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14aae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a.png)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长城远、近景图的课件二、设计理念: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本节课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四、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法》习题与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法》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124e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c.png)
《小学语文教学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研究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学科,它主要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汉字、词语、句子、篇章等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2.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3.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或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通过直观感知、情感体验等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4. 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是针对班级内学生语文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次设计和实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5. 微型写作:微型写作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写作训练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通常要求学生围绕特定主题或情境,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一段话或几句话的表达,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填空题:1. 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_______”的基本原则。
答案:以教师为主导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的_______。
答案:语感3. 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字理识字法”是通过对汉字的_______和构造原理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汉字。
答案:字源4. 阅读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感受文本所传递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_______的方法。
答案:阅读策略5. 写作教学应当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开始,逐步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形成_______的意识。
答案:书面交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教学法主张让学生通过直接经验获取知识?A. 讲授法B. 实践操作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B. 实践操作法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开展整本书阅读,旨在:A. 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B.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文化底蕴C. 强化对教材课文的理解D.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答案:B.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文化底蕴3.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采用复述故事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主要目的是:A. 锻炼学生的记忆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C.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D.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答案:C.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在作文批改中,以下哪项做法符合“鼓励性评价”的原则?A. 只指出错误,不提优点B. 主要批评学生的语法错误C. 全面评价,既指出不足也肯定进步和亮点D. 只给出分数,不作具体评语答案:C. 全面评价,既指出不足也肯定进步和亮点5.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要关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还要重视______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自考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自考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80c9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8.png)
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A.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B. 综合性C. 知识性D. 技能性答案:C2.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D. 以上都是答案:D3.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文本与教学目标的关系?A. 忽略文本,只关注教学目标B. 忽略教学目标,只关注文本C. 两者兼顾,相互促进D. 以上都不对答案:C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A. 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只关注教师的教学B.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进行指导C.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进行指导D. 以上都不对答案:C5.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A. 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B.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 忽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D. 以上都不对答案:B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A. 强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考虑学生的意愿B. 忽视合作学习,只关注个别学生的表现C. 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D. 以上都不对答案:C7.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A. 忽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只关注知识传授B.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不进行有效指导C.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适时进行指导D. 以上都不对答案:C8.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对话?A. 忽视学生的对话,只关注自己的讲解B. 强制学生进行对话,不考虑学生的意愿C. 引导学生进行对话,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D. 以上都不对答案:C9.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A. 忽视阅读,只关注写作B. 忽视写作,只关注阅读C. 阅读与写作并重,相互促进D. 以上都不对答案:C10.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教学评价?A. 忽视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学过程B. 强制进行教学评价,不考虑学生的感受C.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适时进行评价D. 以上都不对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022年招教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招教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c1d1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c.png)
招教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参照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旳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旳(语文素养)、对旳把握(语文教育)旳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伙、探究旳(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旳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旳统一,是语文课程旳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旳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她课程旳基本,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旳基本。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旳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旳(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旳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适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旳系统和完整。
4、(识字)是阅读和写作旳基本,是一二年级旳教学重点。
5、(口语交际能力)旳训练不仅要注重口语交际课旳教学,并且要在语文教学旳各个环节和平常生活中故意识地锻炼学生旳(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6、(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旳过程。
