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
住宅楼设计规范
![住宅楼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dbf3b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2.png)
住宅楼设计规范一、规划布局1、选址住宅楼的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性、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
应避免选择在污染源、噪声源、地质灾害隐患等不利地段。
同时,要保证住宅楼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2、间距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应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等要求。
一般来说,南北向的住宅楼间距应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 15 倍,东西向的间距应不小于较高建筑物高度的 08 倍。
3、道路交通小区内的道路应设计合理,满足消防车、救护车等应急车辆的通行要求。
同时,要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包括地上停车位和地下停车位,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二、建筑设计1、户型设计户型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
一般来说,户型应方正实用,动静分区明确,卧室、客厅等主要功能空间应朝向良好。
同时,要保证每个房间都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
2、层高住宅楼的层高一般不应低于 28 米,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对于一些特殊的房间,如客厅,层高可以适当提高。
3、阳台和露台阳台和露台是居民休闲、晾晒衣物的重要场所。
阳台的进深不宜小于 12 米,露台的面积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
4、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是住宅楼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的宽度、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居民的安全疏散。
电梯的数量和载重量应根据住宅楼的层数和户数合理确定。
三、结构设计1、抗震设计住宅楼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安全性。
2、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3、材料选择结构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给排水设计1、供水住宅楼应保证稳定的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供水方式可以采用市政供水、二次加压供水等。
2、排水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包括污水排水和雨水排水。
污水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水应及时排放,避免积水。
五、电气设计1、供电住宅楼应保证稳定的供电,电源进线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要求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201b4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0.png)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要求1.功能需求:不同类型的民用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住宅、商业、办公、学校等。
在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来确定不同区域的位置和面积,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合理连接和协调性。
2.空间利用:优化空间利用是平面布置的关键之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内外的空间利用率,合理划分不同区域的功能,使得每个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利用,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3.人流流线:在平面布置时,要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合理性和便利性。
如公共区域应设立直观明确的导向标识和指引,不同功能区域应设立合理的出入口和通道,以方便人员流动和避免拥堵。
4.建筑安全:在平面布置中,建筑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要保证安全的建筑通道和疏散通道,设置合规的防火门和疏散楼梯,确保建筑内外的消防设备和逃生设施的合理布置。
5.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平面布置时,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根据建筑的朝向和采光条件,合理布置窗户和采光设备,以最大化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消耗。
6.通风与采光: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应注重通风与采光的合理性,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合理设置门窗位置、内外走道、庭院等,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光线的充足。
7.人性化设计:在平面布置时,应注重人性化设计,使建筑更加舒适和便捷。
如设置合适的楼梯和电梯,保持合理的间距和宽度;设立方便使用的洗手间和候车区域,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8.环境协调:平面布置时,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如合理设置建筑的外部空间,如花园、广场等,使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提供舒适的休闲和交流场所。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平面布置要求涉及功能需求、空间利用、人流流线、建筑安全、自然资源的利用、通风与采光、人性化设计和环境协调等方面,旨在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体验。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要点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f462addd88d0d233d46a5d.png)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要点开发区龙阳新城规划总平面设计要点。
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我们可以确定知道规划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但是比较的笼统。
我们通过对规划总平面图布置要点以及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因子的研究分析,来深入理解如何设计好开发区龙阳新城住宅小区总平面图..................................。
