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1、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2、无膜结构有:核糖体、中心体

3、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4、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5、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6、高等的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叶绿体、液泡、细胞壁(不是细胞器)

7、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中心体

8、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含有D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10、含有R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

11、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内质网

12、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线粒体

13、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14、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15、最大的细胞器:细胞核

16、能产生水(代谢水)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17、能产生ATP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

18、DNA复制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和RNA)、细胞核

19、有碱基配对行为的结构: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细胞核(DNA的复制以及转录)、核糖体(有翻译的过程)

20、与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结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或多肽链)、内质网(加工:折叠、组装、加工糖基团等形成空间结构;运输通道)、高尔基体(再加工:对蛋白质修饰加工、分类包装以供运输)、细胞膜(分泌蛋白的胞吐过程)、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的能量供应)

2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合成肽链)(初步加工、运输) (进一步加工、分泌) (胞吐作用)

线粒体提供能量(ATP)

22、可用于区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①、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错,如植物根尖等非绿色结构的细胞例外)

23、中心体:①、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错,低等植物细胞例外)

②、动物细胞一定含有中心体(对,据学生现有知识)液泡:①、有液泡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对,低等动物细胞例外)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液泡(错,根尖生长点等处的细胞例外)

细胞壁:①、有细胞壁的一定是植物细胞(错,细菌、真菌等细胞例外)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细胞壁(对,据学生现有知识)

24、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②、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叶绿体③、蛋白质合成与加工的车间,运输蛋白质的通道:内质网④、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⑤、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与细胞分泌物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⑥、调节内环境、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坚挺:液泡⑦、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⑧、物质转运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各种细胞器地结构和功能

考点名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名称线粒体叶绿体 形态短棒状、圆球状椭球形、球形 分布动植物细胞植物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 成分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少量DNA、RNA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少量DNA、RNA和光合色素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 力车间”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 量转换站” 相同 点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含有少量DNA和RNA;③具有能量转换功能;④有液态的基质 2.单层膜结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和溶酶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分 布 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 形 态 网状囊状泡状囊状 功能蛋白质合成 和加 工以及脂质 合成 的“车间” ①动物: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 加工、分类和包装;②植物:与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①调节细胞内 的环 境;②使植物 细胞 保持坚挺 ①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器;②吞噬并杀死入侵的 病毒或病菌 3.无膜结构细胞器一一核糖体和中心体 核糖体中心体 分布①附着在内质网上或核外膜;②游离存细胞质基质 中;③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中也有少量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 胞 结构 组成 蛋白质、RNA、酶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 功能①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②游离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形成纺锤体,

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 易错点拨: 1、在动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2、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 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3、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 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4、在动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的细胞,没有中心体的 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5、辨析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项目高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细胞壁有有无 叶绿体部分有部分有无 中心体无有有 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幼嫩的植物细胞无液泡或有小液泡无 例下列哪种细胞器不能作为鉴定一个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还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A.核糖体B.叶绿体C.液泡D.中心体 思路点拨叶绿体、液泡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中,核糖体和线粒体则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答案A 知识拓展: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数量随细胞的新陈代谢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代谢旺盛的细胞 中它们的数量会因复制而增多;在代谢减弱的细胞中它们的数量会减少。其数量的增减与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2、各种细胞器并不是在每个细胞中都同时存在。 ①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或大液泡,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和 大液泡 ②并非所有动物细胞都有线粒体,如蛔虫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3、能进行光合作用(或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如蓝藻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但无叶绿体和线粒体。 例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扬所 B.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内科护理_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症等有 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建 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

高三生物 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 1.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叶绿体;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2.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3.有关膜结构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无膜结构:核糖体、中心体,其余为单层膜结构。 4.具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染色体) 5.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6.能形成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7.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载体合成)、线粒体(提供能量)。 8.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高尔基体(植物)、线粒体。 9.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 10.泪腺细胞分泌泪液,泪液中有溶菌酶,与此生理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1.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 12.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 (三)细胞增殖:(直核生物) 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无丝分裂: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过程:核的缢裂,接着是细胞的缢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錘体和染色体(形态)而得名。例蛙的红细胞。近年来发现动物的上皮组织,肌组织和肝细胞等,植物各器官的薄壁组织表皮,生长点和胚乳等,血胞中都发现有无丝分裂,细菌:二分裂。(不属无丝分裂)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特点 间期:染色体复制。a. 染色体数目不变;b. 出现染色单体;c. DNA数目加倍。 扩展:分裂间期又可分为G1、S、G2三个时期。 G1期:DNA复制前期,主要进行DNA蛋白质和酶的合成。 S期:DNA复制期。 G2期:DNA复制后期,为分裂期(M期)作准备,主要是RNA,微管蛋白和其它物质的合成。 分裂期: 前期:a. 染色质→染色体,b. 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c. 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期:a. 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中央, b.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a. 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b. 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a. 染色体→染色质,b.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c. 纺锤体消失, d. 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重点内容可按以下口诀记忆:

内科呼吸系统知识点

内科知识小常识 呼吸系统 1.上下呼吸道的分界线:环状软骨 2.气管在第四胸椎水平分为左右支气管,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的夹角比左侧陡。管径也大,因此气管插管,误吸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3.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可引起广泛的小支气管痉挛。 4.正常人肺泡的内表面积可达100m2.每天接触的空气高达15000L,与外界接触机会比其他任何器官都大。肺泡的上皮细胞包括1型细胞,2型细胞和巨噬细胞。1型细胞为扁平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其间的基底膜融合而成的无定形颗粒层组成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厚度仅为0.2-10um,有利于气体的弥散。2型肺泡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表面张力,防止其萎缩。。 5.疾病累及肺间质,最终会形成永久性的肺纤维化。 6.肺的血液供应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肺循环有高容量,低阻力,低压力的特点,缺氧能使小的肌性肺动脉收缩,形成肺动脉高压,是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要机制之一。 6.脏层胸膜无痛觉神经,胸部疼痛是由壁胸膜发生病变或受刺激引起。 7正常人潮气量为400-500ml,呼吸频率为12-18次每分。 8.呼吸系统感染病人,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有时可有中毒颗粒。 犬吠样:会厌,喉部疾患或异物

9咳嗽金属音调:纵膈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肺癌压迫气管嘶哑性:声带炎,喉炎,喉结核,喉癌和喉返神经麻痹脓性痰常常是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感染的可靠标志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咳嗽常于清晨和体位变动时加剧,且排痰量较多。 痰有恶臭味常见于厌氧菌感染。 铁锈色:肺炎球菌肺炎 红褐色或巧克力色:阿米巴肺脓肿 10.咳痰粉红色: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 砖红色胶冻样或带血液者:克雷白杆菌肺炎 灰黑色或暗灰色:肺尘埃沉着病或慢性支气管炎11.湿化疗法: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温度在35-37摄氏度,不能湿化过度。 12:胸部叩击: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13:机械吸痰: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大于3min。 14.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喉水肿,喉痉挛,气管异物,肿瘤或受压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 15:呼气性呼吸性困难:支气管哮喘,COPD等 痰中带血 16.咯血:少量咯血:<100ml每天 中等量咯血:100ml-500ml每天 大量咯血:>500ml每天,或1次>300ml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1、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2、无膜结构有:核糖体、中心体 3、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4、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5、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6、高等的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叶绿体、液泡、细胞壁(不是细胞器) 7、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中心体 8、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含有D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10、含有R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 11、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内质网 12、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线粒体 13、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14、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15、最大的细胞器:细胞核 16、能产生水(代谢水)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17、能产生ATP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 18、DNA复制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和RNA)、细胞核 19、有碱基配对行为的结构: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细胞核(DNA的复制以及转录)、核糖体(有翻译的过程) 20、与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结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或多肽链)、内质网(加工:折叠、组装、加工糖基团等形成空间结构;运输通道)、高尔基体(再加工:对蛋白质修饰加工、分类包装以供运输)、细胞膜(分泌蛋白的胞吐过程)、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的能量供应) 2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合成肽链)(初步加工、运输) (进一步加工、分泌) (胞吐作用) 线粒体提供能量(ATP) 22、可用于区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①、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错,如植物根尖等非绿色结构的细胞例外) 23、中心体:①、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错,低等植物细胞例外) ②、动物细胞一定含有中心体(对,据学生现有知识)液泡:①、有液泡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对,低等动物细胞例外)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液泡(错,根尖生长点等处的细胞例外) 细胞壁:①、有细胞壁的一定是植物细胞(错,细菌、真菌等细胞例外)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细胞壁(对,据学生现有知识)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详解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一)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______设计人:赵家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细胞质的概念、组成成分; 2. 了解细胞器的种类; 3. 掌握线粒体的分布、化学成分、结构及主要功能; 4. 掌握叶绿体结构、成分和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重、难点】 1.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环节】 复习: 1. 原生质分化为那几部分?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讲授新课】: 细胞质: 1. 定义: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2. 组成部分: 定 义:细胞中未分化的部分。 细胞质基质 组成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 酸、还有许多酶。 作 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正 常进行提供所需的物质和环境条件。 细 胞 器:是指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一些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一. 线粒体: 1. 分布: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有。 2. 形态: 光学显微镜:粒状、棒状; 电子显微镜: 外膜 内膜 量 说明:内、外膜在化学成分上有显著的差异,如蛋白质的含量、类脂的分布很不相 同 嵴增大了线粒体的内膜面积; 3. 主要成分: 1)含有少量的DNA 24. 分布: 广范地分布的细胞质中。 说明: 1) 在不同的细胞中,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多;线粒体最多的细胞是肝 脏的肝细胞,肝细胞是体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细胞。 2) 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代谢旺盛的部位,线粒体较多。如 精子的尾部线粒体数目多; 5. 作用: 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它为生命活动提供95%的能量, 因此人们把它称为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或“能量转换站” 说明: 1) 2) 由于线粒体内消耗O 2 ,产生CO 2 ,所以它是生物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氧气浓度最低的部位。 【练习】: 1、 在肾小管的细胞内发现了大量的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和对物质的复吸收作用属于下列那一种方式( ) A. 自由扩散 B. 主动运输 C. 内吞 D. 外排 2、 在成人的心肌细胞中明显比腹肌细胞中较多的细胞器是( ) 提示: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角度来考虑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二. 叶绿体: 1 分布:

完整版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整理归纳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 生物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如果要进行生命活动, 前提条件是保证细 胞的完整性。病毒无细胞结构,但也要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2. C 、H 、O N 在生物体内含量达 96.3%,其中C 是生物体核心元素, 0是活细胞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 3.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4. 无机盐对维持血浆正常浓度、 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非常重要。 哺乳动物血液 中CaT 含量过低会导致抽搐。Mg + 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卩£+ 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a.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b.动物细胞储能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则是淀粉 c.直接能源物质:ATP e.最终能源物质:光能 7. 植物细胞特有糖类:果糖、纤维素、麦芽糖、淀粉 动物细胞特有糖类:乳糖、糖元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糖类: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8. 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9.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 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 和一个羧基,并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R 基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10. 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形成肽键,见下图: H I H^—(f —COOH

11. 氨基:-NH2;羧基:-COOH 肽键:-CO-NH- 12. 不同的蛋白质差别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3. 假设有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条链,则: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 ; ②至少有n个氨基,n个羧基游离; ③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x总数-18 x(m-n) 14.核酸分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单体为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单 体)以及核糖核苷酸(RNA勺单体)。 第二章:细胞概述 1. 胡克第一次看到了细胞,但他看到的只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 2. 生物体的增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为 什么那么小的原因在于:a.细胞核能够控制的范围有限; b.细胞体积越小,则表 面积与体积之比就相对较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3. 根据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主要是细菌,如 蓝细菌(蓝藻)、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真核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霉菌、食用 菌、酵母菌)等。 4. 质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性。 5. 质膜最基本的结构是脂双层,也称为单位膜,主要是磷脂分子。质膜中还有膜蛋白, 也具有流动性。细胞识别、免疫等功能主要由糖蛋白完成。 6. 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可以随意进出细胞壁。 7. 叶绿体:双层膜,含少量DNA。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只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细胞中,如洋葱根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 &线粒体:需氧呼吸主要场所;含少量DNA。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9.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来源于核仁。 10. 中心体:无膜,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11. 液泡:单层膜。含有色素,使植物的花和果实有颜色。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 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3、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相关知识链接 1.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 呼吸作用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进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等。 3. 当受凉感冒时,常会引起鼻塞、流涕、吐痰、呼吸不通畅等症状。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和各器官的功能 鼻 咽 呼吸道 喉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气管 呼吸系统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1、教材41页资料分析——分析呼吸道的作用(难点)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如在气管和支气管中有“C ”形软骨,这样保证了气流通畅。 知识点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拓展:①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②咽位于喉的上方,与鼻腔相连,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也就是说咽既属于呼吸系统, 又属于消化系统。咽是食物和气体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 ③喉在颈前上部,既是呼吸的通 知识点二 呼吸道的作

