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电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电位
1、细胞膜电位基本理论 、
细胞膜内外之间的电势差称为膜电压,又叫膜电位 膜电位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这就 是它们在安静时具有的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和它们受到刺激时 静息电位 产生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体内各种器官或多细胞结构所表 动作电位 现的多种形式的生物电现象,大都可以根据细胞水 平的这些基本电现象来解释.
-
1.2 细胞动作电位
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 发生一次短暂的扩布性的电位变化,这 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运有关
1.2.1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的幅度 决定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细胞外液Na+浓度降 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Na+通道(河豚 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跟Na+电流相比,K+ 电流具有更加广泛的动力学特征,电压依赖性,药 理学特点,单通道行为和其他的一些特征。因此, 在所有类型细胞中,都发现钾通道参与调节了动作 电位,不论该动作电位是由Na+,Na+和Ca2+,或者 C1-引起的,都在复极化过程中受到了钾通道的调 节。
图5 膜片钳实验系统示意图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 及膜对离子通透性 • `
主要 离子
Na K A Cl
+ + -
离子浓度
( mmol/L)
膜内 14 155 8 60
膜外 142 5 110 15
膜内与膜 膜对离子通 外离子比 透性 例
1:10 31:1 1:14 4:1
通透性很小 通透性大 通透性次之 无通透性
The end
谢 谢
2009.11.06
膜片钳技术原理
膜片钳技术运用微玻管电极(膜片电极或膜片吸管)接触 细胞膜,以千兆欧姆[gigaohm sea1,1010欧姆(G。)」以 上的阻抗使之对接,使与电极尖开口处相接的细胞膜小 片区域(膜片)与其周围在电学上分隔,在此基础上固定电 位,对此膜片上的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pA级)进行检测 记录。
1.2.2 动作电位的分期
刺激 局部电位 上 升 支 阈电位 去极化 零电位 反极化(超射) 反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超射) 支 复极化 (负、正)后电位 去 极 化
0mv 阈电位
静息电位
1.上升支又称去极相 上升支又称去极相 包括膜电位的去极化 反极化两个过程 去极化和 两个过程; 包括膜电位的去极化和反极化两个过程; 2.下降支又称复极相 下降支又称复极相 即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 复极化过程 即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 3.后电位 后电位 在锋电位的下降支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以前约相当于动作电位幅度70%左右处, 以前约相当于动作电位幅度 %左右处, 膜电位还要经历一段微小而缓慢的波动, 膜电位还要经历一段微小而缓慢的波动, 称为后电位
膜现象几乎完全控制着离子和中性分子等物质 从活细胞外部向内部或者反方向的运输,离子向一 个方向和两个方向的运输造成了跨膜电位差,它反 过来调节着一系列的物质运输,膜电位是由于横跨 膜的可透离子和化学为不同产生的非平衡电位,在 化学作用和电性力达到平衡的条件下能够按照离子 的通透性和浓度计算出膜电位数值。一般来说,细 胞受到刺激一般从膜电位的变化开始,反过来膜电 位又适应了变化了的通透性。
3、反极化或(超射) 膜两侧电位倒转,成为膜外负电位、 膜内正电位,称为反极化或超射 4、复极化(恢复极化) 5 、超极化(电位大于极化) 注:膜电位增大(在负电位时):绝对值增大(数 值增大)
反极化(超射 反极化 超射) 超射
(去极化 去极化) 去极化 (复极化 复极化) 复极化
极化(静息电位 极化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 超极化
如果说静息电位是兴奋性的基础, 那 么,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 兴奋性:在可兴奋细胞上可理解为可兴奋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细 胞。包括: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体细胞
参考文献
1、施朝霞,CMOS细胞膜电位和pH值传感芯片的设计与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08.06.06 2、龚波,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对动作电位影响的研究,电子科技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11 3、何文; 肖礼海; 孙安琪; 王小芹; 徐燃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HaCaT细胞膜 电位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2009 4、尹晓明; 范晓荣; 贾莉君; 曹云; 沈其荣 ,NH4+的吸收对水稻根系细胞膜电 位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06 5、申治国; 庄志雄; 黄海雄; 张锦周; 张炳尧; 雷衡毅; 杨燕生 ,Ce3+对细胞 膜电位的影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02 6、贾莉君,离子选择微电极测定植物细胞跨膜电位和液泡中硝酸根离子活度的 方法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7、左明雪,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1卷第4期 8、左明雪,细胞静息膜电位的测量,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1卷第5期 9、康华光,细胞电生理与膜片钳技术,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0年24卷第3期
