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

合集下载

手术切口分类及标准解析

手术切口分类及标准解析

手术切口分类及标准解析手术切口分类及标准解析1. 引言手术切口是进行外科手术时在患者体表上开放的通道。

手术切口分类和标准的设定对外科手术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外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将对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标准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手术切口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手术切口的分类手术切口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如根据手术创伤程度、手术目的、手术部位等。

在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根据手术创伤程度和手术部位进行分类的方法。

2.1 根据手术创伤程度分类根据手术创伤程度,手术切口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2.1.1 温和切口温和切口是指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的损伤较小的切口,常用于微创手术和一些较简单的手术。

温和切口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切口长度短,组织层次相对较浅,损伤范围较小。

皮肤切口在创伤程度分类中属于温和切口。

2.1.2 中度切口中度切口是指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的创伤较为明显的切口,用于一般的外科手术。

中度切口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切口长度适中,损伤范围较大,涉及的组织层次较深。

腹部手术切口可以被归类为中度切口。

2.1.3 重度切口重度切口是指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的创伤较为严重的切口,常用于复杂的外科手术或有较高风险的手术。

重度切口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切口长度较长,损伤范围广泛,涉及的组织层次较深。

胸腔手术切口属于重度切口。

2.2 根据手术部位分类根据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可以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进行命名和分类。

这样的分类便于医生之间的交流和手术信息的整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切口分类:2.2.1 中线切口中线切口是指沿着腹部正中线进行的切口,通常用于腹部手术。

中线切口的优点是易于切开腹壁,术野暴露良好,但它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易发生切口疝、腹壁血液供应不足等。

2.2.2 侧向切口侧向切口是指在患者体侧部位进行的切口,常用于胸部手术和肾脏手术等。

侧向切口的优点是术野直观,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影响也较明显。

引起肠梗阻的急腹症21例分析

引起肠梗阻的急腹症21例分析

引起肠梗阻的急腹症21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引起肠梗阻表现的急腹症的诊断治疗措施。

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11月以肠梗阻为临床表现的21例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例,回肠穿孔1例,乙状结肠穿孔1例,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1例,右侧输卵管脓肿1例,肠系膜血管疾病1例,绞窄性股疝1例;其中治愈18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2例。

结论:引起肠梗阻的急腹症容易误诊,不能根据经验,应遵循外科基本原则,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辨证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准确掌握手术时机,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肠梗阻;急腹症中图分类号 r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8-0055-02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它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存在,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有时会遇到其他急腹症当作单一的肠梗阻来处理,以致贻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急腹症患者21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小3岁10月,最大74岁。

所有患者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少量或无排气排便等症状,腹部压痛较广泛,肠鸣音多消失或亢进,腹平片均提示肠管积气或有扩张及液平面。

7例体温>38 ℃,11例wbc增高。

1.2 治疗本组21病例均行剖腹探查术,其中入院急诊手术12例,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或出现腹膜炎体征中转手术9例。

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12例,予切除阑尾,脓肿切开引流;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例,作穿孔修补;回肠穿孔1例,予修补穿孔;乙状结肠穿孔1例,修补穿孔;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1例,切除胆囊;右侧输卵管脓肿1例,切除右侧输卵管;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导致肠坏死1例,将坏死肠段切除吻合;绞窄性股疝1例,切除坏死肠段,并作股疝修补术。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K27)行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ICD-9-CM-3:43.6-43.8,44.3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慢性、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上腹局限性轻压痛。

3.辅助检查:HP检测试验阳性,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和/或内镜检查明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适应证:1.严格内科治疗(包括根治HP措施)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

2.胃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3.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4.溃疡不能除外恶变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可门诊完成)、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必要时门诊完成);(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等。

(七)选择用药。

1.口服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

医院手术切口分类(标准版)

医院手术切口分类(标准版)

