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元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一、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
元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后来,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的南北。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学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二、元代文学的特点1. 融合:元代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在元代文学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和汉族的文学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创作出了很多融合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特点的作品。
2. 戏剧:元代的戏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戏剧主要有元曲和皮影戏两种形式。
元曲以剧情曲折、音乐优美、表演生动而著称,其表演形式也对后世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皮影戏则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享有盛誉。
3. 小说:元代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元代小说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多种多样。
元代小说主要有民间故事、宫廷传奇、史话等,这些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元曲:《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爱情传奇戏剧,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音乐和舞蹈的艺术魅力。
《西厢记》在元代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戏曲文学的珍品。
2. 皮影戏:元代的皮影戏以艺术手法和表演形式独特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打白骨精》是元代著名的皮影戏剧,它以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皮影和声乐等多种手段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神怪传奇故事。
3. 小说:元代的小说作品丰富多彩,包括《聊斋志异》、《水浒传》等。
《聊斋志异》是元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它以神怪、鬼怪为题材,富有超自然的想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元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写义士抗暴的故事为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元代文学的影响元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文学笔记整理
元代文学(绪论)一,起止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元朝被朱元璋推翻(1368)止,其间约134年。
二,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由抒情文学为主体转入为叙事文学为主体,审美视角由贵族阶层转向普通的市民大众。
第一节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一、元朝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主,联合各族上层统一全国强大的封建王朝。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宋代遗留的南北两个政权的隔离局面,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元史》卷58《地理志》“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近辽左,南越海表”,疆域超过了唐代。
统一增强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2、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元朝成为当时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声誉远及欧亚非三洲。
忽必烈时,严禁权豪势要扰民圈地,并且把荒地分给无田的农户,蠲免赋税,兴修水利。
这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城乡手工业、商业在停滞一段时间以后,在统一提供自由安全贸易的大背景下,也走向了繁荣的道路。
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有史学家认为:“元代的商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发展程度是超过前代的。
”(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地位的每一次提高,都标志着那个时代思想的相对解放)许多城市的规模也超出了前代,大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
“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居民多达四、五十万。
而当时的杭州,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
据马可-波罗记载:“这座城市的庄严与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
”二、元朝存在的社会问题(大本史四2030)1、蒙古贵族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
P187-1882、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成为元代的痼疾。
三、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1、元朝轻视学术文化,知识分子地位空前低下。
20312、思想领域多元并存,礼教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与政治上的高压和歧视不同,元代统治者在思想领域相对开放,在儒学受重视的同时,来自不同民族的民众可以自由地有自己的信仰。
元代文学诸论知识点罗列
元代文学诸论知识点罗列一、元朝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零六年至一二三四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国,蒙古王朝灭金、统一中国北方。
第二阶段,一二三四年至一二七六年,蒙古统治中国北方的时期:由灭金再到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第三阶段,一二七六至一三六八年,蒙古统治整个中国:由灭南宋至明王朝的建立。
元代文学主要指的是后两个阶段的130多年间,包括各民族人士用汉语从事的文学创作。
