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可能降低其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一)裂缝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裂缝按深度不同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发展成为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

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外界气温突然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裂缝。

3、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拉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4、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受到地基、模板等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以及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的现象。

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合适,或者砂率过小、石子粒径过大,都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容易产生蜂窝麻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结构的复杂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裂缝、强度不达标、表面疏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

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施工工艺和材料选用,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现状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不达标: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因素导致的强度不足,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裂缝严重:在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规范或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影响施工质量。

3. 凝结不均匀: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若振捣不均匀或养护方式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凝胶不均匀,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性能。

4. 组织松散:混凝土内部结构松散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影响工程的使用效果。

5. 空鼓现象:混凝土与模板接触不密实或浇筑过程中出现空鼓现象,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承载力。

以上问题现状需要我们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施工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一系列质量通病,如裂缝、温差过大、泌水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和耐久性,还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一)裂缝问题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度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2、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3、荷载裂缝: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过早承受荷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温差过大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过大,会引起混凝土的不均匀变形,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三)泌水现象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灰比过大、外加剂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泌水现象。

泌水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层,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措施(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减少水泥用量,可通过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来替代部分水泥。

3、控制骨料的级配和含泥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骨料,降低混凝土的收缩。

4、合理控制水灰比,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

(二)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1、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水泥进行储存降温等。

2、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冰水,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3、选择适宜的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浇筑。

(三)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1、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2、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失,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总会面临一些质量通病,这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及时发现并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形成原因1. 材料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水泥、骨料、掺合料等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品质。

若这些材料未经严格筛选和质量检测,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鼓、裂纹等问题。

2. 搅拌问题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从而影响其承载能力。

3. 浇注施工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浇注,如果操作不当,比如浇筑过快、浇筑高度过大等,都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裂缝等问题。

4. 养护问题混凝土在初凝初期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如果养护不到位或不及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防止杂质的混入和污染。

2. 合理搅拌在搅拌混凝土时,要采用符合要求的搅拌设备,并控制好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均匀性和密实性。

3. 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和裂缝。

4. 加强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在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养护时间的延长或加强措施。

5. 强化质量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收缩性等性能指标的监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合理搅拌、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加强养护和强化质量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但其质量通病却时常出现。

为了有效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包括场地清理、设备检查等。

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监控施工过程的关键参数十分重要。

养护工作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步骤,不能忽视。

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包括裂缝、强度不达标等,需要及时处理。

加强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和持续改进施工工艺是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有效途径。

只有在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才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工程质量可靠。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防治、准备工作、配合比、监控、养护工作、施工质量问题、管理意识、标准规范、施工工艺、改进。

1. 引言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是当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使用越来越普遍,而施工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通病进行有效防治。

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应该做好基础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环境和设备的良好状态。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是关键的一环,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科学调配配合比,避免因配合比失控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也至关重要,包括材料的检验、搅拌和浇筑过程的监测等,确保施工过程牢固可靠。

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合理的养护措施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面对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对策,比如发现裂缝应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遇到浇筑不均匀应该及时调整施工工艺等。

加强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和持续改进施工工艺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只有通过全面的预防和控制,才能有效避免质量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2. 正文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参数3、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法5、养护方式及时间要求6、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1、引言11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通病。

12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防治对策措施协议。

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优先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12 控制水泥的细度和安定性,确保水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2 骨料221 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 1%。

222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

23 掺和料231 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降低水化热。

232 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4 外加剂241 选用缓凝型减水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降低水化热峰值。

242 外加剂的使用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 设计原则311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312 控制水胶比,一般不宜大于 05。

32 配合比参数321 根据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322 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

4、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41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411 在炎热季节施工时,采取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等。

412 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搅拌车进行隔热处理,减少温度回升。

413 浇筑时尽量选择在低温时段进行。

42 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421 埋设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422 控制冷却水管的间距、管径和通水流量,确保降温效果。

423 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通水参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常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开裂、温度应力、收缩变形等。

下面将就这些通病提出防治措施。

混凝土开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混凝土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当这个内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开裂;混凝土表面以及孔隙部分的水分挥发导致干燥收缩;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收缩和温度应力。

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浇筑混凝土前,可以在混凝土内部设置钢筋网,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施工中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减少干燥收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应力的产生。

温度应力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温度应力是由于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而产生的,它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甚至破坏。

为了防止温度应力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温度计算,预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及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点来及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施工时,可以采用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物降温等。

收缩变形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收缩变形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缩小,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收缩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到其收缩特性,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控制水灰比;添加适量的缩微剂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在施工时采取湿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减少干燥收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通病主要有开裂、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等问题。

