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是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保障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健康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操作指南。
一、扬尘控制措施1.封闭与隔离o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
o建(构)筑物施工时应封闭施工,封闭材料选用防尘密目网,并采取湿法作业减少扬尘。
2.垃圾处理o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临空抛撒。
o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3.道路与材料管理o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处理,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o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需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4.车辆管理o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o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
5.洒水降尘o定时对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特别是在干燥、大风天气下增加洒水频次。
二、废水处理措施1.搅拌机废水处理o在搅拌机前台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排出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2.食堂与生活污水处理o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o厕所设立化粪池,定期清理。
3.油液与化学品管理o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特别是发电机等设备的废油,需设置滤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o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三、噪音控制措施1.施工时间管理o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
o如需夜间施工,应提前申请报批,并严格遵守夜间施工规定。
2.设备降噪o选用低噪音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o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柴油发电机等)设置封闭的降噪棚。
3.人为噪声控制o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倡导文明施工。
四、废弃物处理措施1.分类处理o施工废弃物应分类定点堆放,分类处理。
o废钢材、木材、塑料等固体废料应尽量回收利用。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施工现场是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源,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以减少施工现场对环境的污染。
1.尽量减少噪声污染:施工现场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和办公区域造成困扰。
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可以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墙或屏障来阻挡噪音传播,使用低噪音的设备和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息时间,以减少建筑施工期间的噪音。
2.确保空气质量:施工现场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尘土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洒水降尘,覆盖沙土和裸露土壤等,以减少扬尘和飞散粉尘的产生;使用低污染的材料和化学品,合理选择和使用劣质燃料,以降低废气排放。
3.妥善处理废弃物: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废水、废油等。
为了保护环境,应采取妥善处理废弃物的措施:建立废物分类体系,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可燃废物进行妥善处理或焚烧,有害废物进行专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合理使用水资源:施工现场通常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如建筑洗涤、水泥混凝土制作等。
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保护水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使用施工现场的水资源,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低水量冲洗马桶、使用循环水冷却设备等;处理和回收废水,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在施工现场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
监测项目包括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方面,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法规。
6.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如种植适应性强的植被,修复土壤,恢复生态功能。
前述的措施只是一些常见的环保措施,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措施制定。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 垃圾分类和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分类区域,并按照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
处理,如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
2. 空气污染防控:对于产生粉尘、废气等污染物的工程,应设置防尘网、喷雾器等工具,以及加强通风系统的运行,减少污染物进入空气中的数量。
3. 水质保护: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沉淀池、油水分离器等设施,以过滤和处理含油、含污水等废水,以减少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
4. 土壤保护:在施工现场周围应设置防护带,并建立隔离措施,防止废弃物、废水等
对土壤造成污染。
5. 声环境保护:在施工现场周边、靠近住宅区或其他噪音敏感区域,应设置隔音设备,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 植被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植被应做好保护工作,包括栽种固定苗木,设置护栏、
覆盖等保护措施,以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7. 生态修复:在施工完工后,应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包括绿化、植被恢复、湿地修复等,以恢复原生态环境。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
发展。
同时,施工单位也应加强对工人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和责任感。
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1.垃圾管理: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将施工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废水管理: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雨水,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3.大气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烟尘、有害气体等对大气的污染。
例如,对裸露的土地进行覆盖,使用喷雾系统降低粉尘飞扬,控制施工车辆和设备的尾气排放。
4.噪音控制:采取隔音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封闭,使用降噪设备减少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噪音污染。
限制施工时间,避免在敏感时段工作,减少对周边居民的扰民。
5.土壤保护:在施工前进行土壤评估,对有污染风险的土壤进行处理和修复。
通过采用沟槽、挡土墙等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6.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护和移植施工现场内的植物,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7.节能减排: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8.绿化与生态修复: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提高施工区域的生态功能。
