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1099螺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论文

机械毕业设计1099螺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论文
机械毕业设计1099螺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螺旋千斤顶的设计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螺旋千斤顶的设计

设计要求:

1、设计一人力驱动的螺旋千斤顶,其轴向承载能力为F=60000N,要求提升高度

为h=150mm;要求耐磨性好,螺母材料为ZCuSn10-1,采用梯形螺纹。

2、使用AoutCAD、Solidworks绘画装配图、零件图;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选择课题,勾勒基本的设计思路;

第二周:查找与其有关的资料;

第三周:进行螺旋传动的设计和计算;

第四周:进行千斤顶的设计;

第五周:绘制草图;

第六周:完善初稿及草图使其语言更加简练、布局更加合理;

第七周:整理电子稿;

第八周: 再次修改论文,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螺旋千斤顶主要是有螺杆、手柄、底座、螺套、旋转杆、挡环、托杯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对螺旋传动的计算和各零部件的设计与选材最为重要;并且重点运用了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运用了辅助绘图工具AoutCAD、Solidworks等。

本文从螺旋千斤顶的零部件的设计与选材等多方面,阐述了它设计的全过程。尤其在工艺规程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科学加工理论及计算公式,对它进行了精确地计算。由于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小型的起重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造价成本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本设计既是产品开发周期中的关键环节,有贯穿于产品开发过程的始终。设计决定了实现产品功能和目标的方案,结构和选材。制造方法以及产品运行,使用和维修方法。现代机械产品的要求不对传统机械产品高的多,因而在产品开发和改进过程中只有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机械产品愈来愈苛刻的要求,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螺旋传动,体积小,方便,成本低

目录

摘要 .............................................................. II

1 起重机械的概述 (1)

2 千斤顶的概述 (2)

2.1 千斤顶的种类 (2)

2.2 千斤顶的结构和技术规格 (3)

2.3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4)

3 螺旋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6)

3.1螺旋传动的应用和类型 (6)

3.2螺旋传动的结构和用途 (8)

3.3螺旋传动的计算 (9)

3.4螺旋传动的设计和选材 (10)

3.5螺旋机构耐磨性的计算 (11)

3.6螺母螺纹牙的计算 (12)

3.7螺杆强度和稳定性的校核 (13)

3.7.1强度的校核 (13)

3.7.2稳定性的校核 (14)

3.8自锁性的校核 (15)

4千斤顶的设计 (16)

4.1选择材料 (16)

4.2耐磨性计算 (17)

4.3螺母外部尺寸计算 (18)

4.4手柄设计计算 (19)

4.5螺杆稳定性校核 (20)

5 螺旋千斤顶图形的绘制 (21)

6 使用千斤顶的注意事项 (23)

7 设计总结 (24)

致谢 (1)

参考文献 (1)

1 起重机械的概述

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起重机是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些工业企业中主要的固定资产。对于工矿企业、港口码头、车站仓库、建筑施工工地,以及海洋开发、宇宙航行等部门,起重机已成为主要的生产力要素,在生产中进行着高效的工作,构成合理组织批量生和机械化流水作业的基础,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些关键岗位上增加一两台起重设备,劳动生产率就会成倍的增长。

起重机的驱动多为电力,也可用内燃机,人力驱动只用于轻小型起重设备或特殊需要的场合。起重机械由运动机械、承载机构、动力源和控制设备以及安全装备、信号指示装备等组成;是一种以间歇作业方式对物料进行起升,下降和水平移动的搬运机械。起重机械的作业通常带有重复循环的性质。一个完整的作业循环一般包括取物、起升、平移、下降、卸载,然后返回原处等环节。起重机械广泛用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农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们日常生活中。起重机的驱动多为电力,也可用内燃机,人力驱动只用于轻小型起重设备或特殊需要的场合。

起重机械的工作特点:(1)起重机械通常结构庞大,机构复杂,能完成一个起升运动、一个或几个水平运动;(2)所吊运的重物多种多样,载荷是变化的;(3)大多数起重机械,需要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运行,有的要装设轨道和车轮,有的要装上轮胎或履带在地面上行走,有的需要在钢丝绳上行走(4)有的起重机械需要直接载运人员在导轨、平台或钢丝绳上做升降运动;(5)暴露的、活动的零件较多,且常与吊运作业员直接接触,潜在安全隐患;(6)作业环境复杂;(7)作业中常常需要多人配合,共同进行;起重机械的上述工作特点,决定了它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很大。如果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等环节上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伤亡或设备事故。一方面造成人员的伤亡,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而千斤顶又属于起重机械的一种。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参考文献4)

2 千斤顶的概述

千斤顶又叫举重器、顶重机、顶升机等,是一种用比较小的力就能把重物顶升、下降或移位的简单起重机具,也可用来校正设备安装的偏差和构件的变形等。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一般为400mm,顶升速度一般为10-35mm/min,起重能力最大可达500t。

2.1 千斤顶的种类

千斤顶按其构造及工作原理的不同,通常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其中螺旋式千斤顶和液压式千斤顶较为常用;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所以螺旋千斤顶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主要由油室、油泵、储油腔、活塞和摇把等组成,工作时,用千斤顶的手动摇把驱动油压泵,将工作油压入油室,推动活塞上升或下降,进而顶起或下落重物。在工程施工时,YQ型手动液压千斤顶使用较多。这种千斤顶质量轻,效率高,使用和搬运也比较方便,它又可以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穿心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钢筋束或钢丝束,它主要由张拉缸、顶压缸、顶压活塞及弹簧等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沿拉伸机轴心有一穿心孔道,钢筋(或钢丝)穿入后由尾部的工具锚固。