为了防治这些问题,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计算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并加强施工中的监管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其施工质量关乎整体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存在着一些通病,这些通病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将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整体建筑的安全。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建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

一、通病一: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内部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的不同导致混凝土体积变化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为了预防温度裂缝的发生,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尽可能选择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减少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2. 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养护,提高混凝土的饱和度,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流失,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引起的裂缝。

二、通病二:收缩裂缝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拌合比例,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控制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

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内部设置适当的支撑设备,减轻混凝土的自身重量对收缩裂缝的影响。

三、通病三:质量监控不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监控不严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质量监控不严不仅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加强现场质量检查和监督。

2. 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四、通病四:工艺控制不严1. 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符合工艺要求。

2. 引进先进的混凝土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工艺水平,降低工艺控制不严带来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目录1混凝土裂缝 (2)1.1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2)1.2防止产生裂缝措施 (3)2混凝土的麻面 (5)2.1混凝土麻面产生原因 (5)2.2预防麻面措施 (6)3混凝土蜂窝 (7)3.1混凝土蜂窝产生原因 (7)3.2预防蜂窝措施 (7)4混凝土孔洞 (7)4.1孔洞产生原因 (7)4.2预防孔洞措施 (8)5混凝土露筋 (8)5.1露筋产生原因 (8)5.2预防露筋措施 (9)6混凝土缺棱掉角 (9)6.1缺棱掉角产生原因 (9)6.2预防缺棱掉角措施 (9)7混凝土的施工缝夹层 (10)7.1施工缝夹层产生原因 (10)7.2预防施工缝夹层的措施 (10)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裂缝1.1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除外部荷载作用产生的荷载裂缝和地基变形产生的裂缝外,还有因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

1.1.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

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1.2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

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等。

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和粗骨料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1.1.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具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一般用于大型基础工程、堆积体、隧道等工程。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一、龟裂龟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产生龟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泥质量不好,水灰比不合适,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易产生龟裂。

2.过早脱模或过早负载,使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过大而导致龟裂。

3.混凝土表面没有及时养护或者养护不够,表面过早干燥或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龟裂。

为了预防和处理龟裂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和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

2.在浇筑混凝土后,要避免过早脱模或过早负载,一般要等到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再进行脱模和负载。

3.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一般要喷水或覆盖湿毛毯等方式,确保混凝土表面慢慢干燥。

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加热或降温等方式进行养护。

二、板面不平整1.模板不平整或者质量差,浇筑混凝土时无法保证板面的平整度。

2.混凝土浇筑时震捣不充分,混凝土分布不均匀,板面不平整。

3.模板框架布置不合理,导致板面下降或翘起。

为了预防和解决板面不平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模板制作和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的平整度达到要求,模板表面涂刷模板油保持板面光滑。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振捣,确保混凝土分布均匀。

振捣时应避免在一处过度振捣,导致局部板面下降或翘起。

3.在布置模板前,要进行细心的设计和计算,确保模板框架的布置合理,板面可靠地支撑。

三、蜂窝、松散、振捣不实1.混凝土浇筑时水泥石浆流动不畅、分布不均匀,导致浇筑部分出现蜂窝和松散现象。

2.振捣不充分或者使用振捣器具的方式不对,振捣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内部松散,振捣不实。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常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单体混凝土量在300m³以上的混凝土工程。

由于其施工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高,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许多质量通病。

下面将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析其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一、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质量通病。

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过水比、砂率、石粉率等配合比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如果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料缩率大,抗裂性能差,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

2. 混凝土搅拌浇筑工艺控制不当。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复杂,如果搅拌时间过长、运输过程中造成过多的振动,或者浇筑速度过快,都会导致混凝土由于内部应力变形而产生裂缝。

防治措施:1.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在选用配合比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 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

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要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多振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变形。

二、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浇筑速度慢、外界温度变化大等原因,温度裂缝的发生概率较高。

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料温度控制不当。

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是引起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如果混凝土料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大,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2. 浇筑速度过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浇筑速度慢,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大,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1. 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原材料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2. 控制浇筑速度。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坍落度差1.现象: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不能满足泵送、振捣成形等施工要求。

2.原因分析(1)预拌混凝土设计坍落度偏小,运输途中坍落度损失过大。

(2)现场搅拌混凝土设计坍落度偏小。

(3)原材料的颗料级配、砂率不合理。

3.防治措施(1)正确进行配合比设计,保证合理的坍落度指标,充分考虑因气候、运输距离、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等因素造成的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及时在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其坍落度值,有问题时及时由搅拌站进行调整,严禁在浇筑时随意加水。