在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城、镇规划建设局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根据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各种场地、绿化设施等,在平面图上进行合理、协调地规划、设计与布置,使一个工程的各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设计,称为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设计.......................。
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可先从总平面图的布置要点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图布置的要点如下.................: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坐标),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蓄水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绘制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以上要点是摘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表面看这9项要点觉得内容并不多,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76234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8.png)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
一、总体规划
•1.1 绿化比例
–合理确定绿地、道路、建筑比例,保证小区整体绿化率。
•1.2 交通布局
–细致规划道路设置、停车位规划,确保交通通畅。
二、建筑设计
•2.1 建筑风格
–统一建筑风格,确保小区整体协调性。
•2.2 建筑高度
–控制建筑高度,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采光和视野。
•2.3 建筑密度
–控制建筑密度,确保小区居住舒适度。
•2.4 开放空间设计
–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增加小区居民活动空间。
三、景观设计
•3.1 植被配置
–合理配置各类植被,提升小区绿化品质。
•3.2 游憩设施
–布局休闲游憩设施,提高小区居民生活质量。
四、设施配套
•4.1 学校医院
–确保周边配套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充足。
•4.2 商业服务
–布局商业服务区,方便居民购物就餐。
五、安全防护
•5.1 配套警务站
–设立警务站,加强小区安全管理。
•5.2 视频监控
–布设监控设备,提高小区安全防范能力。
六、环境保护
•6.1 垃圾处理
–规划垃圾处理点,提高废物处理效率。
•6.2 污水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保护小区周边环境。
以上是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的详细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小区建设达到设计标准。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1d296e19b6648d7c1c7468d.png)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标准、规定一基地出入口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条: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⑵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⑶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⑷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⑸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⑹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3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269条快速路、主干路两侧一般不得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基地内道路和消防车扑救场地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住宅小区平面
![住宅小区平面](https://img.taocdn.com/s3/m/7b3974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6.png)
住宅小区平面住宅小区平面是指住宅区域内的各个建筑物的分布图,它包括了整个小区的规划布局、道路划分、建筑分布、绿化设计等内容。
一个好的住宅小区平面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来讨论住宅小区平面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要考虑的因素。
一、规划布局住宅小区的规划布局是整个设计的基础,需要合理分配和规划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
首先,需要考虑到小区内道路的设置,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以方便居民的行车和交通。
同时,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场等也需要合理地分布在整个小区内,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二、建筑分布在小区内,住宅建筑的分布也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让每个住户都能够拥有宽敞明亮的房间,避免因建筑密度过高而带来的阴暗和拥挤。
此外,考虑到居民的隐私和安全,建筑之间的间距和朝向也应该是一个因素。
同时,与建筑物相连的公共区域如停车场、儿童游乐场等也应该合理布置,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三、绿化设计绿化是小区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为居民提供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的氛围。
小区内的公共绿地、花坛、树木等植被的合理布置可以为居民创造一个休闲、健身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绿化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四、配套设施一个好的住宅小区平面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配套设施的设置。
根据居民的需求,小区内可以设置健身房、游泳池、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以满足居民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
