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1)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1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1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对有理数乘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认识到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知识,实现自身价值。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计算物体面积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或小游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回顾已有知识: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为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中符号的判断方法,能够正确判断有理数乘法的符号。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七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吗?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吗?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吗?(新版)北师大版关于“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是否可以通过证明来确认这条法则呢?这个问题历来被老师们关注,有关专家对此也有各种看法,现将一篇文章转摘如下,供老师们参考(田载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第3期)。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包括“负负得正”一条,“两个负有理数相乘,结果(积)是一个正有理数,其绝对值等于相乘两数的绝对值的乘积.”例如,(-2)×(-3)=+6。

这条法则对刚学它的人来说,不是很容易理解,多数人是把它硬记下来的.记得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说过他学正负数时想不清这个法则的道理,就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说:“你记住就行了.”编写教材时,大家为说明这条法则的道理想了很多办法,有的教材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来说明,有的教材从运算律的角度进行说明,有的教材利用相反数的意义解释……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反映这条法则的道理不是很好讲.也有人考虑:是否可以通过证明来确认这条法则呢?教科书中哪种说法可以算是对它的证明呢?一种意见认为,“负负得正”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些实际背景对这一法则的证明.例如,考虑这样的问题:如果水位一直以每小时2厘米的速度下降,现在水位在水文标尺刻度的A处,3小时前水位在水文标尺的刻度在何处?为区分水位变化方向,我们规定水位上升为正,下降为负;显然3小时前水位在水文标尺刻度的A处上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2)×(-3)=+6.在许多情况下,都能找到类似这样的“负负得正”的原型,因此,“负负得正”可以认为是通过客观实践检验证明的.上面的意见中,以“实际事物的原型”替代“数学的证明”的做法是不妥的.数学中的证明不是个例的验证,数学不是物理、化学、生物那样的实验科学,它的命题具有一般性,不能依靠检验个别案例完成对一般结论的证明,而需要依据已有的结论(定义、公理和定理等)经合乎逻辑的推导来证明.这些客观事物中的原型,只有在人为地规定问题中有关量的正负意义之后,即经过数学化、抽象化之后,才具有了“负负得正”的意义,它们只能说明“负负得正”有实际背景,或作为应用“负负得正”法则的例子,而不能作为逻辑地推导这个法则的根据.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通过运算律来证明“负负得正”这一法则,具体推导过程如下:有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正正得正”,“正负得正”的乘法法则之后,由分配律,有(-1)×(-1)=(-1)×(1-2)=(-1)×1-(-1)×2=-1-(-2)=-1+2=1 .进而由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任何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例如,(-2)×(-3)=(-1)×2×(-1)×3=(-1)×(-1)×2×3 =[(-1)×(-1)]×(2×3)=1×6=6.于是,得出“负负得正”这一法则.笔者认为,上面的意见中在应用分配律时,用到了(-1)×(1-2)=(-1)×1-(-1)×2. (1)当确立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正正得正”,“正负得负”的乘法法则,而尚未确立“负负得正”这一法则时,这样做是缺乏根据的.在这时,我们可以确信(-1)×(2-1)=(-1)×2-(-1)×1.⑵这是因为⑵的左边为(-1)×(2-1)=(-1)×1=-1.⑵的右边为(-1)×2-(-1)×1=-2-(-1)=-2+1=-1.所以(2)的左边等于右边,即(2)成立.但是,我们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推出⑴成立,因为⑴的左边为(-1)×(1-2)=(-1)×(-1),而(-1)×(-1)的法则此时尚未成立,所以无法确定⑴的左边是否等于右边,即此时分配律等于(-1)×(1-2)是否适用尚且存疑。