二、元代的社会与文学民族压迫与融合(一方面,汉族受到外族的压迫,一方面外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合流),都市的繁荣,培养出思想活跃的文学。
三、民族压迫与融合在元朝,人被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蒙古人第二等级为色目人,西夏人西北各族,各种西域的商人第三等级为汉人,长江以北原来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女真人等第四等级为南人,原南宋的汉人四、由于民族的压迫,所造就了读书人的不幸1元朝建立后近八十年中,几乎停止科举考试。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才重新恢复了科举考试。
三年一次,但50年中只考了7次2儒生地位下降,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
3结识并认同了同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即杂剧演员),组成了书会——书会里的文人便被称为“书会才人”五、叙事文学尽管在民族矛盾上没有化解,但是在叙事文学上仍然兴盛,逐渐让叙事文学成为主流。
叙事文学的兴盛的原因:1话本小说的兴盛2戏剧的繁荣3戏剧的演出和体制4北方戏剧圈5南方戏剧圈六、元代文学常态1元杂剧的兴盛,作品(存目):600余种;作品(有剧本流传): 162种2元散曲的繁荣,别集流传:张养浩、乔吉、张可久、汤式隋树森《全元散曲》: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
3诗文创作丰富,《全元文》:作者3200余人,作品35000多篇,字数2800万左右。
《全元诗》中收录的诗人有4000多个,收集的诗约12万首。
为何繁荣;叙事文学杂剧引领元代文学发展,抒情文学诗词文退居二线。
古代文学史—元代重点总结资料讲解
古代文学史—元代重点总结元代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1、(填空)说话:就是口传故事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声)话本:说话人的底本2、现存小说话本:《熊龙峰小说四种》、《京本通俗小说》3、(填空)小说话本的特征: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秀秀:是宋代小说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4、(填空)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5、(填空)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是宋元时代仅存的说经话本。
王国维“其称诗话,非唐、宋士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得此名。
”6、诸宫调(名解)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叙事性的讲唱诗,是宋元民间艺人创造出来的。
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多用宫调串接而成,其中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由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现存的诸宫调作品: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诸宫调对杂剧的影响:杂剧和诸宫调同属于说唱形式的作品。
诸宫调对杂剧的产生影响很大。
诸宫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歌唱性很强;二是讲唱者常常跳出跳进,模拟故事中的各种人物进行各种表演,这就为杂剧以诗化的戏剧语言、以演唱为形式的表演的诞生作好了准备。
7、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对婚恋故事的超越——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男女私情作为礼教对立面加以铺叙的崔莺莺故事①元稹《会真记》②王西厢③董西厢第二章关汉卿1、《单刀会》---呼唤英豪《西蜀梦》---英雄死了谁救苍生《救风尘》---主人公:周舍、宋引章、赵盼儿。
故事情节P216 《望江亭》---主人公:杨衙内、谭记儿、白士中。
故事情节P2172、《窦娥冤》一、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二、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1)、人物形象窦娥——礼教的信奉者、制度的顺民。
——恶势力的反抗者、对不公的命运永不屈服。
(2)、戏剧冲突在悲剧性冲突的高潮到来之前,先展开讨债人与借债人之间、救命的人与被救的人之间的两组冲突——即蔡婆婆与赛卢医,蔡婆婆与张驴儿父子之间的冲突。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元代
元代诗文第一节元代诗文概况诗坛以宗唐为主导倾向,努力学习唐人的浑融流丽、体式端雅,力矫宋诗的瘦硬生涩之弊。
但在实际创作中他们的学唐多止于形貌,且多取平和淡远、温润流丽一类;后期多学中晚唐秾丽奇诡之体,成就有限,艺术独创性尤其不足。
散文在前期倾向于宗唐,主要师法韩愈,颇有雄刚深邃之风;亦师法宋文,文风趋于平易流畅。
在元代诗文领域中,最突出的倾向是理学与文章合一。
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为“雅正”的文学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
元代诗文的发展过程:1.前期蒙古王朝入主中原到统一全中国稍后的一段时间(13世纪后半叶)。
2.中期成宗、仁宗诸朝(14世纪前40年)。
3.后期顺帝xx,元代最后的二十多年。
第二节元代前期的诗歌该时期南北诗风交错、融合,呈现出多样化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1.由xx元者方回诗作往往表达出低徊沉重的心情。
在艺术上,大力发挥江西派的创作特点,在诗眼、句法上深致工夫,其诗以意象生新、境界老成为主要特征。
戴表元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下层人民饱受徭役、战乱之苦的悲惨遭遇。
诗风清新明秀,句律流畅,但仍残留南宋江湖诗风的影响。
2.元初开国功臣耶律楚材多在诗中描写奇瑰壮丽的西域风光,如动荡开阖、气象万千。
七律流畅沉稳,风骨遒健。
但应酬之作过多,往往流于率易,缺乏锤炼。
3.理学家刘因七古气势磅礴,雄奇峭丽,颇有韩愈诗风的余韵;七律意境高远,沉郁雄浑,深得元好问诗的风致。
其创作开创了元代理学家诗文创作的先河。
第三节元代中期的诗歌“雅正”思潮该诗学观念崇尚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题材以歌咏升平为主导。
这在当时得到许多诗人的认同,并被看作元代中期诗歌兴盛的标志。
其实,这种观念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
在追求“雅正”的支配下,此期的诗歌消解了对社会、政治的批判功能,也削弱了抒发真情实感的抒情功能。
元诗四大家是指元代中期的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诗作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和赠答酬唱、题咏书画,艺术上也比较相近,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
元代文学笔记
元代文学元代文学概说一、几个时间节点1、1206年,成吉思汗创立蒙古帝国。
2、1234年,窝阔台灭金。
3、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4、1279年,元灭南宋。
5、1368年,元朝灭亡。
元朝时间:90年左右,短命的朝代。
