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之中国近代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构建与复习对策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构建与复习对策

1840 1842
1851
六十
1856 年代
鸦片战 中英《南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
争爆发 京条约》
战争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文化方面)
1840 1842
1851
六十
1856 年代
鸦片战 中英
争的爆 《南京

条约》
太平天 国运动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革命根 据地 红军长 征
形式上 统一 围剿红 军
西安事 变
短暂发展
日本发动全面战 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
开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中共 七大
积极抗日→消极 抗日 一党专政、独裁 统治
遭到沉重打击
形成
形成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 1945 – 1949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美国全球霸权政策
中国人民与美蒋反 动派 美国扶蒋反共
治 洋务运动进行(背景、活动、评价)
洋务经济,中国近代化起步。
经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济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交通、教育等方面近
(五)1919年—1949年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
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时间
19世纪40—60年代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1912---1919年
世界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形成
列强 侵华
鸦片走私→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3、审题和解题能力的欠缺,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欠缺
例:
12.“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图书分类法。“经” 主要指儒学经典,“史”是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是诸 子百家及其它书籍,“集”指历代作家诗歌文词等。按此分类, 下列著作中属于“子部”的是

2014高考历史一轮人教新课标主题复习课(五)中国社会经济的解析

2014高考历史一轮人教新课标主题复习课(五)中国社会经济的解析

主题复习课(五)中国社会经济的近代化历程(对应学生用书第141页)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记图示】【必背知识】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2.两种趋势一种是近代中国落后或反动的经济成分逐渐走向消亡;另一种是近代中国进步的、革命的经济成分虽发展曲折,但具有强大生命力,如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三个原因西方侵略,政府政策,民族危机。

4.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洋务企业、四大家族)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最主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四个阶段“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必记图示】【必背知识】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城市:①衣:“断发易服”、西装、中山装、洋衣洋袜。

②食:西餐、西式糖、烟、酒、饮料。

③住:西式住宅。

④行:随着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电车的引进,中国的交通方式发生质的变革。

⑤风俗习惯: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社交礼仪的变化。

农村:落后、封闭。

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①轮船运输业: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②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③公路: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④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业开始。

(2)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3.大众传媒的发展(1)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2)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必背知识】一、准备阶段(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三项准备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中苏建交。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6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及经济道路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6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及经济道路

201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总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及经济道路一.选择题1.(2014江苏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2.(2014福建17).图8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

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3.(2014广东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4.(2014江苏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

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米。

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5.(2014重庆8). 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字,以颜其额。

”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6.(2014安徽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资料:中国近代史通史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资料:中国近代史通史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资料:中国近代史通史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

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

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

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通史坐标通史综述1. 时间:1840~1949年。

(1)前期:1840~1919年。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

(2)后期:1919~1949年。

从五四运动到北平政协→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基本问题(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确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4)两大任务:①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③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的实现扫清了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3. 内容主线(1)帝国主义侵华:①手段:军事、政治、经济、文化。

②经济侵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艰难发展。

②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覆灭。

(3)思想解放运动发展:①地主阶级:新思潮、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②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三民主义)。

③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④无产阶级:毛泽东思想。

(4)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014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2014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键入文字]
2014 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本专题含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五个系统而实用的构成部分。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除民资以外近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三小专题。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另见古今中外社会生活变化综合专题。

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大纲版集中归纳思想,新课标版兼顾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本专题包含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五个实用构成部分。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专题
注:大纲版部分包含近代列强侵华罪恶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国近现代主要阶级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等小专题。

2014 年高考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考生们在复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2014 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 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 专题3.2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 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 专题3.2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专题3.2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知识背一背】一、“顺乎世界之潮流”(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中体西用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一)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2、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一批满怀爱国热忱的有志之士开始冲破传统的自大观念,向西方学习。

(二)主要的代表人物及思想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19世纪四五十年代)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在广州主持禁烟时,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编译西方书报。

编译《四洲志》。

⑵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1、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2、梁启超:发表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主张变科举。

3、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倡导男女平等,批判专制君权、宗法每组制度及纲常礼教,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并且也是为中国宪政流血的第一人。

