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04001340c22590103029d3d.png)
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王学兵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当今社会对于能源和环境的两大举措是“节能、减排”,这是因为自然界中不可再生资源急剧减少,人们对能源的不合理利用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
因此要求学生要通过本节学习初步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较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对金属冶炼和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教材安排了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这些宝贵的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
本课时的内容是“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先通过海水资源的概况介绍使学生了解海水资源的利用广阔前景和重大的利用价值,然后具体从两个方面来感受海水资源的开发:一是海水资源中水的利用,二是海水资源中其他成分的开发利用,最后通过科学探究和实验来具体研究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物质,初步了解一些开发的方法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科学难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细致入微的科学研究精神。
二、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对本课时知识的三维目标要求,我在教学设计上本着“先概括、后具体”的演绎教学思路,具体分三部分逐层递进:首先通过录像、图片和教师的讲述介绍,使学生从感性方面了解前景广阔的海水资源,初步认识海水资源的多样性、分散性、海水资源加工开发的技术性;接下来通过幻灯片展示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的具体实例,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视野,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感慨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对人类贡献的重要性;最后完成课本“科学探究”和“实验4-2”部分,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模拟化工解决资源开发的问题,学生多了一份实际体验,将知识和感受具体化,认识知识原理和科学技术在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https://img.taocdn.com/s3/m/00c9a30b866fb84ae45c8ddd.png)
请写出MnO2、Cr2O3分别与Al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3MnO2+4Al === 3Mn+ 2Al2O3
高温
Cr2O3+2Al === 2Cr + Al2O3
高温
3、电解法—极活泼金属( Al及Al之前的金属)
电解
MgCl2 (熔融) === Mg + Cl2 ↑
电解
2Al2O3 (熔融) === 4Al + 3O2 ↑
高温 高温 高温
铝热反应
反应现象:
剧烈反应,发出强光, 纸漏斗被烧穿,
沙子上落有黑色铁珠。
镁条:引燃剂 氯酸钾:助燃剂
铝热反应: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 (如Fe2O3、MnO2、Cr2O3、V2O5等) 的混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
铝热剂:铝粉与这些金属氧化物的混 合物。
铝热反应的应用
铝热反应的原理可以应用在生产上,如用于 焊接钢轨等;在冶金工业上也常用这一反应原理, 冶炼钒、铬、锰等熔点高的《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 海水资源》
第一课时
4.1.1《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一)、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
只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存在(金、铂)
部分金属矿物
黄铜矿
赤铁矿
铝矿
锰矿
钨矿
锌矿
(二)、金属的冶炼 1、金属的冶炼: 工业上将金 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 和制造各种金属材料的过程。
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海水中蕴藏的资源及其开发意义
海洋水资源:海水中水的储量约为1.3×109亿吨, 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7%。
化学资源:含元素80多种,海洋资源中,利用潜力最大的是海水中的化学 资源。目前,在陆地上发现的100多种化学元素,在海水中已找到8 0多种,其中70多种可供提取。如,氯化钠(即食盐)有4亿亿吨, 镁约有1800万亿吨,钾有500万亿吨,溴约有90万亿吨,核燃 料约40亿吨-50亿吨。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章概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章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527e14e0700abb68a982fb9d.png)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章概览内容摘要本章内容共两节。
第一节是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主要内容有用金属矿物冶炼金属和海水提溴、海水提镁。
第二节是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主要内容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本章内容以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等为例,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间的转化,以及这些过程和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来看,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培养决策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可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在固态和溶液状态下,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裂解反应、聚合反应)。
因此,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我们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本章主题是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化学变化不断地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获得有用物质和获得能量),利用化学变化还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主要指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二是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应该承认,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主题,高中必修课程中只能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逐步认识这些问题。
本章教学重点是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和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
