可治疗一切因寒邪引起的感冒,不论是西医所说
的病毒性、流行性均可治愈。

本人用此方治疗感冒5000例以上,无一例失手。

老中医:治疗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常用验方

老中医:治疗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常用验方

1、特效感冒宁【来源】宋健民,《名医治验良方》【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

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

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

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中、晚温服。

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

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

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解邪固表。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

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

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

”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金银花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益气固表,使邪去而不复发也。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适用于普通型、肠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并有预防作用。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母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制),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一般3剂即愈,重症可继服3剂。

尤以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

【附记】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

通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2、辛温解表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荆芥、防风、苏叶各5克,清半夏、广皮各9克,忍冬藤、连翘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温解表。

【方解】风寒外束,治从外解,故方中以荆芥、防风、苏叶辛温解表;以清半夏、广皮化痰止嗽。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中药药方治疗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体内受到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中药作为传统的疗法之一,在治疗感冒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药方,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治疗感冒的方法。

1. 麻黄汤【组成】麻黄、桂心、杏仁、甘草。

【功效】解表散寒,发汗解热。

【适用症】感冒初起,寒冷畏寒,头痛,鼻塞,咳嗽无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2. 桂枝汤【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发汗解表,温经散寒。

【适用症】感冒初起,恶寒发热,汗多,头痛,咳嗽有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3. 防己汤【组成】防己、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祛风散寒,解表发汗。

【适用症】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有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4. 草果汤【组成】草果、半夏、生姜、甘草。

【功效】散寒化痰,止咳平喘。

【适用症】感冒初起,寒冷畏寒,咳嗽喘促。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5. 葱白豆腐汤【组成】葱白、豆腐。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适用症】感冒初起,恶寒发热,鼻塞脓涕。

【用法用量】将葱白和豆腐煮熟,取汤食用,每日3次。

中药药方治疗感冒已有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治疗感冒时,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适合的药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用药。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遵循用药原则。

要按照药方的组成和用药量进行用药,不得随意增减。

2. 注意饮食调理。

感冒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多饮水,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 保持良好的休息。

感冒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4. 加强自身免疫力。

感冒期间可采取适当的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总之,中药药方对治疗感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中药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病情明显好转后及时停药。

中医治疗流感的方子

中医治疗流感的方子

中医治疗流感的方子中医治疗流感的方法历史悠久,其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流感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流感的方子:1. 风热型流感:表现为发热、头痛、喉咙痛、鼻塞、咳嗽等。

治疗原则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常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 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桔梗、甘草等。

- 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桔梗、甘草等。

2. 风寒型流感: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等。

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温中散寒。

常用方剂有桂枝汤、麻黄汤等。

- 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

-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

3. 暑湿型流感:常见于夏季,表现为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

治疗原则是清暑化湿,和中益气。

常用方剂有藿香正气散、三仁汤等。

- 藿香正气散:藿香、苏叶、白芷、厚朴、半夏、茯苓等。

- 三仁汤:杏仁、薏苡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等。

4. 气虚型流感:多见于体质虚弱者,表现为发热不高、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等。

治疗原则是益气扶正,调和营卫。

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 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当归、甘草等。

5. 阴虚型流感: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夜间盗汗等。

治疗原则是滋阴清热,润燥生津。

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等。

- 知柏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知母、黄柏等。

在使用这些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流感的发生。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1、苏羌达表汤【来源】 近代·俞根初原著,徐荣斋重订《重订通俗伤寒论》【歌诀】 苏羌达表汤芷防,橘红杏仁茯苓皮,祛风散寒生姜入,风寒感冒兼挟湿。

【组成】 苏叶9克,羌活4 5克,防风4 5克,白芷4 5克,橘红4 5克,杏仁9克,茯苓皮9克,生姜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祛风散寒,化湿解表。

【方解】 感冒风寒,夹有湿邪之证,治宜祛风散寒,化湿解表。

方用苏叶、生姜祛风散寒;羌活、防风、白芷祛风除湿,以发散解表;并佐以橘红、杏仁宣肺化痰,茯苓皮利水渗湿,使邪从小便而泄。

开鬼门,洁净府同时并用,为其配合特点。

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化湿解表之功。

【主治】 风寒感冒(外感风寒夹湿型),症见恶寒发热、骨节酸楚、头痛、身重、舌淡苔白腻、脉浮。

【加减】 临床如见发于暑节,加香薷、滑石;脘痞便溏,加藿香、佩兰;纳食不馨,加砂仁、谷芽;身重,加苍术、苡仁。

2、神白散【来源】 清·朱瑞章《卫生家宝》【歌诀】 神白散用白芷甘,姜葱淡豉与相参,一切风寒皆可服,用代麻黄功不惭。

【组成】 白芷30克,甘草15克,淡豆豉50粒,生姜3片,葱白3寸。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功效】 发汗解表。

