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真菌病最新指南介绍

合集下载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以下将介绍IPFI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诊断指南:1.临床症状与体征:IPFI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

体格检查可发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干湿性啰音、杂音等。

2.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内斑点状或片状浸润阴影,也可见空洞形成。

CT检查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3.病原学检查:支气管镜或胸腔镜检查可取得病灶组织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学检查,如涂片、培养和PCR等。

4.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经导管心脏超声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感染和判断病情。

二、治疗指南:1.患者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和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2.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米卡芬净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应用药物。

3.免疫增强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积极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常用的免疫增强治疗包括使用重组人白介素-2、肠内营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等。

4.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高能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可辅以肠内外营养支持。

5.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支气管阻塞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外科切除病变组织、支气管扩张术、胸腔引流术等。

6.病程监测:定期进行影像学、真菌学和临床症状的监测,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旨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但由于每位患者情况不同,请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IDSA治疗指南解读

IDSA治疗指南解读
CNS感染:具有以下2点之一 影像学局限性病变 CT或MRI显示脑膜炎
播散性念珠菌病:2周内发现念珠菌血症,并伴有以下2点之一 肝、脾小脓肿 视网膜分泌物
CID 2008; 46:1813–21
临床诊断标准(三) -微生物因素
直接检测 (细胞学、镜检或培养) 样本: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刷、鼻窦吸出物 若反复培养阳性或检测到霉菌相关元素则预示霉菌感染
从IDSA 指南 看真菌感染诊治
IFI的诊断分3个级别
确诊

宿主因诊素
临 床
临床特征诊


微生物学证诊据 +
组织病理学 +
临床宿诊主断因素 拟诊
+ 临床特征+
+
+
微生物学+ 检查
组织 病理学
由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 理学四部分组成。组织病理学仍是确诊的“金标准”
IFI治疗策略
预防性治疗(所有高危患者)
经验治疗
抢先治疗 确诊治疗
高危患者 拟诊 临床诊断
确诊
IFI诊断标准
EORTC/MSG 对于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定义共识 目前真菌研究领域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定义均根据EORTC/MSG进行。 2008,2009的念珠菌、曲霉治疗指南均根据这个进行
CID 2008; 46:1813–21
间接检测: 曲霉:血清、血浆、CS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 真菌感染(不包括隐球菌和接合菌):血清G试验
CID 2008; 46:1813–21
指南分布
•目前指南较多,角度、分类、结构不同,部分差异。
6
-
主要致病性下呼吸道真菌分类

肺真菌病怎样治疗?

肺真菌病怎样治疗?

肺真菌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肺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肺真菌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肺真菌病应该吃什么药。

*肺真菌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肺真菌病的治疗包括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去除诱发因素、提高全身抵抗力等,需要手术的不多。

1.肺放线菌病青霉素治疗本病有效,早期确诊治疗适当的可以痊愈。

因病变区有纤维瘢痕组织,血供差,需长期治疗(疗程1~3个月,甚至更长至病灶痊愈),大量药物(青霉素每天600万~2000万U)。

此外可合用磺胺类药及碘化钾,链霉素、氯霉素也有效。

放线菌感染已造成组织破坏,形成脓肿的需手术治疗,包括胸壁脓肿引流,脓胸引流,窦道及肋骨切除等,手术前后均需给大量青霉素治疗。

2.肺曲霉球病须用两性霉菌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

曲菌球是否手术要全面考虑原发病变的情况,如已有咯血,必须切除。

术间要注意胸腔曲霉菌污染及经支气管播散问题。

近年来常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控制曲霉菌球的大咯血,疗效较好,但与其他病种大咯血的栓塞治疗比较,曲霉菌球的大咯血复发率较高。

血止后如患者全身及肺部情况允许手术的,仍以肺切除为佳。

3.肺诺卡菌病治疗上磺胺嘧啶为首选药物,视病情轻重给4~9g/d,使药物血浓度达到0.1~0.15mg/L。

给药量需足够,疗程6~12个月,1个月后如病情好转可适当减少药量。

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等也有效。

磺胺类与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有协同作用。

局限性病变及有脓肿形成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行肺切除及引流。

*2、预后肺真菌病预后较好。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肺真菌病怎么治疗,肺真菌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肺真菌病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肺真菌病”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最新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最新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早期 诊断。血液标本各种真菌PCR测定方法,包括二步法、巢式和实时PCR技术, 虽然灵敏度高,但容易污染,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IPFI
IPFI
IPFI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
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 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 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确诊后选择治 疗(确诊治疗)。
继发性IPF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 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险, 需综合分析和判断,及时行拟诊治疗(经验治疗) 或临床诊断治疗。根据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 与缓急推荐处理程序见图1。
IPFI
IPFI
IPFI
确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确诊IPFI的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霉菌:
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 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 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 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 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 南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
王爱霞 翁心华 邓伟吾 陈文彬 何礼贤 胡必杰 姚婉贞 蔡柏蔷 谢灿茂 施毅 陈佰义 周新 徐英春 李若瑜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呼吸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