螺旋式千斤顶又分为:固定式螺旋式千斤顶、LQ型固定式螺旋千斤顶和移动式螺旋千斤顶三大类。(1)固定螺旋式千斤顶有普通式和棘轮式两种,在作业时,未卸载之前不能作平面移动;(2)LQ型固定螺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轻巧,使用方便。它有棘轮组、大小锥齿轮、升降套筒、锯齿形螺杆、主架等组成;当往复搬动手柄时,撑牙推动棘轮组间歇回转,小锥齿轮带动大锥齿轮,使锯齿形螺杆旋转,从而

使升降套筒上升或下降。由于推力轴承转动灵活,摩擦力小,因而操作灵敏,工作效率高。(3)移动式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在顶升过程中可以移动的千斤顶,在作业时,它的移动主要是靠其底部的水平螺杆转动,从而使顶起或下降的重物连同千斤顶一同做水平移动。因此,移动式螺旋千斤顶在设备安装施工中用来就位便很使用。如下图:

2.1 螺旋千斤顶

齿条千斤顶主要由齿条和棘轮等组成,工作时,由1-2人转动千斤顶上的手柄,利用齿条的顶端顶起高处的重物。同时,也可用齿条的下脚,顶起低处的重物。另外,在千斤顶的手柄上备有制动时需要的齿轮。千斤顶已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和质量许可证的产品不准出口。

2.2 千斤顶的结构和技术规格

油压千斤顶按其结构、用途分为如下两种:

①立式螺纹连接结构的油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yl。

②立卧两用油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w。

螺旋千斤顶按其结构和使用场所分为:

①普通型螺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l。

②普通高型螺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lg。

③普通低型螺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ld。

④钩式螺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lg。

⑤剪式螺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lj。

⑥自落式螺旋千斤顶,其代号的表征字母为qlz。

表2.1 移动式螺旋千斤顶技术规格

轻重量(t)顶起高度(mm)螺杆落下最小高度(mm)水平移动距离(mm)自重(kg)

8 250 510 175 40

10 280 540 300 80

12.5 300 660 300 85

15 345 660 300 100

17.5 350 660 360 120

20 360 680 360 145

25 360 690 370 165

30 360 730 370 225

表2.2 齿条千斤顶的技术规格

型号01型02型

起重量(t)静负荷15 15 动负荷10 10

最大起重高度(mm)280 330

钩面最低高度(mm)55 55

机座尺寸(长?宽,mm)260?166 260?166 外形尺寸(长?宽?高,mm)370?166?525 414?166?550 自重(kg)26 25

2.3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千斤顶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几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螺旋千斤顶是通过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

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此部分参考文献4和5)

3 螺旋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3.1螺旋传动的应用和类型

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杆(丝杠)和螺母组成的螺旋副来实现传动要求的。它主要用于将回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它具有结构紧凑、转动均匀、准确、平稳、易于自锁等优点,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1)按螺杆与螺母的相对运动方式,螺旋传动可以有以下四种运动方式:

①螺母固定不动,如图(a)螺杆转动并往复移动,这种结构以固定螺母为主要支承,结构简单,但占据空间大。常用于螺旋压力机、螺旋千斤顶等。

②螺母转动,如图(b)螺杆做直线移动,螺杆应设防转机构,螺母转动要设置轴承均使结构复杂,且螺杆行程占据尺寸故应用较少。

③螺母旋转并沿直线移动,如图(c)由于螺杆固定不动,因而二端支承结构较简单,但精度不高。有些钻床工作台采用了这种方式。

④螺杆转动,如图(d)螺母做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占据空间尺寸小,适用于长行程螺杆。螺杆两端的轴承和螺母防转机构使其结构较复杂。车床丝杠、刀架移动机构多采用这种运动方式。

(a) (b)

(c) (d)

图3.1 运动方式

本次设计的螺旋千斤顶是运用了上图(a)的运动方式,即螺母固定不动。(2)按照用途不同,螺旋传动分为三种类型。

①传力螺旋以传递动力为主,要求以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一般为间歇性工作,工作速度较低,通常要求具有自锁能力,下图3.2螺旋压力机均为传力螺旋。

图3.2 螺旋压力机

②传导螺旋以传递运动为主,这类螺旋常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工作且工作速度较高,传动精度要求较高,下图3.3为机床进给机构的螺旋。

图3.3 传导螺旋

③调整螺旋用于调整并固定零件间的相对位置,一般不经常转动,要求能自锁,有时也要求很高精度,如带传动张紧装置、机床卡盘和精密仪表微调机构的螺旋等。

本次设计的螺旋千斤顶就是运用了传力螺旋这种传动类型。

3.2螺旋传动的结构和用途

按照螺旋副摩擦性质的不同,螺旋传动又可分为滑动摩擦螺旋传动(简称滑动螺旋)、滚动摩擦螺旋传动(简称滚动螺旋)和静压滑动螺旋传动(简称静压螺旋)。

滑动螺旋传动又分为普通滑动螺旋传动和静压螺旋传动,且应用较广,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易于实现自锁;运转平稳。缺点在于当低速或进行运动微调时可能出现爬行现象;摩擦阻力大,传动效率低(一般为30%~50%);螺纹(通常采用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有侧向间隙,反向时有空行程;磨损较大。广泛应用于机床的进给、分度、定位等机构,如此次设计过程中千斤顶的传力螺旋。