医院手术切口分类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如:(1)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病损切除术、甲状腺根治术、甲状腺改良根治术(2)乳腺手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乳房次全切除术、乳房改良根治术、乳房根治性切除术、乳房扩大根治性切除术、乳房病损切除术、乳头切除术、乳腺腺叶切除术、乳房象限切除术、乳房缩小成形术、皮下乳房切除术、乳房重建术(3)腹股沟疝手术(包括补片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直疝-斜疝修补术(4)关节镜检查手术:膝、髋、肩关节镜检查手术(5)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颈动脉体瘤摘除术、颈部神经鞘瘤摘除术、(6)颅骨肿物切除手术:颅骨切除减压术、线形颅骨切除术、条带状颅骨切除术(7)白内障手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针吸术、晶状体囊内摘除术、膜性白内障剪除术、晶状体单纯抽吸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经后路白内障切割吸出术、白内障切割吸出术、经颞侧晶状体囊外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发性白内障切开术(8)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瓣修补术、瓣成形术、瓣切开扩张术、心脏乳头肌修补术、主动脉瓣膜下环切除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右室流出道补片修补术、大血管转位矫正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切开术、心肌切开术、心内膜切开术、心室切开术、心房切开血栓清除术、冠状动脉肌桥切断术、心脏动脉瘤切除术、心脏动脉瘤修补术、心肌部分切除术、心脏病损切除术、心室病损切除术、心室异常肌束切除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开颅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膜瘤切除术、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引流术、颅内血管成形术、开颅探查术、脑切开术、脑叶切开术、脑神经束切断术、脑胼胝体切开术、脑白质切开术、杏仁核海马切开术、丘脑切开术、苍白球切开术、大脑半球切除术、额叶切除术、颞叶切除术、脑室切开引流术、脑室分流术、椎管成形术、椎管减压术(10)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部分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1)肾脏手术: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根治性切除术、肾囊肿切除术、肾固定术、肾修补术、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12)妇科手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附件切除术、卵巢畸胎瘤剥出术、卵巢囊肿剥出术、子宫肌瘤剥出术(除外截石位手术和经阴道手术)(13)口腔手术:面颈部未涉及口鼻腔和唾液腺的脂肪瘤切除术、未发生感染的鳃裂囊肿摘除术、腮腺良性肿物浅叶切除术、下颌下腺良性肿物切除术(14)其它手术:包括骨肿瘤、关节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其它体表肿瘤手术,鞘膜积液手术,额面部体表肿块手术,腮腺肿瘤手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睾丸固定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赘生指切除手术。

手术切口及愈合等级

手术切口及愈合等级

手术切口及愈合等级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管理质量的客观指标,应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

由于部分医师对标准划分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经常出现错误填写,为进一步提高切口填写质量,现将手术切口分类、愈合级别标准以及常见问题汇总如下。

(一)切口分类Ⅰ类:无菌切口即在充分无菌的准备下,手术部位可以做到无菌的切口,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例如甲状腺切除术、开颅术及单纯骨折切开复位等。

Ⅱ类:可能沾染切口(1)某些脏器施行手术时,切口可能受到沾染,例如兰尾切除术、胃切除术、肾切除术、肺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2)手术区或皮肤不易彻底灭菌,例如阴囊及会阴部手术等;(3)新近愈合的切口需再次切开手术,例如腹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再次剖腹的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需再次切开探查止血等;(4)伤后6小时内经清创初期缝合的切口。

Ⅲ类:沾染切口。

(1)切口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或邻近感染区,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除缝合的切口等;(2)与口腔相通连的手术,例如唇裂、腭裂手术等;(3)某些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例如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等手术。

在个别病例中切口分类有困难时,一般可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类者可定为“Ⅱ”,不能确定为“Ⅱ”者可定为“Ⅲ”。

操作术:各类血管造影术及血管栓塞术、起博器置入术、射频消融术、扁桃体摘除术、经支撑喉镜所做的手术;伽玛刀治疗术、腰穿刺术;经肠镜所做的手术、经胃镜所做的手术;会阴侧切术;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等,以上手术不填写切口等级及愈合等级,此栏目为空。

(二)切口愈合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乙级:愈合欠佳,即切口愈合有缺点但未化脓。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将切口敞开或切开引流者。

(三)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容易发生的问题1、将Ⅲ类切口填写为Ⅱ类切口:如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化脓性阑尾炎穿孔术、窦道切开缝合术。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2011年版)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2011年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安排,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县医院医疗实际,研究制定了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实际,在我部制定的临床路径原则内,指导辖区内县医院细化各病种的临床路径并组织实施。

原则上,各县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时应当参照本通知下发的县医院版临床路径实施,有条件的县医院可参照我部下发的临床路径(2009年-2011年版)实施。

请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普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

普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

普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普外科常见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总结普外科常见手术治疗时的切口选择和径路,并分析各类疾病合适的手术切口以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100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手术类型、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情况等,对所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100例实施腹部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中,选择纵行正中切口、纵行旁正中切口、横(斜)上腹部横切口、横(斜)下腹部横切口临床较为常见,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1.00%、19.00%、22.00%、20.00%。