9.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对施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之,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需要在施工前制定计划和方案,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以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最小化,并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第一章施工现场环保措施一、工作防护棚地面固定作业机械设备均按要求搭设工作防护棚(如砼搅拌机等),工作棚由钢管搭设而成,工作棚应满足工作安全、采光、通风、实用等要求。
二、环境保护(一)制定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建筑施工工地是一个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尤其是噪音、粉尘及废水,而这些环境污染将直接影响社区生活环境。
因此,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持正常施工、创建文明工地的主要工作之一。
(二)防止施工噪声污染1、人为的噪声控制措施: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器噪音扰民的自觉意识。
2、减少作业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到白天作业;晚间作业如超过22:00时,尽量利用噪声小的机械施工。
3、易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内完成。
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
4、施工现场的强噪音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施工作业尽量放在封闭的机械棚内,或在白天施工,以致不影响学生与老师的休息时间。
(三)防止空气污染1、建筑施工垃圾较多,应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利用翻斗车,推拉至地面,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工程施工中应控制主要的粉尘污染。
3、零星水泥采用专库室内存放,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4、施工现场道路全部用混凝土地面,使其能承受一定的荷载,并随时洒水,防止道路扬尘。
5、严禁违章明火作业,必须经过审批后方可动火,要控制烟尘排放量。
(四)防止水污染1、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搅拌作业时,在搅拌机前设置“沉淀池”。
使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流入水沟排入市政污水管。
2、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区设置排水明沟,场地及道路放坡,使整体流水至水沟,然后排入排污管网内。
3、现场存放的油漆,要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
4、在生活用水及施工作业时,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
工程施工的环保措施(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工程施工环保措施:一、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意识1. 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2. 建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环境保护职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1.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施工现场规划,合理布置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场地与生活区、交通要道等区域相互隔离。
三、控制施工现场污染1. 噪声污染控制: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如使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隔音屏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2. 扬尘污染控制:加强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定期洒水降尘;对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进行覆盖、固化或绿化;拆除建筑物时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3. 污水污染控制: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4. 废气污染控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如设置废气处理设施、采用低污染设备等。
5.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回收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运至指定地点处理。
四、节约资源,降低能耗1.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2. 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能耗。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恢复生态环境1.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有地貌。
2. 采取绿化措施,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3. 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
六、加强环保监管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检查,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合理规划: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固定施工区域、设立临时生活区、储存及处置建筑材料等方面,确保施工过程中环保管理更加便捷。
2.垃圾分类: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普通垃圾分开收集、运输和处理。
同时,采用封闭式运输和标准化的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垃圾的安全、合法处理。
3.水资源保护:在施工现场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消耗。
采集和储存雨水用于施工和清洗设备,安装节水设备,控制水的浪费。
同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进行规范处理,确保不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4.防尘措施:施工现场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防尘措施,如覆盖裸土、及时清理扬尘、湿法施工等,减少扬尘产生和扩散。
5.建筑材料管理: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砖块、钢筋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在选购建筑材料时,要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对材料的储存和运输要进行规范管理,防止材料污染环境。
6.噪声控制:施工现场会产生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
所以在施工现场要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如减少施工设备的噪声、使用隔音设备、控制施工时间等,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宁。
7.植被保护:在施工现场要合理规划植被保护区域,保留和保护原有的植被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毁坏和破坏植被,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8.环境监测:在施工现场要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震动、水质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证施工过程中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对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划、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防尘措施、建筑材料管理、噪声控制、植被保护和环境监测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建立环保管理制度: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环保要求和措施。
2.合理施工规划: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废弃物分类处理: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纸张、塑料、玻璃等可回收物品进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污水处理:将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如设置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杂质后再进行排放或者进行循环利用。