此外,小区内的垃圾处理设施、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也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平面设计对于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布局、建筑分布、绿化设计和配套设施等因素,从而创造一个宜居的小区。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住宅小区平面,为居民提供美好的居住体验。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说明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fe3db5231126edb6e1a104e.png)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一总平面俢详设计涉及到的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图解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 GB/T50353-2013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7 《住宅设计规》 GB 50096—20118 《住宅建筑规》 GB 50368—20059 《市住宅设计标准》DB 29-22-201310 《无障碍设计规》 GB 50763-201211 《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 29-196-201712 《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2014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 GB 50067-201414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1月13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15 《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DB/T 29-7-2014 J11250-201416 《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DE/T 29-6-2010 J10484-201017 《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二○一五年二月十日签发二总平面设计要点住宅总平面设计可先从总平面的布置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布置要点如下:1 建筑基地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 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建筑物周边场地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10 中 2.4.2~2.4.6条,2.5.1~2.5.4 条规定。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7dbd174aa00b52acfc7cacd.png)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标准、规定一基地出入口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2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⑵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⑶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⑷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⑸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⑹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3《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269条快速路、主干路两侧一般不得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基地内道路和消防车扑救场地1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3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m,纵坡不应大于%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5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说明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98c7ae2960590c69fc37604.png)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一总平面俢详设计涉及到的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图解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 GB/T50353-2013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7 《住宅设计规》 GB 50096—20118 《住宅建筑规》 GB 50368—20059 《市住宅设计标准》DB 29-22-201310 《无障碍设计规》 GB 50763-201211 《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 29-196-201712 《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2014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 GB 50067-201414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1月13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15 《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DB/T 29-7-2014 J11250-201416 《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DE/T 29-6-2010 J10484-201017 《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二○一五年二月十日签发二总平面设计要点住宅总平面设计可先从总平面的布置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布置要点如下:1 建筑基地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 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建筑物周边场地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10 中 2.4.2~2.4.6条,2.5.1~2.5.4 条规定。
总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a73ab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7.png)
总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篇:总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总平面设计中设施布局的基本要求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更多的选择为目标。
考虑因素:上述设施在布局中可以考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的结合,其中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
同时应该注意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入家庭,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布局特别是管理设施的位置将逐步摆脱服务半径的限制。
2、总平面设计中的建筑间距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左右间距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为13米。
这是强制性规定。
