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https://img.taocdn.com/s3/m/c02cb9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c.png)
3.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 代谢废物
(2)①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 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 ②本质: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 盐溶液 。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溶液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有关。细胞外液渗透 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3.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渗透压 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 温度 和 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 血糖浓度 和 氧气含量 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稳态概念的发展 分裂和分化
结构与功能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10“思考·讨论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 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 小 , 内环境 中 的水将较多地通过 渗透 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 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因此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 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 些 电解质(或无机盐) 。
①内环境中的成分
归纳 总结
②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归纳 总结
(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①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 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 的水肿现象。
归纳 总结
②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
归纳 总结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3大一轮】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
![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3大一轮】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943c0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f.png)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及作用考点二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真题再现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及作用1.由细胞内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细胞外液渗透压的85%以上来源于Na+和Cl-。
()×5.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不会引起稳态失调。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体液提醒 明确血液组成(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3)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提醒 ①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有内环境。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只有这三种,还有脑脊液等。
③生活在血浆中的血细胞、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等均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蛋白质无机盐水②组织液、淋巴、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蛋白质提醒: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无机盐和蛋白质7.35~7.45 37℃(3)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1)血浆pH调节的过程2)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3.内环境的作用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媒介。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内环境稳态调节及意义(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_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器官、系统相对稳定化学成分理化性质有一定限度(3)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1.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2.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物质含量的变化(1)一般的组织器官中(除肺和消化器官外)O2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静脉端的含量;而代谢废物(如CO2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静脉端的含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美必修三 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品PPT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美必修三 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32f676647d27284a735112.png)
• 典型例题:
例:根据图1-3所示的高等
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依次表示_消__化
系统、_呼__吸__系统、_泌__尿___系统; (2)方框内的3种液体称为__内__环__境___; 淋巴与血浆通过_____淋__巴__循__环_______途径相联系;
(3)由图可见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
组 织 液
体 内 细 胞
质
CO2
统
皮肤、泌尿系统
淋巴循环
尿素等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如有不理解
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量有关;其中Na+、Cl-起主要作用。
人体细胞外液温度: _3_7_o_C左__右_____
血浆pH为中性: 7.35-7.45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 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 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 小,这是为什么?
考点解读: 1、内环境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2、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1.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 占2/3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 占1/3
从细胞角度看
组体角度看
思考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体液吗?
呼吸道、肺泡腔、口腔、消化道、膀胱腔与外 界环境相通。因此汗液、尿液、唾液等不属于 体液,属于外界环境。
高考生物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50张PPT)
![高考生物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a6d1fa4693daef5ef73d10.png)
2.(2011·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属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是在细胞外进行的;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2、尿素等终产物需经 内环境再由相应器官排出体外,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 突触间隙,即组织液,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组织液、血浆和 淋巴三者的关系为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处于渗透平衡;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 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④O2 、CO2 进出细胞都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到 低浓度,所以O2浓度最高的部位应为肺泡,依次是毛 细血管内血浆、组织液、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浓度 最低,O2 在此被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还原 产生水,一共穿过了11层膜(肺泡2、毛细血管壁4、 红细胞2、组织细胞1、线粒体2);CO2 的浓度情况正 好相反,线粒体中浓度最高,肺泡中最低,一共穿过 9层膜(O2需进出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而CO2 在血浆中主要以碳酸氢盐的方式运输)。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细胞外液与体液的关系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 的一部分,而体液是指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友情提醒】1.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血浆: 只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 基酸、血浆蛋白等;血细胞:是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