7、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重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足运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8、语文素养从低档到高档、从简朴到复杂重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旳语文知识,二是丰富旳语言积累,三是纯熟旳言语技能,四是良好旳学习习惯,五是深厚旳文化素养,六是高雅旳言谈举止)。
9、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10、(汉语拼音)能协助学生识字,协助学生说好一般话,协助学生阅读。
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答案】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旳综合素养,其要素涉及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措施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她课程旳基本,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旳基本。
2、课堂即时评价【答案】在语文课堂教学旳真实情境中,对学生旳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3、探究学习【答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旳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和解决、体现与交流等摸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摸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旳学习方式和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7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e4b5e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2.png)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7篇教学设计在完成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考虑与时俱进,指定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的能干、和善、乐于助人的美德。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悟语言,学习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三、教学打算闻名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叙事诗《贫苦人》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回馈预习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俄国闻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它是一篇短篇小说。
〔板题,读题〕〔沟通预习成果:指导视察字写得是否正确,工整,是否写得美观,并引导学生发觉词语分类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二〕自主探究,体悟情感理清故事中描写了哪几个人物谁是故事的主子公呢,作者描绘哪个人物用笔墨最多?对于主子公桑娜,通过预习,你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年级下册桑娜给你留下的印象?请同学们先选择这些特点中的其中一个探究,详细步骤是1.默读课文2.找到相关内容的段落3.画出表达这个特点的词语和句子4.再带着体会朗读朗读。
自学后请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探讨沟通。
〔三〕沟通学习,读中领悟〔学生沟通其它内容时,相机评价,并引导学生互评,体会桑娜的特点〕1.重点指导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到什么?文中有两个词语精确地形容了这个渔家小屋〔“暖和”“舒适”〕正是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小屋的特点。
〔通过指导学生读懂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老师引读,学生接读。
2.重点指导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
朗读可以协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能读好这几段话,就理解了这几段话的意思。
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你从哪儿体会到桑娜的和善呢?指导学生遵照作者表达的依次体会桑娜的和善,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行”的意思,指导学生运用找关键词的方法体会“忐忑担心”的词意。
【精品】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精品】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aab2ca216147916112837.png)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教学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小狗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选择合适的读音。
埋.怨(mái mán) 输.赢(shū sū) 冲.着(chōnɡ chòng)允.许(yǚn yǔn) 一顿.(dùng dùn) 骂.人(mà nà)2.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练习。
(1)“‘小王子’是我们村里长得()、毛色()的一只狗。
”这是对“小王子”()的描写。
(2)作者从两件事情描写小狗的():一是小狗“王子”学()字的时候叫得真欢;二是“王子”竟然敢跟()赛跑,真有趣。
(3)每当有(),“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
等到()了,它便冲着()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参考答案1.埋(mái√) 输(shū√) 冲(chòng√)允(yǔn√) 顿(dùn√) 骂(mà√)2.(1)最花最漂亮样子(2)淘气可爱“狗”火车(3)火车开来跑不动远去的火车火车开走【板书设计】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观察细致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提问设计的比较巧妙,能够引导学生用流畅的思路完成对习作的分析和学习。
2.紧贴习作内容,让学生明白细致描写和观察的方式。
不足之处:思维拓展类的内容相对较小,还可以由课内例文引导至生活实际中的其他方面。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b4e5e2b8f67c1cfad6b86f.png)
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___________ 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___________ 的字,并且能够正确___________ ,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___________ ,提高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___________ ,增加___________ ,强调___________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合作学习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教资小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教资小学面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976f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a.png)
教资小学面试试题及答案一、教学设计题请根据以下文本内容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案。
文本内容:《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智慧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2. 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草船借箭》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文本: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4.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5.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智慧和策略,联系实际生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 主要人物:诸葛亮、周瑜- 主要事件:借箭、智斗【作业布置】1. 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
2. 思考并写下诸葛亮在故事中展现的智慧。
二、案例分析题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明在数学课上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帮助小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答案】1. 首先,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走神的原因,是否是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压力过大或其他个人问题。
2. 其次,与数学老师沟通,了解小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寻求老师的配合和支持。
3. 再次,可以尝试调整课堂活动,增加互动和游戏环节,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吸引小明的注意力。
4. 最后,鼓励小明参与课堂讨论,给予他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教育知识题请简述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045b4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2.png)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一、试题设计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
A. 喜爱B. 亲爱的C. 快乐D. 悲伤(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上好,老师!”小刚说。
B. 他问:“你从哪里来,小朋友?”C. 这本书的名字是《语文园地》。
D. 学校里有很多花草树木,有:松树、柳树、梧桐树等。
2. 多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一组是( )。
A. 高兴B. 快乐C. 痛苦D. 悲伤(2)下列句子中,属于拟人句的一项是( )。
A.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看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C. 太阳在天空中微笑着,照亮了大地。
D. 水龙头在哭泣,因为被人们浪费了水资源。
3. 判断题(1)下面这句话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春天来了,大地穿上了新衣服。
(2)下面这句话中,没有使用拟声词。
( )夜深了,老鼠在偷偷地嚼着奶酪。
二、答案解析1. 单项选择题答案解析(1)D。
选项A、B、C均为近义词,而D为反义词,故选D。
(2)B。
选项B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问号和引号搭配恰当。