公寓,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应根据沧州市规划局规定的日照间距系数确定。
居住建筑日照标准可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900高的外墙位置。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卧室能获得冬季日照。
带底商的住宅间距计算按规划局有关规定执行。
同时还应考虑建筑通风,场地道路,环境绿化以及管线布置的合理性。
3、总平面设计中的消防通道消防通道是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通道,比如楼梯口、过道和小区出口处等。
住宅小区来说的话,从室内到地面的楼梯,小区内到外面公路的道路都属于消防通道。
为给火灾扑救工作创造方便条件,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应在小区高层建筑周围设置环行消防车道。
但不论建筑物规模大小,一律要求环行消防车道确有困难,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车道。
为防止火灾时建筑构件塌落影响消防车道正常作业,消防车道距外墙宜为5m,并保持24小时畅通。
消防车道与小区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4.3.1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05380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e.png)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化及环境因素:
1. 根据根据保护能源及保护资源的要求,按照建筑与环境的整体统一来实施;
2. 充分尊重自然环境,量身定制可持续发展的造景;
3. 要求绿地覆盖面积不应低于20%,公园绿地面积应占整体绿地面积的1/3;
4.建立绿地植物体系,即必须能同时满足景观树木氛围的要求及生态安全的需求;
(二)公共设施及安全:
1. 根据居民的需求,充分设定安全设施,如消防站、消防疏散楼梯、消防水池等;
2. 根据居民的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安排公共设施布局,并在规划中设定多样性的服务设施,如学校、图书馆、诊所等;
3. 合理布局停车场、便民消费设施,以方便居民出行、消费;
(三)交通设施
1. 小区与外部交通网络要保持良好连接,保证居民迅速出行;
2. 内部车行道设施应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车行网络,方便居民私家车出行;
3. 将公共交通中心空间提高到合理的空间重心位置,尽可能的实现公共交通的高效连接;
(四)建筑设计
1. 以人性化的理念来设计住宅区,空间尺度应符合居住舒适需求,室内卫生、遮阳和有效利用太阳能获取光热;
2. 依据小区的地理环境、历史与文化,设计住宅区建筑形式,突出建筑的特色;
3. 由于居民的特殊问题,如身体障碍者以及老年人,特别要考虑为他们设计出便捷的生活空间。
住宅小区设计最新规范标准
![住宅小区设计最新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f8ad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4.png)
住宅小区设计最新规范标准住宅小区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涉及到城市的整体美观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住宅小区的设计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最新的住宅小区设计规范标准:一、规划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确保住宅小区设计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 生态环保: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平衡,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可持续发展:设计应考虑长期的使用和维护,避免资源浪费。
4. 安全第一:确保住宅小区的安全性,包括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等。
二、土地利用规划1. 合理布局:住宅小区应合理规划住宅、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
2. 绿化覆盖:保证足够的绿化面积,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3. 交通组织:合理规划交通流线,确保居民出行便利。
三、建筑设计标准1. 户型设计:户型应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
2. 建筑高度: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建筑高度。
3. 建筑密度:控制建筑密度,保证居住区的通风和采光。
四、公共设施配置1. 教育设施:配备幼儿园、学校等教育设施,满足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
2. 医疗设施: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3. 商业服务:合理规划商业区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五、环境与景观设计1. 绿化设计:采用多层次、多品种的绿化方式,提高小区的生态价值。
2. 水景设计:合理利用水体,增加小区的景观效果。
3. 照明设计:采用节能照明设备,确保夜间照明效果。
六、智能化系统1. 安全监控:安装智能监控系统,提高小区安全管理水平。
2. 智能停车:设置智能停车系统,方便居民停车。
3. 信息发布: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传递小区信息。
七、节能与环保1. 节能设计: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能耗。
2.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设施,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7c710c0b4e767f5acfce49.png)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当前设计深度不够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通病,除客观原因设计周期短、单方追求设计速度、不适当简化设计图纸内容的客观原因外,其主观原因是设计人员对设计质量不够重视以及对制图标准、规范缺乏必要的学习,造成设计文件未能达到建设部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为规范设计、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现将民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常规问题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加以整理并结合有关标准加以说明,供公司总图设计人员参考。
常规问题一关于总平面中以建筑平面哪一层作为总图平面的问题现行国家标准《总图制图标准》 GB /T50103(以下简称“总图103标准”)第2.5.1款中规定建筑物应以接近地面处的±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平面。
字符平行于建筑长边书写;现行国家标准《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以下简称“房建001标准”)中第10.2.4款中规定总平面应反映建筑物在室外地坪上的墙基外包线,不应画屋顶平面投影图。
这是因为建筑物的全部出入口都通过这一层与外部发生联系,便于进行交通组织分析,绘制交通流线图等,并且方便为景观和其他专业提图。
需要审图中经常出现总平面中常以屋顶平面、首层平面或一层平面作为总图平面。
顺便强调的是含有±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平面,其可见轮廓线应为粗实线、±0.00标高以外的可见轮廓线当需要表示时应为中实线,并应在相应的轮廓线以内注明建筑层数、建筑高度等内容。