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1234—1368,约130多年二、元代社会简况1、疆域辽阔。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横跨亚欧,国力强盛;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2、经济繁荣。
忽必烈恢复农业、重视手工业,交通发达(漕运、海运)、商业发展,都市繁荣(大都、杭州、泉州、温州),市民阶层扩大。
3、政治特征。
民族压迫:将国民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级歧视、压迫、不平等;阶级压迫: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剥削:地租、高利贷、赋税,吏治腐败、贪赃枉法、社会混乱。
民族情绪、反抗意识强烈。
4、思想文化特征。
提倡各种宗教:佛、道、回、基督;儒学、理学削弱。
儒学失去精神统治地位。
科举长期废止(1315年恢复),知识分子失去仕进机会,沦落社会底层。
促进俗文学发展。
三、元代文学形式1、元曲:杂剧、散曲。
杂剧:北曲流行区域北方大都一带;前期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纪君祥、康进之;后期作家郑光祖、乔吉。
元曲四大家:关、马、白、郑。
南戏流行南方,最初流行温州一带,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著名作家:高明(《琵琶记》)散曲: 元代出现的新诗体。
分小令、套数两类。
小令:单支曲;套数: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组曲。
散曲前期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养浩散曲后期作家:张可久、乔吉、睢景臣。
2、元代诗词文总体走向衰落诗:宗唐,受宋诗影响。
作家前期:刘因、卢挚、赵孟頫;后期:萨都剌、杨维桢、王冕。
词:宗宋词。
宗苏轼、辛弃疾;宗周邦彦、姜夔。
前者:刘因、萨都剌;后者张翥。
散文:以唐宋韩愈、欧阳修为学习对象。
代表作家:姚燧、虞集。
四、元杂剧的渊源、形式和体制(一)元杂剧的历史渊源和形式上古:巫与优的表演,已具备戏曲的雏形。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元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元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元代文学常识大全导语:统观元代文学,传统的诗词虽然也产生了一些优秀或较好的作品,但整个说来,成就不高。
而戏曲出现了伟大作家和许多优秀或比较优秀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元代的文学常识,欢迎阅读!一、元代文学代表一、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二、王实甫,主要作品有《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三、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二、元代文学常识赏析元代的历史不长,自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王朝改国号为大元算起,至1367年元亡,只有96年。
自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到元亡,则为133年。
和前代文学相比,元代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在戏曲方面,后人常把“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
诗、词、散文等文学样式则相对衰微。
元代文学中新产生的一种体栽是戏曲。
戏曲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
由于散曲是在北方金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绝大多数是北曲。
散曲作家前期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卢挚、贯云石等,作风朴实,多本色语。
后期有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张养浩及刘时中等人,文字稍露才华而辞藻清丽。
杂剧最初流行在山西河北一带,今山西地区还保留金元时代的杂剧壁画和戏台。
元初发展到其他地区,元灭南宋后又流入杭州等地。
这个剧种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及诸宫调等前代戏剧、曲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剧本的科白部分承袭院本体制,曲辞的组合则主要受到诸宫调的启示,基本上是歌舞剧。
元代散文和小说,基本只是继承宋代创作的成就,很少创新。
元代文学 笔记整理
许多城市的规模也超出了前代,大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居民多达四、五十万。而当时的杭州,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据马可-波罗记载:“这座城市的庄严与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
二、 元朝存在的社会问题(大本史四2030)
1、蒙古贵族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P187-188
第二节 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
一、 叙事文学
1、 叙事文学兴盛的原因
在元代,传统的知识分子失去了进身之阶,这对于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们每每“沉抑下僚,志不得展”,而同时自尊的品格又不能让他们屈身于当权者,同时他们又不甘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因此 1
元代文学
(绪论)
一,起止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元朝被朱元璋推翻
(1368)止,其间约134年。
二,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由抒情文学为主体转入为叙事文学为主体,审美视角由
贵族阶层转向普通的市民大众。
第一节 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 元朝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主,联合各族上并且把荒地分给无田的农户,蠲免赋税,兴修水利。这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城乡手工业、商业在停滞一段时间以后,在统一提供自由安全贸易的大背景下,也走向了繁荣的道路。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有史学家认为:“元代的商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发展程度是超过前代的。”(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地位的每一次提高,都标志着那个时代思想的相对解放)
2、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成为元代的痼疾。
三、 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
1、元朝轻视学术文化,知识分子地位空前低下。2031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元明部分重点整理