本章教学难点是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以及石油裂化原理。
学法指导学习第一节,须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根据金属活泼性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规律,知道化学方法是金属化合物转变为金属的唯一方法,知道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选择金属冶炼方式的主要依据。
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
![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d53f0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b.png)
新课程 学新情旧及教 高考试 高考命 标准 材目对标比 题分析 题趋向
本主题出自必修二第四章,对比旧教材,新教材本 章节主题和其内容都重新进行了调整,强调了化学 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联系,体现了“科学态度和社会 责任”的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内容要求
5.1 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合实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化学”
的观念,形成资源全面节约、物能循环利用的意识。 5.2 化学科学在材料科学、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知道常见材料类型,结合实例认识材料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体 会化学科学发展对于药物合成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依据物质性质分析 健康问题的意识。 5.3 化学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新课程 新旧教 高重考点试 高考命 标准 材对比 与题难分点析 题趋向
1.情景素材 2.环境保护 3.流程题型
(20全国卷III,T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 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 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21全国卷Ⅰ,T26)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 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⑴I2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21全国卷II,T26)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 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 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 ①镁加等入。Fe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 沉淀与硝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后可循环使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c19fbfe87101f69f319539.png)
探究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总结
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引导从燃烧的反应总结归纳。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探究
从酒的酿制推出乙醇的可再生,从燃烧的反应推出其优点。
引导从酒精的制备、性质来探究酒精。
探究乙醇。
引导探究
说出应用的例子及优点。
引导从乙醇燃烧的优点探究其使用。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的知识。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
检查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复习课)
一、金属的冶炼三、石油和煤的炼制
金属冶炼的步骤和方法
二、金属的回收和资源的保护四、环境保护
活动与探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引导探究
探究煤的燃烧形成的酸雨。
从煤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推测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引导复习煤的知识引入酸雨的形成。
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有关酸雨的探究实验,并开展讨论课本的“讨论”。
指导实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探究酸雨的危害。
引导探究
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污染物。
引导复习石油的知识引入燃烧产物的探究车用燃料的成份改良和充分燃烧的角度推测减少污染的方法。
探究乙醇作燃料的情况。
引导探究
回忆氢气的性质推出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从制备考虑其应用前景。
引导从氢气的性质制备来探究。
探究氢气。
讨论
从掌握的知识分组讨论课本的“讨论”
组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确定选择使用的燃料。
引导探究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ec5299af45b307e9719739.png)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课时)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化合态) (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 (熔融)2Na +Cl 2↑MgCl 2(熔融)Mg +Cl 2↑2Al 2O 3(熔融)4Al+3O 2↑(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 2O 3+3CO 2Fe +3CO 2↑WO 3+3H 2W +3H 2O ZnO +C Zn +CO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 、H 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Fe 2O 3+2Al 2Fe +Al 2O 3(铝热反应) Cr 2O 3+2Al 2Cr +Al 2O 3(铝热反应) (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 2Hg +O 2↑2Ag 2O 4Ag +O 2↑5、 (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 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 Mg 、Al Zn 、Fe 、Sn 、 Pb 、(H)、CuHg 、Ag Pt 、Au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强 弱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弱 强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富集法 还原剂或 特殊措施 强大电流 提供电子 H 2、CO 、C 、 Al 等加热 加热 物理方法或 化学方法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 、Na 、K 、Mg 、Ca 、S 、C 、F 、B 、Br 、Sr 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