滚动螺旋也称滚珠丝杠,其特点是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90%以上);运转平稳,低速时不爬行,启动时无抖动;螺旋副经调整和预紧可实现高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传动具有可逆性,如果运用于禁止逆转的场合,需要加设防逆转机构;不易摩擦,使用寿命长。缺点为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抗冲击能力差。应用于精密和数控机床、测试机械、仪器的传动和调整螺旋,车辆、飞机上的传动螺旋。

滚动螺旋传动特点: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起动阻力矩小,传动灵活平稳,工作寿命长。

滚动螺旋传动应用于机床、汽车、拖拉机、航空军工等制造业。

滚动螺旋传动按滚珠循环方式分为:

内循环:滚珠始终和螺杆接触,两个封闭循环回路有两个反向器,三个封闭循环回路有三个反向器。特点:流动性好,效率高,经向尺寸小。

外循环:分离,工艺性好,分为螺旋式,插管式,挡珠式。

静压螺旋传动螺杆与螺母被油膜隔开,不直接接触。具有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达99%);螺母的结构复杂;运转平稳,无爬行现象;传动具有可逆性(不需要时应加设防逆转机构);反向时无空行程,定位精度高,轴向刚力大;磨损小,寿命长等优点。其缺点为结构复杂,制造较难,需要一套压力稳定,供油系统要求高。应用于精密机床的进给、分度机构的传动螺旋。

3.3螺旋传动的计算

在螺旋传动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是滑动螺旋,滑动螺旋副工作时,主要承受转矩和轴向拉力(或压力)的作用,由于螺杆和螺母的旋合螺纹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对滑动,因此,其主要失效形式是螺纹牙破损。滑动螺旋的基本尺寸通常根据耐磨条件确定。对于传力螺旋还应校核螺杆危险截面的强度;对于青铜或铸铁螺母以及承受重载的调整螺旋应校核其自锁性;对于精度传动螺旋应该校核螺杆的刚度;对于受压螺杆,当其长径比很大时,应校核其稳定性;对于高速长螺杆,应校核其临界转速;要求自锁时,多采用单线螺纹,要求高效时,多采用多线螺纹。(1)一般螺旋机构的计算

一般螺旋机构当螺杆转Ψ角(rad)时,螺母轴向移动的位移L(mm)为:

L=SΨ/2π(式3.1)则式中S为螺旋线导程(mm)。

如果螺杆的转速为n(r/min)时,则螺母移动速度v(mm/s)为:

V=Sn/60 (式3.2)(2)差动螺旋机构与复式螺旋机构的计算

1-机架 2-螺杆 3-螺母 4-导向杆

图3.4 差动螺旋机构

上图的螺旋机构中,螺杆1上有A、B两段螺旋,A段螺旋导程为S A(mm),B 段螺旋导程为S B(mm),两者旋向相同,则当螺杆转Ψ角(rad)时,螺母轴向移动的位移L(mm)为:

L=(S A-S B)Ψ/2π(式3.3)如果螺杆的转速为n(r/min)时,则螺母移动速度v(mm/s)为:

L=(S A-S B)n/60 (式3.4)

由上式可知:当A、B两螺旋的导程S

A、S

B

接近时,螺母可得到微小位移,这种

螺旋机构称为差动螺旋机构(又称微动螺旋机构),常用于分度机构、测微机构等。

如果两螺旋的旋向相反,则螺母轴向移动的位移L为:

L=(S A-S B)Ψ/2π(式3.5)移动速度为: V=(SA-SB)n/60 (式3.6)这种螺旋机构称为复式螺旋机构,适合于快速靠近或离开的场合。

滑动螺旋传动工作时,螺杆和螺母主要承受转矩和轴向载荷(拉力或压力)的作用,同时在螺杆和螺母的旋合螺纹间有较大的相对滑动。滑动螺旋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螺纹磨损。因此,通常根据螺旋副的耐磨性条件,计算螺杆中径及螺母高度,并参照螺纹标准确定螺旋的主要参数和尺寸,然后再对可能发生的其他失效逐一进行校核。

3.4螺旋传动的设计和选材

滑动螺旋的结构包括螺杆、螺母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和支承结构形式。螺旋传动的工作刚度与精度等和支承结构有直接关系,当螺杆短而粗且垂直布置时,如起重及加压装置的传力螺旋,可以采用螺母本身作为支承的结构。当螺杆细长且水平布置时,如机床的传导螺旋(丝杠)等,应在螺杆两端或中间附加支承,以提高螺杆工作刚度。

螺母结构有整体螺母、组合螺母和剖分螺母等形式。整体螺母结构简单,但由磨损而产生的轴向间隙不能补偿,只适合在精度要求较低的场合中使用。对于经常双向传动的传导螺旋,为了消除轴向间隙并补偿旋合螺纹的磨损,通常采用组合螺

母或剖分螺母结构。利用螺钉可使斜块将其两侧的螺母挤紧,减小螺纹副的间隙,提高传动精度。

传动用螺杆的螺纹一般采用右旋结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左旋螺纹。 螺杆和螺母材料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工艺性。