元绪论:1.元代历史: 1271——1368 元代文学:1234——13682.元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①从元代文学开始,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取代传统的抒情性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②古代文学的审美情趣也因此发生了历史性的新变化,由“温柔敦厚”转向“自然酣畅”。
3.元代的叙事文学主要包括说话、戏曲、说唱等三种主要形式。
元代的抒情文学主要包括诗、词、散曲三种。
4.关于“说话”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代侯白的笑话集《启颜录》。
5.宋代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中,将宋代的“说话”分为四种:小说(以讲说爱情、鬼怪、公案传奇故事为主)、说经(以讲说佛经故事为主)、讲史(以讲说历史兴衰战争故事为主)、说合生(以即席指物为说解的一种滑稽技艺)。
6.现存主要的宋元话本代表作:小说话本:《西湖三塔记》、《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包龙图断冤》等。
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
讲经话本: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7.宋元话本的思想内容:(1)以爱情为题材,肯定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渴慕,并赞扬他们的坚贞。
(2)以公案为题材,揭露官员的腐败无能,同时也对百姓所受的苦难寄予同情。
(3)以历史兴衰为题材,借古喻今。
(4)揭露社会现实,表现女性对男女平等与个性自由的强烈要求。
8.盛行于金元时期的说唱形式是诸宫调,又叫“搊弹词”或“弦索”。
诸宫调的首创者是宋代的孔三传。
诸宫调是将多种宫调的曲牌连缀成一套来演说一个故事,中间往往插入说白,是有人物、有情节的长篇说唱。
现存宋元“诸宫调”文本,全本只有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残本是《刘知远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
9.元代戏曲形式包括杂剧和南戏两种。
戏曲创作和演出分为南北两个戏曲圈。
北方戏曲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南方戏曲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等,延及到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
古代文学 元代文学复习提纲
绪论一、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元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到统一的元王朝灭亡(1230—1368)。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三百多年来中国境内宋、辽、夏、金以及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
统一后元朝的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这种大一统的局面,扩大了国内各区经济相互调剂的范围,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元朝的制度基本上沿袭宋、金旧制,同时也保存了蒙古的某些旧制。
这是蒙古贵族统治集团为了适应中原地区的封建生产方式,相应地采用“汉法”治理中原的必然结果。
元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统治阶级统治全中国的王朝,对其他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现象。
在宋代形成的正统儒学的变种——理学,不仅在元代继续流行和发展,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官学。
元王朝统治者在思想上兼收并用,因而佛教和道教在元代也十分盛行。
特别是金朝新起的全真教,在此时影响尤大。
二、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元代文学以杂剧、散曲、南戏的成就最高,即后人与“唐诗”、“宋词”相并称的“元曲”。
文人的内心愤懑和人民的反抗情绪在元代形成强大的思想潮流,并构成元代文学主要的思想特征,在杂剧、散曲、南戏、诗、文、词等各种文学样式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在总体上以自然本色为主流,北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文而不晦,俗而不俚”,南戏“句句是本色语”,诗文“崇本质而去浮华”,词则“伉爽清疏,自成格调”。
元代文学显现出的自然朴素美,成为元、明、清时期文学的一股重要的审美思潮。
元杂剧作品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根据其题材,大致可以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等五类。
元杂剧的产生、完备和盛行,为我国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还在实际上争得了与传统文学样式——诗、词、文、赋——相颉颃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散曲的题材,主要有风情和隐逸两类,此外还有一些揭露现实和写景、咏史、抒怀之作。
语文考试必备元明清文学常识.doc
语文考试必备元明清文学常识
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提供了元明清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
(一)元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
2.王实甫,名德信。
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五本二十一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郑光祖,字德辉。
主要作品是《倩女离魂》。
3.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
元代文学常识
元代文学常识1、在宋代说话以故事题材划分分为四家,即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其中说经讲演佛禅道理;合生可能是即兴的滑稽伎艺;小说是脂粉灵怪、传奇公案;讲史又称平话,是讲述前代历史、兴废征战之事。
后两者都属于是有情节、有人物的叙事文学。
2、元代,我国戏剧艺术走向成熟。
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其剧本创作的成就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
3、元代杂剧和南戏的区别:这两个剧种的剧本虽然也都包括曲调、宾白、科(介)三个部分,但体制又有不同。
杂剧风行于大江南北。
1)体制上,它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演剧角色可以分为末、旦、净三类;题目在末尾;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
而全剧只能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正旦主唱的叫“旦本”,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2)音乐上,杂剧的唱腔是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乐曲和中原传统曲调结合而成。