二、混凝土离析1.现象:混凝土入模前后产生离析或运输时产生离析。

2.原因分析(1)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主要原因是小车运输距离过远,因振动产生浆料分离,骨料沉底。

(2)浇捣时因入模落料高度过大或入模方式不妥而造成离析。

(3)混凝土自身的均匀性不好,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3.防治措施(1)通过对混凝土拌和物中砂浆稠度和粗骨料含量的检测,及时掌握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控制运输小车的运送距离,并保持路面的平整畅通,小车卸料后应拌匀后方可入模。

(3)浇捣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先在底部浇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竖向落料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

(4)正确选用振捣器和振捣时间。

三、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1.现象:混凝土初终凝时间过长,使得表面压光及养护工作无法及时进行。

2.原因分析(1)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现场浇筑混凝土时随意加水。

(2)外加剂使用不当(如高效缓凝型减水剂与所用水泥的适用性未经试验),或掺量过大。

3.防治措施(1)正确设计配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工地上发现混凝土和易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与搅拌站联系,采取调整措施,严禁任意往混凝土中加水。

(2)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对于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应事先进行与所用水泥的适应性试验,以确定合理掺量。

四、混凝土表面缺陷(一)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小凹坑与麻点,形成粗糙面,影响外表美观,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砼麻面 ,2、蜂窝,3、孔洞 ,4、露筋,5、缺棱掉角,6、施工缝夹层,7、外表裂缝,8、跑模、胀模。

一、砼麻面现象:砼外表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1、模板外表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外表被粘损。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外表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局部气泡停留在模板外表。

预防措施: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

3、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

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二、蜂窝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1、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

2、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3、砼的振捣分层捣固。

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局部长度的1.25倍。

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那么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在大型水利、电力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严重质量事故。

为了有效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和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单次浇筑体积较大的混凝土,一般用于大型水泥水利、电力工程中,如水泥大坝、发电厂厂房等。

这种施工方式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准确,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材料质量保障有保障,施工人员素质需提升,设备必须定期保养维护。

只有确保这些环节的合理与规范,才能有效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

1.2 问题提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是当前建筑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尺度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质量隐患和施工难题。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出现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到位、施工过程监控不严密、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以及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可能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工程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寻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施工过程监控、材料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素质提升和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2. 正文2.1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流动性、坍塌度和密实性。

混凝土的坍落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混凝土工程质量受损,甚至出现裂缝、渗水等质量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指的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体积较大,以立柱、梁、板、墙等为主的大型混凝土构件。

这类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以下是对这些通病的防治措施的介绍。

1. 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控制不好会引发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估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层温度差,以及采取降温措施,如利用阴凉天气施工、使用降温剂等。

2. 施工周期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周期较长,从浇筑到硬化需要数天甚至更长时间。

要合理安排施工周期,避免夜间施工或连续施工过长时间,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发展。

3. 混凝土材料选用: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掺合料等,并进行试验验证。

要注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浇筑方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也会对质量产生影响。

应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如分段浇筑、分层震捣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应注意防止混凝土漏浆和浆层分离等现象。

5. 管理控制:严格的管理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6. 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也非常重要。

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如保湿、密封、覆盖等。

还要注意养护期间的温度、湿度和防水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和最终质量。

7. 检测监控: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检测监控工作。

可以通过温度计、应变计等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还可以进行抽样试验和非破坏性测试,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需要在设计、选材、施工和养护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只有从源头上抓好质量控制,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工艺的一种施工方法。

由于混凝土量大、浇筑厚度厚、浇筑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其施工质量通病较为突出。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必须要对其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防治。

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进行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就是裂缝。

裂缝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二是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三是混凝土和支座之间的失稳;四是混凝土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

为了防治裂缝的产生,首先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一般来说,可以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对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可以采取预应力筋混凝土的方法来进行防治。

对于混凝土和支座之间的失稳,可以采取加固支座的措施来解决。

对于混凝土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可以采取增加钢筋数量和加固混凝土的措施来加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二、孔隙率过大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量大、浇筑厚度厚、浇筑面积大等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孔隙过大的问题。

孔隙率过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导致混凝土的渗水性和抗渗性能变差。

一般来说,需要在混凝土设计中,合理选用掺合料,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并且采用合适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来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

三、强度不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还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强度不足。

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二是混凝土拌合不均匀;三是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不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合理设计掺合料的比例,并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品种。

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拌合均匀。

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本文以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防治一、前言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到了结构的安全。