2. 多项选择题答案解析(1)CD。
选项A、B为近义词,C、D为反义词,故选CD。
(2)BC。
选项B、C为拟人句,A、D为描述自然现象的句子。
3. 判断题答案解析(1)√。
这句话中,“大地穿上了新衣服”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
这句话中,“偷偷地”是拟声词,表示老鼠吃东西时的动作轻悄。
三、阅读理解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它们在天空中翻飞,好像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河边,柳树披上了嫩绿的新装,春风一吹,柳絮飘飘,像下起了绿色的雪。
问题:下列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文章的主题?( )A. 春天B. 小燕子C. 麦苗D. 绿色2. 阅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46ab4c6c175f0e7dd1372d.png)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淘气的春风娃娃对着云儿使劲儿的吹,使得春雨沙沙地下。
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不知什么原因,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争论起来。
下面请几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让我们从文中找出答案。
(读后进行鼓励性评价)谁来说说它们争论的原因?(它们为春雨的色彩而争论)教师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课书。
二、感悟课文内容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悟春雨的特点:⑴请同学们看屏幕,说说春雨的特点是什么?(小而密)⑵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春雨的特点,练习朗读。
请同学读,读后评价。
⑶听老师读,“春雨沙沙,沙沙,沙沙……”选择正确的读法。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读。
2、抓住“争论”一词,结合下文来学习体会其含义:⑴咦,小鸟们在干什么?请你在书中找到小鸟们的对话,自己读一读。
⑵你喜欢哪只小鸟?把它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教师板书:小白鸽无色的小燕子绿色的春雨的色彩小麻雀红色的小黄莺黄色的⑶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
⑷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⑸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的对,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⑹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⑺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⑻请同学说一说“争论”是什么意思?教师随机点拨。
⑼听了它们的争论,不知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
⑽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请同学到屏幕前点击电脑,讲明理由。
(如,学生认为小白鸽说的对,可根据生活经验所知。
小麻雀、小燕子、小黄莺为什么会认为春雨有不同的色彩呢?学生如果答不上来,可以在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点拨。
3、小雨不停地下,小鸟们的争论引来了其它的鸟儿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屏幕上出现学生常见的鸟类,如:孔雀、啄木鸟、仙鹤、大雁等。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鸟类说说你眼中的春雨的色彩。
【精华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新版
![【精华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96f0fd76eeaeaad1f3309c.png)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 和 。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 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 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4850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d.png)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秋天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秋天的特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秋天变化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秋天变化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学具:田字格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生字的笔画、结构及书写方法。
3.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4. 知识拓展:让学生举例说出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季节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田字格本练习书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秋天来了2. 板书生字词:树叶、金黄、蓝天、白云、丰收、喜悦3. 板书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用“秋天”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生字词抄写略;画作自由发挥,符合秋天主题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实践操作,学生对秋天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在生字词的书写上仍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象,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布置一篇关于“秋天”的看图作文,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描绘秋天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7a82ddaa00b52acfc7caca.png)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语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正确把握语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程。
2、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程的基本特点。
语程应致力于学生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程与其他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是实践性很强的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
1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2、《语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ebc85f33687e21af45a9b9.png)
第一章教案文本的构成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间是2001年。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有时会是一致的。
(√)4. 教学重点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应着重指导的内容,它多受教学目标的制约。
(√)5.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它主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6.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
(√)7.教学方法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不必考虑师生的特点。
(×)8.教学目标应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但这三方面不必分列。
(√).9. 片断教学就是将40分钟的课的教学内容浓缩成短课(×)10. 片断教学时间短,故不必设置导入与结课环节。
(×)第二章:识字写字教学1.小学拼音教学不需教的韵母是()A.enB.iuC.enɡD. iɑo正确答案:D3.关于拼音教学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示范模仿法、口诀法、手势演示法、局限法等,都是常见的拼读教学方法B.歌谣是辨记声母、韵母的常用方法C.应要求所有的小学生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D.动画演示法一般用于学习单韵母正确答案:B4.“书写规范”中“规范”二字的意思是()A.笔画、笔顺正确,不写错字、别字、异体字等B.握笔的姿势C.整篇中每个字的大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和距离D.写字的坐姿、站姿正确答案:A5.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资源,一般不包括()A.插图与注释B.语文园地C.单元导读与目录D.课文正确答案:C6.标对了调号的音节是()A.qiūB.bīeC.tūiD.dūo正确答案:A7.“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 )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A.第三学段B.第四学段C.第一学段D.第二学段正确答案:D8.关于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边笔画对称,先两边后中间。
如:“水”B.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小学语文教案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9c77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8.png)
小学语文教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徜徉(cháng yáng)C. 蹒跚(pán shān) D. 饕餮(tāo tiè)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史记》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苏轼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B.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D. 我们要认真对待学习,不能有半点马虎。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的体裁是()A. 绝句B. 律诗C. 古风D. 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杜甫的《》中的名句。
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苏轼的《》。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中的诗句。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10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春天。