2.7.1有理数的乘法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点拨训练习题PPT课件

2.7.1有理数的乘法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点拨训练习题PPT课件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B.负数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C.零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D.无法确定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6.如图,数轴上的 A,B,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 a,b,c.根 据图中各点的位置,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D )
18.一辆出租车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营运.一天上午,这辆车 一共连续送客 10 次,其中 4 次向东行驶,每次行驶 10 km;6 次向西行驶,每次行驶 7 km.问:
(1)该出租车连续送客 10 次后,停在离出发点的什么地方? 解:规定向东为正,则 10×4+(-7)×6=40+(-42)=-2(km). 所以该出租车停在出发点的西边 2 km 处.
2.(2019·温州)计算:(-3)×5 的结果是( A )
A.-15
B.15
C.-2
D.2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C )
A.-11×(-2)
B.0×(-2 019)
C.(-6)-(-4)
D.(-7)+18
4.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为负
C.一定不大于 0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7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见习题 2 A
3C
4C
答案显示
5B
6 D 7 A 8 -20;15 9 1;0;±1 10 A
11 D
12 B
13 C
14 D
15 见习题
16 见习题 17 见习题 18 见习题 19 见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生活情境,如购物、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引发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好奇心。
3.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有理数乘法是什么?有哪些规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有理数乘法的知识。
3.自主探究,培养能力: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这样的教学策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2.生对有理数乘法的好奇心。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疑问,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律,如正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正数乘负数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得出结论。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包括正数、负数、零的乘法规律,以及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为例,通过陈景润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与学科和课本内容紧密相关,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7.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7.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另外,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倾听他人的意见。这种合作学习的氛围让我很欣慰。但我也观察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足。在之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表达能力。
在课程结束时,我进行了总结回顾,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然而,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后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在讲解和举例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这个法则,但感觉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吸收。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类基础概念的教学,可能需要更多的重复和不同角度的解释。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乘法法则。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引导和监控。
(2)计算问题:在乘法计算过程中,注意符号的处理,如(-3) × (-2) = 6,而不是-6。
(3)实际问题:如小明位移问题,需先将问题抽象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再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掌握。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应采用直观演示、举例说明、练习巩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2.7 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2.7 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1 教材说明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7节“有理数的乘法〞2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也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形式可以写成乘法形式〞有较深刻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可以类比“有理数加法法则〞对乘法法则进行归纳总结;而本节课要为接下来的“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乘法〞做铺垫,所以对符号的处理尤为关键。

2 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探索与归纳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探索与归纳3 教学目标〔1〕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判断结果的正负〔2〕通过类比、找规律的方法,体会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3〕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4 教学设计环节1 类比发现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cm,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cm,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设计】通过水库这个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列出正数×负数的算式,初步感知符号对结果的影响。

环节2 探索规律【设计】一正一负两数相乘有实际情景作为载体,两个负数相乘的情景学生较难理解,从找规律的角度来解释学生更容易接受。

一正一负、两负相乘都可在规律中寻找答案,并能将与0相乘的情况也列出。

环节3 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设计】归纳法则,使学生对运算算理和方法固定化。

环节4 应用提升【设计】简单运用乘法法则,再次稳固符号对结果的影响;将倒数的概念扩大到有理数范围,能快速说出任意有理数的倒数;能进行2个以上有理数的计算,并能快速判断结果的正负。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计算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提高运算能力。
在有理数乘法新课呈现结束后,对乘法运算的规则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乘法运算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5.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能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7.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学生能够积极分享学习有理数乘法的体会和心得,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解题思路和创新能力。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指导和鼓励性的评语。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了解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5)5 × (2 + 3) - 2 × (5 - 2)
答案:
(1)4 - 2 × 3 = 4 - 6 = -2
(2)3 × (5 - 2) = 3 × 3 = 9
(3)2 × 2 × 2 = 8
(4)-3 × 4 + 2 × 3 = -12 + 6 = -6
(5)5 × (2 + 3) - 2 × (5 - 2) = 5 × 5 - 2 × 3 = 25 - 6 = 19
(3)-6 ÷ 3 × 2
(4)12 ÷ 3 × (-2)
(5)-8 ÷ 4 × 3

2.7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7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方法,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同时,通过有趣的例题和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节课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有理数乘法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有理数乘法例子,如购物时打折计算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有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简短介绍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平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以及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案例。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上的相关教学视频和练习题,以及数学运算软件和工具,如GeoGebra等。
4.教学手段:通过PPT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讲解和练习,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用数学运算软件和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有理数乘法的特性和重要性。他们应该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案例,理解有理数乘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能够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最后,学生应该能够通过撰写课后作业,巩固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学习效果。他们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有理数乘法的短文或报告,展示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
此外,我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会在课后与同事交流和分享经验,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也会考虑使用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如数学运算软件和在线教学平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7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体会和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除法,对负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处理有理数乘法时,可能会受到正负数乘法规律的干扰,对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和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发现和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规律,能够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乘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有理数乘法的PPT,包括实例、习题和教学环节。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利用PPT展示实例: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8元,因为打折,小明用了6.4元买到了这本书。