如何将这些质量通病有效消除,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工程概况某工程主楼基础厚度为1800mm与2400mm,混凝土标号:C45,抗渗等级为P8。

夏天施工(2012年6月19日~21日,白天平均温度37℃),属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

工程质量目标高,为保证基础施工质量,采用“一线通”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测温技术及水循环降温技术。

三、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结构厚实,施工时所用到的混凝土的量比较多,在施工时施工的工程条件相对于其他的工程而言较为复杂多变(多为地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于工人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其水泥的水热化内外温差较大,一般都不会低于25℃,在温度过高时有时会导致结构发生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四、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1、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原因分析: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一次浇筑过厚,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在预留孔、预埋件及钢筋过密处浇筑、振捣方式不当,造成蜂窝麻面;在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造成。

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裂缝提出了全面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质量通病 早期裂缝 防治随着现代高层建筑不断崛起,出现了一些超高层且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存在于大型设备基础、厚大桩基承台、基础底板及主要结构转换层和结构梁等部位。

这些部位整体性质量要求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使用,因此全面的质量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砼施工难度比较大,砼产生裂缝的机率较多,稍有差错,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降低经济损失,我们要减少和控制裂缝的的出现。

从裂缝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砼特别是大体积砼之所以开裂,主要是砼所承受的拉应力和砼本身的抗拉强度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

因而为了控制大体积砼裂缝,就必须尽最大可能提高砼本身抗拉强度性能和降低拉应力(特别是温度应力)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抗拉强度主要决定于砼的强度等级及组成材料,要保证抗拉强度关键在于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的优化(砼强度等级设计已经确定),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砼原材料优选的空间相对较小,所以降低拉应力是控制砼裂缝的有效途径,而降低拉应力主要通过减少温度应力和沉缩应力来控制温度裂缝和沉缩裂缝。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1、结构特点(1)结构体积大,一般其长、高、宽均在1000mm以上;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2)承受的荷载巨大,其在结构上承担着巨大的荷载作用,抗压、抗剪及抗弯的性能均要求较高;(3)内部受力相对复杂,特别在浇筑早期,受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2、施工特点(1)结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2)混凝土体积大,在分层浇筑时各分层之间易产生泌水现象,施工中应对泌水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3)结构体积大,水泥水化热温度应力大,要预防混凝土早期开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裂缝提出了全面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质量通病 早期裂缝 防治随着现代高层建筑不断崛起,出现了一些超高层且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存在于大型设备基础、厚大桩基承台、基础底板及主要结构转换层和结构梁等部位。

这些部位整体性质量要求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使用,因此全面的质量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砼施工难度比较大,砼产生裂缝的机率较多,稍有差错,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降低经济损失,我们要减少和控制裂缝的的出现。

从裂缝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砼特别是大体积砼之所以开裂,主要是砼所承受的拉应力和砼本身的抗拉强度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

因而为了控制大体积砼裂缝,就必须尽最大可能提高砼本身抗拉强度性能和降低拉应力(特别是温度应力)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抗拉强度主要决定于砼的强度等级及组成材料,要保证抗拉强度关键在于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的优化(砼强度等级设计已经确定),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砼原材料优选的空间相对较小,所以降低拉应力是控制砼裂缝的有效途径,而降低拉应力主要通过减少温度应力和沉缩应力来控制温度裂缝和沉缩裂缝。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1、结构特点(1)结构体积大,一般其长、高、宽均在1000mm以上;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2)承受的荷载巨大,其在结构上承担着巨大的荷载作用,抗压、抗剪及抗弯的性能均要求较高;(3)内部受力相对复杂,特别在浇筑早期,受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2、施工特点(1)结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2)混凝土体积大,在分层浇筑时各分层之间易产生泌水现象,施工中应对泌水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3)结构体积大,水泥水化热温度应力大,要预防混凝土早期开裂。

二、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1、施工冷缝:因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分层浇筑中,前后分层没有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之前;混凝土供应不足或遇到停水、停电及其它恶劣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而出现冷缝。

2、泌水现象:上、下浇筑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各分层之间产生泌水层,它将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脱皮、起砂等不良后果。

3、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因大体积混凝土的量大,且多数是用泵送,因此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会产生过厚现象。

4、早期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早期内外温度差过大(25℃以上)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将会产生以下两种温度裂缝:(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由于体积大,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而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

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2)贯穿性裂缝:由于结构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

当大体积砼浇筑在约束地基(例如桩基)上时,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放松或取消约束,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时易导致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在约束接触处产生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表面产生贯穿性裂缝。

