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文献综述资料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献综述(国外。国内)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献综述(国外。国内)](https://img.taocdn.com/s3/m/e9867f7627284b73f24250bf.png)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以及解决对策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运行灵活的特点,成为吸收社会闲置劳动力的重要力量,为国家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资金少、人才缺信息封闭,管理落后;中小企业在生产领域专业化协作程度差,办公效率低、市场信息不够灵通、应变能力差,管理幅度与难度很大。
然而其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直接关系到中小型企业的生死存亡。
所以,对于其融资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突破融资困难的瓶颈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1,从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讲张宗新从中小型企业的特点角度出发,指出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贷担保不健全,而且存活性差,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贷款的风险增加。
所以,其融资困难 (张宗新, 2000) 。
和张宗新观点相似,Chen, Y., & Tang, Z. Y. (2001).认为由于中小企业缺少资产和抵押品,银行通过竞拍抵押的财产不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
也就是说一旦中小型企业违约,进行逆向选择,银行能收回的钱要低于其贷出款。
所以,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贷款是采取相当谨慎的态度的。
伯杰和尤德尔(Begrer&Udell, 1998 年)的研究表明越是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企业,外源融资的约束越紧,融资渠道也越窄,反之则相反。
而我们的中小型企业恰好处于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其融资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单华军指出,中小企业由于刚起步,对企业的运作流程不够了解,对企业融资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频频出现恶意拖欠贷款,这大大降低了其诚信程度,而金融贷款看中的恰恰是诚信,经营能力,这就无疑增加了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
(单华军, 2005) 。
而杨令芝、周艳(2007)也持有这个观点。
赵尚梅、陈星认为,中小型企业多数为合伙制企业,监督成本高,企业治理困难,所以其效率下降,经营能力有限。
这样就从中小型企业的构造方面给出了其融资困难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8b2b5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6.png)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融资难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成果涌现。
本文旨在对近期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梳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导致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接着,综述国内外学者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包括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解决方案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关注近期文献中提出的创新性观点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和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近期,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反映出这一现实挑战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昂、融资效率低等方面。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
企业自身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往往与其规模小、实力弱、信用度不高、经营风险大等因素有关。
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导致融资难度增加。
部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之处,也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和成本。
外部环境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产生影响,如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会对企业的融资带来挑战。
政策环境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足、税收优惠政策不够、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都会限制企业的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d672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9.png)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备受关注。
融资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1.1 传统融资方式传统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
在传统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具有贷款额度大、贷款期限长等优势。
但是,中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面临着高利率、严格的抵押要求和贷款审批周期长等问题;股权融资通常需要中小企业的所有权转让,对企业管理层的控制权产生了影响;债券融资受到发行门槛高、风险较大等因素的限制。
综合来看,传统融资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1.2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方式。
互联网金融以其低门槛、高效率和灵活性受到了中小企业的青睐。
众筹、P2P借贷和数字货币等互联网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吸引投资人的关注,并获得资金支持。
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风险和监管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挑战2.1 资金需求难题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常来自于企业的创新、扩张和转型升级等方面。
然而,由于银行信贷政策的限制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融资难题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限,企业创新和扩张的能力受阻。
2.2 融资渠道狭窄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狭窄。
中小企业在追求更多元化、适应性更强的融资方式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限制和挑战。
缺乏融资渠道的多样性,使得中小企业难以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融资方式。
2.3 风险控制难题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抵押品质量通常无法满足传统融资方式的要求,这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较为谨慎。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违约风险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7683a9681c758f5f71f673c.png)
文献综述(20_ _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学术性研究也越来越普遍、深刻,这充分说明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这一要素。
中小企业虽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融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要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作出一篇具有实际意义的论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1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经济起步较早,发展成熟,他们经历了我们或许正要面对的一些难题,这其中,不乏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发达国家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着更早更深入的研究,充分了解这些理论研究有助于本课题的撰写。
以下是国外学者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Macmillan(1931)爵士就在《麦克米伦报告》中提出了“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这一概念,即英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长期资金供给不足而形成资金缺口,他们对贷款和外源性资本的需求远远大于市场能够提供的贷款和资本的数量。
这种融资缺口又称为信贷配给不足。
这之后,金融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麦克米伦缺口”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证。
Stiglitz,Weiss(1981)建立相关理论模型证明指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上,借款人在资金的用途以及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等方面比金融机构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随之产生信贷配给现象。
Hodgman(1960)认为,银行面对一些具有固定收益的借款人,不论其利率水平如何变化,始终存在着一个信贷供给额的上限,当借款人的需求超过该限度时,信贷配给现象随即发生。