5.建立垃圾箱房:在施工现场设置垃圾箱房,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防止垃圾飞散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6.降低噪音污染: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如选择低噪音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设置隔音设施等。
7.排放气体的处理:减少施工现场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如选择低挥发性有机物、减少焚烧作业等。
8.植被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植被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采取措施保护植被,如设置护栏、限制施工区域等。
9.水资源保护:减少施工现场对水资源的消耗,妥善利用雨水、回用废水等,尽量减少对周边水资源的污染。
10.标志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环境保护标志,提醒施工人员和来往人员关注环境保护,遵守环保规定。
11.定期检查和监测: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12.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培养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总结起来,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包括规划施工过程、废水废气处理、废弃物分类处理、噪音控制、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执行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1. 治理扬尘污染
- 在施工现场周边铺设防尘网,防止扬尘的扩散。
- 使用湿法作业,降低扬尘的产生。
- 定期进行路面湿化处理,减少路面扬尘。
2. 控制噪声污染
- 使用隔音设备包裹施工机械,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 限制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噪音容许范围内进行。
- 定期检查施工机械的噪音排放情况,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 水污染控制
- 搭建合适的排水系统,避免施工废水直接排入周围水体。
- 设置沉淀池和过滤设备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
求后再排放。
- 做好施工现场的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对周围水源的污染。
4. 土壤保护
- 在施工现场周边铺设防护网,防止土壤被侵蚀及污染。
- 减少土壤的开挖和破坏,尽量保持原有的土地特征。
- 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壤修复,确保土壤的生态功能恢复。
5. 生态保护
- 在可能破坏周围植被的区域,进行搬迁、保护或补植。
- 禁止乱倒垃圾或破坏动植物栖息地。
- 遵守当地环境保护法规,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通过执行这些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将尽力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
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能够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我们会定期
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环境保护措施。
请注意,本文档中提到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基于一般性原则,具
体实施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执行。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物管理与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物管理与处理措施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场地,它承担着建设工程的各项任务。
然而,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与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探讨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措施,旨在促进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 减少噪音污染: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行、材料的搬运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音污染。
为减轻噪音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现场应采取噪音控制措施,例如设置隔音屏障、提前通知附近居民等。
2. 控制空气污染: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粉尘、废气等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施工现场应配置有效的防尘设施,如喷淋装置、尘埃收集器等,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3. 水资源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和排放也是需要控制的重要环节。
施工现场应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并配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环保标准。
4. 植被保护:施工现场应注重保护现有的植被资源,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绿化修复,恢复原有的植被环境。
二、废弃物管理与处理措施1. 分类收集: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以及可回收物等。
为了高效处理这些废弃物,施工现场应设置不同的分类收集区域,确保废弃物得到正确的归类和处理。
2. 垃圾清理:施工现场应定期清理垃圾,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
同时,清理的废弃物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废物处理计划进行分类、运输和处置。
3. 合理处置:针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物,施工现场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可回收物,应加强回收和循环利用;对于有害废物,应妥善储存和送达指定的危险废物处理场所;对于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应选择合适的填埋或焚烧处理方式。
4. 监管与考核:为确保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监督,并对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进行定期考核,对不合格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工程施工中环保措施(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日益频繁。
然而,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噪声、振动、扬尘、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1. 制定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明确环保目标、措施和责任。
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应包括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环保目标、环保措施、环保设施、环保资金等。
2.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应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二、施工现场不同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1. 施工现场噪声、振动控制(1)采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减少施工噪声和振动。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设置隔音墙、隔音棚等设施,降低施工噪声。
2. 施工现场大气污染控制(1)加强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减少扬尘。
(2)施工现场应定期洒水,降低扬尘。
(3)对运输车辆进行封闭式运输,防止遗洒。
(4)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时,采用洒水、覆盖等降尘措施。
3. 施工现场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和施工用水应分开处理。
(2)生活污水应采用化粪池、沉淀池等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3)施工用水应尽量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4.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1)对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确保分类处理。