表3.1 螺杆与螺母常用的材料 螺纹副

材料 应用场合

螺杆 Q235 Q275 45 50 轻载、低速传动。材料不热处理 40Gr 65Mn 20GrMnTi

重载、较高速。材料需经热处理,以提高耐磨性 9Mn2V GrWMn 38GrMoAl

精密传导螺旋传动。材料需经热处理

螺母 ZcuSn10P1 ZcuSn5Pb5Zn5 一般传动 ZcuAL10Fe3 ZcuZn25AL6Fe3Mn

重载、低速传动。尺寸较小或轻载高速

传动,螺母可采用钢或铸铁制造,内空

浇铸巴士合金或青铜 3.5螺旋机构耐磨性的计算

耐磨性计算尚无完善的计算方法,目前是通过限制螺纹副接触面上的压强p作为计算条件,其校核公式为:

P =z 2h d /F A /F π=≤[P] (式3.7)

式中,F 为轴向工作载荷(N );A 为螺纹工作表面投影到垂直于轴向力的平面上的面积(mm 2);d 2为螺纹中径(mm);P 为螺距(mm);h 为螺纹工作高度(mm),矩形

与梯形螺纹的工作高度h=0.5P,锯齿形螺纹高度h=0.75P ;z=H/P 为螺纹工作圈数,H 为螺纹高度(mm),[p]为许用压强(MPa)。

表3.2 滑动螺旋传动的许用压强

螺纹副材料滑动副速度/(m·min-1)许用压强/MPa

钢对青铜低速

<3.0

6~12

>15

18~25

11~18

7~10

1~2

钢-耐磨铸铁6~12 6~8

钢-灰铸铁

<2.4

6~12 13~18 4~7

钢-钢低速7.5~13

淬火钢-青铜6~12 10~13 注:?<2.5或人力驱动时,[p]可提高20%;螺母为剖分式时,[p]应降低15%-20%。

为便于推导设计公式,令? =H/d

2

,代入整理后得螺纹中径的设计公式为:

d 2≥h[P]

FP/πφ(式3.8)

对矩形、梯形螺纹,h=0.5P,则:

d 2≥0.8]

[

/p

Fφ(式3.9)

对锯齿形螺纹,h=0.75P,则

d

2

≥0.65[]ρφ/F(式3.10)?值根据螺母的结构选取。对于整体式螺母,磨损后间隙不能调整,通常用于轻载或精度要求低的场合,为使受力分布均匀,螺纹工作圈数不宜过多,宜取?=1.2~2.5;对于剖分式螺母或螺母兼作支承而受力较大,可取?=2.5~3.5;传动精度高或要求寿命长时,允许?=4。

根据公式计算出螺纹中径d

2

后,按国家标准选取螺纹的公称直径d和螺距P。由于旋合各圈螺纹牙受力不均,故z不宜大于10。

3.6螺母螺纹牙的计算

螺纹牙多发生剪切与弯曲破坏。由于一般情况下螺母材料的强度比螺杆低,因此只需校核螺母螺纹牙的强度。假设载荷集中作用在螺纹中径上,可将螺母螺纹牙

视为大径D 处展开的悬臂梁,螺纹牙根部的弯曲强度校核公式为:

b σ= 3Fh/πDb 2z ≤[b σ] (式3.11)

剪切强度校核公式为:

τ=F/z πDb ≤[τ] (式3.12) 式中D 为螺母螺纹的大径(mm);b 为螺母螺纹牙根部宽度(mm);可由国家标准查得,也可取矩形螺纹b=0.5P ,梯形螺纹b=0.65P ,锯齿形螺纹b=0.74P ;[b σ] 、

[τ]分别为螺母螺纹牙的许用弯曲应力和许用切应力(MPa)。

表3.3 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应力 项 目

许用应力/ Mpa 钢制螺杆

[σ]=σS /3~5 σS 为材料的屈服极限/ MPa 螺 母 材料

许用弯曲应力[σb ] 许用切应力[τ] 青铜

40~60 30~40 耐磨铸铁

50~60 40 铸铁

45~55 40 钢 (1.0~1.2)[σ] 0.6[σ]

注:静载荷许用应力取大值。

若螺杆与螺母的材料相同,由于螺杆螺纹的小径d 1小于螺母螺纹的大径D ,故

应校核螺杆螺纹牙的强度,这时公式中的D 应改为d 1。

3.7螺杆强度和稳定性的校核

3.7.1强度的校核

螺杆受轴向力F 及转矩T 的作用,危险截面上受拉(压)应力σ和扭转切应力τ。根据第四强度理论,τ螺杆危险截面的强度校核公式为:

ca σ=[]

σππτσ≤???? ?

