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陆王心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九渊不赞成朱熹所讲形上、形下的区别。他说:“《大传》曰:形 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 太极乎?”(《与朱元晦》) 朱熹指责陆九渊不懂“道器”的区别,“直以阴阳为形而上者,则 又昧于道器之分矣”(《答陆子静》)

3. 为学之方

陆九渊:先立其大 朱熹:格物穷理
Have A Break!
四. 朱陆之辨

性即理与心即理
无极与太极 为学之方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熹理学的中心命题是“性即理”,陆九渊心学的中心 命题是“心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主观意识 之中,而“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他断言“理”是第 一性的,而心却是后有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的理本 在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第一 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二. 心外无理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 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 (《答顾东桥书》) “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 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同上)


“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己心 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传习录上》)
三. 心外无物

第十五讲陆王心学
第一章:陆九渊
The Philosophy of Lujiuyuan
心学 心即理 格物 朱陆之辨

一. 心学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公元 1139年(宋高宗绍兴九年), 死于公元1193年(宋光宗绍熙 三年12月),江西抚州金溪人。 他做过几任中下级官吏,晚年 知荆门军。他讲学于江西的象 山,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到 明代,王守仁发挥他的学说, 他们的学派后来称为“陆王心 学”。陆九渊的著作有《语 录》、《文集》,后人总编为 《陆象山集》。
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 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传习录》上)
3.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 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 习录上》)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 未曾行,却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 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 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 录下》)

“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 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传习录下》) “身之百度文库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 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 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 的心外。” (《传习录》下)
Have A Break!
四.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致良知

1.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 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 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 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 矣。”(《答顾东桥书》)
王守仁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 文成公全书》,其中在哲学上比 较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 问》。
阳明洞
王守仁手迹
理学的反动 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一. 理学的反动

王守仁早年曾经信仰程朱,想依照朱熹的学说去实行。 他同一个朋友商量,“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怎样格 物呢?“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他那个朋友“早夜 去穷格竹子的道理”,想了三天,没有得到竹子之理, 反而病了。王守仁自己也是“早夜不得其理”,到七天, 也病了。于是在一起叹气,说“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 大力量去格物了”。后来,他在龙场,反复思考如何有 效地进行道德的修养,自以为达到了“彻悟”,断 言:“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以上见《传习录下》)

4. 致良知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 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 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答顾东桥书》)
五. 思考
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 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二. 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 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 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同上)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 书》)
2. 无极与太极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 字加于太极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极。圣人言有, 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无形而有理”。他说:“周 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 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 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 此理实不容有二。”(《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 大,岂有限量?”(《与赵咏道书》)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 理”(《语录》


三. 格物
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源便是吾心,从这个基本前提出 发,他提出了一套所谓“简易”的修养方法。他说:“天 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心即理也。„„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 (《与李宰书》)

五. 思考
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第二章:王守仁
The Philosophy of Wangshouren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 于公元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 年),死于公元1528年(明世 宗嘉靖七年),浙江余姚人。 他早年曾任兵部主事,反对过 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 丞(公路站长)。后来累升为 右副都御史。皇室贵族宁王朱 宸濠起兵企图篡夺帝位,王守 仁对之进行讨伐,在短期内就 生擒了宸濠,为明代封建朝廷 平定了内乱,升南京兵部尚书, 受封为新建伯。

他认为,心中本有真理,真理本在心中,因此只要反省 内求,就可以得到真理。他还认为:“若能尽我之心,便 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同上)

先生云:“„„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下手处。”伯敏 云:“如何样格物?”先生云:“研究物理。”伯敏 云:“天下万物不胜其繁,如何尽研究得?”先生云:“万 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语录》) 在朱熹那里,所强调的是“格物穷理”,人们的认识 必须经过“格物”,才能达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的境界;而陆九渊则直接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 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