1.内环境及其成分之间关系如图
(1)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和血浆,其他细胞(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 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af15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0.png)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细胞正常生活的液体环境
几种组织水肿的原因----渗透压失衡
组织细胞破裂
血浆PH的调节分析——
食物 消化系统 (碱性NaCO3)
正常 机体
剧烈运动
PH升高
NaCO3
PH降低
NaHCO3
NaHCO3
1.判断哪些地方属于内环境? 消化道,肺泡,细胞质,呼吸道,肾小管内液,肾小球 内液,输卵管
2.判断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蛋白质纤维,纤维蛋白原,呼吸 酶,蛋白质水解酶,体液中的溶菌酶,神经递质,糖原, 激素,抗体,载体蛋白,淋巴因子
3.判断哪些反应在内环境? 细胞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TP水解供能,DNA复 制,消化过程,抗体与抗原结合,突触间隙,乳酸与碳 酸钠反应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
酸进入血液后,不会使血液pH改变因为
使
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 蛋白 酸质
② ①
③
④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糖尿病 严重腹泻 感冒发烧 高原反应 组织水肿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流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血氧过低,体内缺氧 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过高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内环境的稳态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内环境的稳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7236d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d.png)
4、探6.究结生果物: 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4)实验结果:
自来水组
缓冲液组
肝匀浆组
(5)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组织匀浆的性质类似于_缓__冲__液__而不同于_自__来__水___, 这说明_生__物__材__料__内__含__有__缓__冲__物__质__,能够__维__持__p_H_的__相__对_稳__定____。
考法1 围绕内环境稳态及其发展,考查生命观念
2 . (不定项)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
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
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及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等保持
总之,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 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3、稳态概念的发展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01
4、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实验原理 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42-/H2PO4-)能 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 更类似于缓冲液。
考法3 围绕血浆pH调节的原理,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6.(2022·十堰期末)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能维持在7.35~7.45,与其
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人体血
浆pH的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
A.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均可产生CO2 B.CO2可参与体液调节,当血浆中CO2 浓度过高时,人体会通过调节改变呼吸频率 C.当饮食中摄入的有机酸或代谢产生的乳酸较多时,人体血浆pH会明 显低于正常值 D.饮食中摄入的Na2CO3过多时,人体会通过泌尿系统直接以尿液的形式 将其排出
3-1-1内环境
![3-1-1内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ff659d9ad51f01dc281f194.png)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 溶液渗透压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 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正比. 正比 溶质微粒数量 越多 越少 对水的吸引力 越大 越小 渗透压高低 越高 越低
例3,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 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 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 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C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多 D.淋巴减少 C.组织液增多 D.淋巴减少 拓展: 拓展: 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到压迫, 1,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到压迫,使组织液进入循环 系统出现障碍,造成组织液含量增多,导致水肿; 系统出现障碍,造成组织液含量增多,导致水肿;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 2,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使组织液回渗血液量减 导致组织液含量高引起水肿; 少,导致组织液含量高引起水肿; 出汗不多的情况下大量喝水, 3,出汗不多的情况下大量喝水,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 低,导致排尿增多,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 导致排尿增多,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623b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4.png)
四、内环境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生理过程比较 (1)不属于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
解过程
(2)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体
废物、食物残渣
体
食物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
系 物质
物质
统
环
空气 呼 O2 系 O2
吸
气体 系 CO2 统
CO2
统
代谢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
O2
细 营养物质
胞 代谢终产物CO2
泌尿系统
尿液
皮
肤
汗液
外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外?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①消化系统: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少量水、盐。
织外液液 。 和组织
细胞
血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管中
红细胞白 血浆中含有 都属于 细胞血小 较多的 细__胞__外__液_,是
板
_蛋__白__质___, 细胞直接生活
组织液 淋巴
组织间隙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而组织液和 内环境,三者
淋巴中蛋白 基本成分
质很少。 _相__近_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稳态的生理意义
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内反应环受阻境,代稳谢紊态乱。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https://img.taocdn.com/s3/m/d1d3cfc2a1c7aa00b52acbbf.png)
【互动探究】根据体液间关系,判断乙中是否也含有T细胞、B 细胞。 提示:含有。经淋巴循环,淋巴液及淋巴细胞在左右锁骨下静 脉汇入血浆,因此血浆中含有淋巴中含有的细胞及物质。