4、严复:翻译《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是第一个系统的介绍西学的第一人。

5、维新变法的作用:维新变法不仅是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新文化运动(一)原因:1、政治方面: 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2、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二)过程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3、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旗帜):科学与民主。

2014年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近代史部分)

2014年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近代史部分)

2014年浙江省历史高考条目解析第二部分近代一.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近代与古代最基本区别三点: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了人治;自主的公民取代了被动的臣民。

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启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应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智能化、环保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等等。

最根本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

近代世界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近代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手工工场时期,从l6世纪到18世纪末。

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阶段,是反封建斗争十分激烈的阶段,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四个资本主义国家,即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

在力量对比上,封建和封建之前的社会制度占有极大优势。

第二阶段是蒸汽时代,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时间是从l9世纪初到l9世纪70年代初。

正是在这个阶段,欧洲与亚洲不少国家发生社会转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如德国、意大利、俄国、奥匈帝国、比利时、日本等。

而且,它们和原来的英国等国起,初步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把世界联成一气。

出现三大潮流: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独立运动,主流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与革命。

第三阶段是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人了电气时代,生产力迅猛发展,电力成了新的能源,内燃机造成:交通革命,火车、远洋轮船、飞机,远程通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出现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

同时,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运动也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由于几个大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仍然固守旧的传统,用重新瓜分世界领土来扩大市场,结果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点2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本要求: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之中国近代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之中国近代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

②平壤战役,
③黄海战役,
④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⑤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内容: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③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原料产地和商
品倾销市场。 中国的禁烟运动:①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②林则徐禁烟的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③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
国侵略的坚
强决心。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经过:①爆发:1840年,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②1841年,英军侵占广东香港岛。
③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精神。 ④1842年8月,英国军舰到南京下关,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
程度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
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②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④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①爆发:丰岛海战。
2014年天津高考历史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知识点梳理:
一.争取民族主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知识点分类归纳(全国卷2)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知识点分类归纳(全国卷2)

2014年高考文综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部分考点及分值归纳巍山二中陈仕波2014年高考我们云南省文综试题使用的是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Ⅱ),2014年的试题相对2013年试题而言,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和调整。

1、中国古代史31分(必修·客观题16分,选修·选考题15分)24题,分封制、礼乐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必修1政治史)4分;25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必修2经济史)4分;27题,明代内阁制·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必修1政治史)4分;45题,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

2、中国近现代史:98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53分,选修·选考题45分,其中47题为以世界史为背景考察中国近代史内容)※①中国近代史部分(82分,其中必修37分,选修45分): 28题,服饰变革·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9题,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30题,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必修1政治史)4分;40题,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以近代史为主)、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必修1政治史)25分;46题,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三三制原则(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47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48题,光绪帝与维新变法(《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②中国现代史部分(必修部分:16分):31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必修2经济史)4分;41题,现代不同时期编修的世界史目录·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与其历史性转折(部分)以及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部分)12分。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送一程 1.2013年房改政策: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 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全面落 实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 套的任务;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引导房 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房市价格调控来看我国社会 生活变化,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D ) A.房市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楼 房逐渐减少 B.农村人口增多,建房用地越来越少 C.加强市场监管,禁止购买二手房 D.控制房市价格一方面要发挥市场资 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政府宏观调节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从袁隆平的个人理想、
主要事迹等方面综合解答。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 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 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 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类似亦可) 主要事迹: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 杂交实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 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 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类似亦可)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4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思想家魏源和严复 (1)魏源: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编成《海国图志》 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全国2014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T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

全国2014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T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

(备考2015)全国2014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T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1. (2014·大庆铁人学校考前模拟)(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1939年2月,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上,周览等50名参政员提出《请确立民主法治制度以奠定建国基础案》。

该案提出确立民主法治制度的理由之一,便是中国近年来国家日趋统一,政府权力日益扩大,有许多以往并不属政府管理范围的事,如今也统归政府处理……。

因此,该案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政府行为应法律化;(二)政府设施应制度化;(三)政府体制应民主化。