二关于指北针现行国家标准《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以下简称“房建001标准”)中第7.4.3款关于指北针的画法作了明确规定:指北针的形状符合图7.4.3的规定,其圆的直径宜为24mm,用细实线绘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3mm,指针头部应注“北”或“N”字。
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直径的1/8。
指北针在设计图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有的总平面图漏画指北针,有的虽然画了,但是不符合“001标准”中的尺寸及规格要求,有的因图面布局不合理造成指北针成了指东针、指西针、甚至指南针,该现象需坚决杜绝。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c2c7ee11eb91a37f1115cfe.png)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标准、规定一基地出入口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8.0.5 条: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1.5条: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⑴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⑴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⑴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⑴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⑴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3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269条快速路、主干路两侧一般不得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基地内道路和消防车扑救场地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8.0.2条: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8.0.2.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8.0.2.2 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8.0.2.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8.0.2.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8.0.2.5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住宅小区设计要点(详细完整版)
![住宅小区设计要点(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9eba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0.png)
住宅小区设计要点一、布局规划:1.合理规划住宅小区的整体布局,包括道路、建筑物、公共空间等,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和景观美观性。
2.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流动畅通,同时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
二、建筑设计:1.设计适宜的住宅建筑类型和户型,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兼顾舒适性和功能性。
2.考虑建筑高度、立面设计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性,营造统一、和谐的小区形象。
三、公共设施:1.规划和设置各类公共设施,如社区中心、幼儿园、学校、医疗卫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2.设计公共空间,如公园、健身区、休闲广场等,提供居民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四、绿化环境:1.注重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包括植被种植、草坪、花园和树木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
2.考虑景观水体的设置,如人工湖泊、喷泉等,增加小区的观赏价值和舒适度。
五、安全防护:1.考虑住宅小区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围墙、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设计合理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撤离。
六、噪音控制:1.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减少来自交通、社会活动以及建筑工程的噪音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合理设计建筑物的隔音措施,降低住宅内部的噪音传递。
七、排水与环保:1.规划合理的雨水排放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蓄存和利用,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2.强调环保设计理念,鼓励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八、残疾人友好设计:1.考虑到残疾人士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坡道、轮椅停放区等,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使用环境。
2.在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上进行合理的无障碍改造,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平等享受社区资源。
以上是关于住宅小区设计的详细要点。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同时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创建一个宜居、安全和舒适的住宅小区。
住宅设计规范大全
![住宅设计规范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2a5dbb1eb91a37f0115c3a.png)
住宅设计要点第一部分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 总平面设计1. 间距1.1 建筑平面搭接错位时,h值(净尺寸)不宜大于2.4m,以免影响采光。
2. 消防2.1 总图中应做好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面设计,注意人车分流;当消防车道下面为地下室时,结构应考虑消防车总重300KN荷载。
2.2 登高面2.2.1 登高面宜在用地红线内解决,条件限制时可利用绿化带作登高面,但绿化带下应设硬地,并按消防车总重300KN计算。
2.2.2 当建筑物凹入处进深不大于4m(净宽)时,该凹入范围可计入1/4周边长度算作登高面;如凹槽宽度不大于2.5m(净宽),该宽度可不计入建筑周边总长度。
2.3 消防车道2.3.1 高层建筑周围宜设环形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18m×18m 回车场。
2.3.2 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高层12m,多层9m。
2.3.3 消防车道最小宽度:登高面处6m,其它处4m。
2.3.4 消防车道的坡度:登高面≯1%,其它处≯7%。