结论:临床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切口选择和径路时,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生部位,以及患者实际情况,对手术切口进行正确选择,从而降低患者各类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常见手术手术切口手术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84-02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进行普外科常见开腹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总结普外科常见手术治疗时的切口选择和径路,并分析各类疾病合适的手术切口以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进行普外科常见开腹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5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2.39±1.37岁。

外科手术切口分级及感染防控(10.25)

外科手术切口分级及感染防控(10.25)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切口与病案 首页切口如何分类?有什么异
同点?
本章内容:
第一章: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切口分类办法
第二章:病案首页切口分类办法
第一章: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切口分类办法
2010年11月2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 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 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手术切口分类被分为四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
第四部分 SSI的预防要点
1.手术前
• ①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 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 ②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 ③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 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 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 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及感染防控
院感办 李明霞 2018年10月
预防SSI的意义
• 大约40%的SSIs是可以预防的 • 大约25--50%的手术,存在抗生素滥用、未充
分利用、使用时机错误、选药不当以及不合理 的联合应用 • 减少病人及家属的担忧 • 节约卫生资源 • 法律问题
第一部分 切口分类办法
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 Ⅱ类切口是可能污染的切口,即手术 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如手术中必 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沾染 可能的空腔器官的手术切口。包括消 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及阴 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 口。
Ⅲ类污染切口
• Ⅲ类切口是污染切口,即在临近感染区域 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肠内 容物明显溢出污染等
2.深部切口感染
•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 的累及切口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及肌层)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外科手术中常见切口种类解析

外科手术中常见切口种类解析
外科手术中常见切口种类解 析
contents
目录
• 切口基本概念与分类 • 常见切口类型及特点 • 各类切口优缺点分析 • 切口选择原则与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切口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功能
切口定义
外科手术中,为暴露病变部位或 方便手术操作,在皮肤上所做的 切开。
出血问题解决方案
术中止血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使 用各种止血技术,如电凝 、缝合、填塞等,确保术 中出血得到有效控制。
术后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 征和切口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可能的出血问题。
药物治疗
对于术后出血的患者,可 给予止血药物、输血等治 疗措施。
愈合不良应对策略
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 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切口愈合。
多用于腹股沟、肋缘下等部位的手术。
S形切口
切口形状
呈S形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优点
能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减少组织损伤 ;术后瘢痕较小且隐蔽。
缺点
操作相对复杂,愈合时间较长。
适用范围
多用于面部、关节等部位的手术,以 达到美观和功能恢复的目的。
03
各类切口优缺点分析
优点总结
纵切口 解剖层次少,出血量少。
纵行切口
01
02
03
04
切口方向
沿身体长轴方向切开,如正中 切口、旁正中切口等。
优点
易于暴露深层组织,便于手术 操作;出血较少,术后瘢痕不
明显。
缺点
愈合时间较长,张力较大,易 形成瘢痕。
适用范围
多用于腹部、胸部等手术。
横行切口
切口方向

(外科)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

(外科)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黎沾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普通外科手术种类繁多。

对于开放手术,选择、设计好切口和径路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一个设计得当的切口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

总的要求是:①尽量接近病变及拟进行操作的部位,能提供尽量好的显露;②进入和关闭缝合尽量方便、简单;③尽量少造成组织(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④手术后疼痛较轻,愈合牢固,不易裂开,形成的疤痕较细,对美容影响较小;⑤大小适中;⑥一旦需要,便于扩大、延长。

切口的设计不限于选择皮肤切口,还包括切开后的径路,计划好如何减少损伤,改善显露,便于操作。

对于复杂手术,更要强调个体化。

一、颈部手术切口的选择甲状腺手术的经典切口是胸骨切迹上二横指顺皮纹的领式横切口,两端一般在胸锁乳突肌外缘处。

沿切口切开颈阔肌和颈深筋膜,向上下分离皮瓣后,从中线分开颈前肌群即可显露甲状腺两叶。

如果明确病变就在一侧,也可从病侧肿块中央分开肌层直接显露,更为便捷,缺点是探查对侧不够彻底。

如果因病变范围较大显露不良,还可以切断一侧或双侧颈前肌群,则包括全切除在内的甲状腺所有手术都能完成。

遇到甲状腺癌根治需要扩大切除范围,可以添加沿胸锁乳突肌的纵向切口,以充分显露颌下区直到乳突和锁骨上区和气管前区。

扩大的颈淋巴结清扫可做类“工”字形切口(注意夹角不能呈锐角),但手术后将留下颇大的功能和外形缺陷,因此目前一般采取改良切口径路:从乳突开始,沿斜方肌前缘向下,到锁骨上2~3cm处转向前方,止于胸骨切迹上方,整个呈“C”形,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