……该案表示:它并不谋求改变目前政府由国民党指导和组织这一现实,“然由党所组织.,且受党所指导之政府,仍应向国民负责。

国民如依法对政府表示不满,政府仍不能设法满人意时,党应分别轻重,加以改正或改组。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战争》(1)据材料概括参政员提案的核心内容,并指出其实质。

(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参政员提出该提案的背景和作用。

(9分)【答案】答案:(1)内容:政府应该法律化、制度化、民主化。

(3分)实质: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3分)(2)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专制倾向增长;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民主力量壮大。

(5分)作用: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4分)2. (2014·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

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

”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A.自由B.平等C.共和D.法制【答案】B3. (2014·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5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思想潮流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5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思想潮流

201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总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思想潮流一.选择题1.(2014北京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2.(2014北京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3.(2014广东16).图6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4.(2014天津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5.(2014新课标I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6.(2014新课标II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 必修 专题5 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第1讲

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 必修 专题5 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第1讲

第一部分必修内容专题五第1讲一、选择题1.(2014·江苏·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信息“1953年”“当选的代表”“旧社会妇女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等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择A项;B项时间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中法制化不符合题意。

2.(2014·新余)1949年4月,周恩来说:“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

”周恩来这一言论的目的是()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B.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 B[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和“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可知是团结各阶层人民筹建新中国,故选B项。

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及民主党派的问题,A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的,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3.(2014·宜宾)“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 D[解析]据材料信息“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弊病”,可知这个制度应该属于政党制度,故D项正确。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中国近代政治新题赏析2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中国近代政治新题赏析2

学科:历史专题:中国近代政治新题赏析新题赏析题一题面: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 .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 .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二题面:图片为民国年间的漫画,画中人物指的是()A .袁世凯B .段祺瑞C .张勋D .溥仪题三题面: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 .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题四题面: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 .利用义和团B .颁布明定国是诏C .预备立宪D .南北和谈题五题面: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 .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 .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题六题面: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 .提倡维新变法B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 .宣传科学救国D .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题七题面: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

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中的()题八DABC江西建福题面: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史第2讲 新民主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史第2讲 新民主

第2讲新某某主义革命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某某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使五四运动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因素是( ) A.它使中国某某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它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北伐战争顺利进行D.它推动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解析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使中国的某某革命由旧某某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某某主义革命,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答案 A2.五四运动中,在广大学生、商人、市民和无产阶级的强大压力下,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中国外交代表团代表的政府是(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C.国民政府 D.中华人民某某国政府解析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正值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

故选B项。

答案 B3.某某民歌《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唱道:“……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浓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这首民歌《十送红军》的原因是( ) A.红军要北上抗日B.红军进行平津战役C.红军要进行渡江作战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要进行长征解析B、C两项明显错误;从歌词中可以看出根据地人民不希望红军离开,盼望他们早日回来,说明红军是被迫离开某某根据地,由此可知这首歌创作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被迫长征之时,故选D项;A项只是红军被迫长征时的一个次要原因,应排除。

答案 D4.(名师原创)周恩来被誉为中国近代三大美男子之一,某一时间周恩来立志不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决不刮胡子,因此又被称为“美髯公”,这一时期可能是( ) A.1924~1927年 B.1927~1937年C.1937~1945年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本题适用排除法。

A项是国民革命时期,国共正在合作,共同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故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日,也应排除;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已逐渐被赶出大陆,退往某某,也不符合题意,也要排除;只有B项是国共对峙时期,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屠杀了大批共产党,所以周恩来要立志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而1927~1937年正是周恩来为誓言而奋斗的时期,故选B项。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史 专题五 现代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史 专题五 现代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新中国实行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平的外交政策,在此前提之上对国民党政府和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订、或重订。

”其中“予以承认”的是( )A.《某某条约》B.《联合国宪章》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A项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应排除;B项是1945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同签字的,《联合国宪章》维护的是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故可以承认;C项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的援助,出卖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美国由此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排除C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与苏联签订的平等条约,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排除D项。