高一化学必修2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2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19ee3d0b4e767f5acfce85.png)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本单元设计: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因此,教学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
教材从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在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以及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对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学习创造了条件。
接着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进一步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两节内容相辅相成。
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
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二、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功能和地位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是贯穿本章始终的核心观念。
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①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2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复习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2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add3210722192e4536f6c4.png)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常见的环境污染和保护知识 (1)分类: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 染、食品污染等,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放射物、 噪声等污染。 (2)酸雨:硫、氮的氧化物所形成的酸雨水降到 地面形成了酸雨。 其危害有: 可使湖泊水质酸化, 毒害鱼类和其他水生物; 使土壤酸化, 破坏农田, 损坏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 胜古迹等。
1.海水的淡化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 离子交换法等。
2.海水中提取溴的实验
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无机物 Si 、Al、 Ca、 Fe
煤 的 组 成
污 染 环 境
有机物
H 、N、S、O等元素— 少量 C 元素—大量
COx NOx SO2 烟尘
煤的干馏
解析: 电解食盐水制取消毒液的思路是:电 解NaCl溶液,产生Cl2和NaOH,这两者相遇产 生能杀菌消毒的NaClO,与盐的水解无关;汽 油并非可再生资源;能够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为SO2、NO2,无CO2。 答案: D
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 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 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土壤和 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 白色污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 第二步:在加热条件下,用过量的镁粉还原 TiCl4制得金属钛。
(2)该步反应能否在空气中进行?为什么?设想 该反应需要在什么环境中进行?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3)如何由上述所得产物获取金属钛?简述步骤 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资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一化学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资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2ac1f340c22590103029da1.png)
高一化学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资源文章导度1.海洋──人类未来的财富2.海水化学资源概况和海水利用3.海水淡化技术4.我国的海水淡化事业5.石油的成分6.我国的石油资源7.石油分馏的工艺过程8.汽油 9.催化裂化10.石油的重整11.煤的组成 12.煤的结构13.煤的气化和液化14.环境、环境问题 15.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16.环境的污染17.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18.水污染及防治19.大气污染的危害20.酸雨及其危害 21.绿色化学1.海洋──人类未来的财富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可观,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的重要途径。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海洋正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生命线。
(1)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储藏量约1350亿吨,天然气约140万亿米3,约占世界油气总量的45%。
目前,海上油气开采量约占全球油气开采量的30%。
(2)海洋金属矿藏海水中溶解有80多种化学元素,被誉为“液体矿山”。
海水中可提取镁、钾、铀、锶等各类矿物达5亿亿吨。
海底有大量锰结核,也称多金属结核。
锰结核是20世纪70年代才大量发现的深海矿产。
褐色的锰结核,外观象土豆,切片来看,一层层的又象葱头。
这种结核体往往是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把其他物质聚集在周围。
生长速度很缓慢,大约1 000年生长1毫米,有的100万年才生长4毫米。
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钴等20多种元素。
其经济价值很高,广泛分布于水深4 000~6 000米的海底,总储量估计约为3万亿吨。
现在一般利用采矿船来开采锰团块。
装有深海电视的采矿机在海底收集锰团块,通过软管抽气像吸尘器一样,把锰团块经软管连续地吸到水面上的采矿船中,每天采矿量可达3 000吨。
(3)海洋生物在生物资源方面,海洋中存活着20多万种生物。
高一化学最新课件-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高一化学最新课件-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ba5be8ce33d4b14e852468ea.png)
高温 高温
高温
Fe2O3+2Al === 2Fe + Al2O3 (铝热反应)
铝热反应
注意 观察 现象
反应现象:
剧烈反应,发出强光,
纸漏斗被烧穿, 沙子上落有黑色铁珠。
4 、有些金属可以利用氧气从其硫化物 中冶炼出来,例如: Δ Cu2S+O2 ==== 2Cu+SO2
(1)进行从海带中提取碘实验的反应 原理及应注意的问题
①反应原理: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 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 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 如用H2O2做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是: 2I-+H2O2+2H+=I2+2H2O
②实验注意事项 用干海带从而易于燃烧;