(2)施工垃圾采用封闭式运输,防止遗洒。
(3)废料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三、其他环保措施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2. 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定期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4. 加强与政府、社区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
总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环节,然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空气污染、废水、废弃物等问题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减少对周边居民和自然生态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噪音控制、空气污染防治、废水处理和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探讨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噪音控制噪音是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为了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施工方可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低噪音设备和机械: 选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如减震器、降噪罩等,可有效减少施工现场噪音的产生。
2. 控制施工时间: 分时段进行施工,避免在夜间或者居民活动区域周边施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3. 建立隔音屏障: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 为从事施工工作的工人提供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保护其听力健康。
二、空气污染防治施工现场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对周边居民和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防治空气污染,施工方可采取以下措施:1. 提前喷水: 在进行土方开挖等作业前,提前喷水降尘,减少扬尘现象。
2. 粉尘防护网: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粉尘防护网,防止扬尘污染向周边蔓延。
3. 粉尘抑制剂: 使用粉尘抑制剂,喷洒在道路、施工场地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4. 减少机械振动: 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降低振动频率和振幅,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震动,减少空气振动噪声。
三、废水处理施工现场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施工方可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沉淀池和过滤池: 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和过滤池,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
2. 废水回用: 对废水进行适当的处理,达到可再利用的标准,可用于施工现场的再循环使用,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工程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追求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以下是对施工现场环保措施的探讨。
一、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1. 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扬尘产生。
在施工现场,应合理安排土方开挖、运输、堆放等环节,采用湿法作业,降低扬尘。
2. 加强施工现场围挡,设置防尘网,减少扬尘扩散。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并定期进行清洗,确保围挡整洁。
3. 安装喷淋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喷淋降尘。
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淋设备,定期进行喷淋,降低扬尘。
4. 使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
在施工现场优先选用环保型施工材料,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二、施工现场水污染的防治1. 加强施工现场排水系统建设,确保排水畅通。
对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防止污水外溢。
2.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对施工现场污水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
对施工现场生活用水进行节约,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三、施工现场噪声污染的防治1.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
在居民休息时间,尽量减少施工噪声。
2. 使用低噪声设备,降低施工噪声。
在施工现场,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声传播。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屏障,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固体废弃物的处理1. 建立固体废弃物分类制度,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
2. 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3.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五、文明施工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有序。
2.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提高环保素质。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划定施工区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施工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施工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4.合理选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5.建立废弃物处置制度: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应建立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的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水资源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控制废水排放,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7.土地资源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流失和污染。
8.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质量。
9.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单位应对工程人员进行环保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水平。
10.社会监督: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监督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需要从规划、管理、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置、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排放,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施工环保6全措施

施工环保6全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环。
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因为施工会产生诸多的环境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采取一系列完备的环保措施,以保障环境的健康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施工环保的六项全措施。
措施一:做好施工前的环境评估施工前要做好环境评估工作,评估区域的环境特征,对环境开展风险评估和环境状态评估,尽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环保方案。
措施二: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建筑施工现场,避免在环保限制区内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生活区域和施工垃圾的临时堆放地点,确保施工不会对周边造成污染。