二、乳腺手术切口的选择乳腺切口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而定。

乳腺良性包块,在乳房上半部可以行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

弧形切口能提供良好的显露,位于内侧者美容效果优于放射状切口。

乳房下半部宜行放射状切口。

此外还可以根据部位和大小选择乳晕边缘切口、乳晕旁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

乳管内肿瘤(乳头状瘤),定位明确者可行放射状切口,定位不明确者则行乳晕边缘弧形切口。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安排,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县医院医疗实际,研究制定了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实际,在我部制定的临床路径原则内,指导辖区内县医院细化各病种的临床路径并组织实施。

原则上,各县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时应当参照本通知下发的县医院版临床路径实施,有条件的县医院可参照我部下发的临床路径(2009年-2011年版)实施。

请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手术切口的类型及手术配合

手术切口的类型及手术配合

手术切口的类型及手术配合一、普外科1、腹正中切口:适用于剖腹探查术、胃肠手术、脾切除等2、旁正中切口:胰十二指肠切除、胆囊手术等皮肤及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腹直肌→腹内斜肌肌膜→后鞘及腹膜4、腹直肌切口:胆总管手术、右(左)半结肠手术皮肤及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直肌后鞘及腹膜5、甲状腺切口:在胸骨切迹上二横指沿颈部皮肤横纹做弧形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颈阔肌→颈白线→甲状腺前肌群→甲状腺组织6、胸壁切口:乳腺手术,距癌肿边缘4-5cm做纵行或梭形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浅筋膜→乳腺组织→胸大肌7、腹股沟切口:斜疝,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线上2-3cm处切开皮肤皮肤及皮下组织→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提睾肌→疝囊8、麦氏切口:阑尾,脐与右髂骨之间外1/3处切开皮肤皮肤及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二、骨科1、髋关节外侧切口:全髋、半髋手术2、股骨外侧切口;股骨下段后外侧纵行切口: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皮肤及皮下组织→深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骨膜泌尿外科1、腰部斜切口:肾盂切开取石、输尿管切开取石皮肤及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腰背筋膜→腹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肾2、11肋、12肋切口:肾切除、肾囊肿去顶术等3、腹正中切口:回肠代膀胱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皮肤及皮下组织→-腹白线→腹膜配合同上三、胸外科1、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食管癌根治等皮肤及皮下组织→前锯肌、背阔肌→斜方肌→第5或第6肋骨→胸腔颅脑外科1、开颅手术切口:颅脑肿瘤、颅脑外伤皮肤及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层→骨膜→颅骨→硬脑膜→脑组织妇产科1、腹正中切口:子宫、卵巢、输卵管手术皮肤及皮下组织→-腹白线→腹膜配合同上2、腹部横切口:子宫、卵巢、输卵管手术、剖宫产。

国际通用手术切口分类

国际通用手术切口分类

国际通用手术切口分类1. 腹部切口
- 上腹部横行切口
- 下腹部横行切口
- 中线切口
- 参形切口
2. 胸部切口
- 乳房切口
- 前外侧切口
- 后外侧切口
- 腋窝切口
3. 头颈部切口
- 颞部切口
- 颈部切口
- 甲状腺切口
- 颌面部切口
4. 上肢切口
- 肩部切口
- 上臂切口
- 肘部切口
- 前臂切口
- 手部切口
5. 下肢切口
- 髋部切口
- 股部切口
- 膝部切口
- 小腿切口
- 足部切口
6. 脊柱切口
- 颈椎切口
- 胸椎切口
- 腰椎切口
- 骶椎切口
7. 其他切口
- 会阴切口
- 肛门切口
- 阴道切口
- 鼻切口
- 口腔切口
该分类系统旨在统一手术切口的命名和描述方式,便于医疗记录和沟通。

切口的具体位置和大小根据手术需求而定。

手术切口分类

手术切口分类

手术切口分类手术切口是指医生在手术中切开患者皮肤和组织的部位。

手术切口分类可以根据多个因素进行,包括手术部位、手术目的以及手术程度等。

不同的手术切口分类可以帮助医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口,并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手术切口分类。