海带不要用水洗,以免洗去海带中的碘; 灼烧海带的地方要注意通风。
3 、有一种粉末它是由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 或者两种组成,取3.04 g粉末加热,同时通入 足量的CO使之完全反应,再用过量澄清石灰 水把生成的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 5 g 。 D ) 则该粉末的组成是( A.只有Fe2O3 B.只有FeO C.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3O4 D.等物质的量的FeO和Fe3O4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除了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外,绝大多 金 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如何合理、 高效的利用这些金属矿石?这就是我们所说 的----金属的冶炼。 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 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金属的活 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总的 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 合物中还原出来。 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
2022届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Word版
![2022届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86301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3.png)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进展复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煤、石油炼制的基本原理及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巩固高分子材料的相关学问,能从化学视角分析高分子材料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进一步生疏化学与环境爱护的关系,增加绿色化学的有关学问。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与利用1、金属矿物的开发与利用金属冶炼的原理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除少数金属外,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由金属矿物转变为金属,一般要经过探矿、开采、选矿、冶炼等阶段。
金属冶炼主要是利用矿物中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变成金属单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金属活动挨次表中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二、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主要指海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从海水中获得有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宽敞的前景,但仍旧是一个亟待争辩的课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煤石油自然 气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石油的炼制主要有分馏、裂化和裂解。
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汽化和液化。
以石油煤自然 气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可以获得用途广泛的合成材料。
四、绿色化学与环境爱护基本学问绿色化学与环境爱护基本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绿色化学在环境检测、环境爱护和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开发绿色反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其定义可表示为:原子利用率 == 得物质的质量化学方程式中按计量所期望产品的质量× 100%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削减了废物的排放。
高中化学必修2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e2f2a8ba1aa8114431d9d9.png)
(2)高炉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3.高温还原法
适用于大多数中等活泼的金属的冶炼,常用的还原剂有 _焦___炭___、一___氧__化__碳___、_氢__气___、___A__l______等。
③镁条的作用是__引__燃__,___提__供__高__温______ KClO3的作用是__助___燃__,__提__供___氧__气________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3)铝热反应炼铁:_F__e_2_O__3_+___2_A__l_____2__F_e__+__A__l2O3
【铝热反应实验的相关8个问题】 ④该反应是___放__热___ 反应。
【铝热反应实验的相关8个问题】 ①实验现象为:镁条_剧__烈__燃烧,火 花四溅,_放__出__大__量___的热,同时纸漏 斗_被__烧__穿__,有灼热_熔___融__物__落入沙中, 待冷却后变__黑__色__固__体___ 。
②这个反应的反应物是 ___F_e_2_O__3_和__A__l粉_______ 。
【自我测试】
1.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得到活泼金属钠 B.在加热的情况下用氢气还原Al2O3得到金属铝 C.用铝热反应原理炼得熔点较高的金属铬 D.热分解法直接加热HgO得到金属Hg
【自我测试】
2.高温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是 ( A )
A.氧化还原反应 C.分解反应
(1)冶炼金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冶炼金属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冶炼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说课稿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1aef00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8.png)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第二节内容。
这一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又为后续选修模块中关于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较为宏观和综合性的主题,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同时,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于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金属矿物、海水资源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方法和原理。
(2)认识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金属矿物开发利用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方法和原理。
