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推广硕士2013.7)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提高养分资源的生物学途径
1、养分高效利用作物品种的选育
2、利用作物间互作机制 在华北地区石灰性土壤具有有效铁含量低、高PH和高碳酸 钙含量的特征,明显影响植物对铁的吸收,尤其是双子叶植物 花生缺铁黄化现象较为严重而普遍。多年来,虽然人们采用土 施和叶面喷施的办法补充铁肥,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植物 确铁黄化问题,花生与玉米间作,可改善花生的铁素营养,减 轻花生缺铁黄化现象的发生。机理是,玉米在土壤中能分泌植 铁载体,与土壤难溶性铁形成铁载体螯合物通过专一性的吸收 系统被植物吸收。同时,玉米在缺铁情况下,还能分泌加倍。
2、 强调养分适时监测数据
养分时空变异规律对作物和土壤进行实时
测定 , 这不仅是推荐施肥的需要 , 也是产品开发
的需要。
3、 强调“两个不能代替”
肯定优质生物制剂(即所谓“生物肥料”)和商品有
机肥的积极作用,生物制剂只是在特定条件下,补充或 改善作物营养,因而不能代替化肥;商品有机肥还给土 壤的有机质有限 , 不能代替常规农家肥的改土作用。综 上所述,养分资源管理是一个技术体系,其重点是农田
,从而使得农业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农业用水
浪费严重,这启示出农业节水的巨大潜力。发展以节水和 提高水分利用率为中心的节水型农业 , 将是解决农业缺水 问题的关键。
一、 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工程设施不足且老化严重,水分利用系数
低 全国平均达到 57% ,即水分利用系数仅为 43% , 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70%~80%。据统计,全国渠 道输水损失量占灌溉用水总损失量的80%
4、配合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和化肥各有优缺点,二者应配合施用。适量有机肥的作用是培 肥土壤和稳定产量。尤其是在障碍性逆境土壤条件下如盐渍化,质地过粘、 过砂或遇到灾害性天气等。从宏观管理看,重视施用人、畜粪尿对土壤磷的 归还作用,重视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的归还作用,施用半腐熟有机肥对设施 条件下土壤的改良作用。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施用有机肥后 化肥的用量必须相应地降低,长期适量施用有机肥的供养作用是不可忽视 的。
如:劳动对象:动植物 生产资料:土地、机械、化肥 生产条件:水、热、气
二、 农业资源的分类
根据资源与人的关系可分为:
自然资源:土地、气候、水、生物
社会资源:技术、劳力、资金、信息、交
通等
根据资源再生与增长机理分为:
(1)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 太阳辐射、生物、水等
(2)不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燃料、金属等
生态与经济协调是资源合理利用要处理好的
核心问题。
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更多资金对生态环境进行整治、
改造,并开展有效的资源保护和增殖工作(要避免先污染后治
理的问题,许多事实表明,往往治理需要很大的投入,以致得 不偿失)。生态效益的提高,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可靠的
资源基础和环境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食物质量,
第二节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评价
一、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 衡量农业资源利用的标准是:节约利用资源,资 源利用率高;有效利用资源,资源产出率高;投入少, 产出多,经济效益高;不造成资源退化、枯竭,可持 续利用资源;不污染环境,保持高质量的农业生态环 境(图)。 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评价指标 物理效率、经济效率(与价格有关的效率) 利用率与资源产出率(效率) 注意“率”与“效率”
利用率和回收率、养分收获指数和转移效率、养分效率比和生
理效率等,表现了名词和定义的混乱。
比较常用的如下: 肥料利用率(肥料回收率)=(施肥作物吸收养 分-不施肥吸收养分)/养分施用量 农学效率=(施肥产量-不施肥产量)/施肥量 生理效率=籽粒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生产效 率)。在一些研究中定义与此不同,如定义为施肥的 产量增量与养分吸收增量的比值。 养分收获指数(养分转移效率)=籽粒中养分/植物 吸收养分
(3) 精确施肥法
以斯坦福养分平衡公式为基础,以群体质量和模式 法栽培为指导。在参数确定上提出以高产栽培为基础, 大大减少了参数的变异。全生育期与分阶段计算。 计 算设定5 个假定:(1)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2)按 品种类型;(3)按土壤肥力等级;(4)以化肥加秸秆 还田为肥源对象;(5)以高产为基础。全省试验,在 水稻亩产 700 公斤水平,氮量 18 - 22 公斤 / 亩 , 其追比 5.5:4.5-6:4,氮肥利用率39%-45%。