Berger(1995)指出在1989-1992年的信贷紧缩中,一些银行削减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到1992年以后,尽管总的商业与产业贷款都已经回到了从前的水平,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没有恢复。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98a4c5b5022aaea998f0fc4.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要保持广大中小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稳定性较差,银企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市场风险高,一般的大银行存在“惜贷”现象。
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基本上完全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重公轻私”,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说,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大型企业的改革,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力和剩余劳动力,保持了社会稳定,特别在维护市场有序的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
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近年来集中精力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其中融资的问题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
因此,如何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良好的银企关系,是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当前国内学者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和企业外部的角度来研究的。
相对而言,国外的改革政策是比较成功的,有相当多的文献对政策的设计、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逐步建立了一套在完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融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体系,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美、日、德、法、意大利等国的做法和经验或对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主要成果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时,提出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c40cf943c1ec5da51e27008.png)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研究历史”的回顾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快速增长在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当局的足够重视,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个部门在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发放以及发展票据融资等问题上出台了一些辅助性的促进政策,收效甚微。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虽然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像东南亚各国那样的冲击,但在出口以及投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负面效应,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直接对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了事关中国经济全局的一个焦点,从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也就成为中国政府当局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
国外学者曾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表了一些著名论著。
1998年斯特拉罕和韦斯顿提出,金融机构如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998年伯杰和尤德尔提出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是中小企业显著的特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何种方式融资效率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曹凤岐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1)中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吴敬琏在《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1999)中指出,在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应该努力为开放二板市场准备条件。
二、“研究现状”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有以下特点:内源融资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主体,利益主体不明晰,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由于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在利润分配上更加倾向于短期化,缺乏长期经营思想。
而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条件苛刻,具体表现在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门槛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47234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0.png)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拓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在融资方面却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对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本篇文献综述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往往缺乏更加完备的信息披露,使得潜在投资者或者融资方难以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融资难度大。
同时,中小企业本身也难以获取到更加全面的融资信息,这使得其难以选择最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
2.缺乏担保。
与大型企业相比,在融资时中小企业缺乏可供担保的资产,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物,这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因此融资难度也更大。
3.贸易融资、预收账款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效果不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的业务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这种变化使得传统的融资方式更加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4.各方面政策的不完善。
由于政策的不明朗、不完善,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往往需要面对更加不确定的环境,这不仅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还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方法1.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建立更加完备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2.完善信用体系。
中小企业可在融资过程中通过建立良好信用记录来提高自身的信用度,增加融资申请的成功率。
3.引入多元化投资。
中小企业可通过引入多元化投资,提高融资的效率,降低融资风险。
4.创新融资方式。
政府可以在政策方面加大对于新兴融资方式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尝试更加新型的融资方式。
三、国内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做法1.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美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建立各种融资平台及资金注入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1b34e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e.png)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企业融资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在国外研究者的研究中,被归类于中小企业选题中,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论点:Meyers在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后,提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明显。
比如在创业早期阶段,中小企业中的很多企业并未获得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企业盈利能力难以预测和估算。
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为快速满足资金筹措需求,会优先选择内部融资渠道,如果选择外部融资渠道,就需要优先选择债务融资方式。
Storey在分析金融机构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冲突时, 提出中小企业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作为最大的债务性融资渠道。
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资质和发展水平偏低,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力度偏低。
Hairs&Raviv认为企业融资结构是中小企业收入流分配和企业控制权分配的依据,其指出,中小企业之所以很难得到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源于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中小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