?+???? ??=+2

3122122d 2.0T 3d F 43 (式3.13) 式中d 1为螺杆螺纹的小径(mm );[σ]为螺杆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T 为螺杆

所受转矩(N ·m)T=()v 2tan 2d F ρλ+;

3.7.2稳定性的校核

对于长径比大的受压螺杆,当轴向力F 超过某一临界载荷F C 时,螺杆可能会突然产生侧向弯曲而丧失稳定。因此,对细长螺纹应进行稳定性校核。螺杆的稳定性条件为:S F

F c ≥ (式3.14) 式中S 为稳定性安全系数,对于传力螺旋取S=3.5~5;对于传导螺旋取S=2.5~4;对于精密螺杆或水平螺杆取S>4。

临界载荷F C 与螺杆的柔度γ及材料有关,根据γ=

i

L μ的大小选用不同的公式计算。

当γ≥85~90时,根据欧拉公式计算,即: 22c L EI F )

(μπ= (式3.15) 当γ<85~90时;对σb ≥380MPa 的碳素钢(如Q235、Q275)

F c =(304/1.12γ)42

1d π (式3.16) 当γ<85~90时,对σb ≥470MPa 的优质碳素钢(如355、45)

F c =(461/2.57γ)421d π (式3.17)

当γ<40时,无需进行稳定性计算。

式中F C 为临界载荷(N );E 为螺杆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对于钢E=2.06×105;I 为危险截面的惯性矩(mm 4),I=644

1d π,d 1为螺杆螺纹内径(mm);μ为长度系数,

与螺杆端部结构有关,L 为螺杆最大受力长度(mm);i 为螺杆危险截面的惯性半径(mm),i=

4/21d I π=4

1d 。 (式3.18)

表3.4 长度系数μ的选择 螺杆端部结构

μ 两端固定

0.5 一端固定,一端不完全固定

0.6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如千斤顶)

2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如压力机)

0.7 两端铰支(如传导螺杆)

1

注:用下列办法确定螺杆端部的支撑情况:

采用滑动支承时:

l o 为支承长度,d o 为支承孔直径,l o /d o <1.5铰支;l o /d o =1.5~3不完全固定;l o /d o >3固定。

采用滚动支承时:

只有径向约束时为铰支;径向和轴向都有约束为固定。

注:用下列办法确定螺杆端部的支撑情况:

采用滑动支承时: l o 为支承长度,d o 为支承孔直径,l o /d o <1.5铰支;l o /d o =1.5~3不完全固定;l o /d o >3固定。

采用滚动支承时:

只有径向约束时为铰支;径向和轴向都有约束为固定。 3.8自锁性的校核

对于要求自锁的螺旋传动,应校核是否满足自锁条件,即:

V artanf =≤ρλ (式3.19)

式中,f V 为螺纹副的当量摩擦系数

表3.5 螺旋传动螺旋副的当量摩擦系数f V (定期润滑)

螺旋副材料

钢和青铜 钢和耐磨铸铁 钢和铸铁 钢和钢 淬火钢和青铜 ?ν 0.08~0.10 0.10~0.12 0.12~0.15 0.11~0.17 0.06~0.08

4千斤顶的设计

已知轴向载荷F=60000N,最大举升高度为150mm. 方案图如下所示:

1—托杯 2—手臂 3—销 4—手柄 5—挡环 6—螺套

7—螺杆 8—螺钉 9—底座

图4.1 千斤顶剖视图

4.1选择材料

由上表(螺杆与螺母常用的材料)选材料为45钢,由手册查σ=360Mpa ;为了提高耐磨性,螺母选较软的材料锡青铜为ZCuSn10P-1,由上表知钢对青铜低速时,

对人力驱动[ρ]可提高20%,即[ρ]=)2518(-MPa 306.21%120-=?,

[]MPa 25=ρ,螺母为整体螺母。5.22.1-=φ,取5.1=φ。选螺纹牙为梯形。

毕业设计论文-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

ABSTRACT 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guarantee th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The technique level and the application degree of industrial robots reflect the national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to some extent,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s mainly undertake the jops of welding, spraying, transporting and stowing etc. , which are usually done repeatedly and take high work strength, and most of these robots work in playback way. 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 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 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 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轴校核部分)

A型齿轮泵设计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X6132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tudent SunMingxing Supervisor Yan Zugen Specialty X6132 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chool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12年6月9日

A型齿轮泵设计 1 绪论 1.1机床的用途及性能 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床属于通用机床。主要适用于机械工厂中加工车间、工具车间和维修车间的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这种铣床可用圆柱铣刀、圆盘铣刀、角度铣刀、成型铣刀和端面铣刀加工各种 平面、斜面、沟槽等。如果配以万能铣头、圆工作台、分度头等铣床附件,还可以 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X6132、X6132A型铣床的工作台可向左、右各回转45 o当工作台转动一定角度,采用分度头时,可以加工各种螺旋面。 X6132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梯形丝杠,X6132A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滚珠丝杠。 X6132/1、X6132A/1型数显万能升降台铣床是在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 床的基础上,在纵向、横向增加两个坐标的数字显示装置的一种变型铣床,该铣床 具有普通万能升降台铣床的全部性能外,借助于数字显示装置还能作到加工和测量 同时进行,实现动态位移数字显示,既保证了工件加工质量,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 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配上万能铣头还可以进行镗孔加工。 图1-1 X6132卧式铣床整机外形图

机械系毕业论文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副标题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陈成 学号034 专业机械制造 教学站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教学站 班级柳职院13级机械制造1班 指导教师罗莹艳 日期2013年8月6日 目录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3) 1.1 学生自我介绍 (3)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3) 1.3 主要技能水平以及方法能力 (4) 1.4 社会能力的自我评价 (4) 二、综合实践的过程与目的 (5) 2.1 综合实践的目的 (7) 2.2 实习岗位所具备的技术 (5) 2.3 实习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 (5) 2.4 实习的岗位介绍 (8) 2.5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分析 (6) 2.6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规程 (7)