(2)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教学难点(1)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依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1](https://img.taocdn.com/s3/m/6787c5e6ce2f0066f53322c6.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11.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即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COOR(〔―CH2―CH―〕n)与水的混合物,使其与沙粒结合,形成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能拦截、蓄积雨水作用。
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聚丙烯酸酯是由结构简式为CH2=CHCOOR的小分子聚合而成的②聚丙烯酸酯没有固定的熔沸点③聚丙烯酸酯能发生加成反应④聚丙烯酸酯是纯净物A. ①②B. 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2.煤高温干馏的产物中,可用作燃料的是 [ ]A.焦炭B.煤焦油C.焦炉气D.粗氨水3.石油分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 [ ]A.石油的反应液中B.接近容器底C.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容器瓶口处4.在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溴水,然后加入2mL裂化汽油,萃取水中之溴,振荡后静置,上下层液体均接近无色,这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
5.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它由哪些物质组成?6.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石油化工产品?7.下列石油加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①减压分馏②裂化③重整④裂解8.石油经过哪些化学变化可以制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品袋?9.干馏和分馏有何区别和联系?答案:1. B2. A C3. C4.溴与裂化汽油中的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5.混合物。
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6.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沥青、各种塑料制品、蜡烛、合成纤维织物、合成橡胶制品等7.物理变化:减压分馏化学变化:裂化、重整、裂解8.食品袋主要化学成分是聚乙烯塑料。
将石油经高温裂解,从裂解气中得到乙烯,使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制成聚乙烯。
9.根据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可知,压强越小,物质的沸点则越低。
对于重油等沸点范围较高的液体物质而言,常压下要使其沸腾,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而这样的温度下,会有一些烃分子发生碳化或分解,所得的润滑油质量就不高(如易燃烧等)。
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2216ca3ead51f01dc381f15d.png)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教学设计本节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进一步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上节内容相辅相成.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
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因此,在学习第一节内容之后,教材又安排了第二节内容,能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节教学重点: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利用;通过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本节教学难点:石油裂化的原理。
1。
教学策略设计本节教学重在使学生做到了解和体会,知识教学不必过分加深、拓宽.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展开。
例如:可利用图表、数据、观看有关录像资料、研讨或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炼油厂、科研院所、环保部门,等等.还可以结合当地或其他地方污染或污染治理情况,展开调查,也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2)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本节教学也可以采用集体教学或小组教学两种形式进行.(3)教学媒体的选择本节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大致了解,用心体会,没有太大的难度.在课堂上可以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增加信息量,实现教学的优化。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副本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450901052f60ddccda38a07a.png)
高中化学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冶炼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基本方法;2、了解金属回收与资源的保护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金属的冶炼方法由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金、铂等少数金属例外),所以使用的金属大多数是人工制得的。
金属冶炼的实质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单质:M n++ne-M。
因不同金属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不同,故不同金属采取不同的冶炼方法。
1、热分解法。
有些不活泼金属仅用热分解法就能制得。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
例如:2HgO2Hg+O2↑2Ag2O4Ag+O2↑2、热还原法。
多数金属的冶炼采用热还原法。
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和活泼金属等。
例如:Fe2O3+3CO2Fe+3CO2↑WO3+3H2W+3H2OZnO+C Zn+CO↑MgO+C Mg(g)+CO(g)Fe2O3+2Al2Fe+Al2O33、电解法。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钾、钙、钠、镁、铝等几种金属的还原性很强,这些金属都很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方法和还原剂使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而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例如:2NaCl(熔融)2Na+Cl2↑MgCl2(熔融)Mg+Cl2↑一些对纯度要求较高的不活泼金属也可以采用电解其盐溶液的方法来进行冶炼,例如:2CuSO4+2H2O2Cu+2H2SO4+O2↑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4、湿法。
在工业上还有一种冶金方法叫做湿法冶金,也称为水法冶金。
它是利用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置换反应),对金属进行提取和分离的冶金过程。
例如:Fe+CuSO4=FeSO4+Cu要点二、铝热反应炼铁通常用热还原法。
工业上采用的高炉炼铁和铝热法炼铁都属于热还原法。
Fe2O3+3CO2Fe+3CO2(高炉炼铁)Fe2O3+2Al2Fe+Al2O3(铝热法炼铁)Fe2O3与Al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Fe2O3和Al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
