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积累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的积累与运用
【内容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广泛阅读,识记背诵,复述内化、写作运作多种方法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亲近经典,走向优秀。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言积累识记背诵复述转述勤写多练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他们掌握祖国语文并能正确表情达意的能力,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形成还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需有一个过程,即有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没有阅读质的飞跃。当今社会,人类交往更加密切、广泛。交往过程中,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要通过语言的交注才能达成目的。而能否听懂虽人的话,能否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能否将自己的意愿恰当地表达出来,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备作为基础的。只有不断地熟悉语言,积累语言,再经过内化吸收,表达运用,长此以往,才能使语文能力不断增强,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课内阅读中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它们是语言与思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因此,作为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教师必须让它成为学生积累语言的阵地,抓住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阅读的训练与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其说,自知其意”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以读为本”,即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美读、整体读、部分读、角色读。让学生在读中生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同时,也从读中感悟并积累了语言。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黄山石的“奇”,积累课文语言,我设计了这几个步骤让学生充分地读:(1)初读,寻找“奇”;(2)细读,感悟“奇”;(3)交流,品读“奇”;(4)感情读,赞美“奇”。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层层读中,将“黄山奇石”读得淋漓尽致。不用说,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内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读中也感悟了语言,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二、在课外阅读中实践方法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来源于课堂,即百分之七十来源于课外阅读。他以为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只可有可无的。鲁迅先生也对向他请教写作经验的说过,他没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却属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有明确规定:“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的材料包括适当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语言的积累。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1)选择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
有些课文和内容远离学生的时空,学生对其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了解不够,教师可在学文之前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材料及相关故事。如教学古诗《示儿》时,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可阅读有关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等。
(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读物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课外读物也一样,要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肯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如低中年的学生可选择《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各种童话、寓言、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州传说等。高年级的学生可选择一些国
内外著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以及一些科普读物等。
(3)选择的内容要广泛
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所以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也要牢记鲁迅先生的话,要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数理化、科普等通欲少儿读物,才能达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目的。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知识》、《上下五千年》等都是学生应选择的读物。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许我学生读的书不少,但真正留在记忆的却不多。因此,阅读还要得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动脑、动手与动口相相合的良好读书习惯。如:圈点、勾画、写摘记、写感情,有的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读物、读物中的不同内容选择要精读、略读还是浏览。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语言积累也会渐趋丰富。
3、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
了许多的精巧语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例如:每周抽一节课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展示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开展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二是展示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等。三是采取知识竞赛、资料收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即能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又能巩固阅读成果,激发学生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
三、在识记背诵中积累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清代陆世仪也认为:“凡人在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他说儿童“少悟性”我们不敢苟同,但“多记性”却是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的。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我们应遵循这一规律,让学生识记尽可能多的东西,为了我们将来有更多的可供理解的内容,提供足够量的知识储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阶段,增加一点背诵量决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必要途径。通过背诵,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精美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教学中,我让学生每天背诵2—3个成语,了解大概意思,每天识记一些优美句段,每周背诵1—2首古诗等。通过长期坚持,学生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语言材料日趋丰富。
四、在复述转述中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