【方解】 风寒感冒,此为轻剂。

方中葱白辛温通阳,豆豉宣郁透邪,二药配用,名葱豉汤;配以白芷疏风止痛;生姜散寒温胃;甘草安中和药。

诸药合用,共奏通阳发汗,解表散寒之功。

凡外感风寒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皆可服用。

【主治】 外感风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白脉浮者。

可用于风寒感冒、风寒头痛等。

3、苏叶生姜红糖饮【来源】 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歌诀】 苏叶生姜红糖饮,发表散寒堪称良,风寒感冒轻证用,药仅三味效非凡。

【组成】 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水煎一次温服,盖被取微汗出,风寒可解。

感冒“伤风”,中医治疗29个药方

感冒“伤风”,中医治疗29个药方

感冒“伤风”,中医治疗29个药方感冒俗称“伤风”,四季均可发病。

多因气候冷暖失常,风邪病毒侵袭人体所致。

引起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四肢酸痛、无汗、咽痒不适、患病后病人主要有发热、头痛、身痛、疲倦无力、咳嗽、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少数病人可并发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心肌炎。

1.糯米治风寒感冒[配方]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制用法]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人醋,立即起锅。

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

15分钟后便觉胃中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

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功效] 发表解毒,驱风散寒。

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

2.草鱼汤治伤风鼻塞[配方]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制用法] 用半碗水煮沸后,放人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 30分钟,加盐调味。

趁热食用,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

每日2次。

注意避风寒。

[功效] 解表散寒,疏风止痛。

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3.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配方]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 克。

[制用法] 用砂锅加水——碗煎煮。

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

[功效] 解热透表,解毒通阳。

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4.大白萝卜汁治感冒头痛[配方] 大白萝卜。

[制用法] 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

滴人鼻内,治各种头痛;饮用,治中风。

[功效] 治感冒头痛、火热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

5.干白菜根汤治感冒[配方] 干白菜根1块,红糖50克,姜3片。

[制用法] 加水共煎汤。

日服3次。

[功效] 清热利尿,解表。

治风寒感冒。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配方] 生大蒜1瓣(去皮)。

[制用法] 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

[功效] 辛温解表,解毒杀菌。

中医应对“感冒、流行性感冒”的方剂及医案

中医应对“感冒、流行性感冒”的方剂及医案

中医应对“感冒、流行性感冒”的方剂及医案古时候的感冒,一般称为"伤风"。

它是由于突然受寒或淋雨而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失常以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

随着对感冒的研究的进展,现代一般认为感冒的主要原因为病毒、细菌、霉菌、变态反应、自律神经失调,而由于病毒所致者最多。

感冒的并发症最多见的是肺炎,95%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

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更为严重,据说1917—1918年世界大流行的西班牙感冒,前半期患者有2100万人左右,死亡率为1.2%死者达25万人左右;后半期患者240万人左右,死亡率为5.3%死者达13万人左右。

中医学最早的治疗医籍《伤寒论》阐述了中风与伤寒二类疾病。

宋代医籍《和剂局方》则将普通感冒称之为'感冒’;流感称为"伤风"以及"瘟疫"而进行区别。

《伤寒论》对于中风与伤寒是按六经中阴、阳、虚、实、寒、热之证治疗,而根据病人的症状选择处方进行治疗是汉方医学最大的特点之一。

《处方》葛根、麻黄、大枣、桂枝、芍药、甘草、生姜此方用于普通感冒及流感初期患者。

对体壮属阳证∶发热、恶寒、鼻塞、头痛、喉痛、肩颈凝痛、无汗、脉浮数(每分钟80次以上)有力,运用此方收效甚佳。

轻症感冒在病后1-一2天服用时,多一剂即可痊愈。

此方用于预防流感有效。

《用葛根汤浸膏散预防流感》1961年发生流感时,某印刷厂的职工陆续因患流感而休假,该厂经理因担心导致工厂停业而来院商量预防之法。

让经理对未病之职工全部服用葛根汤浸膏散,每人每次 2克,日服二次。

服药后几乎没有再患流感者,该厂经理十分欢喜。

《处方》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生姜此方与葛根汤略有不同,用于体质虚弱以及病后虚弱者之感冒。