Félix Corredera-Catalán等表示中小企业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面对的融资问题不同。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梳理,可从融资和负债角度出发,而不仅限于融资方面。
Liang Kaier认为融资渠道受制、融资制度不完善、政府关注度不高等都是中小企业难的主要原因。
融资难已经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Barthelmess Benedik等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融资本身,还包含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问题,融资只是为中小企业注资,保障资金链,但其最终要解决的是,依赖于什么获得市场竞争实力。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展开分析时,主要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企业融资文献综述(5篇)
![企业融资文献综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d95e3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0.png)
企业融资文献综述(5篇)第一篇:企业融资文献综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分析文献综述摘要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
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重要力量。
融资困难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应针对我国当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环境特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诚信系统,有效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等,以改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前言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只重视改善大型企业的生存环境,而对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而这些企业的融资意识也非常薄弱。
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够。
西方国家政府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有贴息贷款、政府优惠贷款、银行贷款信用担保等。
我国政府为了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力度相当有限。
一方面,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贴息贷款、优惠贷款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也显得滞后。
而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已经积累了比较久的经验,有了一些较成熟的政策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国外现状研究及借鉴周慧在《事业财会》发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国际比较》一文,(2004,2.),调查指出,为消除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因素,确保中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美国(1890)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来避免垄断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
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授权其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并为中小企业获得政府的订货合同提供帮助。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献综述(国外。国内)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献综述(国外。国内)](https://img.taocdn.com/s3/m/a4173b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4.png)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献综述(国外。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献综述引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常常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现状和解决方法,以期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一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定义和影响因素1.1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定义1.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1.3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第二章:国际经验及对比分析2.1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2.2 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2.3 国际经验对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启示第三章: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3.1 金融体系不完善3.2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3.3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第四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和措施4.1 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运作4.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与完善4.3 推动银行改革,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4.4 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多元化融资渠道4.5 引进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第五章:案例研究5.1 某国A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案例分析5.2 某国B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案例分析5.3 某国C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案例分析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问题总结6.2 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展望附件:1.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法规法律案例汇编2.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统计数据和报告3.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及指导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金融体系不完善: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不完善之处。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指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3.非银行金融机构:指除了传统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文献综述范文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文献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017e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e.png)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范文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微企业。
本文将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一、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及原因1.融资现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
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较低,且贷款满足率不高。
此外,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
2.原因分析(1)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等信息了解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评估较高。
(2)融资渠道单一:小微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
(3)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4)企业自身因素: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导致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意愿较低。
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1.加强政策支持(1)完善融资担保体系:通过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融资担保等方式,降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
(2)优化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给予税收优惠,降低融资成本。
(3)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补贴,降低金融机构贷款成本。
2.拓展融资渠道(1)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小微企业通过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等渠道融资。
(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3.提高企业自身素质(1)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报表,提高企业信用等级。
