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教程文件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4678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0.png)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一、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计算公式p =ρgh其中,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ρ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g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 98 N/kg;h 表示液体深度,指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m)。
4、应用(1)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应用举例:水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2)液压机原理:根据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二、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浮= G 排=ρ 液 gV 排其中,F 浮表示浮力,单位是牛顿(N);G 排表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5、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 F 浮> G 物时,物体上浮。
(2)当 F 浮= G 物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3)当 F 浮< G 物时,物体下沉。
6、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和悬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从而依靠浮力升空。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工作。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6343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b.png)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一、压强1.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通常用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1Pa等于1牛顿/平方米。
在物理学中,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或压力。
压强大小取决于外加力的大小和面积的大小。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一个针尖上时,由于针尖的面积非常小,所以脚底受到的压力非常大,这就是压强的体现。
1.2 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A,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在面积上的力,A为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知在给定力的情况下,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
这个公式在工程学、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3 压强的应用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就需要计算地基承受的压强;在飞机设计中,需要考虑机翼的承载能力,也需要计算机翼受到的压强。
另外,在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浮力2.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浸没或浸入其中的物体施加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的乘积。
2.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ρVg,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为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知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当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越大,或者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时,浮力就越大。
2.3 浮力的应用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在船舶设计、潜水、气球制作和飞机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船舶设计中,需要考虑船体的浮力,以确保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在潜水中,需要注意浮力和重力的平衡,以保持潜水器的稳定;在气球制作中,需要考虑气球受到的浮力,以确定气球的尺寸和材料;在飞机设计中,需要考虑机翼受到的浮力,以保证飞机能够升空。
三、压强和浮力的关系3.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关于浮力的基本原理,它表明物体置于液体中或气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65e2c05901020206409c8c.png)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2)F不变,S (3) 同时把F ,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 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G ,下沉;(2)F浮G ,上浮(3)F浮=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 F浮G,下沉;(2) F浮G ,上浮(3) F浮= G,悬浮。
人教版初三物理压强和浮力基础知识归纳
![人教版初三物理压强和浮力基础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f3bed1958fafab069dc0299.png)
人教版初三物理压强和浮力基础知识归纳一、压强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增大,S减小。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液体压强计算:,(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三、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F=大气压p=F/s)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
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pa。
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拔3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201250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3.png)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5.增大压强办法:(1)S别变,F 增大;(2)F别变,S 减小;(3)并且把F↑,S↓。
而减小压强办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别是直截了当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缘故: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淌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别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缘故: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基本上气压减小时落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一般锅煮饭煮别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因此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点,压强越小。
初三物理第14章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第14章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b97a7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f.png)
初三物理第14章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压强和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第14章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它的计算公式为:压强(P) = 力(F) / 面积(A)。
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
二、压强的影响因素1. 力的大小:力越大,压强越大。
2. 面积的大小: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三、浮力的概念和浮力的计算浮力是指物体浸没在流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浮力(F浮) = 流体的密度(ρ) × 加速度( g) ×物体排开的体积(V)。
四、浮力的条件和效应1. 浮力的条件:物体必须浸没在流体中,且流体中的密度必须大于物体的密度。
2. 浮力的效应: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流体的重量,方向向上。
五、浮力与物体浸没的关系1. 物体完全浸没:当物体浸没在流体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
2. 物体部分浸没: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没在流体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量。
3. 物体不浸没:当物体浮在流体表面时,物体没有浮力。
六、浮力与物体的密度关系1. 物体的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物体不会浮起,只会下沉。
2. 物体的密度等于流体的密度:物体处于浸没和浮起的临界状态。
3. 物体的密度小于流体的密度:物体会浮起。
七、浮力的应用1. 水上船的浮力:船的体积大,而密度相对较小,所以船可以浮在水上。
2. 气球的漂浮:气球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气球可以漂浮在空气中。
3. 游泳时的浮力:游泳时,身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以帮助身体浮起。
总结:初三物理第14章压强和浮力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点。
通过本文的归纳和总结,我们了解到压强与力和面积的关系,浮力与密度、浸没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055b9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9.png)
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1.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可以用公式P=F/A 表示,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为力作用的垂直面的面积。
单位通常使用帕斯卡(Pascal),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
2.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用Fb表示。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重量。
浮力与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3.完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b=ρgV表示,其中Fb为浮力,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为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
4.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和浸入液体的体积之积。
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b=ρg(V-V')表示,其中V为物体在液体中的总体积,V'为物体在液体中未浸入部分的体积。
5.浮力与密度的关系:浮力与物体和液体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
6.液体中的浮力对物体的影响:物体受到液体中的浮力作用时,浮力的方向与物体下沉的方向相反。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成正比。
7.压强与浮力的关系:物体受到液体中的压强与浮力有直接的关系。
当物体在液体中浸入的面积较大时,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强较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大;当物体在液体中浸入的面积较小时,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强较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小。
8.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潜水器可以利用浮力调节自己在水中的位置;气球可以通过充气的方式利用浮力来飘升;船只可以通过浮力来支撑自己的重量,实现在水中的行进;还有一些水泵和液压系统也可以利用浮力原理来工作。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0fbc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第十三章《压力和浮力》复习提纲九年级物理组张婷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G(3)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乙、丙说明、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本实验研究问题时,用了和法3、压强:⑴定义: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物理量⑶公式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F(一般F=G=mg)和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⑵⑶⑷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液体压强公式p=p 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FGFG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p 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7、连通器:⑴定义: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1、概念: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第八-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第八-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6cade6079563c1ec5da71de.png)