高中化学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化学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人教版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cbb940f2bb68a98270fefa3b.png)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 +n (化合态) M 0(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 (熔融) 电解2Na +Cl 2↑ MgCl 2(熔融) 电解 Mg +Cl 2↑ 2Al 2O 3(熔融) 电解4Al +3O 2↑(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2O3+3CO高温2Fe+3CO2↑ WO3+3H2高温W+3H2O ZnO+C高温Zn+CO↑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H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Fe2O3+2Al高温2Fe+Al2O3(铝热反应) Cr2O3+2Al高温2Cr+Al2O3(铝热反应)(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2Hg+O2↑ 2Ag2O△4Ag+O2↑5、 (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 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 Zn、Fe、Sn、Pb、(H)、CuHg、Ag Pt、Au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弱强主要冶炼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富集法还原剂或特殊措施强大电流提供电子H2、CO、C、Al等加热加热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Na、K、Mg、Ca、S、C、F、B、Br、Sr 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
高中化学新人教必修2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化学新人教必修2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fb1dccccbff121dc368343.png)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研究和应用的目标: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同时创造新物质〔主要是高分子〕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舒适。
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创建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目的: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求!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③电解法: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
〔离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以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形式溶解或悬浮在海水中。
总矿物储量约5亿亿吨,有“液体矿山〞之称。
堆积在陆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米。
如: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7吨,而浓度仅为4×10-6g/吨。
另有金属结核约3万亿吨,海底石油1350亿吨,天然气140万亿米3。
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煤组成综合利用的方法:煤干馏液化气化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2.石油组成分馏裂化裂解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
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四、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环境: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3.绿色化学理念〔预防优于治理〕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王学兵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当今社会对于能源和环境的两大举措是“节能、减排”,这是因为自然界中不可再生资源急剧减少,人们对能源的不合理利用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
因此要求学生要通过本节学习初步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较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对金属冶炼和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教材安排了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这些宝贵的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
本课时的内容是“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先通过海水资源的概况介绍使学生了解海水资源的利用广阔前景和重大的利用价值,然后具体从两个方面来感受海水资源的开发:一是海水资源中水的利用,二是海水资源中其他成分的开发利用,最后通过科学探究和实验来具体研究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物质,初步了解一些开发的方法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科学难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细致入微的科学研究精神。
二、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对本课时知识的三维目标要求,我在教学设计上本着“先概括、后具体”的演绎教学思路,具体分三部分逐层递进:首先通过录像、图片和教师的讲述介绍,使学生从感性方面了解前景广阔的海水资源,初步认识海水资源的多样性、分散性、海水资源加工开发的技术性;接下来通过幻灯片展示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的具体实例,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视野,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感慨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对人类贡献的重要性;最后完成课本“科学探究”和“实验4-2”部分,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模拟化工解决资源开发的问题,学生多了一份实际体验,将知识和感受具体化,认识知识原理和科学技术在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时内容,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在教学思路上对教材做了比较大的整合。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 我在教学设计上本着“先概括、后具体”的演绎教学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内容条理清晰),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知识,又将学习内容落实到基础的夯实上。