以此为基础,通过土壤、植物测试确定具体田 块或作物的推荐施肥量。
在作物达到最适产量和品质目标要求的范围内,
2、监控施用磷钾肥
作物对磷钾反应与氮相比敏感度低,土壤的磷钾
养分和肥料效应具有累积性,中、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证明,可以将获得作物持续较高产量并维持土壤有效
磷钾不低于或在临界值的施肥量为合理施肥量,既可
0.590 0.580 0.570 0.560 0.550 0.540 0.530 0.520 0.510 0.500 0.490 0.480
南
0.564 0.555
0.568
0.575
0.580
0.573 0.555 0.543 0.532 0.526
0.570 0.570
0.518
图6 江苏省各地级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成果图
(2) 实时氮肥管理(Real time N management) (不测土,实时监测作物养分状态施肥)
实时氮肥管理强调施肥时间和氮肥施用量与作物对氮的需
求量协调一致。由于叶片氮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生长密切 相关,因此, 在一个生长季内,叶片氮素含量可以较灵敏地反映 作物对氮的需求动态。叶绿素测定仪(SPAD)提供了简单、快速和 无损估测叶片含氮量的方法。由于SPAD测定仪价格偏高而限制了 其推广应用。许多国家尝试采用叶色卡(leaf color chart, LCC) 指导实时施肥管理。 我校杨建昌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实地实时施肥的显著效果。
合理施肥决策目标:
立足于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思考,要从 肥料产量、经济、环境、品质和土壤肥力方面影响对 施肥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要根据不同营养元素的土壤 养分和肥料效应的时空变异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评 价方法。氮肥的残效较小,人们一直把肥料当季利用 率作为肥料效益的重要指标;磷钾的残效较大,其土 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变化趋势、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是 更为重要的指标,其肥料利用率应以轮作周期或更长 时期计。从最大产量施肥量决策转变为经济施肥决策 以至生态经济决策施肥,这在太湖等农业面源污染比 较突出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三、养分资源宏观管理
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存在着农田养分平衡和系统养分
平衡两个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具有时空变异的特点。以我国 为例,其时间变异主要表现为建国后全国土壤养分、肥料效应、 肥料养分结构(有机肥与化肥比例,氮磷钾比例等)的变化和肥料 进出口战略等;空间变异主要表现为全国土壤养分区域变化、 肥料的作物结构和区域分配等。鉴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所有制和
养分管理,管理的要点就是“区别对待,实时测控”,
即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土壤养分和肥料效应变异特点,分 别采取不同的实时监测方法和施肥调控方法。
第三节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农业
一、节水农业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1、节水农业的意义 短缺与浪费并存是中国农业用水紧张的重要特性。一 方面,农业供水因水资源紧缺而难以增加,与此同时,工 业和城市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削减明显不足的农业灌溉用水
第二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
第一节 农业资源类型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
1、资源与农业资源 资源定义:又称财源,资财的来源。包括 人类需要的一切物质、能量、技术、信息、资 金等。 包括:a.自然界所赋予的自然资源 b.人类通过自身劳动提供的资源
农业资源: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 活动所利用或可以利用 的各种资源。 农业资源与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第二节 农田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农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原理与技术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它包括4个方面: 1)农田养分和肥料效应时空变异的监测和施肥调控; 2)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生物学途径; 3) 施肥技术与其它 农学措施的结合; 4) 养分收支平衡的环境量化评估。 其中以农田养分变异的实时监测和施肥调控最为重要。