从指南解析看肺真菌感染的诊治ppt课件

从指南解析看肺真菌感染的诊治ppt课件

-9-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30(11):821-34
抗真菌感染防治策略
-10-
Wison LS, et al. Value in Health. 2005;5:26-34
念珠菌属的敏感性
菌属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氟胞嘧啶 两性霉素B 棘白菌素
从指南看 肺真菌感染的诊治
-1-
侵袭性真菌感染已越来越常见
发病率增加:易感人群增加
– 骨髓和实体器官移植 – 肿瘤化疗 – 侵袭性技术如各种留置导管 – 肠外应用 – 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支持技术使原来致死性疾病或早产儿存活 – HIV/AIDS流行
检测或诊断技术提高
– 肺真菌感染:CT、支气管镜与肺活检 – 血清抗原,PCR…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pulmonary mycosis/
infections, IPFI)
fungal disease of the lung)
(invasion pulmonary mycosis)
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 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 要指肺和支气管的真菌性炎
-11-
Thomas J. Walsh,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327–60
2009 IDSA指南 棘白菌素类地位显著提升
念珠菌血症
经验性治疗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2004 2009
首选AmB、氟康 唑或卡泊芬净
肺孢子菌等
主要致病性下呼吸道真菌分类

肺部真菌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肺部真菌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肺部真菌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率近年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随着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增加,肺部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

肺部真菌感染的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且不易识别,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然而,由于它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似,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困难。

目前,肺部真菌感染的确诊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测和影像学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寻求更准确、快速、可靠的诊断手段。

本文将对现有的肺部真菌诊断方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通过系统地整理和评估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套全面有效的肺部真菌诊断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肺部真菌感染进行概述,介绍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随后,文章会简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正文部分将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

在2.1节中,我们将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其在临床上的表现。

理解这些背景知识对于准确诊断肺部真菌感染至关重要。

接下来,在2.2节中,我们将介绍现有的肺部真菌诊断方法。

这包括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临床评估方法。

我们将详细探讨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其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肺部真菌诊断的关键要点。

我们将回顾本文中介绍的各种方法,强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IDSA治疗指南解读

IDSA治疗指南解读
培养:无菌样本
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或穿刺 物直接镜检到菌丝,需要伴随组 织损伤
培养到霉菌,并且伴随临床或影 像学的感染相关异常。除外支气 管肺泡灌洗液、鼻窦、尿液样本
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或穿刺物直接 镜检到酵母细胞(不包括黏膜组织)
培养到酵母菌,并且伴随临床或影像学 的感染相关异常(样本放置24h之内)
CNS感染: 具有以下2点之一
影像学局限性病变
CT或MRI显示脑膜炎
播散性念珠菌病: 2周内发现念珠菌血症,并伴有以下2点之一
肝、脾小脓肿
视网膜分泌物
CID 2008; 46:1813–21
临床诊断标准(三) -微生物因素
直接检测 (细胞学、镜检或培养) 样本: 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刷、鼻窦吸出物 若反复培养阳性或检测到霉菌相关元素则预示霉菌感染
唑、、米卡芬净(B-II) ➢ L-AmB 3-5mg/kg/d,卡泊芬净70mg/d1 然后50mg/d,
泊沙康唑200mg qid,稳定后400mg bid,伊曲康唑根据剂型使用 不同剂量,米卡芬净100-150mg/d
CID 2008:46(1 February)327-360
曲霉经验治疗
首选推荐: L-AMB 卡泊芬净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L-AMB 3mg/kg/d,卡泊芬净70mg/d1 然后50mg/d,伊曲康唑200mg/d IV或200mg bid,伏立康唑6mg/kg IV q12h for d1, followed by 3mg/kg IV q12h或200mg bid
预防治疗
➢ SOT: 氟康唑、L-AmB ➢ ICU: 氟康唑(B-I) ➢ 化疗伴粒缺: 氟康唑、泊沙康唑(A-I)、卡泊芬净(B-II) ➢ 干细胞移植伴粒缺: 氟康唑、泊沙康唑、米卡芬净(A-I)

从指南解析看肺真菌感染的诊治

从指南解析看肺真菌感染的诊治

从指南解析看肺真菌感染的诊治肺真菌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疾病,其中真菌感染是最常见的。

肺真菌感染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进行正确的肺真菌感染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病原体与病因肺真菌感染的病原体肺真菌感染的病原体主要分为两类:常见的酵母菌和统称为真菌的其它细菌。

常见的酵母菌有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硝酸盐还原菌等;其他真菌包括支原体、肺球菌、肺曲霉等。