措施三:控制施工噪音和粉尘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建筑施工中占比极高。
为控制施工噪音,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对于粉尘,要采取湿式施工、覆盖施工等方式加以控制。
措施四: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灌浆、清洗等工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收集和净化污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措施五: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合理施工工艺和技术对于控制环境污染有较大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绿色施工材料,同时,对于影响尤为重要的工艺应该逐一制定环保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和降低。
措施六:监测和安全防护在建筑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对环境进行评估。
同时,为保障工人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安全规定,在发现违规操作时及时修正,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总之,施工环保是现代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人们在使用城市的同时,也需要保障环境的健康。
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严格把控施工环保全程,采取全面的施工环保措施,才能更好地构建健康的城市环境。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及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及施工现场维护措施一、施工现场环保措施:1.垃圾分类:施工现场应设立分类垃圾桶,并明确标示不同类别的垃圾,确保垃圾分类正确。
2.石头、土壤回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被移除的石头和土壤应尽可能回收利用,减少浪费。
3.混凝土余料处理:将混凝土余料统一收集,经过合适的处理后再做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4.污水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做排放,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5.确保空气质量:施工现场应加强扬尘控制,使用覆盖物掩盖土壤和材料,进行湿式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二、施工现场维护措施:1.环境监测: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环境监测点,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振动等参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防护措施:对施工现场周边的房屋、道路、河流等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
3.噪音控制: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如使用静音设备、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等,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噪音污染。
4.土地保护: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固定的防护网,避免土地被破坏,保护植被等。
5.安全生产: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措施,如设置防护网、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施工现场环保和维护措施的意义:1.保护环境:施工现场是一个易产生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场所,采取环保措施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自然环境。
2.提升形象:采取良好的环保和维护措施可以提升施工单位的形象,增加业主和公众对施工单位的好感和认可度。
3.遵守法规:施工单位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采取环保和维护措施也是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4.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企业,采取环保和维护措施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破坏进行合理的补偿。
总之,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及施工现场维护措施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安全、提升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环保和维护措施的实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维护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确保工程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操作方法。
1.扬尘控制措施●洒水降尘:定期对施工区域内的裸露地面进行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扬尘产生。
●围挡封闭:设置连续、封闭的硬质围挡(如钢板、砖墙等),并高于作业面1.5米以上,有效阻挡扬尘扩散。
●车辆清洗: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的车身、轮胎进行清洗,防止泥土带出。
●使用环保材料:优先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减少粉尘排放。
2.噪声控制措施●低噪设备:选用低噪音施工机械和设备,减少噪声源。
●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设置隔音棚或声屏障。
●限时作业: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定期监测:定期对施工现场噪声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3.水土保持与污水处理●水土保持:采取工程措施(如挡土墙、截水沟)和生物措施(如植被覆盖)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水土流失。
●污水处理: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进行预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
●雨水收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绿化等,减少水资源浪费。
4.废弃物管理●分类收集: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混合处理。
●资源回收: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如钢筋、木材、混凝土块等。
●规范处置:对不可回收的废弃物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规范处置,严禁随意倾倒或填埋。
5.生态保护与绿化●生态保护:施工前进行生态调查,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内的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等采取保护措施。
●临时绿化:对裸露的施工区域进行临时绿化,如铺设防尘网、种植草皮等,减少扬尘和美化环境。
●恢复绿化:施工结束后,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绿化恢复,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6.环保教育与培训●定期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第一节环保措施1、扬尘污染控制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混凝土硬化10cm厚。
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礁渣、铺碎石等)。
裸露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
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C20混凝土地面)。
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m3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
对工程剩余的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垃圾站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大型或群体工程可视现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分别存放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若因场地狭小无法搭设封闭垃圾分拣站时,现场可设施工垃圾临时存放处,但垃圾必须袋装且苫盖并及时清运。
垃圾站尺寸:6m×3m×2.5m(长×宽×高)垃圾站材料:墙:采用陶粒空心砖;顶:铺水泥瓦或瓦楞铁门:推拉门、双扇门;地面:硬化。