请同学们思考,小明买了这本书的几折?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乘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让学生跟随PPT一起朗读。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同号相乘,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教案与反思

2.7 有理数的乘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会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1.小学我们学过了数的乘法的意义,比如说2×3,6×23,……,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2.计算下列各题:(1)5×6;(2)3×16;(3)32×13;(4)2×234;(5)2×0;(6)0×27.引入负数之后呢,有理数的乘法应该怎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计算:(1)5×(-9); (2)(-5)×(-9);(3)(-6)×(-9); (4)(-6)×0;(5)(-13)×14.解析:(1)(5)小题是异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2)(3)小题是同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4)小题是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解:(1)5×(-9)=-(5×9)=-45;(2)(-5)×(-9)=5×9=45;(3)(-6)×(-9)=6×9=54;(4)(-6)×0=0;(5)(-13)×14=-(13×14)=-112.方法总结:两数相乘,积的符号由两个乘数的符号决定: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乘以0,结果为0.探究点二:求一个数的倒数【类型一】直接求某一个数的倒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2.7《有理数的乘法》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2.7《有理数的乘法》知识点精讲

识点总结有理数的乘法知识点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知识点2: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由于a×1/a(a≠0) ,所以当a是不为0的有理数时,a的倒数是1/a。

若a、b互为倒数,则ab=1。

知识点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知识点4: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分配律:a(b+c)=ab+ac。

复习要点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件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件

例2 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
6,求
a
m
b
-cd+|m|的值.
解:由题意得a+b=0,cd=1,|m|=6.
∴原式=0-1+6=5;
ab m

-cd+|m|的值为5.
1. 若 ab>0,则必有 ( D )
A. a>0,b>0 B. a<0,b<0 C. a>0,b<0 D. a>0,b>0或a<0,b<0
解:(1)原式 (3 5 9 1 ) 27 .
654
8
(2)原式 5 6 4 1 6. 54
(+2)×(+3)= 6 (-2)×(-3)= 6
同号两数相乘
(+2)×(-3)= - 6 异号两数相乘
(-2)×(+3)= - 6
0 × 5= (0 -5)× 0 = 0
一数与0相乘
你能从中发现规律吗?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 −(4×5)
=+(5×7)
=−20 ;
(3)(
3 8
)
(
8 3
);
(3 8) 83
=1 ;
=35;
(4) (3)( 1 ); 3
= +(3× 1 ) 3
=1 .
观察(3)、(4)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2.倒数
我们把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称为互为倒数, 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1)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2)分数的倒数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与分母颠倒位置; (3)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0没有倒数.

2.7.1有理数的乘法(一)说课稿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7.1有理数的乘法(一)说课稿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7.1 有理数的乘法(一)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与特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板书、教学示例、黑板、彩色粉笔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黑板上的题目“已知 (-2)×(-3) 的结果是多少?”来导入本节课的话题。

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然后引导他们分析负数相乘的特点。

2. 新课讲解(15分钟)首先,给出两个正数相乘的情况,例如3×5,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概念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

然后,给出两个负数相乘的情况,例如 (-2)×(-3),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计算并解释结果。

接下来,引入有理数相乘的规则和特性。

规则1:正数与正数相乘得到正数,即正× 正 = 正;规则2:负数与负数相乘得到正数,即负× 负 = 正;规则3:正数与负数相乘得到负数,即正×负 = 负;规则4:负数与正数相乘得到负数,即负× 正 = 负。

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规则,并与实际生活情境进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的乘法。

3. 拓展探究(15分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乘法。

在黑板上写出以下乘法表达式,让学生用加法的概念进行计算: 1. 3 × (-2); 2. (-4) × (-6); 3. (-5) × 2; 4. (-3) × 7。

通过学生的计算和解释,引导他们找出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加深对有理数乘法规则的理解。