2.3.5 消防车道距建筑物距离宜≮5m。
2.3.6 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
2.3.7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3.流线设计3.1 住宅出入口处应设置人车分流专用通道;当商住楼住户大堂与流量大的商业服务空间临近时,商业用房的货运出入口宜设在地下室或与大堂入口异向布置,避免人、货流交叉,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4. 附属用房4.1 总平面设计时应在小区显著位置(如入口附近)设置管理用房。
4.2 应在住宅(区)的下风向和较隐蔽处设垃圾站,其面积不宜小于6㎡,与住宅距离不宜小于10m,外部与道路相连;垃圾站地面及内壁宜贴光滑、宜清洁材料,并配置给排水设施。
4.3 箱式变电在总图中要综合考虑,不应设在入口附近,建议其与主体建筑的间距不小于9m,以免影响景观和采光。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论文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1f32d1eff9aef8941e06fa.png)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论文住宅小区的功能日渐完善,环境更加适宜,安全性逐步提升[1]。
居家环境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讲究人性化与人文化,在住宅选择过程中,不单纯追求适用功能,更多地考虑空间环境和交通等因素。
通过优美的环境、充足的阳光、合理的空间、方便的出行、愉悦的心情、快乐的生活,打造健康人居,塑造绿色与舒适居住空间是居住小区的设计宗旨。
以江阴怡江城住宅小区作为工作实际案例,现分析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
一、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现状1、过于追求形式美与观赏性,忽视了实用性与安全性。
关注视角效果,不注重营造真实空间环境,未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小区看上去很气派,而空间支出过大,生成了消极空间,使业主缺少安全感。
2、强调小区亮点,片面追求新奇,使得小区风格和周围环境不调,割裂了城市整体形象。
在设计上,追求布局结构变化,未融进周围整体环境与城市整体形象相脱离。
3、小区模式缺少特色。
多进行模仿没有创新,与时代需求及人们高要求居住环境不协调;小区缺少特色,外在建筑单一,内部空间单调等。
4、过于提炼及利用所在区自然资源。
没有充分分析小区当前及未来发展,未充分利用当前自然资源,更多地使用了人工景观,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不利建筑开发成本的`节约。
5、盲目跟从市场潮流,使得景观设计不协调建筑风格。
如,在追求异域风情方面,照搬了国外的设计模式,仅是简单的复制,未将文化与内涵于实际设计中体现出来,景观设计脱离了建筑风格,导致国内文化品味缺失。
6、缺少前瞻性与可预见性,并不协调小区未来发展。
追求最大的效益。
规划设计仅考虑现阶段需求,没有为未来发展留有充足空间,使得小区改造产生了较多问题。
二、怡江城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1、工程概况:小区总用地面积:16.878526公顷,地上计容积率部分建筑面积:388062.5m2,容积率:2.3,绿地率:37.1%,居住总户数:2987户。
2、空间环境(1)外部空间:江阴怡江城住宅小区北面为浩浩长江,风光旖旎,天宇廓清,南面为城市道路,出行方便,小区北面布置了4栋高层,两端两栋为31层住宅,中间两栋为33层住宅,小区北面沿江立面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处理手法,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要点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76d1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4.png)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要点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住宅小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规划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不仅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提升整个城市的品质。
而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规划,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蓝图。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的要点。
一、功能分区住宅小区的功能分区是总平面图规划的基础。
一般来说,住宅小区可以分为居住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区域、交通区域和绿化景观区域等。
居住区域是小区的核心部分,包括各类住宅建筑。
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户型、面积和朝向的需求,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居住要求。
同时,要保证住宅之间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采光、通风和隐私。
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包括幼儿园、学校、商业网点、社区服务中心等。
这些设施的布局要方便居民使用,尽量靠近居住区域,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
例如,幼儿园和学校应该位于小区内部相对安静的区域,避免受到交通噪音的干扰;商业网点可以分布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附近,方便居民购物。
交通区域包括小区内的道路、停车场等。
道路系统要规划合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顺畅。
主干道要宽敞,能够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次干道和支路要连接各个居住组团,方便居民出行。
停车场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停车需求,既要有地上停车场,也要有地下停车场,以节省地面空间,增加绿化面积。
绿化景观区域是提升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部分。
可以规划中心花园、组团绿地、宅间绿地等,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营造出优美的居住环境。
绿化景观区域不仅要美观,还要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交通规划能够提高小区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首先,要合理规划小区的出入口。
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要根据小区的规模、周边道路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型小区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以分散交通流量;出入口要避免设置在交通繁忙的路段,以免影响居民的出行。
中小型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内容及要点
![中小型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内容及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54a190ec3a87c24028c46a.png)