第九章:浮力知识归纳一:浮力: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3、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不受浮力的情况:木桩、桥墩、暗礁、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的物体、下部无液体的情况。
5、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F浮=F向上-F向下。
二、物体沉浮条件:三、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四、求浮力的方法(1)称量法:F浮= G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G物=Ƿ液gV排(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5)排水法:F浮=G排=m排g =G船+G 货五、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上浮些】海洋内河【下沉些】(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减压加压下沉进水两个水仓排水上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F浮> G 上升(4)密度计:A原理: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
F浮= G【浮力始终不变】B作用:测量液体的密度。
C刻度:上小下大,不均匀。
D注意: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5)选种:配制合适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ρ不饱和种子< ρ盐水< ρ饱和种子漂浮【去除】下沉【被选】第八章压强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eed7e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c.png)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压强与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中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面积(P = F / A)3. 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4. 压强的影响因素:压强与力的大小和面积的大小有关,力越大、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二、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1. 浮力的定义:液体或气体对浸没其中的物体由下向上的支持力称为浮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不均匀而产生的。
3.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即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三、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1. 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2. 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3. 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会下沉到液体底部。
四、浮力的应用1. 潜水和漂浮:潜水时,人体使用装置增加体积,使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浮力增大,从而减小了身体所受的重力;漂浮时,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浮力大于重力,物体能够漂浮在液体表面上。
2. 气球原理:气球内填充了气体,气球的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浮力增大,使气球能够在空中飘浮。
3. 潜艇和船舶设计:潜艇利用浮力控制浮沉,通过调节装置改变潜艇的体积和密度,从而控制浮力的大小;船舶设计时也要考虑浮力,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和浮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中的压强和浮力是我们理解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的重要概念。
通过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和浮力的产生原因以及浮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以及各种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现象与实验。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04fd056edb6f1aff001f48.png)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F F-G 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压强与浮力超经典复习总结(含浮力0
![压强与浮力超经典复习总结(含浮力0](https://img.taocdn.com/s3/m/c91534e571fe910ef12df8e0.png)
P= F G gV gsh gh
SS S
S
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 gh 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
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 gh 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⑶公式P= gh 和P= F 的区别和联系P= F 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 F 浮与G或比较ρ 液与ρ 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 G,浸在密度为ρ 的液体中,示数为 F 则物体密度为:ρ 物= Gρ /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
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F浮 F浮
F浮
F浮
G
下沉
G 悬浮
G 上浮
G 漂; G
F 浮= G
ρ 液<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答:用细线系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把石块浸没在水中的几个不同深度,观察发现测力计示数看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即验证了浸没在水中的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无关。
☆如图所示是广为人知的故事——“曹冲称象”.曹冲利用图中的方法,
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有关的两条知识
(1)漂浮条件,即物体在漂浮时 F 浮= G
压强与浮力超经典复习总结(含浮力 0
课题 授课时间:
物理浮力压强知识点总结
![物理浮力压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6c97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e.png)
物理浮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浮力的概念及计算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由该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向上推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方向向上。
而浸没在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气体的重量,方向也是向上的。
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和重力加速度共同决定的。
2. 浮力的计算公式根据浮力的定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可以用下式计算:F = ρVg其中,F为浮力的大小,单位为牛顿(N);ρ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V为物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²(m/s²)。
3. 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水上运输、船只的设计、水泵原理和气球等都与浮力有关。
在设计水上交通工具时,需要考虑到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密度和形状对浮力的影响。
水泵原理利用了浮力的作用,通过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实际上是利用了液体的压力差和浮力来推动水的运动。
气球也是利用了浮力的原理,充满了气的气球比空气重,因此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漂浮在空气中。
第二部分:压强的概念及计算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在物理学中,压强通常用P来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1Pa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压强是由物体上的外力分布在单位面积上的大小决定的,通常是指垂直于单位面积方向上的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可以用下式计算:P = F/A其中,P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F为受到的力的大小,单位为牛顿(N);A为受力面积的大小,单位为平方米(m²)。
3. 压强的应用压强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工程领域,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顶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以及水坝、水塔等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水的压力对结构的影响。
医学领域中,压力传感器常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如血压、心率等,对于实时监测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9fa3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7.png)
2024年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压强和浮力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力学和流体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将总结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实际应用。
一、压强1.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是帕斯卡(Pa)。
压强(P)=力(F)/面积(A)2. 压强的特点:压强与力大小成正比,与面积大小成反比。
当力相同,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3. 压强的应用:(1) 液体压力:液体处在重力作用下,会受到上方液体和容器壁的压力,这种压力称为液体压力,并可用于实现液体的输送和压力传递。
(2) 液体的浮沉:当一个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压力比物体的重力大,使物体浮起,这就是浮力的应用。
二、浮力1. 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泡在其中的物体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Fb)=液体或气体的密度(ρ)×重力加速度(g)×物体排开的体积(V)其中,液体或气体的密度(ρ)=质量(m)/体积(V)2. 浮力的特点:(1) 浮力的方向永远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浸没部分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密度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3. 浮力的应用:(1) 飞机的升力:飞机在空中的飞行依靠空气产生的浮力,通过加快气流的速度和改变气流的方向来产生升力,从而使飞机得以在空中飞行。
(2) 潜水和浮潜:潜水员或者浮潜者通过调整自身的浮力,使自己能够在水中漂浮或者下潜。
(3) 水中的漂浮物:浮力使得一些物体能够在水面上漂浮,如船只、浮标等,这对于海洋运输和水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除以面积来计算。
压强与力大小成正比,与面积大小成反比。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泡在其中的物体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可以通过液体或气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物体排开的体积来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 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对照法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F=G F<G 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 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 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A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C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 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 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 ,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5、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6、测量工具: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F浮与G的关系ρ物与ρ液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情况(3)、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浮= 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V排=V物漂浮ρ液 >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