(2)提高经营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手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1)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2)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小微企业合法权益。
三、结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7c8f4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c.png)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1.背景介绍1.1 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1.2 中小企业融资的挑战与困境2.中小企业融资方式2.1 银行贷款2.1.1 商业贷款2.1.2 担保贷款2.2 债券发行2.3 股权融资2.3.1 私募股权融资2.3.2 公开发行2.4 创新融资方式2.4.1 众筹2.4.2 多元化融资方式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3.1 银行贷款风险分析3.1.1 利率风险3.1.2 信用风险3.2 债券发行风险分析3.2.1 利率风险3.2.2 信用风险3.3 股权融资问题分析3.3.1 股权稀释问题3.3.2 管理层权益问题3.4 创新融资方式的挑战3.4.1 宣传和营销3.4.2 法律法规限制4.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与措施4.1 融资担保机制4.2 中小企业发展基金4.3 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服务中心4.4 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设立5.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5.1 成功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5.2 失败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5.3 经验教训总结附件:________1.银行贷款申请表格样本2.债券发行相关法律文件3.股权融资合同范本4.创新融资方式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利率风险:________指借款利率的可能变动对借贷双方利益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
●信用风险:________指借款方或债券发行方可能无法按时兑付借款或利息的风险。
●股权稀释问题:________当企业发行新股时,原有股东的股权比例相对变小的问题。
●管理层权益问题:________指股权融资可能导致原始创始人或管理层在企业控制方面的权益变动和减少。
●宣传和营销:________指创新融资方式需要充分的市场宣传和营销推广,吸引更多投资者的问题。
●法律法规限制:________指创新融资方式可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和监管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0b10a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5.png)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包括信贷政策不明确、融资渠道有限等因素。
然后探讨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如企业规模、行业属性等。
接着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包括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政府支持等。
还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难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创新,为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出了建议。
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挑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机制、原因分析、影响因素、解决途径、比较、创新、挑战、环境建议、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促进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其规模小、信用度低、抵押品少等特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等方面。
受到传统金融机构审慎经营、风险偏好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往往难以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融资支持。
与此中小企业在贷款利率高、抵押担保要求严格等问题也让其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化融资环境、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出台支持政策、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融资产品,同时还需要中小企业自身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并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相关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面临融资难题,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解决途径,比较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并提出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创新方向。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a9094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e.png)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简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对其中的困境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信用风险较高,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这些融资途径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具有较高的门槛和成本。
此外,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包括:1.银行贷款难:由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高,银行对其贷款审批相对严格,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大。
2.股权融资限制: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较高,且中小企业股权转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
3.债券市场发展不完善: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债券发行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深层次原因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金融体系问题和中小企业自身问题。
金融体系问题1.金融机构风控能力不足:现有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相对不足,导致银行贷款难度增大。
2.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中国资本市场主要以大型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导致中小企业在股权融资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1.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不规范,缺乏透明度,导致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降低,融资难度增大。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经营管理水平有限: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自身实力。
1.对于金融体系问题,应完善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3c50e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5.png)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1)(1)现代信贷配给理论 (1)(2)关系型银行与企业的贷款问题 (2)2国内研究现状 (3)参考文献 (4)1国外研究现状(1)现代信贷配给理论根据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论文中的观点,我们将其关于大资本资产融合的相关内容作为理论基础,进行中小规模公司的财政融合的研究。
我们假定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论文中提出的假设成立,忽略现实因素的参差不齐,那么可以得出公司的存在价值大小是不会影响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融资,反之亦然。
不过,文章中所提出的假设太强,在现实中难以忽略很多因素,同时无法有效地证明理论的有效性。
因此,在这之后,有许多的研究者弱化了假设前提,进行更有效的分析。
延森和梅克林将更多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内,他们加入了债权发放者与债权所有者以及公司的经营工作者与所有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除了企业中的代理的成本观点。
这对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有着很大的帮助。
迈尔斯在他们的肩膀上,加入了统计学的数据支撑,进行了更系统的归纳总结。
他提出,为了公司能够更好地成长,选择恰当的手段进行资金上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在选择手段时,一般总是会优先从内部出发,利用资金市场化,债权化的手段,获得大量资金,这样的手段,被命名为啄食。
紧接着,迈尔斯和梅吉拉夫从另一个方面进行分析,他们选择研究经营人与投资者的信息差。
伯杰与德尔就其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工作,他们在论文中指出,虽然说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要是能获得资金支持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往往不能得到投资人的信任,因此,公司只能选择债券等方式,在公司有了足够的资产,运营了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公司会拥有很好的信任和支持,所以会从金融企业方面得到资助,慢慢的,银行和更多机构会伸出橄榄枝,到了最后可以通过股票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收入。