细胞膜具有电路元件(如电阻器、电容器等)类似的特性, 如图2-1(A)所示。因而可用图2-1(B)所示的等效电路来 表征。其中,Rm,为膜电阻,表示离子通道的电阻;Cm为膜 电容,表示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的介电特性;利用等效电路 的概念,在膜片钳电生理实验中,可以测量细胞的膜电流 Im和膜电位Vm的值。膜片钳放大器电路由高增益集成运算 放大器A1和A2组成(图2-2 )。A1与反馈电阻Rf组成电压并 联负反馈电路,A:组成单位增益差分电路。A1的输入端通 过玻璃微电极与细胞膜封接;电极尖端直径约1um,因而 封接微区形成一微小的膜片。微电极经过细胞、浴池中的 参考电极和放大电路构成回路。根据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 理,A1的两输入端之间形成“虚短”的现象。当A1的同相 输入端外加一命令电压Vc(方波)时,可使细胞膜钳位于Vc, 但信号源电路并不影响被测细胞的活性状态,符合生物测 量的要求[2]
–通常规定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 大都在-10~-100mV之间。 –哺乳动物神经和肌肉细胞的静息 电位值为-70~-90mV
静息电位的测量——膜片钳技术 静息电位的测量
膜片钳技术
1976年,德国的两位细胞生物学家埃尔温.内尔 (Erwin Neher)和贝尔特.萨克曼CBert Sakmann)建立了一 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或 多数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称为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为细胞生理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 性的变化,因而两位科学家于199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膜片钳技术是以微弱电流信号测量为基础的,利用玻 璃微电极与细胞膜封接可测量多种膜通道电流,其值可小 到皮安(pA, 10-12A)量级,是一种典型的低噪声测量技术, 达到当今电子测量的极限。膜片钳技术发展至今,己成为 现代细胞电生理研究的常规方法,它不仅可以作为基础生 物医学研究的工具,而目在间接或直接为临床医学服务方 面,正在产生积极的效果。
1.1 细胞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 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细胞膜内侧环境稳定,在其中进行着许 多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由于细胞膜对不同离 子有不同的通透性.细胞膜内和细胞膜外在 + 、K+ 和Cl- 的含量上有明显的差别,导 Na 致了3个100tnv的跨膜电位差.
1 、极化 体内所有细胞的静息电位都表现为细胞 膜内侧为负电位,外侧为正电位。这种 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2、去极化 在动作电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膜内、外 电位差从静息值逐步减小乃至 消失,这个过程称为去极化
1、细胞膜电位基本理论 、
细胞膜内外之间的电势差称为膜电压,又叫膜电位 膜电位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这就 是它们在安静时具有的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和它们受到刺激时 静息电位 产生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体内各种器官或多细胞结构所表 动作电位 现的多种形式的生物电现象,大都可以根据细胞水 平的这些基本电现象来解释.
-
1.2 细胞动作电位
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 发生一次短暂的扩布性的电位变化,这 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运有关
1.2.1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的幅度 决定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细胞外液Na+浓度降 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Na+通道(河豚 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跟Na+电流相比,K+ 电流具有更加广泛的动力学特征,电压依赖性,药 理学特点,单通道行为和其他的一些特征。因此, 在所有类型细胞中,都发现钾通道参与调节了动作 电位,不论该动作电位是由Na+,Na+和Ca2+,或者 C1-引起的,都在复极化过程中受到了钾通道的调 节。
图5 膜片钳实验系统示意图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 及膜对离子通透性 • `
主要 离子
Na K A Cl
+ + -
离子浓度
( mmol/L)
膜内 14 155 8 60
膜外 142 5 110 15
膜内与膜 膜对离子通 外离子比 透性 例
1:10 31:1 1:14 4:1
通透性很小 通透性大 通透性次之 无通透性
The end
谢 谢
2009.11.06
膜片钳技术原理
膜片钳技术运用微玻管电极(膜片电极或膜片吸管)接触 细胞膜,以千兆欧姆[gigaohm sea1,1010欧姆(G。)」以 上的阻抗使之对接,使与电极尖开口处相接的细胞膜小 片区域(膜片)与其周围在电学上分隔,在此基础上固定电 位,对此膜片上的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pA级)进行检测 记录。
1.2.2 动作电位的分期
刺激 局部电位 上 升 支 阈电位 去极化 零电位 反极化(超射) 反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超射) 支 复极化 (负、正)后电位 去 极 化
0mv 阈电位
静息电位
1.上升支又称去极相 上升支又称去极相 包括膜电位的去极化 反极化两个过程 去极化和 两个过程; 包括膜电位的去极化和反极化两个过程; 2.下降支又称复极相 下降支又称复极相 即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 复极化过程 即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 3.后电位 后电位 在锋电位的下降支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以前约相当于动作电位幅度70%左右处, 以前约相当于动作电位幅度 %左右处, 膜电位还要经历一段微小而缓慢的波动, 膜电位还要经历一段微小而缓慢的波动, 称为后电位