这些病原体在人体内有时无症状,但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引起疾病。

病因与易感人群肺真菌感染的病因主要与人体免疫力下降相关,可以是因药物、慢性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的。

另外,老年人、婴儿、孕妇、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受者等人群易于患上该疾病。

诊断与治疗诊断方法肺真菌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胸水检查、组织检查等。

治疗方法经过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症处理等。

一般而言,肺真菌感染需要长期、系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并改善患者症状。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如用伏立康、恶唑基嘌呤、强力霉素等成分的药物。

预防措施对于易患者群体,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有规律的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

同时,避免长时间接触过量的化学制品、尽量少吸烟、维持良好的饮食,都可以帮助预防感染。

肺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对患者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尤其是在治疗方面,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操作,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预防措施的严格执行也可以帮助减少患者吸附肺真菌感染的风险。

肺真菌病专家共识-(2)【2024版】

肺真菌病专家共识-(2)【2024版】

念珠菌感染抗真菌药物选择
菌种
推荐药物
白念珠菌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
光 滑念珠菌 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氟康唑*
近平滑念珠菌 氟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热 带念珠 菌 氟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克 柔 念珠 菌
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微生物学检查 ➢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
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 血液标本各种真菌PCR测定方法,包括二步
法,巢式和实时PCR技术;灵敏度高,容易 污染,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侵袭性肺真菌病分级诊断
确诊IPFI 临床诊断IPFI 拟诊IPFI
确诊IPFI
名词和术语
真菌性肺炎(或支气管炎):指真菌感 染而引起的以肺部(或支气管)炎症为 主的疾病,是肺部真菌病的一种类型, 不完全等同于肺真菌病。
名词和术语
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on pulmonary mycosis,IPM):指真菌直接侵犯(非 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 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 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3)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
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 (4)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
原呈阳性结果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
微生物学检查 (5)血清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G试验)
连续2次阳性 (6)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连
续2次阳性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
改进保护性环境,消毒污染物包括房间墙 壁,清除感染源 除非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病例,不主张 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

肺真菌病健康宣教

肺真菌病健康宣教

何时就医?
治疗方案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 患者情况而定。
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和支持性疗法。
如何预防肺真菌病?
如何预防肺真菌病?
环境管理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清理可能滋 生真菌的地方。
例如:霉菌滋生的地方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
如何预防肺真菌病?
健康生活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 力。
避免接触真菌滋生的环境,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
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就医指引
若出现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应 尽快就医。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何时就医?
检查项目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胸部X光、CT扫描和痰液。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对免疫系统有积极影 响。
如何预防肺真菌病?
定期体检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 潜在问题。
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 防建议。
总结与呼吁
总结与呼吁
重要性
肺真菌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至 关重要。
公众应提高对肺真菌病的认识,关注自身和周围 人的健康。
什么是肺真菌病?
病因
主要由环境中的真菌孢子感染引起,通常通过吸 入空气中的真菌孢子进入肺部。
某些职业(如农民、建筑工人)和环境(如潮湿 地区)更容易暴露于真菌。
什么是肺真菌病?
流行病学
肺真菌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尤其是在发展 中国家,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WHO数据,肺真菌病的死亡率高达50%至 90%在未治疗的情况下。
总结与呼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infection):微生物成功传播至宿主,并随之复制、定植(繁殖)和 入侵。感染可以是临床的或亚临床的,也可以不产生确定疾病,但通 常伴有可检测到的宿主反应(免疫反应)。

定植(colonization):微生物在宿主体内一处或多处部位复制而没有感 染证据。定植可以是感染的先导者,也可以不是。定植是病原体携带 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是病原体传播的潜在来源。
状态 发病率(%) 状态 发病率(%)
心/肺和肺移植 慢性肉芽肿病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BMT 自家异体BMT(不 用G-CSF) AIDS
19-26* 25-40# 5-24
4-9 0.5-6
肝移植 心和肾移植 严重联合免疫 抑制
烧伤 SLE 自家异体 BMT(不用GCSF)
1.5-10 0.5-10 3.5
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④患有艾滋病; 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 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通
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宿主因素与侵袭性曲霉菌发病率的关系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治疗药物简述:

1.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及其含脂制剂:
多烯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除土曲霉及癣菌外的多数
致病真菌。

(1)适应证:

于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 引起的感染。
Fungal Infections in Pulmonary Disease
呼吸系统真菌感染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中医科—肖雄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指南
CONCENTS