(2)人体内的温度一般恒定在37.5℃左右,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定,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温度很低,寒冷的空气进入人体,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不良的刺激。 (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吸入鼻腔内的气体中的灰尘和细菌的进入;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湿润吸入的干燥空气,也可以黏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使空气变得清洁;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减少寒冷空气对气管和支气管以及肺的刺激。 (4)气管的下端分支形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肺、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在肺内形成树状的分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上有纤毛,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5)呼吸道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但是,有时吸入气体中的一些粉尘、病原微生物还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人体一些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常由吸入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病人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 (6)由于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不能做到完全的清洁,因此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需要戴口罩以减少灰尘的吸入。在一些存在的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还要佩戴防毒面具。 教材第42页“讨论”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 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以及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 作用。 2.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人体内的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 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3.呼吸道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环境中空气过于污浊, 经过呼吸道处理后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4.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 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

最新七级下册生物呼吸系统重要知识点培训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呼吸系统知识要点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完成右图)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它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和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肺(主要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内,左肺两叶,右肺三叶,组成单位是 肺泡。一分钟大约进行 16次有节奏的呼吸。 咽既是呼吸器官也是消化器官。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会厌软骨。声音是由喉部声带 振动产生的。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1)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 力相应减小,气体吸入;(右图) 2)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 力相应增大,气体排出。(左图) 口诀:(肋间肌和膈肌)肌缩,胸肺扩;压减,气吸入。 (肋间肌和膈肌)肌舒,胸肺缩;压增,气呼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 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 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 3、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 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进入 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1.与人体呼吸有关的肌肉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 2.气体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1、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 2、无膜结构有: 核糖体 、中心体 3、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有: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液泡、溶酶体 4、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5、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6、高等的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 叶绿体、 液泡、 细胞壁(不是细胞器) 7、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 中心体 8、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含有DNA 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10、含有RNA 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 11、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 内质网 12、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线粒体 13、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14、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15、最大的细胞器: 细胞核 16、能产生水(代谢水)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17、能产生ATP 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 18、DNA 复制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 和RNA )、细胞核 19、有碱基配对行为的结构: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 )、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 )、细胞核(DNA 的复制以及转录)、核糖体(有翻译的过程) 20、与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结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或多肽链)、内质网(加工:折叠、组装、加工糖基团等形成空间结构;运输通道)、高尔基体(再加工:对蛋白质修饰加工、分类包装以供运输)、细胞膜(分泌蛋白的胞吐过程)、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的能量供应) 2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细胞外 (合成肽链) (初步加工、运输) (进一步加工、分泌) (胞吐作用) 22、可用于区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①、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错,如植物根尖等非绿色结构的细胞例外) 23、中心体:①、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错,低等植物细胞例外)②、动物细胞一定含有中心体( 对,据学生现有知识) 液泡:①、有液泡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对 ,低等动物细胞例外)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液泡( 错,根尖生长点等处的细胞例外) 细胞壁:①、有细胞壁的一定是植物细胞( 错,细菌、真菌等细胞例外)②、植物细胞一定含有细胞壁(对,据学生现有知识) 24、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 ②、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叶绿体 ③、蛋白质合成与加工的车间,运输蛋白质的通道:内质网 ④、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 ⑤、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与细胞分泌物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 ⑥、调节内环境、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坚挺:液泡 ⑦、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 ⑧、物质转运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线粒体提供能量(A TP )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名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 .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2.单层膜结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和溶酶体

3.无膜结构细胞器 ----- 核糖体和中心体 易错点拨: 1、在动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

是动物细胞。 2、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3、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4、在动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的细胞,没有中心体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5、辨析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例下列哪种细胞器不能作为鉴定一个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还是高等植 物细胞的依据() A.核糖体B .叶绿体C .液泡D .中心体 思路点拨叶绿体、液泡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核糖体和线粒体则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答案A 知识拓展: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数量随细胞的新陈代谢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它们的数量会因复制而增多;在代谢减弱的细胞中它 们的数量会减少。其数量的增减与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2、各种细胞器并不是在每个细胞中都同时存在。 ①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或大液泡,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 胞中无叶绿体和大液泡 ②并非所有动物细胞都有线粒体,如蛔虫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 无线粒体。 3、能进行光合作用(或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或线

