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变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需要。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扎实掌握知识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引导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助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形成以学习为主体的学习环境。

2. 注重发展性评价。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弱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

3. 注重跨学科整合。

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知识融入到跨学科的整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1. 优化课程结构。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科学设计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3. 强化教师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创新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

四、新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1. 教师培训问题。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法的接受度不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2. 课程质量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不够到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 评价体系问题。

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问题,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 推动学习科学。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新课改专项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新课改专项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分)。

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

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手动的意识和能力(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

1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

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分)。

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

新课改的背景、目标及对策

新课改的背景、目标及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热点一:新课程改革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热点一:新课程改革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热点一:新课程改革1.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改革中,将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

这并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在于:(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即: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2)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

(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而教学大纲则以学科为中心。

(4)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5)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多元评价建议,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即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而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等,忽视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3.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1)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2014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

2014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

2014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欢迎来到湖南教师招聘网(/),湖南教师招聘网是湖南教师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湖南教师招聘及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教材用书、真题试题,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和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时代的发展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

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与信息的劳动者。

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新课标改革理解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改革理解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改革理解知识点总结一、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与意义1.1 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

新课标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 教育体制的僵化:过去教育体制长期以来的僵化和刻板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

(3) 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职业发展的需求:社会需求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1.2 意义新课标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教育改革:新课标改革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更是对整个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2) 培养人才需求:新课标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 促进学生发展:新课标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1 主要内容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新课标改革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 教育理念:新课标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3) 教材编写:新课标改革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2 特点新课标改革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2014教师入编考试《新课程改革》重点笔记

2014教师入编考试《新课程改革》重点笔记

一、新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人类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关键的意义。

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新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1、新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新课程改革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新课程改革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在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4、新课程改革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方式(二)新课程改革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1、新课程改革带来学生观的改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2、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体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可能3、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和评价制度赋予教师自主权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来取代“教学大纲”,实行“一纲多本”(三)新课程改革要重建学校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有的文化特质,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内在标志。

重建学校文化的核心在于重建学校的价值观。

三、新科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新课程功能实现转变2、课程结构实现调整3、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4、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5、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6、评价与考试制度得以调整四、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五、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4、评价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5、为课程实施提供广阔空间六、新课程改革下的“五个转变”(一)教学观的转变1、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2、教师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1)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教育系统中的重要议题。

课程改革是指对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旨在培养具备创造力、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背景: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1. 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科技进步、全球化、信息化等因素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需求,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传统的教育体制过于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

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需求的学生1.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项目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批判思维和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和信息素养。

学生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有序地进行信息搜索和整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3. 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改革追求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审美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引导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成果,以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要求。

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挑战1. 实施挑战:课程改革需要克服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和习惯,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增加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此外,还需要统一的政策指导和资源保障,以确保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1-3章要点总结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1-3章要点总结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1-3章要点总结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的1-3章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以下是这几章的要点总结:
第1章: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 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2. 面临的新挑战和要求:知识爆炸、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全球化、生态文明等。

3. 开展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推动教育公平。

4.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第2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1. 教育为人才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2. 以终身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3. 依法规范、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体制。

4.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差异化教育。

5.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6. 教师专业化和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第3章: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 健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 优化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3. 推动主体功能培育。

4. 深化教与学改革。

5.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这些章节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改革实施中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讲义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讲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考点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了解)(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1.新课程改革的含义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2.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产生与发展(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2)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和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3)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4)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做修改。

(5)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布。

(6)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7)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确立。

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2001年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期。

至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并拟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02年秋,实验范围扩大,省级实验区工作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包括三级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评价制度等)全面进入实验阶段。

2003年秋,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

2004年秋,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

2005年秋,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社会背景1.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2.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是要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

3.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21世纪具备全面素质的合格公民。

(2)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精选适合学生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

(3)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

(4)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全面发展。

(二)理论背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种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

1.人本主义思潮2.建构主义思潮(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

(4)教学观: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建构性、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多元智能理论(1)简介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

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a.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师招聘新课改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新课改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新课改知识点总结一、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1.1 新课改的起源和背景新课改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001年12月2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新课程的改革是继90年代初创,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教学改革新举措。

1.2 新课改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的个性、情感、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素质。

同时新课程改革是有利于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和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服务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2.1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指追求真理、依靠事实。

实事求是原则是做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主导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的思想方法及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具体体现在新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方面面。

2.2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通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态度,或者增加他们对学习更积极的回报,并为自己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2.3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是以学习者的年龄、兴趣、能力、价值取向、文化程度、习惯、风格、个性、思维方式和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因素为依据,对学习者进行个别差异化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合理的、适宜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2.4 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是指,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方式。

2.5 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不仅仅是实施新课程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的学习的地方。

学生是新课程实施改革目标的主体。

三、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和任务3.1 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是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等。

(完整word版)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资料

(完整word版)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资料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宏观背景: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教师招聘:新课改