三、针对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1、施工冷缝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应交替连续进行,要求每一处的混凝土在初凝前就被后一部分混凝土覆盖并捣实成整体;可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在掺入一定量的缓凝剂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案来消除施工冷缝。

(1)全面分层:当结构平面面积不大时,可将整个结构分为若干层进行浇筑,即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结束。

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要求次层混凝土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

(2)分段分层:当结构平面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方案。

即将结构分为若干段,每段又分为若干层,先浇筑第一段各层,然后浇筑第二段各层,如此逐段逐层连续浇筑,直至结束。

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要求次段混凝土应在前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并与之捣实成整体。

(3)斜面分层:当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时,可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案。

这时,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斜面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且振动器应与斜面垂直。

2、泌水处理在同一结构中使用两种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但在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施工现场,因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给施工带来不便时,可掺用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来减少泌水现象。

3、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浇筑后2~4h 内初步用长刮尺刮平,并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4、早期温度裂缝控制温度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危害性是很大的(特别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基础工程),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穿性裂缝),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这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为此,必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早期温度裂缝的产生。

(1)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要求一次性连续浇注,因此对人员的分工、机械的布置均要有充足的准备。

施工人员进行分班作业,每班交接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位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因交接过程带来质量隐患。

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可采用塔吊配合施工(或用多台泵交替浇筑),以免因接、拆甭管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

(2)优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1)水泥:优先采用525R 普通水泥,425R 普通水泥等高标号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

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

并尽量选用后期强度(90或120天),降低水泥量,并延缓峰值。

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425R 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 3,525R 水泥用量控制在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360kg/m 3。

以降低砼最高温升,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8~3.0之间,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

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3)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mm 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4)掺合料:应用添和粉煤灰技术。

在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

5)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及特点不同,可采用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膨胀剂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剂,但采用外加剂时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试配工作,并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按配合比的要求严格控制用量。

(3)优化浇筑方案。

针对不同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及大小,可采用不同的浇筑方案和施工顺序。

1)多台输送泵进行集中浇筑,或采用塔吊及溜槽辅助配合施工。

2)为了使混凝土早期内部散热,安排好混凝土的分层施工顺序,在每层达到预定高度后稍作停留,待混凝土完成相当部分早期收缩及散发了大量的早期水化热后,再集中覆盖第二层混凝土。

3)混凝土振捣要及时,同时不漏振,但也不能过振,防止离析。

两层混凝土之间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时间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以振捣棒插入振捣拔出后原位孔洞能立即恢复为准。

4)加强控温措施。

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在25度以下,防止出现由于温度应力产生的混凝土裂缝,控温要求达到内降外保的目的。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1、入模温度的控制。

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对于在夏季施工中,若有条件可采用深井水或冰水进行配置,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暴晒,混凝土浇筑尽量避开中、下午炎热天气,最好安排在晚上9点-次晨8点之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2、测温点的布置。

为了及时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变化,在控温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可采用热电偶等较精确的测量方法;也可采用直接测管法,在混凝土中预埋直径48mm 的钢管,每个测点分上、中、下三根钢管埋设,三根钢管呈三角形布置,相互间距100mm,管口用木塞塞住。

将温度指示仪的测温探头用铁丝网罩住,放入钢管中分别测量上、中、下三点的温度。

3、温差的监测时间。

混凝土初凝后即开始测温,混凝土浇筑后的前3天每2-4小时测温一次;3天后至第6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6天后每12小时测温一次。

连续测温至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稳定后即可停止测温工作。

4、混凝土保温及养护措施。

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的降温除了在原材料及浇筑方案进行优化外,在环境温度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可采用在内部布置预埋循环冷却水管或贯通块体的大口径垂直换热水管等方法进行降温。

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及养护应根据季节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冬季施工中因气候的影响,混凝土表面降温较大。

为了减少其内外温差可采用木、竹模板为混凝土的侧模及底模,因为其散热慢,并在混凝土表面采用湿麻袋覆盖,或在其上加盖塑料薄膜等保温方法。

若通过测温发现内外温差超过25℃时,养护过程的胶水应采用浇热水等措施,使温差控制在25℃以内。

夏季施工中,混凝土表面气温较高,可考虑采用蓄水保温,或采用湿麻袋覆盖,或在其上加盖塑料薄膜等保温方法。

筑龙网 W W W.Z H U L O N G .C O M 在保温材料覆盖完毕后,要求在养护浇水时做到“少”、“均”、“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四、结束语实践证明,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针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应在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坚持严谨的施工组织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发生,使质量通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