4. 讲解归纳总结(10分钟)回顾学生的探究过程,根据学生的表现,帮助他们归纳总结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并对规则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解释。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有理数乘法运算规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7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7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的乘法〔 1〕教课方案课题教课目标要点难点剖析及突破措2.7 有理数的乘法课时1课型新讲课〔1〕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认识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根基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察看、剖析、归纳及运算能力;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要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那么.打破举措:分层次教课,解说、练习相联合。

施教具准备2.7 有理数的乘法〔 1〕板书法那么: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设计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教课过程上课时间:〔包含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教课、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第一环节: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动内容:〔1〕察看教科书给出的图片,剖析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明确是什么,所求是什么,让学生议论思虑如何解答.〔2〕假如用正号表示水位上涨,用负号表示水位降落,议论四天后,甲水库水位的变化量的表示法和乙水库水位变化量的表示法.活动目的:培育学生从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中获守信息的能力,感觉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从第二种算法中获得算式3+3+3+3=3×4=12〔厘米〕;〔-3〕+〔-3〕+〔-3〕+〔-3〕=〔-3〕×4=-12〔厘米〕进而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活动本卷须知:在以上活动〔1〕中可获得“甲水库的水位总变化量是上涨12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总变化量是降落12厘米. 〞关于这个算法和结论学生是没有疑义的,但对活动〔2〕中获得“乙水库水位每日降落3厘米,记作-3厘米,4天后水位变化总量为〔-3〕 +〔-3〕+〔-3〕+〔-3〕=〔-3〕×4=- 12厘米,〞的意义是“水位上涨-12厘米〞会产生疑义,教师应不失机机地复习负数的相关知识,解说“水位上涨-12厘米〞与“水位降落12厘米〞是等价的.第二环节:研究猜想,发现结论活动内容:〔1〕由课题引入中知道:4个-3相加等于-12,能够写成算式〔-3×4〕=-12,那么以下一组算式的结果应当如何计算?请同学们思虑:〔-3〕×3=_____;〔-3〕×2=_____;〔-3〕×1=_____;〔-3〕×0=_____.〔2〕当同学们写出结果并说明道理时,让学生经过察看这组算式等号两边的特色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而后再出示一组算式猜想其积的结果:〔-3〕×〔-1〕=_____;〔-3〕×〔-2〕=_____;〔-3〕×〔-3〕=_____;〔-3〕×〔-4〕=_____.活动目的:以算式求解和研究问题的形式指引学生逐渐深入的察看思虑,从负数与非负数相乘的一组算式中发现规律后,猜想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积是多少,经过对两组算式的察看,归纳,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并用语言表述之,以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猜想能力,抽象能力和表述能力.活动本卷须知:〔1〕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学生经过察看思虑,亲自经历感觉乘法法那么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沟通中相互增补,完美结论. 但在实质过程中,学生对结论的表述有困难,或许表达不正确,不全面,关于这些问题,教师绝不可以求全责怪,而应谆谆教导,趁势指引,帮助学生尽可能精练正确的表述,也不要担忧时间缺少而取代学生直接表述法那么.〔2〕展现两组算式时,注意板书艺术,把算式竖排,并对齐书写,这样易于学生察看特色,发现规律 .第三环节:考证明确结论活动内容:针对上一环节研究发现的有理数乘法法那么: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零. 