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换算研讨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老师们交流上面的想法时,又有老师建议我选用装不满的情况,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是单位的换算和运用,所以例题的选择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老师们的建议也可取,于是在练习时我就选用了练习八的第二题:一个长方体包装盒,从里面量长28cm,宽20cm,体积为11.76dm3。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cm、宽16cm、高18cm的玻璃器皿,是否可以装得下?这题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注意符合现实,我的预设是学生可能会先求出玻璃器皿的体积,然后与包装盒的体积比较,作出判断。体积够就能装得下吗?在这时我并未直接告诉学生,而将题目的长方体包装盒的体积改为了8.4 dm3,这样就会产生知识冲突,引发争议,于是我借助课件、实物演示,让学生明白体积尽管够,但由于长宽高尺寸不够,仍然装不下,同时引导学生考虑物品放置的问题。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定位准,重点突出。特别是对例4的教学环节,放得开,资源的寻找收集及时、有效。从课堂上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是开阔的,思维是很灵活的。在资源呈现时教师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出手及时。引发学生对特殊方法的关注,从一般的思维方式引发到简洁的思维方式。如:第一种方法有学生向汇报组提出为什么不写12÷12;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只求底面积就可以啦;练习的第一题6000立方厘米,你对这个数有什么想法?等这些关键点处理得到位。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凌婷
本次教研展示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5面例3、例4.
例3教学体积单位的换算,例4是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这两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因为有前面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换算的迁移,这两题学生都会,只是例4应选用哪个体积单位更合理。
在课前,我上网查找了许多案例,都是探究了体积单位进率后作为运用的环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强调细节。将这两个例题单独提出来作为案例教学真没有,我看了这个任务后就想,怎样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又能落实“导、探、展、练”教学模式呢?我认真阅读了《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研究了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于是将例4改为大家熟悉的一箱牛奶能装多少盒小瓶牛奶的这样一个真实情景,这样不仅在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具有多样,单位转换的必要性更加凸显,进而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我就将书上例题作为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先用合适的单位。
1、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我们用活教材很有帮助;
2、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真的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惊喜!
五、案例研讨
凌婷老师执教的《体积单位的转换与应用》一课是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5面例3和例4的内容,例3教学体积单位的换算,例4是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这两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前面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换算的迁移,这两题学生都会,例4应选用哪个体积单位更合理。
我觉得我的教学目标明确,定位准,重点突出。特别是对例4的教学环节,放得开,资源的寻找收集及时、有效。与我的预设基本吻合。在资源呈现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出手及时。引发学生对特殊方法的关注,从一般的思维方式引发到简洁的思维方式。如:第一种方法有学生向汇报组提出为什么不写12÷12;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只求底面积就可以啦;练习的第一题6000立方厘米,你对这个数有什么想法?等这些关键点处理得到位,体现了学生是有深度的、是开阔的,思维非常强。
课前,凌婷老师根据班级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在研读教材,合理地选用例题,深挖教材方面做得非常好。如:怎样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又能落实“导、探、展、练”教学模式呢?她认真阅读了《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研究了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于是将例4改为大家熟悉的一箱牛奶能装多少盒小瓶牛奶的这样一个真实情景,这样不仅在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具有多样,单位转换的必要性更加凸显,进而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我就将书上例题作为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先用合适的单位。
本节课还有一个亮点,从学生们小组交流的形式和上台展示交流的呈现(有人说,有人写,有互动,有质疑),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得非常好,但在孩子们在需要老师推波助澜的时候,凌老师又介入提出关键性的、激发孩子更深层次思考的问题,问题的设置更体现出凌婷老师是一个懂得把孩子往前推的智慧型老师。
课后,也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组内教师的思考:在这一节课中,凌老师设计了7个练习题,题量是否较多一些,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跑量还是针对孩子们特别困难的两三道题做实,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有更新一步的思考和认知。
在其它班试教时,也有地方处理不到位。书上例4的处理,交流时只让学生呈现了一种计算方法,老师没有及时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再就是36面第二题很有探究的价值,我为了节省时间,没有放下去,所以学生对这题理解不够。开始引入没有注意具象与方法Hale Waihona Puke Baidu结合。针对以上问题,在我班正式录制时稍作修改。
总之,一节课下来有失也有得,这次教研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针对以上几点,老师将课堂设计重新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