根据手术部位分类腹部手术切口腹部手术切口是指在腹部区域进行手术时所采用的切口。

根据手术需要和病情,常见的腹部手术切口包括:1.纵行中线切口:从脐部至耻骨上缘的一条直线切口,适用于多种腹部手术,如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等。

2.横行腹线切口:切口位于腹部横向,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腹腔手术,如剖腹产。

3.斜行腹线切口:切口沿斜线在腹部进行,适用于某些腹部手术,如肾脏手术。

胸部手术切口胸部手术切口是指在胸部区域进行手术时所采用的切口。

常见的胸部手术切口包括:1.正中切口:切口位于胸骨中央,适用于心脏手术等。

2.斜行切口:切口从腋下至胸骨中部,适用于某些胸腔手术,如肺手术。

头颈部手术切口头颈部手术切口是指在头颈部区域进行手术时所采用的切口。

常见的头颈部手术切口包括:1.颊部切口:位于颊部,适用于口腔颌面手术。

2.颞部切口:位于太阳穴区域,适用于颅脑手术。

3.颈部切口:位于颈部,适用于甲状腺手术等。

根据手术目的分类探查切口探查切口是指为了探查和观察患者体内器官或组织的状态而进行的切口。

常见的探查切口包括腹部探查切口、胸部探查切口等。

切除切口切除切口是指为了切除患者体内的异常组织或器官而进行的切口。

常见的切除切口包括胸腹部切除切口、乳腺切除切口等。

修复切口修复切口是指为了修复或重建患者体内组织或器官而进行的切口。

常见的修复切口包括皮瓣修复切口、血管吻合切口等。

根据手术程度分类开放性切口开放性切口是指手术中完全切断组织并暴露手术区域的切口。

常见的开放性切口包括剖腹切口、颈部开放切口等。

闭合性切口闭合性切口是指手术中不完全切断组织,并通过缝合等方式将切口闭合的切口。

常见的闭合性切口包括腹腔镜手术切口、胸腔镜手术切口等。

手术切口分段

手术切口分段

手术切口分段
手术切口分段是指将手术切口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割或分类的程序。

手术切口分段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以及促进伤口的愈合。

切口分段的标准
切口分段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切口长度:根据手术的需要和切口的位置,切口的长度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切口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感染的风险。

2. 切口位置:切口的位置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确定。

常见的切口位置包括胸骨下切口、疝气切口、腹股沟切口等。

3. 切口深度:手术切口的深度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目的来确定。

深度过浅或过深都可能会对手术效果和伤口愈合产生影响。

4. 切口形状:切口的形状应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切口的形状应尽可能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以便于手术进行和伤口
的闭合。

切口分段的意义
手术切口分段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对
切口的合理分段,可以有效地减少切口感染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同时,切口分段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瘢痕的形成。


理的切口分段可以减少切口张力,提供良好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有助于伤口的修复和恢复。

总结
手术切口分段是手术中重要的程序。

通过合理的切口分段,可
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因此,在进行手术切口设计时,医护人员应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者的
具体情况,严格按照切口分段的标准进行操作。

通过合理的切口分段,我们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黎沾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普通外科手术种类繁多。

对于开放手术,选择、设计好切口和径路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一个设计得当的切口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

总的要求是:
① 尽量接近病变及拟进行操作的部位,能提供尽量好的显露;② 进入和关闭缝合尽量方便、简单;③ 尽量少造成组织(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④ 手术后疼痛较轻,愈合牢固,不易裂开,形成的疤痕较细,对美容影响较小;⑤ 大小适中;⑥ 一旦需要,便于扩大、延长。

切口的设计不限于选择皮肤切口,还包括切开后的径路,计划好如何减少损伤,改善显露,便于操作。

对于复杂手术,更要强调个体化。

一、颈部手术切口的选择
甲状腺手术的经典切口是胸骨切迹上二横指顺皮纹的领式横切口,两端一般在胸锁乳突肌外缘处。

沿切口切开颈阔肌和颈深筋膜,向上下分离皮瓣后,从中线分开颈前肌群即可显露甲状腺两叶。

如果明确病变就在一侧,也可从病侧肿块中央分开肌层直接显露,更为便捷,缺点是探查对侧不够彻底。

如果因病变范围较大显露不良,还可以切断一侧或双侧颈前肌群,则包括全切除在内的甲状腺所有手术都能完成。

遇到甲状腺癌根治需要扩大切除范围,可以添加沿胸锁乳突肌的纵向切口,以充分显露颌下区直到乳突和锁骨上区和气管前区。

扩大的颈淋巴结清扫可做类“工”字形切口(注意夹角不能呈锐角),但手术后将留下颇大的功能和外形缺陷,因此目前一般采取改良切口径路:
从乳突开始,沿斜方肌前缘向下,到锁骨上2~ 3cm处转向前方,止于胸骨切迹上方,整个呈“ C”,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