办公区、生活区垃圾:施工现场可统一购买垃圾桶,也可自制垃圾箱。
垃圾箱每三个为一组。
施工现场办公区设置一组,生活区200人以下设置一组,200人至500人设置二组,500人以上设置三组。
在食堂、饮水区、洗碗处放置塑料桶存剩饭菜及液体垃圾。
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清运。
洒水设施:依据现场场地情况适量配置(至少3辆)洒水车。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1控制扬尘措施(1)建筑垃圾、建筑材料、机具设备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进出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或施工机具设备,应采取封闭覆盖、清洗车轮等措施,防止物料散落、飞扬、流漏或车轮带泥等污损场外道路。
(2)建筑垃圾应按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存放,不可再利用的及时清运。
(3)生活垃圾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并应及时清运。
建筑垃圾应按当地有关规定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定时集中运出,按规定处理。
生活垃圾应设置便于运输的封闭式垃圾容器,并及时清运。
(4)施工作业区:土方施工过程,应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不大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5)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
采取技术措施(如利用剩余混凝土制作预埋块、加气碎砌块作屋面保温找平材料、散落砂浆回收再利用等),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
1.2钻孔灌注桩泥浆排放管理方案为了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水平,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力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在施工生产中,由于钻孔桩施工大量泥浆排放影响环境,同时给我们施工企业造成不文明施工形象。
为了规范施工行为,特制定排放管理方案。
1.2.1控制的目标、指标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对员工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学习使大家不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在生产、生活和服务过程中对重大环境因素按程序和管理方案进行管理,施工现场保证100%的执行地方环保方面的规定,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100%控制。
做到0投诉率。
1.2.2管理要求:1、首先现场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污水排放标准的有关条款;2、收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3、结合本项目施工特点及现场施工环境要求;4、学习业主对这方面的意见及施工合同、施工投标书中在这方面的承诺。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在当今社会,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施工现场也不例外。
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不仅关系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施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
为了实现绿色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环保措施。
一、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扬尘是施工现场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控制扬尘,首先要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减少裸露的土地面积。
对于无法硬化的区域,可以采用覆盖防尘网或者定期洒水的方式,保持地面湿润,防止尘土飞扬。
在土方作业阶段,应采取湿法作业,例如配备洒水车,在挖掘、运输过程中及时洒水降尘。
运输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时,车辆必须进行封闭或覆盖,避免沿途抛洒。
施工现场的进出口要设置洗车池,对进出的车辆进行冲洗,确保车轮、车身不带泥土上路。
同时,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 18 米,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扩散。
二、噪声污染防治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运行、施工操作等都会产生噪声。
为了降低噪声污染,应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异常噪声的产生。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如确需夜间施工,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居民公示。
对于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如电锯、搅拌机等,可以设置隔音棚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降噪措施。
在靠近居民区的一侧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三、水污染治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
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泥沙后,再进行排放。
对于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如化学灌浆废水、油漆废水等,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生活污水也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可以设置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初步处理。
施工现场的雨水应进行有组织的排放,避免雨水冲刷施工场地,携带污染物进入周边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第一节环境管理目标环保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
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当地水环境及周边植被不被破坏。
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气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当地有关法规的要求。
第二节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1>环境管理因素分析本工程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只要有:污水排放、粉尘、噪音、运输遗洒、光污染等,环境因素清单为:<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管理系统标准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在充分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绿色生产”。
第三节水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雨水、生活废水、搅拌及各种设车辆清洗废水等。
<1>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经三级沉淀后用于项目部绿化植物的灌溉用水。
<2>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雨季施工时制定有效地排水措施,钻(冲)孔桩的施工现场有效的废浆处理措施,对桩基溢处的泥浆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在进入泥浆池循环利用,对沉淀池定期进行清理,拉运至隧道弃渣场丢弃。
<4>根据施工实际,考虑当地降雨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汛期、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外溢、造成当地水污染事故发生的排水应急相应工作方案,并在需要时实施。
<5>施工现场设置专用油漆油库料,库房地面墙上做防渗漏处理,存储、使用、保管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
<6>施工现场不搅拌混凝土,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
现场设置供、排水设施,避免积水,防止书水道跑、冒、漏。
第四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大气污染源主要有:运输、开挖、燃油机械、炉灶等。
<1>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保持湿度。
在4级以上风力条件下不进行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2>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运到地面,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要洒水,防止扬尘。
规程本着节能、环保的理念做到垃圾分类堆放,及时清运出现场,现场不得堆积大量垃圾。