呼吸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呼吸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呼吸道鼻、咽、喉上呼吸道 组成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下呼吸道肺:由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间质组成 呼吸道特点:1、全部由骨或软骨构成支架。 2、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对吸入的空气起加温、加湿的作用。 功能:1、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2、肺有内分泌功能。 第一节鼻 鼻(nose):是呼吸道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 一、外鼻:包括鼻根、鼻背、鼻尖、鼻唇沟、鼻翼 二、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固有鼻腔 1、鼻前庭 1)鼻阈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处。 2)鼻毛可净化、滤过空气。 3)缺少皮下组织,与软骨膜连接紧密,故疖肿时疼痛剧烈。 2、固有鼻腔 1)底:即口腔的顶,由硬腭和软腭构成。 2)顶: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体等覆以粘膜构成。 3)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其下方分别有上、中、下鼻道。 4)内侧壁:鼻中隔骨性部分:犁骨和筛骨垂直板被覆粘膜 软骨部分:鼻中隔软骨被覆粘膜 呼吸区:位于中鼻甲和下鼻甲内侧面及对应的鼻中隔部分的粘膜,红色,鼻粘膜分部光滑、湿润,对吸入的空气 起加温、加湿和净化的作用。 嗅区:位于上鼻甲内侧面及对应的鼻中隔部分的粘膜,苍 白或淡黄色,内有嗅细胞,感受气味刺激。 易出血区(little区):鼻中隔前下份粘膜内,具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 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三、鼻旁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第二节喉 一、位置:颈前中份,C5-6前方,向上借喉口通咽,下续气管。 二、功能: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 三、喉软骨: 1、甲状软骨:最大,由左、右两方形软骨板构成,主要结构有前角、喉结、 上切迹、上角、下角。 2、环状软骨:喉软骨中唯一环形软骨,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有重要作用。前 部为环状软骨弓,平第6颈椎,后部为环状软骨板。 3、会厌软骨:叶状,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 会厌:会厌软骨被覆粘膜。吞咽时喉上升,会厌关闭喉口。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一)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最新高中生物口诀整理(超全)

高中生物口诀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 a、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 b、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c、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显微镜使用要领:对光记得要三转,一看二降三反向,粗准找象调细望。 注:对光记得要三转(三转=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一看二降三反向(反向=在显微镜中看到的象与原象左右相反,上下相反),粗准找象(找象=将象移至视野中央)调细望。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取出显微镜,安上目镜、物镜,转动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②放上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④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大量元素包括: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注:洋(洋=氧O)人(人=People=P=磷P)探(探=碳C)亲(亲=氢H),丹(丹=氮N)留(留=硫S)人盖(盖=钙Ca)美(美=镁Mg)家(家=钾K)。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包括:新铁臂阿童木,猛! 注:新(新=锌Zn)铁(铁=铁Fe)臂(臂=B=硼B)阿童(童=铜Cu)木(木=钼Mo),猛(猛=锰Mn)!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矿质元素N、P、K的作用:淋浴蛋黄得甲肝。 注:淋(淋=磷P)浴(浴=绿)蛋(蛋=氮N)黄得甲(甲=钾K)肝(肝=杆)。 ?缺P时叶子暗绿;缺氮时叶子发黄;缺钾时茎杆不坚韧,易倒伏。 ★物质鉴定的歌诀:斐林红糖,苏丹脂肪,蛋白双缩,淀粉碘蓝。 注:斐林(斐林=斐林试剂)红(红=砖红色沉淀)糖(糖=还原性糖),苏丹(苏丹=苏丹Ⅲ、Ⅳ染液)脂肪,蛋白(蛋白=蛋白质)双缩(双缩=双缩脲试剂),淀粉碘(碘=碘液)蓝(蓝=蓝色)。 ?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苏丹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则可以将脂肪染成红色(通过这两个现象可宏观观测某物质是否含有脂肪,但要看到脂肪粒则需要在显微镜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作用部位是肽键)生成紫色;淀粉遇碘变蓝。 ★蛋白质的功能:狗催运面条。 注:狗(狗=构=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催(催=催化功能)运(运=运输载体功能)面(面=免=免疫功能)条(条=调=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蛋白质有构成细胞核生物体结构的功能(结构蛋白)、催化功能(如酶)、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 ★组成蛋白质的微量元素 佟铁鑫猛点头 铜铁锌锰碘 ★必需氨基酸包括: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复习总结考试重点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 复习总结考试重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04466081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①慢性咳嗽②咳痰③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 体征:肺气肿征(桶状胸) 诊断标准: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 1、原发病的表现 2、右心室肥大的表现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 1、呼衰:肺心病多合并Ⅱ型呼衰 ①低氧血症②高碳酸血症 2、心衰:右心衰。体征:肝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下肢浮肿 肺心病诊断:呼吸系统原发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表现 支气管哮喘 特征: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阻塞 临床表现及体征 典型症状: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典型体征:呼气时间延长、广泛哮鸣音、寂静胸 诊断 喘息的反复发作性、哮鸣音的弥漫性、气道阻塞的可逆性(三性) 不典型者可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 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呼气峰值日内波动率≥ 20% 治疗:阶梯式的治疗方案 缓解药物:β2 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类药物 控制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H1受体拮抗剂 重度及危重哮喘治疗 1、氧疗与辅助通氧 2、解痉平喘 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4、抗生素 5、糖皮质激素 慢性呼吸衰竭 诊断 1. 有导致呼吸衰竭的疾病或诱因 2. 有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3. 血气分析: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或原发性心排血量降低时,呼衰诊断即可成立