三、技能等级考过程 (8) 3.1 等级考试工件图纸分析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8) 3.2 工件加工所需的工具、量具、设备等以及使用方法 (8) 3.3 加工工艺步骤 (9) 3.4 工件的检测 (9) 3.5 等级考试小结(自我评价) (9) 四、总结: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9) 五、致谢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1.1 自我介绍 我叫陈成,出生于风景优美江水围绕的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我所学的专业为机械制造,毕业于国内示范性高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我是一个乐观自信的男孩,平时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我最大的特点是执着,只要是我选择好了的道路,再艰苦我也会走下去,直到到达我所想要的高度。我喜欢挑战不一样的自我,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缺点改正优点精益求精。 在大学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刻苦学习书本内容,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很好的利用了图书馆庞大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自己的课外知识,专业课我学习了企业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文化课程和机械基础、工程力学、等理论课程,还进行了调漆、喷漆、打磨等的实心,我现在拥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各科成绩良好。 通过在校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定位,并有足够的信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一步步迈向我所要的工作职位,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企业,为国家做出微小的贡献。现在我的就像一只羽翼未丰满的小邹鸟,希望通过未来的不断的实践来充实自己,逐渐的变为展翅的雄鹰。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一直都在努力,一小步一小步的迈向我的目标,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认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将会身心力行去做好自己的本职。 现即将毕业,为了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真正的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我现在正在进行毕业实习。 未来等我,现在我在努力。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科学。机械设计涉及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一台新的设备从提出设计任务到制造出来投入正常使用,一般要经过市场调查、收集同类产品信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考核等各个阶段。在设计阶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BSG2213宽带砂光机 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 BSG2213 Wide Belt Sander 摘要 砂光机是利用磨具对各种板类,木制品构件进行砂削加工的设备。砂光机在人造板和家具行业中使用面广,需要量大,品种较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砂光机的特点是适应性强,能提高工作的尺寸精度,也能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是木材加工的重要机床之一。 综合了以上考虑之后,我将本次设计的题目定为BSG2213型单面双砂架上砂式宽带砂光机,履带送料,辊式砂架定厚,压磨式砂架精磨的组合。压磨式砂架由接触辊,压磨器,导向辊和张紧辊组成。 为了防止重心过高引起整机振动,设计中将主电机置于下方,并通过皮带传动带动驱动辊旋转,使整机重心下降,有效增强了整机的稳定性。 毕业设计附图地址: 因为真诚,所以信任!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淘宝店铺: 关键词:宽带;砂光机;压磨式砂架;压磨器;辊式砂架

ABSTRACT Belt Sander is the equipment utilizing attrition tool for machining to every kind of board and woodwork component. The belt sander is widely applicated in the wood-based plate and furniture trade, the requirement is very large. The belt sander have lots of variety and develop fast in recent years.The sander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good adaptability, so it can improve the size precision of the work, take from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work piece,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lathes of wood working. After integrate the consideration of above decided to design a machine named BSG2213. It has two sand belt shelves which locate on the up part of the sander, feed with track, and have the two kinds of sand shelves. To avoid too big vibrating from the gravity if it was located high, and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drives the roller with leather belt. This design attaches a good stability. Key words: Wide Belt; Sander; Press Abrading Grinding Shelf ; Pressing Block; Rolling Grinding shelf 目录

机械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推弯机设计 姓名:啜文博 班级学号:0608014401 指导教师:于峰

摘要 360o异形断面圆环在各生产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于受形状因素的约束,传统的绕弯、滚弯等弯曲工艺很难加工出这类弯曲件。而目前的加工方法是将两个半圆形弯曲件连接成为一个360o圆环,这样使得工序繁琐。在实验中已实现将此类型材弯曲件一次成型方法,本文将推弯实验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根据实验工艺,改进了实验模具,使之适用于工业生产。通过对几种不同的机械传动系统的比较分析,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传动系统,并设计了液压系统。 本文针对各种异形断面型材,使用推弯工艺一次推出了360o圆环,与传统型材弯曲方法相比,在型材弯曲件成型工艺方面有较大突破。 关键词推弯; 型材; 推弯机

Abstract The once forming method of this kind of part has been achieved in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push-bending experiment is appli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craft, the experiment dies are improved so as to be fit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Via the contrast of a few differen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best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hoosed , and the fluid drive system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every kind of abnormity section bent parts the bent parts with 360 angles are formed in once by push bending process. Contrasting with conventional bending process of profile, the more advancement is got in bending and forming process of profile. Keywords push bending; section profile; push-bending machine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篇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姓名:张宝坤 学号: 002912 性别: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批次: 0703 层次:专升本 电子邮箱: zhbk56789@https://www.360docs.net/doc/044076351.html, 联系方式: 0951-158******** 学习中心:宁夏奥鹏 指导教师:崔厚玺 XX年4月6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

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 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 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 第二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6 2.1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6 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6 第三章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 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8 3.1.1 单冲量控制系统8 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9 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10 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3.2.1控制冷却剂的流量12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薛松学号:060387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发动机吊装、码盘系统设计 指导者:陈子顺高级工程师 评阅者: 2010年6月2日