概念 诊断流程 diagnostic procedures 抗真菌药物概述 therapeutic drug for fungal 常见真菌的诊治 treatment strategies
继发性IPF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明确的真 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险,需综合分析和判断, 及时行拟诊治疗(经验治疗)或临床诊断治疗。
拟诊治疗: 即通常所谓经验性治疗, 应综合考虑广谱、 有效、安全和效价比等因素选择抗真菌药 物。
临床诊断治疗: 亦称先发治疗(Pre-emptive Therapy)。 对有宿主因素的患者开展系统性连续监测, 包括每周2次胸部摄片或CT扫描或真菌培养, 或真菌抗原检测。 发现阳性结果,按临床诊断IPFI,立即开始抗 真菌治疗。
由于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真菌主要包 括组织胞浆菌、酵母菌、球孢子菌和副球 孢子菌,多见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由于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真菌感染主 要包括曲霉菌、毛霉菌、念珠菌、假霉样 真菌等。

念珠菌主要侵犯黏膜,进一步扩散至血液, 从而引起播散性感染; 隐球菌引发脑膜炎、脑膜脑炎(具有噬神 经性); 曲霉菌的感染一般初期多为肺部感染,以 后播散中枢神经系统以至全身; 霉菌主要侵犯血管造成损害—组织坏死倾 向。



相关概念


侵袭性肺真菌病 (invasionpulmonary mycosis): 指真菌直接侵犯 (非 寄生 、过敏或毒素 中毒 )肺或支 气管引起的急 、慢性组织病理损害 所导致的疾病。 播 散 性 肺 真 菌 病 (disseminated pulmonary mycosis):指侵袭性肺 真菌病扩散和累及肺外器官 , 或发 生 真 菌 血 症 ,与 原 发 于肺 的 系统 性 真菌 病 (systemicmycosis)大体同义。 深部真菌感染 (deepfungalinfection):指真菌侵 入 内脏 、血液 、黏 膜或表皮角质层 以下深部皮肤结构 引起的感染 ,包括限局性 的单一 器官感染 (如肺 念 珠菌病 、上颌窦 曲霉 病等 )和 2个 及 以上器 官 (组 织 )受侵犯的系统性真菌感染(如播散性念珠菌病 、 真菌血行感染 等)。与深部真菌感染相对应 的概念 是浅部真菌感染 ,指真菌仅侵犯 表皮的角质层 、毛发 和甲板。
微生物学检查
⑴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镰 刀霉属、接合菌); 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⑶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 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
体;
⑸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简称GM)(ELISA)检测连续2次 阳性;
隐球菌
Candida albicans infection in a 28-year-old man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a) Transverse thin-section (1-mm collimation, lung window) CT scan of upper lobes shows bilateral multifocal patchy areas of ground-glass opacity and a nodule greater than 1 cm (arrow) with a surrounding halo of ground-glass opacity in the superior segment of the right lower lobe. (b) Low-power photomicrograph shows that illdefined nodules seen at CT represent intravascular candidiasis and diffuse chronic inflammatory granulation tissue response centered on pulmonary artery. (Hematoxylineosin stain; original magnification, 40.)

次要特征: ⑴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2)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
(3)持续发热96 h,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效。
肺真菌感染常见CT表现
曲霉菌
Transverse CT scan in 51-year-old woman (7mm-thick section). (a) Scan obtained at level of the bronchus of the upper lobe in the right lung shows several nodules (thin arrows), one of which is cavitated (thick arrow). (b) Scan shows cavitated mass in the apex in the right lung (arrow). Solid and cavitated nodules are seen in the apex in the left lung.
确诊治疗: 即靶向治疗,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 菌治疗。 药物选择要参考药物抗菌谱、药理学特点、 真菌种类、临床病情和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后 选定。
侵袭性真菌病分级诊断
级别
确诊(proven) 临床诊断 (probable)
危险 因素 + +
临床 微生 组织病 特征# 物学 理学 + + +* + + -
白念
奴卡菌
肺孢子菌肺炎
P carinii pneumonia in a 32-year-old man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 High-resolution CT scan shows areas of ground-glass attenuation with intralobular lines. (b) Photomicrograph (original magnification, 400; Grocott stain) of a specimen obtained with bronchoalveolar lavage shows alveolar exudates that contain cystic forms of P carinii (arrows).

诊断策略

I PFI的诊断由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 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
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
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诊级 别断IPFI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3个级别。
侵袭性真菌病分级诊断
级别
确诊(proven) 临床诊断 (probable)

在不同的病房感染的真菌菌种也有所不同。 ICU病房以念珠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常见, 约90%为念珠菌属,其中白念珠菌占全部 感染的60%以上。 而在肿瘤病房中由曲菌(烟曲菌最常见)和接 合菌纲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占优势,尤其 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患者。

社区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中枢神经 系统,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隐球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血液,病 原菌为念珠菌属。
1-7 1
0-12
<1
临床特征:

主要特征:
⑴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为:早期出现胸
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约 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 ⑵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两肺出现毛玻璃样肺间 质病变征象,伴有低氧血症。
拟诊(possible)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