其实信息差距很大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银行方面仅仅只能从公司的公开数据对公司进行分析考察的工作,公司可能内部存在某些问题或是和客户方面存在了某些因素都是难以发现到的,这样就使得银行很难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借贷工作,而公司方面显而易见地拥有着更多的信息资源。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1]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1]](https://img.taocdn.com/s3/m/897640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8.png)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引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技术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常常面临困境,限制了其发展和壮大。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
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资金缺乏和融资难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难以获取到足够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和扩大规模。
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信用状况不如大型企业,导致在融资渠道选择上受到限制,融资难度更大。
1.2 高成本融资和融资成本不对称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普遍面临高利率、高抵押率和短期限的问题,这导致了他们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加大了融资成本和风险。
1.3 缺乏有效担保和信用评级机制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担保物和信用评级机制,这导致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时面临较大的风险。
2. 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途径和挑战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
然而,这些途径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1 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创新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财政补贴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此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
2.2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外,中小企业可以探索其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众筹等。
这些融资方式可以让中小企业减少融资成本并扩大融资渠道。
2.3 建立信用评级机制和担保机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和担保机制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这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3. 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的成果和启示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500字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a157c5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0.png)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1)(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2)1.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背景研究 (2)2.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研究 (3)3.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风险研究 (3)4.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4)(三)简要总结、参考文献 (5)(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1978年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实行后,我国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制度完善的背景下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力量之一。
回顾其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在融资过程中也遇到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成为了较大的不利因素。
关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在以往就有不少的研究,比如Weiss(2017)发表文章指出,从企业融资的角度分析,银企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融资困难的原因所在,容易出现逆向选择的情况。
张捷和王霄(2003)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会将“企业规模”这一因素作为重要的审核指标,因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更可能选择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融资。
Marzarasaria & Francesco(2012)认为区域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信贷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对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可能性之间关联性并不强,相对于信息完全公开透明的企业来说,信息不透明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多家银行贷款支持。
我国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的理论与实践中多涉及到的是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这一范畴也同时将微型企业包含在内。
于洋(2013)认为,按照当前的中小企业类别划分,中型企业的情况总体来讲是比较好的,不需要很大的金融支持;而与之相反,小型企业却成为了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特别是实力最小的企业,迫切需要得到金融支持。
李文启(2014)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以间接性的融资方式为主,所能采用的融资渠道不仅单一,而且也不完全顺通。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fb687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d.png)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资金短缺和市场准入门槛高等困难,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综述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文献,以期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融资难问题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即难以获取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融资难首先表现为中小企业常常遭遇银行贷款的困境。
有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审批方面往往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评估和严格的抵押要求,这使得他们很难通过传统的贷款方式获取到资金。
此外,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缺乏可供银行评估的有效指标,也使得他们在融资时受到了限制。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首先,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
其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创业板市场。
此外,加大中小企业金融创新力度,推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担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担保制度的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担保模式往往依赖于抵押担保和信用担保,但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
一方面,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物,难以满足担保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信贷评估不够科学和准确,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接受度较低。
为此,一些学者呼吁加强担保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他们认为,对中小企业担保制度应该注重多元化和定制化,采用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政府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来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度和可行性。
三、政策支持措施为解决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