、乳腺手术切口的选择
乳腺切口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而定。

乳腺良性包块,在乳房上半部可以行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

弧形切口能提供良好的显露,位于内侧者美容效果优于放射状切口。

乳房下半部宜行放射状切口。

此外还可以根据部位和大小选择乳晕
边缘切口、乳晕旁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

乳管内肿瘤(乳头状瘤),定位明确者可行放射状切口,定位不明确者则行乳晕边缘弧形切口。

乳房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可行不同方向的梭形切口。

宽胸丰乳者可行纵形切口,窄胸小乳者宜行横形切口。

乳腺癌根治手术行梭形切口,根据病变位置、大小和乳房形态决定方位。

切缘尽量远离病变(>5cm),两侧边缘应尽量等齐(可通过调整弧度来解决),以免缝合后留下外形缺陷。

无论切口是纵向、斜向还是横向,都不要到达腋窝或上臂,否则日后瘢痕会限制上肢活动。

三、行腹股沟疝和股疝xx 切口的选择
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 处开始,向内下方到耻骨结节作斜形切口。

对于小儿,也可作相应部位的顺皮纹切口,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四、开腹手术切口的选择
腹部脏器众多,解剖比较复杂,选择手术切口除了满足一般总的要求以外,要更加重视切口的可延扩性,以及手术后腹壁张力的影响和愈合的牢固性。

(一)各种腹部手术切口的优势和不足最常使用的是纵切口,其优点是解剖层次少,出血少,进腹快,便于延长,关腹也快;缺点是需承受较大的腹壁侧向张力,术后疼痛较重,较易裂开,日后形成疝的概率也较大,尤其在下腹部。

正中切口进入最为快捷,损伤、出血最少,能显露多半个腹腔,可向上下方快速延长,特别适用于腹部创伤的紧急探查;但白线血运差,愈合慢,瘢痕弱,抗张能力低,容易裂开和成疝。

研究证实,白线缝合后40〜50d,其抗张能力只
恢复了50%。

旁正中切口避开白线,保留了肌肉、神经损伤小的优点,又增加了缝合后的腹壁层次,减少了裂开、成疝的机会;切口位置的选择余地很大,可用于几乎各部位的手术;不足之处是对侧显露稍差。

经腹直肌切口虽然可提供较好的显露,但损伤了相应的肌肉和神经,抗张能力受到削弱,远不如旁正中切口合理。

腹直肌外缘切口在显露上并不具有优势,又损伤了腹直肌的神经支,不建议采用。

另一种常用切口是横(斜)切口。

上腹部横切口呈凸弧形(“屋脊”形切口),下腹部横切口呈凹弧形(弧顶朝向耻骨联合),多用于需作广泛游离、切除的高位或低位大手术,如肝脏、肝内胆管手术,盆腔广泛淋巴结清扫手术。

肋缘下斜切口多用于肝脏、胆道手术和脾脏手术。

右下腹部斜切口(麦氏切口)则是阑尾切除的经典切口。

这些切口虽然大多需要在多个层次离断肌肉,但与血管、神
经走向大致平行,对它们的损伤较少,对血运影响小。

因此,愈合较快且较牢固,裂开、成疝的概率小。

切口的方向与腹壁张力线相同,承受的侧向拉力小,大约只相当于直切口的,故与纵切口相比手术腹和关腹比较费时,需要切断较多肌肉,出血较多,不便于向下方延长。

麦氏切口是顺纤维方向逐层分开肌肉而不是切断肌肉(所谓的“格子状”切口),对组织的损伤最小,优点更多。

不得不扩大切口时,向上可以切断部分腹外斜肌和腹横肌,向内可以切开腹直肌鞘外缘和部分前、后鞘,将腹直肌推向内侧,仍然可以获得右中下腹部的良好显露,完成回肠、盲肠、升结肠和子宫、附件手术。