从教学实施情况来看,较好的完成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同时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巩固和加强。
本课时教学时,我始终围绕“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重点来展开,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海水资源的丰富巨大,有充分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又将知识的落脚点回到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基础知识(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单质的置换、蒸馏实验、物质的检验实验等), 在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我做好了充分的指导,督促他们准确表达化学用语,规范操作化学实验。
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有充分的自信,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度。
另外,本节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面也做得比较到位。
在两次当堂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等多个教学点,都能让同学充分的讨论、交流和展示自己的能力,真正把课堂的主角让给学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至于本节课的缺点与不足,一是引入新课较繁琐,本是学生有较多了解的知识内容,没有必要用较大的篇幅和时间做引入,在此部分教师不宜讲述过多,可以让学生讨论几分钟后做一个交流,给学生课后延续兴趣、拓展知识做一个铺垫即可;二是进行新课时复习旧知识过细,容易冲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是课堂练习安排多了一些,以至于教学时间显得有些紧,最后的小结部分不够充分。
附件:学案(含答案)[知识疏理]1.海水资源的利用含:、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2.如何在海水中提取Br2、I2?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海水中提取溴单质:海水中提取碘单质:3.在蒸馏操作中(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2)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少于_________________,(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________口进,________口出。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的方法,此过程是变化。
4.〖实验4-2〗(1)用称量的干海带,刷去表面的附着物,用剪刀剪碎,用润湿,放入中。
点燃酒精灯,灼烧至完成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2)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煮沸约2-3 min,过滤。
(3)在滤液中滴加几滴,再加入1mL 的,观察现象为:。
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现象为说明。
用离子方程式写出第三步的反应:,氧化剂还可以选用。
[学习训练]A.基础训练1.下列海洋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海底石油、天然气 B.潮汐能 C.滨海砂矿 D.锰结核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实现海水的淡化()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 D.电解法3.下列属于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的是()A.海水淡化 B.海水提盐 C.海水提溴 D.海水发电4. 通入氯气,把海水中的溴化物氧化成单质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5. 将吸收溴单质的溶液加入过量的硫酸酸化,即可得溴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6.把生成的溴从溶液中吹出,用纯碱(Na2CO3)溶液吸收(生成NaBr、NaBrO3、CO2),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海水中制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从海水中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C.第④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提高训练]8.人造光卤石(KCl·MgCl2·6H20)是盐化工生产的中间产物。
以光卤石为原料制得金属镁,可有下列步骤:①过滤②溶解③加入适量Ca(OH)2④蒸发⑤用盐酸溶解⑥电解熔融MgCl2⑦在HCl气流中强热MgCl2·6H20晶体正确的顺序是( )A.⑤③①②④⑥⑦B.②③①⑤④⑦⑥C.②④①③⑦⑤⑥D.⑤③①④②⑦⑥9.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中从海藻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提供选择的有机试剂为( )A.酒精、四氯化碳B四氯化碳、苯C.汽油、醋酸D.汽油、甘油(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10.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所需淡水日益增多,甚至超过人类所能支配的淡水量,使地球上淡水资源发生危机,这就把海水淡化问题提到了科学家的面前。
磺化媒(代表式NaR)是一种钠型离子交换树脂,它能使海水中的Ca+2、Mg+2交换除去。
现代海水的淡化方法:使海水按顺序通过两种离子交换树脂,其流程如图所示。
(1)最早用于海水淡化的方法是蒸馏法,其原理是。
(2)现有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HR)和羟型阴离子交换树脂(ROH),则离子交换柱中应分别装入的离子交换树脂(填其代表式)为:A柱,B柱。
(3)说明按上述顺序装柱的理由是。
学案答案[知识疏理]1.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于冷却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2. 海水浓缩✍苦卤✍氯气✍溴或碘3.(1)碎瓷片暴沸(2)2/3 1/3 (3)下上可互溶的液体物理4.(1)托盘天平酒精坩埚(2)搅拌(3)稀硫酸双氧水溶液颜色变深淀粉变蓝有碘单质生成H2O2+2I-=I2+2OH- 氯气[学习训练]A.基础训练1. B2. D3. B C4. Cl2+2Br-=2Cl-+Br25. 5Br-+BrO3-+6H+=Br2+3H2O6. 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提高训练]8.B。
提纯光卤石得到MgCl2的步骤为:先将光卤石溶解于水,因为KCl、MgCl2均易溶于水,先后沉淀Mg+2;Mg(OH)2的溶解度比Ca(OH)2更小,故加入适量的Ca(OH)过滤后得Mg(OH)2,洗涤后溶于适量的盐酸发生反应:Mg(OH)2+2HCl==MgCl2+2H2O,蒸发溶液得MgCl2·6H2O,由于加热MgCl2·6H2O的过程中,会有部分MgCl2又与H2O反应生成Mg(OH)2。
而MgCl2与H2O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MgCl2+2H2O==Mg(OH)2+2HCl。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在HCl气氛中加热MgCl2·6H2O,使MgCl2与H2O的反应得到抑制,故能得到纯净的MgCl29.(1)过滤2NaI+Cl2==2NaCl+I2(2)B(3)漏斗、分液漏斗10.(1)蒸馏原理,即利用加热海水时,盐不挥发而留在残余物中,水蒸气经冷凝而得淡水(2)HR ROH(3)若在A中装ROH,则海水先通过ROH,溶液中就会有较多的OH-与海水中的M+n生成M(OH)n 沉淀,造成堵塞现象,而在A中装HR,在B中装ROH,海水通过A中生成的H+与B中生成的OH-中和,生成水而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