首先,国家通过多个政策文件明确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将这一领域纳入了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8d6d6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f.png)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引言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融资难题的存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旨在探讨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综述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分析(1)金融体系问题(2)信息不对称问题(3)法律法规不完善(4)中小企业信用度低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制约中小企业发展(2)影响经济增长(3)加剧收入分配差距(4)制约创新能力三、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综述⒈银行贷款(1)传统信贷模式(2)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中小企业贷款⒉股权融资(1)私募股权融资(2)股票发行⒊债券融资(1)公司债券(2)中小企业专项债券⒋租赁融资(1)设备租赁(2)经营租赁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方案综述⒈完善法律法规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⒊推动金融创新⒋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⒌强化扶持政策五、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我们了解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了解到各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和解决方案。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我们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并推动金融创新,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包括:⒈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文件⒉中小企业融资案例研究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信用体系:指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记录的系统。
⒉公司债券:公司向公众发行的债务凭证。
⒊中小企业专项债券:针对中小企业发行的专门债券。
⒋设备租赁:将设备租给企业使用并收取一定租金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45133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9.png)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比较、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的探讨和解决方案的对策制定,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文章对未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建议,旨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情况、原因分析、影响因素、融资路径、对策、发展趋势、环境改善、建议。
1. 引言1.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用状况和市场地位相对较弱,相较于大型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的支持。
银行更倾向于向有稳定现金流和可靠抵押的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而对中小企业则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和不确定性。
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上存在着短期和中长期融资需求的不匹配。
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经营性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不稳定等问题,而银行更注重企业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
金融市场不完善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和服务、资本市场不发达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亟需深入分析和探讨,以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1.2 问题意义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发展和壮大。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利于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由于融资难,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升级、产品研发等方面受限,无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文献综述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并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也处在迅猛发展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各国经验表明,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经营出现较大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异常突出。
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对此,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文主要将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字: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尽管如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是公认的的世界性难题,自1931年英国的麦克米伦爵士提交《麦克米伦缺口》至今,各国政府、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各类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持续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的血液。
资金的数量与结构直接制约企业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在发达国家,有关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以下列举三种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麦克米伦缺口”理论英国议员Macmi1lan(1931年)在向英国国会提交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
报告中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资金的缺口,也就是说资金的供给方并不愿意提供给中小企业足够的资金。
Macmi1lan的研究认为中小企业长期资本的供给存在短缺,但是又未达到在公开市场上融资的规模,由此中小企业很难在公开市场上获得资金。
“麦克米伦缺口”是关于融资缺口最早的论述。
后来Bolton 报告(1971年)、Wilson 报告(1979年)等研究也证实了许多国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缺口,同时,中小企业也更易遭受来自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缺口”的困扰。
英国学者Ray(1983年)将金融缺口分产生的原因分为资金的可得性和融资成本两个方面。
张捷(2003年)补充了产生金融缺口的第三个原因,即融资时限。
不对称信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Ross(1977年)提出公司资本结构的信号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假定经理人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较之投资者有更多地了解,投资者知晓经理人的激励制度。
由此,投资者只能借助于经理人所传达的信息来间接地对企业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管理者则可以通过改变其企业资本结构来传达企业的收益与风险,进而影响到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
而后Myers和Majluf(1984年)在Ross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不对称信息对企业投资活动以及资本方式的影响,提出了资本结构排序假说。
Banerjeel(1994)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他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具有地区性,由于其可以同地方中小企业长期合作,进而相互了解,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相比之下,大型金融机构则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了解,为规避信贷风险更愿意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
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S-W模型Stieglitz和Weiss(1981年)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因素,建立了S-W模型。
S-W模型假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借款人在交易中占有信息优势,此时银行如果增加利息,可能面临逆向选择的问题,进而导致市场失败。
对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存在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银行更可能通过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来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融资环境差,金融机构少,企业主风险意识差,企业倒闭风险较大;融资渠道不畅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与银行缺乏互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严重;缺乏有效地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等。
(一)内部原因不少学者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原因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主要原因,其具体原因主要有:1、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代理成本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在管理上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权力主要集中在所有者手中;财务上存在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账表混乱等现象。
由于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所以基本不存在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但信息披露差、财务信息不透明却会导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Jensen和Mecking(1976年)着重研究股东与管理者、债权人与股东的冲突,认为在企业选择资本结构时,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导致融资难问题的产生。