教师招聘:新课改

教师招聘——新课改新课改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一)国际背景(二)国内背景二、新课程目标分析(一)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体现时代精神)(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三、新课程与教师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一)国际背景1、教育改革的竞争2、冷战时代的军事竞争3、冷战后时代的经济角逐4、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力较量20世纪全球基础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批判了传统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出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兴趣中心的主张。

第二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提出加强数学、科学、现代外语三门基本课程,于是出现了新数学、新物理等一系列新教材。

第三次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

*教育的外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教育的内部—1.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2.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述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已开展浩大的教学改革,主张把培养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模式化人才转变为培养有创造能力和有主见的个性化人才,指出,“今后孩子们必须做到的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具有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英国: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精神方面:自我成长,发展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社会方面:人际关系的能力,了解社会的共同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英国是典型校本开发模式的国家)英国的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六项基本技能:交流数据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韩国:1997年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以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新课标改革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改革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改革知识点总结一、新课标改革的背景1. 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2. 教育的内在发展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课程体系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革。

3. 国际教育水平与竞争的提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教育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要想培养出适应国际化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及时的改革。

4. 教师教育水平和专业发展需求传统的课程体系只注重学生的传统知识积累,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程更新的需求。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并能够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二、新课标改革的目的1. 提高教育质量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潜力,来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准。

2. 培养更具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改革要求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改革则要求学生在学业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新课标改革不仅是改变课程体系,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有相应的提高和更新,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新课标改革的内容1. 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标改革要求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兴趣化,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2. 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的融合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把学科知识孤立起来,新课标改革则强调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融合,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核心素养和能力。

教师招聘--新课改

教师招聘--新课改

教师招聘----新课程改革复习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1999启动,2001实施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焦点是国家发展需要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求确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1、时代背景(1)知识经济(学习经济)(2)国际竞争(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3)发展困境(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可持续发展)2、社会背景(1)人口资源大国------人口资源强国(2)科教兴国(3)教育优先发展(4)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富裕)3、内在需求(1)知识本位、学科本位(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2)应试教育------素质教育4、国外改革(1)政府参与(2)国家发展需要与学生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1)指导思想: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世界、未来、现代化)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2)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基本任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为本、三维目标统一、正确的三观。

2、六大具体目标(1)课程功能(核心目标):四个学会—生存、合作、做人、学习;强调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学习;关注“全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实践活动(每周3节);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选择性----选修课,教师自己选择教学资料(3)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习方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推进的关键):自主合作探究。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的四个能力——实现主动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

小学教师招聘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招聘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第一篇新课程改革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时代的开展:〔1〕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剧烈〔3〕人类的生存和开展面临着困境2、世界各国的应对3、中国的现状:〔1〕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2〕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3〕根底教育的落后。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结构1、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多种课程科目按一定比例或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2、我国的新课程结构〔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术教育;3、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四、新课程标准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革一、教学观和学生观的变革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全面开展的教学观;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2、新课程中的学生观:学生是开展的主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学习方式的变革1、意义:顺应了时代开展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开展。

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第三章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一、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二、新课程改革与教师1、教师专业化内容〔1〕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敬业精神、博爱精神、务实精神。

〔2〕教师在专业领域里的专业素质: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有创新精神。

2、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要求:〔1〕在职业道德要求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开展〔2〕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开展〔3〕在劳动形态上要求从“教书匠〞到“创造者’3、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4、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1〕在对待学生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新课程强调合作5、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的几种展示形式:①写随笔短论②做案例点评③写备课经历④讲教学故事⑤写教案反思〔2〕教学反思的内容:①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②反思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③反思学生主体性发挥,关注学生自主与教师引领的统一④反思教学方式的转变,指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新课
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时代的发展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

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与信息的劳动者。

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世界各国的应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1.英国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四项发展目标
①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②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③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④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

(2)六项基本技能: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3)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①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
②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③社会:追究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重视公民的责任和家庭,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④环境:把由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环境视为生命和变化的起源,对未来和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然的平衡性与多样性。

2.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对挑战”,最近更是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理念。

3.日本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2)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3)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4)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4.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点是:调整培养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改革评价方式。

(三)中国的现状
1.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
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教育层次要求的提高;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教育体系的公平性要求的提高。

2.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要抓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区。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已有25个省份的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

3.基础教育的滞后
1996年至1998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针对1993年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向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

调查显示,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并没有成为教育的真正目标,社会关注的是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考试成绩,学校关注的是与考试成绩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程内容存在偏多、偏难的现象;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单向传授,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考试评价的方式,特别是排名次的做法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缺乏足够的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身心发展受到局限和压抑。

我国教育制度与课程实施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精英教育;学科中心;教学内容偏难、偏旧;单向传授式教学;以筛选和淘汰为目标的考试评价方式;大量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做法在学校中盛行,教育的价值模糊,教师道德滑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引发了严重问题。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且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