6.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4分)7.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8. 短文中“五彩斑斓”一词形容了什么?(4分)9. “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0. 短文最后一句“他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春天”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四、作文题(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描述你眼中的春天景象,表达你对春天的感受和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最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6c3efc9e2bd960591c67711.png)
【教师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读写______等______个生字,会读认______等______个生字,掌握______等词语的用法。
(2)学习文中______的知识点,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______的含义。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作品大意,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熟练利用查字典/词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______等生字词。
(2)熟练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略读/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表格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初步借助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______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味课文对______(风光/人物/意象)的赞美,产生对______(大自然/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______的情感。
(2)初步形成____的观念,养成____的习惯,获得___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______的知识,了解事件梗概(记述文)/大体把握诗歌大意(诗歌)/积极展开想象(说明文)。
(2)懂得______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1)感受由______而产生______的感情,注意通过课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______等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的不同用法。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或活动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观看图片、视频的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小学语文课程设计考试卷
![小学语文课程设计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3e2804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0.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勇敢、_______,才能找到自己的妈妈。
2.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中,作者用“_______”来形容夏天的太阳。
3. 《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敢于_______,不能被恶势力吓倒。
4.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雨中的景象,表达了_______的情感。
5. 《我是什么》这篇课文,通过“我”这个角色,向我们介绍了水、汽、云、雨、雪等自然现象,让我们知道了_______。
6. 《燕子》这篇课文,作者用“_______”来形容燕子的活泼可爱。
7. 《四季》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
8. 《古诗两首》中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情感。
9.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作者用“_______”来形容黄山的奇石。
10. 《云彩哪里来》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云彩”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云彩的由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反义词?A. 大小B. 明暗C. 远近D. 美丑2.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桥。
B. 小明的成绩越来越好。
C. 这本书很厚。
D. 太阳升起来了。
3. 下列哪个词语是ABB式结构?A. 绿油油B. 金灿灿C. 红彤彤D. 美滋滋4. 下列哪个句子是拟人句?A.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噼啪”的声音。
B. 树叶在风中摇曳。
C. 小河唱着歌,流向远方。
D.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5.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颜色的深浅?A. 浅绿B. 深红C. 灰白D. 浅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简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
四、作文(30分)以“我心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300字。
注意事项:1. 答题时请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精编】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130a7304312b3169a551a43d.png)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zǎo chén hàn zú xiān yàn fú zhuānɡ()()()()dǎ bàn ān jìnɡ cū zhuànɡ()()()2.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个。
3.填词练习。
( )的服装 ( )的小鸟( )的国旗 ( )的铜钟参考答案1.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2.56 553.鲜艳欢唱飘扬古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
d ǎi z ú 景颇族 d é án ɡ z ú 阿昌族ā ch ān ɡ z ú 傣族j ǐn ɡ p ō z ú 德昂族 h àn z ú 汉族 2.我能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P1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探究学习P5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3、课堂即时评价P41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4、人本语文课程资源P50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5、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P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本理念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简答题1、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答: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新课程提出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角色由教材使用者转变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P14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P15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5、“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P29 答:(1)区别: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优点是叙写方便。
(2)相同点:无论是“分解式目标”还是“交融式目标”,他们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
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6、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P5答: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7、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P55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根本没有产生与合作。
第二,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分工,任其自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第三,合作学习的时间没有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
第四,采用合作学习过于随便,不考虑合作的时机,信手拈来。
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
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
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
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题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P1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P29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3、你觉得怎么做才能使各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呢?请选择一种学习方式具体阐述。
答: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成了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相互作用。
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理解,合理利用。
(2)注重方法的指导。
(3)加强过程的引导。
(4)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合作学习:(1)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就要做认真的准备,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