急性右中下腹痛疑似阑尾炎时,最好多采用麦氏切口,少采用右腹直肌切口,更不应作用腹直肌外缘切口。

胸腹联合切口能为上腹部尤其是膈下区提供最佳的显露。

右侧胸腹联合切口可用于右半肝切除和极量肝切除,特别是病变位于右肝顶部和后侧或邻近第二肝门时;有时也用于原位肝移植术。

左侧胸腹联合切口可用于解剖困难的食管下段和近端胃肿瘤切除或黏连严重的巨脾切除术。

最大的缺点是创伤过大,关闭切口费时,术后疼痛较剧,并发症较多。

因此,凡能通过腹部切口完成的手术,尽量不用胸腹联合切口。

(二)常见手术的切口选择应根据原发病和并发病变的部位,诊断的确定性,拟施手术的种类、大小和难易程度,病情的缓急,病人的体态,腹壁的厚薄,过去有无腹部手术史(腹壁瘢痕,预计腹腔内黏连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切口和径路。

胃、十二指肠手术,一般采用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肥胖、肋膈角宽者也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

肝脏手术,一般用右肋缘下斜切口,外侧应达到第11 肋前端;主要病变位于右肝后段的,可切开11 肋间部分肋间肌,向后方推开右胸膜反折;采取右侧抬高30°〜45°角的斜卧位,并将右臂上抬固定于麻醉架上,还能进一步改善显露。

预计手术范围大(如涉及增大的左肝)或操作困难(如肝门部)的,也可采取偏向右侧的屋脊形切口。

胆道手术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腹直肌切口。

简单的脾脏切除,采用左肋缘下斜切口或左腹直肌切口;巨脾切除可作偏向左侧的横切口。

小肠、结肠手术,采用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

阑尾切除用麦氏切口。

盆腔一般手术采用旁正中切口,比正中切口好些,因为向上可以延伸过脐,而且下腹部白线不发达,正中切口缝合反而不如旁正中切口方便、牢靠。

盆腔广泛切除、清扫术也可以采用下腹部类“ U”横切口。

(三)诊断不够明确的开腹探查切口选择腹部创伤或其他急腹症,定性或定位
不够明确时,选好探查切口很重要。

要更加强调满足探查重点部位甚至探查全腹腔的需求,更加强调切口的可延伸性,紧急手术时还要考虑进入和关闭腹腔的便捷性。

正中(上腹部)切口或旁正中切口是最适用的探查切口。

旁正中切口优先选择右侧,因为右侧脏器受累的机会比左侧要大一些。

一般在最可能接近病变的平面先切开一段,其长度应能允许医生将手伸入腹腔,然后根据探查所见,适当延长切口。

如果探查发现该切口确实不适宜,宁愿将其关闭另作切口,而不要勉为其难,尽量不要做对腹壁组织损伤很大的纵横交错的非规范切口。

(四)再次手术的切口选择手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目的是处理手术并发症,如误伤、感染、梗阻等,目标明确,比较单纯。

手术后期再次手术一般是要解决比较复杂的后遗问题,需要仔细研究、设计。

手术后 1 周内再次剖腹,可用原切口,此时腹腔只有纤维素性黏连,容易钝性分开。

2〜3周再手术,大多仍可
用原切口,但部分黏连已不能钝性分离,需要格外细致、谨慎,尽量避免损
伤。

3 个月左右再手术,原切口周围黏连紧密,最好另作切口。

6 个月以上再手术,黏连已经定形和部分吸收,一般又可以采用原切口。

设计新的切口,首先要满足拟行手术的需求,同时要处理好与旧切口的关系,避免与旧切口形成锐角交汇,也不宜过于临近原切口做平行切口,以免导致相应区域组织缺血、愈合不良或功能障碍。

五、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切口选择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前,最好能给大隐静脉末段定好位,方法是在立位下扣击患侧静脉曲张处,另一手轻触大腿根卵圆窝下方,大多能感知血流的冲击波,即是大隐静脉根部所在。

在皮肤上预做标志,以此为中点做腹股沟下斜向内下方的切口(上端在卵圆窝以上),便能顺利找到静脉主干,切断、结扎各个分支。

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应在腘窝皮肤皱襞上方2cm作横向切口。

上述两个切口容易出现的偏差是做得过低,增加了显露的难度和强力牵拉造成的组织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