乐器伴奏以弦乐的为主,曲调多高亢刚劲。
3)内容上,多为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等。
南戏流传于东南沿海。
1)体制上,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
曲辞的宫调也没有规定。
南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
题目在最前面。
篇幅长短自由,视剧情的需要而定。
歌唱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合唱、轮唱,形式灵活多样,不似杂剧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
2)音乐上,用南方方音(分平上去入四声)和南方曲调演唱。
南戏的曲调则是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音乐的融合。
南戏的乐器伴奏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曲调温柔婉转。
3)内容上,多为婚姻爱情和家庭纠纷的题材为主。
4、散曲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
它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文体。
它具有两点特性:一是语言方面,既需要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赋”的形式,加以铺陈、叙述。
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增加衬字。
明显的具有口语化、俚俗化,并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
第六编元代文学元朝民族等级表●等级名称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第三等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幻灯片4元代文学概况●元曲●有元一代的文学代表。
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幻灯片5●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传世之盛,汉以文,晋以字,唐以诗,宋以理学;元之可传独北乐府耳。
”●近代·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幻灯片6●关于元杂剧和散曲作家作品的数量:●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辑录,杂剧作家约200人,作品近600种。
据明代臧晋叔《元曲选》、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选辑,现存元杂剧作品162种。
●据今人隋树森辑录的《金元散曲》所载,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200多人,小令3800多首,套数400多套。
幻灯片7●南北方戏剧圈:●(一)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
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
剧作较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二)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
既流行南戏,又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
幻灯片8●元曲四大家:●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
元朝文化知识点总结
元朝文化知识点总结一、元朝文学元朝文学在诗歌、散文、戏曲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传统。
元朝时期的诗歌以元曲和元杂剧为代表,这两种戏剧形式在元朝时代达到了辉煌的发展。
元曲是元朝戏曲的代表作,它融合了汉唐诗歌、蒙古歌谣和波斯诗歌等多种元素。
元曲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内容上丰富多彩,包括爱情、战争、历史等题材,形式上也创新了丰富多样的曲调和唱腔。
元朝散文以《东京梦华录》为代表,这是元朝一位官员册夫所著的游记,以其真实记录的风貌,丝毫不带文人的华饰,具有写实主义的特点。
此外,元朝还有着一些优秀作家,如马致远、司马光、张可久等,他们的作品在元朝时期被广泛传播,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元朝艺术元朝艺术在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元朝时期的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其中著名的画家有黄公望、赵孟頫等,他们在绘画技法上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元朝时期,雕塑技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雕塑作品在艺术价值上都有着很高的地位。
元朝的建筑风格也是独具特色,元代的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蒙元风情,特别是元代修建的历史名园-颐和园,是中国园林的典范,宏伟壮丽。
三、元朝哲学元朝哲学主要表现在人文思想和儒家、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方面。
元朝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士人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追求的是人伦大义和社会和谐。
佛教在元朝时期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许多寺庙和佛教经典都在元朝时期达到了鼎盛,对后世佛教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教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元朝时期的一些道士如善本、马君始等,他们的道教思想对当时的文化建筑有一定的影响。
四、元朝宗教元朝时期,蒙古人信奉蒙古族的族群宗教,但元代政权采取的是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所以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这使得元朝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宗教交流最多的一个时期。
元朝时期,宗教文化在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当时的文化建筑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元朝文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传统和特点。
元代 文学常识
元代文学常识一、元散曲1.我国元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曲)。
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是一种(配上乐曲演唱的唱词),创作大略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著名的散曲家大多是杂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睢景臣、张养浩)等人。