对症见自汗头痛、发热、恶寒、身体疼痛、脉浮而柔软无力者,服之有效。

此证不宜使用有麻黄之葛根汤与麻黄汤,如用了的话或许可能因发汗过多而致衰弱。

《感冒因证不同而处方有异》在小时候一次因非常疲劳染上感冒,开始服用葛根汤后症不见减,反而出现严重之偏头痛、出湿汗、头晕等症状,仍有发热、恶寒、身体疼痛等症。

流行性感冒方5首

流行性感冒方5首

流行性感冒方5首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控制不及时可引起流行。

本病表现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如发热、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等,而呼吸道症状一般较轻,婴儿及年老体弱者可继发肺炎而使病死率增高。

方一、生姜1块,大蒜5瓣,加少量红糖,水煎热服。

方二、大葱白3~5节,生姜2~3片,水煎热服。

方三、板蓝根、蒲公英各30克,羌活15克,水煎服。

用于发热,头痛、咽喉痛及全身酸痛。

方四、白萝卜、生姜各3个、葱胡3个,绿豆1把,大枣6个,水煎服。

方五、葱白数根,捣烂取汁,滴入鼻孔,每日1次,每次2~3滴,如内服,葱汁10滴加水10倍稀释后,每天1次。

治流行性感冒8方

治流行性感冒8方

治流行性感冒8方
笫-方
主治:感冒无汗者。

处方:麻黄一钱绿豆一钱
用法:共研为末,一次用水冲服,服后微岀汗。

禁忌:心脏病,高血压者及多汙者禁用。

笫二方
主治:感冒。

处方:绿豆适量,生甘草适量
用法:将绿豆煮开花,用其绿豆水和皮,
再加甘草稍煮,内服,服后岀汗。

第三方
主治:
感冒
处方:绿豆,葱疙瘩:,白糖,各适量
用法:烧水喝。

第四方
主冶:感冒
处方:茶叶适量
用法:嚼碎茶叶,然后用热水服下出汗。

第五方
主治:流行性感冒。

处方:好茶叶,红扫帚菜种子,绿豆各适量,葱根三棵,生姜三片。

用法:用水煎至绿豆开花,取汁加白糖少许,一日数次岀汗。

第六方
主治:流行性感冒
处方:大青叶-两,知母五钱,菊花五钱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第七方
主治:流行性感冒。

处方:板兰根一两,羌活三钱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第八方
主治:预防流行性感冒。

处方:青果一两白萝卜四两,苇根二两,淡豆豉五钱,炒山枝五钱,薄荷六钱。

用法:先用水煎前五味,煎十至十五分钟再加薄荷煎一至二分钟,共煎二次,取汁1OOO毫升<约计lo小茶杯)分给+个人服,连服三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特效感冒宁【来源】宋健民,《名医治验良方》【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

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

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

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中、晚温服。

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

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

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解邪固表。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

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

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

”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金银花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益气固表,使邪去而不复发也。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适用于普通型、肠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并有预防作用。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母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制),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一般3剂即愈,重症可继服3剂。

尤以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

【附记】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

通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2、辛温解表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荆芥、防风、苏叶各5克,清半夏、广皮各9克,忍冬藤、连翘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温解表。

【方解】风寒外束,治从外解,故方中以荆芥、防风、苏叶辛温解表;以清半夏、广皮化痰止嗽。

风寒外袭,热必内郁,故加忍冬藤、连翘清热解毒。

诸药合用,故奏辛温解表之功。

服药后多饮热水,或吃热面汤一碗,趁热服之,促其发汗,可一汗而解,故奏效颇捷。

【主治】风寒感冒。

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清稀、脉浮紧、舌苔薄白。

【加减】如咳嗽重加炙前胡、炙白前各9克,甘草3克;恶寒重加桂枝5克;周身痛楚加羌活、独活各5克;头痛加川芎5克,蔓荆子3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笔者体会,若病初起,宜重用荆芥、防风、苏叶,一般各9克;忍冬藤、连翘少用或去之。

或再加葱白、淡豆豉适量促其汗解。

本方去忍冬藤、连翘加葱白、淡豆豉,用治伤风感冒。

验之临床,效果尤佳。

3、羌蒡蒲薄汤【来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羌活、牛蒡子各9克,蒲公英30克,薄荷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风解表,清热解毒。