膜现象几乎完全控制着离子和中性分子等物质 从活细胞外部向内部或者反方向的运输,离子向一 个方向和两个方向的运输造成了跨膜电位差,它反 过来调节着一系列的物质运输,膜电位是由于横跨 膜的可透离子和化学为不同产生的非平衡电位,在 化学作用和电性力达到平衡的条件下能够按照离子 的通透性和浓度计算出膜电位数值。一般来说,细 胞受到刺激一般从膜电位的变化开始,反过来膜电 位又适应了变化了的通透性。
3、反极化或(超射) 膜两侧电位倒转,成为膜外负电位、 膜内正电位,称为反极化或超射 4、复极化(恢复极化) 5 、超极化(电位大于极化) 注:膜电位增大(在负电位时):绝对值增大(数 值增大)
反极化(超射 反极化 超射) 超射
(去极化 去极化) 去极化 (复极化 复极化) 复极化
极化(静息电位 极化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 超极化
如果说静息电位是兴奋性的基础, 那 么,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 兴奋性:在可兴奋细胞上可理解为可兴奋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细 胞。包括: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体细胞
参考文献
1、施朝霞,CMOS细胞膜电位和pH值传感芯片的设计与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08.06.06 2、龚波,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对动作电位影响的研究,电子科技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11 3、何文; 肖礼海; 孙安琪; 王小芹; 徐燃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HaCaT细胞膜 电位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2009 4、尹晓明; 范晓荣; 贾莉君; 曹云; 沈其荣 ,NH4+的吸收对水稻根系细胞膜电 位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06 5、申治国; 庄志雄; 黄海雄; 张锦周; 张炳尧; 雷衡毅; 杨燕生 ,Ce3+对细胞 膜电位的影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02 6、贾莉君,离子选择微电极测定植物细胞跨膜电位和液泡中硝酸根离子活度的 方法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7、左明雪,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1卷第4期 8、左明雪,细胞静息膜电位的测量,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1卷第5期 9、康华光,细胞电生理与膜片钳技术,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0年24卷第3期
细胞膜具有电路元件(如电阻器、电容器等)类似的特性, 如图2-1(A)所示。因而可用图2-1(B)所示的等效电路来 表征。其中,Rm,为膜电阻,表示离子通道的电阻;Cm为膜 电容,表示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的介电特性;利用等效电路 的概念,在膜片钳电生理实验中,可以测量细胞的膜电流 Im和膜电位Vm的值。膜片钳放大器电路由高增益集成运算 放大器A1和A2组成(图2-2 )。A1与反馈电阻Rf组成电压并 联负反馈电路,A:组成单位增益差分电路。A1的输入端通 过玻璃微电极与细胞膜封接;电极尖端直径约1um,因而 封接微区形成一微小的膜片。微电极经过细胞、浴池中的 参考电极和放大电路构成回路。根据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 理,A1的两输入端之间形成“虚短”的现象。当A1的同相 输入端外加一命令电压Vc(方波)时,可使细胞膜钳位于Vc, 但信号源电路并不影响被测细胞的活性状态,符合生物测 量的要求[2]
–通常规定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 大都在-10~-100mV之间。 –哺乳动物神经和肌肉细胞的静息 电位值为-70~-90mV
静息电位的测量——膜片钳技术 静息电位的测量
膜片钳技术
1976年,德国的两位细胞生物学家埃尔温.内尔 (Erwin Neher)和贝尔特.萨克曼CBert Sakmann)建立了一 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或 多数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称为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为细胞生理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 性的变化,因而两位科学家于199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膜片钳技术是以微弱电流信号测量为基础的,利用玻 璃微电极与细胞膜封接可测量多种膜通道电流,其值可小 到皮安(pA, 10-12A)量级,是一种典型的低噪声测量技术, 达到当今电子测量的极限。膜片钳技术发展至今,己成为 现代细胞电生理研究的常规方法,它不仅可以作为基础生 物医学研究的工具,而目在间接或直接为临床医学服务方 面,正在产生积极的效果。
1.1 细胞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 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细胞膜内侧环境稳定,在其中进行着许 多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由于细胞膜对不同离 子有不同的通透性.细胞膜内和细胞膜外在 + 、K+ 和Cl- 的含量上有明显的差别,导 Na 致了3个100tnv的跨膜电位差.
1 、极化 体内所有细胞的静息电位都表现为细胞 膜内侧为负电位,外侧为正电位。这种 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2、去极化 在动作电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膜内、外 电位差从静息值逐步减小乃至 消失,这个过程称为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