2.(判断内环境成分)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⑤胃中的牛奶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A.②③⑦ B.②④⑥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 (1)只有双向箭头指向的为细胞内液,没有双向箭头关系的为 淋巴。 (2)内环境是指机体内部环境,是细胞的外部环境。
【解析】选C。只有双向箭头指向的丁为细胞内液,有双向箭
头指向并有单向箭头指入的乙为血浆,甲表示组织液,丙表示 淋巴,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是机体的内部环境,包 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主要存在于 淋巴中;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内液中的O2浓度低于组织液中的O2 浓度。
2.尿液不属于内环境,也不属于体液,膀胱上皮细胞生存的内
环境是组织液。 3.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中主要含有 的溶质就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
4.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对NaHCO3/H2CO3等,机体产生的乳酸能 与NaHCO3发生反应,因此血浆pH不会明显降低。 5.机体中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 6.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也会遭到破坏。
【网络概览】
考点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 在 部 位
血浆
①从消化道吸收 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 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 骨下静脉汇入
组织液
①血浆透过毛细血 管壁进入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 物透过细胞膜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反应在pH、温度和渗 透压等方面。体温因年龄、性别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当 体温过高时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人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散热 多,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而增加产热量。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1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12.其他植物激素Ⅰ 1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热点透视 1.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 2.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以探究人体稳态调节机制为背景的实验设计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过 程分析与实验探究 5.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探究 6.血糖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
课前基础回扣
基础梳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1)含量约90%的是________,约7%~9%的是 ________,约1%的是________。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 ________含量较高。
A.葡萄糖、CO2 B.氨基酸、胰岛素 C.肾上腺素、尿素 D.甘油三酯、脂肪酸
答案 A
2.(2013·海南卷,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
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等。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主要分布于血清、 组织液和乳汁等,A会出现;糖原为多糖,是主要储存于肝 细胞和肌细胞等细胞内的能源物质,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 中,B正确;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要通过循环系 统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进行作用,C胰岛素会出现;氨基 酸为小分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并通过循环 系统进入组织细胞,D氨基酸会出现。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最新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4.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5.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6.脊椎动物激素调节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二、1.(1)水 蛋白质 无机盐 (2)代谢废物、气体 2. 蛋白质 3.(1)无机盐、蛋白质 (2)7.35~7.45 (3)37℃左右
三、1.(1)成分和理化性质 (2)调节作用 相对稳定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有一定限度 调节功能 3.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自主探究 1.某位同学在家帮父母做农活,不久手掌磨出了水泡, 你知道水泡中是什么液体吗? [提示] 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 2.人体细胞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界发生物质交换 的吗? [提示] 单细胞生物直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发生物质交 换。
3.(2013·海南卷,20)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答案 D
解析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 确。淋巴细胞在骨髓或胸腺中成熟以后,来到外周淋巴组织 (淋巴结、脾脏等),而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 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 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项正确。 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 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 都比较低。
3.内环境的稳态是某种理化性质绝对不变吗? [提示] 不是,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状态,某一 理化性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自主检测 1.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的调节也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 C.发烧时厌食是因体温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能通过调节,增加代谢产热而升 高体温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 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
三、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动态变化: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_________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使各个器官、系统协 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
第一单元
第一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情考点探究 课前基础回扣 课堂考点突破
解题技巧警示 课后强化作业
考情考点探究
考纲考情
考纲要求
三年考情
稳态的生 理意义Ⅱ
2013上海、海南, 2012江苏、海南,
2011江苏
点击真题 1.(2013·上海卷,15)图中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
交换,X和Y分别可代表( )
2.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调节网络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的。当外界环境的 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________出现障碍时,内环境 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答案 一、1.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内环境) 细胞内液 体液 2.血浆 组织液
7.血糖调节失调的检测与探究 8.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与实验探究 9.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及实验探究 10.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类型 11.利用免疫知识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因 1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 13.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上 的应用 14.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