【方解】风热挟疠疫之邪外袭肌表,为病最烈。

治宜辛凉解毒。

故方中以羌活祛风解毒,除湿止痛;牛蒡子疏风透邪,利咽消肿;蒲公英清热消炎,解毒散结;薄荷辛凉解表,疏散风热,药仅四味,其效不凡,用治外感发热,最为合拍。

【主治】外感发热。

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等。

【加减】咳嗽加杏仁、桔梗、前胡各9克;咽痛加板蓝根30克,玄参9克,马勃6克;胸闷、纳呆、舌苔腻加厚朴、半夏、枳壳各9克。

【疗效】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为上海曙光医院经验方。

凡上感热毒偏重所引起的上述各病证,用之皆验。

4、清解表热方【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组成】桑白皮、桑叶、菊花各9克,黄芩12克,山豆根、鱼腥草、生石膏(先煎)各30克,枇杷叶9克,芦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解表热。

【方解】本方实质上是桑菊饮、银翘散的合方。

温热之邪在表,亦须从皮毛开散。

方中桑叶、菊花既有开散皮毛、及微发汗的作用,且性属凉润,力能散热,故宜用于清散表热;桑白皮、黄芩能清泄肺与上焦之热;山豆根、鱼腥草同为清热解毒之品,用以治上呼吸道感染,其作用似较金银花,连翘为优;生石膏本为解肌清热之药,但表热较甚时使用之,亦奏良效,因石膏能清肺热,而肺与皮毛相合;芦根,枇杷叶宣肺润肺,以兼顾肺与皮毛之间的关系。

诸药配伍,恰中病机,故用之临床,每收良效。

【主治】风热感冒。

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口渴、鼻塞流涕、咳嗽、嗓子痛、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加减】咽痛加桔梗、牛蒡子各9克,咳嗽甚者加杏仁9克;无汗恶寒甚者加荆芥9克,薄荷3克(后下);身痛明显者加羌活、苏叶各9克。

【疗效】屡用屡验,收效甚捷。

【附记】印氏云:此方经多年使用,已列为“抓主症”之常用方剂。

凡感冒发热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明显者,即可用之。

一般收效甚捷。

笔者临床亦多使用,验之临床,效果确实。

5、三阳清解汤【来源】夏睿明,《医方新解》【组成】葛根、金银花、连翘各24克,石膏30克、柴胡24克,黄芩12克,大青叶、蒲公英各30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凉透表,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利咽散结。

【方解】邪入三阳,其证必重,治从三阳分头并击。

故方中以葛根、金银花、连翘凉散太阳表热;石青清解阳明湿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邪热;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甘草调和养胃,诸药配伍为方,其功甚著。

【主治】三阳热盛。

或温病热入气分,大头瘟毒等证。

证见高热持续不退,头昏胀痛,口渴心烦,咽喉疼痛,或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项背强痛,或两颊肿痛,舌质红,苔浅黄而燥,脉浮洪数而有力等。

临床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猩红热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证属“三阳”热盛者。

【加减】若表证较重者可加荆芥、薄荷各9克,若见便秘、谵语,舌苔黄厚而燥者,可加生大黄6克,玄明粉12克(冲服);若见吐血,衄血、发斑者可去柴胡,加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12克,若咽喉肿痛甚者,可加土牛膝根24克。

【疗效】临床用治急性感染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附记】凡证属三阳热盛、表里俱热之证,用之奏效颇捷。

6、退热汤【来源】许寿仁,《江西中医药》(5)1984年【组成】秦艽、青蒿、桑叶、菊花、薄荷、钩藤、芦根、生薏苡仁、郁金、大贝母、白通草、大豆卷(剂量可随证酌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清热解暑,渗利湿热。

【方解】本方系从《温病条辨》治疗外感风热的桑菊饮化裁而成。

方用桑叶、菊花、薄荷、钩藤疏风解表,宣透风热;秦艽、青蒿、大豆卷(如缺可用扁豆衣代之)清热解暑,散风除湿;浙贝母、郁金清热止咳,化痰开郁;芦根清热生津止渴;薏苡仁健脾渗湿,诸药配伍为用,共奏上述之功。

实为春、夏外感发热之良剂。

【主治】外感风热、暑湿、伏暑、湿温(包括肠伤寒)等证。

【加减】临床运用,宜随证加减,如一般湿重加藿香、蔻仁;恶心,呕吐加藿香梗、姜竹茹;咳嗽加枇杷叶;口渴加天花粉;大便秘结加大黄;素体虚弱,以及发热1周以上者加党参;久热有汗去薄荷,加党参。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为已故南昌著名老中医许寿仁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方。