<3>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
<4>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
<5>工程使用混凝土由中心拌和站集中供应。
<6>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尽量使用灌装水泥,对袋装水泥必须库内存放、覆盖。
<7>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
<8>在使用、运输水泥、白灰和其它容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时,要做到轻拿放文明施工,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扬尘污染。
<9>施工现场出口入口设冲车台,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轮携土。
<10>拆除构筑物时要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
<11>清扫施工现场要先将路面、地面进行喷洒湿润后在进行清扫,以免清扫时扬尘。
当风力超过三级以上时,每天早、中、晚至少各洒水一次,洒水降尘应配备洒水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12>沿施工现场围挡或易产生扬尘一侧设置喷淋实施。
<13>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14>现场使用炉灶的烟气排放必须控制在林格曼黑度一级以下,每周监控一次,并保存记录,接受监督。
<15>施工现场内食堂所使用的蒸车、炉灶等必须使用天气、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严禁使用散煤、木材、锯末等非清洁燃料。
<16>存在应采用喷洒防尘剂、苫盖或种植处理。
<17>水泥库、白灰等粉状物应入库存放。
<18>使用开槽机、砂轮距施工时,必须设隔尘罩,防止飞溅物飞扬。
<19>施工用的油漆、防腐剂、防火涂料等易污染大气的化学物品统一管理,用后盖盖严,防止污染大气。
<20>施工现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夯实、路面硬化。
<21>流体材料用密目网苫盖,防止扬尘。
尽可能在仓库内进行,不在现场消化生灰。
第五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施工机械、施工活动、运输车辆等。
<1>采取降噪措施,施工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排放的噪声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现场排放标准。
<2>施工噪声标准:<2.1>对施工噪声的控制,选用噪声和振动符合城市环境噪声标准的施工机械,同时采用低噪音施工工艺和方法。
<2.2>作业时间严格按照天津市大学基本建设文明施工规定要求,6时至12、14时至23时,夜间不施工。
<2.3>按照不同施工阶段施工作业噪声的限制,安排作业时间。
<3>现场施工噪音的监控<3.1>夜间部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他人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除外。
生产工艺必须连续作业的或者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报区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3.2>采取措施,把有噪声污染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并与受其污染的组织和有关单位协商,达成协议。
<3.2.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将混凝土施工等噪音较大的工序放在白天进行,在夜间避免进行噪音较大的工作。
<3.2.2>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构件尽量工厂化,减少现场加工量。
<3.2.3>施工现场在使用混凝土地泵、电刨、电锯等强噪声机具时,在使用前采取歌声吸音材料进行降噪封闭,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振捣棒。
<3.2.4>吊车指挥配套使用对讲机。
<3.2.5>减少风管的现场制作、调直工作,保持电动工具的完好,采用低噪产品。
<3.2.6>管道型钢搬运轻拿轻放,下垫枕木,并避免夜间施工;减少风管现场制作,如需制作操作间应设在地下室或封闭房间内。
<3.2.7>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电锤、手电钻、手砂轮等)切割机时,周围设围挡隔音,使用设备性能优良,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
<3.2.8>采用早拆支撑体系,减少因拆装扣件引发的高噪音,监控材料机具的搬运,轻拿轻放。
<3.2.9>加强对职工素质,严禁大声喧哗。
第六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
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砂浆、碎砖等工程垃圾,混凝土的保温覆盖物,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物,生活垃圾及施工结束后临时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等。
<1>减少固体废物产生的措施:混凝土、砂浆等集中搅拌,减少落地灰的产生;钢筋采用加工厂集中加工方式,减少废料的产生;临时建筑采用活动房屋,周转使用,减少工程垃圾。
<2>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措施;工程废土集中过筛,重新利用,筛余物用粉碎机粉碎,不能利用的工程垃圾集中处置;建立水泥袋回收制度;施工现场设立废料区,专人管理,可利用的废料先发先用;装饰材料的包装统一回收。
<3>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措施: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存放区域,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防止污染环境。
<4>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止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制防治的科学知识。
<5>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处理方案,选择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弃渣,在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过程中,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建立登记制度,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不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6>混凝土罐车每次出场清洗下料斗。
<7>土方、渣土自卸车、垃圾运输车全封闭运输车。
<8>运输车辆的出场前清洗车身、车轮,避免污染场外路面。
<9>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10>教育施工人员要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
<11>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当分类、定点堆放,并与环卫公司签订合同,由环卫公司进行专业化及时清运,不得乱推乱放;建筑物内的垃圾必须袋清运,严禁向外扬弃。
第七节油料、化学品的控制<1>油料、化学品贮存要设专用库房。
<2>一律实行封闭式、容器式管理和使用,施工现场固体有毒物用袋集装,液体物采用封闭式容器管理;<3>尽量避免泄露、遗撒;如发生油桶倾倒,操作者应迅速将桶扶起,盖盖后放置安全处,将油棉,将倾洒油漆尽量回收。
用棉丝蘸稀料将地面上不可回收的油漆处理干净,将油棉作为有毒有害废弃物予以处理。
<4>化学品及有毒物质使用前应编制作业指导,并对操作进行培训。
<5>有毒物质消纳找有资质单位实行定向回收。
第八节环境监视和测量<1>环境监测<1.1>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实施,由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
监测的对象包括场界噪声、污水排放及粉尘等;监测的频数位每月进行一次,施工淡季和非高峰期每季监测一次。
<1.2>本项目部施工现场噪声监测由项目部自行完成,并做好监测记录,污水排放与地方环保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项目配制沉定池等设施,并作定期检查。
<2>环境监控项目部在实施噪声和污水环境监测的同时,对粉尘排放等不易量化的指标的环境困因素进行定性检查,监控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落实情况。
<3>环境监督<3.1>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运行控制的检查和监督、做好记录。
<3.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具体按《环境不符合控制程序》执行,确保各项活动符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
第九节环境保护应急准备和响应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物资或场所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
应急物资:氧气、乙炔、油漆;木材、建筑垃圾、易燃装饰材料。
应急点:电气焊作业点、木工棚、装饰作业点,仓库、食堂。
<1>应急准备措施如下<1.1>施工现场氧气、乙炔、油漆存放于通风条件好的仓库内,氧气、乙炔放置间距大于6㎝,并根据《施工现场消防平面布置图》要求,布置消防灭火器。
<1.2>施工现场建筑垃圾集中堆放,设专人管理。
<1.3>对电气焊作业点、木工棚、装饰作业点、仓库、食堂等作业点或场所布置数量满足《施工现场消防平面布置图》要求的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