进行考证活动,出示一组算式由学生达成 .4×〔-4〕=_____;4×〔-3〕=_____;4×〔-2〕=_____;4×〔-1〕=_____;(- 4〕×0=_____ ;(- 4〕×1=_____ ;(- 4〕×2=_____ ;(- 4〕×〔-1〕=_____ ;(- 4〕×〔-2〕=_____ .活动目的: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由于它是合情推理的必需环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特例归纳获得的结论不必定合适一般状况,因此要加以考证和证明它的正确性. 同时,考证的过程自己就是对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练习和熟习过程.活动的本卷须知:〔1〕教科书中没有这个环节的要求,但在教课中应当设计这个环节,的确让学生体验经历考证过程.〔2〕本环节的要点是考证乘法法那么的正确性而不是运用乘法法那么计算. 因此在考证过程中,既要用乘法法那么计算,又要加法法那么计算,真实表达考证的作用和过程.〔3〕在用乘法法那么计算时,要注意其运算步骤与加法运算同样,都是先确立结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 此外还应注意:法那么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乘而言的,〞不可以够运用到加法运算中去.第四环节:运用牢固,练习提升活动内容:〔1〕教科书第75页例1.计算:⑴〔-4〕×5;⑵〔5-〕×〔-7〕;⑶〔- 3÷ 8〕×〔- 8÷ 3〕;⑷〔-3〕×〔-1÷ 3〕;〔2〕教科书第75页例2. 计算:⑴〔-4〕×5×〔-0. 25〕;⑵〔-3÷ 5〕×〔-5÷ 6〕×〔-2〕;〔3〕教科书第76页“议一议〞: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零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是多少?〔4〕教科书第52 页“随堂练习〞. 计算:⑴〔- 8〕× 21÷4;⑵ 4÷ 5×〔-25÷6〕×〔-7÷ 10〕;⑶ 2÷ 3×〔- 5÷4〕;⑷〔-24÷ 13〕×〔-16÷ 7〕× 0× 4÷ 3;⑸ 5÷ 4×〔- 1.2 〕×〔- 1÷ 9〕;⑹〔-3÷ 7〕×〔-1÷ 2〕×〔-8÷ 15〕.活动目的:对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牢固和运用,练习和提升.活动的本卷须知:〔1〕例题解说板书时,要注意格式归范,一开始对每一步运算应注明原因,运算娴熟后,可不要求书写每一步的原因;〔2〕在计算完例1的⑶⑷小题后,引出有理数的互为倒数的观点的同时,要注意复习互为相反数的观点,防备产生混杂错误,并注意本节课不议论如何求倒数的问题;〔3〕例2讲解以后,要启迪学生达成"议一议"的内容,鼓舞学生经过对例2的运算结果察看剖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设置以下一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后察看发现规律,而不该取代学生达成这个任务〔-1〕×2×3×4=_____;〔-1〕×〔-2〕×3×4=_____〔-1〕×〔-2〕×〔-3〕×4=_____;〔-1〕×〔-2〕×〔-3〕×〔-4〕=_____;〔-1〕×〔-2〕×〔-3〕×〔-4〕×0=_____.经过对以上算式的计算和察看,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 只需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 自然这段语言,不需要让学习背诵,只需理解会用即可.第五环节:讲堂小结活动内容:用发问的方式由学生达成讲堂小结. 如“本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或“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如何表达?〞或“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研究采纳了什么方法?〞等等.活动目的: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参加意识. 鼓舞学生展现自我.活动的本卷须知:学生小结时,可能会有语言表达阻碍或表达不流利,但只需不影响运算的正确性,那么不用重申正确记忆,而应鼓舞学生勇敢讲话,同时教师可用正确的语言合时的加以复述第六环节:部署作业活动内容:教科书第53 页,知识技术1、2;问题解决1;联系扩广1.活动目的:复习牢固检测本节知识,训练运算技术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的本卷须知;对知识技术1的计算,应要修业生对每一步的原因要写出来,以牢固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此后的计算可省去原因.教课后记学生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7.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7.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2.7.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形象地理解有理数乘法,会进行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研究:自学教材p49-51,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小结本节课知识点。