答案 B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尤其是东南亚各国。

下列各项外交活动与东南亚国家有关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③参加万隆会议④成立某某合作组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某某合作组织主要是由中国倡议,由中国、中亚地区的国家和俄罗斯组成,故排除④。

答案 A3.建国初期,中国政府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实行不结盟政策D.重返联合国解析“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突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故选B项。

答案 B4.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被外国记者问起该如何处理国民党政府与世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时说:“国民党这个家当的不怎么样,烧的饭人民群众不爱吃呀!我们得另起炉灶。

”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B.拒绝与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断绝与帝国主义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是“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思维拓展+深化提升)近代政治文明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思维拓展+深化提升)近代政治文明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优化探究】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思维拓展+深化提升)近代政治文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某某的潮流(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材料题每题20分共40分)一、选择题1.(2013年某某二模)“某某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关键信息“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说明中国官员无权管外国人,也就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答案:C2.X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变乱D.提出《资政新篇》解析:天京变乱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导致的阶级局限性。

C与材料的意思相符。

答案: C3.下图是X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

图片反映清政府盲目自大,不知中日之间经济差距。

因此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中国战败原因是中国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而日本是资本主义经济,故A符合漫画寓意。

答案:A4.(2013年某某二模)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

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天津高考历史复习之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一.争取民族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英国的鸦片走私:①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③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中国的禁烟运动:①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②林则徐禁烟的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③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经过:①爆发:1840年,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②1841年,英军侵占广东香港岛。

③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精神。

④1842年8月,英国军舰到南京下关,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经过:①1856年爆发;②1858年,攻占天津,签订《天津条约》;③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占领北京,年签订了《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②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④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①爆发:丰岛海战。

②平壤战役,③黄海战役,④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⑤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内容: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二、赔偿日军军费二亿两百银。

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四、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八国组成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1901年,清政府与英、俄、德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内容: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外国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④禁止人民的反帝运动。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⑥修订商约。

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4条最能说明这一点)。

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1840年到1900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2)黄海海战——邓世昌等爱国将领。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3、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3)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遇难(4)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731部队(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6)正面战场的抗战日军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争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多次会战。

凇沪会战: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8 月13 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

凇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林彪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李宗仁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由于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7)敌后抗日斗争1937年,中共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国共合作实现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1940 年下半年,在华北的敌后战场,发动了百团大战,指挥者彭德怀,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七大,大会提出党的任务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8)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胜利:1945年8 月15 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意义: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世界发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等在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它有一个十六字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它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

成功以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3)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国旗为五色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定都南京。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内容: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促进了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

二思想解放运动“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徐继yu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洋务运动:中央地方的代表人物,“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器物学习戊戌变法: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却没能触动封建专制制度。

三经济上的发展(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鸦片战争后)(1)、外国商品冲击使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但在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列强大量收购农副产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瓦解:农产品日趋商品化,减少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成分。

(二)、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2)、背景:面临着内忧(天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3)、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代表: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5)实践:近代工业:⑶近代教育:①新式学堂、留学;②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6、结果:失败⑴标志:甲午战败⑵原因:只学科技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7、评价:(1)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掌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对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背景:(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2、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3、资产阶级来源:官僚、地主、商人4、分布地区:东南沿海(上海、天津、广东)5、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缫丝厂6、资产阶级特点:两面性⑴表现:①革命性;②不彻底性(妥协性、软弱性)⑵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决定的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⑴外因:列强加大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⑵内因: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3、表现:资本总额增加;企业数量增加;企业规模扩大;分布地区扩展(沿海→内地)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原因:⑴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扫除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政策因素);⑵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⑶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提倡国货运动);2、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年)3、概况:⑴发展最快:面粉业、纺织业(2)特点:时间短,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四、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第一阶段:⑴时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⑵状况:较快发展(夏天)⑶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2、第二阶段:⑴时间:1937-1945年抗战时期⑵状况:日益萎缩(秋天)⑶原因:①在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3、第三阶段:⑴时间: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⑵状况:陷入绝境(冬天)⑶原因:①国民政府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②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③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④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史随堂练习册1.(2011·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