中小型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内容及要点在中小型建筑的整体设计中,总平面设计通常也被称为场地设计,其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在中小型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群的基本组成内容与作用功能,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条件、环境和相关工艺、技术要求,综合研究各类建筑物、构造物、交通组织与基础设施的平面与空间关系,从而保证中小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现有资源的合理应用,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进而促进中小建筑工程建设品质的提升。
1中小型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1.1确定总户数在中小型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中,总户数的确定涉及到建筑数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等指标,应在设计工作的前期确定,以保证其他设计内容的有序开展。
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小型建筑的总户数相对较少,根据《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住宅户型、比例、面积等数据,即可计算出住宅区内的户均面积,进而采取相应的公式与方法,计算出本住宅区的总户数和及各种户型的面积、户数与比例等。
1.2选择建筑层数与总栋数在中小型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中,建筑层数与总栋数的确定通常要考虑容积率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土地转让价格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必须按照容积率的最大值进行相关设计。
根据中小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项目定位与地块的最大容积率,设计人员可以估算出建筑的层数。
一般情况下,容积率≤1.2,建筑层数多为低层或多层;容积率≥1.2,建筑层数≥6层;容积率≥3.5,建筑层数≥18层;容积率≥2.4,建筑层数≥11层。
另外,随着电梯在民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在总平面设计的总栋数选择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容积率的实际要求,尽量采用高层建筑的形式,并且计算出不同层数情况下的总栋数,以保证在总平面设计方案布置时进行对比,确定最为合理的总栋数。
1.3建筑间距的设定根据《住宅建筑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住宅小区建筑的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条件,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采光、消防、通风、视觉卫生、管线埋设、防灾等具体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一总平面俢详设计涉及到的规范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图解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13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7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8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9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 29-22-201310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11 《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 29-196-2017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14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1月1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15 《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DB/T 29-7-2014 J11250-201416 《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DE/T 29-6-2010 J10484-201017 《天津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二○一五年二月十日签发二总平面设计要点住宅总平面设计可先从总平面的布置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布置要点如下:1 建筑基地内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内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 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建筑物周边场地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10 中2.4.2~2.4.6条,2.5.1~2.5.4 条规定。
提示:⑴ 2.5.3.1 建筑物标注室内±0.00处的绝对标高在一栋建筑物内宜标注一个±0.00标高,当有不同地坪标高以相对±0.00的数值标注;⑵ 2.4.4 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应根据设计不同阶段要求标注,当建筑物与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时,可注其对角坐标。
与坐标轴线成角度或建筑平面复杂时,宜标注三个以上坐标,坐标宜标注在图纸上。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建筑物、构筑物也可用相对尺寸定位;3 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绿线等的位置。
建筑基地四角界线的测量坐标(建筑坐标)值;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规划的用地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建筑红线又叫建筑控制线(建筑线),是指按规划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位置,距道路红线距离的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用地红线是指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
以上三条图线,在总平面中,要用引出线标出图线名称(必要时用图例在总平面说明中注明);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周边场地(规划四至范围以外50m内)用地性质以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性质、层数;5 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和编号的标注方法:2.6.1 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注写名称,名称宜直接标注在图上。
当图样比例小或图面无足够位置时,也可编号列表标注在图内。
当图形过小时,可标注在图形外侧附近处。