创设情境议一议(-3)×4=-12 (-3)×3=_____;(-3)×2=_____;(-3)×1=_____;(-3)×0=_____.当同学们写出结果并说明道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这组算式等号两边的特点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然后再出示一组算式猜想其积的结果:(-3)×(-1)=______;(-3)×(-2)=______;(-3)×(-3)=______;(-3)×(-4)=______.正数乘正数积为______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______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______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_____数。

结论:这样有理数乘法怎么乘呢?(二)课中展示:例题解析计算 (1)()5)10(-⨯- (2)41158⨯- (3) 06⨯-(4)⎪⎭⎫⎝⎛-⨯-313(5)⎪⎭⎫⎝⎛-⨯⨯-3102.1)34(分析: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带分数相乘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乘时,要统一成分数或小数。

在第(4)题的基础上,给出倒数的概念: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学会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方法与技巧。

2、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符号变化的理解及积的符号的确定;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上我们学校上星期成功兴办的体育节吗(出示幻灯图片)在开幕式上,每个班级都接受了检阅,展示了一中的风彩!如果每班平均有30人接受检阅,全校共有40个班级,那么共有多少学生接受了检阅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算式)如果我将这个算式中一个因数改变符号,让学生猜一猜结果。

(教师在将这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刚才同学说的得数对不对呢,其理由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一起探索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教师板书)二)提出问题出示自学指导:1、阅读教材P60 ,分析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是什么,所求是什么,讨论思考如何解答?2、小组探索交流:你是如何得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的?并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法则3 、组内小组成员互相出题目,验证你的结论。

4、自学例题,总结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步骤、方法与技巧。

理解倒数的概念,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知识作以区别。

三)解决问题1、通过自学,汇报学习效果&z=&tn=baiduimagedetail&word=%D3%D0%C0%ED%CA%FD%B3%CB%B7%A8%CB%AE%BF%E2%C9%CF%C 9%FD%CF%C2%BD%B5%CD%BC%C6%AC&in=4663&cl=2&lm=-1&pn=9&rn=1&di=365&ln=1988&fr=&fm =hao123&fmq=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 &objURLhttp%3A%2F%&fromURLhttp%3A%2F%&W264&H168(1)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讨论四天后,甲水库水位的变化量的表示法和乙水库水位变化量的表示法.解答:3+3+3+3=3×4=12(厘米);(-3)+(-3)+(-3)+(-3)=(-3)×4=-12(厘米)注意:在以上活动中可得到“甲水库的水位总变化量是上升12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总变化量是下降12厘米.”对于这个算法和结论学生是没有疑义的,但对活动(2)中得到“乙水库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记作-3厘米,4天后水位变化总量为(-3)+(-3)+(-3)+(-3)=(-3)×4=—12厘米,”的意义是“水位上升-12厘米”会产生疑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复习负数的有关知识,解释“水位上升-12厘米”与“水位下降12厘米”是等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______;(2)1+(-6)=_______;
(3)(-1)×6=________;(4)(-1)+6=______;
(5)(-1)×(-6)=______;(6)(-1)+(-6)=_____;
(9)|-7|×|-3|=_______;(10)(-7)×(-3)=______.
(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五)课堂小结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减轻负担
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注意符号的确定
探索猜想,发现结论
注意负号的含义
验证明确结论
学生先自己总结,教师重点强调。
“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做题时注意事项:先定符号后定值.
先判断符号,再
求绝对值
逆向思维:训练符号问题
加大巩固的力度
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教学方法与媒体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讲授法、引导发现法等
教学过程
复备及设计意图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_0;
(3)如果a>0时,那么a ____________2a;
(4)如果a<0时,那么a __________2a.
八、板书设计
§2.8有理数的乘法(1)
(一)知识回顾(二)观察发现
(三)例题解析例1、例2
课题
2.8有理数的乘法(1)
课型
新课
课标与教材
1.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则的运用。会计算简单的加减法,进一步学习掌握乘法的法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4) 13×(-11);(5)(-25)×16;(6)(-10)×(-16).
2.计算:
(1)2.9×(-0.4);(2)-30.5×0.2;(3)0.72×(-1.25);
(4)100×(-0.001);(5)-4.8×(-1.25);(6)-4.5×(-0.32).
3.计算:
4.填空(用“>”或“<”号连接):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3.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课时的不足,但绝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更需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
例2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
(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
(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
①a=3,t=2;②a=-3,t=2;
②a=3,t=-2;④a=-3,t=-2;
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
解:3×2=6(厘米)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问题1和2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5.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1)4x=-16;(2)-3x=18;(3)-9x=-36;(4)-5x=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七、练习设计
1.计算:
(1)(-16)×15;(2)(-9)×(-14);(3)(-36)×(-1);
教后反思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本节的问题情境是教科书提供的.我们可以采用其他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例如利用数轴引入,或利用飞机的上升和下降引入,或利用收入和支出引入,总之,根据自己的学生所熟悉的问题,选择一种情境引入都可以.
2.相信学生的探索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学生探索,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具有能力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不需要教师代替,也不能代替.
课堂练习
1.口答:
(1)6×(-9);(2)(-6)×(-9);(3)(-6)×9;(4)(-6)×1;
(5)(-6)×(-1);(6) 6×(-1);(7)(-6)×0;(8)0×(-6);
2.口答:
(1)1×(-5);(2)(-1)×(-5);(3)+(-5);
(4)-(-5);(5)1×a;(6)(-1)×a.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
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3.当a,b是下列各数值时,填写空格中计算的积与和:
4.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