目次 1引言 (1) 1.1 概述 (1)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 1.3.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 1.3.2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1) 1.3.3 本课题的具体内容要求 (2) 1.3.4 工作要求 (2) 1.3.5 最终成果 (2) 2 设计工作流程 (2) 2.1 总体设计 (2) 2.1.1 最大起重量确定 (2) 2.1.2 起升高度的选择 (2) 2.1.3 电动葫芦的选型 (3) 2.1.4 起重机构跨距的确定 (3) 2.1.5 行走机构的传动 (3) 2.1.6 动力的输入 (3) 2.1.7 安全装置的设计 (3) 2.2 起重机构主梁的设计 (4) 2.2.1 主梁及架体钢结构的设计 (4) 2.2.2 力学性能的分析 (4) 2.2.3 载荷计算 (4) 2.3 控制电路的设计 (4) 2.4 设计的整体思路 (5) 3 构件的设计选型 (6) 3.1 已知构件尺寸的确定 (6) 3.2 电动葫芦选型 (6) 3.3 电动葫芦轨道梁设计 (7) 3.3.1 小车摆放方案的确定 (7) 3.3.2 电动葫芦轨道梁整体结构尺寸的初定 (9) 3.3.3 电动葫芦轨道梁的轨道材料选型 (10) 3.4 大车轨道梁设计 (10)

3.4.1 大车轨道梁整体结构尺寸的初定 (10) 3.4.2 大车轨道梁的立柱材料尺寸选型 (10) 4 构件的力学性能分析 (11) 4.1 电动葫芦轨道梁的强度、刚度、动载荷稳定性校核 (11) 4.1.1 电动葫芦轨道梁受力分析 (11) 4.1.2 电动葫芦轨道梁强度校核 (13) 4.1.3 电动葫芦轨道梁刚度校核 (13) 4.2 大车轨道梁的强度、刚度、动载荷稳定性校核 (14) 4.2.1 大车轨道梁受力分析 (14) 4.2.2 大车轨道梁强度校核 (16) 4.2.3 大车轨道梁刚度校核 (16) 4.3 立柱尺寸的确定与稳定性分析 (17) 4.3.1 立柱的选材与尺寸确定 (17) 4.3.2 立柱的压杆稳定性校核 (17) 4.3.3 立柱承受动载荷的稳定性校核 (18) 4.4 大车的行走机构设计 (19) 4.4.1 电动机的选型 (19) 4.4.2 大车轨道轮的选型 (20) 4.4.3 减速器的选型 (21) 4.4.4 传动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21) 4.4.5 轴校核 (24) 4.4.6 轴承的选型 (24) 5 系统的电路控制设计 (24) 6 基于TRIZ 理论的电动葫芦轨道梁的优化方案设计 (25) 6.1 TRIZ理论简述 (26) 6.2 TRIZ理论的应用 (26) 6.3 由发明原理进行设计方案的确定 (27) 结论 (28)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例范本)

实用标准文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动机200702班 姓名杨国志 学号200703011211 指导教师李杰老师

目录 第1章、总述 (5) 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5) 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6) 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6)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7) 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7) 二、电动机的选择 (8)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0)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0) 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2) 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5)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6) 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6) 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9) 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 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2)

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3) 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4) 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6) 第7章、润滑的选择 (27) 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9) 一、联轴器的选择 (29) 二、轴承盖的选择 (29) 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30) 一、减速器箱体: (30) 二、附件设计: (32)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

机械专业 毕业设计说明书(轴校核部分).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X6132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tudent SunMingxing Supervisor Yan Zugen Specialty X6132 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chool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12年6月9日

1 绪论 1.1机床的用途及性能 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床属于通用机床。主要适用于机械工厂中加工车间、工具车间和维修车间的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这种铣床可用圆柱铣刀、圆盘铣刀、角度铣刀、成型铣刀和端面铣刀加工各种平面、斜面、沟槽等。如果配以万能铣头、圆工作台、分度头等铣床附件,还可以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X6132、X6132A型铣床的工作台可向左、右各回转45 o当工作台转动一定角度,采用分度头时,可以加工各种螺旋面。 X6132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梯形丝杠,X6132A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滚珠丝杠。 X6132/1、X6132A/1型数显万能升降台铣床是在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床的基础上,在纵向、横向增加两个坐标的数字显示装置的一种变型铣床,该铣床具有普通万能升降台铣床的全部性能外,借助于数字显示装置还能作到加工和测量同时进行,实现动态位移数字显示,既保证了工件加工质量,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配上万能铣头还可以进行镗孔加工。 图1-1 X6132卧式铣床整机外形图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1.1)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 姓名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 谢百松学号20051103006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肖新棉职称副教授 中国·武汉 二○○九年五月