运用于上述诸证,再随证加减,疗效颇佳。

又许秀平运用本方10余年,用治上述诸证,疗效显著。

笔者验证信然。

7、石知柴葛汤【来源】初航,《辽宁中医杂志》(3)1984年【组成】石膏100克,知母25克,葛根15克,柴胡15克。

【用法】每日2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取100毫升,共混合400毫升,每6小时服80~100毫升,儿童约减。

【功用】表里两解,解表退热。

【方解】凡表邪未尽,邪气入里,郁阻遏于气分,卫气俱热,故方用石膏,其性辛甘大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里热,为方中之主药;以知母清热滋阴,与石膏伍用,有协同之效;葛根和柴胡能解表退热,而石膏虽有强而快的解热作用,但不持久;知母除有广谱抗菌作用外,且有明显而持久的解热作用,二者伍用,其退热效果强而持久,善清气分之热。

药虽四味,但退热之功效显著。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性发热。

【疗效】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69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6例,腮腺炎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经用药1~2天,结果治愈52例,显效8例,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7%,痊愈率为75.4%。

8、三花清解汤【来源】张梦农,《临症会要》【组成】忍冬藤、忍冬花、连翘各15克,杏仁、淡豆豉、栀子、玉竹、桔梗、前胡、菊花各10克,鲜桑枝30克,薄荷5克,六一散15克(包煎)【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重病可于一昼夜服2剂,亦可连续服至病退为止。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宣湿,辛凉解表,扶正祛邪。

【方解】流感偏热者,以手足太阳、阳明、太阴诸经为多见,故用忍冬花、藤、连翘以清热、通络、败毒;玉竹、鲜桑枝、杏仁以治腰椎、骶骨,前额头痛;栀子、淡豆豉以解烦躁而泻三焦伏火,并散胸中郁热;桔梗、前胡以利肺气而平咳嗽;菊花、薄荷以清热熄风而散火邪;更佐六一散甘淡清热兼有利湿之功,综合为剂,以治温热型之流感最宜。

【主治】流行性感冒(温热型),证见恶寒发热,自汗,头痛以前额及眉棱骨痛为剧,腰背骶骨,及四肢皆痛,面赤、舌红、苔色灰白而干、口渴烦躁、咳嗽痰少,或带血丝,但脉反迟或缓。

【加减】本病一般以湿热型为多见,且容易并发其他变证,故临证用药宜随证加减:(1)咳引胸痛,呼吸迫促,带铁锈色痰,是病毒侵犯肺部,络脉受伤。

宜本方加紫菀15克,润肺下气,鲜苇根120克甘寒滋阴。

(2)呕吐腹痛,肠鸣泄泻,是病毒侵犯胃肠,运化失常。

宜本方加黄芩10克,炒黄连5克,苦寒泻火坚阴厚肠止泻;大豆卷15克,陈皮10克,清胃散结理气。

去栀子,杏仁以防泻降太过。

(3)神昏谵语,角弓反张,是邪毒侵犯心包,肝风内动,宜本方去薄荷、桔梗、前胡等气分之药,加莲子心15克,白芍15克,钩藤10克,以清心、平肝、熄风;另加牛黄清心丸,每次服1粒,每日3次,或局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每次服半粒,每日服3次,芳香通络,清神醒脑。

可续服数日,以神清病退为止。

(4)肢体关节肿胀作痛,是病毒侵犯肢体,阻滞经络。

宜本方加海桐皮15克,苡仁30克,五加皮15克,以祛风、利湿、逐瘀、止痛。

去桔梗、前胡二味上焦气分之药。

(5)常有一过性之麻疹状或如猩红热状之皮疹,虽非真正斑疹,也有烦躁不安,是病毒侵犯营分。

宜本方加丹皮1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以清营分之热。

去玉竹、薄荷、前胡气分之药。

【疗效】使用多年,治验甚多,并随证加减用药,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本证型脉反迟缓而浮数,是因病毒初犯人体,若延之数日,其脉必转数实,凡疫病初期多见此脉,不可不知。

特附此说明,以免辨证失误。

本方对温热型流感,用之效果颇捷,经笔者一再验证,其效颇佳,果如斯言!9、感冒立愈汤【来源】陈有恒,《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桂枝、白芍各10克,厚朴5克,杏仁10克,莱菔子7.5克,白前10克,炙麻黄5克,蜈蚣2条,全蝎7个,生姜3片,大枣3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