南 通 连 云 港 淮 安 盐 城 扬 州 镇 江 泰 州 宿 迁
京
锡
州
州 常
无
徐
苏
保持施肥量的相对稳定,又可节约用量。采用定期监
测土壤有效磷钾养分和年度间产量变化趋势的方法, 决策推荐施肥量。
3、矫正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并非所有土壤和作物都需要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借助于土壤测试或 植株诊断等方法确定看缺素与否,并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氮磷钾肥施用量和 土壤母质等因素。施用不当,对不缺素的土壤或作物可产生危害。
农业水肥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效率计算层次:
1、植物层次 2、植物-投入资源层次 3、植物-投入资源-土壤层次(在土壤层次, 由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土壤有效养 分与肥料养分的性质不同,计算可能意义不 大)
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在文献中的众多名称和定义,有些是
由于学科之间研究角度和范畴不同而引起的,有的是由于强调 某一方面的研究目的而设的。往往相同的名词往往有不同的定 义,如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吸收效率等,都各 有几种定义,也可看到,同一定义往往有不同的名词,如肥料
组织形式,今后要特别注重对农户一级养分资源管理的调研。
四、施肥技术物化
施肥技术物化就是以商品肥料为载体,通
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农民在施用肥料的同
时,也将科学施肥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据养
分资源综合管理的理论,我国的施肥技术物化 至少应考虑到下列技术原则:
1、兼顾产品的专用性和广谱性
专用性是基于不同营养元素的土壤养分和 肥料效应的时空变异特征;广谱性则是为便于农 民使用和市场营销。世界发达国家肥料产品开 发几乎都有共同的历程,即随着推荐施肥技术 和农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散装复混肥和用于制造 复混肥或调节复合肥养分的单质肥 ( 含流体肥) 的比例越来越大。
改善生活素质,生态环境本身也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绿色、天 然农产品开发、生态观光农业)。
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初分为好、中、差三种状态,则有 九种可能性,最理想的目标是实现双赢,至少应该以较小的生 态代价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或以较小的现实经济损失获得较大 的生态改善,以获得长久的收益。 如在一些地方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以实现两者有效的 统一。如在黄土高原陡坡区,耕地土壤流失量是草地的5~20 倍,水的流失量是草地的2~8倍。陡坡耕地推耕造林种草,不 但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生态效益好,而且其经济效益也明显大 于种粮。据黄德基在黄土高原区试验,种粮盈利每公顷150元, 种草养牛达到2230元。 以严重损害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最终要付出更大的经 济和社会代价。(以太湖围网养殖为例)
二、农田养分施肥调控技术模式
技术模式是合理施肥必须遵循的技术框架。
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肥原则可以概括 为:“调控施用氮肥,监控施用磷钾肥,矫正施 用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有机肥”。
1、调控施用氮肥
由氮氮肥施用不当对大气、水等造成的损失较
作物对过量施氮的反应较磷、钾更为敏感, 大。据此,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肥施用量控制
施肥决策技术
(1)实地施肥管理模式(site specific nutriment management, SSNM)(相当于测土施肥)SSNM是通过对所输入数 据综合分析后为用户提供更为经济有效的施肥推荐。该系统的 输入项包括土壤氮、磷、钾的有效供应量,作物产量,秸秆带走 的养分量,上季作物的施肥量,当地作物产品价格以及微量元素 养分缺乏的临界值。SSNM的操作程序如下: 在第1年测定土壤氮、 磷、钾的有效供应量和诊断微量元素养分是否缺乏;推荐氮、 磷、钾施肥量和补充所缺微量元素量;从移栽到开花灌浆期根 据植株氮素状况监测结果调整最优施氮肥时间和施肥量; 预测 产量,秸秆返还土壤的养分量以及实际施肥量。以后就可通过上 一个循环获得的数据,估算养分平衡状况,进而预测土壤氮、磷、 钾的变化。这样的预测值又作为下一个循环计算肥料推荐量的 输入项,如此每季作物连续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