Brau(2002年)指出中小企业的规模、负债水平等是银行决定是否向其发放贷款的重要因素。
赵尚梅、陈星(2007年) 中小家族式企业注重企业的控制权,偏好债权融资甚于股权融资。
2、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高。
中小企业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内源融资严重不足,也影响到外源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Jayartre和Strahan(1996年)指出大金融机构(如各大商业银行等)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拒绝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需求规模小、频率高的融资服务,以降低经营成本。
张宗新(2000年)认为小企业规模较小、生存能力差,缺乏信用担保体系使小企业融资难。
3、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观念差、信用度低。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企业信用关系到其能否健康发展壮大,而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普遍过低,甚至有拖欠银行贷款、借各种名义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而我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因此,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将一些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张圣平、徐涛(2002年)通过对中小企业内生障碍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群体普遍存在信用缺失,众多企业的产权模糊,由此引起高风险经营,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罗正英(2003年)分析企业内部,认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健全导致的不完全信贷市场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
单华军(2005年)认为中小企业无视融资信用管理,恶意拖欠银行贷款,且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较差导致盈利能力极为不稳定,企业经营风险偏高,难以融资。
尹立莉(2009年)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过高的经营风险。
4、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使信贷市场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也是均衡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
S-W 模型认为银行的预期收益与贷款的利率及贷款的风险相关。
商业银行在确定是否发放贷款时,无法估计借款企业的风险、不能提高利率,为避免逆向选择,以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对贷款者实行信贷配给,实现商业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即使中小企业愿意支付较高利息也无法获得贷款。
Whette(1983年)修改了S-W模型,用借款人风险中性的假设替代了 S-W 模型中借款人为风险厌恶者的假设,建立自己的信贷配给模型,认为抵押品要求的增加可能引起企业的逆向选择,将减少商业银行的期望收益。
Williamson(1986年)分析了信贷的监督成本,认为道德风险主要来自于关于项目收益的事后信息的不对称性。
5、中小企业多为私有制,导致银行不愿向其借款。
所有制歧视是阶段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其影响将消失。
中小企业在产权制度上多属于私有制,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来融资要比国有企业难。
欧阳凌、欧阳令南(2004年)认为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产权的私有属性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融资比国有企业难。
袁诚、周培奇(2010年)使用面板数据和双差分方法对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所有制歧视普遍存在。
(二)外部原因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不仅是其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难。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大型国有企业,随着中小企业崛起,这种状况得到了逐步改善,但是由于金融机构自身的特点,又将很多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而且目前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体系不适合中小企业,从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结果也难以符合其真实情况,一些资产优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得不到所需的资金。
张亚兰(2004年)认为,随着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深入,银行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银行对贷款风险的管理与重视,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
2、企业类型划分指标多,使中小企业相对不容易得到政府和银行的资金扶持。
中小企业的划分指标主要有三个: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
划分指标的不统一会造成在扶植政策的制定、分类管理、统计分析等方面难以操作。
从贷款角度看,即使企业同时达到这三个指标,但是其他的财务指标却不一定能同时达到,这也不符合向银行贷款的条件,这便造成了大批中小企业无法享受融资方面的政策支持。
3、国家政策影响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现在的信贷政策还是主要向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偏斜;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意见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税负,但是中小型企业税收负担还是过重,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影响到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从而降低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总结总体而言,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研究较西方起步较晚,虽然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的重要性,但也多是仅停留在某一方面,理论成果并不完善。
现实中,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远比所研究的问题要突出。
各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引导政策并不全然相同,政策的执行力度也不相同,很多政策形同虚设,对中小企业起不到扶持作用,甚至是阻碍其发展。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利于国家政策制定,更要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1]Macmillan,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Industry, Cmnd, 1931: 38- 97[2]Ross.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incentive signaling approac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3]Stieglitz,J.& A.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4]Ray, G, H. and Hutchinson, P. J. The Financing and Financial Control of Smal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England, 1983[5]Myers,S.&Majlu,N.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6]邱立军.中小企业资金供求问题及解决办法[N].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7]王泽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J].资料通讯.2000[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研究.2001(1)[9]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0]张圣平,徐涛.内生障碍、关系融资与中小企业金融支持[J].体制改革.2002(1)[11]张捷,王宵.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3(07)[12]纪琼晓.麦克米伦缺欠与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J].金融研究.2003(03)[13]张捷.结构转换期的中小企业金融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4]张亚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经济问题.2004(5)[15]陈春玲,龙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2005[16]程剑鸣.“麦克米伦缺口”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N].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7]文晓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6[18]吴元波,王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19]段军平.试析乡镇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及其成因[J].农业经济.2009(10)[20]袁诚,周培齐.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所有制歧视:来自双差分估计的经验证据[J].南方金融.2010(12)[21]杨婧哲.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国际比较研究及对策[J].2012[22]罗敏,章振东.常德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J].财会研究.2012[23]宋羽.中小企业融资:现实与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4]王玉芬.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3[25]罗攀芬.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