6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围墙、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如有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需注明;7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指北针的划法,《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中7.4.3规定:指北针的形状符合图7.4.3的规定,其圆的直径宜为24mm,用细实线绘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3mm,指针头部应注“北”或“N”字。
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直径的1/8。
8 计量单位。
总平面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至少取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道路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宜以百份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9 制图比例,一般常用比例 1 :200 、1 :500 、 1 :1000 、 1 :2000 。
可用比例 1 :250 、 1 :300 、 1 :400 、1 :600等。
10 基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见图例1)11 注明施工图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及坐标系统(如为建筑坐标网时,应注明与测量坐标网的相互关系)、图例、补充图例等。
(见图例2)1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涉及到面积、层数、密度,取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人数、户数、车位数均为整数;)规划用地平衡表项目面积(ha) 比例(%) 人均面积(㎡/人)规划总用地居住用地其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技术经济指标表规划总用地面积平米总建筑面积平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平米其中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平米楼座投影下地下室建筑面积平米地下配套公建建筑面积平米地上建筑面积平米其中1.住宅总建筑面积平米2.配套公建建筑面积平米3. 门卫建筑面积平米4.地下室出地面楼梯建筑面积平米容积率建筑密度% 住宅建筑毛密度㎡/h㎡住宅建筑净密度㎡/h㎡住宅建筑套毛密度套/h㎡住宅建筑套毛密度套/h㎡居住人口人居住户数户其中<60㎡户≥60;<90㎡户≥90;<150㎡户≥150㎡户90㎡以下户型面积比例% 人口毛密度人/h㎡住宅平均层数层平均每户建筑面积㎡/户绿地率%非机动车停车位辆地上辆地下辆机动车停车位(含出租车辆,装卸车位辆)辆地上辆地下辆注:机动车地下为(平层/机械式)停车公共配套项目一览表项目建筑面积(㎡)备注文化活动室设于配建内社区服务点设于配建内物业管理服务用房设于配建内居委会设于配建内社区警务室设于配建内商业服务网点早点铺设于配建内便利店设于配建内菜市场设于配建内其他设于配建内垃圾分类投放点处(每处用地面积6㎡)公厕居民健身场地用地面积㎡,不占用绿化面积合计地上地下市政设施项目一览表项目建筑面积(㎡)备注10KV配电站(黑号)200*2 分别设于地上配建,配建内;每座长22.5m,宽8.6m,容量4*1000KVA10KV配电站(红号)地下为两层,设于地下一层热交换站地下为两层,设于地下一层电信设备间设于地库有线电视设备间设于地库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设于地库中水泵房设于地库给水泵房设于地库热水泵房设于地库消防控制室设于配建内消防水箱间设于楼屋顶(建筑面积计入楼内)燃气调压柜设于地上,占地面积14.4㎡,压力等级:中压A合计地上地下总平面设计时,还应遵循《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中第四章“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和第五章“场地设计”的规定。
设计要点提示:要点1、2、3 主要是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提供的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我们必需把这些内容清楚的表达在总平面上;要点4、5、6 总平面的布置,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来布置,同时考虑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及发展用地,还要考虑对环境的要求及良好的服务功能,例如:漫步、休憩、晒太阳、遮阴、聊天等户外活动场所;要点7 指北针是总图中应标识的图标,主要确定建筑物的朝向,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要点9、10 总平面的比例宜采用1:500、1:1000、1:2000,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要点1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基地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汽车停放车位数、自行车停放数量等。
三总平面定位及施工放线要点说明1 地界坐标和建筑退让以某年某月某日获得批准的建设设计方案总平面地界坐标和建筑退让地界线尺寸为依据2 总平面尺寸、坐标总平面通常均标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平面尺寸包括:建筑总尺寸、建筑间距尺寸、建筑退让地界线尺寸和建筑关键角点坐标。
平面尺寸以“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平面坐标除了特别标明的自定义施工坐标系统外,通常采用与现状地形图一致的坐标系统,以“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本工程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前期方案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
建筑间距尺寸,如无特殊说明,是指相邻建筑之间,相对的主体外墙外表面的最小垂直净距。
建筑退让地界线尺寸是指建筑面向地界线方向的主体外墙完成面(含保温层、面砖或幕墙等较厚饰面层,不包含建筑勒脚、台阶、雨棚、悬挑阳台等),或外墙完成面角点与地界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3 建筑定位总平面建筑定位均以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为定位标准,不包含建筑勒脚、台阶。
总平面中的每个建筑单体至少有2个角点的平面定位坐标,并且,此2个角点位于建筑的一条长边上,通常是此长边的两个端点。
每个建筑单体的首层平面图(或最具特征的平面图)中也给出了上述至少2个角点的对应位置。
在实际放线过程中如还需要其他建筑角点的平面定位坐标,应加以补充。
角点坐标为投影线交点坐标;圆弧边界坐标有三个,分别为弧的起止点和弧中点(或其他特征点)坐标。
总平面角点定位示意图3.1 分类外墙的总图定位点1)涂料外墙: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的位置为外保温层的外表面附加20~30mm;2)面砖外墙: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的位置为面砖的外表面;3)石材、金属、玻璃等幕墙: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的位置为(石材、金属、玻璃)幕墙的外表面,设计阶段经考虑建设单位提供的意向幕墙产品规格,预估幕墙距离建筑首层结构外墙的略过剩尺寸进行各类尺寸标注,幕墙招标时,该尺寸不应超过设计阶段预估值;3.2 建筑方向标示除了使用上述角点坐标外,还使用指北针、轴号进行标示。
建筑总平面标有指北针,建筑单体首层平面图也应标注有与总平面一致的指北针;建筑总平面的每座建筑提供若干经简化的、可以表示建筑方向的轴号,通常横纵各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