后期散曲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等人。
3. 元代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马致远28字的写景小令[天净沙]《秋思》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在独特的画面中展示出独具的意缊,被誉为(“秋思之祖”)。
关汉卿多以深刻细腻的笔触写男女情爱和离愁别恨。
白朴的作品以抒情写景的小令尤为出色。
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诙谐的语言嘲弄了至高无上的皇帝。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借怀古为题,揭示出不论兴废存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这一深刻的见解。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5.元散曲作家按其创作风格可分(豪放与清丽)两派。
豪放为正宗,清丽为别体。
一般认为,元散曲前期以豪放为主,清丽为辅;后期以清丽为主,豪放为辅。
豪放派以(马致远)为代表,清丽派以(张可久)为代表。
二、元杂剧1.(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高峰。
它是以(曲辞)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
元杂剧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2.元代杂剧的发展大致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市)。
著名的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白朴、王实甫、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等。
元杂剧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一带。
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剧作家有(郑光祖、乔吉、秦简夫)等人。
3.关汉卿,号已斋叟,是(元杂剧的奠基人),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开拓者,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作品流传很广。
关汉卿写的悲剧血泪斑斑,写的喜剧诙谐辛辣,写的史剧激昂慷慨。
他尤其擅长描写妇女形象,同情她们在封建制度下的不幸遭遇,歌颂她们的不屈斗争。
(《窦娥冤》)是他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作品,也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元代文学史常识
元代文学史常识元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从公元一二七九年至一三六八年,元王朝统治中国约九十年。
元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不在传统诗文而在“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成就的光辉代表,它的形成和发展繁荣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元曲元曲:元代新形的一种韵文文体,是从曲辞角度而言的。
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文体,应分为散曲和剧曲两大类。
剧曲有宾白、曲文和科介,三者结合成杂剧,这是元代出现的新歌剧。
散曲是一种配乐的歌辞,没有宾白和科介,不是戏曲。
散曲散曲:元代在北方出现的新诗体。
与诗词一样,用于叙事、写景、抒情。
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
它是在民间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形式短小,通常以一支曲子(用一个曲牌)为一首,运用比较灵便自由。
套数又称散套、套曲、大令。
由属于同一宫调的多种曲牌连缀而成。
套数的成组普通有两个特点:一是必须有两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一般要有首有尾合成一套;二是全套无论长短,必须首尾一韵。
北曲北曲:宋元时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与“南曲”相对,大多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北方民间曲调,也吸收了部分金元曲调。
盛行于元代。
南曲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与“北曲相对”。
在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基础上发展而成。
盛行于元明。
杂剧杂剧:戏曲名词。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唐代已有“杂剧”,但表演方式不详;宋杂剧是一种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表演形式;元杂剧才是比较成熟的戏曲形式。
元杂剧以北曲演唱,以成套的北曲唱词配合宾白、科介和各种歌舞技艺表演来表现故事。
元杂剧以一宫调中的一套曲子为一折,通常每本杂剧为四折,必要时可在每本前或折与折间加“楔子”。
演员角色有末、旦、净等。
每剧规定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以正末主唱的剧称末本,以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南戏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元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元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高三是每位家长和孩子人生的转折,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高考,语文网为你整理高三语文元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1、元曲四大家①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
②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③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④马致远,名作有《汉宫秋》
2、十大悲剧(主要是前六部)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②纪君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⑤洪升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外还有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记》⑨李玉的《精忠谱》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3、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王实甫,字德信。
《西厢记》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幸福。
高三语文元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