【高一生物】细胞器 知识点总结

叶绿体 ·分布:植物体特有,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 ·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结构:具有外膜和内膜(双层膜结构),含基粒、基质. 基粒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增大了叶绿体中的膜面积。 内膜:没有折叠,选择性很强 酶:与光合作用有关,分布于基粒、基质 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基粒 ·成分:蛋白质、脂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被誉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线粒体 ·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真核细胞内). ·形态:呈圆球状、短棒状、线形、哑铃形等. ·结构:具有外膜和内膜(双层膜结构). 外膜光滑,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内膜的面积。

内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内膜面积 酶:与有氧呼吸有关,分布于基质、嵴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内质网 ·分布: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真核细胞中),在细胞质基质内广泛分布. ·形态:由单层膜围成的网状管道系统. ·结构: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膜上有多种酶,有的上面还有核糖体附着. 广泛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为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类型: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无核糖体附着) ·功能:与蛋白质合成与加工、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 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 ·分布:动植物细胞中(真核细胞中),细胞核附近. ·形态:扁平囊状结构及囊泡. ·结构:由扁平囊和大小囊泡组成,单层膜结构,与内质网相通.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然后分门 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 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 ·分布:动植物细胞中. ·形态:呈球形泡状的细胞器. ·结构:由单层膜包围而成. ·成分:含有多种水解酶(对细胞有用的水解产物被细胞利用; 水解废物被排除细胞). ·功能: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是细胞内的“酶仓库” . 液泡 ·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形态:泡状结构. ·结构:由单层膜组成,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 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有一定浓度). ·功能: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 压,与细胞渗透吸水密切相关. 核糖体 ·分布:所有生物细胞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特殊细胞除 外),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及核膜的外表面,有些游离在细胞质 基质中. ·形态:椭球形粒状小体. ·结构:不具有膜结构,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成分:蛋白质和RNA. ·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核糖体有两类: 一类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如抗体、消化酶和蛋白质类激素).

有关细胞器的知识归纳

有关细胞器和细胞结构的知识归纳 对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是本章复习的重点之一,也是高考和各类考试命题的题设要点和采分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嫁衣识记,且能在图标集其他情境中灵活运用。现在将细胞器和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归纳如下: 1 动植物细一般都聚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和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2. 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有细胞膜、内质网、 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没有膜结构的结构有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等。 3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中心体。 4 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叶 绿体(暗反应过程产生水)、细胞核(DNA复制和转录产生水)。 5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叶绿体(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内质网(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质的合成)、线粒体(合成A TP)。 6 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7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载体) 8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能产生A TP)的结构:细胞质基质(呼吸作用)、线粒体、 叶绿体。 9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含有较多的Rrna但是与遗传无关) 10 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 11 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2 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 锤体),线粒体(供应能量)、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13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 14 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DNA能完成DNA复制,转录和有关蛋白质合 成) 15 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