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 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 学生姓名:谢百松 学生学号:20051103006 学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肖新棉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二○○九年五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1.总体方案设计 (2) 2.手部设计 (3) 2.1 确定手部结构 (4) 2.2 手部受力分析 (4) 2.3 手部夹紧力的计算 (5) 2.4 手抓夹持误差分析与计算 (6) 2.5 手部夹紧缸的设计计算 (6) 2.5.1 夹紧缸主要尺寸的计算 (6) 2.5.2 缸体结构及验算 (7) 2.5.3 缸筒两端部的计算 (8) 2.5.4 缸筒加工工艺要求 (10) 2.5.5 活塞与活塞杆的设计计算 (10) 3.臂部设计 (12) 3.1 臂部设计基本要求 (12) 3.2 臂部结构的确定 (12) 3.3 臂部设计计算 (12) 3.3.1 水平伸缩缸的设计计算 (12) 3.3.2 升降缸的设计计算 (14) 3.3.3 手臂回转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5) 4.液压系统设计 (16) 4.1 系统参数的计算 (16) 4.1.1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 (16) 4.1.2 各个液压缸流量的计算 (16) 4.2设计液压系统图 (17) 4.3 选择液压元件 (19) 4.3.1泵和电机的选择 (19) 4.3.2 选择液压控制阀和辅助元件 (19) 4.4根据动作要求编制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20) 5.控制系统设计 (21) 5.1 确定输入、输出点数,画出接口端子分配图 (21) 5.2 画出梯形图 (21) 5.3 按梯形图编写指令语句 (23) 6.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7 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 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9第四章轴的加工工艺方案---------------------------------------------9 4.1零件图工艺分析----------------------------------------------------9 4.2选择毛坯--------------------------------------------------------------10 4.3确定加工顺序-------------------------------------------------------10 4.4选择夹具及确定装夹方案--------------------------------------11 4.5选择加工刀具---------------------------------------------------11

气动机械手的毕业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气动机械手的设计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 学号: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前言 1.1机械手概述 (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4) 1.2.1机械手的组成.......................................4 1.2.2机械手的分类.......................................6 第二章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1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8 2.2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8 2.3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9 2.4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9 2.5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9 2.6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9 2.7机械手的主要参数.......................................9 2.8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9 第三章手部结构设计 3.1夹持式手部结构.........................................11 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11 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4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篇一:机械类毕业设计说明书】 河北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杲宁学号: 090365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药板装盒机结构设计 指导者:张建辉副教授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2013年 6 月 4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 目录 1 引言(或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3 1.4 药板装盒机工艺流程分析????????????????????? 3 2 总体方案确定??????????????????????????4 3 药板装盒机详细结构设计 ????????????????????6 3.1 总体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7 3.2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0 结 论 ???????????????????????????????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篇二:机械制造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中文题目) (二号、黑体、居中,段后空一行)

摘要(小四号、黑体):离心式压缩机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于化肥、制药、制氧及长距离气体增压输送等装置。本次设计 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合成氨工段循环离心压缩机的结构形式、主 体结构尺寸,并确定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其选型。首先进行 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主要进行了筒体、端盖的壁厚计算、水压试验 应力校核以及叶轮、轴的强度校核。其次,对这些零部件进行结构 设计。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依据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的,设计结果满 足工程设计要求。关键词(小四号、黑体):离心压缩机;叶轮; 结构设计;应力校核;转子轴(英文题目) .engineering design results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structural design;stress check;rotor shaft 目录 1 前言 (1) 1.1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1) 1.2 合成氨工艺简介 (1) 2 离心式压缩机概况 (3) 2.1离心压缩机的优缺点 (3) 2.2离心压缩机的结构组成 (3) 2.3离心压缩机的发展趋势 (4) 3 离心式压缩机选型及计算依据 (5) 3.1离心式压缩机的气动热力学 (5) 3.1.1连续方程 (5) 4 离心压缩机设计和选型计算 (7) 4.1工艺条件 (7) 4.2容积多变指数和压缩性系数的计算 (7) 4.2.1确定混合气体的分子量和气体常数 (7) 4.2.2容积多变指数和压缩系数的确定 (8) 4.3离心压缩机的热力计算 (8) 4.3.1压缩机级数确定 (8) 5 结论 (10) 符号说明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1)

毕业设计(论文) 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设计与仿真 学科、专业: 学号: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装载机是一个通常用于建筑的重型设备,主要用于将材料(等asasphalt,拆除杂物,灰尘,雪,饲料,砾石,原木,矿物原料,再生材料,岩石,沙,木屑)装入另一种类型的机械(如自卸车,输送带,进料斗,或车厢)。它对于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于装载机的设计和制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如设计周期长,设计质量差,设计费用高,不能反映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很难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装载机的发展趋势及设计方法,分析了装载机的总体构造,对装载机工作装置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利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 完成了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三维设计,建立整机结构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了解实际工作情况。最后利用SolidWorks自带插件SolidWorks Simulation对装载机主要承受载荷的部件进行静力分析,分析其变形与受力情况,以便能对其进行更好的优化设计。 关键字:装载机;三维设计;有限元分析 I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Loader is a heavy equipment normally used in construction, Mainly for the material (like removal of debris, dirt, snow, feed, gravel, wood, mineral materials, recycled materials, rock, sand, sawdust) into another type of machine (truck, conveyor, into hopper, or car). It is to reduce labor intensit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speed,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loaders are also increasing, while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has many deficiencies, such as long design cycles, poor design quality, high design costs, does not reflect the whole structure stress distribution,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customer need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rends and design issues loaders, analyze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oader, loader working device for a brief introduction; Then use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SolidWorks completed the loader working device 3D design, build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motion simulation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work; Finally, the use of static analysis plug-ins SolidWorks Simulation SolidWorks comes to bear on the loader loads the main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conditions in order to be better optimized. Key Words:Loader;Three-dimensional design;Finite Element Analysis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科技大学 目 录 摘 要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4 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工艺系统的震动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切削液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工件材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磨削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影响工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 6 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 8 耐磨性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8 疲劳强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9 耐蚀 性对 表面质量的影响 9 第3章 控制表面质量的途 径 9 降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 法 9 超精密切削和低粗糙度磨削加工 ························ 9 毕业设计 题目: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 取的措施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函授地址: 答辩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